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286|回复: 107

★★★孝南区首届先进小语教研组暨优秀小语教研组长评选公示专帖[从52楼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6 15: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孝南区教学研究室
                                    孝南教研[2011]09号   

                      孝南区首届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培训会                                          
                                     通        知
各学区,各区直小学;

       为了加强小学语文教研组建设,交流教研组活动经验,夯实校本教研组织基础,经研究决定举行<孝南区首届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培训会>.

      一,会议时间地点;2011年3月25日上午8;30----11;40.
                            孝南区实验小学阶梯教室

    二,与会对象;全区各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

      三,会议内容;

         1,邀请区直小学,乡镇街道中心小学,村小5位语文教研组长作经验介绍发言;

         2,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作<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的功能及一般组织形式>主旨报告;

         3,以'经验与困惑'为总题的与会人员共同参与的研讨环节[请与会者作交流准备,发言限时5分钟].

         4,讨论通过<孝南区先进小学语文教研组评比方案>.

         四,其它

       1,按教研活动惯例,缴会务费50元/每位.会务工作由承办学校负责.

           2,欢迎各校语文教研组长在<教师之友网>[小学语文教研组在线]上传简短教研组活动经验文章,以便会间邀请发言.


            请各学区区直小学及时通知各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准时参加会议.


                                                                                                         孝南区教学研究室

                                                                                                          二0一一年三月十六日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研制度的重建



苏鸿

摘 要:学校教研制度建设是影响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针对传统教研制度重教轻研的弊端,新的教研制度应该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通过改造传统的备课、说课和评课制度,自觉地体现四种新的改革取向,即关注问题、立足理念、强调叙事、倡导合作。

关键词:新课程 学校教研制度 重建

当前,新课程已经进入实际的运作与推广阶段,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理论界对师资培训、政策支持、物质保障等给予了较多关注,但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作为内因之一的学校教研制度,则是影响新课程实施的深层因素。

一、学校现行教研制度的弊端

重教轻研、甚至只教不研,这是当前许多学校教研制度的弊端。这种弊端已经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导致学校生命活力难以焕发,并最终影响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具体而言,表现在如下方面。

1.流于形式

学校教研活动主要是一些常规性的检查评比活动、随意化的听课评课活动以及抽象的理论培训等,活动主题不明确、指导思想不深刻,加上繁琐的规章制度的盛行,使教师疲于应付,少于反思。

2.局限经验

一些教师满足于自己狭窄的个人经验,课堂设计、教学评价等都渗透了浓厚的经验意识。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经验大多具有保守性和片面性,在倡导思想解放的今天,这种狭窄的个人经验使教师很难同化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而对改革存有很强的畏惧心理和排斥心理。

3.迷信权威

传统的教育研究观将教师排除在研究之外,教育研究成为理论工作者的“专利”。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往往过分盲从外界权威,对自身的认识缺乏认同与自信。另一方面,由于经验主义的盛行,学校的老教师由于经验的丰富性而成为教师话语中的“权威话语”,教研活动中难以听到不同的声音。

二、学校教研制度重建的目标

学校教研制度重建必须立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增进教师的反思意识

教学反思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由之路。反思型教师队伍的形成是学校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当下,许多学校虽然也建立了诸多的引导教师从事研究的规章制度,但是外在的制度并没有调动教师内在的研究热情,学校中仍未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研究氛围淡薄,个中原因还是在于教师的反思意识并未形成。

2.重建教师的精神生活

从理论上讲,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教师在自身独创性的工作中完全可以感悟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愉悦。然而,在现实层面,由于僵化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影响,教师工作蜕变为繁琐的事务性工作,教师在自身工作中难以体悟到由于主动探究、积极创造而达致的精神生活的充实感。重建学校教研制度,必须使教师摆脱事务型工作的纷扰,使教育研究成为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从事研究“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对自己工作的看法。……因循守旧、消极应付、缺乏热情──学校生活中所有这些不良现象之所以在一些地方蔓延滋长,就是因为那里的教师没有看出教育现象的生机蓬勃的生命力,没有感到自己是教育现象的创造者。”

3.提升教师的职业声望

长期以来,由于中小学教学内容的浅显性,社会人士并未将教师工作视为专门性职业。而在学校内部,应试教育的泛滥又使教育过程表面化,教学实践中,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授受轻人格发展等现象屡见不鲜,教学被人为的等同于例行公事、执行教案,这也使教师对自身职业的专业性缺乏内部认同。学校教研制度重建必须扭转“教书匠”式的教师形象,致力于提升教师的职业声望,从而增强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

三、学校教研制度重建的基本取向

1.关注问题

问题意识的缺乏可以说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瓶颈。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教师长久的沉湎于以“重复”为特征的日常教育生活中,教师往往对教育问题视而不见、见惯不怪、习以为常;另一方面,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我们在实践中总是拒斥问题与错误,改革的过程被视为减少与消灭问题的过程。

当代复杂科学的发展使我们对问题的价值与地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复杂理论指出,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任何系统都包含着与它的永存对抗的力量。这种对立性或者被潜藏着或中立化,或者被不断地控制/压抑着,或者以建设性的方式被利用。” 问题的实质就是矛盾与冲突,冲突的客观存在要求我们以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与错误。正如迈克?富兰所指出的,在教育改革中,“问题不可避免要出现”,“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当我们把问题看成是很自然的、预料中的现象,而且我们还去找问题时,学校变革的努力就很可能成功。”而且,“成功的学校并不比其他学校问题少”,“回避真正的问题是有成效的变革的敌人。”

学校教研制度建设应该打破“完美”神话、“权威”神话,引导教师在平等对话和批判性反思中发掘“教育问题”,并由此出发,提升出有价值的研究主题。这里尚需指出的是,教师对教育问题的认识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教研制度建设不仅要聚焦“问题”,更应该引导教师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由现象层面的“假问题”深入到本质层面的“真问题”。在教师的教育研究中,假问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抽象的“规律性”问题,例如“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课堂控制的矛盾”(真问题是“如何加强教师的课堂指导?”)、“学生自由插嘴与课堂纪律的矛盾”(真问题是“怎样教学生有效地提问?”);另一类是随意的“具体性”问题,例如一位教师在上完研究课后谈到,“课堂中感觉师生配合不好”,笔者马上追问:“配合不好是什么意思?是学生不配合老师,还是教师不配合学生?”个中的真问题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2.立足理念

