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神舟8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其俊先生著《诗艺管锥》全文[张先生特许本站独家发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15、感悟独到  象境独探  匠心独运
                                                        ——跋
                         柯展翅君《湖北国有林场之歌》


      我与柯君展翅,诗交多日,且有著述互赠,也许是因为我曾出过几本浅谈诗艺的小册子,又常在《中华诗词》、《湖北诗词》上发表点诗论短文之故吧,便受到他的错爱。值此柯君新著付梓之际,承蒙特邀我为之题跋。盛情实难推却,恭敬不如从命,只得勉力为之。鉴于前面已有三序捷足先登,皆切中肯綮,那我也只好窃得李白游黄鹤楼句:“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对此,我还能有何新见?故而也只能约略谈点读后感而已。
      综观柯君之诗,总会深切地感受到:他就象一团火,对生活、对本职工作、对诗词充满既深沉而又强烈的热爱之情。而在他晚年,将这种热爱倾注于其情有独钟的诗词创作之中。他的诗词创作,虽说起步稍晚,却十分投入,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便有了长足的长进,一步跃上一个新台阶。从《祛病吟》到《闲余怡笔》,再到《湖北国有林场之歌》,皆各具鲜明的主题,周密的安排布局,就连格律的选取、言辞的表达与技巧的运用,都作了精心的运筹与创新的探索,皆各具特色,其用心之良苦,诚令人感佩!
      诚然,诗词艺术贵乎创新。创新是诗词创作的源泉活水。创新,就要走自己探索的路,要有独到的感悟,独具特色的象、境营构,与匠心独运的言辞技巧之斟酌取舍。柯君在这些方面都不乏新的追索与探求,足以令人刮目相看。
      喜读柯君之新著,扑入眼帘的第一印象便是感悟独到。这是旁人很少涉足的新鲜题材。对此情有独钟,乃是诗人深深植根于他对生活、对本职工作充满无限的热爱,全身心地投入。诚如他在《自序》中所云:皆系“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和亲身所感,是自己十年工作和生活的积淀。”“其切入点必须是自己所熟悉的、亲历过的或身边发生的事,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事,其所感才是真实的,所思才是深刻的。”这正是鲁迅早就说过的:“作者写出创作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我所谓经历,是所遇,所见,所闻,并不一定是所作,但所作自然也可以包含在里边。”(《叶紫作‘丰收’序》,《且介亭杂文二集》),生活在于积累,灵感在于触发。清人袁守定有谓:“文章之道,遭际兴会,摅发性灵,生于临文之顷者也。然须平日餐经馈史霍然有怀;对景感物,旷然有会,尝欲吐之言,难遇之意,然后拈题泚笔,忽忽相遭。”(《占毕丛谈》卷五)柯君积十年深入林海第一线之深功,并从中深切颖悟出“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只要及时抓住了它,“心灵深处就有碰撞感,继而火花迸发。”(均见《自序》)逢新见奇兴奋,这就有灵感!即如:“凉热一山分几季,雨晴十里不同天。人生变幻常如此,世事沉浮只瞬间”。(《走马林场》),若非亲临其境,断然无此体察,更无从由此而升华出感悟人生世态哲理之理趣。诸如此类例句,犹可信手拈来,俯拾即是:“不厌野狐群就屋,犹怜小鼠渐亲人”;“半夜猿声惊户外,千山翠色入窗前”;“风带旧寒将去夏,雪和新雨又逢春”;“黄家岭上钻云雾,红石岩中留屝痕”;“一径晓风花草笑,半林寒月鸟虫眠”;“十人合抱重阳木,百纪遗存罗汉松”……凡此等等,非亲历,岂能奏出如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动人乐章?
第二印象则是象境独探。与第一印象紧密相连的,则是诗艺表现技法中的象、境摄取与运用。诗集中巧用多种意象组接之技艺与意境融洽之活法,相互贯通。实践出真知,诗人从大量阅读和创作实践中,摸索体悟出好些意象组接之技艺与意境融洽之活法。诸如:意象叠加与意象密聚屡屡可见,意象脱节亦可偶见,集子中多用横向的意象并列,亦偶有纵向的意象组合,间或还有时空交错的意象组合与并列。总之,集子中诗人所欲表达的情思意趣,多是通过比、兴、赋等意象示现来完成的。意象乃是构建诗歌艺术殿堂最基本的要素,而在具体的诗词作品中,则往往并非只有单一的意象,而是由一系列意象链组接而成的。首先则是将相邻相关的单意象复合而成一个个复合意象,然后再将一系列复合意象整体组装街接,融会贯通而为全诗之意境。有如:意象叠加,便是由诗句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意象,以动词谓语(或隐含亦可),作为联接纽带重叠交加而构建成的复合意象,这就使得诗句的内涵更加丰满。诸如:“二月鸟呼红杏雨,早春人拜白杨烟”(出句有声有色,犹似“红杏枝头春意闹”)“深林幽径轻云绕,劲竹苍松飞鸟亲,采撷沾盈花蕊馥,登高细嚼岭头云。”(《麻羊垴林场》),后联省去主语,着一“嚼”字,兼妙用通感,忒有韵味。)“云邀翠柏横南岗,雪湛丹枫抱北河”(此处运用上了双重意象叠加,更有助于营构诗中之意境)。“古道挥师跑赤马,寒山卧虎跃红龙”,“密林叠叶蔽蓝天”……又如:意象密聚,则其单意象之间的组接,是以紧缩复句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诗句的内部结构是复合的主谓式或主谓宾式。集子中亦不乏此类例句。诸如:“林静秋高蝉愈噪,岚幽气暖鸟和鸣”;“黑岗垴高云欲立,紫云寨暖鸟长鸣”;“云开雾散初阳艳,晓破星稀微月明”;“路转峰回人络绎,林深岩险雾轻盈”;“坡陡急弯车路险,山高冷峻树林深”;“风来鸟识高枝靓,叶落人知老树圆”;“倚流枕石发三愿,邀月临风尽一杯”……若此,诗句更为凝炼,诗意更为浓郁,颇耐寻绎。
      集子中有些佳构,还能在组接意象链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从时空角度作纵横双向意象组合与并列,精心营构出足以突显其特征的融洽意境。即如:“奇松穿石虬根劲,古寺藏林香火浓。汩汩清泉浮瘦月,丝丝轻雾绕晨钟”(《五祖寺林场》)诗中先是将意象叠加与意象密聚融洽贯通在一起的。前联便是如此,其出句“奇松穿石”是意象叠加,再与“虬根劲”结合又构成意象密聚,对句亦同此理。后联则只是意象叠加,再将前后两联中的诸复合意象从空间角度横向组接为一个系列的意象链,且隐含时间因素的纵向组接,从后联 “清泉浮瘦月”的倒影中虚实相生地浮现出隔夜清幽之景,转到“轻雾绕晨钟”朝晖旭照朝气蓬勃之象,并将引来白天“香火浓”的人文景观。如此错综融汇,构建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浑融,有声有色,特征鲜明的立体画卷,展露出清幽祥和,恬然自适的美好意境,诚令人读之而心驰神往。也许是某种故乡情节吧,我对五祖寺的境界,的确是情有独钟,此番读之,犹如胜地重游,心旷而神怡!
