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纲要[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7 20:3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中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基础教育领域的重点、难点与热点问题,备受家长、学校与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长期以来,中小学无专门的作文课,无受普遍认同的作文教材,无作文专职教师而大部分语文教师都处于一种不愿上有会上作文课的状况。
  近年来,国内外对作文教学的研究可谓如火如荼,据1997年第7-8期《小学语文教师》杂志统计,小学领域作文教学改革有17种之多;据马正平2003版《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全书列举的中学作文教改项目达20多种,此外还有许多没有进入两者视野的教改项目,但尽管社会上各种方法、理论层出不穷,中小学校课堂作文教学实践情况却不容乐观,总的说来是师无教法,生无学法的现象非常普遍。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这些研究的理论支撑具有时空局限性,如长期以来却采纳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加之过份关注作文方法、技巧本身,对更重要的作文教法与学法本身思考过少。
  刘锡庆教授曾经指出:“‘作文’很像农业,种子、土壤、气候、浇水、施肥、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等等,每一环都很重要,要精心照料,细心呵护,丝毫马虎不得。如果其中‘一着不慎’,就可能‘颗粒无收’!”他又说:“而它根本就不像工业:可以大生产、流水线、统一型、规格化,进行‘复制’。作文是重自我、讲个性、崇创造的,它是‘信息社会’给人们留下的最后一块‘绿洲’!”
  “自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特征,因此,脱离认知心理学,从课程教学论的角度来全面、系统、深入考察研究作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我们专门构建这样一门作文教学法学科并非是要把作文教学同阅读教学割裂开来,而是要从多种教学改革及大量的实践研究中,探索提炼出作文教学的普适性原理及相应的课堂操作策略,从而从根本上促进语文与作文教学;二是从“自悟”为根本特征,采取非认知心理学理论来考察作文教学,有助于把作文教学研究问题简单化,使作文教学本身有效化、操作化,使广大语(作)文教师乐于教作文,会教作文。
  二、研究内容及目标
  本课题主要从下列十二个方面考察作文教学(子课题方向):
  1、作文教学目的研究
  包括:新课标所定作文教学目标与作文教学实践距离研究,微观课时/单元/学期/学年作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及结构研究,以“自悟”为目标的作文教学目的研究。
  2、作文教学内容研究
  包括:语言、语感、思维训练方法研究,作文过程中思维外化与内化对比研究,作文基本功构成及提高研究。
  3、作文教学原则研究
  包括:动力学原则、先放后收原则、自悟原则、大量读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个性化原则等,从这些原则中查找最根本、最普适的规律,并进行概念的准确界定。
  4、作文教学过程研究
  包括:课堂实施过程研究,作文步骤研究,作文教学阶段整体目标知识结构及序列安排研究。
  5、作文课堂组织研究
  包括: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环境下作文教学的因材施教问题研究。
  6、作文教学教材研究
  包括:各类(含社会培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各自适用情况分析研究,作文教材编写与使用的应用原则研究。不同作文教学应用策略对比研究。
  7、作文教学教师研究
  包括:作文教师素养的构成研究,作文教师素养的提高途径研究,专职与非专职作文教师教学效果对比研究,不同教学风格与方法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8、作文教学评价研究
  包括:作文评价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作文评价中的道德因素介入研究,作文评价的结果使用研究。
  9、作文教学媒介研究
  包括:作文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网络时代作文教学的新特点与新方式研究,作文报刊对学生作文水平影响研究。
  10、作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困难现状及对策研究
  11、在读中教写/在写中教读的策略研究
  包括: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学法指导研究,以作文教学为主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对比研究。
  12、现代脑科学成果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包括:作文教学中的左右脑协同思维策略研究,中国人独特语言区对于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
  三、研究方法及步骤:
  主要从两个层面来组织研究:一是对已有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二是边实验边研究,主要采用个案法、对比实验法等,选择不同地区进行实验研究,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努力有所创新。将综合运用写作学、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文艺学、课程理论、比较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分析方法和手段,采取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思路,实行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及区域实验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
  研究的步骤包括:
  1、从12个研究目标入手,对现行作文教学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2、从12个研究目标入手,对已存在的各类作文教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
