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报纸”离我们有多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7 17:1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二届亚太地区报刊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选登一
“我的报纸”离我们有多远?
——浅谈网络时代报纸的未来走向
孙 宝 传
----被人们称为网络时代的21世纪正在向我们快步走来,已有近4百年历史的印刷报纸(以下简称报纸)未来的命运如何,引起了世人特别是报界同仁的普遍关注。本文就报纸走向"我的报纸"、即个性化的电子报纸的必然性谈一点看法,抛砖引玉,以期引起讨论。
----一统天下 在当今诸多新闻媒体中,老大地位当属报纸。在人类历史中,印刷新闻是在新闻传播现象经历了口传新闻、手抄(文字)新闻之后才出现的,而新闻传媒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以科技发明为先导的。1450年德国古登堡在我国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活版印刷技术,为报纸的问世准备了物质条件,1615年世界上第一张被视为真正报纸的《法兰克福新闻》在德国创刊。从此之后一直到广播诞生之日的长达300余年的漫长岁月中,报纸在大众传媒的舞台上曾一统天下,成为最古老、最大众化的新闻媒体。
----两遭挑战 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来,报纸先后遭遇了两次重大的挑战和冲击。第一次遭遇战的竞争对手是广播、电视。1920年11月世界第一家广播电台《KDKA电台》在美国匹兹堡开始播音,以及1936年11月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设立的世界第一家电视台正式播出电视节目,标志着世界广播电视正式进入了传播媒体的行列,此后广播电台、电视台像雨后春笋般地建立、扩展、成熟起来。广播、电视所具有的覆盖面广、感染力强的优势,尤其是电视新闻直观、形象的魅力,使报纸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人们曾担心过报纸的前途,但经过长期的竞争和磨合,报纸不仅生存下来了,而且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全世界报纸的种类总数曾达到4万多种,成为对社会生活最有影响的新闻媒体之一。第二次遭遇战的竞争对手就是国际互联网,在网络新闻面前,报纸的传统优势遭到了空前的挑战。互联网动摇了传统新闻媒体对信息资源的垄断,势必直接关系到新闻产业的兴衰。对报纸来说,互联网的出现究竟是致命的克星,还是时代的福音?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三分天下 在第一个回合的较量中,报纸之所以能站住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与广播电视相比有不可取代的优点,比如报纸的信息量大,可作较详细、深入的报道;报纸便于携带和保存,不像广播电视那样瞬间即逝;报纸不需要专用设备,价格也较大众化;报纸便于读者自主选择阅读内容,适应不同人的阅读习惯等等。因此,报纸和广播、电视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谁也取代不了谁。据统计电视的成人到达率为84%,报纸为65%,广播为45%;抽样调查显示,在上海市民中有90.8%的人经常收看电视新闻,70.8%的人经常收听广播新闻,64.1%的人经常阅读报纸的新闻内容,形成了报纸、广播、电视三分天下的局面。又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约有2千2百家报社,近2千多家广播电台,2千多家电视台,呈现了三足鼎立之势。
----四弟登堂 在第二回合的较量中,国际互联网作为大众传媒的后来者粉墨登场,虽时间不长,但已充分显示了巨大的威力。各种新闻媒体和非新闻媒体都纷纷抢滩国际互联网,据美国报业协会统计,全世界网上报纸已达2544种;我国据不完全统计也有92家报社、26家广播电台、34家电视台和3家通讯社等新闻机构会聚在互联网上。国际互联网的网民以几何级数的速度迅猛地发展着,全球网民总数超过了1亿人,我国也达到200万人。据研究表明,作为大众传媒,从投入商业应用到拥有5千万用户,广播花了38年,电视花了13年,国际互联网仅仅花了4年。国际互联网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也最有发展潜力的第四大媒体。国际互联网之所以拥有如此巨大的威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所具有的跨越时空特性、多媒体传播特性以及双向交互特性。
----五洲一网 跨越时空特性是国际互联网的第一大优势。国际互联网的最大成功是将五大洲的计算机"联合"起来,构成了覆盖全球的统一的信息网络,现在全世界已有联网计算机1千6百多万台,真可谓"五洲一网,一网打尽"。它跨越了地域的距离,构成了新的"网上空间",使地球变"小"了,为扩大网络新闻的传播范围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它拓展了存储空间,使空间变"大"了,从一定意义上说,其存贮容量几乎是无限的,使网络新闻突破了报纸有版面、广播电视有播出时间的限制;它缩短了时间的差异,使时间变"快"了,因而网络新闻比其他新闻媒体具有更快的时效。
----六体合一 多媒体传播特性是国际互联网的第二大优势。国际互联网集所有传播媒体之大成,它将文字、图片、图表、动画、声音及电视等六种媒体合成一体,构成了多媒体新闻,可称作"六体合一,一枝独秀"。这种新型的新闻媒体图文并茂,声情逼真,初露端倪,颇具魅力。多媒体新闻集报纸、广播、电视报道的优点于一身,使新闻的报道手段更具综合性、直观性、形象性,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多媒体新闻以超文本、超媒体方式组织新闻信息,受众阅读新闻内容时可方便地"联想"和跳转,更加符合人们的阅读和思维规律;多媒体新闻跨越了不同新闻媒体间的界限,使传统的分工变得越发模糊,跨媒体运作和经营日益普遍,必然给新闻产业带来新的竞争和更大繁荣。
