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古今情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致季超【师生交流专帖、更新中】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1-2-22 14:13:20 | 只看该作者
为高二辩论赛所作对联 [习平]


第一副:辩才伟业
上联:苏秦舌利似箭竟挂六国相印
下联:张仪言出如风遂奠一秦皇基

第二副:雄辩济世
上联:辛苦游列国力劝诸君仅凭七章行王道
下联:潇洒赴江东舌战群儒只靠三寸结联盟

第三副:没有败者
上联:存小异各执一词唇枪舌剑眼总眨心总跳
下联:求大同共研数理言笑眉开耳不赤面不红
12#
发表于 2011-2-22 14:14:41 | 只看该作者
《占领灵魂的制高点》


——习平
     (在第四周班主任会议上的发言)        

老师们:
  我刚来这所学校半年零一个月,本无什么可讲之话,但学校领导要求我在这个会议上作个发言,因此我这个发言算是奉旨行事吧。我姑妄言之,大家姑妄听之。若说得荒唐,请大家一笑了之,原谅我的无知;若说得有点道理,就算是和  各位同仁交流。我发言的题目是《占领灵魂的制高点》。为了节省时间,我就照本宣科。
  有人说:“学校德育是一壶永远烧不开的水。”这句话说得有点无奈,它道出了中国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种尴尬地位。广大德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千辛万苦,呕心沥血,换来的结果却往往是投入大,产出低,投入早,产出晚,甚至有投入,无产出。当然,这不是对德育工作的绝望,而是道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困难和艰巨。我在这里,想谈一谈在如此的艰难困苦之中,班主任如何尽量做好工作的一管之见。通俗点说,这壶水,咱烧不开,但尽量的烧热一点吧。
  加里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占领了学生灵魂的制高点,教育才可能获得一定的成功。所谓占领灵魂的制高点,就是指准确而全面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进行班主任工作。
一、德育行为需要训练化。去年的开学典礼,我印象特别深。这是我看到的纪律最差的开学典礼。这不是一般的集会,是学校最盛大最庄重的活动。要求讲到了,全体管理者都到位了,为什么会还是那样?我个人认为是缺乏训练所致。说实话,我对会议结束时领导的要求是打了折扣的。领导要求各班回校后要进行讨论,讨论会议的内容。我回到班上,只说了这样几句话:“同学们,我为我们学校有的同学在今天开学典礼上的表现感到难过,我们不知道起码的礼节和规范。在世界范围内,有谁见过庄严的国庆典礼上众人乱成一锅粥的?有谁见过阅兵式上熙熙攘攘的?其实做到开会守纪懂礼貌很容易,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坐正,一听会议发言的姿势坐二十分钟。以后年级组和学校集会就这样做。”20分钟后我一言不发,解散队伍。
  众所周知,一味的灌输一直是德育工作中的最大痼疾,在我国传统的德育教学中,以教师灌输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机器,在目的上,它试图通过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接受并最终形成特定社会所要求的固定的道德价值和人格品质;在内容上,它所要传授给学生的乃是人们推崇并为大多数人一致认可的具体的道德规范规则;在方法上,它通常诉诸直接的问答式教学,规劝、说服、纪律、训诫、奖惩及榜样等等。在灌输者看来,道德和人格可以像知识一样,通过传授和灌输学生就可以获得,从而成为有“健全人格”的人。而且,在这种单纯的“知识中心主义”的影响下,学生的品德,人格便转化为一个个分数,似乎考分越高品德就越好,人格越健全。这样,学生对德育内容缺乏理解和内化,一旦环境发生变化或出现同一事物的变化,学生缺乏分析判断而对理论产生怀疑,进而可能形成心理障碍,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德育行为是需要训练的。洛克曾说:”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他们在他们向上固定起来,这就是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叶圣陶先生说:“习惯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确实如此,良好的习惯不可能自发而成,必须经过指导和训练。作为教师,可以分层次、分阶段、多类型地,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促进他们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所在的地方学校,新生进校的第一周叫军训周,但要上晚自习。晚自习期间,由学校组织晚自习和集中注意力训练。第一节练坐姿,45分钟干坐,监控系统打开并录像,政教主任和年级主任到走廊巡查,班主任不准到班。第二节课看书,预习各科内容,作预习笔记。第三节课班主任到班总结,提出第二天的要求。一周下来,正式上课后,自习期间,全年级鸦雀无声。不是那里的学生特别听话,而是那种氛围压得有些不自觉的学生无法说话。相比起来,华工附中的孩子应该更有优势,他们更懂礼貌,更有知识,只是训练不够。我个人觉得,不对学生进行德育行为训练,只是强调班主任像值班交警一样从早到晚监督,得不偿失,老师疲于奔命,学生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纪律观念淡薄是小事,形成学生的变态人格是大事。人格健全,才能获得内部心理的和谐发展。 这样,他们的需要和动机、兴趣和爱好、智慧和才能、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性格和气质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他们的内心协调一致、言行统一,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客观需要,是否符合社会道德准则,能及时调整个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二、寻找恰当的教育契机。就像炒菜一样,何时加盐,何时放油,何时放配料,何时起锅,都讲究个时机。教育也有个时机问题。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第一,孔雀开屏现象要抓住。1、一贯表现差的学生转变的机会。2、一贯表现好的学生背后有什么?(例略)第二,偶发事件。同学老师的家庭和本人的遇到的喜事或不幸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最容易激起学生的真情。而真挚的情感是优秀集体的粘合剂或曰发酵剂。例:喻晓的死——悼念、默哀、献花、叠纸鹤、烧纸鹤(周老师参加);杨歌去加拿大:赠言、赠联(杨柳依依,他乡也应随风舞,歌声阵阵,故土犹有潭水深)、合唱《送别》(当晚晚自习之后)。第三,学生生日或假期。如学生的生日。不但是祝贺,还有引导。有专门的班会讨论这个问题“生日的时候你是否想起了母亲?”。(如,生日的浪费现象,庆祝现象,抱怨现象)学生的人格能否正态发展,情感的发展是很关键的。人格健全者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这样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显示出自尊和尊重他人,理解和信任、同情与人道等优良品质。友谊使人开朗、热情和坦诚,而缺乏友谊的人,在情绪上往往有很多困扰,轻则产生恐惧、焦虑、孤独,重则产生多疑、嫉妒、敌对、攻击的心态和行为。人格健全者,在日常交往中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孤芳自赏,能够使自己的行为与朋友、同事、同学、老师协调一致。在假期中,学生有很长的时间去反思他的学习和生活,是重要的德育时机。我的习惯做法是要求学生写信给我(略)。
