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0张照片]管季超应请为“小桔灯作文学校”教师作教法导析讲座题纲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6-10 15:08: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2#
发表于 2011-6-10 15:09: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3#
发表于 2011-6-10 15:10: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4#
发表于 2011-6-10 15:10: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5#
发表于 2011-6-10 15:11: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6#
发表于 2011-6-11 11:46:00 | 只看该作者
1# 管季超0712


要是做个视频,那就更好了啊!
27#
发表于 2011-6-11 11:47:01 | 只看该作者
附录:“管季超作文教学法”教师教法导析培训活动现场练习题



一、范文之(1)

                                                  三个月不带手机                           
                                                      作者:周芳(本土作家)
   
    一只小偷之手光顾了我的口袋,于是手机不幸离我而去。这已是第三次为小偷做贡献了。下定决心,三个月暂不买手机,沦落成为一个不带手机的人。幸与不幸?我拭目以待。
    周一给母亲说好了星期天回家,她在电话那头惊喜地说,好啊好啊。谁知周三办公室几个姐妹约我周日去武汉团购。我向母亲请假吗?习惯性地摸手机,才知空空如也。才知我已是多少次这样轻轻拨通手机,就扼杀了母亲的希望。多少次了,手机在手,我就是那随意的风筝,朝北飞,朝南飞,母亲抓不住我的行踪。通信发达的日子,我们已无需心疼一个人的等待。约了,再失约,答应了,再反悔,反正手机随时可拨打。现在的我,没了手机,答应了母亲的,知道她在痴等,就按时按点回家。只怕时光在她等待的脸上划上深深的伤痛。只怕母亲长叹一声:都忙,都不回家。
    手机电话薄上总有那么几个号码,有时会很长时间不联系,有时会烫个电话煲。我们就像各自潜伏在海里的鱼,隔了一大段时间才浮出水面,谁也不知对方在水底看到什么。不咸不谈地招呼一声,号码却不敢轻易删去。没有手机的日子,失去了主动联系的号码。郁闷至极,或许我们就要失去彼此了。三个月来,有些人找到了我,她们抱怨找到你好难,查询114,查询你的单位,查询你老公的电话。这抱怨真甜蜜,听得我心花怒放。那些可有可无的号码终是没找到我。不,他们一定没找过我。若要找,只要我不在人间蒸发,总能找到。想要识别多少人将你珍惜,简单的方法便是突然的没有了手机。若是彼此的珍重,一定会找到你。若没找到你,那就是人海里,应该丢掉了,无需挂念。借助手机的丢失,完成了一场遗忘,又干净又洒脱。
    没了手机,学会心疼一根白发的重量,学会坚守人海里的最好。我以为是一大幸。
    可是,老公递过来一款新手机。他说:信息时代,沟通快捷。要随时向老婆大人申请外出应酬。一起看电影的预约取消,一起打羽毛球的预约取消。没有手机的日子取消。
    我晕!



二、受训教师现场撰写之赏析文字(选登)

1、刘薿琳:
     “学会心疼一根白发的重量,学会坚守人海里的最好”之我所思
    随着时间的流逝,呆在母亲身边的日子越来越少,也常常因为工作忙,没时间等各种理由少了给母亲的电话,也常常会引起母亲的抱怨。
    跟文中的作者一样,有手机的日子我们都是随意的风筝,忙着事业,却忽略了白发人的等待。有时候也在想有什么要比父母更重要?
    “学会坚守人海里的最好”。
    人生一世,挚友能有几个?天各一方,各自忙碌,平时联系的机会特别少,但每每一通电话就几十分钟,感觉有说不完的话。天南地北、工作、穿衣、化妆品都能成为我们交谈的话题。这些朋友,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裕的,她们对你永远都一样。这样的朋友是一辈子的。
    “学会心疼一根白发的重量,学会坚守人海里的最好。”话虽如此,做起来却那么的难。

2、瞿敏华:
      文中的作者写这样一个文题的用意何在?
    信息时代,沟通快捷。作为生活在都市中的我们,唯一且最方便快捷的联系方式当然首选电话了。在手机完全普及的现如今,我们更为关注是记得利用它方便快捷的功能去了。一个电话号码簿中,脑海中全然没有记住它的印象,心里还挺乐呵呢!手正手机有记忆功能,又方便又快捷。可是,聪明的我们也有犯傻发呆的时刻:当手机被小偷光顾你又会有何反应呢?完了,这下糟了。手机里面的电话号码我一点儿(个)也不记得了,以后我们该如何联系呢?它对我而言很重要啊!里面可有好多我要经常联系的客户信息啊!该怎么办呢?
    在没有手机的日子里,试着学会去亲近周围的亲朋好友,试着去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文中的主人公,之前在电话里和母亲预约好的事情,因为某些原因而一再推托。她的这一举动在不经易间就忽略了母亲久违的希望。
    因为现在有很多父母在孩子成家后与他们是分开居住的,他们考虑到子女的感受,而作为子女的我们又是怎样回报他们的呢?
    文中的作者以此为题,我认为她是在呼吁我们在工作之余要回归家庭,关注家人的感受。

