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刘少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沙古镇地域文化志》全文==本站独家发布,严禁转载

[复制链接]
171#
发表于 2011-6-23 12:19:07 | 只看该作者
http://xnjyw.5d6d.com/thread-34308-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34308-1-1.html

刘少锋开讲:《白沙古镇传奇》


    地名的来历

1、依山、水命名。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1)直接以山脉、河流、湖泊等名称命名,如五台县、牡丹江市、沂水县、微山县。(2)以山、水配上吉祥语命名,如泰安市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则四海皆安”,寓国泰民安之意。(3)以几座山、几条河的首字组成地名。新泰市,西晋以前曾称“东平阳县”。晋泰始年间,南城侯羊祜奏本取新甫山、泰山之首字,改县名为“新泰”。潇湘,古镇名,五代时置,在今湖南省永州市西北,因地处潇、湘二水合流处得名。(4)以位于山、水的方位命名。如山西省因地处太行山以西得名,云南省因位于云岭以南得名,湖北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北得名,汝南县因县城位于汝河之南岸得名。位于山水南北两边的,多用“山水的专名+阴(或阳)”命名: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如衡阳市因在衡山之南得名,洛阳市因在洛河之北得名,海阳市因位于黄海之北得名。这一类地名还有蒙阴县、江阴市等。此类地名中,阳字地名极多,阴字地名较少。(5)因地处河流的源头而取名,如济源市、沂源县、资源县。(6)因位于河流的尾闾而命名,如汉口、海门市、河口瑶族自治县。(7)因靠近水或山而得名,如临沂市、临汾市、临海市、江浦县、溆浦县、淮滨县、滨海县、临朐县、临邛县、临高县。此外,合川市古称合州,因地处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汇合之处,1913年改称合川县。三水市因位于西江、北江汇流处,城临西江、北江、珠江三条河流而得名。(8)因山脉走向或河流流向的曲折得名。这一类地名多在山水专名后面或在姓氏后面缀以湾、曲、套、圈、隅、里等字,如河曲、河套、易家湾、苗家曲、王家圈、高里、朱家里庄,有的则直接用两个此类字组成,如圈里。
2、按地形地貌或所处地理位置命名。如平原县因地势平坦而得名。大洼县因位于辽河、浑河下游,地势低洼而得名。云南大理的洱海,以湖形如耳得名。台湾岛东北部的鼻头角,是伸入海中的小半岛,因形如鼻子尖,故名。太湖之滨的鼋头渚,是伸入湖中的半岛,因形如鼋头而得名。福州东郊的鼓山,因峰顶有形状如鼓的巨石而得名。湖北省麻城市的龟峰山,因形如巨龟得名。位于山东省平邑县的蒙山主峰龟蒙顶,亦因形如巨龟得名。曲阜市、三门峡市、崇明县、扬中市均属此类。
3、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名合并构成新地名。福建省,唐代取福州之“福”和建州之“建”置福建经略史,始有福建之名。清康熙六年(1667年),将江南省分置江苏、安徽两省,江苏省由江宁、苏州二府之首字得名,安徽省由安庆、徽州二府之首字得名。清置甘肃省,以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两地首字而得名。1939年,以富顺县自流井及荣县贡井合并设置市(1942年批准),取名“自贡”。1949年,将原武、阳武两县合并,县名“原阳”。1951年,将西隆和西林两县合并为隆林县,县名由原来两个县名的末字组合而成。1952年,达尔罕旗与茂明安旗合并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赣江上游东源贡水和西源章水在赣州汇合后称赣江,“赣”字是由“章”和“贡”二字组合成的合体字。唐河、白河汇合后称唐白河。新海连、旅大等旧地名,武汉、襄樊、潍坊、淄博、乌海、六盘水、高青、兰考等现行地名均属此类。
4、沿用旧地名。有以下两种情况:(1)沿用古国名作县、市名。孔子的故乡曲阜,是鲁国的国都,所以曲阜古时候曾称鲁县。孟子的故乡邹国(本作邾国,周朝改称邹国),秦时置县曰邹县(今邹城市)。诸葛亮的故乡琅琊郡阳都县(在今山东省沂南县南部),曾是春秋时期一个小国——阳国的国都。莒县、滕州市、郯城县都是以古国名命名的。(2)以本地不同历史时期的几个地名的首字组成新地名。德平为山东省旧县名,此地汉朝为平昌县,魏属安德郡,五代后唐时从郡、县名中各取一字,名曰“德平”。
5、以村庄名作乡、镇名,以村镇名作市、县名。在我国,绝大多数乡镇都直接用乡镇政府驻地村庄名称命名,因此,这里就不再举例了。以村镇名作市、县名的,在全国也为数不少,诸如石家庄、枣庄、鹤壁、驻马店、东营、景德镇、姜堰、辛集、张家界。
