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需要什么样的评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15 13:2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学需要什么样的评论?

--------------------------------------------------------------------------------

  中国社科院的李建军,很多年前,寄给我们批评长篇小说的稿子。一读,就知道这位作者对路子,《文学自由谈》添了新同志。他的文章,很勇敢,说三道四全然无顾虑,又很单纯,没有绕进文坛的人际关系。他曾宣称,他景仰的文人中,鲁迅第一。可能是爱屋及乌,这个乌,是鲁迅先生乌黑的胡须。于是,印象中的李建军,上嘴唇总养着一撇鲁迅式的短胡。我其实不是要说他的胡子。想说的,是他做评论的状态。有一段时间,他张扬李四,质疑张三,除了整体的估价,更多的是,从作品的细部辨认黄金与黄铜,很详实,不虚乎,常叫人有板上钉钉的感觉。比如他拿一些名家的长篇作靶子,很像是显微镜下使解剖刀,或者说人家这个词用“过”了,那个词用反了;或者说人家这句话叠床架屋了,那句话残缺不全了。总而言之,话不留情,却都在理,又含着见识。便觉这样就好,无论对读者,还是对作者,隔靴搔痒、隔山放炮的废话越少,就越有警醒和提高。
   但是有一天,我俩通电话,我却鬼使神差地劝他改弦易辙。我说,不要学我,给人改稿,终无出息。就连一些有志向的编辑,给别人改了几年稿子,往往都洗手不干,当作家去了。作为评论家,吹毛求疵于作家的字、词、句,你说得全对,也不显得你多高明;你部分说对,或不小心大部说错,肯定反落话柄。所以,偶一为之,可以。但如过于上心,当作正事来做,只会像背人爬泰山,流大汗、挣小钱,费力不讨好。
   其实,我这样说,是期望他不要孤家寡人,应该与时俱进,让自己的评论罩上时尚的光圈。
   建军显然不以为然,但并不驳我,听他电话里时而浅笑两声,表示出他的大度。不过后来慢慢发现,他的批评文字,似乎有意无意在减少甚或避免从前的“琐碎”。于是让人感觉,不断修炼自己的李某人,已渐渐显露出大牌评论家的气象。
  大牌评论家动笔,异于寻常写手的地方,甚多。最突出的特征,可用“宏大叙事”概括。这四字无须过多解释,也不必四处搜罗例子。从一段时间内的文艺类报纸上,你可以找到许多范文。尤其是隔三岔五,整版整版地弘扬某人某书,则通常是宏大叙事的集中展演。此外,在各式各样的文学研讨会上,亦可随时欣赏到宏大叙事的丰采。对此,想必读者都已多有领教,这里不做啰嗦的描绘。
  只想说,宏大叙事,语声高亢,属于主旋律;词藻高蹈,适合打广告。之所以能大行其道,绝非偶然,是商品经济时代的产物,深得上下左右各色人等的青睐。发展下来,自然而然就成了评论的一种格式和尺度。
  宏大叙事,以鼓励作家为己任。其实,作家是不用鼓励的,尤其不宜用宏大叙事的方式去鼓励。依我多年体会,很少有作家真心诚意地当自己是学生。他叫你“老师”,可能出于出道不久的礼节。羽翼丰满之后,仍尊你为师,往往已演变为一种调侃。所以,对于作家的创作,你不妨实话实说,完全不必用虚话宠他。也是一次在北京参加研讨会,庆贺重庆作家张于新书问世。此书图文并茂,皆出自张于之手,令与会者惊呼一片。有人说,昨晚拿到书,大受震撼,彻夜难眠,今天来的路上,还收脚不稳,连翻几个跟头。据我耳闻,张于好身手,又能写书又能画画,实在多才多艺。他的文章好,能签高版税;他的油画好,能卖好价钱。我当场受左右感染,也特别想赞美他,而费劲想出的好话,却全有人先我出口。但见张于还算扛得住,花言美语的颂歌前始终面带谦恭。我犹豫半天,还是说了一段非表扬的话:
  张于出版了一本展示他才华的书,今天又收获到丰富的鼓励。这是不容易的。很为我的老乡感到高兴。以后的日子,张于如果想油画玩得更好,文章写得更妙,让这两件事情齐头并进,当然是我们期望的。但这不容易,甚至不可能。如果做专业,张于最好在画和写之间有一个选择,不然你的两头通吃,势必两头扑空。因为文学界不会承认你,美术圈也会置疑你。被人说三道四的结果,你可能就被耽搁了。你看眼下文学艺术圈里头,通吃、横扫的角色,一定是具有非凡的创造才能的人,或者一定是具有非凡的忽悠才能的人。但我说的可能大错,提出来仅供张于参考。
