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古今情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致季超【师生交流专帖、更新中】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1-2-22 14: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首先要讲科学》
               习    平

〖摘    要〗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小学教育要研究学生的生理节律,遵循学生身体发展的规律;更要遵循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教育必须引发学生的内驱力,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须关注到学生的情绪,必须照顾到学生心理,才能取得成功。
〖关键词〗教育        科学
〖引    言〗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要问教育的“诀窍”在哪里,“诀窍”就在这里。而我们的某些传统观念恰好是与之相违背的。在汉字学中,“教”是一个会意字。它的左边是一个孩子,孩子的面前是卜辞,右边是一只高举着鞭子的手。可见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就是用体罚的方式强迫学生读书。这种观念在中国流传数千年,早已深入人心,即使在当代,其影响之广,危害之大,也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当然,现在公开用体罚的手段教育学生是违法的了(体罚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但是,由于对教育过程科学化的认识仍然不够,在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往往不能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这些地区,从目的观的角度看,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受封建时代科举制度影响的“金榜题名”似的“升学教育”;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教育过程仍然是带有明显蛮干迹象的“准体罚”式的教育;从人才观的角度看,是在培养一些只会看也只能看老师眼色行事的带有明显奴性的“人才”。中小学教育领域现在流行几句非常动听的话: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但基层(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并没有真正明白这几句话的真谛,往往打着为了学生利益的旗号,却干着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蠢事。
  中小学教育首先要遵循学生“身”的发展规律。中小学教育阶段,正好是儿童身体发育的黄金时代,学校管理也好,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好,都不能以损害学生身体健康为代价,同时,也只有遵循学生身体的发展规律,才能真正搞好学校管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但是,我们所面临的现实却往往不是这样。
  比如说学习时限,在很多地区的很多学校,高三学生的学习时间达到了每周90课时(每周在校学习7天,每天1节早自习,上午4节课,下午4节课,晚上4节自习,每课时40分钟。连续学习三周以后放一天假,叫作放月假。如果每课时45分钟,则每周84节课)以上,这还不包括一些学校的年级组长、班主任要求学生1点以前到学校上的所谓“中自习”。如此高强度超时限的疲劳战打下来,学生们的眼睛近视了,身体孱弱了,精神萎靡了。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也就是逼迫学生考上大学而已,这就是“一切为了学生”?
  又比如说,即使在正常的学习时段内,一所学校如何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也有许多科学道理可讲,并不是学校哪个领导摸摸脑袋就可以随便定下来的。学习是一种高消耗的脑力劳动,葡萄糖是大脑运转的原始动力。人体中的葡萄糖主要来自于人的饮食。当大脑摄入大量的葡萄糖时,其学习效率就高,反之就低。科学研究表明,人吃饭后二小时开始,是学习的最佳时段,而早晨空腹时是最没有效率的时段。所以西方发达国家就没有所谓“起五更”的早自习,国内许多省市也开始明令取消早自习。但也有一些地区,不但开早自习,而且允许从年级组到科任老师层层加码,早之又早,表面上好像培养了学生头悬梁锥刺骨的刻苦精神,实际上做的是事倍功半的笨工,既伤身体,又无效率。而且,上完早自习,又要吃早餐,餐后马上上课,由于血液集中使用到消化系统,会造成大脑供血不足,昏昏欲睡,又会影响上课的质量。
  又比如班级人数的控制。国家、各省都有明确规定,中学每班不得超过56人,但在很多地区,几乎所有的学校班平均人数都超过了60,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在高三招收大量所谓文化补习生,造成教师人员紧张,致使很多高三的班级学生人数接近或超过100人,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学生拥挤得转不开身,老师即使在讲台 上嘶声竭力喊叫,后面的学生还说听不见。夏天满室汗气,冬天满室臭气。这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为了学生的一切”的。
  又比如说,是不是一定要天天坚持早锻炼?让住宿的学生天不亮就起床进行早锻炼(一般是跑步),这是寄宿制学校的一个所谓的“优良传统”。其实这个传统也未见得就正确。早晨,人体内缺水,血液浓度大,不及时补充水分就贸然进行剧烈活动,是十分危险的;有雾的天气进行锻炼也是不允许的。雾中裹挟着大量的有害杂质、病毒、病菌,在雾中锻炼有百害而无一益。有些城市的晚报甚至专门刊登告示,要求群众不要在有雾的天气里早锻炼。但在很多的学校里,即使是雾天,也要早锻炼。
  研究学生的生理节律,看起来书生气十足,却是十分必需的。不依照科学的规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想当然,凭经验,看起来井井有条,却是蛮干。其实,要纠正这些错误是不难的,只要心中真正有学生,只要稍微关注一下科普书刊,就很容易办到。