6、析置县以位于母体县的方位命名。莱西县由莱阳县西部析置(如今二者均撤县设市)。如东县由如皋县(今市)东部析置。沂南县,1939年由沂水、蒙阴两县南部析置时,称南沂蒙县。后来,因为中国县名的专名大多为两个字,为了趋同,考虑到县境大部为原沂水县南部,所以改称沂南县。以后,虽然将辖区中蒙阴部分划出,临沂、莒县、费县三县的部分区域划入,但“沂南”一名相沿未改。
7、因曾是历史上府、州、县等的治所而得名。如山东省东平县的州城镇、旧县乡,蒙阴县的故县村,贵州省安顺市的旧州镇,湖北省蕲春县的蕲州镇,湖北、云南等省的数个“巡检司”,以及遍布全国的以“城子”命名的村庄。
8、因邻近边界而得名。四川省盐边县因邻接云南省而得名。张家界原是一个村庄,因位于大庸、桑植、慈利三县交界处而得名。莒南县有三界首村,郓城县有五界首乡。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靖边、界首、界上、铁山界、界化垄、黄洋界、界河、界牌等地名均属此类。
9、以工矿业生产场所命名。大冶市因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得名。烟台市芝罘区世回尧村原名石灰窑,相传唐代有人在此建窑烧石灰,故名。左云县政府驻地是梁家油坊村。莱芜市境内以“冶”字命名的村极多,新中国建立后,地质勘探人员以这些带有“冶”字的村名为线索,运用现代化的勘探技术,找出了众多的铁、铜、金、铅矿,该市铁矿已探明储量6.5亿吨,列华东地区之首。
10、以商贸业经营场所命名。“集市”是农村或城市中定期买卖货物的市场。不少地名就是以“集”或“市”命名的:北方,尤其是苏鲁豫皖交界地区,以“集”字命名的居民点极多,如符离集、青?集;南方,尤其是湘鄂地区,以“市”字命名的居民点极多,如津市、沙市、文家市。“务”是宋代官设贸易机关和场所,宋元俗语对酒店也通称酒务。部分“务”字地名至今仍在使用,如杨税务、河西务、商酒务。
11、以农业活动场所命名。垦利县因过去曾被称作垦区和利津洼而得名。莒县的刘家菜园,沂南县的柳行、栗林、柿子岭、栗子沟、菜园、桃峪、杏峪子等村名均属此类。
12、以气象情况命名。此类地名以该地的风、雨、雪、雹、雷电等气象情况的多发性而命名。沂南县风鸣口村地处山峪出口,这一带荒山较多,植被较少,夏季易发生龙卷风,其危害面积虽小,但风力大,一般在10~12级之间,且伴有暴雨,破坏性十分严重,因此,人们将村名定为“风鸣口”。
13、以交通、驿站、递铺、旅店等命名。如双堠、驿道(莱州市辖镇)、驿头、龙泉驿、官塘驿、吕亭驿、递铺(安吉县人民政府驻地)、五里铺、十里铺、二十里铺、三十里铺、四十里铺、驻马店、张店。
14、因关塞、港口而得名。如张家口、玉门、山海关、营口、龙口、厦门、海口、风陵渡、天津、孟津、码头(郯城县一镇名)。
15、以军事活动场所和驻兵的地点命名。此类地名后面多带有卫、所、屯、营、寨、哨等字,如威海卫、石臼寨备御千户所(简称石臼所)、黄家屯、王家营(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政府驻地)。
16、由宗教产生的地名。古时候,道教、佛教的庙宇极多,遍布城乡各地。天下名山僧占多,名山大川附近自然少不了庙宇。因此,宗教地名遍布中国各地。沂南县的现行地名中,就有金佛院、青驼寺(渐称“青驼”)、夏孟寺、洪观寺、皇上寺、观音寺、龙泉寺、白衣安、黑山安、大安、小安子、门家安子(上述五个“安”字均由“庵”字演变而来)、大庵、庵子沟、庙岭、庙子山、庙子山头、庙前车疃、上佛住、下佛住、田家佛住等村名,庙山、朝山等山名。
17、以水利工程命名。如都江堰市、青铜峡市。
18、以朝代名称命名。三国吴置吴兴郡,取“吴国兴盛”之意。晋安,晋朝置县,意为“晋朝平安”。安丘市在唐朝和后唐曾两次改称“辅唐县”。
19、因皇帝年号命名。东汉建安初年,分侯官县置一新县,取名“建安”。上海市嘉定区,宋嘉定十年(1217年)置县,故名。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升南平军置州,取年号首两字“太平”为名,治当涂(今县)。
20、因帝王的活动场所命名。山东省鱼台县因县北有鲁隐公观鱼台得名。河北省围场县因境内有木兰围场得名。
21、根据历史典故、民间神话传说、文学作品命名。《左传》记载,鲁僖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36年),介之推隐于绵上山中而死。介休县由此得名。在古临沂,王祥、王览的故里称孝友村,颜含的故里称孝悌里,这一带的乡名叫孝感乡。孝妇河因发源于北齐孝妇颜文姜的家乡(今淄博市博山区)而得名。湖北省孝感市因文学故事人物董永得名。古代传说东海有神山,名曰蓬莱山。汉武帝曾于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到山东蓬莱地方望海中蓬莱山。唐时以此置蓬莱县。桃源县因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而得名。
