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文言文注释中的训诂弊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1 17:0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文言文注释中的训诂弊病


作者:杨小平




提 要 本文主要就中学文言文注释中存在的穿凿附会、望文生训、随意破字、增字强释、不解语法等训诂弊病进行讨论。中学文言文注释应该加强对训诂学的研究成果的重视,尽可能的避免训诂弊病,这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

  关键词 文言文注释 训诂弊病

  语文课标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中学文言文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对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中学文言文注释应该加强对训诂学研究成果的重视,尽可能地避免训诂弊病,这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古代汉语词汇训诂研究虽然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不过悬而未决的问题仍有不少。有些解释粗看好象没有问题,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存在一向不妥当的地方。常用词的训诂研究受到冷落,研究往往集中于生僻字词。而学生不理解的地方不加注解,当注而不注。而训诂学在古代汉语词汇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中学文言文注释中的重要作用仍然没有受到重视。而训诂,就是用现代汉语去准确地探求和诠释古代文献词义。中学文言文注释由于忽视了训诂学的研究及其成果,在注释中往往存在穿凿附会、望文生训、随意破字、增字强释、不解语法等训诂弊病。下面略举例说明以请教于方家。

  一、穿凿附会:就是注释者把彼此无关的事物任意牵合强加比附。它往往是注释者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真理不能够正确揭示,或者是由于主观的原因,在阐释词义或者句意时灌注了注释者自己的观点所造成的。

  刘禹锡《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其中“素琴”,中学语文课本解释为“不加装饰的琴”。史礼心等注
《古文观止》:“没有装饰、朴素无华的琴。”[1](P377)《辞源》修订本“素琴”条也解作“不加装饰的琴”。

  按:这种注释是穿凿附会。素琴不加装饰,朴素无华,但是琴弦是起码应该具备的,有弦就可以出声。可是,下文有“无丝竹之乱耳”一句,是说没有乐器之声的扰乱。上下文就会互相矛盾。实际上,文中的“素琴”,是用晋代的陶渊明的典故。《宋书·陶潜传》记载说:“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晋书·隐逸传·陶潜》也记载说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全梁文·卷二十》:“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作无弦素琴)一张,每酒知,辄抚弄以寄其意。”唐代诗人多用“素琴”一词来表示无弦。例如李白《戏赠郑溧阳》:“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李益《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素琴苦无徽,安得宫商全。” 白居易《清夜琴兴》:“明镜懒开长在匣,素琴欲弄半无弦。”《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七·乐考十》也指出:“陶渊明不解音律而畜素琴一张,每有酒辄抚弄以寄其意,可谓达君子无故不彻琴瑟之意矣。”“素琴”实际上就是空琴,有名无实的琴。由此可知,“素琴”是没有弦和徽(系弦的绳)的琴,抚弄这样的琴,是陶渊明的一种雅趣。刘禹锡意思是指在陋室内抚弄这样的无弦的琴,所以有“无丝竹之乱耳”之句。[2]

  人教版新编高中三册《孔雀东南飞》:“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注:“寡妇,死了丈夫的女子。”

  按:这种注释是穿凿附会。“寡妇”不是死了丈夫的女子,而是独守空闺寡居的妇人,与行人相对应。行人不是路人,而是在外之人,包括经商和从军的。因为行人可以指出行在外经商的人或者战士,在魏晋南北朝习见,例如《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八》:“行人从此别,去去不淹留。”《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九》:“闺阁行人断,房栊月影斜。”《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二十四》:“行人消息断,空闺静复寒。”唐代杜甫《兵车行》:“行人弓箭各在腰。”因为丈夫不在家,出门在外,在家独守空闺寡居的妻子与出门在外的丈夫互相思念,才会有“起彷徨”的说法。不然,按注释者的说法,死了丈夫的女子“起彷徨”是有违封建礼仪的,不是作者的本意。虽然寡妇在现代汉语中多指死了丈夫的女子,在古代汉语中“寡妇”却多指独守空闺的妇人,例如三国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边城多健儿,内舍多寡妇。”“寡妇”也是独守空闺的妇人。

  二、望文生训:就是注释者只就字的字面意思加以解说。其实解说跟原文的意义毫不吻合。它的实质,就是把文字和语言混为一谈,没有注意作为语言内在因素的语音。

  王力先生曾经强调指出:“举例要举最早出现这个意义的书中的例子,也就是说要举始见书的例子……因为了解一个字的意义从什么时候开始具有的,就不至于用后起的意义去解释比较早的书籍,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不符合古人的原意。”[3](P5)