3、易璐:
    作者想要传达怎样的情感呢?
    1、以“不带手机三个月”接近与读者的距离,而借“手机不见”引起全文,那么全文中以手机电话薄上的号码点明了作者想要借手机抒发情感的对象!“母亲”、“好友”,对母亲的愧疚之情,同时对“朋友”概念的转换,明白真正的朋友,无论有无你的消息,都会想尽办法找到你,因为在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除非对他们而言,你并非很重要!情真意切,意义深远,引人反思!
    2、作者明白了亲情的重要,真正友情的可贵,在文章的结尾点明了要对此的珍惜,再次以“手机”这一话题结尾。
    全文的结构完整,前后文照应,感情线索渐渐清晰明了,引发读者的共鸣!

4、卢阳:
      失去手机的日子里,我得到了什么?
    在失去手机的日子里,我与痴等我的母亲欢聚一席间,不再扼杀母亲的希望。
    在失去手机的日子里,我看清了真正的友情;朋友的抱怨让我心花怒放,顿觉甜蜜不已。
    在失去手机的日子里,识别了珍重我和我也应识别的人。
    在失支手机的日子里,我完成了一场遗忘,干净又洒脱。
    在失支手机的日子里,我学会心疼,一根白发的重量,学会了坚守人海里的最好。
    在失支手机的日子里,我学会了守约,学会了珍惜,学会了仔细,学会了关心生活中的小细节!我亦懂得了有舍必有得的道理。


四、范文之(2)



清晨的鸟叫
                                   作者:范小雅(云梦)
一只鸟儿叫了起来
两只鸟儿叫了起来
更多的鸟儿
在窗外叫了起来

鸟声被鸟声淹没
鸟声被鸟声唤醒
那么多碎玻璃
在你的耳朵里挤挤蹭蹭

你能怪它们打断了你的睡眠么
不,你那么喜悦
它们的小爪子在枝头跳来跳去
它们张开细细的小嘴
把早晨的一截空气,含在嘴里


清晨,送孩子上学
作者:范小雅(云梦)

这是她出现的时间:
清晨,洒水车缓缓开过,
太阳还没有照到这条路上。
道路两边,樟树的果实很小。
一阵风吹过去,有一些会落下来。
其中一颗,
有时会砸到她的头。
她总是欣喜的。
她身后的小学生也是欣喜的。
她一听到,她在晨风中喊妈妈的声音,
所有的泪水和刀子,
就柔软下来。


雨水中的云梦城
作者:范小雅(云梦)

我并不是要赞美
雨水将植物染得更绿
将道路洗得更干净
我的城市,今天湿漉漉的
从天空,到一个人的内心

我熟悉每一个分叉,拐弯
我熟悉每一幢建筑,它们投下的阴影
在不同的季节
我曾经过它们
和它们产生丝丝缕缕的联系
这是又一年的初夏
我带着我的皱纹,我日渐苍老的心
走在这城市,走在这雨中
我没有什么可以企盼的
唯愿道路宽广,人世明亮



四、受训教师现场撰写之赏析文字(选登)

1、习春梅:
       如果让我来为这首《雨水中的云梦城》打分,我想会给它打80分。
    这不是一个高分,但也绝对不低,虽然我自己不是诗人,也未曾尝试过写诗,但我爱读诗,别人写得好的诗我会摘抄下来,等到闲暇时再来翻阅,有时会有灵动的词让我的心灵为之一颤。
    我平时喜欢一些灵动活跃且充满亲情感动的诗歌,但是这首诗我感觉很压抑,也许城市生活的确不是那么安静、单纯,会被更多的灰色的建筑及无处不在的灰尘、嘈杂所充斥,哪怕是下雨时,这种状况也不会改变,但是人不能总被这样阴郁的心情所控制。
    的确,生活中有许多不美好,可是我们的目光无须盯着哪一点不放,无须纠结于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物,我们可以变换一下选取的角度,总有很多美妙的事物。
    例如雨中的树,雨水形成的珠帘,我想可以从它们身上看到美。虽然,也有“审丑”的说法,虽然诗歌有表达内心的权利,但是既然诗歌写出来是给人看,给别人读的,所以还应有更正确的导向。
    读完这首诗,我就感觉到自己的心也是温漉漉,上面还蒙上了许多灰尘,让我的心灵感觉很压抑,所以我不太喜欢这首诗。
    也许我误解了作者的意图,但诗末的最后一句实在让我匪夷所思。

