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神舟8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其俊先生著《诗艺管锥》全文[张先生特许本站独家发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32:25 | 只看该作者
18、 是“外行”“误导”,还是故意曲解
                           ——评张红的《不会写作最好不要谈创作》
       
        前不久,我从“中国作家网”上读到一篇引人注目的奇文,标题为《不会写作最好不要谈写作》(原载《中华读书报》2004年9月15日)。作者是张红。只因我也是一位挂了个“作家”之名、而又喜欢看文艺批评文章的读者,总喜欢赶热闹插足于争鸣文章中看它个究竟:到底是公有理,还是婆有理。故而此文便引起了我的关注。一读方知该文乃是针对“《中华诗词》2004年第6期,刊有东南某大学‘博导’陈良运教授谈当代诗词创作之文《从古人的圈子里走出来》”提出尖锐批评的,说他这是在“告诫欲作诗者要远离古人之作,读后教人觉得不可思议。”文中说:“陈教授不是鼓励人们扎扎实实地多读些古人诗,争取‘入’进去,而大谈什么‘突围’、‘摆脱’……岂不是太滑稽了吗”?文中还说;“原来他从不作诗,更不填词,只是一位靠‘论诗’吃饭的教授”,因此,在陈“文中还有些说法,如只要懂平仄,知其形式‘就能写出有格有律’的诗词,显然是外行话。”“陈教授所发之论,明显脱离实际,属一种误导”。该文篇末点题,以斩钉截铁的话语作结论:“不会写作而来谈创作,实在不可取,应为一切不会写作者戒。”
     文艺界开展文艺批评本来是值得提倡的好事,真金不怕火来炼,真理总是愈辩愈明的。但批评总得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对事不对人。这总该是个起码的原则吧!我也是一位《中华诗词》的热心读者。此前陈教授的文章我已读过,与之相关的前一篇“试谈”“突围”,我也读过,倒是觉得陈教授的文章巧借军事术语“突围”,小标题就很新鲜醒目,引人入胜,其文亦颇有见地,对人有启发。在读了张红的这篇批评文章之后,我再回过头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将陈教授的这篇“再谈”“突围”和与之相关的前一篇“试谈”“突围”对照尖锐批评他的张文,重新研读了一遍,看看这究竟是那位“外行”博导在“误导”呀,还是这位批评者故意片面曲解其本意而妄加指责呢?得出的结论是后者!下文我就从两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此文批评“突围”的反批评。
      首先,该文立论的论题与结论其基本观点就不正确。不能成立。说“不会写作者最好不要谈创作”、“不会写作而来谈创作,实不可取,应为一切写作者戒”。这个提法和结论能站得住脚吗?显然不能。评论家评论写作,就一定先得另有文学作品问世么?显然不是!这往往是社会分工使之然耳。比如说刘勰的《文心雕龙》,就被公认是我国古典文学理论奠基的经典巨著,全书五十篇,三万七千多字,就有从“神思”到“总术”等十九篇是专谈创作论的,乃是全书的精华之所在,被后世奉为经典,其中有许许多多闪光的亮点,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乐为今人所引用,以为其文立骨;而刘勰的其他作品则鲜为人知,据某所知他仅有两篇佛教文章尚存,亦非文学作品。又如:俄国近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他的代表作《文学的幻想》、《论普希金的作品》等都是评论文学创作的,你能说他不该评吗?!仅举此两例,就足以证明张红此文立论及其所得出结论之不当。其实,陈教授也并非张红所奚落的那种 “原来他从不作诗,更不填词,只是一位靠‘论诗’吃饭的教授,属于钱钟书先生批评的那种”。 据某所知,他还出过几本诗集,并在《诗刊》上发表过诗作呢!看来张红先生并不很了解陈教授,却信口开河,妄出此言。
        再则,文学批评总要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实事求是,就事论事,就文评文,对事不对人;而不能片面曲解。张红先生的文章恰恰是后者,他就违背了这个基本原则。记得鲁迅先生曾在《对于批评家的希望》那篇杂文里,针对当时的几位批评家批评翻译家译本时就说过:“还有几位批评家当批评译本的时候往往诋为不足数的劳力,而怪他们何不去创作。创作之可尊,想来翻译家该是知道的,然而他竟止于翻译者,一定因为他只能翻译,或者偏爱翻译的缘故。所以批评若不就事论事,而说些应当去如此如彼,是溢于事权以外的事,因为这类言语,是商量教训而不是批评。现在还将厨子来此,则吃菜的只要说出品味如何就尽够,若如此之外,又怪他何以不去做裁缝或造房子,那是无论怎样的呆厨子,也难免要说这位客官是痰迷心窍的了。”读了鲁迅先生这段深刻的话语、生动的比喻,是不是也该说张红先生也是“痰迷心窍”了呢?!他这岂不是要求一切谈创作的评论家都必须先去写作之后才有资格再来谈创作呢?