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课堂教学中几个有缺失的教学环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3 13:0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课堂教学中几个有缺失的教学环节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教研室  温举卫





(一)教练脱节的作业布置

学生做作业是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们认为,文本学习后所巩固的知识,应该是所学的知识;提高的能力,应该是与本节课教学攸关。这样的课堂的教与作业的练相吻合,学生才真正感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才有学习的动力。也就是说,文本学习之后的作业要与直接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关联。课堂所学,正好可以指导完成的课后作业。所谓针对性的讲练结合的教学原则也就指向这里。然而,有不少作业布置,与课堂教学相脱节。比如,一个省级会议的公开课,教师执教《多一些宽容》,课后却让学生对文本的一些句子进行仿写训练(课堂绝对没有涉及仿句的知识和要求);还有一位老师教完《散步》后,要学生以“亲情”为主题,发一条短信给你的亲人。姑且不论是不是每个学生都拥有手机,都发过短信。这些作业貌似与课本内容相关连,其实,与教学目标是脱节的,骨肉分离。仿句有仿句的技巧要求,内容上要有关联,形式讲究对偶,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短信创作也要根据对象、事件等因素,做到自然得体,同时,还有形象生动、语言精练等要求。前面没有教学做铺垫,没有任何的指导,空降这样一个练习,学生怎么能很好地准确地完成作业呢?

课堂教学与作业练习上脱节,讲与练没有有机统一,是我们语文教学效率低下,被社会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脱节,还会使学生觉得语文课听不听无所谓,课堂参与不参与没有关系,反正课后作业和课堂学习无关。长期以往,学生觉得,语文课上不上都一样,照样去参加考试。这样,对语文课堂失去了信任,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对语文老师漠视。我们的教育部门组织编写的练习,作为推荐资料,也仅仅是编者的练习,不是上课老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的练习。难怪许多学校征订了,却不使用。讲和练必须有机结合,才能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强扭的读写结合

许多阅读教学课,都会有一段“插页”或尾巴-----叫学生根据刚才所学,写上一段文字,美其名曰“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这个教学策略是有意义的,但是,并不是所有文本的教学都适宜的运用读写结合这个原则的。况且,阅读课有阅读课的教学目标,阅读教学自有阅读教学的功能和方法;同样,作文课、作文教学也有其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要求和策略。阅读和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两大模块,是各有侧重,各自承担着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的!如果硬生生的强扭在一起,瓜不甜,课也会弄巧成拙,变成个四不象,学生最终不知道学的是什么,或者说,什么都学了,什么也没有学好。最近听了一市级公开课,执教的是孙犁先生的《亡人逸事》。前二十五分钟时间,先整体感知课文,再分析文中的感人细节;后二十分钟则进入写作程序了,先让学生写一段“令你至今难忘的细节”,然后学生读习作,教师再评点,再叫学生写,直到下课。试想《亡人逸事》的内涵是那么的丰富,短短二十五分钟岂能实现预设的“理解作者对亡人的真挚感情”的教学目标?后二十分钟的作文写作,与原文本没有丝毫关联。我反复在想,这节课,是阅读课还是写作课?阅读教学是肤浅的,写作教学凭空而起,是十分滑稽的。因为比较热闹,还蒙住了个别评委而给了高分。这种读写结合,是强扭的捏合行为,是无效的读写结合的教学。

读写结合必须是有机的。为读写结合而读写结合,是无意义的教学行为,只会浪费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光。最近还听了一节市级公开课,执教的是魏巍先生的《我的老师》。执教者先让学生概括文本所写的七件事情,在总结时,指导了概括的方法。然后突然转向,离开了文本,教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写一段“你最感动、最难忘的人”的文字,而且要求吐露真情。十分钟后,又回到文本,品味文本的语言特点,直到下课。这样的读写结合的“写”的环节,前没有怎样写的指导,后没有写得如何的讲评。这节课像什么呢?在一件新衣服上有意戳一个洞,撕一道缝,再在上面贴上一块似乎值钱的狗皮膏药。