在工业化背景下,现代教育过分关注“效率”与“控制”,学校蜕变为“工厂”,教师成为“操作工”,“工学模式”的泛滥使教师的注意力聚焦于技术与操作,而忽略操作背后的理念与思想,“不要讲太多理论,请告诉我怎么操作”,这是当前教师的普遍心态。在一片排斥理论的呼声中,教育改革走进了形式主义,例如,“启发式”变成了“满堂问”、活动课变成了放羊式的又活又动、研究课变成了“做秀”等等。

学习型组织理论告诉我们,人总是生活在自己的意义框架之中,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都受自己的“心智模式”或者说“内隐理论”的影响,“‘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甚至图像、印象。” 彼得?圣吉的研究发现,许多改革之所以进展缓慢甚至中途夭折,并不是根源于意志力薄弱或缺乏系统思考,而是来自心智模式的影响。“更确切地说,新的想法无法付诸实施,常是因为它和人们深植心中、对于周遭世界如何运作的看法和行为相抵触。” 因此,建设积极的团体心智模式被视为学习型组织的一项重要修炼。在教育改革中,教师陈旧、保守的心智模式同样是影响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英国学者霍尔姆斯、麦克莱恩在深入分析了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举步维艰的深层原因时指出,由于人们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什么人应该受教育”等具有不同的主张,因而课程改革往往受到学校保守性思想的阻碍,“只有当新理论被大部分教师内化之后,才有可能保证课程理论有效地实施。”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并非简单的操作性转换,而是一种深刻的教育思想的变革。哈贝马斯曾经将人类的认识兴趣分为由浅入深的三种形态:技术兴趣、实践兴趣和解放兴趣。课程改革需要教师突破对技术兴趣的过分迷恋,自觉地站在教育理念的高度,追求更深层次的实践兴趣与解放兴趣。在做课、说课和评课的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打破“经验参照”的传统思维方式,立足理念进行反思,从而消除保守的“心智模式”对学校教育改革的束缚。

3.强调叙事

叙事原本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人类历史上广泛使用的神话、史诗、民间故事等无不以“叙事”为基本特征。然而近代以来,由于科学研究热衷于追求“抽象”和“概括”,叙事被不断边缘化,甚至被现代主义者视为原始、不开化、落后和异样。 科学话语的独霸天下反映在学校教育研究中,就是过多的用外来的框架(例如各种时髦的理论、各种抽象的术语等)取代教师自身的本土概念,教师在研究中难以感到真正的平等,难以叙说自己真实的声音。教育研究蜕变为重复专家话语、体现专家意志、粘贴理论标签,而不是“面向事实本身”。于是,我们看到了教师们简单抄袭和拼凑他人论文以应付学校检查的普遍现象,教师的教育反思由此变成一句空洞的口号。

鉴于科学话语的弊端,教育研究领域一度发出“走向叙事研究”的呼声。 如果说理念为教师提供了反思的方向,那么叙事则为教师提供了坚实的反思平台。传统的教育研究满足于为教师提供“理论培训”和“方法指导”,但是由于这些“理论”与“方法”远离教师个人的生活经验,结果失去了生长的基础。叙事研究不以抽象的概念和符号歪曲事实,而是引导教师在叙说自己的教育生活经历和教育生活体验中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改变自我。叙事的朴实性格使教师真正体会到,教学过程即研究过程。

叙事作为一种研究方式,是对传统的教育研究的反动,具体表现为三种转向。(1)从关注“类”到关注“个”。传统教育研究热衷于“类”的共通性、规律性,并以达到大面积推广为旨趣。然而教育活动中的人是具体而复杂的,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抽象的学生”,叙事研究接受这一基本假设,要求将焦点集中于教育事件的具体性、独特性和丰富性。(2)从关注“标准”到关注“过程”。叙事研究强调历时性,重视“教育故事情节”发展进程中教师思想与行为的变化,而不是简单地用外在标准乱贴标签。(3)从关注“规律”到关注“意义”。与传统研究注重总结“规律”不同,叙事研究要求教师反思教育事件的深层教育意义,通过意义的追寻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4.倡导合作

在以稳定为特征的传统社会中,划一的课程体系、陈旧的教学方法强化了教师的个人经验的价值,学校教研基本上是个体式的。然而,信息社会的到来使教育呈现加速变革和日益复杂的局面,只有以团队学习、组织创新取代个体的单打独斗,才能适应学校变革的需要。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建设学校的合作文化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当代课程改革具有深刻性、系统性、持久性,它改变了教师习以为常的、定型化了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方式,把教师从因袭守旧的传统窠臼中推向了一个持续变革的时代。这种深刻的变革不断冲击着以自我封闭为特征的传统办学理念,学校只有积极加强校内外的合作,才能适应不断变革的时代需要。首先,通过合作,可以在学校内部形成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它“使组织跳出庸俗、产生火花”,并孕育无限的创造力。 共同愿景的产生不能依靠外在的行政命令,而只能在合作与交流中积极的内生。其次,通过学校内部教师集体以及学校与外部的合作与交流,可以有效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局限,不断进行组织的知识创新。有鉴于此,西方教育界普遍将合作视做学校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

