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志与我的少年时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 17:2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杂志与我的少年时代
作者:杨葵  2009年07月24日
文_杨葵
杨葵,1968年生,江苏人
有文集《在黑夜抽筋成长》
电影《黑白》曾获法国朗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1989年,我大学毕业
正式到作家出版社报到上班
成了一名正式的文学图书编辑
我的少年时代从此结束
整个社会的启蒙年代也烟消云散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可谓中国现代史上第二个启蒙年代。全社会经历这场阵痛的时间,恰巧涵盖我整个学生时代。
    搜寻这段记忆,固然很多与启蒙相关的闪亮点,比如上中学时憋在一间漆黑的小平房里油印地下刊物;比如80年代初读到斯宾塞《理想的冲突》,看到马克思居然仅只是众多思想家之一员,和他们居然是并列关系,真有井底之蛙蹿出深井,终于得见整片辽阔天空的天翻地覆……可是,这些个人成长史上的“大事”,还真没兴趣写,倒是想写一些小细节,它们与杂志有关—
    小时候,我生活在苏北一个县城。像当时中国绝大多数县城一样,它由两条十字形分布的马路构成。其中一条路上,除了县革委会、县政府、百货公司、五金公司这些必备建筑以外,还有一家新华书店。我在里面买过毛、华两任主席像,作业本,小学五年级时,还买过有生以来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1978年秋天,我在那里关注到一本杂志—《文艺报》。
    《文艺报》现在是报纸,1978年刚复刊时是以杂志形式出现的。关注它是因为,这份杂志与我父亲有关。当时遍处可见一本大红封面的《读报手册》,内有很多时政名词解释。我在上边找到过父亲的名字,位列“丁陈反党集团”条目之下,他在里头的名号叫“喽”。而这个集团的“反党阵地”,正是《文艺报》。
    那年我十岁,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上小学时经常有人在背后指指戳戳地议论,让我过早地明白一些世事。我知道,家庭有问题,父亲有问题,《文艺报》有问题。所以,看到《文艺报》又赫然摆在新华书店的书架上,懵懵懂懂地觉得,可能是件好事。
    当晚回家向父亲汇报“喜讯”,他反应很淡。现在想来,他们那代人对这类风吹草动,以及其中包含的种种“密电码”,从来就没放松过警惕,想必早已知晓此事,并在心里琢磨了八百多个来回。不管他反应如何吧,反正我当天晚上为这件新鲜事莫名兴奋,也从此把那杂志封面上集鲁迅字而得的刊名模样,牢牢地印在脑海。
    来年父母落实政策回北京—于我而言是到北京,对他们,却是回北京。据说重新安排父亲工作时,他提了个条件:除了《文艺报》,去哪儿都行。伤心之地,避之唯恐不及。于是被组织另派任务,筹备老牌杂志《新观察》的复刊。
    办杂志的同行之间,向来有互相赠阅的传统,所以从我到北京后,很长一段时间父亲每天回家,包里都有没拆封的杂志。每天傍晚,父亲一进家门,我都会迎上去抢他手里的包,并非孝敬长辈的礼数,是要立即掏出那些报刊,挨个儿拆开翻翻。
    当时的杂志极少异型开本,一律小16开,横向对折,装在牛皮纸信封里,信封上必有红色刊名,多是毛体。《新观察》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所以赠阅的杂志,也多属全国各地作协出品。当时差不多每个省,至少都有一本文学类刊物,通常叫“××文艺”,或者“××文学”,云南的《边疆文艺》、湖北的《长江文艺》、黑龙江的《北方文学》,等等。也有个性化的刊名,听起来都很宏大,《收获》、《十月》、《当代》、《清明》,等等。