     第三印象乃是匠心独运。诗人煞费苦心地调动多种手段谴词造语,增强表现技巧,以期臻于更好的艺术效果。诸如:化用成语典故神话,双声叠韵,数词入诗,透过一层,回鸾舞凤、虚实相生、顺反拈连,以及白描、夸饰、拟人、镶嵌、借喻、借代、叠词等等,皆唯其所用,任听发落。其中用得最多的则是化用成语、典故、神话。这般化用,乃是借成语、典故、神话的丰富内涵,激发人们的联想,增加诗意的厚重与凝炼,从而也使得表达更为委婉、曲达,耐人寻味。诸如“竹劲莫愁无‘七子’,松苍更喜有‘三袁’”。“襄樊携手夹江汉,庞孟同心隐鹿门”;“射虎噤声拉利箭,叱羊着力舞长鞭”;“龙王一脚踩三县,古洞双泉淌万年”;“天籁舒心忘噪杂,山光悦目享清宁”;“林静秋高蝉愈噪”;“黑岗垴高云欲立”,……这般化用皆贴切精当,引人遐思,逗人神远。
     再值得一提的是透过一层法,对诗中表层意象作深化处理。譬如:“抽槽当是抽贫瘠,换土犹如换脑筋,”“长夜梦中还有梦,深山家外岂无家,”皆穿透表层意象,深探其内核,含蓄婉曲地暗示着:林场广大干群的革新意识、美好愿景与奉献精神,令人敬佩!
      还有拈连(含顺拈与反拈)也值得一提。这是诗人表达丰富联想而以同词(或同词的生发义)互相关照的一种表达方式。诸如:“放马场中溜战马,棋盘石上扎营盘”;“古松古刹千年古,新水新桥一路新。八景应知前景好,丛林尤望邓林深”;“林龄有异质无异,树影无弯形有弯。云可遮山遮路少,雪能冷骨冷心难”……如此拈出的诗句,生动活泼有趣,情味更浓。
另将仅见的一例回鸾舞凤也顺带提及:“无价有名人景慕,有名无价众心倾。”钱钟书在《管锥篇》中概括其基本特征为“先呼后应,有起有承,而承应之次序与起呼之次序适反”。这种顺逆错综交互,回旋激荡,语调活泼灵动。
      至于其他常见造词造语技法,前已大体点出,恕不一一论及。
      末尾,如果还要我吹毛求疵,说说还有什么美中不足之处的话,窃以为那就是:集子中写实处偏多了点,而很有助于升华浑融诗词意境的虚实相生等艺术手法相对地少了一些。象“蓄水天池水映虹”“云含绿意飞江汉”,“雾游峰隐频生幻”,“窗外月光移竹影”这类虚实相生、富有诗情画意的表达,可惜在集子中尚不多见,若能在此项上有所增强,也许还会为本集锦上添花,大为增色。至于全集悉用律体绝句,实属难能可贵之探索,却也难免尚有个别对句有拼凑之痕。但归根结蒂,毕竟是瑕不掩瑜。柯君展翅推出这部新著,的确是一部感悟独到,象境独探,匠心独运的力作。读之,是会从中受到诸多启发的,我愿向同好诗友们推荐。

                         (注:为节省篇幅,文中所引诗句,恕未一一点明出处。)
                                                     丁亥孟夏撰于江城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7年)
62#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17 古文不“古”教新教活
                                ——在全国教育学院古代文学教学研究会
                           第二届年会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我执教专科唐宋文学数届,与会同仁均有同感:教院古代文学的确不大好教。这些教育对象既是成人,又都有着三年以上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他们知识面较宽,阅历较丰富。求知“胃口”很大,可又眼高手低,程度不一,敢于而且善对教师的教学评头品足。他们对老师教学的要求也很不一致,部分学员带着“打货”思想,要求老师把大纲中涉及的中学教材的篇目讲深讲透;而另一部分学员则希望凡属以前在中学(中师)学过的或在初中教过的篇目不要再讲了,腾出课来尽量多学些新课文,扩大知识面。对这两种意见究竟如何看待呢?我以为各有其合理的成分,但却有其片面性,我则采取折衷的意见;双方兼顾,各取其合理的成分。的确部颁布教院专科大纲中规定的某些重点讲授篇目是他们有些学过、有些教过的。对于这类课文宜作分类排队、精心挑选典型篇目,着力开凿新意,切忌老调重弹。除上述两种对立的意见外。也还有一些人带有某种偏见,总认为:古代文学难得“古为今用”。说“古代文学读点可以,何须深究?!”也有些人喜欢追求西方文学现代派的表现手法。认为我国古代的传统表现手法已经陈旧了,值得借鉴的东西并不多。
     针对上述现状和那些偏见,我在唐宋文学教学中,坚信古文不“古”,力图教新教活,使得“雅俗共赏”,各得其旨。奋力打开新局面,开拓新领域。下面就讲讲我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古文新教:即是要注入新的内容运用新的观点和方法来教。
     1、把比较文学的观点、作家作品风格异同比较的方法引进课堂,以史带篇,史篇挂钩,纵横联系。注重把文学史与文学知识落实到各个时代、各种流派代表作家典型作品的实处,启发引导学员学会用比较鉴赏品析的方法,切实掌握这些作家作品风格之异同:①编印一系列简明的比较表和专题辅导资料。将大体同时代但不同流派代表作家的创作风格进行横向比较,乃至同一流派的作家风格上的异同也互相比较。如李白与杜甫诗风比较;盛唐边塞诗派与山水田园诗派诗风比较;王(维)孟(浩然)诗风异同比较;高(适)岑(参)诗风异同比较;宋词婉约派与豪放派词风比较;苏(轼)辛(弃疾)词风比较;柳(永)周(邦彦)词风比较;同是山水诗,祖国的大好河山,在王维诗中呈现出秀美之姿,在李白诗中则呈现出壮美之态,而在孟浩然诗中则呈现出朴质之美等等。这样边讲理论,边举例证,学员们便听得入神,印象深刻。②除了如上所述对同时代作家创作风格作横向比较而外,还同时注意到了对不同时代同类作品的时代风貌与个人风格作纵向比较。如山水诗人王维之禅理入诗、画意入诗,李白之道侠情思入诗,与前代谢灵运之玄言入诗相互对比,各各有态。