  3、综合第1、2步研究的成果,初步构建具有普适性功能的作文教学法雏形,并组织进行推广实验。
  4、对推广实验的情况进行总结修正,形成最终成果。
  四、研究假设与创新
  根据我们的假设,作文教学应当是以“自悟”为主要特征,通过运用科学的、普适的作文教学法理论,以传授作文技法、模式、套路为主的作文教学将退出课堂。普适性将成为本课题研究成果的最大特点。
  假设的前提是,以往运用认知心理学进行作文教学研究的思路是错误的。传统写作学研究是从信息论角度把作文过程看作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与输出,并用认知心理学中观察、思维、记忆、想象等一系列概念来诠释作文过程。其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必须掌握低层次的内容才能去接触高层次的内容,如数、理、化等。可是语文与作文并不如此,学生隔一年没有来上学,他还是照样可以跟班上。因此,运用非认知心理学研究作文教学是本课题的一大创新。
  五、 已有成果:
  “新闻引路序列作文训练研究”于2002年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立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其研究成果被评价为作文教学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必将为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发挥重要作用”、“颇具推广价值”。其中的 “4X积木式作文法”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有进步的作文教学理论”,研究成果在《应用写作》杂志发表后,先后又被《中国教育学刊》、《中学作文教学研究》等刊物采用,其《作文教材编写的创新与发展》为国内最先进行作文教材系统研究的成果,先后被《语文教学通讯》《中学作文教学研究》等刊物采纳。《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05年7-8期合刊推出现代中小学作文教学法导论专刊。
  六、 研究的主要条件:
  1、优秀的专家团队:
  以马正平、潘新和两位博导领衔,以曹韧具有丰富作文教学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参与,可谓老、中、青三代结合,专家+教师+传媒合作,广泛动员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小学作文创新教学》两刊的作者参与,加之二位教授所带语文教学法的研究生也充实了队伍。
  2、良好的宣传阵地:
  作为《中学作文教学研究》与《小学作文创新教学》两刊的编者,我们在几年来的办刊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作文教学研究经验,同时也广泛接触了各层面作文教学研究的现状及成果,这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加上杂志社完整的期刊系统(小低/小高/初/高/中考/高考等各版本)及
http://www.xinzuowen.com网站的推动,课题的研究必将深入开展。
  《新作文》系列期刊由山西教育出版社主办,拥有全国最为完整的作文期刊系列,曹文轩,秦文君,张定远,崔峦,曹阳,黄玉峰等等,鼎立加盟铸就优秀品质。办刊宗旨明确:以高扬人文作文为己任,倡导“开放兼容的新作文思想,展现才情的新作文理念,尽显个性的新作文作者,别具一格的新作文文本”,倍受有关媒体、校园师生和科研单位的关注。
  七、预期成果
  1、主要阶段性成果
  论文  当代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特点考察
  专著  中小学作文教学法最优化方案构想
  论文  中小学生作文学习困难分析及对策
  软件  中小学生作文学法指导纲要
  专著  作文教学法课堂操作指南
  2、最终研究成果
  专著  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论文集)
  研究报告 以“自悟”为特点的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
  七、 总顾问简介
  马正平教授系中国写作学会文化写作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写作学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写作学会会长,《高等写作学引论》、《文体写作训练教程》、《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写作思维训练教程》被教育部确定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进入大学写作课堂,其对写作思维的研究是当代作学研究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参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2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后主编《初中/小学/高中DCC作文导写导练》、《新路径作文训练•初中/高中》在写作学领域,自90年代初以来,马正平形成了非构思写作学与写作教学的理论和训练体系,因而先后被誉为“中国当代写作学的一面镜子”(《中国写作学的当代进展》,香港,1991,第329页)。有人把马正平的写作理论研究称为“马正平现象”(《中国写作学的当代进展》,香港,1991,第453页),他的写作学被称为“马氏理论”或“马氏原理”(陈果安,《中国写作学的当代进展》,香港,1991;第332页,沈楠,《现代教育报》,2004;谢海龙,《高中作文思维训练》,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他被写作学界誉为“当代写作学理论的先行者”、“最有影响的先锋学术带头人”(于冰,《辽宁师大学报》1992.3)。《中国写作学理论研究与发展》一书认为“马正平是当代写作学界勇于创新的‘先行者’,他的写作理论研究已经客观上引起了‘写作学研究观念上一场革命和飞跃。’”(杜福磊:《中国写作学理论研究与发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326~329页)重庆师大张家恕教授认为:“到目前为止,‘马氏理论’这已经是写作学界关于写作技能本质的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了。”(张家恕著:《颠覆与建构:新闻写作原理探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35页、45页)
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纲要

