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些发生在梁庄的故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缩影时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6 12:5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那些发生在梁庄的故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缩影时间

  【编者按】

  给予农村更多的关照

  春节,一天天临近。

  忙碌在城市的许多人,有种情绪开始疯狂滋蔓:想家,想回家,想回到久别的农村老家……

  农村,是我们许多城市人的根。在城镇化进程中,在商业文明侵蚀农业文明的过程中,中国农村出现前所未有的剧烈震荡,并发凋敝之现实和态势。

  《中国在梁庄》,一本以豫南农村为题材的非虚构图书,用一个个场景和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的震荡现场,诱发强烈关注。

  河南商报,作为以“兴商润民 影响河南”为宗旨的责任媒体,有必要对农村现状进行持续的、深度的关照,探析农村问题产生的疙疙瘩瘩,并对现状将会造成的影响进行预警,同时呼吁社会共同去寻找解困之道。

  1月初,河南商报记者兵分多路,分赴豫东、豫南、豫北、豫西,本着用历史关照现实、用城市关照农村、用认识关照方法、用开放关照封闭、用发展关照停滞、用平等关照尊严的态度,用笔记录农村凋敝的现实,探寻老家出路。

  同时,我们也呼吁:政府、资本、城市、知识分子、舆论等各种各样的行政权、投资权、话语权也要给农村更多的关照,以期让阳光普照大地。

  “给予农村更多的关照”,这种态度,或许就是让农村复苏、城乡协调的起点,也是现实情况下最实际的行动。

  河南商报记者 王海圣



  我们的故事,从一本书开始:《中国在梁庄》。

  它先是获评“2010年人民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奖”、后被新浪网评为“2010年度十大好书”、继而被《新京报》评为“2010年度好书”……

  而新闻界,近期,有30多家媒体约访了该书作者梁鸿,包括《人民日报》。

  “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说,“梁庄,只是最近30年‘被’消灭的40万个村庄的缩影。”

  众多网友则说:这本书像是在写自己的老家。



  【前言】

  乡村还没有完全陷落,但它已千疮百孔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怀疑”,“甚至充满了羞耻之心,每天教书,高谈阔论,夜以继日地写着言不及意的文章”,“这不是真正的生活”。在《中国在梁庄》一书的前言中,作者梁鸿如此解剖自我。

  她认为,这种生活状态与现实越来越远,于是她开始重新认识自己曾在那里生活了20多年的故乡——在书中被化名为穰县梁庄,并开始追问:从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为底层、边缘、病症的代名词?

  追问无解的时候,她决定回家,回到真实的乡村,希望能以老家为标本,弄清楚一个村庄是如何衰败、更新、离散和重组的。

  2008年和2009年,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书的梁鸿,利用寒暑假回到梁庄住了将近五个月,每天都在和村庄里的人一起吃饭聊天,每天都在丈量村庄的土地、树木、水塘与河流,端详着这个熟悉而更陌生的乡村,揣摩着它所遭受的打击、所蕴含的希望。

  之后,梁鸿说出了自己的感触:乡村还没有完全陷落,但它已千疮百孔;乡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着城市的范式飞奔而去,仿佛一个个赝品。

  梁鸿的调查催生出了一本书。先是在《人民文学》发表节录,标题就叫《梁庄》。出版时改名为《中国在梁庄》。



  【故事】

  那些发生在“梁庄”的故事

  “你必须用心倾听,把他们作为一个个,而不是笼统的群体,才能够体会到他们的痛苦与幸福所在。”还是在《中国在梁庄》一书的前言中,梁鸿如此描述自己的调查与写作方法。

  正是因为对一个个鲜活面孔的关注、对一个个真实个体命运的关注,《中国在梁庄》才发掘出了一批震撼人心的故事。

  梁庄有个五奶奶,大儿子在青岛打工,将11岁的孩子托付给她。可是这个孩子“猴头儿日脑(非常调皮)”,60多岁的老人根本管不住。一天,她在屋里做饭时,孙子跑到河里玩水,淹死了。

  比如春梅的故事,是这样写的:春梅在家里服毒自杀了。她结婚不到一个月,丈夫根儿就出去打工,一年回来一次,后来连春节也不回来了。春梅渐渐精神有点恍惚,婆婆骂她离了男人就不能活。听说隔壁村有人打工回来得了性病,春梅愈发失魂落魄,一天她喝了敌敌畏。