又如盛唐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派中那种体现着庄园地主式的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不劳而获、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与恢宏时风代风貌,同中唐韦应物、柳宗元等的那种托山水以寄忧愤、写田家以寄同情且隐含着孤清、峭洁、冷峻、忧郁情调的山水诗风格显然不同;更与魏晋时代的那种不与门阀士族同流合污而洁身自好、亲自躬耕陶渊明之诗意趣迥异;还与南朝时代表现出士族地主享乐生活情趣,并带有“玄言”余习的谢灵运、谢眺的山水诗亦有着明显的区别。③还要注意到不同文体的纵横联系与区别:如唐诗与宋词(前者“主情,故多蕴藉”;后者“主气、故多径露”),宋诗与宋词(“诗庄词媚”、诗言志词主情),唐文与宋文(前者简古深奥;后者平易流畅)、唐传奇与宋平话(前者“无传不离奇”,未写劳动人民;后者反映现实生活,多写城市平民)等等。④古今诗比较、中外诗比较:如讲李商隐的无题词的象征表现手法时。便联系新诗中郭沫若的《炉中煤》与闻一多的《红烛》、《死水》来讲,并与西方象征主义文艺思潮产生的社会基础及其“朦胧性和多义性”的特征比较;在讲唐宋诗词中的意象表现手法时,便联系西方意象派来讲,联系具体作品讲“意象叠加”、“意象脱节”(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霜桥;陆游的《书愤》中的“楼船雪夜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等)、“意象并列(意象在空间上的横向联系。如李白的《静夜思》和柳宗元的《江雪》等)、“意象组合”(意象在时间上的纵向联系,如杜甫的《咏怀古迹•明妃村》与《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等)、“全意象”(全诗全用意象来示现,如杜甫《绝句》诗)等等。还把意象派主将艾•庞德的《地铁站台》及其翻译的李白《古风》引来比较。还把唐人的近体诗与欧洲的十四行诗作比较。这对开阔学员们的视野大有祥益。颇受学员们欢迎。
     2、抓住要害,重点突破,求新求深,每篇一得:
     注意不断变换角度。从不同的角度截入,突破某点,纵深开凿,力争做到“四求四不”:求精不求多,求深不求泛,求新不求全,求活不能死。对学员们原来就熟悉的诗文,要着力开凿新意;而对学员们生疏的诗文也只须着力突出某点,力争每课一得,聚腋成裘。如传传统课文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我便把它当作一篇“醉文”来教,我把那早已被人嚼腻了的二十一个“也”字翻新作为醉文的节奏点,就象“醉棍”、“醉拳”那样都有节奏点。更着重讲我自己独到的新发现;文中有十个“乐”字,且是由疏而密地巧作安排,先疏后密,紧锣密鼓推向高潮。这十个“乐”字与二十一个“也”字互相搭配,竟还会产生出特殊的审美效应。即循着二十一个“也”的台阶,步步登上十分游乐的峰顶!教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便着重讲其中的“时空坐标显示法”。并用简笔勾图以示之。教王维的《使至塞上》,便只着重讲其诗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用的是“几何构图法”,并以彩色粉笔将其中的面、线(直线、曲线)、点勾画出来,看它是如何结构成一幅“塞上风光图”的,教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词中宋末尾的警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便特意点明这浊“酒”的“原料”,输入“愁肠”的“化工厂”,七化八化,千变万化,便“化作相思泪了”!在这里,“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真是达到了出神入化妙不可言的境界了。讲晚唐咏史七绝起、承、转、合的结构,便以体育运动中的撑竿跳来作比,仿佛便是起跑、加速、插竿腾跃、越竿那样。教白居易的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时,则着重讲《长恨歌》中的“以意造型”——写汉皇的“思”色是如何“思”的?得“色”之前是如何“思”的,失“色”之后又是如何“思”的?朝也思,暮也思,触景也思,闻声也思,始终是愁思无法解脱;再就是“以色象造型”——写出杨妃是如何以“色”邀宠的?着意写她的“四态”:媚态、娇态、艳态、仙态。其中尤使人过目不忘的则是她的那种笑态、哭态:“以声象造型”——写琵琶歌女则着重用工笔细描的手法极力表现她弹奏琵琶的高超技艺和音乐效果。着重讲如何“以声喻声”。并与韩愈的《听颍师弹琴》、李贺的《听颍师弹琴歌》、苏轼的《水调歌头》(呢呢儿女语)等互相比较,以此打开学员们的思路。象这样,不断变换角度讲,不断变换方法讲。学员中无论程度好的、水平差的,都能雅俗共赏。不仅都能听得懂,而且都得听得津津有味。听到兴浓处,学员们竟时常情不自禁地鼓掌喝采起来了。
   3、结合新诗写作技巧来讲:如讲李贺诗的意象密集时,就联系当代新诗创作也在追求意象的密集,以增加意象的密度和多层次大容量。又如讲宋词中的小令时,便联系新诗创作中出现的那种诗无定行,行无定字,简洁明快,小巧玲珑,只截取社会生活中某一片断的断想式的“小令体”来讲。其他如结合具体诗作讲到赋比兴、感物生情、托物言志、寄兴寓意、情景交融、事议相生、铺陈排比、点染刷色、复沓翻叠、逆挽倒插等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时常即兴联系,插引新诗创作的例证。这不仅雄辨地证明了古诗文对新诗文有着深远影响,而且还对那些爱好文艺创作的人也是颇有启迪的。
     二、古文活教:
     古文要教活,除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贯古通今、融中汇外,贵在有我自己独到的见解和领会外,还要运用灵活多样、变化多端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调动各种手段,大胆革新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突破传统的单一的串讲方式。充分调动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作学习“正向迁移”运动。