三、班主任工作应该特别注意科学性。这里,我先想就学生行为规范说一点看法。1、规范只是德育管理的手段,而非目的。制定行为规范是为了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管理,但是其用心并不在于管理学生的行为,而在于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许多规范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有不少的行为规范的制定只是为了“管住”学生,如很多中学要求学生在校一定要佩带姓名牌,其实,主要就是为了让那些违反校规的学生“无处可逃”。因此,学校对学生进行某些行为习惯的训练,好像就是为了让学生的行为符合某些规章制度,并没有认真地考虑过他们与学生道德发展的关系。班主任在处理学生违反行为规范时,就有个灵活性的问题。规范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有些学生由于害怕迟到,而不给病人让座。显然,这种对待规范的态度就背离了学校德育和德育管理的初衷。形式上是德育的,实质上是反德育的。所以,我们时刻要记住,规范的目的是“育人”,而非“管人”。但是要达到“育人”的目的,规范本身还应该是科学的。2、规范应该符合学生道德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卡连柯说,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其实,要求不合理也没有教育。因此,作为对学生行为要求的体现,各种行为规范必须符合学生德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要求行为规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只有当行为规范是学生认知上能够理解,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可以接受的,学生才可能主动地、积极地去履行,并且在履行过程中养成自我教育的能力。只有养成了自我教育的能力,学生才可能自觉地培养某种行为方式和习惯,各种行为规范才能有他律变成自律。比如说我们的看车值班制度就有一点不科学之处。要求值班人员在岗,给两分,不再扣2分。3、应该发挥规范的激励作用,消除规范的消极作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指导、控制和评价的同时,也向他们暗示了其行为可接受的最低标准。他们会认为自己“只要做到什么”或“只要不做什么”就可以了。这样的想法可能会使他们降低了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或完全放弃这方面的努力。而现在,学校的许多行为规范都是以防范为主,其行文往往运用“不准作什么”一类的语言。用这样的行为规范来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借用杜威的话来说,就是一种“病态”的训练。因为这种训练把“重点放在纠正错误行为而不是放在养成积极有用的习惯”上。在这种病态的训练中,“往往教师对学生的道德生活的关心所采取的形式是警惕他不遵守学校的规则和常规”。4、规范的作用是有限的。通过制定和执行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除了能使学校有一个"安定"的教育秩序外,还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许多学校非常重视规范在德育管理中的作用,对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表现了过分的热情,并大有以此代替德育的势头。我们认为,德育的内容除了日常行为规范以外,还有伦理道德、原则和信仰价值的追求,故德育不能等同于行为规范的训练。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不允许把全人类的道德真理变成一些狭隘的日常生活的准则和规则。”德育的目的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使学生过一种有意义的、健康的道德生活。这一目的实现只靠行为规范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德育管理中,我们不能只强调行为规范的作用而忽视或放松德育的其他工作。尤其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工作。只有人格健全者才能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学习和工作上。 他们在学习、工作中被强烈的创造动机和热情所推动,并能和他们的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使他们勇于创造、善于创造,经常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革新,有所建树。他们的成功又为他们带来满足和愉悦,并形成新的兴趣和动机,使他们的生活内容更加充实。
(一)视觉关注效应
(二)班级管理要警惕"破窗效应"。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停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停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根据这一试验结果,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破窗理论"不仅仅在社会管理中有所应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现代企业管理中。我认为,在班主任工作中,"破窗理论"同样有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班级管理中,尤其要警惕"破窗效应"的发生。
"破窗效应"的危害
    在班级建设中,任何一件有碍于班级整体发展的事情,即使只是小事,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处理,一方面,犯错误的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容易使其更加有恃无恐,今后其行为将更加难以控制;从更深层次来说,错误的行为没有得到纠正,其他学生就把这种错误理所当然的接受了,久而久之,学生的正确认识受混淆,是非分辩能力下降;即使学生当时对此种错误行为有所认识,由于班主任当时没有明确表态,并采取必要措施,也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暗示性作用,错误的发生就成了无所谓的事,在广大学生中就将产生辐射作用,正气受抑制,邪气滋长,由此在班级管理中产生"破窗效应",对班级的建设造成无可估计的不良后果。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始终遵循"教育无小事"的原则,警惕在班级中"破窗效应"的发生,让一切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班级管理中可能诱发"破窗效应"的因素   
1、 开局不慎。
2、 对错误行为制止不及时。
3、 对学生错误行为教育不得法。
4、 规章制度不严密。
班级管理中容易诱发"破窗效应"的环节
    1、 课堂纪律,特别是一些非重点科目的课堂纪律
    在这里班主任特别要有种"全局意识"。不要以为某些科目不重要而忽视了协助科任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因为任何一个科目的课堂纪律都是相关联的,一盘败则全盘皆输。
     2、考风考风邪则学风必然不佳,特别对于起始年级,班主任更应下狠心抓考风,否则只会使作弊之风越演越烈,造成大面积泛滥。因为学生总有不服输心理,开始其可能厌恶作弊之人,但是当看到其长期不劳而获之后,心理也会形成不平衡,一试成功之后便容易一发而不可收拾。长此以往,弄虚作假之风盛行,班级质量何在?     
    3、学习习惯
    这包括作业习惯、听课习惯、改错习惯等。这一点对于班级学风的形成非常关键,并且关系着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学生中有拖欠作业、上课坐姿不正确、不记笔记、错了不改等不良现象发生而得不到纠正,则会在同学中造成不良的影响,形成"破窗效应"。
    4、公共财物保护
    无论是课桌还是讲台、门窗等公物,若被破坏而没有惩罚"凶手",而且在破坏后没有及时修缮,则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暗示,使得"灾情"雪上加霜。
    5、 语言习惯
    常常会发现,各个班级都有其标志性的语言,只不过有些听起来如沐春风,有些则不堪入耳。这些差异的造成,都是由一开始不被注意的"点"辐射开来的。
    6、 奢侈浪费之风
    这种风气都是由互相攀比引起的,内在原因仍是学生的不服输心理。这种风气若盛,则学生无心向学,为害甚深。
   (三)共生效应。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会失去生机、枯萎,而众多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这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通常称之为“共生效应”。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来,就是要形成朝气蓬勃的共生集体。
(四)正确运用“门坎效应”,制定班级奋斗目标
     所谓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加以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该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德曼与弗雷瑟于 1966 年在做无压力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门坎效应对我们的启示是:在班级管理中,为了有利于调动学生实现目标的积极性,应该将总目标或综合目标分解成若干个经过学生努力可以实现的子目标,而一旦实现了子目标,迈过了第一道“门坎”,通过教师积极引导,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然后逐步提高目标层次,学生便能最终达到预期目标。
