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桥行 颜亮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10 16:3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材信 于 2011-6-10 16:48 编辑

                       大    桥    行
                                 ——为庆祝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而作(1)

                                       颜亮亨

    君不见长流飞泻出巫山,拍岸惊云欲叩天。闯峡穿山奔万里,滚滚狂澜入海边。
    势截神州各为半,南北交通阻两岸。一片茫茫锁大江,织女牛郎徒兴叹。
    古往今来万万年,尾闾不止水无完(2)。长桥卧波成泡影,皆因民生似倒悬。
    帝王自古贪安乐,百载豺狼更残虐。骗得桥捐饱私囊,刮尽民膏任挥霍。
    万民泪滴长江满,江水何年不呜咽。波涛时啸复时哀,似诉生民多灾难。
    战角声声入青云,解放欢呼处处闻。祖国一朝翻天地,人民双手转乾坤。
    笑向自然雄宣战,钢骨棱棱插江面。巨锤一震动天穹,天堑从今大改变。
    竞赛旌旗火样红,万盏明灯似彩虹。雪夜潜江冰刺骨,霜晨铺轨汗淋胸。
    万里长江第一桥,巨桥屹立插青霄。两翼龟蛇皆拱手(3),八足波旋白浪高(4)。
    千尺高桥架电梯,登临惊叹景新奇:穿梭海轮艘艘过,蘸水江鸥对对飞。
    俯首方知秦栈险,抬头反觉楚天低。平眺长廊无尽处,远凝但见水天齐。
    南北相连成一体,铁路纵横几万里。“九省通衢”今始成(5),万丈高楼平地起。
    物换楼移鹤岂知,古琴台上唱新词(6)。崔颢登临愁安在(7)?太白重游应赋诗(8)。
    堡顶红旗刷刷飘(9),八面人流似海潮。暮秋风凉心反热,动地欢呼压浪高。
    一夜佳音播万方,此日心心向长江。稚子欢欣齐雀跃,父老感怀泪夺眶。
    欣看苦海成乐土,我欢欲狂歌且舞。盛世开元叹望尘(10),从此中华无硕鼠(11)。
    千方魑魅尽垂头,万姓工农皆昂首。今人愧煞昔时人,高山低头 水让路。
    长江滚滚日夜流,江流排尽古今愁。君不见劳动年年添幸福,灾殃一去不回头。

    注解:
    (1)此诗刊登于1957年10月  日《羊城晚报》(当时得稿费40元相当于普通教师的月薪),次日自动转载于香港《大公报》,后又登载于毛里求斯《华侨时报》。此诗热情洋溢,气势奔放,结构严谨,音韵流畅,一般亲友推许为余之代表作。一座大桥而已,现在看来何足道哉?彼时却是举世瞩目之大建设,盖乃“万里长江第一桥”也。此诗理想主义之色彩甚浓,彼时人人以为新中国坦途一片,岂料日后之曲折坎坷耶?
    (2)古人认为河水不停地流入大海而海水不会溢出来,是因为海尽头有“尾闾”把水吸干。见《庄子  秋水》。
    (3)大桥两头的引桥分别与武昌蛇山、汉阳龟山相接。
    (4)“八足”指八个桥墩。
    (5)“九省通衢”是说武汉北南西东连通冀、豫、鄂、湘、粤、川、赣、皖、苏。但实际上为长江天险所阻,而今有了长江大桥,才可谓名副其实。
    (6)相传战国时钟子期为俞伯牙奏“高山流水”之琴曲,传千古知音之佳话。后人筑“琴台”纪念之。在大桥北岸之汉阳。
    (7)唐朝诗人崔颢名作《登黄鹤楼》末句云:“烟波江上使人愁”。今应不复愁矣。
    (8)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本想作诗,因思无以过之而罢。乃吟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9)“堡”,指大桥两端的桥头堡。
    (10)开元,唐玄宗年号(713 –741 ),史称“盛世”。
    (11)硕鼠,喻剥削者,见《诗经 魏风  硕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21:03 , Processed in 0.10873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