      1、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出浑身的解数来。讲唱写画,动作表情,放开手脚,随兴所至。我曾教过文学理论,对美学也颇感兴趣。我的兴趣比较广泛,我喜欢国画,年青时也喜欢音乐、爱好运动,现在教唐宋文学也能充分运用自己头脑里储备的知识信息,并不断吸取新知,大胆联系。纵横开凿,根据教学需要把有关文艺理论(特别是古今诗论、文论)和美学知识引进课堂。在讲诗词意境时,有时就顺手在黑板上勾勒几笔。以画意染诗情;在讲宋词时,有时为了突现词的音乐性和渲染词中的情韵就唱上一曲,以造成词的音乐气氛;要么就将自己平时特地从广播或电视里转录的有关诗词的乐曲拿到课堂上播放一下,以调济学员们的口味。
      2、适当运用电化教学,活跃课堂空气:我特地从广州中华影音公司邮购来一套(10盒)《阅读与欣赏》有声版(古典文学部分)选取其中属于我们大纲规定的重点篇目赏析磁带拿到班上来放一放,借听录音以代串讲之后,教师再选取别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以打开学员们的思路。
      3、引进学术争鸣新信息,组织课堂讨论,活跃学术钻研气氛:如将安旗的学术论著《〈蜀道难〉新笺》摘要、苏轼的“中秋词”争鸣辑要印作资料分发给学员,组织他们积极准备发言提纲,开展课堂讨论,各抒已见,畅所欲言,这就活跃了争鸣的空气。
      4、利用本地得天独厚的条件组织现场教学:如教苏轼的《前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便带领学员们到东坡赤壁现场实地参观,并聘请苏轼学会理事、作家丁永淮同志亲临现场作专题讲学。从而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互相促进:教师还特意将自己钻研教材的心得写成赏析文章在报刊上发表(近年来,我曾在报刊上发表过数篇关于王维、苏轼诗词的赏析文章),再以之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6、指导员们结合课内学习内容或中学古典诗文撰写毕业小论文,以巩固新知。发展学员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独立钻石的兴趣。(引导得法,收效更佳)。   [size]
                                                                                                           1988年10月11日于黄州
                                              (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8,8,9合刊)
63#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7、教师还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吟成诗词,以激励学员们学好本课程,或帮助他们把握学习要点:如我在教唐宋文学启始课程时,向学员们提出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之后,紧接着就即兴吟成一首《劝学歌》:“熟读唐诗三百篇,沉吟咏唱乐陶然,嫣红姹紫足怡目,斗艳争奇兴味鲜。”以之激励他们努力学好唐诗并提出百篇背诵篇目。又如:在讲宋词时,又即兴谄成二阕《读宋词》。其一曰:“长短句,异曲不同工。翠袖红巾杨柳岸,铜钹铁板大江东。凄切易安风。”其二曰:“稼轩句,悲壮益沉雄。醉里挑灯看利剑,梦回吹角挽雕弓。铅泪掷江东。”而在讲完南宋爱国诗词之后。我又吟成了一首《读南宋爱国诗词感赋》:“丈夫无力振国威,却向尊前觅梦回。化作啼鹃犹带血,尚思祭告九州归。”以帮助学员们把握要领。在教杜甫《望岳》诗后,便将拙作《登泰山观日出》(也是一首五律)抄赠给学员们一览:“旭日腾沦海。金鳞漾混茫。丛峦浮紫雾,飞湍泻银浆。松劲危石峭,风高瑞采扬。天鸡鸣岱岳。赤县溢霞光”。以之激励他们爱我中华大好河山,爱我社会主义新中国!(再如在讲了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词后,又抄赠了拙作《长相思•读温庭筠<望江南>词感赋》:“倚江楼,望江流,江柳依依送江流,千帆点点愁。水悠悠、愁悠悠。愁到恨时犹未休,冤家苦了奴!”以此帮助学员们更深入地领会该词的意境。总之,教师同学员们在课堂上常常进行这样的思想感情交流,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刺激了一些学员跃跃欲试写写旧体诗词的兴趣。有些学员就把自己的习作送来教正。于是我便一一为之斟酌润色,好的还拿到班上去请大家来共同欣赏,并鼓励大家来试试笔。
      8、段段小结,层层夯实,环环相扣,一线串珠:每段教学开头有概述(有唐散文、传奇;宋散文、平话等),末尾有小结,更配以配套成龙的口头练习(背诵及思考题)书面作业(包括文学史、文学常识、字词句篇等等),组成了一个由史到篇、由讲到练的完整体系。务求使学员们通过系统讲练活动获得对本课程的一个基本上完事的印象,并从中得到教益、受到感染,从而提高阅读鉴赏、批判分析古典诗文的能力。
    “问渠哪得青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把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教新教活,不也就是在为学员们提供了“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苏轼语)的“活水”来了么?!