22、以古代帝王将相的坟墓命名。黄陵县,因是黄帝陵墓所在地,故名。湖南省酃县,一因境内有炎帝陵,二因“酃”字生僻难认,所以今改称炎陵县。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在槐里县(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南)茂乡筑茂陵,并迁户置茂陵县。治今兴平东北。武帝死后葬此。山东省沂南县南寨、北寨二村原是一村,名叫墓冢村,因村内有一座“将军坟”而得名。这座将军坟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沂南北寨汉墓群中的一号墓——北寨汉画像石墓。
23、以重大活动命名。文登市境内有文山,秦始皇东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论功颂德,故名。大庆市,其前身是1959年国庆十周年时设置的大庆油田,1960年设安达市,1964年改称安达特区,1979年改称大庆市。
24、以动词、形容词命名。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命名的有怀柔县、息讼庄、前进、建设等。沂南县政府驻地界湖镇的“界”,就是动词,意思是划分。鲁中南方言称地势低洼的平原为“湖”。界湖村位于低洼处,村庄将湖分为东湖和西湖,所以村名叫“界湖”。“界湖”的意思就是“界为二湖”。以形容词命名的有兴隆县、富裕县、热闹、光明等。有趣的是,有的地名具有动词和形容词双重词性。如联合村、团结。
25、以名人的姓名作地名。焦山,在江苏省镇江市东北。相传东汉末焦光隐居于此,因而得名。商河县,《太平寰宇记》载:“汉鸿嘉四年,河堤都尉许商凿此河,以纾水患。民怀其德,故曰商河。”“商河”原写作“?河”,1086年改为商河县。我国现行地名中,以人名命名的,多是革命烈士的姓名或字号,如中山、黄骅、尚志等市名,志丹、左权、靖宇、子长等县名,弼时、开慧、刘胡兰、少云、欧阳海等乡镇名,中山路、中山码头、中山公园、鲁迅公园、张自忠路等城市地名。用古代名人姓名、字号、封号等作地名的有樊哙、曹娥、成吉思汗(元太祖铁木真1206年被推为大汗,称成吉思汗)等村镇名,孟良崮等山名,闵子骞路等城市街道名。此外,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重要领导人石达开的家乡广西贵县(今贵港市),还建有达开水库。
26、因境内物产资源得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温泉县和墨玉县,前者因境内多温泉得名,后者因特产黑玉石得名。这类地名还有铜陵市、盐池县、石棉县、金岭回族镇等。
27、用动物名称命名。如鸡西、鹤岗、双鸭山、石狮、虎林、望天鹅、狼窝沟、蛇岛。
28、以植物名称命名。菏泽市城区称牡丹区,因“菏泽牡丹甲天下”而得名。平阴县玫瑰镇因盛产玫瑰得名。这类地名还有水曲柳、葡萄、槐抱榆(安丘市车庄乡一村名)、榆林、榆社、榆中、榆树、柳林、柳河、柳城、桦川、桦甸、桦南、梨树、桃园、杨柳青等。
29、以置县时流行的名词术语命名。如1929年设置的博爱县。此类地名还有民丰、民权、民勤等县。
30、以吉祥嘉言命名。昌乐县以昌盛安乐之意命名。日照市,宋置日照镇,取海隅日出先照之意。承德市、常德市、嘉禾县、禾兴县都属这一类。
31、中华民族历来向往和平,祈求社会安定,所以,我国多用“安”、“定”、“宁” 等字命名地名。西藏芒康县,清末曾设宁静县,取“安宁、平静”之意。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分子发动武装叛乱。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0~22日解放军驻藏部队平息了叛乱。1960年江卡宗(即芒康宗) 与盐井宗合并为宁静县(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后,改名芒康县)。此类地名还有西安、南宁、长治、太平等。
32、因异地同名改名。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旧名清河县,1914年,为避免与河北省清河县同名,改称淮阴县。淮阴市在1951~1958年、1964~1983年曾称清江市,因和江西省清江县(今樟树市)同名,1983年改称淮阴市(后来,淮阴地区撤地设市,淮阴市升格为地级市,因淮阴市所辖的淮安市是周恩来同志的故乡,所以,地级淮阴市改称淮安市)。
33、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为了搞好同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而命名或改易地名。安东市、安东县于1965年分别改称丹东市、东沟县(今东港市)。友谊关,一称大南关、界首关、鸡陵关。明初置镇南关,1953年改睦南关,1965年改友谊关。几次改易得美名,堪称“推敲”之佳话。
34、有些地名用字,因为生僻难认,已经国务院批准更改。如黑龙江省铁骊县改铁力县,陕西省鄠县改户县。详见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64年编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6年10月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附录。