新课程背景下,合作不是简单的以继承为特征的“传、帮、带”,而是以反思为基础的组织创新。为此,教研制度建设应致力于消除阻碍创新的负面因素。首先是“习惯性防卫”。“习惯性防卫是根深蒂固的习性,用来保护自己或他人免于因为我们说出真正的想法而受窘,或感到威胁。” 在科层制背景下,学校传统的教研制度重等级、重权威,对话中难以容纳不同的声音,难以体现思想的碰撞,这就导致人们的“习惯性防卫”,消除习惯性防卫的阻力,需要我们保持宽容的心态,要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鼓励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其次是对话中的固执己见。合作的基本方式是对话,但传统教研活动中的对话往往各执己见,不利于组织的知识创新。为此,教研活动要突破“折中式”的老套路,即从教师现有观点中简单抽取共同点,而应该构建“反思式”,即引导教师不断反思自己“内隐理论”的局限,在更高层次上形成集体的共识。

四、学校教研制度重建的具体策略

以上述原则为基础,我们在指导一些中小学从事教改的过程中,针对教研活动的若干基本环节总结出如下的一些具体策略。

1.改造备课

首先是改造传统的备课活动形态。传统教研中的备课主要由主讲教师承担,其他教师投入较少,对教材钻研不深,对一些实质性问题更缺乏深入交流与讨论,这就使教研活动成了应付式的泛泛而谈。为此,我们强调集体备课,在集体讨论中促进个体隐性思维的显性化和个体显性知识向集体显性知识的转化,从而使团队知识得以创新。其次,改造备课的内容重点。传统备课以“知识授受”为中心,教师人为地将教材内容进行切割、筛选与组合,以适应课堂讲授的需要,这就必然导致备课思想的陈旧保守和备课过程的照搬照抄,不利于教师的反思与成长。与新课程相适应,我们强调以“活动设计”为中心进行三备,即备课程理念、备学生心理、备课程资源,使课堂教学尽量体现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第三是构建新的备课评价机制。传统的备课评价注重规范、量化,结果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使备课走向形式主义。新的备课制度应该以发展性教师评价思想为指导,通过引导教师积极地进行自我评价,强化备课的实效性,淡化形式主义。

2.改造说课

说课是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方式。在以重复为特征的日常教学生活中,教师常常对自身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观念缺乏内省和反思,这使传统的说课大多局限于操作性的教学程序,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互相分离,说课的质量不高。

低质量的说课不仅使教者获益甚少,同时也影响教改经验的有效推广。西方学者Schorr指出,在教育改革中,由于教师未能将自己模糊的隐性知识转化为可以交流和共享的显性知识,致使改革中的精华部分即教育思想的传播变得最困难和最复杂。“教师所拥有的隐性知识和教育艺术犹如一座潜藏在成功实践外表下的冰山”,“教师知道的东西会比他们说出来的东西多得多”。

为了提高说课的质量,我们尝试将传统的“操作型说课”转变成“反思型说课”。具体要求有三:一说教学理念,打破就操作论操作的老套路,要求教师上升到教学理念的高度进行教学设计;二说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关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叙说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教师内心的真实体会与感受;三说教后改进,要求教师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进设想。

3.改造评课

传统评课存在“三重三轻”现象。(1)重教师轻学生。评价重在评教师教的行为,而忽略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情况,例如传统教育学教材中关于一堂好课标准的论述都集中于教师的“教”。这种评价取向强化了课堂中教师的表演,忽略甚至压抑了课堂中师生的多向互动。这是导致多年来“学生主体”难以在课堂中真正落实的重要原因。(2)重评定轻讨论。传统评课的着眼点在“评”,而不是在“议”,出于切身利益的考虑,教师们往往绕开焦点,相互恭维,形成一种不良的教研风气。更有甚者,出于“评”的需要,个别专家和领导的主观意见变成了金科玉律,取代了教师们的广泛争鸣,使教研活动彻底形式化。(3)重结果轻过程。传统评课关注教学效果,而忽视教师在做课过程中自身的成长,包括思想认识的发展、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教学过程的感悟等。评课变成了束缚教师的手段,并导致教师教学行为的刻板化、划一化。

我们在改革中强调三种新的取向。第一,关注学生,从学生“学”的角度评价教师“教”的质量,坚决屏弃研究课中的“做秀”现象。第二,关注事件,取消形式主义的、乱贴标签式的评课方式,要求教师围绕课堂中发生的有教育意义的事件展开广泛争鸣。在教育事件的叙说和讨论中营建民主平等、实事求是的研究氛围。第三,关注过程,视教师为具体的人,从教师原有的基础出发,关注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成长,鼓励教师积极叙说自己在教学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通过叙事为教师自觉反思自身的教育观念提供坚实的平台。



2009-11-26  人教网















[编选/区实小郑小琴]2011年3月25日孝南区首届小语教研组长培训会在孝南区实验小学会议室召开。

     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管季超老师主持会议。
http://xnjyw.5d6d.com/thread-28226-1-1.html
     区教研室晏主任、区实小罗校长、余主任、区各小学教研组长出席了会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15: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孝南区首届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培训会报到册               
               
