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00|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杨店学区桃花驿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在线今日开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3 08:1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杨店学区桃花驿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在线今日开通

51#
发表于 2012-6-5 15:19:11 | 只看该作者
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 肖远骑

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
能说这样的话,首先对语文教师是一种自励。我们知道语文老师很难做,但上苍决定让你做,你就要热爱她。我的体会是你得先学会跟语文谈恋爱,谈着谈着,语文就会跟你谈恋爱,最后你就和语文紧紧缠在一起,你就“活在语文的世界里”。
磨就一张嘴
能说这样的话,语文教师就要锤炼自己的语言。如果教师的语言不能打动人心,无法让学生有倾听的欲望,怎么能要求学生好好地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呢?老辈人形容教师是“两年胳膊三年腿,十年难磨一张嘴”,这不无道理。因此,必须以语言为起点,抓好语文素养的提升。
我曾经说:“教师说的能力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功率’(苏霍姆林斯基语),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即使教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如果不善说,讲不出来,要教好学生,恐怕也很难。对教师来说,教学语言最起码的要求是:一要说准确。教师是传授知识、解惑答疑的,教师的语言必须确切中肯。二要说明白。教师讲课话不在多,清楚明白就好;话不在繁,浅显易懂为佳。三要说生动。生动有三层含义:第一,表达要富有情趣,善于使用成语、典故、比喻和穿插一些风趣的话语。第二,表达要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善于运用艺术手段来说话,以声传情,以音动心。第三,表达时要声(声音)、色(表情)、姿(姿势)、情(情绪)紧密结合,用感情去感染学生,同时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信息。语文老师语言的丰沛、幽默、诗意,能化解学生日常学习中的焦灼,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唐风余韵,这样的语文老师才敢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
溯游文化河
能说这样的话,语文教师就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曾经有这样一个口号: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对此,我不完全赞同。我认为语文课如果没有文学性,那就不是语文课。新课标在总目标里也强调: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些都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文学素养。
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不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都会润泽学生。李白眼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是那样壮美……学生徜徉其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将心契心,在语文学习中得到精神的滋养、享受生命的愉悦,这不是文学的力量?你能说这不是语文?语文老师要有文学素养,要让学生知道在我们脚下,有一条滋养了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长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夸父在烈日下奔走,精卫在蓝天里歌唱;嶙嶙魏晋风骨,巍巍盛唐气象……沿着这历史长河的故道溯流而上,你用心看,用心想,就会拾到女娲补天遗落的彩石,借一弯斜照汉室宫阙的冷月,折一缕渭城朝雨中的柳丝,伴着你走上文学的道路。这就是我们的语文,一个蕴藏着精神的无限自由和生命的无量丰妙的语文。具备这种文学素养的语文老师才敢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
读破万卷书
能说这样的话,有这样的文学素养,语文老师就要多读书。古人曰“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只有勤于读书,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大量阅读不同时期世界文学巨匠的文学作品对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至关重要。我们读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个活脱脱的国破家亡落魄君王的无奈与伤痛跃然纸上,我们也似乎听到了他的叹息,看到了他眼角的泪珠。如此,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在提高中升华。
语文教师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常常会感染学生自主阅读的欲望,从而引领学生熟读这些作品,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滋生出灵感,感悟生命和理想,感喟人生,产生创作冲动,使人格和灵魂得到升华和净化。知识在更新,信息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学生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这一切对语文教育都是一个挑战,对语文教师来说更是一个全新的天地。如今,网络写手如云,文学已成为众人的呼声。语文教师活在当下,除了大量阅读文学名著,还应时刻关注时代的呼声。处在一个思想空前活跃、写作异常繁荣的时代,面对一群非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语文教师更有必要了解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精神需求、他们来自心灵深处的时代颤音,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语文老师广泛阅读,老师们,读书呀!读书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可以丰富自己的思想,可以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可以更好地指导写作,并引导他们逐步提高。这样你站在讲台上,才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语文’!”
写出好“教头”
能说这样的话,语文老师就需要多动笔。肚子里装了上百本书、上千堂课,慢慢发酵,慢慢酝酿,慢慢融入你生命中的每一根血管、每一个细胞。表面的确很平静,没有一次抛头露面,没有谁来关注你,但是在平静的底下,生命的能量却在不断灌注,不断膨胀。这能量要释放出来,就是写作。我在《和青年教师谈教学ABC》一文中提到:“写文章,很多人认为那是语文老师的事。诚然,语文教师要会写文章,这样才能给学生示范。只有自己写作,才能总结经验,摸出规律,才能取得教学生写好文章的主动权。众所周知,特定级别的各种球队的‘教头’,大多是由退役的优秀运动员充任,不少影视剧的导演就曾是著名演员,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就是学生的‘教头’和‘导演’,要教学生写文章,自己没有一点笔底功夫,想来是不称职的。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师,都要研究教学理论、探讨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写。只有写出文章来,才能互相交流,才能改进教学,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可以说,写教学论文和教学总结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少不了的,是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这是我上世纪90年代说的话,现在看来还没有过时。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我为语文而来!是语文放飞我稚嫩的梦想,是语文点燃我喷涌的激情,是语文唤醒我沉醉的智慧。我平庸的生命,因为语文而精彩!在这里,我再一次对语文老师说,你要有勇气对学生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