  中小学教育更要遵循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也就是说,教育必须引发学生的内驱力,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须关注到学生的情绪,必须照顾到学生心理,才能取得成功。
  比如美国的一位中学教师在他的教育实践中发现的视觉关注效应。教师在课堂上目光自然流动、关注较多(目光交流达120次)的三个区域(右图阴影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突出。他经过潜心研究发现,只要教师的眼光关注学生达100次以上,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期待感。这个规律告诉我们,教学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关心作为一种积极的外部力量,可以促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教师鼓励的眼光、赞许的神色,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老师们应该养成在课堂上有意识用目光不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习惯,让学生有如坐春风的感觉。这远胜于什么罚学生抄写100遍作业,远胜于敲着桌子大声训斥学生要听讲,也远胜于罚回答不了问题的学生长时间站在课堂上。夸张些说,在课堂上,只有全体学生都感到老师的目光像太阳一样照耀着他们的时候,教师才能获得教学的成功。
  又比如学生注意力的“驼峰效应”。一般来说,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40分钟,而我们的一节课时间一般是45分钟。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表现为以下的曲线方式,如下图。也就是说,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开始时呈上升趋势,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是每一节课的第15分钟左右,第15分钟以后开始呈下降趋势,到第40分钟时,几乎为零。这就需要老师们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最后5分钟内,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学生注意力的第二个高峰。这样,在一堂课上,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形成两个高峰,是为驼峰效应。实际上,有很多学校现在已经采用每堂课40分钟制,这是很科学的课时制。对照这个规律,我们就会发现,许多老师的做法是一厢情愿的蛮干。有人提前5分钟进教室上课,又推迟5分钟下课,甚至课间不下课,这样做不但没有任何价值,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而学习的主体一旦对学习充满厌恶,对拖堂的老师充满厌恶, 那还奢谈什么学习效率。所以,除非全班学生强烈要求,老师决不能提前开课或拖堂。寄希望予时间加汗水,寄希望于狠“擂”学生,即使取得了某些成绩,那也肯定是短命的成绩。
  又比如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以正面鼓励为主的积极暗示可以极大 的提高学习效率,而以挖苦讽刺为主的消极暗示则会严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从而降低学习效率。但有的老师在很多数情况下却不自觉的使用消极暗示的方法。“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我刚刚讲过的东西,怎么还不会?”这是经常出现在有些老师嘴边的一句话,在老师看来是很轻的批评,在学生的心理上却留下了“你真笨”的暗示;更有甚者,还有使人沮丧的训斥、令人难堪的羞辱和让人愤怒的嘲弄与谩骂。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时间接受这样的消极暗示,学生就会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自暴自弃。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教育心理学证明,90%以上的学生智商是基本相等的,之所以出现后来的各种差异,是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这些非智力因素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从小学到高中有的学生反复受到各种消极暗示,从而在头脑中形成了“我不聪明”“我很笨”“我不如别人”等固有观念,以至于基本失去了学习内驱力,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古人说,天子一言,皆关民命。其实,老师一句话,有时也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啊。
  又比如强化问题。强化是教育过程中最常见的方法。学生表现出一个行为之后,运用各种令人喜欢和愉快的事物给其以奖赏,从而提高该行为在以后的发生率,或者当学生表现出一个行为之后,撤去某个令人不快的甚至是痛苦的刺激物,或让其离开一个情境,从而提高该行为的发生率的方法,就是强化。对学生的优良表现教师及时的赞许、肯定,是正强化;当学生出现某个不良行为后要给他一个令他厌恶的刺激,也就是惩罚,学生为了避免这样的后果,就会竭力表现出与该行为相反的良好行为,是负强化。强化运用得好,能起积极作用;运用得不好,消极作用就不可忽视。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见到一种奇怪的现象:节假日,几个大人在一起打牌,孩子跑来要求家长报词听写,这本是很正当的要求,但家长忙于方城大战,不予理睬,孩子无奈,只好哭闹要求,而这哭闹之法却引起了家长的注意,于是满足了学生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发现哭闹是达到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他就会自然而然的运用这种方式要挟家长,孩子的任性就是这样被强化出来了。(最近《楚天都市报》报道,一个8岁的孩子以跳楼来威胁家长,要求买游戏机,再要求得不到满足后居然真的从4楼跳下去了,这多半是过去错误强化的苦果)学校教育中有没有这种强化不当的做法?一个从不举手发言的同学好不容易勇敢的举了一次手发言,却答错了,于是受到教师的嘲弄,从此你就别指望他会主动发言了,他甚至会对这位老师充满厌恶情绪;一位同学因全靠自己做题而做错了一些题,受到批评,另一位同学却因为舞弊得了高分而受到表扬,这是在强化什么?学生过火地顶撞了老师,事后反复认错,老师就是不能原谅,这又强化了什么?