姓  名        学  校        本学期所任年级
江秀丽        三汊李巷小学        四年级
管志新        毛陈东岳小学        五年级
胡菊荣        卧龙黄花小学        三年级
杨德华        杨店园艺        五年级
许  丽        新铺二小        二年级
黄晓霞        新铺三小        二年级
张艳霞        朋兴乡联合小学        六年级
李  玲        闵集乡中心小学        一年级
田美珍        闵集乡中心小学        四年级
陈法辉        毛陈镇焦湖小学        五年级
叶毛子        肖港杨林小学        六年级
汪美华        孝南区第二实验小学        四年级
李庆芳        孝南区第二实验小学        五年级
刘卫红        书院成西小学        二年级
孙  应        星火小学        四年级
让朝晖        北池小学        六年级
邓利君        郑阁小学        二年级
郑家斌        肖港农四小学        六年级
徐云华        卧龙群益小学        五年级
汤国学        肖港陶庙小学        一年级
王丽惠        陡岗小学        六年级
刘丽萍        陡岗小学        六年级
陈  波        三汊镇小        一年级
谢宝红        西河道店小学        六年级
张少敏        孝南实验二小        四年级
范雪娇        郝庙中学        一年级
丁小芳        卧龙长湖学校        四年级
牟  丹        车小        六年级
乐  群        车小        二年级
刘  华        车小        四年级
张志强        毛陈何初        四年级
高  媛        毛陈同欢        二年级
张  敏        新铺牌楼小学        四年级
陶红柳        文化路小学        六年级
周海燕        文化路小学        三年级
胡智敏        文化路小学        一年级
夏少亮        毛陈一小        四年级
肖锦花        肖港堰边小学        六年级
连建钗        五桂小学        六年级
陈艳华        新铺镇二小        二年级
张  明        朋兴星光小学        四年级
张艳娥        杨店桃花驿小学        五年级
胡秀丽        书院街西湖桥小学        六年级
吴菊霞        肖港镇小        五年级
胡红霞        肖港镇小        六年级
胡君霞        肖港镇小        四年级
杨朝霞        肖港镇小        一年级
屠梅花        汪窑小学        一年级
张红玉        卧龙金星小学        二年级
黄敬斌        杨店高新小学        五年级
江志伟        沿河小学        一年级
徐敏华        朝阳小学        一年级
余雯静        三里学校        四年级
华勇刚        三里学校        五年级
汪  艳        三里学校        三年级
张艳霞        实验二小        二年级
沈  燕        广场九真        四年级
王小军        祝站姜窑小学        五年级
程良学        闵集马溪小学        五年级
徐玉平        白莲小学        六年级
冷  芳        杨店中心小学        六年级
余菊华        杨店陈集小学        六年级
胡  慧        东山头学校        六年级
李艳萍        涂河学校        六年级
肖三凤        西小        
王红霞        凤集小学        
范  丹        新铺小学        二年级
段  琳        肖港路西        六年级
王淑兰        朱湖小学        二年级
肖  艳        朋兴中心小学        
陈泽民        毛陈二小        六年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15: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会议议程:

(会前各位教研组长认真填写调查问卷表)
一、管季超老师讲话


1、强调教研组长工作重要性
一切校本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展开,教研组活动能真正带动教学改革的进程。

2、  本次会议要求以展示案例,发表感悟,九位教研组长作经验发言,每位老师发言后进行5分钟互动交流研讨。

3、  各位教研组长来自不同的学校,校情不同,工作方法不同,介绍出自己的特色。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15: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九位教研组长发言。
陶红柳老师(文化路小学):(等待稿子上传)
  


互动:
管老师:发言精彩,对工作、生活有很多感悟,列举了许多生动案例,充满教学艺术辩证法。请问你们学校平行班集体备课共享教案是如何进行的,这一备课方法有弊端吗?如果有,如何克服?

陶老师:我们学校每周三集体备课,共同探讨这一单元重难点及教具准备,这一方法有弊端,教案没有个性化。


http://xnjyw.5d6d.com/thread-32311-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32311-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32311-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32311-1-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15: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宝红老师(西河镇小):(等待稿子上传)