  1、昧于古义而望文生训:

  陶渊明《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文言文语言分析》(甘肃人民出版社):“外人,桃花源外面的人。悉如外人,指劳动、服饰跟‘渔人’相仿。”郭锡良《古代汉语》:“悉如外人,都和外面的人一样。”[4]《中学文言文评析注译》(高中部分):“山外边的人。”[5](第202页)史礼心等注《古文观止》:“山外人。”[1](P288)辛正《新编古代名家散文选》注:“外人:外地人,外国人。”[6]

  按:“外人”当为“外世之人”的简称,指“古代的人”。“世”来源于佛教,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主要是指“时间”,中国是“三十年”为“一世”,与空间无关。所以“世外高人”、“世外桃源”等说法主要是从时间的角度出发的。现在还有“来世”、“今世”等说法。对“外人”以前主要有4种说法:一、从秦到东晋已有600年,桃源中人的衣着不会跟外边人一样,可能是原文有误,“悉如外人”当为“悉异外人”或者“有异外人”。二、“悉如外人”是“如另外—个世界的人”。三、“外人”特指桃源外的秦时人。四、“外人”即桃源以外的人。[7]谢质彬先生认为,只能作“外面的人”解,指桃花潭以外的人,因为在陶渊明所处的东晋时代,“外人”只作“外面的人”解。在《桃花潭记》里,“外人”共出现3次。其他两次(笔者按:另外两次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外人”作“外面的人”解,是毫无疑义的,此句中的“外人”当然也不能例外。此句的“其中”指桃花源中,那么与之对应的“外人”只能是指桃花源外的人。(笔者按:同一篇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就一定相同,这种推理是不符合逻辑的,经不起推敲。)他认为对“外人”理解错误的根源在于对此句的句法结构和“悉”宇的用法缺乏正确的了解,只将“男女衣着”当成主语。正确的是“往来种作,男女衣着”都是“如外人”。[8]笔者按:桃花源里的人,自“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外面隔绝了近600年之久,他们的耕作方式和穿着打扮,不可能同外面的人全都一样,而秦和东晋的耕作方式以及穿着打扮应该是差别很大。另外,辛正作“外国人”解是后起义。用后代才产生的意义去解释古代的词语,是阅读和注释文言文的大忌。

  2、误解联绵词而望文生训:

  人教版新编高中教材《赤壁之战》:“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注:“一种蒙着生牛皮的小型战船,行动迅速,用来袭击敌船。”

  按:这种解释是望文生义,因为“蒙冲”不是“蒙着生牛皮的小型战船”,其实“蒙冲”是大型战船,在魏晋南北朝习见,例如《三国志·吴书·董袭传》:“祖横两蒙冲挟守沔口,以并闾大绁系石为碇,上有千人,以弩交射,飞矢雨下,军不得前。”《三国志·吴书·贺齐传》:“齐性奢绮,尤好军事,兵甲器械极为精好,所乘船雕刻丹镂,青盖绛襜,干橹戈矛,葩瓜文画,弓弩矢箭,咸取上材,蒙冲斗舰之属,望之若山。”《后汉书·文苑传·祢衡传》:“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呵之。”这些都说明“蒙冲”不是“蒙着生牛皮的小型战船。”《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八·兵考十》也指出:“采石战舰:曰‘蒙冲’,大而雄;曰‘海酋’,小而驶。其上为城堞屋壁,皆垩之。”另外“蒙冲”是一个联绵词,也可以写成“艨艟”、“艨冲”等形式。中学文言文注释错误是因为《通典》、《太平御览》、《陈书》等的记载。《通典·卷一百六十·兵十三》说:“蒙冲: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棹孔,前后左右有弩窗、矛穴,敌不得近,矢石不能败。此不用大船,务於疾速,乘人之不及,非战之船也。”《太平御览·卷三百三十四》也大同小异:“蒙冲,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棹孔,前后左右有弩窗、矛穴,敌不得近,矢石不能败。此不用大船,务於速进,乘人之不及,非战之船也。”另外《陈书·侯瑱传》:“又以牛皮冒蒙冲小船,以触贼舰,并熔铁洒之。”

  3、不识错别字而望文生训:

  人教版新编高中三册《孔雀东南飞》:“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注:“恨恨,愤恨到极点。”