〖结语〗教育是一门科学,但又不是一般的科学,由于它是以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为基础的,所以实际上是一门以心换心的科学。任何忽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却又希望学生取得好成绩的想法,都像试图提着自己的头发上天一样,是天真而又愚蠢的做法。

                                     [2005-1-12]  
12#
发表于 2011-2-22 14: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扎实.择要.辐射.灵活
                  ——关于高考语言运用题的常见错误、评分操作和应试对策
                         (在武汉市2006年高考语文备考会上的讲话)                                         习  平

老师们:
    下午好。教科院的杨金水老师让我在这个会议上讲一讲2005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题中有关语言运用的问题,也就是试卷的四、五、六三大题的问题。我想说三个方面:一是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往往出什么性质的错误,二是在高考评卷过程中,对这些题是如何评分的,三是针对这些错误和评分手段,我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为了方便叙述,我将三个方面揉合起来,分题说明。
1、 文言文翻译
从评卷的情况来看,翻译题会出现许多问题,我在这里只想强调一个方面的问题:
●平均用力,忽略重点。
    我们给学生讲翻译时,一般概括为五个字:留、调、换、补、删。一般要求以直译为主,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意译。这是很有价值的方法。但是,这还不够。考生在面对文言文原句时,往往平均用力,忽略重点。当然,你能把句子全部翻译出来,更好。问题是,很多考生费了很大的劲关注全句,伤其一指而不能断其一指,关键词语翻译不准,就只能得一个大意的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跟高考评卷的评分操作有关。高考评分关于文言文翻译是如何操作的呢?根据参考答案的要求,一般来说,3分的小题,设两个重点词语,译出一个重点词语给1分,译出句子的大意给1分。所谓句子的大意正确,就是对原句理解大体正确。这里的“对原句理解大体正确”,不包括两个重点词语。也就是说,如果只是两个重点词语译错了,不影响大意的得分;反过来,大意全部译错,重点词语译对,也只扣大意的分。句子的大意基本正确,有一两处非关键词语译错,不影响大意的得分。2分的小题大意和重点词语各1分。以2005年湖北卷为例。2005年湖北题文言翻译共三小题,8分。我们看一看第①题。第①题3分: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wǎng)有其。关键词“名”“罔”各1分,全句大意1分。正确的译文是:李超从此凭武技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他的对手。典型错误译法:李超从此凭武技的名义,走遍南北,往往会有他的对手。“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可以很宽泛的译为“闻名”“出名”“得名”“知名”,但考生译成了名词“名义”; “罔”是否定副词“没有”“无”,译成了表频率的副词“往往”。丢掉2分。其他的错误情况,多半是或译错“名”,或译错“罔”。由此,我们的应对策略是:要特别注意向学生灌输文言文翻译突出重点的意识。有的同学也许要问,那么多的词语,我怎么知道哪个是重点?什么是文言文翻译的重点?一是词类活用现象,二是特殊句式,三是古今同形异义的词语。在复习过程中如何注意?我个人的意见是:扎实。从高一到高三,扎扎实实抓好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抓好教材文言文的复习,夯实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基础。高考文言文翻译,实际上仍然是教材文言文知识的迁移。