  我又说了个仅供参考,其实并非只想说给张于听。人在世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全才是极少的,“术业有专攻”的规律是不可以违反的。宏大叙事者不管这些,只要被研讨的“才子”高兴就拉倒。散会后张于说我讲得对,其模样很真诚,我也就放了心。我这人的性格,自知有弱点,说话常无遮拦,又生怕惹人赌气。
  看而今的评论,宏大叙事已经蔚然成风。听发言,看稿子,很容易就打头碰脸,叫人避之不及。有时候,忽然心中一动,不禁想起李建军,竟有些怀念他前些年的批评姿态,也就往往同时心生反省。建军当初的方式或许并无错,与虚张声势的宏大叙事刚好相反,不妨称之为“文本细读”吧。文本细读,搜寻作品的瑕疵,就像庄稼地里除草捉虫;寻觅作品的优长,就像夏收季节田间拾麦穗。都得头顶烈日,都得弯腰动手,都得出力流汗。其实有过田野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农事劳作除了辛苦,也常会有其独有的快乐和诗意。而那些撑着太阳伞站在田坎上赞美劳动的人,甚至凭靠电视画面讴歌丰收的人,哪里会有切身的体会?
  这些年,就我目力所及,文本细读的评论越来越少,甚至濒于绝迹,导致生态失衡,忘乎所以的作家因此越来越多。我翻开一部长篇,在紧挨着的千把字里,遇到九个“笨蛋”;我翻开另一部长篇,在头两页之内,撞见六个“历史”。前者是为了体现作家的性格,后者是为了展示作品的深度。这两部捉襟见肘的小说,都受到了热捧。热捧者正是那些惯用宏大叙事的评论家。小说区别于说书,不仅仅要故事,更要强调语言。有人会说,说书也属于语言艺术。此话不错。但口头的艺术语言与书面的文学语言就是不同,且有大区别。光从实际情形看,若讲说书的普及,其家喻户晓,小说连个零头都赶不上。但是否因此就可以说,曲协的编制应扩大,作协的机构应取消呢?评论家的文本细读,往往正是对文学语言的评估。如果这种评估也能蔚然成风,上述成群结伙的“笨蛋”和“历史”,早就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而我们许多评论家,责任重,项目多,总是在赶路,风尘仆仆,大步流星,三步并作两步走。消消停停地读书,可能只是一种遥远的记忆了。候车、候船、候机的空当,翻翻书而已啦。轮到写文章、发言,你叫他文本细读,还不等于叫石头开花,公鸡下蛋;而回到他宏大叙事的强项,可以说眨眼就有,张嘴就来。
  反看我自己,同样读书有差距。不过我虽混迹于批评圈,但主要是为评论家做事。组约他们的稿子,编发他们的文章,然后,奉寄他们的稿费,于是与他们中的许多人保持着良师益友的关系。所以,我说的话,绝无得罪评论家的主观故意。为着文学批评的发展,我只是想象着,不论你采用什么方式进入文学的评论,你可以像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一样思考,但也应该像正常人一样说话。最终期望的是,从真正的文学意义上,用我们诚实的话语,找回批评的价值,找回学术的权威,找回评论家的良知和尊严。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作家见着评论家,叫出的那一声“老师”,透着诚恳,又略带羞怯,那才是真正学生的敬畏。
  这里,我引用谢世不久的学问家任继愈先生的一句话,作为文章结束:“不能用一时的行时或冷落来评量学术上的是非。有了这样的认识,心胸可以放得开一些,不至于追逐时尚,陷于庸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4 02:25 , Processed in 0.1054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