教师五重境界:教知识到教自己
2015-03-22
作者:万玮 来源: 《教师的五重境界》




  
《教师的五重境界》是著名班主任工作专家万玮最新教育随笔集。在书中,作者总结了为师从教的五种境界(教知识、教方法、教状态、教人生、教自己),系统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和实现途径。
以下是书中的选段,希望可以对各位老师有所启发。
微信上一位外地的教师朋友给我发消息请我支招。因为工作出色,县教育局请她在全县教师大会上做一个30分钟的发言。她“想了三天,慌了三天,混乱依旧”,于是向我求助。
我思考了一会儿,将自己这些年从教的经历回顾了一遍,根据我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将其划分成五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教知识我初上讲台时,教初中数学。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教材教法,想着怎么样把每节课的知识点落实。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如何引入?如何设计变式训练?单元测试结果出来后,学生成绩在年级里名列前茅我就欢欣鼓舞,平均分不佳就急火攻心,然后花更多的时间去练习、讲解。那时候,年级里教我班的平行班的是另一位老教师,也是学校安排给我的带教教师。我使出浑身解数,所教班级的平均分居然与她的班级不相上下,算是初步站稳脚跟。
第二个阶段:教方法教了几年之后,我逐渐把关注点从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同样在一个课堂里听课,每个学生的学习结果却迥异。于是我开始尝试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把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上,想象他们在学习时会遇到什么问题。我领悟到数学与数学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那些数学知识并不能保证我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在这个阶段,我逐渐减少自己讲课的比重,而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预习、探究、试错乃至请学生上台讲题。总之,一切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我都愿意去尝试。这一阶段的成果是,我教得不累,基本上不需要再占用数学课之外的时间,学生成绩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第三个阶段:教状态再后来,我注意到一个现象,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哪怕数学学习能力并不突出,但通常都态度端正、学习认真;而那些看起来很聪明的学生,如果学习马虎,成绩就很可能不理想。有时候,你准备了一节课,设计很精彩,课上得也很顺利,为学生铺设的路径很巧妙,可有些学生根本就没听,对他来说效果等于零。
于是,我开始用更多的时间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判断哪些学生是真心喜爱学习,哪些是在被动应付,哪些学生悟性强,哪些学生虽然勤奋却学得吃力。在课上,我发现学生听课状态不理想时甚至会停下来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课后也更加频繁地与学生谈心、沟通,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鼓励。
在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基本上与其学习状态成正比后,我便更执着于发掘学生的内驱力,而慢慢放弃外在的推、拉乃至拖、拽,也变得更加有耐心。
第四个阶段:教人生在前面三个阶段奋斗了十多年后,我的教育视野有一天突然打开。回顾自己以往的努力,总还是离不开分数二字。无论是关注知识、方法还是状态,最终的目标还是指向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完成这样一种顿悟并不容易,我经历了漫长的渐悟过程。我带过的第一届学生在工作之后回学校看望我,聊到他们当年的学习点滴,还聊到现在工作了才发现在学校里学到的哪些东西是有用的、哪些是没有用的,在那一刻我豁然开朗。
我作为老师,看到那些曾经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长大之后很平庸而调皮的孩子却大有作为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去反思教育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辛辛苦苦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到底有什么意义。当我将视野从学生的学习扩大到他们的兴趣、气质、品性之后,教育的世界就更加宽广了。这个时候,我不再只是一名学科教师,而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第五个阶段:教自己学生在学校里除了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而我,也的确朝着育人的目标努力了好几年。然而,在做人这件事上,我慢慢意识到教师相对于学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甚至,学生的心灵更为单纯,品格更为高尚,在学生面前教师有时甚至会自惭形秽。有时候,我不禁问自己,我有什么资格去教学生做人?与其教学生,还不如教自己。所有那些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都首先是对自己的要求。自己做到了,才有可能要求学生去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影响,是感染,是熏陶。教师这个职业不是教,而是学,教师自己首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她感谢我帮她理清思路,然而她不知道的是,这段时间我正处在一段情绪的低谷中。我常常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懊恼,自己跟自己生闷气。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不过我并不沮丧,因为我知道做教师是在教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越清晰,才能更好地悦纳自己,进而在工作中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让包括学生在内的所有人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0#
发表于 2012-4-28 04:47:09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转)作者:静听花语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作者:苏霍姆林…《给教师的建议》
    这句话是我从克拉斯诺达尔斯克市的一位女教师的来信中摘抄下来的。是的,没有时间啊!──这是教师劳动中的一把利剑,它不仅伤害学校的工作,而且损及教师的家庭生活。教师跟所有的人一样,他也要作家务,也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就需要时间。我有一些十分确切的资料可以证明,许多中学毕业生害怕报考师范院校,因为他们感到干这一行职业的人没有空闲时间,虽然每年有相当长的假期。

