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寂寞的文学批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15 19:4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寂寞的文学批评
杨扬 解放日报2004年7月15日


  十多年前文学批评还能成为一种职业,一篇评论文章就能给评论家带来声誉,但今天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往烟云。评论家已经不再专职,作协的理论室早已解体,与文论相关的期刊杂志也已偃旗息鼓,当年出尽风头的评论家如果还想维持昔日的风光,实在一点的,则改做文学研究,时尚一点的则倡导文化研究或是别的什么,总之,文学批评似乎风光不再。
  但另一方面,文学批评又似乎没有完全消失,它像盐溶于水那样溶化在各种需要出场的地方。只要作家新作出版,作品研讨会总缺不了文学批评;有些大报小报的评论栏目,往往是插科打诨的调料,没有它就不热闹。尽管文学批评匮乏的声音一直叫个不停,但文学批评一直没有中断似乎也是不争的事实。以我之见,认为文学批评匮乏的说法与文学批评存在的说法可以并存。前者的参照对象是文学批评价值尺度的高低;后者关注的是文学批评的存在和现实。对照近20年来的文学批评,情况的确有很大的不同。十多年前,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是社会正义的代言,最尖锐的社会问题,总是通过文学和文学批评传递出来。但今天的情况是意识形态不再构成社会公众的关心话题,没有那么多人关注文学,文学被边缘化,而对文学的批评更是被边缘化了。在这么一个忙忙碌碌,社会资讯丰富发达的社会中,文学和文学批评要想维持当年的那种气势,实在是不太可能。不像文学批评的文学批评,不是批评家自己选择的结果,而是现阶段社会发展选择的结果。不是今天评论家的智商不及以往,而是今天的文学批评只能容纳这样的批评。原有的评论家要么改换门庭,做别的事业;要么顺着特有的文化空间所规定的话语逻辑,讲讲大白话,说一些不痛不痒的东西。最简单的事实是,上海最出名的两位作家余秋雨和王安忆,论文学水平,应该各有千秋,但批评的待遇完全不同,王安忆似乎成了文学上海的代表,余秋雨则似乎与文学上海没有关系。在这些具体问题上,那些认为文学批评匮乏的人和强调文学批评在场的人,事实上是一致的,大家都在玩着适合现在尺度的文字游戏,而不是目光对着文学。只不过,一方是正着说,认为文学批评是有的,批评家还在批评,另一方则反着说,认为文学批评已经不是老店品牌,味道也不如从前地道。各方都在含含糊糊地说批评不行,而不敢说谁的批评不行;卫道者一脸正气,但也是做做样子,装点门面而已。这样的批评空气自然很难容纳直率的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就像一棵树,给什么样的养料,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气氛中,就会有什么样的姿态、形状。你可以不欣赏某棵树,但树还是树,同样,一些人可以不喜欢某个时期的文学批评,但每个时期总还是有文学批评存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4 23:35 , Processed in 0.08403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