附:
一套和谐的作文教学法
——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新闻引路序列作文训练研究成果综述

(417000)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教育局办公室 刘德斌

(发表于2005年第7期《应用写作》、2005年第8期《中国教育学刊》)

    从提出理论构想迄今,我已对新闻引路序列作文训练进行了长达七年之久的苦心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阶段性成果被专家评价为“一套和谐的作文教学法体系”,“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施素质教育,必将发挥重要作用”。2002年,该项目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现将其理论体系简介如下:

    一、重视积累 打好基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百字新事”训练让语言积累、语感培养与思维发展直接源于生活,要求学生用百字左右的篇幅记录当天发生在身边的,或当天听过、读过、看过的新闻,做到语言精炼、流畅。百字新事与写作日记有着本质区别,不求长,不求多,唯求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写”方面。
    阅读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剪报作文”训练要求学生每天剪报一篇,旁加对文章的点评、心得、联想,可从文章的主题与内容、情感出发,亦可从文章写作方式方法入手。这项训练既使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也为学生自主选择读写材料、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并落实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剪报作文与写作读后感有着本质区别,后者重在“感”,而剪报作文则重视了学生的评价能力,不仅在于对写作内容的“感”,还在于对写作的内容、过程与方法的“评”,体味文章成功之道,树立自己的作文标准。
上两者交替进行,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从生活中吸收营养,也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二、新闻引路 轻松入门
    笔者认为,作文训练应当经历“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阶段,因此而设计的“新闻引路”作文训练序列(新闻写作训练—想象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训练—语言优化训练—研究性作文训练)中,“新闻写作训练”着重让学生掌握作文特点和写作方法,而想象、思维、语言优化、研究性作文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小学到高中老师一直在讲。“新闻引路”以结构模式简单规范(一般为倒金字塔式)且易于掌握的新闻(消息)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快速闯入作文王国,牢固把握作文内容与情感真、新,语言简明精炼等特点,并从此成为习惯。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运用典型事例写出真情实感;对新闻价值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写出新意并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准确、精炼、生动的新闻写作语言要求为改变学生华而不实的“学生腔”提供了训练机会;为把新闻写真实、生动而去观察、琢磨的新闻写作过程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动机有很好帮助;散文式通讯和副刊文艺作品也为中学生学习文学语言找到了新天地。
    语言是学生在潜移默化、朝花夕拾中积累起来的,包括老师在内,其他人都帮不上忙,所以重视想象与思维能力的训练成为最有效的作文教学内容,待学生有了一定语言积累再训练语言优化。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与普通快速作文法相比,“新闻引路”作文训练序列通过想象、思维和语言优化训练求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语言的精度,迅速化解新闻的规范模式,不会造成模式化的恶果。