    我有一个有趣的统计数字。曾经向500名有子女在上大学的教师作过调查,询问他们:"你的孩子进的是什么学校?上哪个系?"只有14人的回答是:"师范学院"或者"培养教师的综合大学"。接着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你的孩子不愿意当教师呢?"486人的回答是:"因为他看到教师的工作太辛苦,连一分钟空闲的时间都没有。"

    那么,总的来说,能不能使教师的工作中有一些空闲时间呢?──这个令人很伤脑筋的问题往往是不得不用这个说法来表达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语文、数学教师每天在学校上课3、4小时,加上备课和改作业5、6小时,另外每天还得至少有两小时被课外工作所占用。
怎样解决这个时间问题呢?这个问题也像学生的智力发展问题一样,是涉及整个学校生活的综合性问题之一,它是完全取决于学校的全部活动是怎么安排的。

    这里最主要的是要看教师工作本身的方式和性质。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

     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

     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这段答话启开了一个窗口,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像这位历史教师这样的人,我在自己的区里只知道有30人左右。他们从来不抱怨没有空闲时间。了们中间的每一个人,谈到自己的每一节课,都会说是终生都在备这节课的。

      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50: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变得越来越小。这里的问题还不仅在于教师的理论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数量可以转化为质量:衬托着学校教科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那么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叙述、演讲)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例如,教师在讲三角函数,但是他的思路主要不是放在函数上,而是放在学生身上:他在观察每一个学生怎么工作,某些学生在感知、思维、识记方面遇到哪些障碍。他不仅在教书,而且在教书过程中给学生以智力上的训练。

    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水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关于这一点,还得另外再提几条建议。
49#
发表于 2012-4-27 15:06:04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
教师学习资料汇总作者:江山依旧
教师学习资料汇总
(视频)

  所有资料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名家谈教育

班主任培训
[班主任大讲堂]当代青少年特点与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大讲堂]中小学班主任怎样指导家庭教育 南方-班主任盛典