西河学区道店小学语文教研工作汇报
道店小学  谢宝红

教研活动的开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只重形式,不重效果的教研活动,其结果只能是活动搞得热热闹闹,而实际上取得的效果却微乎其微。我校是一所村级小学,近几年由于自然减源,一个年级只能开设一个教学班,教师配备紧张,同一年段和学科教师之间缺乏同伴互助,再加上我校资金紧张,一般开展教研活动都是全体语文教师参加。然而同一教研组内,大家所面对的是不同年级的学生和教材,这就使学校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缺少了针对性和可比性,开展教研活动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语文教研组在校行政和教导处的领导下,按照学区的教研工作安排开展教研活动,教学研讨活动都是全体语文教师参加。活动一般安排在每周的星期四下午第三节课,活动内容为课标学习及教学新理念学习、教学案例讨论、集体备课、课堂教学难题攻关、示范课、汇报课、展示课等。活动中,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精神,教研组全体成员团结协作,加大课堂改革力度,积极有效地实践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着力研究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校本研究为主要方式,使语文教学向精细化管理发展,扎扎实实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我校的教研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加强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研究型的教研团队。
1、每学期开学初,学校语文教研组利用每周四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进一步把握好新课改的方向,继续深入地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学习,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2009年秋,我们组织全校语文教师参加了学区组织的小学语文课本知识竞赛,并取得了好成绩。学习增强了教师的理论知识,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每学期教研组组织订阅《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教学参考》等教育教学刊物,组织各位语文老师认真学习,并与课堂观摩相结合,使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能力。
3、加强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我校语文组教师是由老、中、青年教师组合,每位教师都十分注重自我提高,老教师杨桂林和吴桂珍老师工作一丝不苟,他们不但能无私地向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经验,业余还虚心向年轻老师学习电脑知识,大家都意识到,不会运用电脑查阅信息,不会操作多媒体平台,不会制作教学课件,将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势。为此,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成功开展了属于我们道店小学教师自己的教育博客,倡导所有教师运用网络技术,将自己在教学上的见解与得失,以教育博客的形式记录在道店小学教师网上,以便教师之间取长补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二、通过有效教研活动,促进组内老师专业化发展
本学期,我们语文教研组继续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并配合教导处强化教学过程向精细化发展,使备课、上课、质量检测、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组织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化的教学要求。
1、优化备课,提升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
各年级语文备课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将进行全面的改革,注重资源的共同分享,要求做到备好教学十大环节:(1)章节课题名称;(2)课型;(3)教学目标;(4)教学重点、难点;(5)教法和学法;(6)教学时数;(7)教学准备;(8)教学过程;(9)板书设计;(10)课后反思。 在精通教材、备好教材的基础上,考虑运用恰当手段突出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做到心中有数。让“教材走进心中,达到“人本合一”,这样既能较好的预设课堂,又能较为从容地应对突发的、临时生成的问题,做到宏观运筹、微观调节、满怀信心地实现从预设走向生成互动的课堂。
集体备课一般采用“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形成预案—课后反思—交流修改—形成个案”的方式进行。在集体备课研讨时,老师们观点鲜明,智慧在这里常常碰撞绚丽的火花,真正做到了有效备课,切实提高语文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机构,提升教师驾于课堂的能力
我校继续以教研组活动为平台,充分发挥骨干老师的传、帮、带作用。每学期初,我们语文教研组组织老师学习了新课程标准,通过了教研计划,由语文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老师分别上了一节示范课。每学期举行6节教研课(组内语文教师每人一节),由执教者认真备课、上课、说课,组内教师认真听课、记录、集体评议,在评议中,我们对教学进行探讨式评课,反思:假如我来教,这个环节会怎样处理,怎样去评价肯定学生,怎样进行文本、学生、教师间的互动,怎样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真正让课堂充满文化魅力、思想的魅力、艺术的魅力。你有什么金点子,我有什么好主意,他有什么新创举,都会在评课中各抒己见。并且,我们要求每位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要在教研组例会上详细汇报学习的内容、感受及收获,还要整理上交听课笔记,并结合学习到的新理念和教学新方法上一堂展示汇报课。这种制度的实行,大大提高了教师外出学习的效果,一人外出听课学习,全教研组都有收获,体现了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有效地提升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难点,也是我镇语文教师一直研究的课题之一。09年10月份,我和李红老师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小学语文“说明文习作研讨”活动,有幸观摩了由三里棚小学沈静老师执教的《学写说明文》习作指导课,随后听取了该校关于说明文习作研究的先进经验介绍。回校后,我们也开展了“说明文教学研讨”活动,试着将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教学与习作教学进行整合,并由李红老师讲了一节《说明文习作指导》的示范课,李老师在教学中大胆创新,通过调查活动或者习作训练等一些有创意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说明文学习的兴趣,教会学生依据本地的特色或选择熟悉的事物作为说明的内容,通过观察、语言、条理及说明方法的指导,在一次次的修改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感悟中循序学写说明文,也为老师们在说明文教学方面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3、撰写案例分析促教学反思
教师成长之路应是经验加反思。我校提倡教师每月上交一篇教学案例,每学期上交一篇教学论文,帮助教师逐步养成随时记录自己学习的习惯,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前,我们部分老师写课后反思,关注的并不是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技巧,教学行为,而是单纯的就课堂反思课堂,只停留在一个平面上,这样就使得这一反思没有了思维的含量,缺少了教育价值的生成。因此,我们在课例研讨之后,还要跟踪教师的反思,指导他们不但要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课堂实践,还要从不同的角度迅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改进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如我校胡丹写的《和时间赛跑》教学案例就涉及到了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以及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反思。教学中,胡老师打破原有的固定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读文时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加深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反思,从而感受时间的珍贵,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感情态度。并且老师在课堂上灵活的按照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营造了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上的主人。
三、推进《西河学区实效课堂策略》校本课题的研究
《实效课堂》的研究,是帮助教师教学进步的一个很好的做法。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在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孩子缺少家庭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我镇课堂教学现状,西河学区在2009年9月底推出了《西河学区小学实效课堂教学策略》,力求提高我镇课堂教学质量,改变我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学年来,我们语文组的教师积极尝试《实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教学模式,从备课到上课,凸显“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2010年3月和9月份,我们根据学区域本教研活动活动的安排,在校积极开展了五六年级语文难上课题教学研讨活动,当时我们采取三校(西河镇小、五桂小学、道店小学)合研的方式,先由每个学校选定相关的两个难上课题,再由兄弟学校交叉抽取一个难上课题作教学研讨。当时,我们抽到的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少年闰土》两课,之后,我们及时召开语文教研工作会并制定活动方案,先确定主讲教师,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围绕主讲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集中讨论,形成预案,再由主讲教师试讲,其他教师听课后评议并进行第二次集体备课,然后主讲教师第二次试讲,集体评议后完善教案这一系列的步骤,组内教师相互研讨,共同促进,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经过近一个月的“备——上——说——评——研”活动,在参加学区组织的“语文难上课”课堂展示活动中,我执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少年闰土》均获一等奖。
如今,实效课堂教学模式以在我校生根发芽,在学区组织的常规教学视导中,我校多位教师的课受到学区领导的好评。
近两年来,我们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在学校教导处的组织下,积极参加了省市区各级举行的各种教研活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组内语文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案例获国家级奖项1人次,获省级奖项3人次,获市级项3人次,获区级奖项24人次;参加区级“现场教案设计”获奖20余人次;在区教研室组织的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研讨活动中,组内教师的写话教案、论文获奖14人次;在区教研室组织的小学语文“上、说、评”活动中,我校谢宝红老师的说课稿被评为一等奖;在区级小学语文试卷编制征稿活动中,组内6位老师均获一、二等奖;在学区举行的“四优评比”活动中,组内教师获奖达50余人次。另外,学校鼓励教师向报刊、杂志发表自己的教学案例、手记,教师的热情也较高,在省市区级报刊上共发表10余篇。
走过了忙碌而充实的一学期,回望语文教研这块绿地,闪烁着的是全体语文教师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道店小学的语文教研组将继续关注课改,聚焦课堂,同时积累课堂中的真实案例,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各年级语文教学的整体提升。
                                                          2011、3





互动:
管老师:备课备好十大环节,十大环节的要求能否落实到每一节课,如果做不到,领导检查是如何过去的?(这个问题很犀利,让谢老师一时难以回答)

谢老师:恩。。。。恩。。。有做不到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15: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余雯静老师(三里棚小学):
1、  教研组长做什么?怎么做?
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学习交流,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组织教学交流,探讨各种课;我们学校领导进课堂活动,研讨活动做得比较扎实。组织集体备课,搞好常规检查。
2、  教研组长工作中注意什么?
一是多学习;二是研究要有吸引力;三是关注要有效。
3、  我校学习杨思教学活动安排:一二六年级不搞杨思教学模式,三四五年级课改。

互动:
管老师:为什么你们学校课改要分两部分进行,是不是认为课改会失败?
余老师:(笑)我们是做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准备。


http://xnjyw.5d6d.com/thread-31723-1-2.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31723-1-2.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31723-1-2.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15: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小琴老师(区实验小学)
群策群力     博采众长   共同提高
                           ——孝南区实验小学四年组教研组  郑小琴