    特别喜欢一个刊名:《芒种》,河南省文联办的。当时没想过为什么喜欢,现在回想大概原因有二:一是从小酷爱那首节气歌谣:春雨惊春谷雨天,夏满芒夏暑相联……朴素的音韵节奏,以及其中隐含的逝者如斯之气氛,分外诱人。芒种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当然有亲切感。二是当年曾经盛传一个故事,说毛主席派警卫员给农民兄弟送芒果。这故事曾经引起我不少无端的美好遐想。只因同有一个“芒”字,常常把芒种与芒果混淆,因而无意识地觉得美好—少年的心思就这样,飘忽不定,莫名其妙,但却总是美好妖娆。
    上初中时,学校在南河沿,《新观察》杂志社在王府井,穿小胡同过去,走路不过十分钟,所以经常中午去蹭饭。有时下午放学早,也去等着和我父亲一道回家。著名的四联理发店旁边,一扇大红门,挂着红底白字的门牌号:王府井大街190号。进去有条小甬道,两边散落几间简陋平房,里边二三十号人,就是杂志社的全部了。
    杂志社的编辑年龄普遍偏大,不像现在年轻人居多,《新观察》编辑部基本都是四五十岁往上的人。年轻人也有,赵振开是其中一个,当时还不知道他笔名叫北岛。很多年后他从美国归来,和他在一个饭局相遇,问他还记不记得当年常在编辑部乱蹿的一个少年,他说没印象了。
    还有一次去杂志社,碰上胡乔木来参观。我在一间空屋里做作业,隔壁,胡坐在一张老式办公椅上,靠着墙,杂志社人围着他,或坐或站很随便。胡表情松弛口若悬河,风趣幽默,现场不时爆出笑声。还记得胡讲,《新观察》就是要天文地理、花鸟鱼虫,无所不谈,这样人民群众才喜闻乐见。要说这样的谈话内容也很严肃,不过现场气氛始终亲切热烈,像一群同事互相聊天,颇具八十年代初社会风气的纯朴特征。等我九十年代也做了编辑,也时有领导干部来编辑部视察,表情那是真正严肃。领导做指示,不苟言笑,下边只有笔在纸上记录的沙沙声。
    上高中后,像绝大多数青少年一样,我开始热衷于写作。和绝大多数青少年不一样的是,我还对编辑工作感兴趣,当然是环境影响所致—周边的长辈们大多编辑出身。父亲看出我这爱好,没鼓励,也不打击,听之任之。不过渐渐地,他开始让我帮他抄抄稿。
    那时书、报、刊都是铅排,工厂用来打校样的纸很薄,改动大,很容易密密麻麻满篇被改花,这时就需要将稿件重抄一遍,以便排版车间准确改正。我少时写过几天大字,抄稿时老想把字写得漂亮。父亲对我说,抄稿子、校对、编辑,首先要把字写规矩,所有人能看懂,有这前提再求字漂亮。现在想来,如果说后来我还算个合格的编辑,父亲这段话,就是我的编辑课程LESSON ONE。我至今写字很少连笔画。
    大学住校,家里的杂志很少看了。不过从那时起,开始自己买杂志。当时喜欢《读书》、《外国文学动态》、《世界文学》、《外国文艺》。每隔一段时间,会专门到六部口邮局买一趟这些杂志。当时街上少有报刊亭,报刊的主要销售点是邮局。
    1987年,我第一次在杂志上发表作品,一篇卞之琳的诗评,那本杂志叫《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秋,我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大四,学分已在前三年修满,又因有论文获奖,得到免写毕业论文的优待,所以每天晃晃悠悠,无所事事。《文艺报》的一位老大姐找到我,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有一本刊物《四海》,想外聘一个年轻的编辑,问我有兴趣否。
    《四海》杂志有个嗦的副标题,叫“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我对这主题兴趣不大,但还是答应了,因为我对编辑、出版有兴趣。这样,我在20岁的时候,成了一个杂志社的实习编辑,开始学习组稿、初审稿件、发稿,还学着去做很多类似领样刊、寄样刊、数字数、发稿费等等的编务工作。最有意思的是,我也开始和一些同行互赠自己参与编辑的杂志。每次从收发室拿到交换来的杂志,我都会忆及当年从父亲包里往外掏杂志的场景。更巧的是,我最早关注的一本杂志是《文艺报》,而当时的《文艺报》社,就在《四海》杂志社的楼上。
    1989年,我大学毕业,正式到作家出版社报到上班,成了一名正式的文学图书编辑。我的少年时代从此结束。整个社会的启蒙年代也烟消云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5 21:36 , Processed in 0.12590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