(五)强化。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训练儿童的强化方法,它对我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的。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儿童是向环境提供的示范学习的被动的人。父母要对他们的子女将来成为怎样的人负很大责任。他警告父母如果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话,就不要对孩子娇生惯养,"像对待一个年轻的成年人那样对待他们……让你的行为总是客观、亲切而坚定,永远也不要无缘无故地抱他们,吻他们,让他们坐在你膝盖上。早上和他们握手道别;如果他们在课业上得到好成绩,高兴地拍他们脑门一下。用不了一个星期,你就会发现,完全客观又亲切地和孩子相处是多么容易,你会为自己过去对孩子那种荒唐的溺爱而惭愧?
对孩子不要娇生惯养,这只是一个原则,在爱孩子的前提下,对幼儿进行必要的行为训练,是父母的责任,但是要履行这个责任,必须学习一点训练孩子的技巧。具体说来,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变得懂事了以后,就永远不要完全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孩子的要求,除了那些保障他们身体健康的,如吃饭、喝水、睡觉、一般的玩具以外,其他任何要求,都不要轻易满足,而要有条件地满足,自己手里要随时掌握着一些筹码------孩子非常需要、非常想得到的东西,包括物质的,活动的和精神的三个方面,把它们作为奖励物,在训练孩子好行为的时候使用。
  物质的东西,如孩子特别想吃的食品,特别想得到的玩具,对大些的孩子,还包括钱;活动,如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在家里一起玩,带孩子出去玩,允许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机等等;精神的,如通过讲道理,让孩子知道自己做得对,对了就能得到赞赏、表扬、爸爸妈妈就高兴等等。
  由于您手中握着孩子想得到的东西,所以当孩子表现出一个好行为之后,您就可以运用手中的筹码,作为奖励物,让他的需要暂时得到满足,孩子为了进一步得到奖励物,自然会进一步表现出该好行为。心理学家把这个过程称作"强化",我们看马戏时看到的动物表现出来的各种令人惊异的行为,如狗算算术,鹦鹉骑车,都是用这种办法"强化"出来的。人虽然不是动物,但人的行为也时时需要强化,不光孩子,大人也一样,你在工作单位表现好了,拿到的奖金多,或者评了先进,你以后就会继续表现好,否则,你就只能靠雷锋精神保持自己的行为了。
  比如,到了吃饭时间,孩子不能按时上饭桌,上了饭桌也不能好好吃饭,就可以进行训练。首先,您手中必须有"筹码",要和孩子讲好条件,"你想买玩具,好,只要你每天开饭时按时吃饭,好好吃,一个星期天天能做到,就给你买?
  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不按时吃饭的坏习惯,要矫正孩子的坏习惯,也不是很难的事,但家长提出要求必须坚决执行,比如,吃饭时不能看电视,那就必须在开饭时坚决关掉电视,即使孩子哭闹,也必须关掉。当然,如果孩子看的电视节目是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连续片,可以尽量把开饭时间和孩子看电视的时间错开。
  如果孩子坚持了一个星期好好吃饭,玩具买了,他的目的达到了,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好办,继续提要求:"好好吃饭,玩具就给你玩,不好好吃饭,玩具就收起来,不给你玩。"
  物质奖励是最低级的奖励,当物质奖励已经对孩子产生效果以后,要逐渐向活动性奖励和精神奖励转变。但是对幼儿来说,物质奖励是不可缺少的。实践证明,把物质奖励和活动性奖励、精神奖励经常地结合起来,效果才能更好。
  惩罚,也就是负强化。是从另一个角度纠正孩子坏毛病和不良行为的好办法。惩罚有四种方式,一是撤销物质性承诺,如收起孩子喜欢的玩具,不给买原来答应好的玩具等;二是撤销活动承诺,如不带孩子玩,不给孩子讲原来答应讲的故事等;三是精神上的,如批评,斥责,情感上冷落,也就是暂时"撤回"对孩子的爱,等等;四是体罚,如关在屋子里不许出来活动,罚站,以及在家长中被广泛使用的打骂等。其实体罚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方法。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合理而恰当的惩罚教育(也就是今天人们广义的“挫折教育”)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马卡连柯由于气愤打了札陀洛夫一记耳光。这一教育上的错误,却收到了意外的教育效果。彪壮强悍的札陀洛夫被征服了。不是因为武力,而是马卡连柯的爱弥补了教育上的这一失误。札陀洛夫在这记耳光中,体会到了马卡连柯对他全身心的爱,他不但原谅了老师的过错,而且接受了他的教育。后来这名学生还成了苏联英雄。体罚,因为是一种最可能产生负作用的惩罚方式,所以除非是极端情况下的极端措施,其他情况下是应该禁止的,。
  举个例子,如果你带孩子去商店,他见了一个玩具,非要买,而您因为玩具太贵或认为那个玩具对孩子没有多大好处,决定不给孩子买,结果孩子在商店里大哭大闹,躺在地下打滚,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把孩子抱离商店,回家以后,采取冷处理,冷落他,让他知道他今天的表现让妈妈不高兴。等到孩子意识到妈妈为什么不高兴了,就可以给他讲道理,告诉他为什么不给他买,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同时还要结合物质惩罚,如收回孩子爱玩的玩具,让孩子知道,他必须为他今天的"坏"行为付出代价。不出几次,孩子就不会在商店里大哭大闹了。
  有的家长可能说,如果我不给他买,他当时并没有大哭大闹,但是他回家不理我了,怎么办?首先可以说,这样的孩子一般属于那种社会智力较高的孩子,他们懂得利用自己的情绪变化赢得父母的同情,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对这样的孩子,您要用更高超的智慧去解决,例如,待双方都冷静下来之后,可以利用吃晚饭与他人谈话的方式,从侧面提起当天发生的事,话可以这样说:"今天我带他去商店,他要买一个玩具,我没给他买,他也没跟我闹,他今天很听话?孩子是有心的,他听到妈爸说这话,知道大人对自己是满意的,虽然玩具没买,但自己的行为得到了表扬,他心理上就获得了补偿。然后,您可以委婉地给孩子讲道理,讲不给他买的原因。像这种社会智力较高的孩子,大多是讲道理的孩子,妈妈的话他们会听进去的。
  在爱孩子的前提下,不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利用这些要求作为条件,作为强化物,来培养孩子的好行为,这可以作为一条原则,来培养孩子的任何好行为,包括日常行为习惯、道德行为和学习习惯。
  有的家长会提出疑问:这种方法,岂不是要培养孩子有好处就干,没有好处就不干的唯利是图思想?我的回答的否定的。对于不太懂事的孩子来说,唯有运用这种训练方法,才能使他们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还可以使孩子从小就懂得是非、对错,懂得什么是公平、公正、守信和互惠。因为,对孩子的奖励和惩罚,无形中传达了父母对是非、对错的判断;和孩子讲条件,则是一种契约行为,在契约行为中处处体现着公平、守信等道德原则。孩子从小就懂得这些,对他们将来适应现代社会,很有好处。
  当孩子养成了很多好行为习惯,越来越懂事之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助人行为等,如果您自己是一个崇尚雷锋精神的父母,您还可以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去教导孩子。
  训练孩子的过程,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它可以逐渐在您和孩子之间形成一种关系模式,使孩子知道,他的什么行为会使父母高兴,什么行为使父母不高兴,什么行为是父母深恶痛觉的,自己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等等。
  在对孩子进行行为训练时,下面几个原则应该把握好,首先,爱自己的孩子是前提,任何时候不能粗暴地对待孩子,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不使用体罚;其次,要把握好宽严度,在父母子女关系中,主动权、控制权应该在父母手中,父母不能被孩子控制;第三,行为习惯的养成只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而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孩子好的个性品质,而个性品质是认识、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合金"。        
13#
发表于 2011-2-22 14:15:44 | 只看该作者
《教育首先要讲科学》
               习    平