“不会写作而来谈创作,实在不可取,应为一切不会写作者戒,”不就是这个意思么?!张红此文显然是背离了“就事论事”的基本原则,故意片面地曲解了陈文的本意。能写能评的评论家固然很好,但若是从社会分工的需要出发,各尽其能,各有专长那又有何不可呢?!诚然,当前确有某些诗词作者囿于其自身的综合素质、文化底蕴和认知视野,制约了他们的诗词创作水平的提高,而尚处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当局者迷”的状态,亟待“旁观者清”的批评家们来“指点迷津”,所以《中华诗词》应运而生就开设了“读者评刊”、“疑义与析”、“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间会约请学有专长的评论家谈点看法,又有何不好?!评论家往往是读者之中的佼佼者,见多识广,他们往往是为了“欲穷千里目”而“更上一层楼”的登高临远者,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就能望得更远、看得更清些。此次,陈教授在2004年第6期上所发表的《再谈中华诗词的突围》乃是在“疑义与析”栏目中刊出;与上次首谈“突围”《见古人未见,感古人未感,写古人未写——试谈中华诗词的突围》(《中华诗词》2003年第4期“读者评刊”栏)是姊妹篇遥相呼应(不知张红先生看过那篇没有?)陈教授在两文中都是以一位普通读者的身份心平气和地来评刊的;对比张红先生在此文中之盛气凌人自诩内行,摆出教师爷的架势来教训人的口吻则泾渭分明。所谓“疑义与析”:乃是针对当前诗词创作中存在的某种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提出“质疑”、与之“分析”,探究其成因,进而提出疗救的意见与建议。这应该说是切中时弊的“急时雨”和给“当局者迷”送去的一缕清风似的“清醒剂”。却怎么在张红戴的有色眼镜里竟成了“外行”“误导”呢?!陈文中分明说他“平生读诗不下十万首,对‘古今谈诗的著作’也大体浏览过。两方面都读得较多了,自然会形成一些个人的看法”,才从“复古”与“师古”方面“再谈谈突围问题的”。他还在此前那篇“试谈”“突围”的姊妹篇中就曾清醒地指出当代诗词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量与质的比例悬殊,滥、俗、滑、浅比较普遍地存在……”所谓“滥俗滑浅”:其所指的也就是空话、套话、现存话,标语口号一般化,干瘪、枯燥没诗味,浅俗无棱无新意,不过是仿古韵语而已 。这本来也和张红文中所指出的时弊:“诗词竟成了谁都可以提笔来写的东西,也难怪不少人都进入了诗词界,成为‘诗人’。这是现今风气使然。许多人的诗是白开水,没有一点儿味道,甚至成了标语口号,根本不叫诗。”其实也都是相通的。但问题的分水岭则在于:张文与陈文所强调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张文强调要厚古、崇古,“入得进去;”陈文则着重强调“师古”在“入得进去”之后,还必须“出得出来”,—从古人的“阴影”中“突围”出来!实质上陈文的本意在于突出强调当代诗词创作要推陈创新,与时俱进。绝非“反对人们扎扎实实地多读些古人诗”就在陈文中分明还特意指出:“当代诗词的创作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初学者们熟读古人佳人乃至仿作是不应苛责的。但入门之后,还仍以仿作为能事,则实不可取,他因此一辈也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陈文中还特地引清代“性灵”诗人袁枚之说以印证:“人闲居时不可一刻无古人;落笔时不可一刻有古人。平居有古人,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随园诗话》卷十)。显而易见,陈文立意乃是侧重强调“入门之后”作诗之时,更要从古人留下的那片“阴影”里“突围”出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怎能说他是在“告诫欲作诗者要远离古人之作……不可思议”呢?!”陈文中还特意强调了“师古”就是要“学习、接受前人的创造成果,以前人的创造精神为师,应是‘师古’的正确解释。”陈文中的确说过:“不会写文言文的人,只要稍懂平仄,熟练诗词种种形式,就能写出有格有律的作品。”张文却说这“显然是外行话”。依我看未必如此!陈文只是说“就能写出有格有律的作品”,这“作品”并非就是“诗词”,张文却偷换了概念。而这恰恰只是单就其形式而言,并未称其内容是有内涵、有韵味的诗词佳作。这恰是切中时弊,很有分寸的内行话,怎么会是“外行话”呢?张红在其文中不是也说:“许多人的诗如白开水,没有一点儿味道,甚至成了标语口号,根本不叫诗”,“这是现今风气使然”的吗?难道只有你张红说的这些是内行话,别人说这些就是“外行话”了呢?!当代诗词创作之时弊,大量积存于汗牛充栋的各种内刊的个人诗集之中,尤其是“三应”之作中。笔者身边就有一大堆“诗友”寄赠的内刊“诗集”,顺手一翻,就有这样的“诗”作跃入眼帘,即如:“征程八十年,大地换新颜。济济英才出,神州谱新篇。” (《庆祝中共八十华诞》)这也是“诗”么?非也!鉴于此,陈文提出要疗救时弊,就须“突围”,怎么个“突”法?陈文进一步提出要在几个方面“突围”出重“围”:不仅要在格律形式上“突围”:“当代诗词家不但形式方面知正也知变,在艺术表现方面更须以‘知变’为主导”;更要在内容上“突围”:意象新、意境新,推新出新,应当是“活色生香”,而非仍是“古色古香”!再还须在语词表达上“突围”,即要善于从当代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口语中去“直寻”,提炼出传神写照、表情达意的鲜活灵动的语词入诗。若依我体悟:这也就是:当代诗词创作感情要更真,象境要更新,目光要更远,寓意要更深,表达要更活。这才算是“突围”了。