    我们老师常常说每天的教学工作就像打仗似的紧张而繁忙。那么如果把我们一个小小的四年级语文教研组比作一个作战班的话,学校教务处就可以堪称我们学校的作战总指挥。我们作战班的许多工作都是在教务处的总指挥下进行的。因此,我今天的汇报就不得不先说说教务处有关语文教学一方块的工作。开学初,教务处就制定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和部署,保障了学校教学工作在有序的轨道上正常运行。学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指引着教师自觉地、有效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一是“备、教、辅、改”月报制。每月,“备、教、辅、改”等常规教学工作先由教师个人自查,然后由教研组长组织互查,并填写月报表,上交教务处。月报制便于教务处及时掌握每位教师的常规工作情况,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查漏补缺,互学互助,共同进步。
    二是教研活动公告制。每学期开学初,各学科教研组长填写“教研工作计划表”,写清本年组开展“说——上——评”活动的课题,执教教师等。每个周,各年组再将“说——上——评”活动的具体时间、执教人及课题上报教务处,并将“说——上——评”教研信息表张贴在学校公告栏上。一学期来,教研信息公告栏前教师驻足阅览,选择听课已成习惯。教研信息公告制,变教师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变单一学科听课为跨学科听课。不同学科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外出学习汇报制。学校规定,凡外出学习者,返校后必须为所在学科教师上汇报课或传达会议精神。这样,既能督促外出学习者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又能使全体教师受益,使学校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最大的效益。
    三是“三课一评”制度,由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教研组的研讨课,青年教师的竞赛课、加上教研组的“说——上——评”活动组成,在“三课一评”的校本教研模式下,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来,形成了浓郁的校本教研氛围。
教研组是学校教研工作的基本组织单位,在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指引下,我们教研组工作求真、求实、求活,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作用,群策群力,博采众长,积极推行“集体备课、认真上课、集体评课” 的群研制度,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一、 集体备课:
    1、  提出:其一,新课程理念提倡合作,不仅是指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应是教师的教研方式。发挥团队精神,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互相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原来势单力薄的教师个体走出封闭的圈子,每个教师的个人优势被整合为集体的智慧,会时时迸发出令人惊喜的创新思维和教学设计;其二,以往的备课,每个老师要备一本书的内容,不但花费的时间长,而且每个单元、每课内容都备得不是很精致。费时低效,甚至有些老师为了应付检查,就索性 “抄教案”。因此,我校于两年前正式提出自己的集体备课方案。
    2、 实施:
    (1) 原则: “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修改、课后反思”
    (2)  措施:其一,备课时间、地点、人员制度化:每周固定时间在办公室集体备课;其二,备课内容和主备人员制度化:每人主备一至两个单元,就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细致、深入地备课。每周教研组活动时,按单元由负责主备的老师先讲解自己所备单元的整体思考和每课的重难点、教学设计以及教具准备等;其他老师边听边在语文书上做详细的记录,然后全组老师共同商议,制定出一份比较完善的教案;其三,个性修改制度化:每位老师根据个人教学风格及本班学情,对集体备课教案进行再创造,使之成为一份适合个人特色和本班教学的个性化的教案;其四,及时反馈制度化:在集中教研组集体智慧与使用本人个性化教学策略后,效果如何,要及时反思,做好后记,交流总结得失,形成习惯。
    3、 收获:其一,让每位老师集中精力备好一至两个单元的课,提高了每位老师的备课质量;其二,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节省了时间,让每位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其三,集思广益,“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智慧点燃智慧”,充分发挥教研组“群研智慧”,做到了资源共享。
    二、上课与听课。
    为了真正能全面解读《课程标准》,把握好中段语文教学尺度,切实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结合学校教务处的“三课一评”制,我们四年级语文组与三年级语文组组成学段教研组,一共12名语文教师开展互听互评打分活动。为了上好优质课,我们四年级组每一位老师上课都是群策群力,共同研讨,争取上出有自己特色的语文课。每一次听课都是一次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博采众长的机会,每一位语文老师一学期要求听课节数达到20节,组长要求听课25节。并且在听课本上有评课的笔记。
    三、 集体评课:
    1、 提出:授课、说课、听课、评课是学校反思性教研的常规工作,集体评课也是许多学校的日常教研工作。我校语文学科在推行集体评课的教研定位上,是与校本培训接轨的。一次集体评课,就是一次有意义的案例引领式的培训。以一个个鲜活的课堂教学范例为载体,通过对课例的点评和分析,通过共同提炼出老师们平日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再合作设计突破的方案并从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从而提升教研质量。
     2、 实施:其一、组织活动。结合学校的校本培训,我们学校每学期开展一至两次的校级教学研讨活动,我们年级组老师都是积极主动地上教研课。我组省骨干教师晏老师与陡岗小学陈老师结为师徒对子,上青蓝工程汇报课;全国特级教师吴老师上校级示范课,市骨干教师丁雅君上结合学校校本培训上研讨课——“众人搭台,一人唱戏,大家受益”,为老师们集体评课辨课提供了平台;其二、形式多样。我校组织由下至上的集体评课,即先由教研组或学段教研组交流评议,再以宣讲或“沙龙”及“培训”等形式组织全体语文老师集中评课,为老师们集体评课创设对话、民主、具有指导意义的研讨氛围
    3、  收获:其一,评出了方向。以教学为媒介、课例为载体的集体评课聚合了老师们的视野,提出并解决了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帮助老师找到了教学研究的方向;其二,评出了进步。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式。老师们在具有浓厚研究氛围的集体讨论中时常迸发出教学灵感,还有的从交流中受到启发,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加快了老师教研能力提升的速度;其三,评出了团结。每一次集体评课就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沟通、分享,会促使老师们用开放的心态彼此发现、彼此欣赏、彼此接纳,促进了教师间的团结。
    四、写字与作文教学
我校非常重视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其中写一手好字就是好习惯培养之一。结合学校教务处的要求,我们四年级语文教师也十分重视写字教学。不仅上好每一节写字课,更落实好学生每天练字20分钟的写字作业,与数学老师及包保老师积极配合协调,做到每天批改,紧抓不懈。两年来学生的写字有明显进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市省至全国的书法比赛,有多名学生在全国,全省及市书法比赛中获奖。结合中年级学生特点,我们平时非常重作文训练,每一单元的教学全组教师都要在一起开展作文教学的研讨,做到每一次作文课的教学都有铺垫,注重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例如写学会了一项本领,集体研讨后让学生回家真实地学会一样本领再来写作文。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作文比赛,在这次孝感网络作文竞赛中,四年级吴欣然黄雨欣小朋友荣获中年级作文竞赛一等奖,多名同学获得二三等奖。
    五、充分利用校本资源
    去年暑假,我校所有教室都用安装了电子白板,所有教室都有了网络。这些先进的教学媒体如果能恰到地运用到教学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全组教师认真学习电教媒体使用方法,积极地在课堂教学中去运用。平时大家都乐于借助网络平台学习好的教学设计与课件,一旦有所发现,都乐于与同事分享。
    这学期,学校领导又带回了新的教学精神,备导学案,强调学生课前预习,重视做好错题集,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积累,强调日记与作文训练。一时间,预习本、纠错本、积累本、日记本、作文本、写字本,再加上练习册,真有些手忙脚乱,全组教师认真研讨后,按轻重缓急和学生学习情况,规定好作业次数及作业模式,很快就按排得行云流水一般。让学生在减负的同时又养成良好的阅读作文写字习惯。所以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平时的教学工作做得不像打仗那样硝烟四起,而是像弹钢琴一样,简约而不简单,丰富而不复杂,轻快而不匆忙。
     困惑:其一,学科本体性知识的严重匮乏,使得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捉襟见肘 ,对于一个语文老师来说,拿到一个文本进行细部解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养成阅读的习惯。 各种作业接踵而来,不认真批改,学生不认真做,认真批改来,老师埋在作业堆里抬不起头,还有各种其他杂事,让老师没有时间阅读。如何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也给老师减减负,让老师也有时间读读书呢?其二,根据学生具体真实的学习情况和年龄特征,有些作业可以合二而一,如语文纠错,完全可以在当次作业后面或练习册空白处作改正,没必要另作一个纠错本,三年级以下日记本和积累本也可以合二为一,学生作业本太多(一共七项作业),容易丢失或混杂。领导们在布置工作之时,也可以深入教学一线,听听一线老师的实际经验教训。

