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点各异,谁个在理?(二上《黄山奇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4 10:3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观点各异,谁个在理?(二上《黄山奇石》)
  
  
  教材原文
  见2010学年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9、10页: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再挑一块说一说。
  
  磁场指瑕
  并列的引号之间应用顿号点断表示停顿。
  
  
  下面试以反驳论点的方式来说这个话题。
  
  认为并列的引号之间无须用点号点断的论点一:
  
  “可以停顿说”——引号有表示停顿的作用。
  
  反驳论点:
  《标点符号用法》是判断上述论点对错的标准。(注①)
  《标点符号用法》没说引号有表示停顿的作用。(注②)
  《标点符号用法》也没说标号有表示停顿的作用(引号是标号之一)。(注③)
  简言之,“可以停顿说”不合规范。
  
  认为并列的引号之间无须用点号点断的论点二:
  
   “自然停顿说”——引号标志明显,至此读者会自然停顿。
  
  反驳论点:
  引号之间有停顿的,也有不停顿的。(注④)
  “自然停顿说”的错误在于不真实。它否认了引号之间不停顿的现实——这现实大量存在。
  可见,“自然停顿说”至少是以偏盖全。
  
  认为并列的引号之间无须用点号点断的论点三:
  
   “顿号多余说”——有了引号等于有了顿号,再用顿号就不必要了。
  
  反驳论点:
  “顿号多余说”除隐含“引号有表示停顿的作用”之错外,还把其间的停顿绝对化为只有一种可能——顿号点断的停顿。
  引号之间有停顿的,其停顿方式不一而足,或顿号、或逗号、或分号、或问号点断等。(注⑤)
   “顿号多余说”集上述第一、二个论点之错之大成。
  
  
  注①
  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
  该标准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提出,由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标点符号用法》课题组负责起草,由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13日发布,于1996年6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
  1951年9月,原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下达指示,要求全国遵照使用。
  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重新发布了《标点符号用法》——这是对1951年的标准的修订。
  1995年《标点符号用法》是对1990年的标准的修订,是国家的最新标准。
  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极易搜索,可点击进入: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730/11/380864_42452121.shtml
  
  
  注②
  引号作用有三,标示引用语、特殊语、着重语。见《标点符号用法》之“4.8”。
  
  注③
  标号作用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标号之一是引号。见《标点符号用法》之“3.2”。
  
  注④
  引号之间不停顿的句例:
  
   “风夹着雨点下起来了”是病句,“风”“下起来了”搭配不当。
  
  注⑤
  A、可顿号或逗号点断的句例:
  
  “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奇峰罗列”,是《桂林山水》的四字词语。
  
  “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奇峰罗列”,是《桂林山水》的四字词语。
  
  B、可逗号或问号点断的句例:
  
  我总是问她很多事情,比如,“怎么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
  
  我总是问她很多事情,比如,“怎么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
  
  C、分号点断的句例:
  见2010学年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103页: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欢迎进入我的博客《<现代汉语词典>之瑕》 lcxlcx.blog.tianya.cn
  
  欢迎进入我的《儿童谜语博客》 lslcxlslcx.blog.tianya.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19:43 , Processed in 0.10595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