----七上八下 双向交互特性是国际互联网的第三大优势。由于国际互联网是双向交互的,用户可以将信息发送上网,也可以从网上下载信息,因而在网上可以做许多事情,例如查询、检索、发电子邮件、参加讨论组等等,真好比"七上(网)八下(载),万事全了"。传统的新闻媒体基本上都是单向传播的,为了实现双向交流也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报纸开辟读者来信专栏,电台办听众点播节目,电视台则搞观众参与的恳谈节目等等,但作用都比较有限。国际互联网的交互性给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它彻底改变了"媒体给你什么,你只能看(或听)什么"的模式,使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受众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充分满足了受众在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需求;它使用户及受众的信息反馈更加便捷,加强了媒体与用户及受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增强媒体报道的针对性、提高报道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它还可激发和满足受众直接参与的心理及要求,受众通过E-mail、BBS和讨论组等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某个问题的讨论等等。
----九九归一网络新闻尽管有上面种种优势,但由于计算机尚未普及、互联网还没有进入千家万户,还由于报纸所拥有的简易、方便、价廉的优点目前还无法完全被取代,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报纸仍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使接收网络新闻的计算机终端变成了一"张"像报纸那样薄薄的电子"纸",可以随身携带,甚至可以折叠,并能显示多媒体信息,价格也能被平民百姓所接受的时候,报纸的优点就剩下不多了,那么它的命运如何、出路何在呢?当然报纸不会像恐龙那样从地球上消失,但可以肯定其原有的地盘必然会大大缩小,如不从旧的模式适时地"转型",必将逐渐衰败下去。俗话说"九九归一,周而复始",客观事物的发展往往像旋转楼梯那样螺旋形上升,但每转一圈,不是回到原地,而是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事实上,新闻媒体的发展,又将回归到三百多年前的"报纸",但它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纸质报纸,也不是广播、电视,我姑且称它为"我的报纸",即个性化的电子报纸。首先,它像一张报纸,但不是一张普通的纸,而是一"张"轻、薄、柔的"电子纸",即带超薄型大平面显示板的移动式网络计算机;其次,它是一种多媒体的新闻媒体,不仅有报纸的图(照片)文(文字),而且有广播电视的声(声音)情(电视图像),还可扩展到三维空间;再次,它又是一个以受众为中心的双向交互的数字传播媒体,具有按照受众的需要进行信息项自主选择、自动聚集、重新组织的"智能"性功能,实现在共性前提下受众的个性化要求,向受众提供一种全新的交互式阅读模式。从印刷报纸到"我的报纸"好似一个"轮回",当然要完成这个"轮回",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但也并非是十分遥远的将来,而且这是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从现在起就为迎接这个"转型"作必要的准备。
----十(实)话实说面对当今网络新闻的严峻挑战和未来"个性化电子报纸"的潜在威胁,报业将如何应对?我们还是各抒己见,实话实说吧。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既是一场严峻的挑战,又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既不能高枕无忧、麻木不仁,也不可信心不足、束手无策。其次,在发展战略上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如果仍然按照老的套套一成不变地办报纸,到头来必然会败下阵来;反之,在恪守新闻信息传播服务这一基本宗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最新成果,结合报纸的传统特色和优势,探索新的信息服务领域,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报业迎来的将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三,在具体战术上必须要两手抓,一方面要抓紧报社的信息现代化,提高工作效率,办好现有报纸,改进服务工作,赢得更多读者;另一方面要不失时机地上网设立站点,充分发掘和利用网络资源,努力办好报纸的网络版(或电子报),并以此积累经验,培养队伍,摸着石头过河;同时也为最终向个性化电子报纸"转型"作准备。第四,要着眼未来、狠抓关键,今后新闻媒体间的竞争将更多地体现在信息的内容、信息的形式以及信息的服务上:谁能提供数量多、时效快、质量高、有权威、富特色的新闻信息;谁能在数字媒介信息的制作中,将艺术创意和计算机数据结构设计结合得好,使新闻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实现完美的统一,让受众喜闻乐见、便于调用;谁能做到更贴近人类在自然情景下进行信息交流那种高保真效果和强交互控制能力;说到底是谁能培养、造就和凝聚一大批高素质的、富于创新进取的各类专业人才,谁就能赢得受众、占领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说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中我们起步较晚的话,那么现在我们面临着一次与世界同步的新的发展机遇。中华民族的先人发明了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为传播媒介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后人也不应固步自封,无所作为。在这世纪之交,我们理应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为发展和繁荣我国的新闻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为新华通讯社总工程师,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理事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18:26 , Processed in 0.10546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