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性别倾向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1 16:0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性别倾向研究(


                                             马欢欢   

    江苏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是与人教版、语文版、北师大版等版本并驾齐驱,对中国现今语文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一套教材。范文内容基本达到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尊重多元文化,注入时代活水”的要求,语言表达近乎炉火纯青。我从七年级到九年级这六本教材中将文章主人公有突出的性别表现的挑选出来,做了一下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    总体情况概括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共151篇(其中七年级上册25篇、七年级下册26篇、八年级上册25篇、八年级下册30篇、九年级上册25篇、九年级下册20篇)能明显看到主人公性别的课文共70篇,其中以男性为主人公的有55篇,占71.43%,以女性为主人公的有15篇,仅为28.57%。从这个统计数据上可以明显的看出男性主人公优势。
    另外,以男性为主人公的课文重在褒扬主人公优秀品质的有45篇,如《“诺曼底”号遇难记》赞扬了哈尔威船长面对轮船事故坚定果敢、临危不惧,最终将全体乘客、船员全部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自己却牺牲在茫茫的大海中的感人事迹;以男性为主人公的课文重在表现人类的弱点的有10篇,如《皇帝的新装》表现了皇帝的愚蠢。而以女性为主人公的课文则都是在赞美女性某些方面的美好品质。
    古文和现代文中主人公性别的设置有很大的不同,在18篇古文中,只有《花木兰》一篇以女性为主人公,并且她替父从军、建立功勋在文中更多的是以男性的身份出现的,这明显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对女子的轻视。
二、    男女主人公的职业差异
    在这些课文中,男女主人公的职业有着很大的区别。男性的职业相对丰富,有船长(《“诺曼底”号遇难记》)、科学家(《斜塔上的实验》《始终眷恋着祖国》)、发明家(《活板》)、皇帝(《皇帝的新装》)、建筑大师(《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封建王朝的大臣(《赵普》)、滁州太守(《醉翁亭记》)、汽车售票员(《一面》)、园林工人(《一双手》)、教师(《藤野先生》)等等。而女性的社会职业则相对较少,如文学家(《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教师(《我的老师》)、画家(《三个太阳》)、食堂工作人员(《一厘米》)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并且文章主要以家庭的关系作为描写对象,其中写母亲的有4篇(《母亲》、《纸船》、《七颗钻石》、《我的母亲》),写外祖母的1篇(《童年的朋友》)。虽然,教材中也有对父亲的描写、对父爱的赞美,但相比较而言,父亲总是被刻画为善于有所作为的、有能力的、强大的,母亲总是被表现为有些被动的、温柔似水的、柔弱的。例如在《我的母亲》中,作者虽然着力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疼爱,但这种爱在孩子的教育上表现的非常无力,倒是父亲的督促甚至责罚显得更有力。
三、    男女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差异
    课文中男女主人公的优秀品质也表现出了一些差异。文章在刻画男性时,更多的表现了他们的坚韧果敢、百折不屈等显得非常阳刚的品质。如,《一面》中有这样的话:“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就是在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反映了身为汽车售票员的“我”在黑暗的社会中的顽强与坚忍;《热爱生命》讲述了置身于绝境中的“他”,战胜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咬死了尾随自己多天的狼,终于获救的故事。而在刻画女性时,更多的表现了女性的善良、温柔的品性。如在《童年的朋友》中,更突出了外祖母对我的关爱:“在她没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组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我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四、    我的一些想法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在性别倾向方面确实存在着偏向男性的倾向。其中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有一些历史上遗留下的问题,如在18篇古文中,除《木兰诗》一篇,都是以男性的视角来刻画男性,这可能是在古代女性受“女子无才便是德”思想的影响,受到的教育远逊于男性,因此流传下来的女性的文章在数量上质量上都无法与男性的文章相抗衡。并且,女子深居闺中,缺乏有意义的社交体验,无从抒发真实的情怀。既然如此,那更应当注重选择现代作家的描写女性的文章来弥补这一缺陷。在课文中选入的现代文中,男女主人公的比例虽不如古文那样悬殊,但也存在着偏重男性的倾向性。如课文《伟人细胞》节选自儿童文学《男生贾里》,而它的姊妹篇《女生贾梅》却没有任何文字选入课文。我认为,在编订教材是也要对课文的性别倾向加以注意,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性别观是有所帮助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10:28 , Processed in 0.14556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