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君: 当代中青年书法创作状态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21 07:0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君: 当代中青年书法创作状态分析黄君
当代中青年书法创作状态分析
——以“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为例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国书协组织举办千人千作书法大展,此次展览采用在一定名额内由各地组织推荐作品和中国书协审核、调整相结合的方法,尽数收集60岁以内各风格流派书法家的作品。按照书协的指导思想,此次展览,旨在进一步唤起广大书法家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更加高涨的艺术热情,促进当代书法创作的繁荣,共同推动书法事业的不断发展。一次大规模的展览,能有这样的立意和追求,这是书协组织务实自强的表现,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提出,对于拥有数千年发展史的中国书法而言,可谓是一种祥和之声。我们的民族正致力于华夏文明伟大复兴的事业,书法被称为中国文化“核心之核心”,所以,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书法家理应担当起传承中华文明,传播并繁荣文化(书法)创作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责任。

本次千人千作书法大展,可谓是我国当代中青年书法群体形象的一次大亮相,也是中青年书法创作整体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这样的展览在当代书法史上是第一次,它的重大意义自是不言而喻。所以,对这次展览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不仅是展览本身的需要,而且具有书法史、文化史的重要意义。

这里,笔者不揣浅陋,拟从书法史的角度,结合此次展览,就书坛中青年创作现状谈一谈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书坛长辈及广大同道书友。
2#
 楼主| 发表于 2008-9-21 07:05:53 | 只看该作者
一、当代中青年书法创作的主要特色和成就

改革开放30年,当代书法也自冷落到恢复,再到持续的热潮与发展繁荣,其基本历程正与改革开放同步。中青年显然是当代中国书法最活跃、也最具冲击力的一族。从此次千人千作展来看,当代中青年书法创作,经过几十年的打磨,在传统笔墨技巧、创作理念和实践上,已经具备较好基础,深入传统经典对许多书法同行来说,已经不是一句停留在口头上的宣言,而是抖落在明窗净几之间,反映在书卷笔墨之中的现实。纵观千余人的展览,那种向壁虚造,完全抛开传统的作品基本已经绝迹,讲究传统笔墨功夫,下笔有来历、讲章法已经成为一种强烈的共识。徜徉在军事博物馆宽敞而高大的展厅,欣赏一千多件书法作品,给人最基本的印象是:中国书法的优良传统,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没有断裂,而是已经和正在被吸收、发展和延伸。笔者根据此次展览作品,结合平常掌握情况,认为当代中青年书法创作,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色并取得较为明显的成就。

一是形式的跨越。

这其中包括汉字结构造型方面的视觉强调和传统书法幅面形式的拓宽与创新。如果说当代书法在汉字结体、造型方面所作的变形、拉位等处理,因褒贬不一而逐渐收敛退却是一种显性文化的话,那么这其中另有一种隐形文化现象,其实在不断地生成、发展并延伸。这就是当今书法在结字方面,充分借鉴现代美学构图原理,使造型更具时代美感,这一点尤其突出表现在相对静态的楷、隶、篆书的创作方面。试看当下中青年的楷、隶书,鲜活而灵动,不仅结体优美多姿,而且总体透出一种生动的气息。相对于明清之际被馆阁化的楷书,我们的创作已经大大超越。

章法的构成习惯以及幅式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中华民族“礼”的制约而形成的,比如上款、下款,平阙制度,不同尺幅形式具有不同运用场合等等。进入当代,章法的这种文化内核已经发生变化,书法家为追求形式感,不断尝试着各种章法构成的可能。所以,章法的生新出奇,在中青年书法创作里已经蔚然成风。对于以展厅为重要传播通道的当代而言,无疑丰富了书法的表现形式。至于作品形制的求大现象,这也是现代生活环境所使然。虽然有人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但终归是一种现代发展趋势。“展厅效应”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特征,适者生存,自然如此。

二是笔法的开拓。

笔法是书法的根本大法,一部中国书法史,很大程度上是笔法的演变史。当代中青年在笔法的运用上,业已打破传统笔法的种种藩篱,可谓风起云涌,仪态万千。有恪守传统经典笔法者,起呈转合,提按牵拉容让等等,一板一眼,自在风流。有在传统笔法之外,生新出奇者,横涂竖抹,各种可能,无所不用其极。笔者以为,笔法的开拓创新是一件大好事。书法形式的追求,可以不择手段,关键看效果。

三是飞白的激活。

飞白本是传统书法中颇受青睐的一种笔法形式。传东汉蔡邕于鸿都门见工匠以帚刷墙,归而创飞白书。但很长时间内,人们把飞白当作一种书体形式看待,晋唐以来,常用以宫阙题署。其实,飞白并不是一种书体,而是一种可以表现在各种书体中的表现形式。近代以来,飞白手法为很多书法家所运用,如林散之先生的草书线条,飞白效果就极为神妙。