                                                                                                                           1988年10月11日于黄州
                                      (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8,8,9合刊)
64#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7、教师还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吟成诗词,以激励学员们学好本课程,或帮助他们把握学习要点:如我在教唐宋文学启始课程时,向学员们提出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之后,紧接着就即兴吟成一首《劝学歌》:“熟读唐诗三百篇,沉吟咏唱乐陶然,嫣红姹紫足怡目,斗艳争奇兴味鲜。”以之激励他们努力学好唐诗并提出百篇背诵篇目。又如:在讲宋词时,又即兴谄成二阕《读宋词》。其一曰:“长短句,异曲不同工。翠袖红巾杨柳岸,铜钹铁板大江东。凄切易安风。”其二曰:“稼轩句,悲壮益沉雄。醉里挑灯看利剑,梦回吹角挽雕弓。铅泪掷江东。”而在讲完南宋爱国诗词之后。我又吟成了一首《读南宋爱国诗词感赋》:“丈夫无力振国威,却向尊前觅梦回。化作啼鹃犹带血,尚思祭告九州归。”以帮助学员们把握要领。在教杜甫《望岳》诗后,便将拙作《登泰山观日出》(也是一首五律)抄赠给学员们一览:“旭日腾沦海。金鳞漾混茫。丛峦浮紫雾,飞湍泻银浆。松劲危石峭,风高瑞采扬。天鸡鸣岱岳。赤县溢霞光”。以之激励他们爱我中华大好河山,爱我社会主义新中国!(再如在讲了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词后,又抄赠了拙作《长相思•读温庭筠<望江南>词感赋》:“倚江楼,望江流,江柳依依送江流,千帆点点愁。水悠悠、愁悠悠。愁到恨时犹未休,冤家苦了奴!”以此帮助学员们更深入地领会该词的意境。总之,教师同学员们在课堂上常常进行这样的思想感情交流,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刺激了一些学员跃跃欲试写写旧体诗词的兴趣。有些学员就把自己的习作送来教正。于是我便一一为之斟酌润色,好的还拿到班上去请大家来共同欣赏,并鼓励大家来试试笔。
      8、段段小结,层层夯实,环环相扣,一线串珠:每段教学开头有概述(有唐散文、传奇;宋散文、平话等),末尾有小结,更配以配套成龙的口头练习(背诵及思考题)书面作业(包括文学史、文学常识、字词句篇等等),组成了一个由史到篇、由讲到练的完整体系。务求使学员们通过系统讲练活动获得对本课程的一个基本上完事的印象,并从中得到教益、受到感染,从而提高阅读鉴赏、批判分析古典诗文的能力。
    “问渠哪得青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把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教新教活,不也就是在为学员们提供了“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苏轼语)的“活水”来了么?!
                                                                                                                           1988年10月11日于黄州
                                      (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8,8,9合刊)
65#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7、教师还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吟成诗词,以激励学员们学好本课程,或帮助他们把握学习要点:如我在教唐宋文学启始课程时,向学员们提出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之后,紧接着就即兴吟成一首《劝学歌》:“熟读唐诗三百篇,沉吟咏唱乐陶然,嫣红姹紫足怡目,斗艳争奇兴味鲜。”以之激励他们努力学好唐诗并提出百篇背诵篇目。又如:在讲宋词时,又即兴谄成二阕《读宋词》。其一曰:“长短句,异曲不同工。翠袖红巾杨柳岸,铜钹铁板大江东。凄切易安风。”其二曰:“稼轩句,悲壮益沉雄。醉里挑灯看利剑,梦回吹角挽雕弓。铅泪掷江东。”而在讲完南宋爱国诗词之后。我又吟成了一首《读南宋爱国诗词感赋》:“丈夫无力振国威,却向尊前觅梦回。化作啼鹃犹带血,尚思祭告九州归。”以帮助学员们把握要领。在教杜甫《望岳》诗后,便将拙作《登泰山观日出》(也是一首五律)抄赠给学员们一览:“旭日腾沦海。金鳞漾混茫。丛峦浮紫雾,飞湍泻银浆。松劲危石峭,风高瑞采扬。天鸡鸣岱岳。赤县溢霞光”。以之激励他们爱我中华大好河山,爱我社会主义新中国!(再如在讲了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词后,又抄赠了拙作《长相思•读温庭筠<望江南>词感赋》:“倚江楼,望江流,江柳依依送江流,千帆点点愁。水悠悠、愁悠悠。愁到恨时犹未休,冤家苦了奴!”以此帮助学员们更深入地领会该词的意境。总之,教师同学员们在课堂上常常进行这样的思想感情交流,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刺激了一些学员跃跃欲试写写旧体诗词的兴趣。有些学员就把自己的习作送来教正。于是我便一一为之斟酌润色,好的还拿到班上去请大家来共同欣赏,并鼓励大家来试试笔。
      8、段段小结,层层夯实,环环相扣,一线串珠:每段教学开头有概述(有唐散文、传奇;宋散文、平话等),末尾有小结,更配以配套成龙的口头练习(背诵及思考题)书面作业(包括文学史、文学常识、字词句篇等等),组成了一个由史到篇、由讲到练的完整体系。务求使学员们通过系统讲练活动获得对本课程的一个基本上完事的印象,并从中得到教益、受到感染,从而提高阅读鉴赏、批判分析古典诗文的能力。
    “问渠哪得青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把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教新教活,不也就是在为学员们提供了“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苏轼语)的“活水”来了么?!
