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直面当代书法批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5 11:0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直面当代书法批评



傅德锋
--------------------------------------------------------------------------------
      


      古人有“善鉴者不书,善书者不鉴”之说,此言可谓不无道理,但又并非绝对,因为既善书,又善鉴的古代优秀书家并不鲜见,像米芾即为最典型之一例。但即使是他这样的书法大家和鉴评大家,有时在他口中也不乏偏激之论,这当然与他的个性、艺术观点等大有关联。而后世人对他的评价亦见仁见智,各说不一,由此可见,作书难而赏鉴尤难!至于此种细节,因不是本文讨论之重点,故不一一举例。

      而提及当代书法批评(包括创作批评、理论批评、书坛现象批评和书法批评之批评),就不免引出很多话题。

      由于当代社会分工的高度细化和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外加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书人功利思想的泛滥,使得当代书法批评步履维艰,不尽人意。具体表现为两个“杀”字,即“捧杀”与“棒杀”。可能目前“捧杀”更甚于“棒杀”,因为“捧杀”尽管也是“杀”,但“杀人不见血”,而被“杀”者大多只知其“捧”,不知其“杀”,大多乐于接受,因此,虽然“捧杀”之风愈演愈烈,甚至“人仰马翻,血流成河”,但众多“被杀”者并不见有明显的觉醒,反倒在各种“过誉之词”面前,欣然接受那些骇人的封号与头衔,仿佛“大腕名家”,俨然“一代宗师”。

      而“棒杀”则不然,哪里有“棒杀”,哪里就有“反抗”。且因“棒杀”之角度、力度不同而“反抗”程度及方法亦各有不同。依笔者之分析,凡“棒杀”,大抵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因人废书”型,一种为“因书废人”型。“因人废书”型体现为,或被“棒杀”对象不是自己“流派”或“主义”内者,即使人品不成问题,但因主张不同,风格有别,为争夺书坛“权威”计,故“杀”之;或因被“棒杀”者因人品操守多有缺失,即使书艺可观,亦不得不“杀”之。这就与书史“封杀”蔡京、秦桧等奸臣之书相类。但无论如何,“棒杀”是要担风险的,尤其是同时代人互相之间,此情尤甚,一不留神,就“官司”缠身,口诛笔伐,你来我往,纠缠不休,“火药味”十足,有的甚至会演化为互相之间的人身攻击,像上世纪90年代《青少年书法》上因“王镛、郭子绪”的所谓“童体书法”而进行的那场周(俊杰)李(尚才)论辩,就令人至今记忆犹新。而事实上,那种人身攻击式的“争论”不论以哪一方“败阵”而告终,本质上都丝毫无助于良好批评作风的树立。虽况“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搞得太过离谱,也就只能给人们留下一个笑柄。

      其实,在书法方面,提出批评与对待批评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本质上来讲,批评是对书法创作(也应包括书法理论)的呵护,是一种更深更高层次上的补充与延伸。真正的书法批评绝不是那种不顾客观事实的信口开河。而是对某一书家和某一作品的全面而客观、理性而正确的评价,是一种欣赏信息的良好反馈。对从事批评者而言,要具备较高的审美眼光和艺术修养以及职业良知。而对被批评对象来说,更需要一种豁达,一种胸襟和气度。如何批评以及怎样正确对待批评,则能够反映出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的艺术品位与综合素质。

      而当代书法批评就恰恰暴露出这方面的诸多严重问题。

      从人际关系上来讲,其中相当一批从事书法批评者,在进行批评时,大多避重就轻,净说些不着边际的套话,用到谁的身上都合适,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这对网罗书坛人际关系来讲,倒的确不失为一条“上策”,但却不是真正的书法批评,真正的书法批评因人因书而异,讲求个性风格,能够切中要害,有的放矢,从而让批评对象在此后的创作方面有所感悟与收益。

      从批评的水准上来讲,一些从事书法批评者,因自身素质及修养所限,目光所及,难免偏激,多从个人好恶出发,以偏概全,以点代面,造成随意性批评,这同样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书法批评。

      还有一部分从事批评者,完全出于“谋食”之需,其批评态度与视角完全受功利思想操控,说话往往指东打西,言不由衷,充其量只是一种廉价的附和与鼓吹罢了,与真正的书法批评毫不相干。就书坛目前状况而言,这种现象还比较普遍,这也就是时下书坛“名家”、“大师”铺天盖地的根源所在!在这些“好好先生”口中产生的所谓书法名人,都含有较大的“水分”,人们应慎重对待之。

      另有一种不良现象,即批评者在选取批评对象时,有意制造“轰动效应”,或大挖噱头,故意选取某些书家的平常之作进行评论,进而对该书家下一个不切合实际的结论。如某人撰写的《书法门诊室》一书,就系此种类型。如果照此评法,恐怕能耐住推敲,经住考验的书家就所剩无几了。

      笔者以为,书法批评,有比无好,此其一:书法批评,宁缺毋滥,此其二。如此说法似有矛盾,而实不矛盾。一个书家,一件作品,面世之后,无论文野雅俗,总得有个说法。毫无争议的作品是根本不存在的,即使是像《兰亭序》和《祭侄文稿》这样的经典之作也概莫能外。如果没有正常的批评,也就等于没有真正的欣赏者。但批评又是遵循一定原则和规律的。面对书家也好,作品也罢,书艺人品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尽管我们不提倡那种因人废书的作法,但国人“因人论书,书人合一”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很难动摇,只观其书,不问其人的批评方法,恐怕也不易为人们所首肯。因此“德艺双馨”还是人们普遍而一致的愿望。至于那种“因书废人”,牵强附会,随意安插“罪名”,对作者人身肆意攻击之作法,尤其令人厌恶!

      再就是批评对象选取问题。并不是所有的书法人都可以进入批评家的视野,只有具备代表意义的书家才可能进入批评家的视野。因此,从批评对象的选取也可以窥见一位批评家的学术品位。那种为“谋食”之需,逢人就“批评”(只说好话)的如同“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式的作法颇有点生意场上薄利多销以招揽顾客的味道,因太过随便,故缺乏批评的典型性,这种批评也就显得意义不大。

      如果一篇批评文章缺乏学理性、针对性、客观公允性以及批评个性,这样的文章就是十分平庸的,因为只是套话连篇,泛泛而谈,读过之后,不能给人以启发和警示。

      因此,笔者认为,当代书法批评存在的问题的确不少,或“捧”或“棒”,都不是批评家应有的态度。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但除此之外也与批评者的主观因素有关。物质生活再怎么丰富,如果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领域得不到相应的净化,则这种恶性循环仍将延续。虽说“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但在当代商品经济社会背景下,这一褒一贬之间,却又包含着多少人情世故,是是非非……

(本文原载《书法导报》,并被《美术报》《羲之书画报》《青少年书法报》《甘肃书法》转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5:51 , Processed in 0.06130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