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怎样让语文课堂教学常教常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4 14:2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怎样让语文课堂教学常教常新
深圳市沙头角中学
李筱俐


语文课堂教学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也是语文教学的困惑:
其一、新出现的“两独现象”。本是独生子女的年轻教师面对独生子女的学生,讲授着他们没有体验的他们祖辈的故事,本身就带着疑惑、带着职业的无奈,只有翻阅《教参》,理解《教参》的解读,然后把自己从《教参》中现学到的东西,再兜售给学生。其二、缺乏对文本作原创性解读的现象。目前,有一定数量的语文老师喜欢从网上下载现成的教案或课件,将其熟悉后变为授课的内容,老师成了拾人牙慧的传声筒,更有甚者,将别人理解的错误以讹传讹。其三、教学模式僵化的现象。我们不难发现时至今日,还有不少教师常以“不变”的方式来对付教材:解题、介绍时代背景、介绍作者、扫除文字障碍、分段、讲析重点语段、归纳中心、分析写作特点、完成课后练习等,这种教学模式,由来已久、至今仍根深蒂固。其四、重形式轻内容现象。为了迎合新课改需要,有的老师要么随意的进行课堂讨论,要么对讨论的问题赋予预设性,培养的不是创造性领悟能力,而是思维的复制。其五、毕业年级专题复习程式化现象。高三复习通常两轮,复习的形式通常是:选题---练题---讲题,周而复始,难逃枯燥单调的程式化模式。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若整天面对的是没有思想,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没有对文本有着自己独到的领悟的老师为他们授课又怎能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当然,语文老师尤其是年轻的语文老师人生阅历浅,对文本的精彩处感受不到位,又要不降低授课的标高,自己只好被动的依据《教参》生硬的讲授。再加上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要求语文课堂训练不能脱离语文基础知识,这样重复的基础训练又再所难免,这又给本来就让学生以为比较枯燥的语文课雪上加霜。
有人会说语文课本来应该是很有意思的课啊,好端端的课文,你们语文老师偏要对文本做“尸体解剖”,其实,“好端端”只是对作者、课本编辑而言,不是所有读者都能品味出“好端端”,不是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吗?“洞明”“练达”谈何容易?何况,品味出“好端端”又未必能道出“好端端”,所以有人提出好的语文老师要做到三个一:一张铁嘴(强调思维敏捷、表达流畅),一笔好字(强调授课时的淡定及授课者人格的外化),一肚子好文章(强调内在修养)。做一个语文老师不容易,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难、难、难!
于是,常教常新是语文老师解决教学困顿、职业倦怠及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需要。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飧同仁。
一、
首先要常读常新。
教好语文功夫在文本之外,语文老师应以文本为原点,由原点辐射到相关的知识,形成相关的知识链,再结合教学大纲、自己的生活经历、学生的知识需求,再反复阅读文本,读出对文本的自己的感受,多元的解读,具备了这个条件,才有可能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艺术地找准授课的切入口,严密地架设课堂结构,巧妙地随机地创设讨论的问题。以课文《汉家寨》为例,你第一次教这篇文章时,很可能只能就《教参》里提及的“坚守”精神,生硬地谈“坚守”。但当你再教这篇课文时,不依赖《教参》作为教学依据,而是以课文《汉家寨》为原点,再由此辐射到与此相关的知识,如作者张承志的生平、作品风格、学术界对他不同时期作品的评价、作者对《汉家寨》的自评、学术界评论对《汉家寨》有哪些代表性观点,从而形成相关的知识链,再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琢磨、玩味、赏析作品,筛选提炼出授课内容的主轴,从而确立授课的思想、情感、知识等目标。如果你注意到学术界对张承志80年代后期的作品有着另一种评价即有时比较偏激,再将知识链扩大到著名学者(如纪伯伦、余秋雨等)对本文主题---坚守精神的不同解读,就会帮助你用另一种眼光看“坚守”,用多元的思维解读《汉家寨》。让学生获得全新的感受。
二、
其次要刺激学生对同一类文体的新鲜度。
高中必修语文教材施行的是单元教学,即将同一文体编入同一单元,教学内容的相似性会让一些老师以相同的教学模式处理文体相同的课文,特别是文言文单元,处理每篇课文都是解题---介绍作者及背景---逐段翻译---讲解一词多义及有活用等语法现象的词---简析文中思想或人物形象---文言语法规律小结。这种传统教法根深蒂固,尤其表现在文言文教学上。一节课如此教教也就罢了,节节课如此上来,那就夸大了学生自控力,除非培养出学生对语文的“宗教情感”,否则,要唤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似乎是一厢情愿的事。解决的问题的关键,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认真阅读有效教学论的相关理论,在一课一得,艺术的切入,机智的设疑三方面多下些功夫。最终达到教学设计与“三维目标”的统一。