“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考生译不出重点词语的根本原因就是教材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湖北省2005年所考的5个重点词语全部来至于高中语文教材。如“名”的活用在高中学过多次。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屈原的《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都是很好的例子,虽意义略有不同,但只要断定是词类活用,根据语境就很好判断它的意义。“罔”字在高中语文第三册《卫风•氓》中有“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句,“男人没个准儿,言行反复无常”。第②题:众相顾,迄无应者(大家互相看着,最终没有应战的人)。这个“迄”字,在蒲松龄《促织》中出现过:“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第③题:李初不言,尼固诘(jié)之,乃以僧告(李超开始不说,尼僧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这个“固”是个古汉语最常用的字,在蒲松龄《促织》中也出现过:“少年固——坚持、一定——强之”。这个“诘”字当“追问”讲,在蒲松龄《白秋练》中也出现过:“略致讯诘,嫣然微笑”(《语文读本》第二册158页 )。也就是说,如果教材所学的过关了,即使不做一段课外练习,2005年的文言文题照样得满分;相反,教材内容不过关,也许你做几十段文言文都白搭。




  语文教材才是高考文言文的的根本和泉源。根不深而望木之长,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花太多的时间去进行课外的文言文训练,丢掉一课之本,就是魏征所说的“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求流远”。
  同样需要扎扎实实抓好的还有古诗文名句和文学常识题。2005年湖北卷的这道题受到广泛的赞扬。它一改往日全国卷的机械单一的名句默写模式,围绕古代诗词中某一意象,要求考生默写出古代诗词中的有关名句或者作者姓名。诗句全来自于高中语文第三册古代诗词单元。这种考查真正起到了引导学生积累、领悟和接受熏陶的作用,应该是今后此类考题的发展方向。不像过去那样,名句背了一箩筐,不知作者在何方,哪管诗句是何意,背完考完就扔光。我个人建议,老师们不要遍地撒网,督促学生认认真真扎扎实实识记大纲和教材上规定必须背诵的古代诗文:把背诵与理解结合起来,与默写结合起来,把突击背诵与日常背诵结合起来。这里介绍个方法给老师们。从高一开始,让自己的学生每节语文课之前从打预备铃起开始背诵古诗文,高中三年至少700多节课,如果很好利用起来,还有什么内容背不了的?当然,这样做需要引导,需要坚持。我就经常对我的学生说:“我今天听同学们背古诗,如听仙乐耳暂明”,或者说“今天感觉像是在基督教堂里听了一曲赞美诗”,或者说“今天觉得此曲只应天上有”,或者说“今天如闻天籁啊”。现在,我每天都是踏着学生琅琅的书声进教室。时间长了,学生也感觉到了好处,因为突击背诵的痛苦被轻松的仿佛无意间的的日常背诵减轻了。更有趣的是,这种方法也明显的是学生课前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可谓一石二鸟。
  2、古代诗歌鉴赏
  今年湖北卷的古代诗歌鉴赏,选了一段元曲。从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选出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的一段曲词。要求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这个体有点争议。有人说好。认为这道题包括后面的默写题都是湖北卷的亮点。说它首次将元曲纳入高考系统,扩充了诗歌鉴赏的范围。也有人说不好。一则因为它是节选,缺少应有的语境,考生不适应;二则因为它考了一个顶真的修辞格,不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这个说法自然有它的道理。我今天不想去评论这个题目的好与坏,因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无论好题坏题,人家出出来了,咱就得研究,就得带领学生去考察它,去研究它,力争从它那里得到应该得到的分数。这是开这个会的目的。那么,结合高考评卷,我们来说说考生在回答古典诗歌鉴赏题的时候最大的错误是什么?