  ……

  故事的背后还有梁鸿统计出来的一些数据:总人口近2000人、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梁庄600多个梁姓家族的人,留在村里的不足200人,很少有壮劳力。《中国在梁庄》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些人身上。



  【阅读】

  “只剩下了形式和物化的村庄”

  事实上,在中国的版图上,没有穰县这个县。但它却是作者梁鸿对照着故乡一点点“刻录”而成的。

  “比如春梅这个人有没有,有;比如五奶奶,有,每个人都有;那些抒情、阐释,也是有的。”1月7日,有关这本书的“虚构性”, 梁鸿如是对河南商报记者说。

  梁鸿有个反问:“什么是真实?如果说看得见的才是真实的,那么我写的是虚构的,但是如果我们把那些看不见的真实的东西也看做真实,那么我写的是真实的。”

  她对照着一点点刻录的,是自己位于豫南的故乡,她在书里写了自己的家庭,写了这个村庄的很多故事,还关注了乡村的医疗、教育、养老、环境、水利、信仰、变化等问题。但最后,她还是虚化了具体的地名、人名。

  梁鸿的结论是,就梁庄而言,整体的、以宗族血缘为中心的“村庄”正在逐渐淡化和消亡,“村庄已经从内部开始溃败,只剩下了形式的、物化的村庄”,而这一溃败意味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独特个性与品质也在消失,比如善、纯厚、朴素、亲情等。

  可是古老的村庄在消失,而新的村庄将以什么方式、面貌、心态达到健康的新生呢?

  梁鸿在书中说,“我真的不知道”。



  【过程】

  最大的困难是已经有了距离

  2005年,定下了写作目标,直到2008年7月3日返乡居住的行动正式开始。

  然而,远远地观望是一回事,书桌上的思考是一回事,行动和写作则是另一回事。

  最大的困难也是第一个困难,是村民与她之间的距离——尽管梁鸿是本村的闺女,但在村人的心里,都知道她是一个外来者、一个城市人,乡亲们亲近而又疏远。比如一个自小熟悉的“哥”,在田间地头遇到了,打招呼的时候对方竟低头当做不识。“这使我非常难过。”梁鸿说。

  而当坐下来要写时,梁鸿发现自己不知道如何取舍了,她突然发现自己之前做的3年多时间的理论准备几乎没用了,因为当面对一个个具体的乡村生命时,他们的痛苦、忧伤和欢乐是无法用任何理论或结构来解释的。

  这本书她共三易其稿,第一稿是“日记体”,写成后她发现“没有把现场写出来,没有把那些瞬间写出来,全是自己在说在思考”,于是给废了。

  “第二稿是‘纯抒情体’,这本书里有不少第二稿的痕迹。”她说。

  最终她采用了第三种写作方式——“非虚构写作”,实话实说,不代表任何人说话,而是让这些一个个的生命自己站出来说话,自己只是记录者和整理者。



  【遗憾】

  一些积极的东西没写出来

  但书写成了,遗憾也出来了。

  “有一个有关县委书记的章节,大概8000多字,出版方给删掉了;有很多故事没有写出来,因为当时没有考虑成熟,不知怎么处理;对很多问题没有再深入思考;一些积极的东西没有呈现出来;对小孩的关注不够。”她说。

  而书写完了,认真归纳自己的认识,这时候梁鸿发现,乡村从“表面看来,生活蒸蒸日上,但其实内在的伤痕被乡人们自己给屏蔽掉了,而当我们翻检出来去审视,那样一种悲伤是几乎无法承受的”。

  最后,她总结说:“某种意义上说,村庄是一个民族的子宫,它的温暖、营养度,它的整体机能的健康,决定着一个孩子将来身体的健康度、情感的丰富度与智慧的高度。”

  而村庄,从内部已开始溃败,使乡村人成为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没有回忆,没有精神的指引和归宿。

  在书中,梁鸿写道:“我看到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活的颓废以及无可挽回的衰退。”

  



       作者简介  梁鸿,女,文学博士。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艺思潮研究。发表学术著作《巫婆的红筷子》,学术专著《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中国在梁庄》。获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2009年度《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2008年度当代作家评论奖。《中国在梁庄》入选“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9 14:59 , Processed in 1.54666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