当代书法创作中,飞白的灵活运用,已经形成一种共识。这其中我们首先注意到沈鹏、张海这两位书坛领军人物,都是运用飞白的高手。中青年中,郭子绪、王镛、王友谊等人也颇擅长此法。飞白效果与枯笔的运用密切相关,但须配合调济水墨和运笔速度,此中更有很多技巧。笔者虽有这方面的意识,但运用很不熟练,今后当向诸位高手认真讨教。

四是书体的融通。

篆、隶、楷、行、草各体都有一定的形式规范,但这也是书法演变发展中约定俗成或人为规范的结果。早在东晋王献之劝父亲王羲之改体,他自己也写出行草相间的一种新形式,被后人称之为“破体”。宋代以后诸体通融更加明显,宋人楷书即带有很浓的行书意味。明清时期更有草篆、草隶诸名目。书体之间的相互渗透与通融,是中国书法史的一个传统。当代书法创作,诸体相互渗透融合表现得更加突出。不少作者的作品,已非传统的篆、隶、楷、行、草所能限域,属典型的破体、掺合体。

五是书风的多样。

当今书坛作者取法门径的多样恐怕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当代人思想相对自由开放,更直接的原因是当代印刷技术发展,书法史各种优秀的图片资料,包括近代以来新发现出土的甲骨、简帛、墓志、砖瓦刻石等等,出版物大量印行。这无疑大大丰富了当代书法家的学习、取法范围。过去深藏内府,只有皇帝和少数大臣才能偶得一见的书法珍品,现在已化身千万,传到寻常百姓家。这对书法公共信息的普及,以及整个国民书法审美意识的影响力是非常广泛而深远的,也很自然影响当代书家的取法范围。审察千人千作展我们不难发现,当今书法作者的取法范围,几乎遍及钟鼎、甲骨、简帛、碑、帖以及砖瓦刻字等上下五千年各种书迹材料。由此表现出来的书法形式风格也显得丰富多样,异彩纷呈。过去我们曾为某些地方书法风格的过于趋同而表示担忧,现在看来,虽然地域书风强弱不同程度依然存在,但就全国整体而言,书法风格的趋同现象并不严重。

六是魏晋书风的复苏。

在全国整体书风多样化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带有最新特色的书风趋势。这其中之一便是魏晋风韵的复苏。众所周知,魏晋是中国书法的历史巅峰。以钟张二王为代表的魏晋书风,是中国书法史,也是中国文化史的骄傲和百代尊崇的楷模。近几年,书坛大规模向魏晋学习的风气开始形成,一些以帖学为根基,融铸其它书法养分的书法家群如张旭光、陈洪武、王家新、张学群等逐渐形成特色,一批以汲取帖学营养为特色的年轻书家如陈海良、吴前琪、王涛、刘军、王吉臣、李双阳、嵇小军、王大禾、张军文等正在斩露头角。这表明当代书法的魏晋情怀开始觉醒,这是中国书法取法走向纵深和创作走向成熟的表现。

七是草书的流行。

草书是中国书法的最后艺术堡垒,因其十分艰难而历来成功者极少。中国书法史从汉末到两晋曾有过长达数百年的草书热潮,涌现出张芝、二王等大批草书圣手。此风波及唐代,故唐代僧人尚多有用草书写经者。唐以后草书基本上处于相对冷落的地位,除明末清初一度出现短时期的习草热以外,其余1400年,草书只是少数书家问津的领域。

当代书法对草书的兴趣是近几年的事,从目前情况来看,势头虽不小,但方兴未艾,前景极为可待。此次大展中草书约180余件,占作品总数16%,且不乏佳作,我们注意到,如王冬龄、魏哲、陈新亚、言恭达等,近年亦多以草书而活跃书坛。草书作者队伍的扩大,是一个可以预期的事情,笔者以为,这是当今书法一个值得持续关注的新现象,它的深远意义也将会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3#
 楼主| 发表于 2008-9-21 07:08:10 | 只看该作者
二、不容忽视的问题

当代中青年书法,取得上述进步和成就,这是非常可喜的事情。但是,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在此次展览作品中下面两个问题有比较明显的反映。

一是创作心态的问题。

欣赏今人的很多书法作品,有一种情况:乍看时觉其潇潇洒洒,云烟满纸,风流倜傥。但当你驻足停留,细细观看时,却往往让你很失望:要么是点画拙劣,线条粗俗难看;要么是文词或字法错漏难堪,不胜嘘嘘。一件作品是否有明显“硬伤”,既体现书法家创作态度的是否严谨,也反映其综合素养的高下。在此基础上,作品的气息、韵味,是书法的“生命”。一件虽有法度且无硬伤的作品,如果没有书家自己所要追求的气息、韵味,没有精神的内涵,不能算是成功的作品。如果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千人千作展”,不尽人意的地方还是很多。比如潇洒有馀,涵蕴不足的问题,在很多行草书,尤其草书作品中表现明显。古人有“作草如作楷”的传统,用意在强调草书符号的约定俗成性。草书以使转为形质,以点画为性灵,有时点画线条一个细微的移位,便会出现霄壤千里之别。所以草书创作需要有对草书符号长期训练的熟悉过程。在没有熟练把握之前,创作是不能随便潇洒,任情发挥的。也不知是哪位“大家”开的先例,不少人喜欢写“×××一挥”的落款。这当然能给人一种潇洒风流的感觉。但问题是,这“一挥”而就的作品,如果不是以扎实的功力和雄厚的学养作为后盾的话,很容易暴露轻浮浅薄,华而不实的老底。