● 不顾要点,散漫作答。
仅凭感觉,一句接一句地往下写,写了一大堆,结果只能得很少的分。
古代诗歌鉴赏是个大题,有6分。这6分如何给?就是个问题。命题者和评卷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具体的把这6分准确地给出去。根据全国网上评卷的要求,6分的题只能有1分误差,就是说,两个人评一个6分题,误差不能超过1分。但是这道题分为两个部分,实际上是两题,那就应该是零误差。超过1分就要换人重评。为了有效地控制评分误差,就必须把每1分都落到实处。命题者赋分时就已经注意到这点了,评分者要进一步根据小题的赋分,确定要点,一般来说,最好的办法是一个要点1分,这样便于评卷员操作。
以湖北卷第16题为例。第①小题4分,共两问:这段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命题者告诉我们,汉元帝所见是一种情景,还一种是他想象昭君走后回宫时的情景。与之相联系的感情也是两个方面,看见情景时是一种思想感情,想象昭君走后一个人回到宫殿的情景时是另一种感情。这样就构成4个要点。每个要点一分。而每个要点之中,又要抓住一些关键词。评分时实际上主要是抓住这些关键词给分。如,第一个要点是所见的情景:旷远悲凉的塞外深秋景象。这中间, “悲凉”(或萧瑟、荒凉)是关键词。很多人用几十字上百字叙述具体的景物,杂而不当又浪费时间。第二个要点是所想的情景: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这中间,“凄清”(悲凉、阴冷、孤寂)是关键词。“感情”也分两点:一是感叹昭君远去塞外,伤心离别。这里“伤心离别”(悲伤、悲痛、伤感、难过、痛楚、依依不舍)是关键词。二是想象自己独自回宫的凄凉,痛感孤独。这里“孤独”(悲凉、孤独、孤寂、怅惘、冷清)是关键词。第②小题2分。按照题干要求,要“简析” 对仗、顶真两种修辞格“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所以,凡是笼统而谈,未分别指出“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的答案,或虽分别来谈,但未结合两种修辞格的特征来简析艺术效果的答案,只能根据言之成理,采意给分的原则,酌情给1分。正确的答案是: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解百转的愁绪。这里看起来一大篇,其实最关键的要点只有几个词:对称美,回环跌宕(或者旋律美、音乐美)。考生的答案举例一:形式上,工整有力;音韵上,和谐一致;内容上,形成强烈感叹,更加突出了凄凉的感情基调。(两种修辞手法没有分开说明。其实,这位考生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倘若充分理解题意,有强烈的要点意识,分头作答,很容易得满分)考生答案举例二:对仗和顶真,生动地描写出了送别的情景,烘托出各种景物,表达出一种悲凉之情,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惜别之情。



(笼统作答,缺乏要点意识,不扣辞格,注意了内容,忽视了辞格形式上的作用)
面对这类情况,我们的对策是什么?我个人的意见是:学会择要。
    在复习备考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根据题目的赋分分析答题要点的习惯。平常的训练题命题也要有意识的强化要点意识,平时的评卷也要强化要点意识。一个题有几分,分几个要点,要点中的关键词是什么,答出了什么要点的给多少分,没答出什么要点的扣多少分,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说法。不能大笔一挥,给他三分两分的。不能让考生感觉到,分丢得莫名其妙,得也得得莫名其妙。有了择其要点的意识,训练才会有实效,没有这种意识,会越训练越糊涂。尤其是对那些中上层以下的学生。

3、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有一个主题辐射的命题原则。命题者认为,写作有一个主题辐射原则。写作的目的就是要或鲜明或含蓄的表达作者自己的写作意图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而文章的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安排以及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都是统摄于文章主旨的;反过来说,文章的中心主旨要辐射到文章全篇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要统摄一切艺术表现形式的运用。而主题辐射的命题原则就是建立在主旨辐射写作思维基础之上的,用文章主旨应召文章内容、结构和艺术手法,又以结构、手法和语言的运用对于表现主旨中心的意义和作用作为思维主导的一种命题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一切现代文阅读的设题,不论是有关内容的,还是有关结构的,或者是有关表现手法的,都是着眼于彰显文章主旨的依据和手段的角度提出问题,或者是从着眼于表现文章主旨思想的作用和好处的角度而设计的问题。这已经成为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的一种方向和趋势。