                                                                                                                           1988年10月11日于黄州
                                      (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8,8,9合刊)
66#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18、 是“外行”“误导”,还是故意曲解
                           ——评张红的《不会写作最好不要谈创作》
       
        前不久,我从“中国作家网”上读到一篇引人注目的奇文,标题为《不会写作最好不要谈写作》(原载《中华读书报》2004年9月15日)。作者是张红。只因我也是一位挂了个“作家”之名、而又喜欢看文艺批评文章的读者,总喜欢赶热闹插足于争鸣文章中看它个究竟:到底是公有理,还是婆有理。故而此文便引起了我的关注。一读方知该文乃是针对“《中华诗词》2004年第6期,刊有东南某大学‘博导’陈良运教授谈当代诗词创作之文《从古人的圈子里走出来》”提出尖锐批评的,说他这是在“告诫欲作诗者要远离古人之作,读后教人觉得不可思议。”文中说:“陈教授不是鼓励人们扎扎实实地多读些古人诗,争取‘入’进去,而大谈什么‘突围’、‘摆脱’……岂不是太滑稽了吗”?文中还说;“原来他从不作诗,更不填词,只是一位靠‘论诗’吃饭的教授”,因此,在陈“文中还有些说法,如只要懂平仄,知其形式‘就能写出有格有律’的诗词,显然是外行话。”“陈教授所发之论,明显脱离实际,属一种误导”。该文篇末点题,以斩钉截铁的话语作结论:“不会写作而来谈创作,实在不可取,应为一切不会写作者戒。”
     文艺界开展文艺批评本来是值得提倡的好事,真金不怕火来炼,真理总是愈辩愈明的。但批评总得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对事不对人。这总该是个起码的原则吧!我也是一位《中华诗词》的热心读者。此前陈教授的文章我已读过,与之相关的前一篇“试谈”“突围”,我也读过,倒是觉得陈教授的文章巧借军事术语“突围”,小标题就很新鲜醒目,引人入胜,其文亦颇有见地,对人有启发。在读了张红的这篇批评文章之后,我再回过头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将陈教授的这篇“再谈”“突围”和与之相关的前一篇“试谈”“突围”对照尖锐批评他的张文,重新研读了一遍,看看这究竟是那位“外行”博导在“误导”呀,还是这位批评者故意片面曲解其本意而妄加指责呢?得出的结论是后者!下文我就从两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此文批评“突围”的反批评。
      首先,该文立论的论题与结论其基本观点就不正确。不能成立。说“不会写作者最好不要谈创作”、“不会写作而来谈创作,实不可取,应为一切写作者戒”。这个提法和结论能站得住脚吗?显然不能。评论家评论写作,就一定先得另有文学作品问世么?显然不是!这往往是社会分工使之然耳。比如说刘勰的《文心雕龙》,就被公认是我国古典文学理论奠基的经典巨著,全书五十篇,三万七千多字,就有从“神思”到“总术”等十九篇是专谈创作论的,乃是全书的精华之所在,被后世奉为经典,其中有许许多多闪光的亮点,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乐为今人所引用,以为其文立骨;而刘勰的其他作品则鲜为人知,据某所知他仅有两篇佛教文章尚存,亦非文学作品。又如:俄国近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他的代表作《文学的幻想》、《论普希金的作品》等都是评论文学创作的,你能说他不该评吗?!仅举此两例,就足以证明张红此文立论及其所得出结论之不当。其实,陈教授也并非张红所奚落的那种 “原来他从不作诗,更不填词,只是一位靠‘论诗’吃饭的教授,属于钱钟书先生批评的那种”。 据某所知,他还出过几本诗集,并在《诗刊》上发表过诗作呢!看来张红先生并不很了解陈教授,却信口开河,妄出此言。
        再则,文学批评总要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实事求是,就事论事,就文评文,对事不对人;而不能片面曲解。张红先生的文章恰恰是后者,他就违背了这个基本原则。记得鲁迅先生曾在《对于批评家的希望》那篇杂文里,针对当时的几位批评家批评翻译家译本时就说过:“还有几位批评家当批评译本的时候往往诋为不足数的劳力,而怪他们何不去创作。创作之可尊,想来翻译家该是知道的,然而他竟止于翻译者,一定因为他只能翻译,或者偏爱翻译的缘故。所以批评若不就事论事,而说些应当去如此如彼,是溢于事权以外的事,因为这类言语,是商量教训而不是批评。现在还将厨子来此,则吃菜的只要说出品味如何就尽够,若如此之外,又怪他何以不去做裁缝或造房子,那是无论怎样的呆厨子,也难免要说这位客官是痰迷心窍的了。”读了鲁迅先生这段深刻的话语、生动的比喻,是不是也该说张红先生也是“痰迷心窍”了呢?!他这岂不是要求一切谈创作的评论家都必须先去写作之后才有资格再来谈创作呢?“不会写作而来谈创作,实在不可取,应为一切不会写作者戒,”不就是这个意思么?!张红此文显然是背离了“就事论事”的基本原则,故意片面地曲解了陈文的本意。能写能评的评论家固然很好,但若是从社会分工的需要出发,各尽其能,各有专长那又有何不可呢?!诚然,当前确有某些诗词作者囿于其自身的综合素质、文化底蕴和认知视野,制约了他们的诗词创作水平的提高,而尚处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当局者迷”的状态,亟待“旁观者清”的批评家们来“指点迷津”,所以《中华诗词》应运而生就开设了“读者评刊”、“疑义与析”、“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间会约请学有专长的评论家谈点看法,又有何不好?!评论家往往是读者之中的佼佼者,见多识广,他们往往是为了“欲穷千里目”而“更上一层楼”的登高临远者,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就能望得更远、看得更清些。此次,陈教授在2004年第6期上所发表的《再谈中华诗词的突围》乃是在“疑义与析”栏目中刊出;与上次首谈“突围”《见古人未见,感古人未感,写古人未写——试谈中华诗词的突围》(《中华诗词》2003年第4期“读者评刊”栏)是姊妹篇遥相呼应(不知张红先生看过那篇没有?)陈教授在两文中都是以一位普通读者的身份心平气和地来评刊的;对比张红先生在此文中之盛气凌人自诩内行,摆出教师爷的架势来教训人的口吻则泾渭分明。所谓“疑义与析”:乃是针对当前诗词创作中存在的某种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提出“质疑”、与之“分析”,探究其成因,进而提出疗救的意见与建议。这应该说是切中时弊的“急时雨”和给“当局者迷”送去的一缕清风似的“清醒剂”。却怎么在张红戴的有色眼镜里竟成了“外行”“误导”呢?!陈文中分明说他“平生读诗不下十万首,对‘古今谈诗的著作’也大体浏览过。两方面都读得较多了,自然会形成一些个人的看法”,才从“复古”与“师古”方面“再谈谈突围问题的”。他还在此前那篇“试谈”“突围”的姊妹篇中就曾清醒地指出当代诗词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量与质的比例悬殊,滥、俗、滑、浅比较普遍地存在……”所谓“滥俗滑浅”:其所指的也就是空话、套话、现存话,标语口号一般化,干瘪、枯燥没诗味,浅俗无棱无新意,不过是仿古韵语而已 。