     由此看来,陈良适教授文中倡导的“突围”论,决不是什么“外行”“误导”,而恰恰相反,正是行家里手针对当代诗词创作中的某种时弊及时进行疗救,和十分必要的正确引导!张红先生妄批“突围”之奇谈怪论,故意片面曲解陈文之本意,可以休矣!

                                  (载《中华诗词》2005,4)
72#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33:54 | 只看该作者
19苏学研究领域里的一项盛举
                                ——《苏东坡黄州作品全编》评介
       丁永准、梅大圣、张社教三位先生编注的《苏东坡黄州作品全编》(以下简称《全编》)已于1996年8月由武汉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这部50余万字的鸿篇巨制的问世,填补了苏学研究领域里的一项空白,乃是集古今研究苏轼黄州著作成果之大成,堪称苏学研究领域里的一项盛举。也必将在苏学学界激起热烈的反响,有力地推进苏学研究向纵深发展。诚如当代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靖华先生在致作者函中所言:“你们为苏学研究界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复旦大学韩国研究生林俊相先生在致函中也说:“你们编注的这本书解决了我的难题,是我梦寐以求的。”
      鉴于《全编》是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作品“全编”,因而在整体的苏学研究中,它就据有举足轻重的显要地位,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诚然,学界公认:苏轼在黄州时期是他毕生文学事业最为辉煌的时期。他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不仅量多、而且质高。“二赋”和“赤壁怀古”词等杰作都是这一时期成就的重要标志。苏氏晚年回溯其文学生涯也自鸣得意地称之曰:“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而三州“功业”又当首推黄州。可惜在这以前,就一直没有一部完整的苏氏黄州集。《全编》中不仅展示出苏氏在其创作高峰时期文学功业走向辉煌的轨迹,也充分体现出苏氏在人生和仕途都发生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其人生观、宇宙观和价值观都得到了根本转变的演进流程。还能从中透露出其思想上三个观点的根本转变与文学事业的皇皇业绩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相得益彰的密切关系。
《全编》的“编”和“注”还具有如下鲜明的特色:
       一是编得全而实:即所编入的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作品齐全而且考订翔实。编注者不仅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各种东坡全集、选集的书面材料作出新的校点考订;还从苏轼留下来的手迹及地方志书中钩沉辑录了30来篇佚文,其中就有前后赋的小楷跋语,为苏学研究提供了好些新的珍贵资料。他们还对所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认真的甄别,明辨真伪,决定取舍。《全编》收编了苏东坡自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二月被贬到黄州至七年(1084)四月调离贬所,在黄州生活四年零四个月(含两个闰月)期间与此相关的全部作品,计诗约220余首,词66首、文与赋172篇,书信288封,共计740余篇。按上述体裁的体例依次编排。每个部分之后均设“附录”,收入苏氏离开黄州后所写的回忆怀念黄州的作品,以加深读者对苏氏在黄州生活与思想的全面深入了解。书前有梅大圣先生的“代前言”可算对阅读《全编》总的提示;书后有丁永准先生经过修订的《苏轼黄州活动年月表》又是对《全编》大体梳理出了一条脉络。通观《全编》,真可谓洋洋大观,齐全翔实矣!