〖摘    要〗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小学教育要研究学生的生理节律,遵循学生身体发展的规律;更要遵循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教育必须引发学生的内驱力,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须关注到学生的情绪,必须照顾到学生心理,才能取得成功。
〖关键词〗教育        科学
〖引    言〗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要问教育的“诀窍”在哪里,“诀窍”就在这里。而我们的某些传统观念恰好是与之相违背的。在汉字学中,“教”是一个会意字。它的左边是一个孩子,孩子的面前是卜辞,右边是一只高举着鞭子的手。可见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就是用体罚的方式强迫学生读书。这种观念在中国流传数千年,早已深入人心,即使在当代,其影响之广,危害之大,也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当然,现在公开用体罚的手段教育学生是违法的了(体罚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但是,由于对教育过程科学化的认识仍然不够,在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往往不能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这些地区,从目的观的角度看,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受封建时代科举制度影响的“金榜题名”似的“升学教育”;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教育过程仍然是带有明显蛮干迹象的“准体罚”式的教育;从人才观的角度看,是在培养一些只会看也只能看老师眼色行事的带有明显奴性的“人才”。中小学教育领域现在流行几句非常动听的话: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但基层(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并没有真正明白这几句话的真谛,往往打着为了学生利益的旗号,却干着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蠢事。
  中小学教育首先要遵循学生“身”的发展规律。中小学教育阶段,正好是儿童身体发育的黄金时代,学校管理也好,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好,都不能以损害学生身体健康为代价,同时,也只有遵循学生身体的发展规律,才能真正搞好学校管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但是,我们所面临的现实却往往不是这样。
  比如说学习时限,在很多地区的很多学校,高三学生的学习时间达到了每周90课时(每周在校学习7天,每天1节早自习,上午4节课,下午4节课,晚上4节自习,每课时40分钟。连续学习三周以后放一天假,叫作放月假。如果每课时45分钟,则每周84节课)以上,这还不包括一些学校的年级组长、班主任要求学生1点以前到学校上的所谓“中自习”。如此高强度超时限的疲劳战打下来,学生们的眼睛近视了,身体孱弱了,精神萎靡了。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也就是逼迫学生考上大学而已,这就是“一切为了学生”?
  又比如说,即使在正常的学习时段内,一所学校如何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也有许多科学道理可讲,并不是学校哪个领导摸摸脑袋就可以随便定下来的。学习是一种高消耗的脑力劳动,葡萄糖是大脑运转的原始动力。人体中的葡萄糖主要来自于人的饮食。当大脑摄入大量的葡萄糖时,其学习效率就高,反之就低。科学研究表明,人吃饭后二小时开始,是学习的最佳时段,而早晨空腹时是最没有效率的时段。所以西方发达国家就没有所谓“起五更”的早自习,国内许多省市也开始明令取消早自习。但也有一些地区,不但开早自习,而且允许从年级组到科任老师层层加码,早之又早,表面上好像培养了学生头悬梁锥刺骨的刻苦精神,实际上做的是事倍功半的笨工,既伤身体,又无效率。而且,上完早自习,又要吃早餐,餐后马上上课,由于血液集中使用到消化系统,会造成大脑供血不足,昏昏欲睡,又会影响上课的质量。
  又比如班级人数的控制。国家、各省都有明确规定,中学每班不得超过56人,但在很多地区,几乎所有的学校班平均人数都超过了60,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在高三招收大量所谓文化补习生,造成教师人员紧张,致使很多高三的班级学生人数接近或超过100人,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学生拥挤得转不开身,老师即使在讲台 上嘶声竭力喊叫,后面的学生还说听不见。夏天满室汗气,冬天满室臭气。这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为了学生的一切”的。
  又比如说,是不是一定要天天坚持早锻炼?让住宿的学生天不亮就起床进行早锻炼(一般是跑步),这是寄宿制学校的一个所谓的“优良传统”。其实这个传统也未见得就正确。早晨,人体内缺水,血液浓度大,不及时补充水分就贸然进行剧烈活动,是十分危险的;有雾的天气进行锻炼也是不允许的。雾中裹挟着大量的有害杂质、病毒、病菌,在雾中锻炼有百害而无一益。有些城市的晚报甚至专门刊登告示,要求群众不要在有雾的天气里早锻炼。但在很多的学校里,即使是雾天,也要早锻炼。
  研究学生的生理节律,看起来书生气十足,却是十分必需的。不依照科学的规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想当然,凭经验,看起来井井有条,却是蛮干。其实,要纠正这些错误是不难的,只要心中真正有学生,只要稍微关注一下科普书刊,就很容易办到。
  中小学教育更要遵循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也就是说,教育必须引发学生的内驱力,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须关注到学生的情绪,必须照顾到学生心理,才能取得成功。
  比如美国的一位中学教师在他的教育实践中发现的视觉关注效应。教师在课堂上目光自然流动、关注较多(目光交流达120次)的三个区域(右图阴影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突出。他经过潜心研究发现,只要教师的眼光关注学生达100次以上,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期待感。这个规律告诉我们,教学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关心作为一种积极的外部力量,可以促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教师鼓励的眼光、赞许的神色,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老师们应该养成在课堂上有意识用目光不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习惯,让学生有如坐春风的感觉。这远胜于什么罚学生抄写100遍作业,远胜于敲着桌子大声训斥学生要听讲,也远胜于罚回答不了问题的学生长时间站在课堂上。夸张些说,在课堂上,只有全体学生都感到老师的目光像太阳一样照耀着他们的时候,教师才能获得教学的成功。
  又比如学生注意力的“驼峰效应”。一般来说,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40分钟,而我们的一节课时间一般是45分钟。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表现为以下的曲线方式,如下图。也就是说,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开始时呈上升趋势,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是每一节课的第15分钟左右,第15分钟以后开始呈下降趋势,到第40分钟时,几乎为零。这就需要老师们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最后5分钟内,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学生注意力的第二个高峰。这样,在一堂课上,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形成两个高峰,是为驼峰效应。实际上,有很多学校现在已经采用每堂课40分钟制,这是很科学的课时制。对照这个规律,我们就会发现,许多老师的做法是一厢情愿的蛮干。有人提前5分钟进教室上课,又推迟5分钟下课,甚至课间不下课,这样做不但没有任何价值,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而学习的主体一旦对学习充满厌恶,对拖堂的老师充满厌恶, 那还奢谈什么学习效率。所以,除非全班学生强烈要求,老师决不能提前开课或拖堂。寄希望予时间加汗水,寄希望于狠“擂”学生,即使取得了某些成绩,那也肯定是短命的成绩。
  又比如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以正面鼓励为主的积极暗示可以极大 的提高学习效率,而以挖苦讽刺为主的消极暗示则会严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从而降低学习效率。但有的老师在很多数情况下却不自觉的使用消极暗示的方法。“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我刚刚讲过的东西,怎么还不会?”这是经常出现在有些老师嘴边的一句话,在老师看来是很轻的批评,在学生的心理上却留下了“你真笨”的暗示;更有甚者,还有使人沮丧的训斥、令人难堪的羞辱和让人愤怒的嘲弄与谩骂。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时间接受这样的消极暗示,学生就会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自暴自弃。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教育心理学证明,90%以上的学生智商是基本相等的,之所以出现后来的各种差异,是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这些非智力因素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从小学到高中有的学生反复受到各种消极暗示,从而在头脑中形成了“我不聪明”“我很笨”“我不如别人”等固有观念,以至于基本失去了学习内驱力,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古人说,天子一言,皆关民命。其实,老师一句话,有时也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啊。
  又比如强化问题。强化是教育过程中最常见的方法。学生表现出一个行为之后,运用各种令人喜欢和愉快的事物给其以奖赏,从而提高该行为在以后的发生率,或者当学生表现出一个行为之后,撤去某个令人不快的甚至是痛苦的刺激物,或让其离开一个情境,从而提高该行为的发生率的方法,就是强化。对学生的优良表现教师及时的赞许、肯定,是正强化;当学生出现某个不良行为后要给他一个令他厌恶的刺激,也就是惩罚,学生为了避免这样的后果,就会竭力表现出与该行为相反的良好行为,是负强化。强化运用得好,能起积极作用;运用得不好,消极作用就不可忽视。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见到一种奇怪的现象:节假日,几个大人在一起打牌,孩子跑来要求家长报词听写,这本是很正当的要求,但家长忙于方城大战,不予理睬,孩子无奈,只好哭闹要求,而这哭闹之法却引起了家长的注意,于是满足了学生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发现哭闹是达到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他就会自然而然的运用这种方式要挟家长,孩子的任性就是这样被强化出来了。(最近《楚天都市报》报道,一个8岁的孩子以跳楼来威胁家长,要求买游戏机,再要求得不到满足后居然真的从4楼跳下去了,这多半是过去错误强化的苦果)学校教育中有没有这种强化不当的做法?一个从不举手发言的同学好不容易勇敢的举了一次手发言,却答错了,于是受到教师的嘲弄,从此你就别指望他会主动发言了,他甚至会对这位老师充满厌恶情绪;一位同学因全靠自己做题而做错了一些题,受到批评,另一位同学却因为舞弊得了高分而受到表扬,这是在强化什么?学生过火地顶撞了老师,事后反复认错,老师就是不能原谅,这又强化了什么?
〖结语〗教育是一门科学,但又不是一般的科学,由于它是以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为基础的,所以实际上是一门以心换心的科学。任何忽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却又希望学生取得好成绩的想法,都像试图提着自己的头发上天一样,是天真而又愚蠢的做法。