其实,即便是有较好功底的书法家,创作心态也是很重要的。孙过庭说的“五乖五合”,这里且不讲,过于草率、玩世不恭的创作心理,肯定写不出有水平、有内涵的作品来。在平常的创作活动中,常见有这种现象,似乎书法创作是一种把戏,让人啼笑皆非。翻阅此次展览的作品集,发现有的省份(比如安徽)作品形式统一都比较完善,反映出作者创作态度相对严谨、认真。而另外有的地方,大多数作者过于草率,带有应付式的心理,这使其整体艺术形象大打折扣。这里又看出,就展览作品而言,组织者的作用不可忽视。

二是综合修养的问题。

书法家的综合修养可以大致划分为书内基本功(包括各种技法功力锤炼和审美经验积累等)、文化修养和人格修养三个主要方面,它反映在书法家活动的各个环节。结合本次展览而言,笔者认为,当代中青年作者对古代书法经典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流于表面,这也是一个综合修养的问题。书法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它的笔墨形式语言,是以前人的不断积累、丰富为前提的,所以向古代经典学习,是每一位书法家终其一生不容懈怠的事情。今天的不少书法朋友,有时忽略了这一点,所以在进入古典、解读和学习古典时,往往缺少几份虔诚的心态。这样,也就不能真正学到古人优秀的东西,而往往是得其皮毛。前面谈到当代作者在笔法方面大胆探索,有所开拓创新。但我们又必须注意到,我们在不断追求笔法创新的同时,已经不自觉丢失了传统笔法中诸多优秀的成份,而这又是当前书法韵味不足,内涵贫乏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处理这一对在继承与创新上的深层矛盾,充分体现出一个书法家的综合素养。又如隶书中简牍一路书风问题。目前,写这一路书法的朋友不少,其中也有取得成就的作者,如张继、高庆春等就是个中翘楚。但就此次展览而言,给人一个总的印象是,简牍一类作品表现的内涵大多数过于简单,线条、结字、章法的变化都不够丰富,且程式化十分严重。如果我们深入到春秋战国到两汉时期简牍帛书之中就会发现,我们远没有学习到古代书法的精髓。古人一枚小小的竹简,可以让我们精神为之振动,但他写的文字我们可以辩识,为什么今天我们写不出那种韵味来?恐怕和我们学习不够深入密不可分。当然,古代书法与我们有历史时空的差异,客观上是无法复制的,笔者的意思是,我们有必要深入到古人的作品之中去细细地琢磨,领会他们写字时的一招一式;有必要走进古人的精神之中,认真、细致地了解他们创作的心态、背景,这样便能更好地理解并把握其书法语言特征,从更高层次汲取古人书法营养,丰富我们的创作。

还有一个文字内容的问题也不得不提及。笔者曾倡议“我手写我口”,但我并不反对抄写前人的优秀诗文。问题是,如果一位书法家一辈子只能抄写别人的东西,自己不能创作哪怕是一段比较有文彩的小序或跋文的话,这个书法家是不是成大问题?书法家的文学修养,是必不可少的基本修养,这在创作中,既可表现为能否写自创诗文,也可表现在对书写文字内容的选择标准上。笔者约略数了一下,本次展览1132件作品,自撰诗文的作品不到30件,零头都不足!书法号称是书写性灵的艺术,书法家如此“集体失语”是否很不正常?当然,我们的书家确有文坛高手,如沈鹏先生,还有林岫、陈永正、旭宇等都是诗文高手,中青年的王家新、刘洪标、陈洪武(萧风)、叶鹏飞等诗作也很精彩。我们更有创作与学问兼能的中青年如丛文俊、言恭达这样的书坛中坚。但从此次展览反映的情况来看,至少我们中青年书家的整体文化素质不容太乐观。相比于前人下笔辄文由己出,我们的差距还很大。

笔者相信,当代书法中青年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今天的成就即使很骄人,也不应掩饰存在的问题。我们正处在世界文化不断交汇、碰撞的新时代,我一位在国外多年的朋友说,书法是中国文化一个代表性符号。我想,作为书法家,我们是为这个“符号”而生活的,所以我们应该对这个“符号”多一些虔诚,对古代创造这“符号”奇迹的先贤多一些敬畏之心。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尽到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才可能不辜负社会寄与我们这一代人的期待,完成我们应有的使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19:59 , Processed in 0.06706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