三、       狭隘的预习检查

引导学生预习,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为高效课堂提供了一个高起点。有布置,也有检查,这一点,老师们是既不会含糊也不会忽视的。但,在听课中,我们发现,许多老师在实施这一教学环节的时候,把着眼点仅仅放在读准字音和解释词语上了。绝大数课堂的检查预习是用两道题目实施的。一是给加点的字注音,二是解释词语,然后就进入文本学习了。甚至连第二课时教学的第一个教学步骤也如此操作。

诚然,学生在学习新课文时,应该解决生字词。扫除文字障碍后可以更好的理解文本。尽管所呈现的字词是老师凭借教学经验的直觉认为是重要的。但是。笔者以为,检查预习,决不能够停留在对字词的检查上!作为语文课对文本的学习,要预习的,不仅仅是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还有很多内容,包括文章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等等;在检查时,还要包括理解了那些内容,还有哪些探究不了的,自主学习难完成的,以及无法感悟的内容等等。

如果仅仅把给加点的注音和解释词语作为预习检查的内容,是狭隘的预习检查。长期以往,会给学生一个错觉,预习就是读准字音和理解生词。老师的这种狭隘的预习检查,会导致学生失却正确的学习方法,忽略了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解读、质疑,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乃至终身学习都是有害的。真正的预习,应该是实现有意义的生本对话,然后,把个性化的解读带进课堂,把有意义心得带到课堂,与同学老师一同交流分享;把困惑的东西,不解的地方也带进课堂,与同学老师一起探究研讨,这样,知识得以积累,能力逐步形成,感情获得熏陶,语文素养也就慢慢的提升了,老师的教学目标也就能够有步骤的实现了。

预习作为一种前置性学习,需要教师引领和指导。特别是语文的预习。文本可以提供学习的元素有许多,解读也是多元的,但是未必都具有教学意义上的教学价值,因此,根据教学要求、特别是单元要求、文体特征提供预习提纲,更有必要。课堂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自由阅读,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过分强调多元解读而忽视计划性,是无法构建语文学习所必须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一篇课文,在不同的单元,对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的构建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从整体教学目标来观照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只是实现部分教学目标的一个例子。教材的某一册、某一单元,教材编辑主观上赋于一篇课文的教学意义。所以,从教学意义上看,提供服务于整体有序的课堂教

四、无效的齐声朗读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朗读,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并且实现语言文字的“内化”。尤其是在诗歌和散文教学中显得特别的重要,涵咏回味,体味感情,获得语感。老师们为了追求朗读形式的多样化,除了个别朗读之外,还有集体齐声朗读,小组分别齐读读,男生、女生分别齐读等等。还有老师把齐读安排在固定的三个环节上:一是在正式学习文本之前,教者的主观目的大概是为整体感知服务;二是在完成对文本一个部分教学之后,教者似乎想用齐读来再次体验、感悟。三是文本解读完成之后,教者可能要用齐读的形式加以巩固。

任何教学设计必须要从效果出发,追求其有效性。齐声朗读究竟能不能实现教者的意图呢?是不是具有有效性呢?

笔者利用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对齐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对象涉及五省二十多所学校三千多名学生。结果如下:

齐读时你最关注什么(只填一项)

关注读准字音
关注语速、声调和同学保持一致
关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体验文章表达的感情
关注老师巡视的眼睛

3%
89%
4%
4%





不难看出,在齐读时,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关注语速、声调是否和同学们保持一致,不能太快、太慢或者声调异样。或许是担心不一致可能会被同学笑话或者被老师批评的。(读者也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查)                    我想,这样的89%和4%的数据,是不是提醒我们:齐读,是完全达    不到通过朗读来体验感悟文章内容的初衷的,更谈不上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就是说,齐读是低效甚至可以说无效的。虽然有人说,偶尔的短暂的齐读,也可以用来调节一下气氛。其实,集体朗读,除了让学生的小脸读的红扑扑、微微出汗,嗓音嘶哑之外,别无任何作用。把无效的齐读请出课堂!