班级管理

专题节目
今天我们如何鼓励学生[已加视频]
三好学生评价体系

其它学习资料
48#
发表于 2012-4-21 21:04:41 | 只看该作者
好教师是相似的,不好的教师各有各的不同。优秀教师究竟有哪些相同之处?入选美国教师名人堂,被许多机构评选为美国顶级教师的阿兰·保罗·哈斯克维茨撰文分析了优秀教师最显著的11个特征:   
1、永不自满  
高素质教师的第一个特征是,他本身是一个优秀的学习者。他们总是渴望学习新东西,扩展自己的知识基础,尝试更好的方法来获取成功。他们是终身学习者,因而他们也培养终身学习者。因此,好教师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永不满足于现状。换句话说,最好的教师永远是学生。  
2、高期待,严要求  
高期待、严要求是优秀教师的第二个特征。有人认为,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有这样思想的人怕引来家长的抱怨,不愿意对学生高要求。但事实上,高标准、严要求带来的是学生的最佳状态和最佳成绩,并让他们体验成就感。他们会变得更加自信,更加自立,不自满自傲,为进入成人世界作好更充分的准备,应对不可避免的竞争。当然,高标准不是不切实际的标准,尽管它可能会让学生感到不舒服。  
3、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  
优秀教师善于对学生的进步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监控,在必要的时候采取纠正和补救措施。他们不是教室的中心,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寻求帮助和答案。他们并不热衷于“教”,而是热衷于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辅助。正如一名优秀的经理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即便他不在时也能很好地运转,优秀教师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这会让他们终身受益。  
换句话说,优秀教师并非是在教课程内容,而是在力促学生的深入理解以及思维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把学生培养成独立的学习者。  
4、知识渊博且了解学生  
优秀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有能力对学科知识进行各种处理,如重组、简化、个性化等。由于他们精通自己的学科,因而能做到游刃有余。要做到这一点,他们不仅需要付出努力,还需要付出激情。他们还要能够理解那些不喜欢本学科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变换呈现知识的方式,以克服他们的兴趣缺乏。学生会评价说:“这个老师总有新点子。”  
5、有洞察力  
优秀教师的第五个特征是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估。他们能及时评判学生的试卷和其他功课。他们不一定把学生的作业本填满红色的批改记号,或用“金星”来鼓励学生,但一定让学生知道哪些是正确的,哪些还需要提高。如果没有教师不间断的评估,学生的学习就缺乏必要的指导,便不会取得较大的进步。一名对学生有很大帮助的教师不会限制他们的新颖想法,但会要求学生必须对之进行证明。在任何时候,最好的教师看重学生的推理过程,而非最终答案。换句话说,教师评学生,也是在评自己。通过评估,知道学生和自己在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6、有幽默感  
一流的教师有很强的幽默感。他们和学生开玩笑,也接受玩笑。他们虽然不是喜剧演员,但却很愉悦人。他们给学生讲故事,指出一些蠢事,在大家遇到困难时给大家带来欢声笑语,且不担心自己成为大家的笑柄。换句话说,优秀教师为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无所顾忌。  
7、有灵活性  
优秀的教师在整个社区寻求资源。他们心中的教育超越了教室四壁。他们是民权组织的积极分子,活跃在各个组织,并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他们为学生请来嘉宾演讲者,向社区募捐,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供大众欣赏和批评。他们将技术作为一个延伸手段,寻找各种新的资源把课上得更加精彩。报纸和时事新闻是他们开阔学生视野的工具,小小教室与世界相联,任何时候都不放过教育的契机。只要学生表现出对某事物的兴趣,便利用这个时机来激励他们的学习。正因为如此,在谈怎样上好一堂课时,他们从来都不会提到教学计划,因为优秀的教师不靠教学计划来上课,他们在课堂上随时捕捉更有激励性的导引线索。如果认为孩子们都是空罐头盒,个个一样,只管把知识倒进去,然后封上口,那就是对教育和教育工作者的极大误解。  
8、办法多样  
一流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他们能把不同学科的课整合起来上,引导学生写研究论文,创作诗歌或美术作品,甚至把体育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例如,学生要学习历史上的探险家,教师会引导学生研究他们每小时走多少英里,画出一张他们所需的卡路里图表,绘制传说中他们探险的路线图,根据他们的所见所闻写出探险日记,绘制他们在途中所见的动植物的图片,并发表演讲,说出他们对这次探险的感受。换句话说,教学行家通过各式各样的途径为学生追求卓越创造条件。  
9、精益求精  
一位优秀的教师总是精益求精,不会敷衍了事。他们总是争取最好的效果,从不接受借口。因为这个特点,他们不是最宽容的教师。要使下一代有教养,便要求教师有此特征。教育本质上是对心智的训练。一个懂规矩的学生,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正确的。最好的教师,即是持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恰当标准的教师。换句话说,优秀的教师知道孩子现在需要什么,以及将来需要什么。  
10、不循规蹈矩  
一名优秀的教师会让学生永不“安心”,这也许是最有趣的一个特点。他不会让学生感到厌烦,而是让学生感到被挑战。  如果教师有很高超的教学技能,学生放学回家后就会讲他们在课堂上做了什么。他们的内心被教师搅动着、鼓动着,且知道自己要为这些意想不到的挑战作好准备。优秀的教师会穿套装上课,给学生观看录像,带他们到图书馆,要求他们完成研究项目,相互布置、批改作业,发明在课间玩的游戏。他们不会让学生度过相同的两天。  
11、沟通能力高超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一篇研究论文或评论说,优秀教师的特征是漂亮的板书、干净的教室、宽松的评分、整洁的书写或很好的着装。优秀教师的所有特征都与激励学生学习有关,而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高超的沟通能力
47#
发表于 2012-4-17 13:43:26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心中一道别样的风景
——观摩安溪县首届小语教师素养比赛有感
福建安溪县金谷中心学校
马延灯