2、陈醒:   
    1、我比较喜欢这首诗,因为诗人抓住了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选择了鸟叫为角度,表现了对生活的喜爱,且语言清新生动。
    2、“把早晨的一截空气,含在嘴里”最有诗味。诗味的获得在于语言表达的奇致搭配。搭配得巧,则让人拍案叫绝,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首先,作者用“一截”,让人觉得此时空气如民薄荷糖,清爽怡人,“含”字用来搭配空气,也让人眼目一新,仿佛口中真含有这“清新”一般,令人回味不舍咽下。
    3、首先,声音的描写不够圆润,因为用了“碎玻璃”,不如“大珠子”珠落玉盘之脆清,建议用“风中千万支风铃响起”。
    其次,缺少颜色,建议用“绿色的小爪子”打破无色境界。

3、陈桃清:
    《清晨的鸟叫》赏析
    1、喜欢这首诗。这首诗用生动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清晨鸟儿欢快、愉悦的图景,语言生动、流畅、可读性强,富有生命力,同时也融入作者对鸟儿的喜爱。
    2、“把早晨的一截空气,含在嘴里”最有诗味,这一句是整首诗的总结句。整首诗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先直接写鸟儿“叫”了起来,第二节则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鸟叫比喻成“碎玻璃”“挤挤蹭蹭”,而最后一节则以“含在嘴里”来表达鸟儿的鸟叫声,由具体到抽象到模糊,意境深远。“含”字本来是具体的物体或食品,用在此处则将空气“含”在嘴里,生动表现鸟儿的叫声的独特,富有诗意。
    3、我觉得最后一节中“它们张开细细的小嘴”一句中“细细”改为“细嫩”可能更恰当。
28#
发表于 2011-6-12 21:20:55 | 只看该作者
诗性的魅力——周芳散文印象

文/mubai

      初识周芳,是在万雁作品研讨会上。听人介绍说,她是一个很有才气的“美女作家”,网名若如初。但真正引起我关注,始于在槐荫文学版的那篇《菊事正盛》,当时有种“震惊”感。去年冬天,几个朋友聚会,记得在暖融融的气氛里,当周芳微笑着将《执手何须倾城》递到我手中时,窗外雪事正盛。

    周芳这本集子,我读的很慢。大概半年时间,读罢,想起简贞。刘胜利说:简贞对自然界万事万物的领悟,是一种近似于参禅式的感悟。她把对山水景观的欣赏提升到了对生命的盘诘,体悟到的是禅意浓厚的人生;而把山水景物当作“偈子”来写的散文篇章,则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空灵美感。倘若从哲学层面而言,简贞是悲剧的,她试图以古典主义来对抗、消解、离构后现代主义,注定是徒劳、乏力和绝望的。因而,她最终不得不回归存在主义。

    简贞的困境,也是当代散文的困境。首先,五四以来,尽管出现了像鲁迅这样的大家,但散文天生是弱质的。王统照说:“因为纯散文没有诗歌那样的神趣,没有短篇小说那样的风格与事实,又缺少戏剧的结构,所以作纯散文好的极少。”其次,在通胀时代,一切都成为商品并进入流通领域,这就注定了所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产品都将迅即更新换代,从而彻底孕育了后现代最具摧毁性的文化断裂和人格分裂。查尔斯•纽曼表达的更直观:“所有的人都腰缠万贯,然而所有的人都一无所有,从来没有谁能忘记自己整个精神的突然贬值,因为它的匿乏太令人怵目惊心。”第三,随着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化的提速,人们的精神需求进入快餐时代,文学的市场化、图像化、时尚化乃至游戏化境遇,不可逆转。从适应性来说,散文比诗歌、小说、戏剧要慢半拍。因而,散文创作日益加速边缘化。祝勇对当代散文创作总体上也是持排斥和批判的态度:“散文在空间上无限蔓延的同时,在时间上却越发短命。散文界的‘繁荣’和‘热闹’几乎已经成为笑柄,它背后隐藏着一种失语……”

