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叶圣陶编写的老教材为啥被热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6 18:0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叶圣陶编写的老教材为啥被热捧

信海光

2010年12月06日 来源:《竞报》
  


  近日,一本出版于上世纪30年代的《开明国语课本》受到了广泛关注。出版社重印卖断货,家长学者持续热捧,媒体引发热议……这本由叶圣陶编写,丰子恺插画的语文课本在时隔多年后重新走进公众的视野,它勾起的不仅是人们对那个久远年代的回忆,还有对今日语文教育的一些反思。

  为什么一本70多年以前出版的民国老教材突然会火起来?在带着这个疑问翻阅了《开明国语课本》后,感觉这本老教材之所以在舆论上受追捧,除了商业运作的成功之外,确实有不少值得思索之处,对今天的语文教育,确实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

  比如,《开明国语课本》是由那个时代的文化大家编纂而成,这就决定了教材的高质量、高起点与高境界。《开明国语课本》由叶圣陶亲自编写,全部是创作或再创作,而插图则是由丰子恺绘制,叶圣陶在当时是与茅盾、郑振铎等齐名的中国的顶尖文化人、教育家,丰子恺的漫画插图在民国时期更是无人出其左右,两位巨匠能够躬身携手为孩子们编制教材,这在当代已是很难想象。其结果就是,《开明国语课本》在1949年前共印了40余版次,几千万册。

  在当代受过教育的读书人,看到《开明国语课本》后总会忍不住要和自己曾经学过的语文课本比较一番,我也未能例外,两相对照之后,感觉老教材确实有一些今日教材所欠缺的优点。老教材虽然出自大家手笔,却并非一味居高临下的说教,至少与今日的教材相比,它更有童趣,更有国学色彩,更多地浸润了传统文化,更平和大气,更注重传授“做人之道”……教材紧系儿童生活,从儿童儿周围开邕,逐渐拓展到社会。材料活泼隽趣,文体兼容博取,文章力选各体的模式,词、句、语调切近儿童口吻,以适应儿童学习心理。

  而我们曾经学过的教材,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太把学生当儿童而是当“接班人”来教育,其结果就是虽然儿童在意识形态方面获得教益,被指引看到了远大目标,但在认识人的天性上却被限制。比如,一些媒体就指责在当代的教科书中母爱和母亲形象不太健康,要么苦大仇深要么道德完美,很少见到有血有肉的、真实生活中的母亲,而课本里的孩子也基本上都是不快乐的孩子,要么成人化了,要么非常态,或在恐惧中成长。

  客观地说,如果按教育学的标准进行全面比较,《开明国语课本》未必能在总分上超过当代教材,毕竟在民国时期中国的现代国民教育还刚刚起步,对教育科学以及儿童心理的研究肯定难与今天相比,从这个角度讲,《开明国语课本》的被关注实际更多反映的不是老教材如何优秀,而是人们对当代语文教学的不满。

  或许,老教材当初在编写时显得比较随意、不够体系、不够科学全面,只是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等少数教育家的育人思想,但这或许正是老教材最大的优点。这种随意恰好使教育逃开了过多的功利性与目的性,“直指人心,见性成人”。而我们现有的语文教学,反而因为承载了过多目的,过于系统,过于标准,正逐渐偏离教育的本源。按教育专家的话说,如今的语文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越来越像数学”:“答案都是标准化的,错一个字,少一个字可能都不得分”,也因此,导致孩子们天性的自由发展被遏止,想象力被扼杀。

  教育教育,按梁启超的定义,其目的归根结底还是“教人学做人”,教育即生活,从无论是诺贝尔奖获得量还是学生、家长的普遍感受来说,中国近现代的教育都不能说是成功的。教育家潘光旦在评价近代的所谓新式教育时曾说,近代教育有许多对不起青年与国家的地方,尤其是教育没能使受教育者做一个“人”、做一个“士”。中国教育没能跳出三个范围:一是平民教育或义务教育,目的只在普及、识字,教大众会看简单的宣传文字;二是职业教育或技能教育,只教人学些吃饭本领;三是所谓人才教育,只不过培养一些专家或文官。而这三者都和做人之道“离得很远”。这很值得人们深思。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8:06:50 | 只看该作者
民国老教材受热捧拷问现行教育体系

黄杨

2010年12月06日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


  最近,一套上世纪30年代由叶圣陶主编、丰子恺插画的小学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受到家长热捧,以至于卖断货。而其他一些重印的解放前小学教材也在网上广受好评。大家喜欢这些老教材的理由是简单、通俗易懂,内容纯真充满意趣。

  老教材的受欢迎,其实只反映了人们对现行教材的不满和无奈。长期以来,国内中小学教科书、教学标准、教学要求是全国统一的,这些“大一统”的教科书只是向学生们灌输意识形态观念和大人们思想理念的工具。近年来虽然教材不再全国统一,但僵化教条的教科书的编写方式和老师们的教学方式并没有根本改变。教科书中的内容都是教育者想要学生们了解的,而不是学生们想了解或者是应该了解的,这样的教科书自然很难得到学生们的欢迎。国内有人将现今中小学教科书的问题归结为四个缺失: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可谓是说到了要害处。

  西方有人说:“你从父母那里学到爱,学到笑,学到怎样走路。可是一打开书本,你会发现你有了翅膀。”教科书是用来教学的范本,但却失去了大众的信任。如果功利性的教育理念、官僚主义的教育体制和僵化呆板的教学方式不改变,就不可避免地会把学生当成被动的受教者,把教材看做成人意志的传声筒。这种情况下不可能编写出孩子们喜欢的教材,四大缺失也不可能填补。就算真有好的教科书,如果按照应试教育体制下“大一统”的教学方式去教,学生一样感受不到其中的真善美,一样无法喜欢,也很难从中收获教益。

  我们需要的是叶圣陶那样把孩子当做平等对话主体的理念,那种对孩子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而不仅仅是叶圣陶的教科书。叶圣陶等人的教科书固然是经典,但是却不是解决当代教科书问题的出路。如果不能直面现实,逐步解决中国教育的系统性问题,只寄希望于过去的经典教材,指望前人帮我们解决问题,只能是缘木求鱼。

  最后,想起一个美国的故事: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的一位妈妈状告幼儿园,认为幼儿园教会自己3岁女儿26个字母后,孩子再也不会将“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东西了,幼儿园应当对这种扼杀孩子想象力的后果负责。那场官司,家长打赢了,并导致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也许,只有我们的每位家长、教师和教材编写者都能像这位美国妈妈一样,真正从为孩子发展负责的角度出发,采取切实的行动来关心、参与孩子的教育,我们的教科书才不会成为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06:01 , Processed in 0.10800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