                                     [2005-1-12]  
14#
发表于 2011-2-22 14:17:34 | 只看该作者
扎实.择要.辐射.灵活
                  ——关于高考语言运用题的常见错误、评分操作和应试对策
                         (在武汉市2006年高考语文备考会上的讲话)                                         习  平

老师们:
    下午好。教科院的杨金水老师让我在这个会议上讲一讲2005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题中有关语言运用的问题,也就是试卷的四、五、六三大题的问题。我想说三个方面:一是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往往出什么性质的错误,二是在高考评卷过程中,对这些题是如何评分的,三是针对这些错误和评分手段,我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为了方便叙述,我将三个方面揉合起来,分题说明。
1、 文言文翻译
从评卷的情况来看,翻译题会出现许多问题,我在这里只想强调一个方面的问题:
●平均用力,忽略重点。
    我们给学生讲翻译时,一般概括为五个字:留、调、换、补、删。一般要求以直译为主,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意译。这是很有价值的方法。但是,这还不够。考生在面对文言文原句时,往往平均用力,忽略重点。当然,你能把句子全部翻译出来,更好。问题是,很多考生费了很大的劲关注全句,伤其一指而不能断其一指,关键词语翻译不准,就只能得一个大意的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跟高考评卷的评分操作有关。高考评分关于文言文翻译是如何操作的呢?根据参考答案的要求,一般来说,3分的小题,设两个重点词语,译出一个重点词语给1分,译出句子的大意给1分。所谓句子的大意正确,就是对原句理解大体正确。这里的“对原句理解大体正确”,不包括两个重点词语。也就是说,如果只是两个重点词语译错了,不影响大意的得分;反过来,大意全部译错,重点词语译对,也只扣大意的分。句子的大意基本正确,有一两处非关键词语译错,不影响大意的得分。2分的小题大意和重点词语各1分。以2005年湖北卷为例。2005年湖北题文言翻译共三小题,8分。我们看一看第①题。第①题3分: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wǎng)有其。关键词“名”“罔”各1分,全句大意1分。正确的译文是:李超从此凭武技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他的对手。典型错误译法:李超从此凭武技的名义,走遍南北,往往会有他的对手。“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可以很宽泛的译为“闻名”“出名”“得名”“知名”,但考生译成了名词“名义”; “罔”是否定副词“没有”“无”,译成了表频率的副词“往往”。丢掉2分。其他的错误情况,多半是或译错“名”,或译错“罔”。由此,我们的应对策略是:要特别注意向学生灌输文言文翻译突出重点的意识。有的同学也许要问,那么多的词语,我怎么知道哪个是重点?什么是文言文翻译的重点?一是词类活用现象,二是特殊句式,三是古今同形异义的词语。在复习过程中如何注意?我个人的意见是:扎实。从高一到高三,扎扎实实抓好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抓好教材文言文的复习,夯实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基础。高考文言文翻译,实际上仍然是教材文言文知识的迁移。“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考生译不出重点词语的根本原因就是教材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湖北省2005年所考的5个重点词语全部来至于高中语文教材。如“名”的活用在高中学过多次。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屈原的《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都是很好的例子,虽意义略有不同,但只要断定是词类活用,根据语境就很好判断它的意义。“罔”字在高中语文第三册《卫风•氓》中有“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句,“男人没个准儿,言行反复无常”。第②题:众相顾,迄无应者(大家互相看着,最终没有应战的人)。这个“迄”字,在蒲松龄《促织》中出现过:“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第③题:李初不言,尼固诘(jié)之,乃以僧告(李超开始不说,尼僧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这个“固”是个古汉语最常用的字,在蒲松龄《促织》中也出现过:“少年固——坚持、一定——强之”。这个“诘”字当“追问”讲,在蒲松龄《白秋练》中也出现过:“略致讯诘,嫣然微笑”(《语文读本》第二册158页 )。也就是说,如果教材所学的过关了,即使不做一段课外练习,2005年的文言文题照样得满分;相反,教材内容不过关,也许你做几十段文言文都白搭。