     一些散文作家,正试图摆脱这种“欲说还休”的尴尬境遇。譬如周晓枫,我读她《桃花烧》后,“震惊”的余感至今未绝。冯牧文学奖的评语认为:“……周晓枫的写作承续了散文的人文传统,将沉静、深微的生命体验溶于广博的知识背景,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间,发现复杂的、常常是富于智慧的意义联系。她对散文艺术的丰富可能性,怀有活跃的探索精神。她的作品文体精致、繁复,别出心裁,语言丰赡华美,充分展示书面语言的考究、绵密和纯粹。她的体验和思考表现了一个现代青年知识分子为探寻和建构充盈、完整的意义世界所作的努力和面临的难度……”周晓枫的《桃花烧》有近乎小说的风格,有浓郁的诗性魅力,故能叫人眼为之一亮,心为之一动。而周芳的散文,诗性的特质则更为直观一些。

     周芳的散文质点,具有诗性智慧的魅力。维柯认为,“诗性智慧”是人类原初状态时所具有的思维方式,具有想象性的类概念和拟人化或以已度物的隐喻特征。就思想的起源而论,无论诗还是哲学,都出自“诗性智慧”这一源头。周芳收集在《执手何须倾城》的200余篇散文,构成了对法身的解构——对五蕴的拷问——对真如的追寻这么一条逻辑链。她的文本,几乎摒弃了对生命及其存在等相关抽象概念的空洞阐释,完全依靠“想象性的类概念”和隐喻来代替抽象概念而把握事物的本真,彰显着诗性的忧郁与充盈。《菊事正盛》从张艺谋的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宕开,以菊喻欲,貌似影评,实则以历史事件以及自然喻体来展现人的生命向度和精神维度,揭示生存动机、欲望与结果之间的逻辑本真。这是哲学和宗教范畴的命题,但通篇无一抽象概念及专业术语,入眼入脑的只是深宫的菊,重阳的菊,豪气的菊,血色的菊,碾碎的菊,沽名的菊,悠然的菊。这些色受想行识的菊,非染非离染的菊,冲撞激荡,纠结缠绕,在作者的解构、拷问和追寻的逻辑链条里,喷发着诗性智慧的火焰,给人以顿悟的妙解。贯休诗云:“举世只知嗟逝水,无人微解悟空花。”微解悟空花,正是诗性智慧的魅力。再如《被自己的疆场烫伤》中受困的“狮子”, 《执手何须倾城》中经受灾难考验的“冤家”,《蝶变》中涅槃重生的“张幼仪”,《偷窥者》中守护神般的“父亲”……周芳善于以场景、细节以及想象、隐喻,来解析生存的困境,发现价值的真如。萨特说:“人常常置身于自己之外,在把自己抛向未来和把自己抛离自身的同时,人才使自己存在。”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周芳自称是一个“灵魂漂泊者”。漂无所依,泊有所据,应该是一种比历史更加真实的存在状态。    (待续)
其实,诗性智慧人皆有之,只是不为五蕴所蔽,不叫执见所着罢。读周芳的散文,感觉有手术刀一般的锋利,所指和能指深入鹄的,扣动心弦,首先源于她快速切入客观事实的解构视角,准确把握事理真相的思维方式。这种独特的解构视角和思维方式,是一个人创作的底蕴。这种底蕴形成其创作的质点,映射在作品中就是诗性智慧的魅力。如《蝶变》,快速切入徐志摩与林徽因、陆小曼、张幼仪三个女子之间的关系,侧重对“西服”与“土包子”的矛盾进行解构:“他要的女子或似林徽因高雅不俗;或似陆小曼璀璨艳丽。她呢,料理家务,养育孩子,照顾公婆。旧时代‘小脚女人’一个,既非风情万种又非柔情百般,呆板乏味。”面对“冷漠,背叛,离婚,人世间刻骨的疼痛”,作者拷问:“那么诅咒生活,成为喋喋不休的怨妇吧,然后堕落,崩溃”?最终,周芳从张幼仪的“蝶变”,追寻到女性价值取向的真如:“她,张幼仪,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乡下土包子’前妻。从‘小脚’的阴影里走出,成为一个‘穿西服’的现代女子。”《蝶变》准确把握了女性婚姻及其生存的真相:自主、自励、自强,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周芳散文的诗性魅力,还离不开她散文风格的诗性语境。一般而言,语境是修辞或鉴赏过程中影响言语形式的选择和修辞效果产生的主客观因素的复合体。修辞需适应语境,也可以在适应中创造特定的语境。我把修辞在适应语境过程中创造的特定语境,称之为“诗性语境”。物性语境产生快感,而诗性语境则产生美感。如果说诗性智慧是一种内在的超验,那么,诗性语境则是一种外显的超验。古典式的静态审美,表现为一种物我交流中融理入情的冥想式观照“气息”。然而,这种“气息”随着被反复经验和文学的物质载体的蜕变,最终让位于后现代主义动态审美的超验所触发的“震惊”。这也是散文必须走出古典主义固有惯性的一大动因。

