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識基本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0 22:2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知識基本功
龔鵬程
  假如你是信仰佛教的信徒或對佛教感興趣的人,想了解一下佛教的相關詞語、人物、典故、歷史等,可以查什麼書呢?

  流通最廣的,是《丁福保佛學大辭典》。線上佛學辭典網站則補充提供《翻譯名義集》等。佛學大辭典網站加了《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佛教篇、《三藏法數》等。中華佛教的網站還有《佛學次第統編》、《翻譯名義集》等。

  看來洋灑灑,但這裡面,《三藏法數》是明朝一如編的,《佛學次第統編》是明人楊卓編的,《翻譯名義集》更早,乃宋人法雲所編。流通最廣的丁福保之書,也是一九二二年編成,距今快九十年了。而且它還是根據日本人織田德能的《佛學大辭典》,刪除日本佛教相關資料及文獻出處後編成的一個節譯本,所以都是些老掉牙的東西。九十年來,新出詞典,只有《佛光大辭典》一部。這部書,一樣是根據日本的佛教工具書編譯過來的。中文世界中以此書為最好,可是因某些因素,許多佛學網站仍只提供丁福保之書而不收它。似乎只有美國佛教會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此書。也就是說它還沒能取代丁書的地位及作用。且此書在台灣出版,大陸的朋友也看不到。

  類似的例子其實多得是。像大陸「國學熱」熱了二十年,北大、人大、武漢大學、廈門大漢……紛紛成立了國學班、國學研究所、國學院,可是教材呢?學生要找一本國學入門或概論都找不著,在我《國學入門》﹝2007,北大出版社﹞之前,出版社只能翻印錢穆八十年前在無錫教中學時的講義,或台灣七十年代的老東西應急。

  台灣也好不到哪去。現今各大學都開有中國文學史的必修課,可是教材絕大部分仍採用一九三九年劉大杰的《中國文學發展史》;各校也都要開文學概論,教材也以一九四九年涂公遂的書最普遍。

  兩岸圖書市場上每年要出版新書十幾萬種,搶流行、看趨勢、做廣告、論行銷,煞有介事,熱鬧滾滾,書山書海,彷彿什麼都有了。但實際上你若就每一個知識門類做些類似的考察,就會發現幾乎每一個領域都是如此。每個知識門類的基本導引書都奇缺無比,不然就老舊不堪。

  老掉牙的入門導引書、教科書、工具書,提供的是陳舊的知識結構和不正確的地圖。這些書,跟經典著作不同。經典著作例如莎士比亞戲劇,固然不厭其舊,值得一再刊行。但莎士比亞的校勘、注釋、導讀、圖表、索引、解析、書目、題要卻得經常更新,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並用符合新時代讀者的語感去重新表述有關莎士比亞的基本知識。否則莎士比亞再偉大再好,也只是現代人啃不動的老骨董,終將沈寂乃至死亡。一部經典尚且如此,一個較大些的知識門類就更需要入門導引了。老舊的地圖,是會讓人摸不清方向的,何況我們在許多領域還根本沒地圖呢!

  因此,基本導引書工具書不發達,知識學術就必然發展遲懈、內容荒疏。一個知識社群或學術團體強不強,看他們所編寫的教科書、導讀、入門手冊、校注等,便一目瞭然。

  前面提到我們現在能用的佛學詞典幾乎都移編自日本人的作品,正是個鮮活的例證。中國信佛人口遠多於日本,佛教在中國流傳亦較久,日本佛教大抵即由中國傳入。可是若談到對佛教的研究,亡友傅偉勳曾很感慨地說:我們至少落後日本一百年。

  乍聽此語,誰都不免有民族主義情緒,可是你若去看看日本的佛學工具書出版,你就會爽然若失、憮然自愧,曰:相差豈止一百年?試想,八九十年前丁福保的書,便已無力自編,要靠節譯日人之作才能完成,如今距日人豈非更遠?

  且不說佛學辭典,就是大藏經,目前學界跟教界用的,基本上都是日本大正年間所編修的《大正藏》;其餘我國十幾種舊藏經,只能做骨董保存供養而已。

  《大正藏》。一九三四年編成,凡一百冊,收錄印度、中國、日本、韓國佛典三千三百多部。收書之多,為歷來大藏經之冠,編輯及分類方式也遠勝歷來各藏,符合學術規範與需求。且校訂精審,收集的古逸佛典又多,極具史料價值,因此全世界佛學研究幾乎都只用此書。不過,因書是日本人所編,收書當然會有所偏,日本人的著述約占四十二冊,中國人之著述約僅廿四冊,頗不平衡,要查中國佛教資料,往往找不齊全。這時就要輔之以《卍續藏》。
   
  但此書也仍是日人所編。所收書有九百餘部係《大正藏》所無,大部分是中國人著述,且多是重要論著,故或稱其為中國佛教集大成之書。唐代以後的佛典,主要就要查此書。

  這不都是中國人當感到慚愧的嗎?我們從民國初年起就發憤要自己編一部新的大藏經。可是直到現在,《中華大藏經》迄未編成,令人為之悵悵。

  日本的基本文獻整理、工具書製作,遠非吾人所能望其項背,這只是一個小例子,歐美的例子則更多,限於篇幅,就不多舉了。

  造成這種落差,一方面是學界的怠惰;一方面是制度的偏差。教授寫教材、編工具書不能升等、不能獲研究獎補助,誰願意耗精神去做這花氣力的事?

  此外,出版界也當然要負大責任。大家都喜歡炒短線、虛熱鬧,人人都跑去放焰火而不樂意埋水管,札札實實做些為知識大廈打地基的工具書,甚且根本不知道越是這些基礎的東西才越有市場、越為大家所需。結果出版了一大堆文字跟圖片垃圾,然後出版社一家家倒閉了事。

  一個不重視知識基本功的社會,正如一個基本動作不扎實的球隊,根本沒有贏球的希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30 07:33 , Processed in 0.06566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