上海特级教师陆继椿,倡导“一课有一得,得得相联系”的教学思想,在全国范围内,被不少学校用于语文改革实验。由于语文教学涉及方方面面,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走进文本与走出文本的统一,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统一,对文本的局部挖掘与整合全文的统一。担任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内涵的重任,若每节课在教学形式上基本雷同,教学内容上将语文知识点蜻蜓点水面面俱到,那么,语文教学应完成的任务是无法完成的,学生在枯燥乏味中会误以为,语文课上不上基本一个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好“讲什么”“怎样讲”的问题。“讲什么”,要求选精、选准授课“点”,要传授举一反三中的“一”,要激活开启思维能力“思辨点”,要领悟揭起人内心震颤的“感动点”,再选择好最适合传授这节课的形式,解决这节课“怎样讲”的问题,以唤起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点”,这样,一堂课得一“点”,“点”与“点”形成“链”,就会在同一单元的教学中同中求异,避免同一文体的教学雷同。
世界是个大宇宙,每一个学生个体都是一个“小宇宙”。我们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班级、不同个体、个体的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我们要重视我们的“小宇宙”,重视每个鲜活的个体,它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高中语文新课程,将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定为“三维目标”,这是由强调“双基”到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一次教育思想变革。这种发展观的主要涵义包括:学生的发展是指适应社会需要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重其智力的片面发展;是指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全部学生同一个“模式”的发展,是指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终身发展而不是只局限在学校的当前发展。因此,无论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应站在学生学习语文的立场上,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从人格发展的视角提出的,而不是象以往的“思想教育”,主要是从教育工作者的立场上提出的。教学设计与“三维目标”的统一,指的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到学生学习语文的整个过程中,成为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需要。如果从宏观上即高中三年的语文教学内容安排,及微观上即每一节课的课堂设计,都能站在这样的高度,语文教学的课堂一定是充满活力的。
深圳市语文教研员程少堂上的《荷花淀》一课,就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考虑每一个“小宇宙”在原有基础上的可持续终身发展。正如评课者所说:程老师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来审视中国小说,高屋建瓴;注重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注重文化熏陶。程老师旁征博引从“芦苇”到《诗经》中的“蒹葭”,到琼瑶小说《在水一方》,程老师甚至用深情的歌声告诉学生:跳动在女人怀中的芦苇正是中国女人的爱情象征。至此,学生沉醉于女主人公的贞洁美好的情感与荷花淀的诗意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的意境中,舍了枯燥,取了情趣。

三、
艺术地把握语文课堂的契机
语文教学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首要的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即人们常说的要在课堂45分钟内出效应,一位专业理念新、专业技能强、实践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一定会艺术地把握语文课堂的契机,与其中游刃有余,让学生在每一节语文课上呼吸“新鲜的空气”。当然,教学契机的把握需要教学智慧。比如:授课时或讲或辩,或说或练,让学生的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保持45分钟是不可能的,要想如好文章布局那样,浓淡相宜,疏密相间,就得注意哪些地方取,哪些地方舍;哪些地方插科打诨、穿插调侃,都要做精心设计。这样把一张一弛、兴奋与抑制,按其转换规律运行,可以避免一个腔调拉到底,弄得人困马乏。密疏得体,松弛有法,学生的大脑皮层的紧张状态将会在教师的“微调”中得到“缓冲”,在愉快的气氛中,传道、授业、解惑,必然提高教学效率。
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曾在南通市临时借差班做教学观摩表演,其张弛有度,运用得恰到好处。上课一开始,他通过一个与课文有关的小实验,让学生直观了解什么叫浮力,在学生兴趣正起时,板书课题《死海不死》,接着针对教学对象的实际,着手基础强化,让学生强记死海的有关数据,自找课文中的生字词,然后写在黑板上,再让各组推代表注音、解词。如果一堂课总是限于“识记”这一层次组织教学活动,必定弄得学生疲乏。可是钱梦龙老师紧接着在解释“游弋”这个词时,巧妙地插入香海、酸海、甜海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跟着提问:“如果你们到死海准备做些什么?”课堂气氛顿时又活跃起来,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愉快的想象中,思维进入了美好的境界、较高的层次。这种由“识记”向“想象”的过渡转移,既是授课横断面的转换,又是授课节奏有张有弛、层层深入的体现。这节课随着教学对象的变化而随机变化,真正做到常教常新,这样的课学生怎能不喜欢?课堂效率怎能不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1:43 , Processed in 0.06815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