    主旨辐射的命题原则,其实质就是突出中心思想在文章中的核心地位。根据这一原则,有人提出主旨辐射的现代文阅读解题思想。用文章的宏观主旨去辐射问候的具体设问,以此解读和把握文章的材料、结构及各种艺术表现方法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如果用上述理论考察2005年湖北卷的现代文阅读题,那么这道题恐怕只能得勉强及格。因为这道题的4个小题中,赋分多达6分的第20小题不合此要求,第一问考了个人称及其作用,答案是“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富有真切感,亲切感”(其实 “自由灵活”应该是第三人称的作用,“真切感”是第一人称的作用,只有 “亲切感”是第二人称的作用),第二问考了个修辞格及其作用,答案是“拟人(或比拟或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充满感情”。有本事的学生不看原文,凭空而答,也能答正确;没本事的学生把原文读破了也无法答出。只有第18、19、21小题勉强符合辐辏原理的要求。下面我就以这三个小题为例,用以上理论作依据,结合考生做现代文阅读题时的实际情况,谈谈考生作这类阅读题时常犯的错误:●眼有单句,胸无全文。
    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这种现象。北师大的王宁教授讲训诂学时,以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为例,讲了一个有趣的观点。“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舟自横”是个什么景象?一般注家连注都不注,认为理所当然的应该讲作“横着漂在河面上”。王宁教授认为,单看这一句,这样释义无疑是正确的,但结合全诗的意境来看,传统的讲法就大有问题了。大雨刚过,春潮猛涨,河水湍急,船儿无人照管,怎么会静静地横在河中呢?原来“横”横有“横竖”和“横逆”两义, “横逆”引申为“迂曲”“任意”“不定向”等意思,“江水横流”“才华横溢”“横眉冷对”就是如此。船在渡口无人看管,大水冲来,自由自在,任意飘荡。完全是一种动态的意象。
    在高考中,考生普遍缺乏主体辐射意识,眼睛只是盯住个别的句子和词语,看不见整体对局部的影响,看不见主题对文章的支配性作用。就像下围棋一样,只能看见几颗子的死活,看不见全盘的输赢。没有大局观,没有兼顾全文的宏观意识。




    有人说阅读文本的作者韩少功是一个土地的迷恋者。他的所有作品,都是穷尽智力,对土地进行重新审视和探索,从而用语言揭示暗含在土地里的生活真相。在这里,土地的内涵包容性极大,包括历史,人生,生老病死,命运,困惑,抗争,等等。他提出的“寻根文学”,就是企图对中国这块土地的民族精神及文化精神进行重新审视和探索,立足现实,励精图治。散文《土地》由家常小事引发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深层思索,提示土地对人类生存和文明进程的深远意义。
    第18题:根据原文,概括“土地”两层含义的要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4分)读完韩少功的《土地》,你会发现,全文都是在谈在土地上种植庄稼有多么神奇,土地带给人食品,还带给人快乐。实际上就是在谈人与土地的关系,谈土地在养育人方面的作用,谈土地对人精神上的影响,所以土地的作用就包含了 “养活人”和“维系人的精神世界”这两个方面。答案为:⑴生命的根基;⑵文化的源泉(或精神的家园)。但是很多考生却根本答不到点子上。他们说:土地就是指“大自然”、“实指土地”、“指农业”、“指游子回家团聚”、“指土地的真切与美丽”、“回归大自然”、“指人们渐渐远离大自然”、“指埋藏记忆的地方”、“指劳动的伙伴”、“指只求过程,不问结果”。这些都是零分答案。其实,这些零分答案的词语都来自阅读的文本。为什么错?就是因为这类考生根本没有阅读的主题意识,没有首先对该文所表达的主题进行推敲,没有确定该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只好瞎子摸象,东摘一句,西抄一句,当然就离题万里。
    第19题:“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内涵?(不超过40个字)(4分)这是阅读文本倒数第三段的一句话。这道题就是直指文本中心的。题目也要求考生结合全文来阐述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扣住“人与土地的关系越来越远,需要贴近”这个主题,你就会发现,所谓 “远离土地的过程”,就是指人们不再关注土地上植物的生长过程,而是直接食用成品果菜,因而不能够享受在土地上劳作并亲眼看见自己种植的植物成长时的那份喜悦了。所以答案是:⑴与自然的生命交流越来越少; ⑵劳动创造的精神愉悦越来越少。学生的零分答案举例一:人们的科技在前进,生活在提高,一切变得简单,人们在远离根本,忘却传统。举例二:现在人们都追求一些洋文化,丢弃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与主旨不沾边。
第21题随时选择题,但两个错项只要盯住主旨,便迎刃而解。B.“这几乎不是吃饭,而是游子归家,是你与你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作者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一种幸福感。C.所谓都市里的孩子“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主要表达了对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种焦虑。
