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轻勾重染诗意浓—赏析萧生民先生《沉湖采风》一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3 14:5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轻勾重染诗意浓—赏析萧生民先生《沉湖采风》一首
作者:张书今
      2007年第1期《孝感诗词》载有萧生民先生的两首七律《沉湖采风》。其中第一首是这样写的:“林间别墅住农家,歌管楼台笑语哗。碧瓦红墙真气概,风帘翠幕足堪夸。仙云绚丽飞香雨,小榭休闲胜馆娃。不向春窗望远岫,园中芍药正开花。”拜读后,不禁使我想起了唐代诗人张籍回赠朱庆余的“一曲菱歌抵万金”的诗句。萧生民先生的这首采风诗,不是也可以用张籍的赠句来赞美么?这首采风诗,是描写和赞美福星科技公司的农家别墅的。如果把这农家别墅比作一个女子,那么经萧先生的手笔轻勾重染后,这女子的“画眉深浅”就真的“入时”了。所谓入时,即合乎时尚,恰到好处。说他恰到好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一是轻勾重染,色彩鲜明,展示了别墅环境的优雅和建筑的华丽。农家别墅是此诗描写的中心,作者只在起句交待了它的位置和用途,在第三句用碧瓦红墙勾勒了它的面貌。虽然着墨不多,但也可见农村发展之快,变化之大,以及别墅的华丽不凡。但这只是画出了农家别墅的筋骨。而作者用墨最多的是描绘别墅周边的景物,用歌管、楼台、风帘、翠幕、仙云、小榭这样一个设施配套、环境幽雅、色彩艳丽的画面来烘托,再加上运用“笑语哗"、“飞香雨"、“真气概”、“足堪夸”这类描写和赞叹的语言来渲染,使农家别墅血肉丰满,形象亮丽,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片土地是名符其实的农家安居的乐土,是供人们休闲的乐园,令人神往。
    二是用语贴切,自然流畅,言浅意深,亲切感人,颇具魅力。全诗大都用浅显易懂的词语,非常通俗,音韵也和谐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受。然而仔细品味起来,却句句有深意,处处有真情,魅力无限。就说首联吧,话虽平常,含意却深广,它不仅仅是交待别墅的位置和作用,别墅前加上“林间”一词,可见环境之优美。“住农家”就是过去人们做梦也难以想像的事,而现在却偏偏出现在沉湖这块古老而又荒凉的土地上。不仅如此,还加上“歌管楼台笑语哗”,可见这农家别墅的欢乐和幸福是多么的浓烈。这两句反映的是沉湖发生的深刻变化,农家的富裕程度,反映的是沉湖的人们不仅在物质享受方面得到改善和提高,而且在精神享受、文化熏陶的条件方面也同时得到了改善和提高。第二联、第三联用了通俗流畅的两组对仗,使诗的意境逐层扩大和深化,形象地展示了沉湖经济文化、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这三联中,诗人对农家别墅的热爱之心和赞美之情也是在逐层推进,其中的“真气概”、“足堪夸”,表达了作者由衷的喜悦,深情的赞叹。到了第四联,这种情感推向了顶峰。
    三是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娴熟的创作技巧和博学多识的深厚功底。全诗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比喻、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运用得灵巧自如,其中描写(记叙)和抒情(议论)用得最多,结合得很完美,而且虚实交错。这在前三联中表现得很充分。第一联实写“林间别墅住农家”和“歌管楼台”,用合理的想象描绘并抒情(笑语哗)。第二联的两句都是前半句描写,后半句抒情,用法似乎一样,但仔细比较,却发现此联的第一句“碧瓦红墙”是实写,第二句“风帘翠幕”是用比喻手法进行虚写的,虚实交错使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画面鲜丽,色彩斑斓。第三联的“仙云”、“小榭”也是实写,其它都是虚写(想象)。描写有实有虚,议论、抒情,尽情畅想,并使二者融为一体,是这首诗表现手法上的重要特色。另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色是化用前人诗句,利用象征、因果倒置的手法给诗作结,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提升到最高点。这几种手法表现在第四联,最精妙点是化用前人诗句,使作者的情怀超越了前人的思想境界。这联中的“不向春窗望远岫”,是从南朝齐代的著名诗人谢眺的《郡内高斋闲望》中的“窗中列远岫”改造而成的。当年小谢高斋闲望,远见窗外崇山峻岭,自然心胸豁达,遐想联翩,十分惬意。而今萧先生见到沉湖农家别墅的景象,心中的愉悦和爱慕,哪是当年的小谢能够比拟的呢?作者巧妙地改造了小谢的诗句,为己所用,真是妙笔生花。以此句作结,倒叙“不向春窗望远岫”的原因,便是“园中芍药正开花”了。大家知道,芍药花是同牡丹花齐名的名贵花种,它既有药用价值,也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芍药正开花”正是沉湖兴旺发达景象的象征。这样写来全联的潜在含意不是很清楚了吗?窗外的壮丽景象都不去看,是什么东西产生了巨大魅力让作者关注呢?难道作者真的是被芍药正开花吸引了吗?很明显,这是作者用“芍药正开花”象征着他心头最美好的事物。
    总的说来,萧先生的这首诗形象鲜明,色彩艳丽,构思精巧,语言淡雅,感情充沛,表现手法灵活多样,结语含蓄隽永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作者博学多识,功底厚实,值得我们认真借鉴和学习。在此我也不揣冒昧,提出两点问题,一是颈联中的“馆娃”很生僻,而且与上句作对仗也不协调。二是尾联的“春”字和“芍药正开花",似乎在节令上不太一致。芍药开花一般在初夏,前后两句间存在一个时间差,自然违背了作者表达的本意。不过只能算是璧上微瑕,不会降低这首诗的整体价值,萧先生的这首采风诗是“一曲菱歌抵万金"的妙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5 06:12 , Processed in 0.11148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