  语文教材才是高考文言文的的根本和泉源。根不深而望木之长,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花太多的时间去进行课外的文言文训练,丢掉一课之本,就是魏征所说的“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求流远”。
  同样需要扎扎实实抓好的还有古诗文名句和文学常识题。2005年湖北卷的这道题受到广泛的赞扬。它一改往日全国卷的机械单一的名句默写模式,围绕古代诗词中某一意象,要求考生默写出古代诗词中的有关名句或者作者姓名。诗句全来自于高中语文第三册古代诗词单元。这种考查真正起到了引导学生积累、领悟和接受熏陶的作用,应该是今后此类考题的发展方向。不像过去那样,名句背了一箩筐,不知作者在何方,哪管诗句是何意,背完考完就扔光。我个人建议,老师们不要遍地撒网,督促学生认认真真扎扎实实识记大纲和教材上规定必须背诵的古代诗文:把背诵与理解结合起来,与默写结合起来,把突击背诵与日常背诵结合起来。这里介绍个方法给老师们。从高一开始,让自己的学生每节语文课之前从打预备铃起开始背诵古诗文,高中三年至少700多节课,如果很好利用起来,还有什么内容背不了的?当然,这样做需要引导,需要坚持。我就经常对我的学生说:“我今天听同学们背古诗,如听仙乐耳暂明”,或者说“今天感觉像是在基督教堂里听了一曲赞美诗”,或者说“今天觉得此曲只应天上有”,或者说“今天如闻天籁啊”。现在,我每天都是踏着学生琅琅的书声进教室。时间长了,学生也感觉到了好处,因为突击背诵的痛苦被轻松的仿佛无意间的的日常背诵减轻了。更有趣的是,这种方法也明显的是学生课前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可谓一石二鸟。
  2、古代诗歌鉴赏
  今年湖北卷的古代诗歌鉴赏,选了一段元曲。从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选出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的一段曲词。要求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这个体有点争议。有人说好。认为这道题包括后面的默写题都是湖北卷的亮点。说它首次将元曲纳入高考系统,扩充了诗歌鉴赏的范围。也有人说不好。一则因为它是节选,缺少应有的语境,考生不适应;二则因为它考了一个顶真的修辞格,不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这个说法自然有它的道理。我今天不想去评论这个题目的好与坏,因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无论好题坏题,人家出出来了,咱就得研究,就得带领学生去考察它,去研究它,力争从它那里得到应该得到的分数。这是开这个会的目的。那么,结合高考评卷,我们来说说考生在回答古典诗歌鉴赏题的时候最大的错误是什么?
● 不顾要点,散漫作答。
仅凭感觉,一句接一句地往下写,写了一大堆,结果只能得很少的分。
古代诗歌鉴赏是个大题,有6分。这6分如何给?就是个问题。命题者和评卷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具体的把这6分准确地给出去。根据全国网上评卷的要求,6分的题只能有1分误差,就是说,两个人评一个6分题,误差不能超过1分。但是这道题分为两个部分,实际上是两题,那就应该是零误差。超过1分就要换人重评。为了有效地控制评分误差,就必须把每1分都落到实处。命题者赋分时就已经注意到这点了,评分者要进一步根据小题的赋分,确定要点,一般来说,最好的办法是一个要点1分,这样便于评卷员操作。
以湖北卷第16题为例。第①小题4分,共两问:这段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命题者告诉我们,汉元帝所见是一种情景,还一种是他想象昭君走后回宫时的情景。与之相联系的感情也是两个方面,看见情景时是一种思想感情,想象昭君走后一个人回到宫殿的情景时是另一种感情。这样就构成4个要点。每个要点一分。而每个要点之中,又要抓住一些关键词。评分时实际上主要是抓住这些关键词给分。如,第一个要点是所见的情景:旷远悲凉的塞外深秋景象。这中间, “悲凉”(或萧瑟、荒凉)是关键词。很多人用几十字上百字叙述具体的景物,杂而不当又浪费时间。第二个要点是所想的情景: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这中间,“凄清”(悲凉、阴冷、孤寂)是关键词。“感情”也分两点:一是感叹昭君远去塞外,伤心离别。这里“伤心离别”(悲伤、悲痛、伤感、难过、痛楚、依依不舍)是关键词。二是想象自己独自回宫的凄凉,痛感孤独。这里“孤独”(悲凉、孤独、孤寂、怅惘、冷清)是关键词。第②小题2分。按照题干要求,要“简析” 对仗、顶真两种修辞格“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所以,凡是笼统而谈,未分别指出“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的答案,或虽分别来谈,但未结合两种修辞格的特征来简析艺术效果的答案,只能根据言之成理,采意给分的原则,酌情给1分。正确的答案是: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解百转的愁绪。这里看起来一大篇,其实最关键的要点只有几个词:对称美,回环跌宕(或者旋律美、音乐美)。考生的答案举例一:形式上,工整有力;音韵上,和谐一致;内容上,形成强烈感叹,更加突出了凄凉的感情基调。(两种修辞手法没有分开说明。其实,这位考生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倘若充分理解题意,有强烈的要点意识,分头作答,很容易得满分)考生答案举例二:对仗和顶真,生动地描写出了送别的情景,烘托出各种景物,表达出一种悲凉之情,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惜别之情。