  按:“恨恨”不少工具书注释为抱恨不已,无比悲怨。认为全句的意思是:心里的愤恨哪里说得尽呢? “恨”在这一时期没有“愤恨”的意思,多表示遗憾。实际上,“恨”字是一个形近而误的字。“恨”的右边应该是“良”字,“恨恨”应该是“悢悢”的形误,意思是伤心悲痛、悲恨惆怅、眷念。相爱的人在生离死别时候,他们的感情不应该是愤恨或者遗憾,而应该是伤心悲痛、眷念。张怡春、刘杰贤以为:首先,从诗作内容看,兰芝、仲卿谈不上对焦母、刘兄的“愤恨”。在这里,‘恨恨”只能是“遗憾、瘤心、悲痛、伤心”的意思,是为情而“恨”而己。二人不能厮守在一起而伤心、悲痛、痛苦、遗憾这一点,诗中有多处表现.如“心中常苦悲”“府吏默无声”“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等等.其次,“恨”在古代主要是“遗憾”的意思。[9]对于这个问题,徐复先生早已经指出:“恨恨”是“悢悢”的错误,三国魏张揖的《广雅·释训》:“悢悢,悲也。”这是较早的训释。陈寿《三国志·蜀书·法正传》说:“恐圣听秽恶其声,故中间不有笺敬,顾念宿遇,瞻望悢悢。”此后晋人的文章里用的很多。《文选》里至少见过三次,而文字上就有两种不同的说法,陆机《谢平原内史表》说:“所以临难慷慨而不能不悢悢者,惟此而已。”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说:“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末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悢悢,如何可言?”李陵《与苏武诗》虽是伪作,但不会晚于晋代,也有“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的句子。这里举的例子,都可以说明“悢悢”是一种惆怅悲痛的意思。后来的人对这个魏晋人的语言,知道的不多了,所以往往把它写作“恨恨”二字,这有唐代李善和五臣的《文选》注本可作佐证。胡克家的《文选考异》里说:“《谢平原内史表》,恨恨,何校作悢悢;袁本云:善作恨恨,五臣作悢悢。案各本所见皆传写误也。《与苏武诗》,二本校语,五臣作恨恨,善作悢悢,与此全属相反,彼是此非。”我们知道,《文选考异》—书是校勘学家顾广圻代作的,他的校语,一向是被认为正确可信的;同时,李善是熟悉魏晋的时代语言的,他曾向曹宪问过学,而曹宪就是撰《博雅音》的人。所以,我们可以断定李善对《广雅》中“悢悢”一词的解释,是知道的,所以不会弄错;相反,五臣的学问浅陋,所以好几处都把“恨恨”写错了。准此,这首诗的错误,也出于后人所改无疑了。校正了这个错字,时代意义也就明确了,被掩盖原义的词,也得到正确解释了。[10]

  人教版新编高中四册《逍遥游》:“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注:“图南,图谋南飞。”

  按:“图”是“徙”的形误。它表示迁徙。“图南”就是向南迁徙。上文中也有“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而关于这一点,训诂学者早已经指出。中学文言文注释者没有吸收训诂学的研究成果从而导致错误的解释。

  三、随意破字:破字就是注释者用本字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有的学者解释古书,研究词义,滥用通转,随意破字,往往只是主观臆断,并无丝毫根据,这就叫做随意破字。以文献语言为依据,以避免滥用声训而流于主观臆断。

  《诗·魏·伐檀》:“胡取禾三百廛兮。”“胡取禾三百亿兮。”“胡取禾三百囷兮。”

  按:《毛传》:“一夫所居曰廛”,《郑笺》:“十万曰亿,禾秉之数。”孔疏:“方者为仓,圆者为囷。”他们已经把这三个字解释得清清楚楚,但是俞樾《群经平议》说这三个字都是通假字,都是束的意思,本字分别是三个生僻字,这就是滥用通假,随意破字。而这种说法,还被有的教材采用。

  陶渊明《桃花源记》:“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注:“通‘邀’。”

  按:“要”表示邀请不是通假,而是引申。“要”小篆字形中间象人形,两旁为两手形。表示两手叉腰。它是“腰”的古字。例如《墨子》:“昔者,楚灵王好细要。”《楚辞》:“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荀子·礼论》:“故量食而食之,量要而带之。”后来引申表示要害、在半路上拦截、约请、邀请等。例如《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出,要项伯。”《世说新语·汰侈门》:“石崇每要客燕集。”