    管老师:备课分为间接备课和直接备课,我们要思考如何用心有效地去'偷懒',去提高工作实效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15: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沈娟老师(区实验小学)
                      结伴而行  携手共进                     
                                        ——区实验小学二年级语文教研组 沈娟


    我们二年级语文组是一个团结、合作、充满激情的群体,教师年龄结构合理,教学风格和特色鲜明。有教学经验丰富、乐于奉献、和孩子打成一片的老教师;有始终走在教学改革前沿、乐于探究学生的心理、用自己高度敬业精神感染身边同事的省、市级骨干教师;有勤奋好学、不甘落后、用自己热情、青春与智慧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的青年教师。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成立一年多来,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小有成效。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骨干教师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如省级骨干教师喻胜男老师有着较强的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和亲和力,每次一上课,不论是上课的学生还是听课的老师,都会被她常常吸引住,年青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日渐成熟。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每位教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一、抓住机遇,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每学期,学校都会举行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竞赛课、说—上—评、考核课等各种教研活动。在繁忙的工作中,面对这些活动,他们都能克服来自家庭和工作的种种困难,以积极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到每一次活动中。早已在省、市、区乃至全国多次获奖的省级骨干教师喻胜男老师,对于她来说一节校级示范课应该是小菜一碟,可是每次在上课前,她都会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新手制作精致实用的教具、课件,多次试教。每次课后还会就本课的设计理念、教学思路、教学得失与听课老师交流。听课的老师也会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有谈收获的,更有“挑刺”的。在思想的碰撞中,大家对教材的理解更透了,把握教材的能力更强了。记得去年一听完喻老师的课,罗校长也连声称赞,被她的一颗童心、精湛的教学艺术常常感染。年青教师也不甘落后,把这些活动的开展当作是展示、锻炼、提高自己的机遇,而不是当作任务完成。在活动中成长、进步。
    二、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甘为人梯
    我们学校之所以能先后涌现出像张翼、吴显敏等省级骨干、劳模,丁雅君、王建交等教坛新秀,是因为他们都是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老师,更重要的是他们背后有一个团结、乐于奉献的团队。他们站在理论的高度引领着这些老师,用奉献的精神感染着他们,用一颗热情无私的心鼓舞着他们。记得去年的十月份,我接到了参加全国“发展与创新”课题组的一个任务。在多次试教中,除了本年组的老师,学校其他年组的老师也多次听课指导,毫无保留纷纷献计献策。在这一过程中,面对一次次失败,我也曾困惑过,迷惘过,甚至想过放弃。但一想到身边的领导、同事曾多次陪我熬夜指点迷津,从教案的设计、教具的制作、课件的设计,到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倾注了太多人的心血,我只好鼓起勇气,树立信心。他们给我的不只是业务上的帮助,更给了我前进的动力与信心。正是有了这样一次次的磨炼,他们一次次的悉心指导,才使得我迅速成长起来,融入到教改的浪潮中去。
    虽然我们学校成立了六个语文教研组,但是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大家都会非常珍惜,跨年组听课、评课,跨学科听课,主动请教。在这样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大家彼此分享,共同提高,我们必将和孝南实小一起成长,必将带领全体学生迈向明天的辉煌!