    三、交给工具 四步成文
    笔者认为:写作是一个“发散思维--聚敛思维--线性思维”的双重转化过程。即从写作目标出发,充分发挥观察、感受能力,从生活和头脑中联系各种知识、事物等写作内容是“发散思维”;选材、炼意、构思、谋篇,是连续不断地对已有材料与观点进行整理的“聚敛思维”过程;作者心里的东西变成文字,语言的“线性”特点(不同的字和话不能同时表达)就体现出来了。
基于此,笔者设计了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其基本步骤是:想(xiang)-选(xuan)-写(xie)-修(xiu)。这一方法符合新课标指出的“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脑图是英国托尼·巴赞博士开发的全新思维方法,其要点是把主题词写在中心;把任何有关论点写上从中心点引出分支,不同类别另开分支并不断连接下去。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中,脑图被作为帮助学生思维的作文工具。步骤“想”展画脑图,实质是发散性思维,通过展开联想引导线索、丰富内容,由一事物作为触发点联系熟悉的生活和知识领域,并引导学生遵从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等联想三法则对事物进行联想使文章内容全面、丰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结合连续思维使文章内容深刻。步骤“选”完善脑图,实质是“聚敛思维”,要求学生按照“合题意要求、正确或合理、独到而新颖、利于发挥优势”的原则考虑写作内容写与不写、详写与略写、先写与后写,对内容进行归类。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左半球负责加工线性信息,而右半球则负责加工形象性、结构性、层次性信息,脑图的引入避免了传统的列作文提纲的线性缺点,使作文选材、构思、立意过程呈发散性或聚敛性,更符合个人思维习惯,有利于调动大脑两半球协调工作,提高写作效率。步骤“写”即语言的“线性”表达,强调一气呵成。步骤“修”教给学生修改方法,强调念作文,使学生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四、先练后导 目标导学
    原存并仍在大面积应用的“先导后练”作文教学模式(指导→写作→批改→讲评)中学生丧失主体地位,教师指导代替了学生思维。“新闻引路”序列作文训练体系采用“先练后导”教学模式则省略了“作前指导”环节,其教学流程为:
    师:命题并引导学生明确题意
    生:构思并勾画脑图确定内容     “先练”
    生:初草习作并作简要的检查
    师:据实指导并讨论评价标准
    生:据指导与评价标准以修改     “后导”
    生:互评互改并展示精彩文段
    “先练”尊重了学生写作的个体性和实践性,保证学生思维形式和内容的独立,写自己所想;同时也是教师当场备课过程,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情况加以指导和归纳,及时形成信息反馈,做到心中有数,改变指导的盲目性。“后导”融指导、批改和讲评于一体,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思维的特点,并据实际情况修改作文。
    “先练后导”教学模式体现了“目标导学,以评促写”思想,师生共同讨论得来的“评价标准”具有教学目标作用,并在学生的当堂修改中得到体现:学生根据评分标准与教师指导修改作文,努力使自己获得良好的评价,从而获得强化刺激,最终把握作文评价标准。

    五、立体操作 科学评价

    在实验中采用以下量表进行作文评价,量表的设计突出了教学重点,两个空项在“讨论评价标准”时据教学重点确定,并用60%的分值对学生作“强度刺激”;突出了基本功训练,包括内容真实、新颖、写作步骤、语句规范、书写正确、行款讲究、标点无误等,每项仅占5%,总计占40%,学生经多次训练“反复刺激”后会对这些内容形成条件反射,久而久之成为习惯,在错别字、病句等方面不需浪费时间;突出了鼓励创意表达,在总分外附设20分,“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同学评价(分项计分,可计满分)
老师建议
项目
 
 
内容真新
4X 步骤
语句规范
书写正确
行款讲究
标点无误
字数达标
总计
创意
 
分值
 
 
10
5
5
5
5
5
5
100
20
得分
 
 
 
 
 
 
 
 
 
 
 
其他意见
 
自我评价
 
    由于不可能制定绝对无误差的量表,在进行量化评价同时还有必要采用互评、师评、自评。学生互评可纠正作文教学目标成人化倾向;师评通过了解学生心目中的评价标准对学生互评情况作“宏观调控”并对错误的批改进行纠正;自评则使学生对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引起重视,反思互评和师评中提出的问题并对症下药地解决。