(笼统作答,缺乏要点意识,不扣辞格,注意了内容,忽视了辞格形式上的作用)
面对这类情况,我们的对策是什么?我个人的意见是:学会择要。
    在复习备考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根据题目的赋分分析答题要点的习惯。平常的训练题命题也要有意识的强化要点意识,平时的评卷也要强化要点意识。一个题有几分,分几个要点,要点中的关键词是什么,答出了什么要点的给多少分,没答出什么要点的扣多少分,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说法。不能大笔一挥,给他三分两分的。不能让考生感觉到,分丢得莫名其妙,得也得得莫名其妙。有了择其要点的意识,训练才会有实效,没有这种意识,会越训练越糊涂。尤其是对那些中上层以下的学生。

3、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有一个主题辐射的命题原则。命题者认为,写作有一个主题辐射原则。写作的目的就是要或鲜明或含蓄的表达作者自己的写作意图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而文章的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安排以及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都是统摄于文章主旨的;反过来说,文章的中心主旨要辐射到文章全篇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要统摄一切艺术表现形式的运用。而主题辐射的命题原则就是建立在主旨辐射写作思维基础之上的,用文章主旨应召文章内容、结构和艺术手法,又以结构、手法和语言的运用对于表现主旨中心的意义和作用作为思维主导的一种命题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一切现代文阅读的设题,不论是有关内容的,还是有关结构的,或者是有关表现手法的,都是着眼于彰显文章主旨的依据和手段的角度提出问题,或者是从着眼于表现文章主旨思想的作用和好处的角度而设计的问题。这已经成为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的一种方向和趋势。
    主旨辐射的命题原则,其实质就是突出中心思想在文章中的核心地位。根据这一原则,有人提出主旨辐射的现代文阅读解题思想。用文章的宏观主旨去辐射问候的具体设问,以此解读和把握文章的材料、结构及各种艺术表现方法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如果用上述理论考察2005年湖北卷的现代文阅读题,那么这道题恐怕只能得勉强及格。因为这道题的4个小题中,赋分多达6分的第20小题不合此要求,第一问考了个人称及其作用,答案是“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富有真切感,亲切感”(其实 “自由灵活”应该是第三人称的作用,“真切感”是第一人称的作用,只有 “亲切感”是第二人称的作用),第二问考了个修辞格及其作用,答案是“拟人(或比拟或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充满感情”。有本事的学生不看原文,凭空而答,也能答正确;没本事的学生把原文读破了也无法答出。只有第18、19、21小题勉强符合辐辏原理的要求。下面我就以这三个小题为例,用以上理论作依据,结合考生做现代文阅读题时的实际情况,谈谈考生作这类阅读题时常犯的错误:●眼有单句,胸无全文。
    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这种现象。北师大的王宁教授讲训诂学时,以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为例,讲了一个有趣的观点。“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舟自横”是个什么景象?一般注家连注都不注,认为理所当然的应该讲作“横着漂在河面上”。王宁教授认为,单看这一句,这样释义无疑是正确的,但结合全诗的意境来看,传统的讲法就大有问题了。大雨刚过,春潮猛涨,河水湍急,船儿无人照管,怎么会静静地横在河中呢?原来“横”横有“横竖”和“横逆”两义, “横逆”引申为“迂曲”“任意”“不定向”等意思,“江水横流”“才华横溢”“横眉冷对”就是如此。船在渡口无人看管,大水冲来,自由自在,任意飘荡。完全是一种动态的意象。
    在高考中,考生普遍缺乏主体辐射意识,眼睛只是盯住个别的句子和词语,看不见整体对局部的影响,看不见主题对文章的支配性作用。就像下围棋一样,只能看见几颗子的死活,看不见全盘的输赢。没有大局观,没有兼顾全文的宏观意识。