这本来也和张红文中所指出的时弊:“诗词竟成了谁都可以提笔来写的东西,也难怪不少人都进入了诗词界,成为‘诗人’。这是现今风气使然。许多人的诗是白开水,没有一点儿味道,甚至成了标语口号,根本不叫诗。”其实也都是相通的。但问题的分水岭则在于:张文与陈文所强调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张文强调要厚古、崇古,“入得进去;”陈文则着重强调“师古”在“入得进去”之后,还必须“出得出来”,—从古人的“阴影”中“突围”出来!实质上陈文的本意在于突出强调当代诗词创作要推陈创新,与时俱进。绝非“反对人们扎扎实实地多读些古人诗”就在陈文中分明还特意指出:“当代诗词的创作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初学者们熟读古人佳人乃至仿作是不应苛责的。但入门之后,还仍以仿作为能事,则实不可取,他因此一辈也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陈文中还特地引清代“性灵”诗人袁枚之说以印证:“人闲居时不可一刻无古人;落笔时不可一刻有古人。平居有古人,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随园诗话》卷十)。显而易见,陈文立意乃是侧重强调“入门之后”作诗之时,更要从古人留下的那片“阴影”里“突围”出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怎能说他是在“告诫欲作诗者要远离古人之作……不可思议”呢?!”陈文中还特意强调了“师古”就是要“学习、接受前人的创造成果,以前人的创造精神为师,应是‘师古’的正确解释。”陈文中的确说过:“不会写文言文的人,只要稍懂平仄,熟练诗词种种形式,就能写出有格有律的作品。”张文却说这“显然是外行话”。依我看未必如此!陈文只是说“就能写出有格有律的作品”,这“作品”并非就是“诗词”,张文却偷换了概念。而这恰恰只是单就其形式而言,并未称其内容是有内涵、有韵味的诗词佳作。这恰是切中时弊,很有分寸的内行话,怎么会是“外行话”呢?张红在其文中不是也说:“许多人的诗如白开水,没有一点儿味道,甚至成了标语口号,根本不叫诗”,“这是现今风气使然”的吗?难道只有你张红说的这些是内行话,别人说这些就是“外行话”了呢?!当代诗词创作之时弊,大量积存于汗牛充栋的各种内刊的个人诗集之中,尤其是“三应”之作中。笔者身边就有一大堆“诗友”寄赠的内刊“诗集”,顺手一翻,就有这样的“诗”作跃入眼帘,即如:“征程八十年,大地换新颜。济济英才出,神州谱新篇。” (《庆祝中共八十华诞》)这也是“诗”么?非也!鉴于此,陈文提出要疗救时弊,就须“突围”,怎么个“突”法?陈文进一步提出要在几个方面“突围”出重“围”:不仅要在格律形式上“突围”:“当代诗词家不但形式方面知正也知变,在艺术表现方面更须以‘知变’为主导”;更要在内容上“突围”:意象新、意境新,推新出新,应当是“活色生香”,而非仍是“古色古香”!再还须在语词表达上“突围”,即要善于从当代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口语中去“直寻”,提炼出传神写照、表情达意的鲜活灵动的语词入诗。若依我体悟:这也就是:当代诗词创作感情要更真,象境要更新,目光要更远,寓意要更深,表达要更活。这才算是“突围”了。
     由此看来,陈良适教授文中倡导的“突围”论,决不是什么“外行”“误导”,而恰恰相反,正是行家里手针对当代诗词创作中的某种时弊及时进行疗救,和十分必要的正确引导!张红先生妄批“突围”之奇谈怪论,故意片面曲解陈文之本意,可以休矣!

                                  (载《中华诗词》2005,4)
67#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19苏学研究领域里的一项盛举
                                ——《苏东坡黄州作品全编》评介
       丁永准、梅大圣、张社教三位先生编注的《苏东坡黄州作品全编》(以下简称《全编》)已于1996年8月由武汉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这部50余万字的鸿篇巨制的问世,填补了苏学研究领域里的一项空白,乃是集古今研究苏轼黄州著作成果之大成,堪称苏学研究领域里的一项盛举。也必将在苏学学界激起热烈的反响,有力地推进苏学研究向纵深发展。诚如当代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靖华先生在致作者函中所言:“你们为苏学研究界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复旦大学韩国研究生林俊相先生在致函中也说:“你们编注的这本书解决了我的难题,是我梦寐以求的。”
      鉴于《全编》是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作品“全编”,因而在整体的苏学研究中,它就据有举足轻重的显要地位,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诚然,学界公认:苏轼在黄州时期是他毕生文学事业最为辉煌的时期。他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不仅量多、而且质高。“二赋”和“赤壁怀古”词等杰作都是这一时期成就的重要标志。苏氏晚年回溯其文学生涯也自鸣得意地称之曰:“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而三州“功业”又当首推黄州。可惜在这以前,就一直没有一部完整的苏氏黄州集。《全编》中不仅展示出苏氏在其创作高峰时期文学功业走向辉煌的轨迹,也充分体现出苏氏在人生和仕途都发生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其人生观、宇宙观和价值观都得到了根本转变的演进流程。还能从中透露出其思想上三个观点的根本转变与文学事业的皇皇业绩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相得益彰的密切关系。
《全编》的“编”和“注”还具有如下鲜明的特色:
       一是编得全而实:即所编入的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作品齐全而且考订翔实。编注者不仅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各种东坡全集、选集的书面材料作出新的校点考订;还从苏轼留下来的手迹及地方志书中钩沉辑录了30来篇佚文,其中就有前后赋的小楷跋语,为苏学研究提供了好些新的珍贵资料。他们还对所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认真的甄别,明辨真伪,决定取舍。《全编》收编了苏东坡自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二月被贬到黄州至七年(1084)四月调离贬所,在黄州生活四年零四个月(含两个闰月)期间与此相关的全部作品,计诗约220余首,词66首、文与赋172篇,书信288封,共计740余篇。按上述体裁的体例依次编排。每个部分之后均设“附录”,收入苏氏离开黄州后所写的回忆怀念黄州的作品,以加深读者对苏氏在黄州生活与思想的全面深入了解。书前有梅大圣先生的“代前言”可算对阅读《全编》总的提示;书后有丁永准先生经过修订的《苏轼黄州活动年月表》又是对《全编》大体梳理出了一条脉络。通观《全编》,真可谓洋洋大观,齐全翔实矣!