东风浩荡,春意盎然。福建安溪县凤城暖意融融,花红柳绿。安溪县首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于2012年3月22日至23日在县实验小学举行。笔者作为评委,听了九位参赛选手执教的九节课,下面就深入课堂所观察和体验的几点感想提出来与大家交流,共同分享。
一、课前:你和学生的交流精彩有趣吗?
无论是大场合的名师观摩课或是公开课,还是在紧张的赛课场上,在还没上课之前,师生总免不了交流与互动。其好处可能是相当于乒乓球大战前奏的热身,运动员上场前的准备动作,一举而多得!虽是课前,交流的问题也就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纵观本次九节课,有的选手俯下身子,与学生脸贴着脸,不知在说些什么;有的选手自我介绍,说些“老师非常荣幸能来到这里学习”之类的客套话;有的选手播放与主题有关的音乐歌曲,再从歌词引入本课的课题;有的选手低着头忙着看教案,学生眼睁睁地望着老师,静悄悄的,整个世界默默无语……
二、自读:你说过“自己读自己的”了吗?
作为语文教师,一定很熟悉这样的场景:或在课始或在课中,或常态课或公开课,老师提出要求:“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老师说完,学生便齐刷刷地低头读书,开始声音轻轻,瞬间声音增强,大有齐读之势。这时老师阵脚大乱,声音又寡不敌众,于是猛拍双手,提高嗓门喊道:“停!停!不要齐读,不要齐读,自己读自己的!按自己的速度读!”或者喊得略有文采:“你们不要这么团结,自己读自己的!”学生只好又从头读书。每遇此景,总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就像良田绿苗长出一株刺眼的另类杂草,就像美妙乐曲突然响起一个刺耳的音符,不仅与生态课堂不和谐,浪费宝贵课堂时间,而且常常打掉学习兴致,挫伤学生自尊心。为何出现这种情况?我想,一恐怕是要求不明,训练无素。如果老师课前把要求说清楚具体,学生就能领会教师意图,师生自然而然能够默契互动;二是缺乏真正促使学生自读思考的有效策略。如果读有任务,要求一边读书,一边圈画批注,学生自然就会按自己的速度读了;三是没有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真正有疑有思了,真正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了,便难以齐步走。四是教师心里太急,急着刹车。试想,即使学生不是进行齐读,大家一齐开始读书,读的又是同一内容,齐步走一小程不是也很自然吗?也许再稍有一程便参差了。其实不管什么原因,如若学生真的未教师意图齐读了,那就让他齐读一回又何妨呢?齐读不仅重要,而且也是必要的。
三、读写:你构建语言文字训练场了吗?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读写能力是语文素质的根本。读写结合训练是推进语文教育素质化的有效手段。阅读的过程是观察、思维、理解、吸收的统一,作文的过程是观察、思维、运用、表达的统一,但理解和运用的都是语言文字,只要把理解和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够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素质化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引导读懂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人文内涵,一边领悟、学习作文的基本道道,做到读中孕写,以写促读。忽视任何一方的做法都是偏颇的。
九节语文课,风格不同,精彩各异。在教学中,也难免有一些不尽人意或者值得商榷的地方,引发了观摩代表们的争论与探讨,也使我重新领略了一种包容与思考的份量。场内场外,大家对选手们在赛场中的精彩表现除了感叹,更多的就是赞赏。但我相信,这次的精彩角逐将成为与会的每位老师心中一道别样的风景!
46#
发表于 2012-4-14 07:27:16 |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12-4-13 20:48:13 |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12-4-13 17:56:11 | 只看该作者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有哪些重要的修订?
温儒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历经3年多的修订终于告一段落。去年春天,我曾就课标修订情况向相关部门和审评专家做过汇报。现将当时的“汇报要点”发表如下,给老师们参考。
语文是一门主课,在小学与初中阶段到底应当学什么?怎样来教,又怎样来学?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围绕语文的争议也特别多。这次课标修订,当然也会注意到各种争议,吸纳那些比较切合实际的意见,但更主要的工作,是针对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总结这十多年来课改的经验,同时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的总体要求,面向未来,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标准。
十年课改很艰难,原先课标试验稿的试行,实际上大了很多折扣,可以说举步为艰,但成绩还是显著的,就语文教学而言,课改和课标提出的许多先进的理念、方法,已逐步沉淀下来,即使很多学校和老师一时实施不了,也已经承认这是方向。所以这次修订,特别注意把课改中实施并逐步得到认可的那些新的理念和做法,体现出来。我们希望这个语文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先进的,又是基本的,相对稳定的,有可行性的。全国的教育不均衡,学校情况不一样,但在这些基本标准和要求上,应当都能共同遵循,课标应当能面向全体学生。
这次修订,在如何让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下了很大功夫。比如课程的定位,这次修订比较明确说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当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样,就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了。