      二是注得精而新:即力求注释得准确精当。并且恰到好处地融进了当代苏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全编》的编者在作注释方面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尤其是注释①则更是一篇之眼。不仅有对该篇作编年的考订,还有对创作意图和简明提示或解题,乃是阅览该篇的窗口。再就是编注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善于广泛吸收当代苏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自己特定的审美视角出发,恰到好处地在注释中适当的地方插引前人精当的评语,画龙点睛,以加深读者对文本的理解。诸如查慎行的《初白庵诗评》、汪师韩的《苏诗选译》和纪昀的评《苏文忠公诗集》等。注释中还订正了同类作品注释中的某些讹误,廓清了某些望文生义的妄注,力求严谨精确。
        由是观之,《全编》的问世,确实是做了前人想做却未曾做好,而别处的今人即使想做也很难得做到的一件大好事。因此,就无愧于称之为苏学研究领域里一项值得庆贺的盛举。

                                          (载黄冈日报,1996,12,26)
73#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35:25 | 只看该作者
  后 记
           《诗艺管锥》终于以这样的面目面世了。而萌生出这本小册子的念头则是近两三年。近两三年来,我应邀多次在湖北省诗词学会诗词研讨班和省老年人大学诗词研讨班作专题讲座,而讲座的内容好些也与近年来在《中华诗词》上常发的拙文有关联,好些诗友便拿这些拙文来与我共同探讨,并真心实意地向我建议:就把这些文章收集起来,合出个集子吧,是会对读者提高诗艺素养有所帮助的!是因为这些文章都谈得比较具体,理论联系实际,往往具有可操作性,没放空炮,比较合乎我们的口味,雅俗皆可共赏,是会有一定社会需求的。这对我是鼓励,也是鞭策。
          我原本并不打算单出这个本子,乃是出于两种考量:一则是耽心质量和数量都不够出单行本的份量;二则也是捉襟见肘,虑及这年头出书难,销书更难,就只想挑选几篇自以为稍好一点的诗论短文纳入个人诗文自选集《履痕心迹》中出,总可以节省一点经费,减轻一点负担吧,也少操一点心。自听了诗友们多方进言,我这才萌生了单出这个小册子的念头。
        当我把萌生的这个念头通过电话和书信给我心目中一问钦慕的贺敬之老前辈时当我把萌生的这个念头通过电话和书信给我心目中一向钦慕的贺敬之老前辈时,当即得到贺老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扶持。贺老在复函中说:“您近期谈诗艺诸文(注:指发表于《中华诗词》上的那些拙文。因贺老和我都得到《中华诗词》长年赠刊,故而便能看到我发表在该刊上的拙文。)很好,出版单行本甚为必要。祝贺您学术新进展、新收获!我的字越写越写越拙,书名(注:指《诗艺管锥》)只好重写几张,请您选择。如不合用,当再努力……贺敬之(二OO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贺老在晚辈面前竟是如此之谦虚,体现出对晚辈的关爱和鼓励、提携加鞭策之情,的确使我深受感动!至此,我自知已成了过河卒子,只有步步向前了。随后,又得到诗坛老前辈丁芒老师的题诗鼓励:“诗学深茫难挖掘,钻头千炼出锋芒。十年独赏张其俊,同道驰驱一路香。——祝贺张其俊《诗艺管锥》出版,丁芒二OO八年三月金陵”。还有好些诗友就《中华诗词》等诗刊上发的某些单篇诸如诗词的起句、结句和转折、曲经通幽、善用不即不离打造诗词精品等篇与我通函通电话给以热情鼓励,认为其中说理透彻,举例适当,有时还用了正反对比,给人印象甚明,甚深,能从中受到启发。这中间就包括甘肃诗友尹贤、湖北省老年人大学鹰台诗社社长李伟才等。诗坛前辈的关爱和提携以及好些诗友们的热情鼓励,给了我勇气和自信,促使我豁出去搏一搏,将它拿出来献拙了。
