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日赠诗 陶述曾(原湖北省副省长,省水利厅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 11:0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孝高陈材信 于 2014-1-6 13:16 编辑

    生 日 赠 诗                      陶述曾      
      沧桑历劫何其劳,早经富贵如鸿毛。
      峻山武湖久寂寞,青松白菊长萧条。
      白发依闾东向望,忍令三径没蓬蒿。
      相期归种十年后,乾坤整顿让儿曹。
  
    注: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2月,汪日《中日新关系调整要纲》签字在即,与会谈判者之一的陶希圣害怕作秦桧第二,又担心汪精卫杀人灭口,潜逃香港后居九龙。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陶希圣夹杂在难民中混出九龙,到广州赴重庆,蒋介石令其主持《中央日报》工作。在重庆,翼圣、希圣兄弟相聚,兄劝弟或效陶渊明隐归超脱,或去国外当学者执教育人。希圣不甘寂寞,留恋官场,一心想“有所造就”。希圣50生日,翼圣特赠此诗。

                                      下面的照片来自陶氏家谱:
           左页是陶希圣先生暨夫人万冰如女士;右页是其兄长陶述曾先生
   
               赠 陈 子 美 联                        陶月波      
    门 前学种先生柳,日暮聊为梁父吟。

     商号:陈文(鸿?)记;行业:榨坊;业主:陈本伟;开停业时间:清嘉庆年间——民国廿八年(1939年);门面:8;雇员179人;地址:榨坊街(今下正街南)。 以上摘自《仓埠街志》 武汉出版社 2009年10月版。 2010年4月24日材佶手抄与陈材保。
2#
发表于 2011-4-2 12:44:3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诗联!
3#
发表于 2011-4-21 11:45:17 | 只看该作者


http://xnjyw.5d6d.com/forum-154-1.html
参见本站[民国闻人陶希圣]专栏。
4#
 楼主| 发表于 2011-5-14 21:38: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陈材信 于 2011-5-20 13:07 编辑

                       读《生日赠诗》有感

   读了《生日赠诗》一文,不禁有所感概。
   按陶希圣先生的年谱,他是生于1899年的10月30日。那么,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就是新中国刚刚建立,两岸六十多年的分离
刚刚开始的时候。
   陶述曾先生是陶希圣的兄长,他们年轻时代都曾求学于北大,

哥哥有志于工程;弟弟后来却从历史教授转而担任蒋先生的幕僚,
且受汪精卫的赏识。
   1939年下半年,陶希圣和高宗武先生都曾在上海参与了汪精卫

与日本人的“和平谈判”。及至他们发现谈判所产生的文件,简直
是屈辱卖国的投降条件时,高先生冒死拍下了文件的照片,两人
携带照片,排除万难于40年初潜逃离沪,不久在香港公布了文件,
为激励中国人民坚定抗日意志立了大功。是为著名的“高陶事件”。
   此后,高先生脱离政治,寓居美国从商。而希圣先生却从香港

回到重庆,继续为蒋先生所用,官至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终至
随蒋的失败而离开大陆,永远离别了倚闾而望的母亲和祖国。
   述曾先生在抗战时期曾参与领导修建滇缅公路,险些被日寇追

及。胜利后在领导花园口堵口时,事先通过地下党告知了中共领
导,在准备动工的同时,为已在黄泛区定居生活的解放区人民留
出了转移的时间。他在解放后的贡献文中已有提及。
   两岸人民本来就是血肉相连的兄弟,《生日赠诗》中表达的殷

殷期盼至今读来令人唏嘘。
   希望两岸同胞,有感于斯文,努力于和平统一大业,振兴中华!
                                                陈材保  2011年4月2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06:26 , Processed in 0.10799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