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谈对联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30 12:1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谈谈对联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432731
湖北省广水市第四高级中学
严宏武


广水市马坪镇中心中学





对联是由整体对仗,意义相关的两组辞句组成的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对联,又称对子,也叫楹联。对联,对联,既相对,又相联,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生动体现。
对联是我国和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同散文、诗词、戏剧、曲艺一样博大精深。为弘扬国粹,培养人才,教育部已有规定,对联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考场,而且中、高考也都考对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让对联进入自己的思维殿堂。下面我肤浅地谈谈对联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一、读名联,立志修身
文载道,诗言志。联亦载道,联亦言志,联可育人。好的对联就是警句、格言、哲理、座右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积极而高尚的思想。这种思想可以吸引人、感染人、启迪人、教育人。一些思想家、教育家更是重视校园文化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导向,常常运用牌坊、石刻、楹联、书画等形式传承中华美德,激励学子立志修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知激励过多少人好学上进,最终成才。“要立业须早立志;欲成才应先成人”,这是对青年学子人生起步的导向。“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励志览群书,前程有望;痴心迷黄毒,后患无穷”,这无疑是真诚的引导和规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心诚业就;水滴石穿”劝谕人们珍惜光阴获取知识,是可贵的鞭策,是立志修身的座右铭。
二、赏佳联,广见博闻
对联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讲对称平衡,音韵和谐,文字精炼,语言优美;它浓缩度高,概括力强,能以小见大,以少胜多。因此人们乐于运用对联反映生活,美化生活,激励生活,或抒怀言志,或写景壮物,或咏史颂贤。如李西亭题武昌蛇山岳飞亭:“莫须有三字奇冤,乾坤留憾;满江红一篇杰构,日月争辉。”此联再现了南宋奸佞陷害忠良的悲剧历史和民族英雄岳飞的奇冤与心声,此联作者崇拜爱国英雄的情感也令人肃然起敬。又如吴树成联:“方块字,汉语诗,千秋共韵;日月潭,江河水,一脉相承。”此联揭示了台湾与大陆文化和地理的紧密联系,表达了人们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一些青少年也喜欢撰联,如一位中学生运用类比法告诫我们思与读相辅相成的道理:“心情不畅勤观海;思虑难达常看书。”
如果我们的语文课重视对联文化,教给学生对联知识,激发他们赏联、撰联的兴趣,那他们就可以通过对联文化之窗欣赏古今文化和了解、认识大千世界,不断丰富知识。
三、撰好联,益智养心
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对联是最轻便,最快捷,最灵活的一种,这是因为它文字可长可短,长或千言,短则一字,而五言七言占其中大多数。对联短、快、活的特点为古今大众所欣赏、喜爱。对对子、撰联是人们起步练习作诗的最佳选择。
当代青少年思维活跃、敏捷,乐学善思。如《对联》2007年3月号中的“学生擂台”出句:“水寒鱼不跃。”(上联)对句分别有:“夜静犬安眠”、“风过影频摇”、“云淡月常明”、“境逆志弥坚”、“诗雅口常吟”……可见同学们思路开阔,选材广泛,观察细致,体味深刻,各有妙境。
对对子入门容易,提高也不难,它很适合青少年学文益智,活跃气氛。李老师利用晚自习引导学生对对子,他出了一比上联:“常与书为伴” ,并反复要求学生注意对仗,同学们分别对道:“每同竹作邻”、“时跟球当朋”;李老师又把2004年广东省的一道对对子的高考题抄在黑板上:“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有同学对出下联:“大蒜香菇木耳,都为楚北名牌”、“黄鳝乌龟螃蟹,均成湖北珍馐”。李老师还出了一道与梅花有关的上联:“残雪梅中尽。”要求学生放开思维,莫只局限于花花草草。同学们分别对道:“旭日海上升”、“泉水地下流”、“云彩江上游”,有个学生竟对出:“赘肉腹下生。”乐得师生哄堂大笑,有的笑得只揉肚,有的笑得眼泪直流……
联是诗中诗,创作一副对联同样需要立意、构思、选材、布局、遣词、炼字,同时还要盘点、梳理自己的知识文库。如“知荣明耻行方正,积善修身德始馨”,虽只有14个字,可它不仅涉及到上面的立意等,还要论及到词性、词意、词组、修辞、语音、联律等语文知识。
四、用妙联,赏典作诗
对联是开放的艺术,是同许多艺术相关联的艺术,它不仅融于书画、雕刻,更融于诗词、戏剧、曲艺、小说,尤其是一些历史名著,其章回篇目就是由一副对联构成的,《三国演义》一书目录堪称对联大观。京剧中也包含了不少联语,唱词和念白中都有对联,其中不少起着切情、切景、切题、切意的作用;曲艺中有些相声段子,完全由对联组成。古典诗词中近体律诗必须包含有工整的对仗句,即使是绝句和宋词有些也是由对联组成。胡适在“五四”后不久说过:“我初学做诗不敢做律诗,因为我不曾学过对对子。”对联与律诗的关系可想而知。
如果我们的学生爱上了对联,喜欢欣赏对联,喜欢对对子,不仅有助于阅读、欣赏优美的古今文学经典,而且对于他们写诗作文都会有帮助,会受益终身。有位学生很欣赏教室里的一幅对联“登山须至顶;凿井务及泉。” 于是他联系实际将这幅对联写进一首小诗:“午夜星窥室,推敲词字篇。登山须至顶,凿井务及泉。” 以表达自己的意志和决心。还有一位同学借“追求不止,青春长在;奉献有加,仁爱永存”对联为主题,为一位退休老干部写了一首祝寿诗:“大寿八旬新卷著,人书同秀世人称。追求不止青春在,奉献有加仁爱恒。”
青少年的智商潜力是无穷的,只要我们乐于指导,善于启发,校园的对联之花定会绚丽夺目,文明之果必将灿烂芬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9 21:26 , Processed in 0.07569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