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文与科学实验整合理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7 21:4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文·科学·网络

——关于信息时代实现作文教学与科学实验有机整合的对话


对话者:
潘华东(化学高级教师 网络教育专家)
王宪功(教育技术硕士 教育哲学研究者 )
张春福(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对话主题:
信息时代如何实现作文教学与科学实验的有机整合

对话实录(整理稿):
张春福:
近段时间,我指导学生做一些科学小实验,让学生把自己做实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这种教学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比如有一次,我指导学生做一个“开水养鱼”的实验,让学生把一条小鱼放到试管里,装上水,用酒精灯烧试管的上半部分,小鱼在试管的下半部分。上半段的水烧开了,小鱼还在水中悠闲自在地游着。实验做完了,孩子带上那条“劫后余生”的小鱼回家去养。学生兴趣昂然,写出来的文章内容鲜活,很有灵性。
这种作文教学与科学实验的整合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问题,很受学生的欢迎。在这里向两位专家请教,这种与科学实验整合的作文教学为什么能吸引学生?能不能从教育教学理论的高度对它进行阐述?在作文教学与科学实验的整合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如何将这种教学整合实施得更加完善,并加以推广?
潘华东:
把作文教学与科学实验进行整合,这是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学思路。
我们学校的科学教育起步太晚。小学阶段虽然开设了“科学”课,但是流于形式。据我所知,在不少学校,很多科学课教师是教不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被“ 淘汰”下来的。科学课堂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教师念书,学生听书,教师把教科书上的科学知识“倒”给学生就完事。这样的科学课堂给八、九岁的孩子一个印象:科学就是一堆枯燥的概念,学科学毫无乐趣可言。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充满好奇心的,他们的脑中有千千万万个“为什么”,非常想探究各种科学现象。他们好动,对所有新奇的事物都想去亲自动一动,试一试。可惜,小学科学科的教学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一节科学课,学生不动手去做一做实验,不去观察、体验、思考,这还叫科学课吗?
到了中学,学校开设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课,而且非常重视这些学科。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科学少了那份好奇心,缺了那份新奇感。学生在最佳学习期小学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启蒙,到了缺乏兴趣的中学阶段再来学那些深奥的科学知识,学生学得很吃力。拿我自己来说,我学物理方面的力学知识就非常吃力。
从教育效益学的角度来讲,目前学校的科学教学不“科学”,它错过了学生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机,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你这个教学案例,不仅让孩子们真正在玩科学、做科学中学科学,更为可贵的是,将观察、描述、作文等语文教学过程与科学实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结合得不留痕迹,结合得让孩子们兴高采烈。这种整合真正实现了1+1>2的效果,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王宪功:
老师讲得很有道理。科学不是一堆僵化的概念。对小孩子来说,学习科学,应该是一个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充满乐趣。好的科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使学生对科学现象,对自然现象,乃至是整个自然社会进行观察、感悟、思考。
在刚才讲的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兴趣昂然,积极动手、动脑,他们直观地感觉这种科学现象,积极思考其中的科学道理,主动地探究水的导热性差的科学知识,这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另外,这个实验还能引起学生对生命现象进行思考。水面上热气腾腾,水底下一个小生命却悠然地活着。一个孩子看到这种现象,该会有多好奇!这种就展现在面前的独特生命现象会给他们留下多深的印象!老师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挺有意思,让孩子把这样的小鱼带回家养。小鱼在缺氧的水中“折腾”了那么久,估计很难养活。不过没关系,小鱼死了,让孩子体验生命消失带来的痛苦,这对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的人文思想很有帮助。
比较东西方哲学思想,不难发现,西方的思想体系的科学研究讲究理性与逻辑,关注物质的精确特性。东方哲学侧重关注人的性情,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需要哲学意义上的整合。我们在强调理性、精确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更加关注人的性情、精神?我们的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科学的、理性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两者都要兼顾,不能偏颇。
张春福:
作为一线的教师,我对作文教学的现状比较了解。语文教师普遍认为作文难教,不少学生一说作文就头疼,这种现象由来已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不少语文教师本身就不会写作文。作为受过语言文学专业训练的语文教师,语言文字表达肯定没问题。问题在于教师本身的生活单调,不少教师很难体验到鲜活的生活,又不知道如何选准表现生活的切入口,当然写不出有意思的文章。教师自己都不会观察、思考和写作,当然更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去过有意义的生活,去表现生活中有意思有价值的事情。