这次修订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提出“语文素养”的概念。过去语文课一般只讲语文能力,比如听说读写能力,现在提出语文素养,涵盖面大一些,既包括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又不止是技能性的要求,还有整体素质的要求。就是说,语文课程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同时让语文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优势。
这一切都特别考虑不是附加的,不是一加一,更不是穿鞋戴帽,而真正是有机结合,自然而然展开的。比如小学生识字写字,既是一种能力训练,又是文化熏陶,还是一种习惯、修养的生成,特别是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所以“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代表一种新的更阔大的教育视野。
这些都并非是虚的,而是力求落实到教学上,每个学段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
下面举一些例子来说说和过去比较,这次修订有哪些比较突出的变化:
一是适当减负。这个减负不完全是学习负担的减少,更是追求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激发兴趣,教学生学会学习。比如小学生的识字写字教学,过去一二年级就要求2000多字,而且“四会”。现在减少识字量,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其中会写800。提倡“多认少写”,不再要求“四会”。还请专家对儿童认字写字做了专门的字频研究,从儿童语文生活角度提出先学先写的300个字。附录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300字的字形结构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这些字应当作为一二年级教科书中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是更加重视写字与书法的学习。针对目前电脑化之后,写字能力普遍下降,这次修订特别加强了写字教学的分量,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有相关规定。明确写上“在小学每天语文课都要求安排随堂练习,天天练字”。
三是阅读教学也有新的理念,那就是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特别是提出了这样几句话: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特别注重体验与感悟,注重语感。对于课外阅读格外重视。阅读量也有具体要求,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
特别要提到,这次修订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格外关注的。9年要求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包括古代和现代的中外作品。课标列出部分中国古代的优秀诗文背诵篇目,小学到初中,136篇。其中小学背诵75篇,初中61篇。
四是写作教学。目前有不少学校搞“提前量”,小学一二年级就布置写作文,是不合适的。课标修订一二年级定位为“写话”,三年级开始是“习作”,初中才是“作文”。另外强调作文教学一定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现在作文教学那种完全面向考试,只教套题作文、馅饼作文、宿构作文的做法,不但助长假大空的文风,助长文艺腔,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也是有很强的负面作用的。所以这次课标修订特别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最近关于语文教材的争议不断,很多都是传媒炒作,对于语文课改以及教学是有负面影响的。这次修订对于编写教材也提出一些建议,其中提到教材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选文要文质兼美,有典范性,还要给地方、学校、老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等等。都是有现实所指的。
这次语文课标修订,希望在语文教育思想、课程目标、内容方面能为小学初中语文教学提供基本的要求,也提出一些具体的实施建议。总的是要尽量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往素质教育靠拢,同时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特别注意激发兴趣,保护天性,学会学习,这样也许可以更好地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为学生打好三个基础:那就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大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大好基础。
【作者简介】
温儒敏,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43#
发表于 2012-4-13 17:53:01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师应该是一条奔腾的河流
特级教师 武宏钧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数字化信息时代,信息的来源渠道多样化,信息传播瞬间化,地球正在变小,人们与外界的沟通日益便捷,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作为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紧跟时代的潮流,积极主动“出击”,多方位、多角度“摄取”、“筛选”“加工”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拓展其广度,开掘其深度,如果没有这样一点“当代意识”,不与时俱进,将外面的“精彩”之处拒之与自己的视野之外,在当前“文化反哺”的大背景下,是当不好教师的。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变成一条与时俱进、奔腾不息的河流。