    有人说阅读文本的作者韩少功是一个土地的迷恋者。他的所有作品,都是穷尽智力,对土地进行重新审视和探索,从而用语言揭示暗含在土地里的生活真相。在这里,土地的内涵包容性极大,包括历史,人生,生老病死,命运,困惑,抗争,等等。他提出的“寻根文学”,就是企图对中国这块土地的民族精神及文化精神进行重新审视和探索,立足现实,励精图治。散文《土地》由家常小事引发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深层思索,提示土地对人类生存和文明进程的深远意义。
    第18题:根据原文,概括“土地”两层含义的要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4分)读完韩少功的《土地》,你会发现,全文都是在谈在土地上种植庄稼有多么神奇,土地带给人食品,还带给人快乐。实际上就是在谈人与土地的关系,谈土地在养育人方面的作用,谈土地对人精神上的影响,所以土地的作用就包含了 “养活人”和“维系人的精神世界”这两个方面。答案为:⑴生命的根基;⑵文化的源泉(或精神的家园)。但是很多考生却根本答不到点子上。他们说:土地就是指“大自然”、“实指土地”、“指农业”、“指游子回家团聚”、“指土地的真切与美丽”、“回归大自然”、“指人们渐渐远离大自然”、“指埋藏记忆的地方”、“指劳动的伙伴”、“指只求过程,不问结果”。这些都是零分答案。其实,这些零分答案的词语都来自阅读的文本。为什么错?就是因为这类考生根本没有阅读的主题意识,没有首先对该文所表达的主题进行推敲,没有确定该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只好瞎子摸象,东摘一句,西抄一句,当然就离题万里。
    第19题:“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内涵?(不超过40个字)(4分)这是阅读文本倒数第三段的一句话。这道题就是直指文本中心的。题目也要求考生结合全文来阐述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扣住“人与土地的关系越来越远,需要贴近”这个主题,你就会发现,所谓 “远离土地的过程”,就是指人们不再关注土地上植物的生长过程,而是直接食用成品果菜,因而不能够享受在土地上劳作并亲眼看见自己种植的植物成长时的那份喜悦了。所以答案是:⑴与自然的生命交流越来越少; ⑵劳动创造的精神愉悦越来越少。学生的零分答案举例一:人们的科技在前进,生活在提高,一切变得简单,人们在远离根本,忘却传统。举例二:现在人们都追求一些洋文化,丢弃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与主旨不沾边。
第21题随时选择题,但两个错项只要盯住主旨,便迎刃而解。B.“这几乎不是吃饭,而是游子归家,是你与你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作者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一种幸福感。C.所谓都市里的孩子“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主要表达了对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种焦虑。
    上面说过,阅读文本的主题是谈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B 项没有指向人与土地之间的的关系,而是强调“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一种幸福感”这就太宽泛,因为任何劳动都有一个享受劳动果实的时候。正确说法应该是“表现了作者亲近土地后的一种幸福感”。C项说主要表达了对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种焦虑。更是与本文主题不搭界。命题者正是用文外确实存在的一种现象加上文中两个典型的西方的东西来误导你离开主题。其实正确的说法因该是主要表现了对人们远离土地的一种焦虑。
    建议老师们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强化命题的主题辐射意识,强化学生答题的主题辐射意识。提高学生的现代文得分能力。

4、语言运用部分
    语言运用部分三道题,22题是排序题,咱不说。第23题是一道引起争议的题。说图文转换,颇有新意。说不好的就特别难听了。下面咱还要说到。
23仔细观察右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4分)⑴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2)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这道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嘲笑和批评。答案是(1)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作者借此讽喻了当今社会中因过度呵护溺爱而导致的弊端。(2)沉重的爱(或扭曲的爱)(这幅漫画的内容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用他的浓阴遮蔽着两棵难见天日的小树,其中一棵在苦苦地寻找自己的空间。出题者可谓用心良苦,然而他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远离生活,自以为是,闭门造车。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清楚,这么大的树,它的下面根本不可能有小树生存的空间,连小草都难以生存。也就是说这幅漫画违背了生活常理,没有生活的真实。所犯错误无异于唐代画家戴嵩笔下摇晃着尾巴的斗牛,宋徽宗笔下弯着脖子飞行的瑞鹤。我们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可我们的出题者(肯定也是语文教学的专家)却背离了生活。这个错误的严重性在于误人子弟,误导教育。这道题的另一个错误,是出题者提供的答案。对“漫画的内涵”的解说,出题者引导到了“讽喻了当今社会中因过度呵护溺爱而导致的弊端”。(答案中出现的语病暂且不说)这个答案错的更远。漫画想表述大树对小树的荫庇和呵护,其实,大树对小树除了争夺和欺凌,还有什么?而父母对孩子的呵护与溺爱的真正内涵又是什么?奉献。请问出题者,这根本无法类比的两者是如何捏到一起呢?出题者是一种远离生活的妙作和生拉硬拽胡乱联系的妙想。
    尽管这样,图文转换的考题还是应该引起注意。从评卷的角度看,这类题目操作起来还是较灵活的。一棵大树和两棵小树的鲜明对比,形象讽喻了当今社会过度呵护、一味溺爱的弊端,也可联想到以强凌弱、畸形发展的不和谐现象,也可以联想到凡事要坚持适度,过犹不及。老师们在训练学生做此类题目时可以告诉学生灵活一点,让学生适当进行发散思维,多维度思考,拟出两三个备选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第24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综合应用能力。从评卷的角度看,首先要有要点意识,三个景点,景点特点,广告特点,均要突出。更要灵活机变。写出灵气来。
我本人水平有限,今年又教高二,对明年高考并无多少研究,加上时间仓促,准备不足,在这里信口开河,说了一气,肯定会出现错讹之处,或者挂一漏万。在座的都是方家,敬请批评指正。
15#
发表于 2011-2-22 14:20:43 | 只看该作者
http://xnjyw.5d6d.com/thread-30737-1-1.html

您发上来的华科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习平先生新作暂放陈老师专栏中,俟帖子多一些,亦可专设一栏。

拜请恩师代季超问习老师好,请习老师审网指正。  
16#
发表于 2011-2-23 18:39:36 |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1-2-24 17:25:02 | 只看该作者
胡老师
    你好。
    管季超同学办的这个网站不错。
18#
发表于 2011-2-24 17:53:26 | 只看该作者
很高兴面对面[视频]聊天。
19#
发表于 2011-2-24 17:54: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陈老师鼓励。
20#
发表于 2011-2-25 13:51:58 | 只看该作者
陆舍无赞                                                  
                                 陆海扬波才气高
                                 舍成纵兴墨滔滔
                                 无人不赞如椽笔
                                 名满书坛意趣豪
        
   【注】①陆海:典出晋代文豪陆机。南朝钟嵘《诗品》称道其“陆才如海”。    ②成:指舍无本英语教师,其从事之专业早有所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20:44 , Processed in 0.25872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