周芳的散文,大都是随笔式的随感。这种体式简洁精悍,言简而意深,其语言性语境更具诗性特征。如《空酒瓶,被风吹》:

  

酒瓶。

一阵急似一阵。从街心到楼角,动荡不安。

十万匹风,迅疾移动体内的碎片。夜,划开巨大的口子。

  

一只空酒瓶,遗失路口,被风推搡。

这落魄的风,还想给它多少热情和欲望。

一阵风,在一个男人酸痛的眼里跌宕,一只酒瓶跌坐在街角。

  

夜的十字路口。

一个被酒掏空的男人。一个被男人掏空的酒瓶。

相拥痛哭。

  

这篇随笔,开篇就直接点出叙述的特定对象:酒瓶。特定的时间:夜。特定的空间:街心到楼角,十字路口。特定的情景:十万匹风、落魄的风;一个被酒掏空的男人。一个被男人掏空的酒瓶。相拥痛哭。简洁明了的勾勒,精悍鲜活的句式,掷地有声的词语,相生相克的传达(相互被掏空),出人意料的转势(从动荡不安、跌坐到相拥痛哭),运用拟物化、拟人化、戏剧化以及长短句、对比、隐喻等修辞手法,自然、妥帖地创造出关于“酒瓶”与众不同的特定语境:“酒瓶”象征梦想、爱情、婚姻、财富、地位,还是些什么?这种诗性语境的精心营造,使生活的原生性、流动性、丰富性呈得以呈现,并产生巨大的张力和魅力。诗性周芳的很多文本,都是这样干干净净的呈现,没有什么汤汤水水,枝枝蔓蔓。                       

我个人认为,尽管没有列入教科书,但长短句作为一种能够改变气势和节奏感,强化内涵的弹性和句式的张力的修辞手法,毋庸置疑。周芳的很多篇什,长短句的运用得心应手,从容自如。同时,周芳还擅长移觉手法的运用,遣词炼字极为精当,语言的陌生化处理颇见功底。她的文字有种宗教般的庄重与虔诚,不伪饰,不矫情,不无病呻吟。这对她作品的诗性呈现,大有裨益。我与周芳接触并不多,但感觉她具有一种天生的诗人气质,她的文字具有一种天然的诗性魅力。事实上,她文集里面的散文诗,可以说篇篇都是佳作。

作为散文创作的探索者,周芳是极具潜质的。当然,对非语言性语境的营造,如背景的铺陈,情景的拓展,相关事物之间矛盾的揭示和联系的发现等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发挥,使作品的时空感、厚重感和充盈感更加突出。

这篇文字,既是对周芳散文的印象评说,也算是我对散文创作的一些浅见。最后,允许我以简贞的话作结吧——

“连语言都应该舍弃,你我之间,只有干干净净的缄默,与存在。”

  


(全文完)


管季超转帖附言
       [小桔灯]的几位老师在20分钟时间里,完成读文/写下读感分析文字的[测试]任务,我很满意。
      转来一位评论者的帖子,希望[小桔灯]朋友们也认真读读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22:40:42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本土女作家周芳以实名注册登陆本站。
30#
发表于 2011-6-14 11:39:53 | 只看该作者
6月9日下午,因上课监考,误了管老师电话。6月11日,人机分离,又误了电话。
现在,上《教师之友网》,才知道她的误不可原谅。
她看到了管老师和[小桔灯]的朋友们。
谢谢管老师给周芳一个“本土作家”的帽子。她脸红,不能承担,一个微小的女子,一只微小的笔,写出划过生命体肤的一点痛或者一点欢欣。
谢谢桔灯里的朋友们。谢谢刘薿琳、瞿敏华、易璐、卢阳,谢谢你们的解读。她有心惊,有感动:多少人这样的幸与不幸。珍重白发,珍重友情,只是“她晕”,现实说“不”!
在红尘,守住爱,是她唯一愿意要做的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21:48 , Processed in 0.1751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