教师要有感知新事物的敏锐性。我们这个世界一切都处在变化之中,新概念,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纳米技术”、TI产业, “库尔尼克”打捞出水……对于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事物,作为一名“学高为师”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至少应该是粗线条地掌握;必要时,应该积极主动地引入课堂,结合学生们的认识水平加以剖析、评判,还学生一个“明明白白”。没有这点敏锐性,钻在象牙宝塔内捣鼓那点干巴巴的“学问”,教育视野就会越来越窄,就只能等待自己的学生“反哺”的份儿了。

一、有创新自成体系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近年来,高考命题取材的创新更注意联系我国和世界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增加综合能力的测试和考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大对学生跨学科能力的考察。作为学生的“引路人”的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自身应在一专多能上下功夫,在挖深挖透本学科知识的前提下,有意识有步骤地向与之联系的新领域、新边缘“渗透”,时时给课堂送去点“新构思”、新“想法”,引导学生们打破传统封闭的学科观念,强化学生的综合理念和创新意识的养成。

如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很多学生在获取新信息手段方面、接受新洞子方面、感知新事物方面、运用新技术方面可能大大优于老师。如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创设“畅所欲言、自由讨论”的教学氛围,以“学生”的身份来参与争鸣,使学生们丰富多彩的个性、卓越的才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课堂教学才能进入一个教学相长的境界。

学会创新,意味着教师能够不断地探索以便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能够试用从不同的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情作出新的解释,能够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物抱以重新的审视,能够对那些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种种说辞予以警示。我们希望教师学会创新,是因为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县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创新是一种心态,一种工作作风,一种人格特征。我们希望教师学会创新,并不是要教师能探索出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都是新的认识、新的规律,而是希望教师通过自主探究将古老的教育智慧变成自己的信念和教养,从而体现于自己的日常的、细微的教育行为之中。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也一定具有开放的头脑、进取的精神和探究的兴趣。而这些品质本身就是极其重要的教育力量、教育资源,是好教师重要的人格特征和内在资质。笔者不才,坚持自学二十年不缀,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立足岗位,追求创新,选择了作文教学为突破口,探索30年,学以致用,总结出了带有规律性的基础作文法,在中国小学语文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如今已经出版了《小学基础作文法》丛书、《小学生快速作文一点通》、《小学写作课本》、《轻松学语文》丛书等183本。这就是30年汗水的结晶。

二、有生命就应学习


古谚云: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不为巧。人的一生都是受教育的时期。
世界就是我们的大学,我们所遇见的人,所接触的事物,所得到的经验,都是这所大学中的教师。愚以为,只要你真有向上的志愿,你应当记住,你每天所遇见的每个人,都能增益你的知识。假使你遇见的是一个印刷匠,他能灌输你许多印刷的技术;一个泥水匠,能告诉你建筑方面的技巧;一个普通的农夫,有他做人、做事的经验,你能从他身上得到许多人情世故。


从每种可能的处所,努力摄取知识,这是使人知识广博的唯一途径。当教师的人更应该如此。广博的知识,可以使人们胸襟广阔、开通;不至流于狭隘、鄙陋。这样的人能够从多方面去接触人生,领会人生;这样的人大致是饶有趣味的人,因为他们有着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一般不曾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往往有过于看重大学教育的趋向。一般因家境困难,或身体残疾,而无缘进人大学的人,总以为他们是遭受了一种不可复得的损失,以为在他们的一生中是一个永远不可补救的缺陷。他们以为纵使日后怎样的自修自习,还是没有用处,无补于事。但就事实而论,那世间最有学问、最有知识、最有效率的人,往往是那些从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甚至是那些连中学也没有跨进过的人。