课堂上的读,除了教师的范读之外,对学生而言,我认为,还是个别读更有价值。比如,《散步》这篇文章感情基调应该是欢愉而深沉的,朗读的语气应该是温和亲切中含庄重的,朗读的语调可以是平稳、深沉、抒情的。齐读,这个效果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在个别读中才可以实现。

热衷于齐读,从某个角度说,教师有老师想搞热闹课堂的意识在作怪,也有老师惰性存在,其实也是在无意识的培养着南郭先生。对教师的教学来说,个别读,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途径。学生能够“正确”流畅的读课文吗?在单个读的 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语音错误,漏字添字,停顿句读(文言文这个问题更突出,个别读更有价值),重音到位等情况。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吗?是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它是建立在正确的感受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的。换一种说法,读得怎么样,反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的水平。教师在“听读”中就能够获得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的教学信息。

还有一个就是,个别读,也是语感培养的一个重要方法。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在朗读的时候,经常是在“修改”句子中的一些熟悉字词。也就是读错了认识字词。实际的原因,是什么呢?表面看是粗心,其实是学生在不自觉的用已经有的语感来改造句子了。个别读,在矫正的过程中培养正确语感。个别读,还有一个涵咏的问题,也是齐读无法企及的。三味书屋中老先生“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就是在涵咏中进入文章境界的不由自主的姿态。个别读,才能真正进入文字的内核,文章的意境,文本的境界。

所以说,我主张把“齐读”驱逐出课堂。(一家之言)个别读的意义和作用非同小可。检测学生的同时,也是在检测我们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帮助我们根据学情,选择、确定、生成教学内容,调整我们的教学。何乐而不为?

不要让齐读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它是毫无意义的教学形式。学

五、泛化的生生合作

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特别是生生之间的合作,更有特别的意义。但,我们发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生生合作学习被泛化了。一是有问必合作。一位老师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有这样一个教学设计:同学们,这篇小说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上什么关系?请分组讨论。其实这个问题是一个简单的提取有效信息的学习,没有必要也不值得合作探究。如果把问题设计为“主人公是谁”,或许还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再有,每一个问题全都合作探究,独立思考的精神还需要培养吗?自主学习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二是分点式合作。就是老师同时抛出几个问题,按照顺序分给不同学习小组各自合作探究,这是许多课堂会出现的场景。一位老师在参加市公开教学活动,执教的是著名的《长亭送别》。他要求四个大组的学生分别合作探究“端正好”“朝天子”“耍孩儿”“四煞”四支曲子。然后全班交流。可以想象,一位同学发表对一支曲子的理解和心得,而其他三个组的同学根本没有认真研读这支曲子,怎么能够激发起同学之间的思维火花的碰撞呢?怎么能够产生共鸣?能分享到什么成果?最多只是一个听众一位看客而已。这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合作学习,学生获得的只是对文本局部的、支离破碎的个体解读而已,而且还不一定是正确解读。

三是合作加大了分化的趋势。在观察小组合作时,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会把对问题的理解在第一时间抛出,左右着生生合作小组的话语权。使不善于表达的同学失去深入思考的机会,其他反映慢一点的同学或基础差一点的同学来不及思考,被先入为主的思维干扰着支配着。这种泛化的生生合作,即没有明确的指导也没有具体的分工,久而久之,使得一部分同学又回到被动学习的老路上去了。以致于好的更好,思维更活跃;差的继续差,思维更封闭。这样的合作学习,丧失了合作学习的本意,没有获得共同的提高,却留下了分化的空间。

其实,合作学习,是有许多值得研究的东西,以合作学习的小组分说,怎么分?是同质还是异质?随机的分工,可能不能产生合作学习所要效果。

的预习提纲,对实现语文整体的教学目标,意义实在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15:43 , Processed in 0.0746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