35、因避讳而改名。三国吴时,孙权的孙子孙皓即位,避其父孙和讳,改禾兴县为嘉兴县。南京市在西晋时名建业,后改名建邺,建兴元年(313年),因避愍帝司马邺讳,改名“建康”。
36、因鲁鱼亥豕等偏旁部首因素造成的地名。如成武县,汉高祖刘邦到此地,以武功告成,改楚邱县为成武县,明朝洪武初年铸印局将“成”字误增提土旁儿印成“城”字,成为城武县,于是沿用了数百年,直到1958年才又改为成武县。
37、因其他原因改动的地名。196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建议,国务院决定将僮族的“僮”字改为“壮”。取其健康之意,又免误读。广西僮族自治区相应改成广西壮族自治区。兖州市,秦置瑕丘县,宋避孔子讳改瑕县,金因瑕为疵瑕义,以城西嵫山改为嵫阳县,明朝成化年间因城中发生数起火灾,欲以水压之,改嵫阳为滋阳。兖州解放以后,城区划为兖州市,乡村称滋阳县,1948年11月,市、县合并,仍称滋阳县。1958年并入曲阜县,1962年改设兖州县(1961年批准)。
38、以移民的祖籍命名。东晋时期,中原地区的人口大量南迁,这些南迁的人叫做侨人。侨人多是按宗族、乡里相聚而居。统治者为了控制侨人,也为了维护侨姓士族的利益,在侨人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置与侨人的籍贯同名的州、郡、县及其行政机构,叫做侨置。如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侨立徐州,江乘(今江苏句容北)侨立琅琊郡及临沂县。明初从山西迁往山东、河北的移民,历代由福建迁往台湾的移民,由中原迁往东北三省及新疆的移民,也有很多人因怀念故土,热爱家乡,而以他们的祖籍命名自己的落脚点。
39、以姓氏命名。如张家口、张家港、张家界等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店区,浙江省兰溪市的诸葛镇。据研究姓氏学的资料介绍,中国张姓人口有一亿多,是人口最多的姓。所以,冠以“张”字的地名极多。地名学和姓氏学的研究结果正好吻合。
40、以数字命名。如一面坡、二连浩特、三原、四平、五大莲池、六枝、七台河、八所、九江、十堰、百色、千乘、万州。
41、以颜色命名。红水河,西江上游的别称。因两岸多红色土,水色红褐,故名。此类地名还有红山、红石庄、长白山、丹霞山、黑戈壁、黑虎泉、绿岛、白山黑水等。
42、以方位命名。如察哈尔右翼前旗、中旗、后旗,阿拉善左旗、右旗,左云县,右玉县,清漳东源、清漳西源,浊漳北源、浊漳西源。
43、以著名风景区或革命纪念地命名。大庸市境内有张家界国家级森林公园,故改称张家界市。韶山冲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的故乡、著名的革命纪念地,因此设置韶山市。此类地名还有井冈山、武夷山、秦皇岛等市名。
44、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译成汉语言文字的地名。其中,既有音译地名,又有意译地名;既有现代少数民族语地名,又有古民族语地名。如哈尔滨,满语意为“晒鱼网的场子”。同江,赫哲语意为“老屋”。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拉萨,藏语意为“圣地”。藏语“森格藏布”,意为“狮口河”,今译成“狮泉河”。藏语“朗钦藏布”,意为“象嘴河”,今译成“象泉河”。
45、在文学作品中,常以本地的古地名代指写作时的地名。沂水县,古代曾称东莞县,所以,明末清初篆刻鉴别家周亮工《过东莞,武、刘二孝廉载酒,谈花之寺为沂之胜境,同楚中刘公蕃赋》诗,即以“东莞”代指沂水县,这是为了避免和“沂之胜境”的“沂”(即“沂水”)重复。
46、地名除正名外,还有别称。济南市的泉水全国闻名,所以济南又称泉城。古时舜耕于历山,济南市位于历山之下,故又称“历下”。拉萨终年日照强烈,有“日光城”之称。成都市,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锦官城。后人以锦城、锦官城作为成都的别名。唐杜甫《蜀相》诗:“锦官城外柏森森。”成都又称芙蓉城。此外,福州别称榕城,广州称五羊城、穗城,或简称羊城、穗,绍兴别称鉴湖,鞍山称钢都,个旧称锡都,苏州有“东方威尼斯”之称。
172#
发表于 2011-6-23 12:36:45 | 只看该作者
晚清村镇志纂修的成熟及其人文历史价值 

 ——以江南名镇志《紫堤村志》为中心的分析①

论文作者 沈渭滨






  [中图分类号]K25;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73(2007)02—0173—09
  地方志作为历史文献的一个重要门类,向是学者瞩目所在。其中,盛行于清代的村镇志纂修,其发展轨迹如何,其蕴含的人文历史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由于各地纂成的村镇志大都长期尘封,未能及时出版,即有抄本,也流传不广,致使研究者既无法利用,又很难深入探讨。近年来,我有幸接触了若干未刊村镇志稿本,深为其保存晚清基层社会鲜活具体的大量原生态资料所鼓舞。本文以《紫堤村志》为中心,结合上海古籍出版社已刊的“江南名镇志”三种,就村镇志纂修的若干问题试作述论,求教于方家。