/一篇不错的‘表扬稿’。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15: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肖港学区吴菊霞/:
潜心研究 热心服务 致力课堂高效

    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正在发生着深刻的革命,我校也立足实际,按照计划开展“高效课堂”主题研究系列活动,现把语文组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潜心研究,以课题研究推进课改发展
    让学生在知识、技能、素养等多方面有所长进,是我们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这一年来,我们紧紧抓住课堂这一重点,全面开放课堂,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近年来,我校语文组开展的课题研究主题有:“改变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拓宽作文教学思路  培养学生个性化作文”、“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研究”。研究过程中,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紧密围绕对应课题的目标内容、要求,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三个课堂,主要是学校课堂,广泛探索适应于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坚持在相互交流,研讨中提升自我。
    记得我们在进行“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研究”这个课题研究时,胡红霞、冯映春、胡君霞等几位课题组教师在语文组的计划统筹安排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通过组织对有关文献的学习,撰写论文、交流心得、反思,开展教学设计,不断完善和创新在抓好典型引路的基础上,探索出一些语文口语交际的个性教学特点和规律。

    二、热心服务,让每项细节激发师生热情
    3 月份在我校接到指派课题《走进西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质录像课以来,首先得到学校各处室领导的支持和指引,通过我校语文组全体成员通力合作,集众人智慧,由年青女教师胡红霞、吴菊霞二位协作授课的录像课已进行至反馈课的录像环节。记得在刚拿到这个主题时,作为指导老师之一的我就很是为难,要知道,西部,它的地域范围之广、涵盖内容之泛及离我们学生生活又有些距离等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课的各个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于是,语文教研组成员通过讨论,迅速召集五六年级组所有语文教师首先展开课前研讨会,集众人智慧初步确定从风光、物产、习俗、名胜四个方面展开活动。因为有了主方向,所以在起始课中,学生们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又通过自主讨论,确定“风光”就从祖国西部的“草原”、“湖泊”、“树木”、“花卉”等几个小块展开进一步学习、而“物产”可以从“植物”、“动物”、 “矿物“三个方面去了解,“习俗”、“名胜”……。接着,活动分工、制定计划及实践课中有组织地按计划去搜集、查询相关资料,为今天的反馈课能够出现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而提供了坚实的前提和保障。当然,期间,各小组同学们的搜集和查询还得到学校相关教师的亲历相助。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图书室查阅资料,图书管理员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为不同需求的学生们推荐书本、作解说,再如,库存有限的图书满足不了学生们需求,需要上网查询的他们又给我校的电脑室带来新的压力,热心的管理员汪兆祥老师让本就“紧张”的电脑优先用于实践课的学生们,还随时耐心帮助学生排除遇到的网络问题。实践课学校开的一路“绿灯”,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收获到除了知识点之外的许多许多……。
    就这样,良好的教学环境,宽松和谐的研究氛围,为师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近年来,我校语文教师撰写的论文、案例,执教的现场课、录像课等,在全国、省、市、区级各类比赛中喜获多项奖励。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致力高效课堂
   “教必有效,学必快乐”是我校的课堂教学理念,我们语文教研组在全校课堂改革活动下,组织所有语文教师,围绕“导学稿”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
    1、加强集体备课
    考虑到年级跨度大,我们把学校语文教师按年级分成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组,各小组设有组长(我们称备课组长,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再由组长将任务落实到人,注明导学稿上交时间(需提前一周完成),并将导学案编写表交教研组长。每周的主备人需提前备课,在备课组成员讨论后要整合意见及时修改形成的定稿,再打印到位供该年级所有教师使用。集体备课重在研讨课前预习题及方法指导、课间练习设计和课后的作业设计上。
    在上学期如以上模式开展集体备课后,我们及时总结调整,考虑到统一的导学稿在不同年龄学生身上适用度也不相同,这学期,我们语文组在导学稿的编写上又分小组,由各备课组长在题型、题量甚至模式上可以自由化,也就是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备不同的课。如:一二年级组的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由于学生过于小,自学方法不比大孩子,于是,小组内老师通过讨论,把课前预习题简化或干脆设计成具体的预习提纲,让学生带回家由家长协作完成。
    2、优化作业设计。
以备课组为单位编写高效作业题。要求各备课组长将任务安排到人,各课时作业或单元作业均需提前一周完成。作业要求题型要新颖,题量要适当,难度要适中,面向全体学生。分必做题、自选题两个层次(集体备课时也可进行相关讨论)。 作业批改反馈要及时,指导学生完成订正改错。每周分组必查作业批改情况。
    3、重视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公开课活动
课堂教学统一使用“导学稿”教学。过程分为三大环节:即学生自学检测、教师指导、课堂练习,充分让学生学与练,体现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要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本让学生自己阅读、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疑点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思考、知识规律让学生总结概括。
    同时,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推出校内研讨交流课,及时交流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提高。以教研组为单位,选拔优秀教师推出示范课,突出骨干引领作用,推动各学科课堂教学高效模式的形成。还要培养、推荐优秀教师上学校教导处组织的汇报课,以总结展示小组成果。2010年10月,我们五六年级语文组胡红霞老师的一节课《只有一个地球》,教师就能够妙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妙用竞争方法,使课堂"活"起来。同时,还能够巧妙结合以前所学知识,让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被有效利用,有体验、有感悟、有兴趣、有激发,学生不开小差、不游离于教学之外。这节课,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高效课堂”活动,促进了我校语文组教师自觉钻研教材教法意识,转变了我们的教学观念,营造了一个深入研究实践有效课堂的良好氛围。当然,实施进程中也有许多倍感艰辛和困惑的地方:
首先,集体备课时因为要研讨的内容多,所以尽管有固定的时间(每星期二下午最后一节课为语文组集体研讨时间)保障,但仍旧取不到很全面的效果。
    其次,课堂教学环节,因为所使用的导学稿偏习题化,所以使传统的语文教学环节中“读”的优势在课堂中大打折扣,有些遗憾!!
    再次,学校方方面面的各项工作往往集中到一个教师身上,真所谓繁琐又驳杂,精力上的“透支”,也大大影响着各项研讨活动的质量。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15: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肖港路西        六年级
殷琳老师:(等待稿子上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3-29 15:44 , Processed in 0.18804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