  四、增字强释:增字就是注释者在解释古书正文时增加一些词语。增字强释就是在增字后,意思上与原文不符,增字者是为了迁就己见,不惜违背原意而乱增字词。而增字足意则是注释者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词语,以完足原书的意思。

  人教版新编高中二册《五人墓碑记》:“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注:“剪发毁容,闭门不出,以示发狂。” 史礼心等注《古文观止》[1](P627):“剪发:剪发为僧,杜门:闭门不出。”

  按:注释者把“杜门”解释为“闭门不出”就是增字强释。“杜门”有关起门来,不再外出的意思。例如《史记·商君传》:“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但是明代张溥《五人墓碑记》不是这个意思,它是杜门谢客、闭门深居,谢绝来客,形容与外界隔绝,隐居度日。“杜门”表示杜门谢客的意思在古代习见,例如《史记·陈丞相世家》:“陵怒,谢疾免,杜门竟不朝请,七年而卒。”《汉书·孙光传》:“光退门闾,杜门自守。”《汉书·王莽传》:“莽杜门自守,其中子获杀奴,莽切责获,令自杀。”《全后汉文·卷七十五》:“君仰瞻天象,俯效人事,世路多险,进非其时,乃托疾杜门静居,里巷无人迹,外庭生蓬蒿,如此者十馀年。”《三国志·蜀书·谯周传》裴注:“而能抗节玉立,誓不降辱,杜门绝迹,不面伪庭,进免龚胜亡身之祸,退无薛方诡对之讥。”《后汉书·李固传》:“至白水关,解印绶,还汉中,杜门不交人事。”《后汉书·独行传·李业》:“会王莽居摄,业以病去官,杜门不应州郡之命。”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唐大夫如白居易辈,盖有遇此三斋月,杜门谢客,专延缁流作佛事者。”

  五、不解语法:不解语法就是注释者不理解古代汉语的语法,用后代的语法去解释古代的语法而导致理解错误。

  人教版新编高中一册《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注:“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按:注释者把“封”解释为名词用作动词是用现代汉语的语法去看古代汉语的语法。“封”是会意字。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古代帝王社祭,以五色土为坛,分封诸侯则割方色之土,以茅草包之,授予受封者,作为分封土地的表示。“封”表示堆土植树为界、培土。它本来就是动词,不存在用作动词的古代语法。“封”为动词在古代习见,例如《国语·楚语下》:“将何以封矣。”《礼记·檀弓下》:“于是封之,崇四尺。”《史记· 货殖列传序》:“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史记·魏公子列传》:“安緼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宋·苏洵《六国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而封建是君主把土地分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建国,就是封地建侯的意思。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

  所以,我们在注释中学文言文中的词语意义时,最好尽量从本文或本书以及作者的其他作品中去寻找材料来加以训释,同时还可以从同一时代的其他作品以及后代撰写的反映同一时代历史的作品中去寻找材料来加以训释,也可以从较早或较晚的作品中去寻找史料来加以训释。这样我们才可以避免犯穿凿附会、望文生训、随意破字、增字强释、不解语法等训诂弊病,使中学文言文注释正确合理。

    参考文献:
[1]史礼心等注.古文观止[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程瑞君.古诗文名句训诂研究[J].深圳:深圳大学学报.1996(1).
[3]王力.词书与语言[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4]郭锡良.古代汉语[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5]西北师院中文系.中学文言文评析注译(高中部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6]辛正.新编古代名家散文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7]沈葡仲.知困录——中学文言文备课札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8]谢质彬.《桃花源记》中的“悉如外人”[J].北京:语文建设.2004(7-8).
[9]张怡春、刘杰贤.“恨恨”不是“愤恨到极点”[J].北京:语文建设.2003(1).
[10]徐复.从语言上推测《孔雀东南飞》一诗的写定年代.上海:学术月刊.1958(2).
Exegesis Errors on Classical Style of Writ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YANG Xiao-ping
(Chinese Institute,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 637002,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discusses  exegesis errors on classical style of writ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The exegesis  gives a farfetched interpretation. Explanation on classical style of writ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production  of exegesis study and reduce exegesis errors the whole way.It is propitious to cultivate chinese accomplishment of students and enhances chinese comprehend abi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s: Exegesis Errors; Classical Style of Writing


--------------------------------------------------------------------------------

    作者简介:杨小平(1972-),男,四川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语言学硕士。主要从事词汇、训诂与汉语史研究。
    本文系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04年桂林年会论文,发表时稍有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7 02:04 , Processed in 0.15573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