  一
  紫堤为诸翟之别称。《紫堤村志》(下简称《村志》)是清咸丰六年(1856)在《紫堤村小志》(下简称《小志》)基础上增补纂成的诸翟地方志。诸翟村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是一个“东西可一里,南北约半里”② 的中等规模古村落。清代时,分属苏州府嘉定县、松江府青浦县、上海县管治。民国以还,其区划屡有变动。今之诸翟,属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也是镇政府所在地,现在已是一个别墅成群,外国人学校群集,百业兴旺之地了。
  诸翟历史上称名众多。据《村志》所记,诸翟本名“白鹤村”。因全村夹吴淞江支流蟠龙塘而立,故又径呼其为“蟠龙塘”、“盘龙江”。相传肇居于此者为诸、翟(或曰狄)二姓,遂名“诸翟”;又因其地处于二郡三邑交界,时人讹为“诸地”。清初时,村西沿塘堤两岸遍植紫薇花,“花红树绿,景物鲜妍”,③ 人称“紫薇村”,又称“紫薇江”。《村志》题名“紫堤”,即缘于此。也有称其为“诸荻”者,以其龙江两岸多芦苇而言也。自清乾隆三十年(1765)设置“诸翟巡检司
173#
发表于 2011-6-23 12:37:16 | 只看该作者
”后,诸翟之名,相沿至今,其本名及别称,皆隐而不彰。
  从诸翟称名衍变,可以概见中国古村镇之得名,既可缘水状物,又可取族姓而冠,则村镇志蕴含之人文历史底蕴,由此可见一斑。
  《村志》自草创到增修成书,前后历一个半世纪。这在我国村镇志纂修史上,堪称罕见。
  先是,明末清初定居于诸翟的平阳汪永安(字叟否),有鉴于该村往迹“俱在苍茫明灭间”,若不志之,恐将泯轶。④ 乃决意“网罗旧闻,条列体例,考之志乘,询之村耆”,⑤ 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草成《小志》一书。书凡3卷23目,都10万余言,记一村之风土人情,因革变故。书成后,藏诸箧笥,未得刊布,仅在同好中稍有流传。
  嘉道年间,村儒侯承庆(字云岩)、朱孔阳(字邠棠)有志于增补续修。不料搜集未富,竟于道光二十年(1840)先后赍志以殁,增补一事,不克如愿。
  其后,寓居此地的东阳沈葵(字心卿),以《小志》草成迄今已有100余年中断,“其故老之前型,乡村之遗事,已几渺不可溯”,倘今再不续修,则后人更难求其遗绪。⑥ 遂毅然以衰龄老弱之躯,独任增补续修之事。在《小志》原有基础上,“就童时所闻诸故老,且采诸各家遗编”,穷10余年之功,奔走采集,孤灯独对,终于在咸丰六年(1856)增补纂成《村志》。全书扩为8卷42目,字数超过20万言。内容除增补雍、乾、嘉、道、咸五朝遗事、人物外,另就《小志》冗杂琐屑处修削润色,并调整篇目结构,成为翔实完备之一方全史。
  从《小志》到《村志》,历三代人之手,前后庚续138年之久,前赴后继,矢志不渝。草创者汪永安,增修者沈葵,皆为流寓诸翟之外姓耆宿,在一无经费可资,二无修志机构支撑下,全凭儒者良知,毫无私利之欲,勤于公益之志,其古君子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汪氏《小志》、沈氏《村志》先后于1961、1962年作为《上海史料丛编》,由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内部印行,供研究地方史志者使用。沈葵增修之《村志》杀青后一直束之高阁,没有公开出版过。光绪十七年(1888),长浜张友棠,曾自沈葵弟立诚处得见全书并抄录一过。其后张氏忙于教育事业,无暇他顾。迨至民国八年(1919),脱身教职,始检出抄本,予以核校。无论原书或抄校本,均长期尘封,未得刊布流传。20世纪80年代,上海县志办公室(今上海市闵行区志办公室)在主持编纂《上海县志》时,征得沈氏《村志
174#
发表于 2011-6-23 12:37:50 | 只看该作者
》原本之张氏抄本,知其较汪氏《小志》尤为详备。本世纪初,闵行区志办公室王君孝俭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张君晓敏策划辑刊“江南名镇志”丛书时,将沈氏《村志》列入。预计今年正式出版,公开发行。
  二
  我国村镇志纂修,始于明而盛于清。明末清初,其体例尚属草创,内容多为辑录府、县志有关记事,汇而成帙。乡镇遗事,则往往随闻随录,冗杂琐屑,编次无序。就保存原始史料言,已具乡土志之存史功能,然就编纂体例言,毕竟条例杂乱,纲目欠周。
  清代乾嘉以还,志学大兴,修志成风。私家纂修之村镇志,亦随之日趋成熟。成书于康熙年间之汪氏《小志》和庚续于咸丰年间之沈氏《村志》可作为考察村镇志编纂自草创到渐趋成熟的一例个案。兹将两书之分卷设目列表于下表。

志名  分卷                                          设    目
            各志称名、建置沿革、方里、名义、疆界、田亩、户籍、近村、疏浚、神庙、桥梁、坟墓、旧迹、风
      卷前  俗、人物(共15目)
小志  卷中  国朝人物、内则、诗词、文集(共4目)
      卷后  人物续录、人物补传、江村杂言、古文附录(共4目)
      卷1   名义、称名、建置沿革、疆界、村巷、田赋(共6目)
      卷2   水道、疏浚、桥梁、风俗、节序、土产、灾异(共7目)
