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永不消逝的电波?(一上《秋叶飘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4 10:3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永不消逝的电波?(一上《秋叶飘飘》)
  
  
  教材原文
  见2010学年一年级上册《秋叶飘飘》,42页:
  
   秋叶飘飘
  
   红色的蝴蝶,
   黄色的小鸟,
   在空中飞翔,
   在风中舞蹈。
  
  不是蝴蝶,不是小鸟,
  是红叶舞,黄叶飘,
  像秋姑娘发来的电报,
  告诉我们秋天已经来到。
  
  磁场指瑕
  原文用“电报”作喻体是不恰当的。
  因为“电报”不为一年级学生所知晓。
  有关比喻,《汉语修辞学(修订本)》如此说:
  
  比喻的构成,需要有两个成分、两个条件。
  两个成分是:
  (一)所描绘的对象,叫做“本体”;
   (二)用来比方的事物,叫做“喻体”。
  两个条件是:
  (一)本体和喻体不同质,有差异处;
  (二)两者之间有相似点。
  通常情况下,本体比较抽象、深奥,是交际对象感到生疏的;而喻体则比较具体、浅显,是交际对象所熟悉的。
  (王希杰著,商务印书馆出版,382页)
  
  企图用学生不知究竟的喻体去使本体鲜明生动、通俗易懂,不是南辕北辙吗?
  一年级学生怎么个知道“电报”为何物,又怎么个知道电报的“发出”为何事。
  辞典释义是:“电报”,用电信号传递文字、照片、图表等的通信方式。可分为编码电报和传真电报两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305页)
  如果照本宣科读释义,学生不知所谓;但老师要说清楚,也挺挠头。
  含混过去,可为高招。
  不要说是一年级学生,即使是中年段甚或高年段学生,又有多少人知道“电报”及“发电报”的。
  “电报”,作为一种通信方式,它早就淡出历史舞台了。
  说到通信方式,一年级学生大多会知道电话、手机,相当一部分会知道写信寄信,会知道电脑邮件,等——就是没有多少人会知道“电报”的——可以马上问问学生以证笔者所言非虚。
  
  
  笔者分别在三个学年对“电报”之说提出异议——
  2006学年《对一年级《秋叶飘飘》的一点异议》;
  http://bbs.pep.com.cn/thread-254243-1-65.html
  2008学年《概念混淆、喻体过时、常识错误——情理不合三(08学年一上教材商榷之三)》;
  http://bbs.pep.com.cn/thread-411287-1-1.html
  2009学年《<秋叶飘飘>之守旧》。
  http://bbs.pep.com.cn/thread-512608-1-1.html
  “电报”一说之于《秋叶飘飘》,不啻是半浮在一杯香浓的咖啡中的苍蝇,不啻是掉进了一碗美味的鸡汤里的老鼠屎。
  时至今日,2010学年上册教材依然“电报”,不知编者是基于何种考虑。
  难道要一直“电报”下去,让它与一届又一届的小学一年级师生共赴2020年全面小康?
  
  
  欢迎进入我的博客《<现代汉语词典>之瑕》 lcxlcx.blog.tianya.cn
  
  欢迎进入我的《儿童谜语博客》 lslcxlslcx.blog.tianya.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5 20:20 , Processed in 0.14918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