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梦回燕赵军营之二--军民 鱼水 文--曾昭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1 06:4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孝高陈材信 于 2014-1-6 13:31 编辑

                         梦回燕赵军营之二--军民 鱼水                                             
                                                                   曾昭权

      鸭鸽营机场,是当时空军涿州航空学校飞行二团的训练基地,我有幸在那里担任了三年的飞机机械师。
      我到鸭鸽营的第一印象,便是那里比北边富裕。它在河北平原南部,遍地富饶的棉田、麦地,农民下地劳动,多是骑自行车。那个时代,三转一响(三转-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一响-收音机)可是富裕的标志啊!那里几乎每一个生产大队(自然村)都有自己的剧团和吹歌(一种河北特有的仿人声民乐)队,农闲时,自娱自乐。
      我们的基地包括位于京广铁路东面的机场、铁路西面的营房和油库三处设施。机场是2千米直径的草地机场。内有机库、停机坪、修理所、靶场和器材库、油料站、冷气(压缩空气)站、充电站等附属建筑。营房和油库都是几百米见方的正方形。营房、机场和油库之间都保持有相当的距离,以至于营房属于临城县,而机场和油库在高邑和元氏合并前也是各自分属于一个县。营区的四周都是农田,鸭鸽营村就在营房正南不远的地方。
      营区的三处场地,都没有围墙,更没有铁丝网、电网。仅仅在场地四周挖出不足一米深的壕沟,堆成土埂,以示边界。基地的所有建筑,除机库和修理所因门的面积太大,不得不用角钢加强木门外,其余门窗和锁钥,都无异于当时一般的民居。担任保卫工作的“兵力”,就是一个警卫排的三个班。一个班负责一处警卫工作。在没有飞行任务时,村民可以在机场自由穿行、放牧、割草等等。岗哨和卫兵,其实只具有象征意义。而至少我在那里的三年里,没有发生过一次偷盗、破坏或者军民争利的事情。对比于现代社会,家家防盗铁门、防盗窗,党政机关更是戒备森严,“闲杂人等”不得入内等等严酷措施,也阻止不了盗窃、抢劫、伤害事件,上访、截访矛盾的时有发生。今昔对比之下,那时的防备,简直形同儿戏。这就想起一代伟人的名言“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了。那个时代,是一个人民觉悟较高的时代;很多地方可以做到夜不闭户、道不拾遗;那时的军民、军政、官民鱼水可以说是和谐亲密。有意思的是,那个时代,恰又是强调改造思想和批评、自我批评的时代。

      我们的机场、营房、油库不是靠那几十条枪,而是靠周围觉悟了的人民群众、组织起来的农民来保卫的。是他们所组成的“铜墙铁壁”保卫了我们。
      部队每个星期放一回电影,银幕就张在营区边的土埂上,我们在里面看,群众在外面看,各得其所。当然都是露天电影。
      说到看电影,便想起一件事。有一次正在看电影时,偶见机场东面,有一架飞机开着航行灯,由南向北飞去。也没有当回事。因为飞机夜航,是常有的事。而马上,就接到机场东边那个生产大队打来电话,说飞机过后,村里发现许多反动传单,正在组织民兵收集。原来,那是一架美蒋侦察机。过了几天,部队便传达了领导机关的通报,批评驻邯郸地区的高炮部队(那时还没有地空导弹),责备他们没有把那架飞机打下来。那晚看的电影,是川剧《杜十娘》。
    每当农忙时节,例如春种、夏收,部队都“倾巢出动”帮助生产队抢种抢收。而遇到旱涝灾害,部队更要出动支援抢险救灾。
    1958年大跃进,北面的高元(由高邑县和元氏县合并而成)县农机厂要想生产内燃机,厂长张长淼带着县委介绍信找团领导求援,要求部队帮助培训新工人。团领导命我和另一个机务干部(我教内燃机,他教机械制图),带领两个理论水平较好的、修理所的钳工和车工前去。
      培训班借用学校校舍,集中了全县两三百个出身好、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青年男女(绝大多数来自农村),交给我们培训。我们对他们实行军事化管理。

               
                             上图是曾昭权在给受训学员讲解内燃机调速器的原理
            

                                      上图是曾昭权在课余给受训学员教歌
      学员们都统一住宿。起床、出操、上课等等作息时间,都由我们号令。我们自编教材,刻钢板油印发给他们。内燃机、机械制图全体上大课,车工、钳工分班上课。吃饭都是大食堂,主食都是窝头,很少吃肉。
      那时卫生条件很差,苍蝇特多,厨房里窝头一出笼便叮满了苍蝇,金黄色的窝头顿时变成一片黑绿色。学员们吃了没事,他们都是来自农村,习惯了,有抵抗力了;我们就不行,四个人一齐拉起了肚子。我们到药店,花几毛钱买了一瓶痢特灵,自己治病,不久便好了。而我们仍然吃那个饭,就再也不拉肚子了,有了免疫力了。真所谓“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啊!