      卷3   官署、营汛、古迹、乡塾、祠宇、坊额(共6目)
      卷4   庙院、园宅、坟墓(共3目)
村志  卷5   人物(分设元、明2子目)
      卷6   人物(国朝)
      卷7   烈女(分设明、国朝2子目)、流寓(分设宋、元、明、国朝4子目)、方外、释(分设唐、元、明、
            国朝4子目)、道(分设元、明、国朝3子目)
      卷8   杂识、里绅、文集、叙录(共4目)

  注:有“下划线”者为新设。
  由表可见,草创时期之《小志》,分卷粗略,且卷目间有明显交叉:其“卷前”囊括志书中地理形胜、建置方里、田亩户籍、桥梁旧迹等掌故,却掺入人物一目;“卷中”则将人物、诗文混于一编;“卷后”又是人物续录、补传等,成为“卷中”之补
175#
发表于 2011-6-23 12:38:20 | 只看该作者
编,显出随闻随录、纲目紊乱之特点。尤可注意者,《小志》“卷前”缺目甚多,诸如田赋、节序、土产、坊额等乡土志必备之掌故要素,均未涉及。凡此,均可说明草创时期之乡土志纂修,尚处于自为而非自在阶段,体例不严,史与志关系未明。因而搜罗不全,编次不得其法,去取或失其宜。故沈葵在增修《自序》中,既肯定汪氏《小志》“洵足为考镜之资备,乡邦之典故”,又指出其“第经草创,随得随录,未免有冗杂琐屑处”,评论颇称中的。
  自雍正初年起,朝廷为加快《大清一统志》纂修,屡颁诏令,严谕各省限期完成省府州县方志的编修,甚至有嗣后每60年修志一次的规定。乾隆十一年又颁诏令,督促各地修志。自此,修志纳入政府定规,历久不衰。其间,著名学者章学诚在总结历代修志实践后,首倡方志编纂理论,提出“方志乃一方全史”、“志为史裁,全书自有体例”;创立“三书”、“四体”之说,详论“方志辨体”之要。志学得以大兴,修志渐有法度。有人统计,从清初至光绪年间,各地先后共修成省志、府志、州志、县志、厅志、乡志、镇志、里志、卫志、所志等共5000余种,8万多卷。其种数占历代编修方志总数一半以上,卷数达80%左右。⑦ 成书于咸丰六年之《村志》躬逢其盛,在体裁上已与章氏之说暗合,而与草创时期之《小志》明显不同:一是分卷设目得宜,纲举目张;二是掌故、文征齐全。堪称一方史地全书。
  如果将上海古籍出版社已刊布之“江南名镇志”三种,即成书于嘉庆十一年之《南翔镇志》、嘉庆十三年之《安亭志》及道光二十七年之《蒲溪小志》,与成书于咸丰六年之《村志》比照,即可发现4种村镇志在体裁体例上居然相同,而分卷设目也大体相合。4种志书,无一例外均与章氏所创“志为史裁”、“方志乃一方全史”之说无异;与章氏所立“三书”之议相近。章氏称:
  凡欲经纪一方之文献,必立三家之学,而始可以通古人之遗意也。仿纪传正史之体而作志,仿律令典例之体而作掌故,仿《文选》、《文苑》之体而作文征。三书相辅而行,缺一不可。⑧ 上述4种志书,虽无“立志”之日,但在行文中,字里行间均能效正史之评骘是非得失,发挥私家修志无所顾忌之特色,寓资治于教化。至于“掌故”、“文征”,各志均极尽收罗采集,以彰一地之盛衰,接续文脉之绵延,且在卷目中分列清晰,有条不紊。读其篇目,即可对当地人文、地理之大概,有所了然。我不知4种志书之纂修者是否读过章氏志学著述,但就书论书,
176#
发表于 2011-6-23 12:39:13 | 只看该作者
则其受章氏志学影响,所纂皆可视为“一方全史”,当无疑义。
  据此,可见私家纂修之乡镇志,在嘉道咸3朝60余年间,深受章氏志学理论影响,并在修志成风氛围中,已蜕出明末清初的草创阶段,进入成熟期。表现为体裁上已明确史与志关系,与“志为史裁”说渐趋合度;体例上已渐趋定型,与“三书”之体相类而有所变通。
  此论所持论据只有上述4种志书,有以偏概全之嫌。但就历史长时段观察,似应无大错,提出来供研究史志学者参考。若此说可以成立,则村镇志纂修之历史阶段当可划分。就此而言,《村志》出版,对研究村镇志纂修史自不无意义。
  三
  村镇志纂修,辨其体裁体例固然重要,但就其价值言,则以“存史”为第一要义。其供府县志之采择,供后世修志参考,供学者研究地方史志之探颐索隐,均以其是否保存本乡本土鲜活具体、翔实完备的原生态史料为转移。
  《村志》草创者和增补者,深知此中三昧,在“存史”方面,极下功夫。首先是考之志乘,询之村耆,详尽收罗,做到有史可证者详之,于史无证者弃之,史料不足者简之。诸翟虽有千年以上历史,但宋代以前,事属久远,渺不可闻,故记述极简。自元末迄前清,既有志乘可稽,又有村老耆宿口碑相传,故汪永安在《小志》中,记之颇详:“凡水道之利,物产之宜,以及民生休戚,风俗盛衰,靡不具备。”⑨ 为后人增补续修,提供了良好、扎实之基础,“洵足为考镜之资备,乡邦之典故”。
  其次,续修者沈葵能遵循汪氏所立“存真”宗旨,在增补雍、乾、嘉、道、咸五朝本村遗事时,坚持对所见、所闻、所传闻之实物、掌故,认真筛选,区别对待:“于所见则详之,于所闻则略之,于所传闻则尤略之。”⑩ 做到从实而叙,信而可征。所以《村志》依据资料,以记述元末至晚清约500余年的村事最为翔实,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由此可知,时下所谓地方志纂修,应以“详今略古”为原则云云,实为似是而非之论。其实,之所以略古,是因资料不足铺叙所致。详略全以资料多寡而定,不能作为预设原则,刻板奉行。否则,方志之存史功能,何以体现?