    六、转变观念 随处作文
    笔者认为:作文不一定成文,课堂内外的每一句话,每一小段文字都是作文训练。所谓写作知识,不一定是成系统的,系统的写作知识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实践中重要的东西才是最宝贵的写作知识。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最高境界的作文教学没有作文课也没有作文法。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开放性教学环境是作文教学的真正源头。开放可保证学生在真实状态下作文,减少虚假心理成分,展现个性,成就创新之作。作文教学可向生活开放,如组织学生搜集、欣赏、分析、创作广告词,并为此活动撰写新闻稿、编排手抄报等,整个过程无一不是在积累语文、发展思维,无一不是作文;可向语文以外的学科开放,如生物考试时要求学生就花坛改建瓷坪发表意见;可向教学开放,如变习题为习作,增加在阅读教学中习作的机会。就作文课教学内容也可开放,研究中,笔者引导学生学写童诗,在炼字炼句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活跃思维,培养审美、想象和创造能力,最终达到以诗带文全面提高的目的。就传统作文训练方式也可开放,如要求学生追求文章精品化,在不断修改中学习作文技法。
此外,作文教学应摆脱功利性,不要企图在短期内大幅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在转变观念教作文的过程中,强调加强学生作文的“内功”。

    七、因材施教 特色育人
    新课标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首先应做到因地制宜,特色育人。笔者摸索的“风景区特色作文”教改实验要求学生通过调查、访问、考察等形式走向课外,探索家乡自然山水隽秀之美,神话传说神奇之美,人文古迹沧桑之美,风景名胜开发之美,每人写一本作文专辑《这是我美丽的家乡》。该实验有效利用风景区自然、人文资源实施开放性作文教学,取得良好效果,促进了当地教师教学观念、行为、效果三转变。其次应做到因“材”制宜。如整体素质好的班级以开发作文精品为主,相对落后的班级则从开发想象力入手,分层教学,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在教学中发展到最佳状态。此外,还应有效利用各种现有教学设施。如恰当运用电教手段,用投景仪教学看图作文;用录相机教学录相作文;用录音机训练音响作文;在互联网上训练网络作文等。

    八、框架内的相关成果
    作文教学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教师很少进行写作实践,因此不懂写作的真正规律;而是将作文教学当成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简略实践环节的有效指导;进而导致怕指导、指导不好之间的恶性循环。研究者认为,要真正有效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必须首先从教师方面找原因、想办法:写下水文提升教师自身的写作素养,向作家型教师转化,或设立专职作文教师;提高了解学生的能力,学习作文命题与批改的艺术;与时俱进,关注教学法、写作学理论发展。
    作文教学应遵循“先放后收”的原则。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作文训练过程“先放后收”的实质是“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启发性”等,刘锡庆教授对这一原则进行了阐释:“首先鼓励学生大胆地写,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再要求精炼严谨。‘放’,即初学作文时要放开心灵,放开手脚,放开笔墨,不拘格套,放胆为文。提笔为文时,倘能见为文之‘易’而不见为文之‘难’,就能大胆抒发、放笔行文”。因此,作文起步非常重要:宜多鼓励,少命题;让学生大胆写作,教师慎重评点;起步时虽然要求低、慢,但引导学生走上“正道”之后,就会加快教学步伐,取得良好效果。
    激发思维与激发兴趣同样重要。一方面,兴趣的激发需要良好的大环境而非小课堂,兴趣的保持比激发更难,应该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快乐地学习作文,把作文当成生活需要,加强内功。另一方面,写作思维训练应当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但有些思维活动是被动的、消极的、无用的,有时候思维处于闭塞、抑制状态就需要调整、诱导、激发活跃而积极的思维活动。激发和保护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能在较长时期内乐学;而激发和保护学生写作思维才能使学生学习写作达到最佳效果,两者结合,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有必要构建《作文教学法》学科。学科研究史上的作文教学法一直与写作学或语文教学法混同在一起,建设研究作文教学活动及其规律的作文教学法学科将有助于跳出老圈子看问题。作为教育学、心理学和写作学三者交叉学科的作文教学法学科,研究内容包括:教的规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原则)、学的规律(着眼于何种外在活动有效促进作文水平提高,加强作文成功学生的个案研究)、课程规律(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学设施、教学手段、教学史、教学理论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05:04 , Processed in 0.12330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