      二是注得精而新:即力求注释得准确精当。并且恰到好处地融进了当代苏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全编》的编者在作注释方面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尤其是注释①则更是一篇之眼。不仅有对该篇作编年的考订,还有对创作意图和简明提示或解题,乃是阅览该篇的窗口。再就是编注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善于广泛吸收当代苏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自己特定的审美视角出发,恰到好处地在注释中适当的地方插引前人精当的评语,画龙点睛,以加深读者对文本的理解。诸如查慎行的《初白庵诗评》、汪师韩的《苏诗选译》和纪昀的评《苏文忠公诗集》等。注释中还订正了同类作品注释中的某些讹误,廓清了某些望文生义的妄注,力求严谨精确。
        由是观之,《全编》的问世,确实是做了前人想做却未曾做好,而别处的今人即使想做也很难得做到的一件大好事。因此,就无愧于称之为苏学研究领域里一项值得庆贺的盛举。

                                          (载黄冈日报,1996,12,26)
68#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后 记
           《诗艺管锥》终于以这样的面目面世了。而萌生出这本小册子的念头则是近两三年。近两三年来,我应邀多次在湖北省诗词学会诗词研讨班和省老年人大学诗词研讨班作专题讲座,而讲座的内容好些也与近年来在《中华诗词》上常发的拙文有关联,好些诗友便拿这些拙文来与我共同探讨,并真心实意地向我建议:就把这些文章收集起来,合出个集子吧,是会对读者提高诗艺素养有所帮助的!是因为这些文章都谈得比较具体,理论联系实际,往往具有可操作性,没放空炮,比较合乎我们的口味,雅俗皆可共赏,是会有一定社会需求的。这对我是鼓励,也是鞭策。
          我原本并不打算单出这个本子,乃是出于两种考量:一则是耽心质量和数量都不够出单行本的份量;二则也是捉襟见肘,虑及这年头出书难,销书更难,就只想挑选几篇自以为稍好一点的诗论短文纳入个人诗文自选集《履痕心迹》中出,总可以节省一点经费,减轻一点负担吧,也少操一点心。自听了诗友们多方进言,我这才萌生了单出这个小册子的念头。
        当我把萌生的这个念头通过电话和书信给我心目中一问钦慕的贺敬之老前辈时当我把萌生的这个念头通过电话和书信给我心目中一向钦慕的贺敬之老前辈时,当即得到贺老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扶持。贺老在复函中说:“您近期谈诗艺诸文(注:指发表于《中华诗词》上的那些拙文。因贺老和我都得到《中华诗词》长年赠刊,故而便能看到我发表在该刊上的拙文。)很好,出版单行本甚为必要。祝贺您学术新进展、新收获!我的字越写越写越拙,书名(注:指《诗艺管锥》)只好重写几张,请您选择。如不合用,当再努力……贺敬之(二OO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贺老在晚辈面前竟是如此之谦虚,体现出对晚辈的关爱和鼓励、提携加鞭策之情,的确使我深受感动!至此,我自知已成了过河卒子,只有步步向前了。随后,又得到诗坛老前辈丁芒老师的题诗鼓励:“诗学深茫难挖掘,钻头千炼出锋芒。十年独赏张其俊,同道驰驱一路香。——祝贺张其俊《诗艺管锥》出版,丁芒二OO八年三月金陵”。还有好些诗友就《中华诗词》等诗刊上发的某些单篇诸如诗词的起句、结句和转折、曲经通幽、善用不即不离打造诗词精品等篇与我通函通电话给以热情鼓励,认为其中说理透彻,举例适当,有时还用了正反对比,给人印象甚明,甚深,能从中受到启发。这中间就包括甘肃诗友尹贤、湖北省老年人大学鹰台诗社社长李伟才等。诗坛前辈的关爱和提携以及好些诗友们的热情鼓励,给了我勇气和自信,促使我豁出去搏一搏,将它拿出来献拙了。
         就这样,我就着手搜集资料编目,将近十年来发表于《中华诗词》、《东坡赤辟诗词》、《湖北诗词》等诗词刊物上的和多部中华诗词研讨会论文集中的诗艺短论,连同在几家大学学报上发表过的、后又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多次全文转载过的那几篇论述诗歌意象、意境、意脉的长文以及两篇专题讲座整理稿一齐推将出去,列为“内篇”;而收入“外篇”的,则是与“内篇”有一定关联的、这些年来陆陆续续在报刊上发表过的诗评、诗词赏析文章以及相关的序跋(还有些单篇尚未收集到或非论诗的,也就放弃了)。列为“外篇”既可与“内篇”互相参照,也有助于举一反三。
       这本小册子之所以定名为《诗艺管锥》,乃是从钱钟书先生的皇皇巨著《管锥篇》的署名中深受启发,找到借鉴。钱先生是现当代博古通今、融中汇外的大学问家,尚且如此谦逊,不才望尘莫及,岂敢望其项背,此处只不过是借用其“管锥”一词以期达意而已:意在取其以一管之见,无须求全,只图突破某点钻深一点,要在理论联系诗词创作实际上下功夫,重在探幽发微,力图使之具有某种启发性。倘能如此,是所愿也。
       当此献芹小册付梓之际,我谨向一贯热衷于关爱和提携诗坛后进、令我万分钦佩的贺敬之老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感谢他不辞辛劳为拙著三题书名并致函热情鼓励!感谢丁芒老热心赋诗祝贺!更要特别感谢丁国成编审欣然接纳拙著安排在他所主编的这套丛书中出版,还在百忙中通审全稿并为之作序!国成同志与我诗交多年,与我颇有诗缘,其人品文品诚令人敬佩!还要感谢北京燕山出版社暨责编先生的辛勤操劳与运作。总之,如果没有诗友们的热心鼓励与建议,我就没有单出这本小册子的念头;如果没有得到贺敬之老及时雨般的一连三份题署与提携和丁芒老的贺诗相赠,我就没有下定这个决心;如果没有得到丁国成主编的这套丛书的接纳和燕山出版社的支持,我的这本拙著就不会以这样的面目得以面世。如果说这本不起眼的小册子尚有某些可取之处的话,那的确是由于前辈的关爱提携和大家共同劳动的结果,至若拙著中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乃至缺失,那是我个人学识水平欠缺和视野的局限,敬请专家和诗友们不吝赐正,将不胜感激!
     意犹未尽,请让我画蛇添足,再胡谄几句:
     艺海探珠无止境,深山掘宝苦难寻。
     精疲日暮兼程急,搜索枯肠只献芹。



                                                      作者:张其俊谨识
                                                            2008年10月于江城
69#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文上传完毕。
书中自有黄金屋,此话用在此处,真是意味深长,全文内容耐看,值得我辈细细研读!
70#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文上传完毕。
     书中自有黄金屋,此话用在此处,真是意味深长,全文内容耐看,值得我辈细细研读!



      感谢张老师为《教师之友网》带来这一桌营养丰富的美食。



    感谢管老师为教师朋友们精心准备的这顿丰富“大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5 02:58 , Processed in 0.1162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