  《村志》存史之处,贯于全书。兹择其著者,分类略述如次。
  其一,在地理状貌中,《村志》引《大清一统志·广舆记》,略述诸翟分属2郡3邑之建置、方里、疆界等目后,对《村巷》、《水道》、《疏浚》叙述特详。叙诸翟之村巷,以方位为坐标,详细记述了村东北、东南、西
177#
发表于 2011-6-23 12:39:47 | 只看该作者
南、西北诸村落所属县别及保、图编号,既明析3县所交之界址,又可见其犬牙交叉之处,对后人考释诸翟区划演变,提供了切实资料。
  卷2《水道》则以蟠龙塘为经,翔实列出60条环村河道,不分大小,各将其流向、出入处及流经之主要村落等一一标出,既对后人研究吴淞江水系的变化极具参考对比价值,又可为研究蟠龙塘附近地区的生态环境变迁,起到按图索骥的作用。
  蟠龙塘是诸翟最重要水道,系吴淞江5大浦之一。西受太湖之水,出苏州,绝俞塘,过六磊塘、泗泾,绝横塘,又过蒲汇塘,遵朱坊桥入淞江。全长80余华里,迂回曲折,状若龙蟠。其流经诸翟时,因中隔蒲汇塘而水分两股,南为南蟠龙塘,北为北蟠龙塘。诸翟村夹于两塘之间,其农田灌溉、旱涝蓄泄,端赖于斯。由于蟠龙塘入淞江一段蟠龙汇,“水道迴遏,湖波壅滞”,夏秋大雨,常有泛滥;更因吴淞江夹带泥沙,江水倒灌,潴留淤积,河道日见浅狭。自北宋乾兴(1022年)以来,疏浚一事,备受重视。《村志》卷2《疏浚》一目,不仅记录了自宋迄清前后26次疏浚往事,而且征引文献,详列各次主持者姓名、职衔、河工状况等疏浚要素。从次数言,计北宋景祐以后3次,元大德十年到至正元年2次,明永乐十年至崇祯四年9次,清顺治九年至咸丰元年12次。愈往后疏浚越频繁,反映出蟠龙塘淤塞日益严重的趋势。从水道深阔看,根据《村志》所引资料,早在康熙初年,蟠龙塘已是阔5丈5尺,深仅3尺的浅狭水道。所以,生当明末清初的《小志》纂修者汪永安,在其所作《紫堤村赋》中有“横川委折,矗宇缠绵,岸以紫薇而荻悴,沼以芙蓉而香联,浦则飞鹤杳渺,塘则蟠龙蜿蜒”的词句,面对蟠龙塘,半是自豪于诸翟的水乡景色,半是感慨于飞鹤早已不见踪影的滩涂湿地现状。这种鲜活的水文资料,只有在村镇志中才能得见。
  桥梁是江南水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诸翟环村水道纵横,桥梁尤多。《村志》以不少篇幅记述了诸翟60条水道上共126座桥梁,包括名称、方位、修建年代、捐募出资者、质材、塌圮后重建者以及有关掌故、刻石、桥记等内容。记录之详,已出之《安亭志》、《南翔志》及《蒲溪小志》均无过其右。
  桥梁一目,为方志所例有,要在说明一地之出入往来,似无足深论。但若从桥文化史视角观察,则足资研究者采择、备考。桥文化研究,包括建代、形制、质材、建造、经济价值、交通意义、战略价值等多种层面,其中桥名亦属不可或缺之项,它反映着一定历史时期中社
178#
发表于 2011-6-23 12:40:25 | 只看该作者
会的文化心态和价值取向。撇开《村志》“桥梁”一目中其他有关桥文化的内容,单就百余座桥梁名称,稍加归纳,即可看出其隐含的社会学意义。其跨村东及东北蟠龙塘者,有龙蟠桥、聚龙桥、云龙桥等6座,跨村西及西南蟠龙塘者,亦有鹤龙桥、从龙桥、汇龙桥、宝龙桥、护龙桥等6座,大多以“龙”取名。可见蟠龙塘在时人心目中地位,以及“龙”作为中华民族象征,在民间的深重影响。环村各河上之跨桥,有取祥瑞意义命名的,如隆义桥、种德桥、永寿桥、万安桥、北太平桥等等;有以姓氏取名的,如潘家桥、黄家桥、徐家桥、秦家桥、范家桥、周家桥等等,都与附近所居之大姓、捐赀者有关;也有以村巷取名的,如沈村桥、华家宅桥、杨家厍桥等。不同桥名蕴含的社会学意义,值得研究桥文化者体察。桥文化研究在西方已成时尚,专著迭出。我国近年亦引起重视,但着眼点都在著名桥梁如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赵州桥、《清明上河图》之虹桥等等,而对江南水乡之桥梁体系缺乏研究。《村志》及已出版的3种江南名镇志,均保存了这方面的不少素材,有志者若能利用,广为搜求,对桥文化研究必能有所推进。
  其二,《村志》保存了不少诸翟社会经济、人文习俗方面的资料,对后人研究明清时期诸翟乃至苏松地区的社会生活,具有真实可靠、鲜活具体的认知意义。
  如田赋,既是农民交粮纳税、遭受剥削的主要形态,也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大政之一。众所周知,中国自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日趋发展。原先以实物地租形式征收粮米的田赋与以徭役形式征发的丁役制度,自明万历初年实行“一条鞭法”后,逐步将田赋、徭役合并,一概征银,变为货币地租。其中赋役银由地方官直接征收。由于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是全国重要的产米区,所以实行一条鞭法之后,田赋仍征本色(即粮食)。但不久变成折色(或曰折漕)和本色并行。所以这些地区农民,既要缴纳折色的上下两忙条银,又要缴纳本色的粮米。清初,赋役制度基本承袭前明折色征银制度,但实际执行时,十分混乱繁杂。田赋按土地肥瘠分上中下3等,有本征、折征之别。本征即漕粮,折征即以银折漕。丁役有条鞭之征、丁随地派、丁随丁派之别,但主要也是征银。(11) 直到雍正元年(1723)实行“摊丁入亩”,赋役制度才渐成定制。