         就这样,我就着手搜集资料编目,将近十年来发表于《中华诗词》、《东坡赤辟诗词》、《湖北诗词》等诗词刊物上的和多部中华诗词研讨会论文集中的诗艺短论,连同在几家大学学报上发表过的、后又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多次全文转载过的那几篇论述诗歌意象、意境、意脉的长文以及两篇专题讲座整理稿一齐推将出去,列为“内篇”;而收入“外篇”的,则是与“内篇”有一定关联的、这些年来陆陆续续在报刊上发表过的诗评、诗词赏析文章以及相关的序跋(还有些单篇尚未收集到或非论诗的,也就放弃了)。列为“外篇”既可与“内篇”互相参照,也有助于举一反三。
       这本小册子之所以定名为《诗艺管锥》,乃是从钱钟书先生的皇皇巨著《管锥篇》的署名中深受启发,找到借鉴。钱先生是现当代博古通今、融中汇外的大学问家,尚且如此谦逊,不才望尘莫及,岂敢望其项背,此处只不过是借用其“管锥”一词以期达意而已:意在取其以一管之见,无须求全,只图突破某点钻深一点,要在理论联系诗词创作实际上下功夫,重在探幽发微,力图使之具有某种启发性。倘能如此,是所愿也。
       当此献芹小册付梓之际,我谨向一贯热衷于关爱和提携诗坛后进、令我万分钦佩的贺敬之老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感谢他不辞辛劳为拙著三题书名并致函热情鼓励!感谢丁芒老热心赋诗祝贺!更要特别感谢丁国成编审欣然接纳拙著安排在他所主编的这套丛书中出版,还在百忙中通审全稿并为之作序!国成同志与我诗交多年,与我颇有诗缘,其人品文品诚令人敬佩!还要感谢北京燕山出版社暨责编先生的辛勤操劳与运作。总之,如果没有诗友们的热心鼓励与建议,我就没有单出这本小册子的念头;如果没有得到贺敬之老及时雨般的一连三份题署与提携和丁芒老的贺诗相赠,我就没有下定这个决心;如果没有得到丁国成主编的这套丛书的接纳和燕山出版社的支持,我的这本拙著就不会以这样的面目得以面世。如果说这本不起眼的小册子尚有某些可取之处的话,那的确是由于前辈的关爱提携和大家共同劳动的结果,至若拙著中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乃至缺失,那是我个人学识水平欠缺和视野的局限,敬请专家和诗友们不吝赐正,将不胜感激!
     意犹未尽,请让我画蛇添足,再胡谄几句:
     艺海探珠无止境,深山掘宝苦难寻。
     精疲日暮兼程急,搜索枯肠只献芹。



                                                      作者:张其俊谨识
                                                            2008年10月于江城
74#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37:29 | 只看该作者
全文上传完毕。
书中自有黄金屋,此话用在此处,真是意味深长,全文内容耐看,值得我辈细细研读!
75#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40:26 | 只看该作者
全文上传完毕。
     书中自有黄金屋,此话用在此处,真是意味深长,全文内容耐看,值得我辈细细研读!



      感谢张老师为《教师之友网》带来这一桌营养丰富的美食。



    感谢管老师为教师朋友们精心准备的这顿丰富“大餐”。
76#
发表于 2011-6-25 12:17:15 | 只看该作者
全文上传完毕。
书中自有黄金屋,此话用在此处,真是意味深长,全文内容耐看,值得我辈细细研读!
神舟8号 发表于 2011-6-25 08:37



三汊学区李学高先生三年如一日助我建设此公益服务网站,季超铭感在心。
功苦同铸是李君
77#
发表于 2011-6-26 18:16:36 | 只看该作者
78#
发表于 2011-6-27 20:37:01 | 只看该作者
三汊学区李学高先生三年如一日助我建设此公益服务网站,季超铭感在心。
功苦同铸是李君。
教师之友网 发表于 2011-6-25 12:17
79#
发表于 2011-11-22 14:09: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0#
发表于 2011-11-25 17:37: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15:45 , Processed in 0.12613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