不幸的是,现在有许多老师整天围着桌子转,“明日复明日”“万事成磋砣”。笔者不才,笨鸟先飞,30年利用全部的空闲时间,全神贯注地摄取知识,力求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充实、更博学的人。虽然没有有惊人的表现,但也发表了500多篇论文,编写出版了180多本书籍。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我们开放自己的耳目,那每一分钟都可以摄取许多知识。然后在空闲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深思”的方法,将那些零碎的知识整理、组织起来。

三、有境界自成高格。

国学大师王维国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做学问的三境界,我对此感触颇深。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乃志当存高远境界。愚以为,高远之境,体现在我们教师职业上,就是对教育事业的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与向往,坚定地追求美好的教育目标和方向。20多年来,我始终没有放弃一个当好教师的理念。正是这种理念,使我对世俗的不公一笑了之,依然充实在科研的忙碌和愉悦之中;正是这份信念,使我成了一个外人看来毫无生活情趣却能自得其乐的“书呆子”……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乃坚韧不拔的教书境界。30多年来,我有过调动从政的机会,下海经商的机会,也有过消沉的时候,失败的时候,但这一且却没有令我后悔。公开课上砸了,我不愧;一句话得罪了领导,我不愧;见到好书就买书,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我也不愧;进行科研遭受讽刺挖苦,我不愧……事实上,憔悴的只是我心灵、我的精神、我的面容。我的思维、我的智慧,却在“憔悴”中闪射出火花。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乃豁然开朗的境界。在我看来,教育乃是一种人生修炼的事业,修事业而炼人生,修人生而炼事业。“众里寻他千百度”是一种渐进,“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则是事业上的一种顿悟。教师的个性,最根本的差异,乃是事业境界上的差异,人生境界上的差异。我们应该超越生活,充分认识到教育事业的境界,只有把自己的事业当作一种精神上寄托,这生活才有滋味,这工作才有动力,这献身才有冲动,这奉献才有源头。认同了这一观念,我们的眼中,教书就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命现象,教书的过程就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命过程。我们应该像珍爱生命一样去珍爱教书这一事业。唯其如此,我们才能进入生命的境界,我们才能与学生一起成长,一起发展。我们才会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生命质量,生命价值,我们才能真正做一个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才能成为自己专业成长的实践者、研究者、反思者、创新者。

时代呼唤有生命境界的教师,时代呼唤着更多的教师进入自己的生命境界。有“生命境界”的教师,自成课堂教学的高格;有“生命境界”的教师,自成学术研究的高格;有“生命境界”的教师,自成为人处事的高格。

现在,北京流行这样一个故事:草原的夜幕下,一头狮子在沉思:当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一定要拼命地奔跑,追上跑得最快的羚羊;与此同时,一只羚羊也在琢磨:当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我要拼命奔跑,逃脱跑得最快的狮子的追赶。亲爱的朋友们,在现实的生活中,你愿意做狮子还是愿意做羚羊呢?反正你不是“狮子”就是“羚羊”!

伴随着新世纪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引入,境外的教育资本涌入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引进,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为我国的教育创造出更为有利的运行和发展环境;同时,开放的教育市场也将对我国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体制、教育内容等形成强烈的冲击,充满危机的“狮子”和“羚羊”会越来越多。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国际型专门人才,已成为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全新要求。尽管我们的教育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国际标准的要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还不高,教育思想和观念陈旧,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知识面狭窄等等,这一切都制约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在当前人类知识每三年增加一倍,更新周期日趋缩短的大背景下,那种“管用一生”的教育理念正向“贯穿一生”的终身教育转变,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通过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进一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能力,做一只永不疲倦、不断奔跑的羚羊,从而避免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被无情地淘汰出局。

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新世纪新阶段,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的时代。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这一人类社会的基本行为被赋予了崭新的意义。这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高科技发展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文化方面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新世纪的“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的时代,真正的教师,自尊而尊人;悟道的教师,以责任树立威信;智慧的教师,有创新和坚持真理的胆识;勤学的教师,永远是社会前沿的专才和通才,而不会让新人类问的目瞪口呆;治学的教师,求知求真也许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真正的严师,必然又是慈师……对于一位教师来说,丰富而扎实的知识是头等重要的。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那些在教学上从容自如、游刃有余的教师,无一不是善于“充电”、终身学习、知识丰富的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决心继续以不懈的努力,加强自学,扎实“充电”,成为一名优秀的幸福教师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7 09:08 , Processed in 0.09154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