    上面说过,阅读文本的主题是谈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B 项没有指向人与土地之间的的关系,而是强调“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一种幸福感”这就太宽泛,因为任何劳动都有一个享受劳动果实的时候。正确说法应该是“表现了作者亲近土地后的一种幸福感”。C项说主要表达了对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种焦虑。更是与本文主题不搭界。命题者正是用文外确实存在的一种现象加上文中两个典型的西方的东西来误导你离开主题。其实正确的说法因该是主要表现了对人们远离土地的一种焦虑。
    建议老师们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强化命题的主题辐射意识,强化学生答题的主题辐射意识。提高学生的现代文得分能力。

4、语言运用部分
    语言运用部分三道题,22题是排序题,咱不说。第23题是一道引起争议的题。说图文转换,颇有新意。说不好的就特别难听了。下面咱还要说到。
23仔细观察右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4分)⑴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2)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这道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嘲笑和批评。答案是(1)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作者借此讽喻了当今社会中因过度呵护溺爱而导致的弊端。(2)沉重的爱(或扭曲的爱)(这幅漫画的内容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用他的浓阴遮蔽着两棵难见天日的小树,其中一棵在苦苦地寻找自己的空间。出题者可谓用心良苦,然而他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远离生活,自以为是,闭门造车。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清楚,这么大的树,它的下面根本不可能有小树生存的空间,连小草都难以生存。也就是说这幅漫画违背了生活常理,没有生活的真实。所犯错误无异于唐代画家戴嵩笔下摇晃着尾巴的斗牛,宋徽宗笔下弯着脖子飞行的瑞鹤。我们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可我们的出题者(肯定也是语文教学的专家)却背离了生活。这个错误的严重性在于误人子弟,误导教育。这道题的另一个错误,是出题者提供的答案。对“漫画的内涵”的解说,出题者引导到了“讽喻了当今社会中因过度呵护溺爱而导致的弊端”。(答案中出现的语病暂且不说)这个答案错的更远。漫画想表述大树对小树的荫庇和呵护,其实,大树对小树除了争夺和欺凌,还有什么?而父母对孩子的呵护与溺爱的真正内涵又是什么?奉献。请问出题者,这根本无法类比的两者是如何捏到一起呢?出题者是一种远离生活的妙作和生拉硬拽胡乱联系的妙想。
    尽管这样,图文转换的考题还是应该引起注意。从评卷的角度看,这类题目操作起来还是较灵活的。一棵大树和两棵小树的鲜明对比,形象讽喻了当今社会过度呵护、一味溺爱的弊端,也可联想到以强凌弱、畸形发展的不和谐现象,也可以联想到凡事要坚持适度,过犹不及。老师们在训练学生做此类题目时可以告诉学生灵活一点,让学生适当进行发散思维,多维度思考,拟出两三个备选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第24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综合应用能力。从评卷的角度看,首先要有要点意识,三个景点,景点特点,广告特点,均要突出。更要灵活机变。写出灵气来。
我本人水平有限,今年又教高二,对明年高考并无多少研究,加上时间仓促,准备不足,在这里信口开河,说了一气,肯定会出现错讹之处,或者挂一漏万。在座的都是方家,敬请批评指正。
13#
发表于 2011-2-22 14: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xnjyw.5d6d.com/thread-30737-1-1.html

您发上来的华科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习平先生新作暂放陈老师专栏中,俟帖子多一些,亦可专设一栏。

拜请恩师代季超问习老师好,请习老师审网指正。  
14#
发表于 2011-2-23 18: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15#
发表于 2011-2-25 13: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舍无赞                                                  
                                 陆海扬波才气高
                                 舍成纵兴墨滔滔
                                 无人不赞如椽笔
                                 名满书坛意趣豪
        
   【注】①陆海:典出晋代文豪陆机。南朝钟嵘《诗品》称道其“陆才如海”。    ②成:指舍无本英语教师,其从事之专业早有所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8 10:28 , Processed in 0.1781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