我们试图寻找作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口,把作文与科学实验整合起来,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有意义的事,师生共同体验,一起写作。这样的作文教学针对性强。当然,作文教学最终是要引导学生表现更大范围的现实生活。用科学实验来引路指导作文,只是其中一种教学形式。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作文指导形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潘华东:
用现代观点来看,孔子的教育其实就是整合的教育。《论语》中说:“志于道、据于礼、依于仁、游于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不可分的,是“游历”在其中的,这样就可以“不亦乐乎”。
《三国演义》开篇中有一句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的传统教育是综合性的,是不分科的。近代教育实行分科教学,它曾经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然是功不可没的。然而,当“分科而学”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学科之间的壁垒必然越来越森严,形成“隔行如隔山”的现状。这对学生的发展创新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现在是该到了“分久必合”的时候了。
王宪功:
没错,整合是趋势。我要强调的是,整合必须有机进行。
一方面,教学整合要注意内容上的有机整合。作文与科学实验整合,要将观察科学现象、思考科学原理与作文的观察、体验、领悟结合起来。要注意的是,这样的课堂不能只要求学生观察科学现象,弄懂其中的科学道理,然后“客观”地介绍实验,那就成了科学课。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自由地、感性地体验,引导学生将做实验的独特心灵体验写出来。
另一方面,要注意思维方式上的有机整合。自然科学运用理性、严谨的方式进行思维,作为文学艺术范畴的写作运用感觉、体悟的方式进行思维。两种思维方式并不矛盾,是辨证的统一。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严谨的科学精神与灵动的艺术感悟结合起来。
新课程改革倡导课程的整合,整合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整合要注意研究被整合对象的特点,要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否则就会表面化、形式化,形式化的整合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作文与科学实验整合,不仅仅是形式的整合,更在于内在核心的统一。这个核心是什么?是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张春福:
看来,作文与科学实验的整合,关键在于将作文与科学实验两者的核心特点整合起来。曲径通幽,其实不管是作文,还是科学实验,其关注的目标是一致的。将两者整合,就是从语文和科学实验两个不同点出发,引导学生去对自然社会进行观察、感悟、体验和思考,培养出既有科学意识,又富有人文底蕴的学生。
潘华东:
刚才张老师提到如何完善这种整合方式并加以推广的问题。作为一个网络教育的研究者,我想,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学,应该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来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你可以在网上设立自己的板块,公开自己的教研探索,吸引网上的志同道合者共同参与,他们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大家协同行动,互相交流,共同受益。
我一直在宣扬这样的观点:教育工作者联合起来,共建网上大同世界。
长期以来,我们教育工作者都是个体化劳动者,都是一种“小农经济”模式。现在是信息社会,提倡的是共建共享。如果说物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还是人类比较遥远的理想的话,那么在虚拟空间实现“共产主义”(我更喜欢用大同世界这个词),则是相对容易的,而且正在逐步实现。
从技术上说,现在是web2.0的时代,每个人都能以极低的成本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思想,和他人共享智慧。比如,如果你只是想自己弄一些东西,可以做一个博客,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不断丰富你的理论,孕育你的成果。但是这往往是一个比较慢的过程,因为你依然是个人奋斗。我倒是建议张老师用wiki,做一个“维客”,和志同道合者在网上来共同创造,来共同完善你的研究。这样,这项很有价值的成果就会越来越丰富,价值也就会越来越大。你会发现,wiki带给你的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提炼的过程。
你现在已经有几十个整合的案例了,可以发到wiki上面,让大家一起来补充。当然你自己也可以随时补充、调整和修改。这样你很快就会拥有100个案例,甚至更多,说不定将来你和你的团队可以写出一部《科学与作文案例大全》出来呢。
当认同你的研究的人多起来之后,你就可以和多种专业、不同背景的人共同做这件事。如科学专家、科学教育工作者(物理、化学、生物教师)和语文教师,大家一起进行研究。还可以发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参与,通过网络交流,甚至可以培养出一批网络科普作家。
王宪功:

是的,在信息时代,我们不仅要站在更高的理论角度思考教育教学问题,还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网络,开拓一片更加广阔的教研天地。希望我们的对话能给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以启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0 17:58 , Processed in 0.19342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