  地处苏、松3邑交界的诸翟,其田赋恰好反映明中叶推行“一条鞭法”到雍正初年“摊丁入亩”之间的过渡形态。
  《村志》记诸翟所属嘉定县“全邑折漕,定于
179#
发表于 2011-6-23 12:41:06 | 只看该作者
明万历二十一年。国朝因之。于上下两忙条银外,冬春别征米银。其价,县令合富绅每年酌议”。康熙十一、二年,“定一亩,完纳上下两忙条银共一钱八分九厘;白粮米二升一勺”。上海县所属各村,于明万历七年申请漕米改折,十四年仿嘉定例,每石折银4钱。二十年会计折平米,纳折银22500两有奇。清初,定每年上下两忙,“每准熟田一亩,共完纳正银一钱四分三厘,并白粮米银亦折在内”。青浦县属各村,其34保,“每年准熟田一亩,上下两忙共完纳正银一钱三分四厘。比嘉定并无米银一款。惟小涞港跨三十五保一区三十图,则准熟田一亩,每年完纳正银一钱四分三厘,与上海折漕图同。”
  从上可知,诸翟村在康熙十一、二年所定田赋,不论其属“下区”之嘉定各村,还是其属“准熟田”之青浦、上海各村,每亩完纳正银均在1钱3、4分左右。据梁方仲教授研究,康熙二十四年江苏全省田赋,平均每亩为银5分5厘,(12) 则诸翟嘉定、上海、青浦所属各村之赋额,高出全省平均数近3倍。如果将正额之外的“附加税”如“火耗”等加上,其赋税之重,民生之苦,可以概见。
  值得注意的是,诸翟由于地瘠不宜种稻,民人均需从旁邑籴米完粮。“旁郡邑遂乘时牟利,物涌腾”,而漕卒催粮强悍,“故长赋者不胜其苦,中民破产,大者丽辟”。(13) 所以村人拥护岁漕改折。明天启初年,“复漕之诏下,阖邑震恐,莫不思掘屋坏田,奔走驱窜。”(14) 邑之士大夫纷纷奏议,请朝廷折漕永著为令。迨至清初,“吴淞江淤塞,岁歉赋重,多逋粮,邑令徵比严酷,每叱为‘顽排’。”乃于康熙十一、二年定此田赋完纳数。
  虽然《村志》“田赋”一目,不如《安亭志》自唐迄明之田赋沿革详备而显得言简意赅,需要作历史解读。但其所附各篇文献,对后人了解“一条鞭法”之意义、作用,却是极具存史价值的原始资料;其清初所定具体赋额,更可为研究明清史者作为江南重赋的个案,予以采信。可惜至今不少历史著作,很少采用如此有说服力的资料。说村镇志是人文史地资料宝库,当可信也。
  乡农以田为命,但对田地的价值观念,也随时而变,并非始终爱田如一。《村志》对此有生动记述:
  长老云:自万历中年,嘉邑折漕,岁复屡稔,田价骤贵。至崇祯大祲,甚
180#
发表于 2011-6-23 12:41:48 | 只看该作者
以空契与人而不受,或遗之地,行者拾之,遂向追取粮饷。国朝顺治初年,棉花倍收,花价又昂,田之弃于人者,无不翻赎,动之结讼。及康熙初,灾祲连年,邑令比粮严酷,昔所买之田,不索值而还之,其人犹不受。至吴淞浚后,康熙四十七八年间,钱粮连邀蠲免,花价复昂,每田一亩,遂增至数金。自后,屡贱屡贵。至道光以来,粮价渐增,田价渐减矣。钱粮从田,近上邑田不查细号,惟望户收除,故富户破家。黠者每无粮而剩田,愚者每无田而剩粮,非清丈而不能明矣。(15) 这段文字,把田价起伏与社会治乱、生产发展以及田赋折色等关系写得如此明白,又把田价与村民对田地的爱恶求弃写得如此生动直观,在已出之3种江南名镇志中,绝无仅有。虽得自传闻,却倍感真切。
  诸翟地不宜稻,村民多以植棉为业,恃布为生。《村志》记本村植棉业称:“木棉,遍地种之,种有早晚之异(早者隔年白田,晚者春熟田)。色有紫、白之分,然惟白者尚,紫者间或种之。”记村民生计曰:“乡民多恃布为生。往时,各省布商先发银于庄,而随收其布,故布价贵,贫民竭一日之力,赡八口而有余。今布有余积,而商无现银,价因日落,民生之计蹙矣。”(16) 若将此与《蒲溪小志》串读,更可看出作为松江府花、布集散网络之七宝、诸翟等村镇,在晚清门户洞开、洋纱洋布冲击下,布业式微,民生日蹙之情状。
  诸翟制靛业颇为兴旺。每年“五六月间,嘉、湖、苏、杭客商骈集,民资以给”。《村志》不仅记述了制靛青的工艺过程,而且记叙了村民在利益驱动下种植靛青的情况:“村民好种靛青。向年种者犹少,故其利厚。今则种渐广,而利寖薄。然土靛向惟丝绸坊用之,近则布坊亦用,故利薄而无大衄。”主业(花、布)日衰,副业(制靛植靛)代兴,自在情理之中。利虽微薄,仍趋之若鹜。
  诸翟民风习俗,与江南其他乡镇并无大异,但由于历史原因,仍有若干地方值得注意。如好习拳勇一事,《村志》称:“诸翟村民,鼎革时,市井少年好习拳勇、结党羽,是谓‘打行’,遂以滋事,后经地方官严禁,风始稍息。今官命团练,又渐尚力矣。”这一风俗,如果联系明末清初清军“嘉定三屠”史实,就可知道地属嘉定一部之诸翟,其好“尚力”之习俗为何形成;再联系咸丰初年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而下诏命各地大办团练,则诸翟尚武传统又得张扬。诸翟团练,在近代上海颇为知名。咸丰十年(1860)近代改革思想家王韬曾任诸翟团练局董事。《村志》短短50余字,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22:09 , Processed in 0.1679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