            
                                                  训练班结束后的留影

      1966年3月8日,邢台地震时,我早已调离二团,经三团、校机务处回到涿县校部训练处了。但也听到二团的同志们讲到当时救灾情况。鸭鸽营和隆尧都属邢台地区,所以二团是第一支到达现场的救援部队。一路上,公路断裂,不能行车,只好下车跑步到达现场。带上的工具却难以用上。因为当时农村都是土坯房,房顶和墙体都是厚厚的泥土(这种房屋保温性能好,冬暖夏凉却不抗震),地震发在凌晨五点,那季节,还没有天亮,村民还在熟睡。住房倒塌,都被“活埋”在泥土中。如果动用工具,就可能伤及被埋的灾民。大家只好徒手刨,手都刨出了鲜血,有的指甲也刨掉了,甚至指骨都露出来了。同志们不顾自己伤痛,一心只顾刨呀、刨呀,力争尽快刨出、救活更多的受灾群众。3月10日,周总理便坐直升飞机到达地震现场,代表党中央、毛主席慰问受灾群众和救灾部队。如果当时我还在鸭鸽营,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参与救灾行动的。
                                                                        2011年6月1日

      欲参看《梦回燕赵军营》之第一篇,请点击下面的链接:
      http://www.jszywz.com/thread-33230-1-2.html
2#
发表于 2011-6-1 09:07:27 | 只看该作者
http://xnjyw.5d6d.com/thread-33573-1-1.html
《教师之友网》原创首发稿。转载须保留作者名,注明出处。
3#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09:26:56 | 只看该作者

读昭权《军民 鱼水》

本帖最后由 陈材信 于 2011-7-13 11:30 编辑

昭权:
      我1959年是执行“管教合一”,当了一个班学员的区队长,与他们一起在二团训练,捞到一次跳伞。第二年又搞起了“理论教育下团”,我被分到二团,一直工作到1961年年底奉派入学,我在鸭鸽营差不多也呆了将近三年,对你文章所说真的是感同身受。让我也补充一点事例吧。

一、拜年队
      1960年春节前夕,我到二团报到了,背包刚放到床上(这个床是别人的,我的还没有安排呢),团直许映龙协理员就给我布置任务:明天去给老乡拜年,你做个横幅。我问:上面写什么字?答:拜年队,就这三个字。工农干部,简单干脆。我就找到纸张,描上字形,剪好。有战友帮忙用大头针别在红布上,第二天敲锣打鼓就出发,在附近村子转了一遍,还要打听好军烈属家居的所在,他们家门口是要专门停留一下,见到主人出来表示了拜年的问候才离开的。
            
二、不言舍生,也曾忘死
      忘了是哪一年夏天,机场东边一条平时不起眼的河流发了大水,有决堤的危险。我随队伍出发,投入了抗洪抢险。我和另外一两个人扶住木桩,身体最强壮的战士就站在其他人的肩膀上,用大油锤打桩固堤。水深及颈,水流汹涌,木桩既有浮力,又受水流冲击,人自己都站不住,扶稳木桩谈何容易?我是咬紧牙关坚持到底,直到几个小时后水位下落,河堤不再危险了,才随部队撤回。回忆那一天,我并没有表态要舍生,但真的忘了一回这个死字。

三、离农民最近
      正如你文章所说,涿州营房四面有围墙,而鸭鸽营的营房是最亲民的了。闲暇时我经常走到田间,与农民接近接近,补补课。有一次我问一位正在摆弄水泵的社员。我就问他:老乡,今年收成怎样啊?他说:成,比去年增产了。我问:那工分是多少?他说:比去年少了。我糊涂了。他说:今年天旱,用柴油机浇地才增了产,但花销更大了。我这个城市兵,这才明白农业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四、艰苦岁月
      鸭鸽营的环境艰苦,而那时的生活又赶上了三年困难时期。我们一个月31斤粮食的定量在全国来说算是很优待的了,但部队为支援灾区减为28斤,60年又再减为27斤。确实是吃不饱,早晚两顿自己就会安排喝粥。我把本该换被里的布票也交出来支援灾区,盖着破了大洞、漏了棉絮的被子。
      60年六月,部队自己挖了个游泳池,我在七月份“掐自己的脖子”,到了月底省下了三斤粮票。八一放假,我就开始学游泳了,本来再游个三几次就学会了的事,到了第三天,学游泳“专用粮票”用完了,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游泳池。直到1965年,粮食情况缓和了,大比武的有关令下,每天一小时,人人必须过关,我才学会了游泳。
      但是,我们面对国际形势、边界骚扰和东南沿海的挑衅,日日夜夜,训练执勤,不稍懈怠。我还时常回忆起建国初年领袖说的有困难、有希望、有办法的话。

      抚今思昔,我们今天的物质条件是大大地改善了,但问题不少,困难仍多,我们不是还要经常回忆这句话吗?
                                                                        材保 2011-6-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17:39 , Processed in 0.07893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