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刘少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沙古镇地域文化志》全文==本站独家发布,严禁转载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9:09:25 | 只看该作者
打糍粑
每年到腊月间,越是接近年关,城里人都忙着上街置办过年物品,孝感乡下却都是自己动手准备年货。寒冬腊月,雨雪纷飞的时候,农活不能干,是乡间办年的好时机。家家户户腌鱼肉,制阴米,磨汤圆,烫豆折,爆蚕豆,炒花生,嗵炒米,熬白糖……。而糍粑又是必备之食品,打糍粑则是办年时最热闹最精彩的重头戏。
      打糍粑是个力气活,又是个技术活,一家独干有困难。因此,乡亲们打糍粑时往往是相互邀约,说定时间,左邻帮右舍,亲房帮叔伯,人多力量大。再说办年,就是要办出那个吉祥如意的气氛,人少了就不热闹。
      是日,选精良糯米淘沙洗净,在木甑里蒸熟,趁热放进碓窝(石臼)里,几个男子汉早已在碓窝周围站好,两人一对,轮流上前用杯口粗的木棍捣搅。捣时用尽全身力气,趁热快捣。捣搅要掌握好节奏,二人一上一下,交错用力,连捣带翻动,捣动中还要随时相互搓刮棍子粘上的米浆。否则,用不上力,捣制不匀,还会伤手脚。几分钟下来,捣臼人已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一旁的另一对汉子立马将其替换下来。如此数次。有时还要在碓窝旁的凉水桶里将棍子蘸蘸水,以防沾连。
      外面冰天雪地,打糍粑现场则热火朝天,捣臼声铿锵有力,小伙子们兴奋起来越捣越快,伴随着哼哧嘿哟的声声节奏,高潮时还打哦呵,那更是惊天动地热闹非常。姑娘们趁机窥觑小伙子身上振颤的块肌,互相打情骂俏。没有人在打糍粑时板着面孔,他们都自然地笑,嘻嘻地说,哈哈地做,三不时侃上几句,张家的糍粑白,李家的糍粑细,嗨!初一到你里吃糍粑可得不?那好崴!冇得问题。打糍粑时那欢快的场面、融洽的气氛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也饱含着对未来的期盼,乡里人的欢乐仿佛都捣进了吉祥如意的糍粑里。
      待捣臼人大汗淋漓的时候,糍粑也就快打好了,颗颗糯米逐渐由个体溶入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你我地结成一团。
      这时双棍一搅缠,撑起捣好的糍粑,用冷水在碓窝里摸一摸,确认没有沾连,捣臼人就一起用力提起糍粑团,放在瓷盆里收拢揉光,再倒在垫有米粉的簸箕内,均匀按压摊平约一寸厚。上好的糍粑像是工艺品,晶莹剔透,犹如白玉盘,美丽至极。有时,趁糍粑软和时,还要用蒸熟的绿豆作馅,制作一些绿豆小圆粑。讲究一点的人家用红色将糍粑点缀一下,或者写上喜福欢度春节之类吉言,鲜艳夺目。放两三天后,糍粑变得硬挺再切成条块,在大年三十里挑水浸泡,以后随时可以食用,或成礼品。
      糍粑食法多种,可煮可炸可烤,味口各异,食用方便。最让人回味的是除夕之夜,烧着火炭守岁时,在炭火上烤新鲜糍粑,烤得圆圆鼓鼓,看着变形绽放,闻之清香扑鼻,再蘸点白糖食之,那种美味和惬意,是吃任何山珍海鲜都无法替代的。
(作者 紫檀)
32#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9:09:51 | 只看该作者
当代《滕王阁序》——《燕园赋》
龙协涛
北京大学位于首都西郊著名风景区,校园乃元明清三代王公贵族园林旧址,名曰燕园。余忝为学子,求学于斯,供职于斯,沾溉既深,承惠亦厚,饮水思源,情不能已。值此校史馆落成,堪称学界一大盛事。爰缀篇什,掬诚以颂,谨报春晖之情于一二耳。
     
    神州文脉汇聚,京华形胜独揽。黉宇巍峨,云蒸霞蔚;泮水绵长,钟灵毓秀。燕山逶迤环抱,紫气氤氲东来。迎颐和之朝暾,送圆明之夕照。拥中关村之广厦,接清华园之芳邻。山水开画境,柳姿、塔影、湖韵;弦歌立文心,春风、桃李、门墙。塔挽流云,湖漾清波,洗春色之不去,任书声之自来。葱茏一方,有亭翼然;地纳万象,无名写湖。得风藏水,隐秀开泰。朗朗天光云影,皎皎人杰地灵。     
    溯源庠序,滥觞太学,植根尧邦禹甸古文明;萌于忧患,成于维新,沐浴欧风美雨新洗礼。国之首善,大学堂不愧大手笔;民所企盼,大中华始酿大转机。立标准,树规模,嚆矢中国现代教育;出机杼,开风气,桴鼓世界进步潮流。沟通学理,兼设文科理科;合璧中西,并重国学西学。宣秉铎之声,铸弘人之道,严楔其学,苍柏其人。是校也,以大师称,以才子称,更以兼容并包囊括大典称;斯园也,藉科学名,藉民主名,尤藉莘莘学子爱国进步名。引导潮流,津梁学术;忧乐天下,杖策人生。道德文章,灿若北辰耀宇;科技发明,允称大雅扶轮。视寰宇学苑,名校星驰,老校肩列,然既以名校称,又以老校誉,且和国家民族命运相连者,惟我北大戛戛乎独造,未见有声名之隆与其相若也。爱国进步,科学民主;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校训昭昭,历久而弥新;学风荦荦,规言而矩行。世纪伟业,百年辉煌。发扬光大,立校之本。     
    忆昔红楼曙光,华夏长夜破晓。往哲先贤,风云际会。激浊扬清,启蒙救亡。《新青年》篇篇檄文,士林独秀;老北大济济多士,文阵雄狮。倡新文化运动,寻民族再生机运,敢为人先,引新潮,求新知,走新路,天崩地解,一代巨人肝肠热;燃擎五四火炬,担天下兴亡责任,冲天怒吼,赴国难,争国权,除国贼,慷慨悲歌,几多志士易水寒。洪波涌动,民主广场请来德赛二先生;风雷激荡,天安门前唤起工农四兆众。继三一八喋血,一二九举旗,至抗战八年,湘滇九载,处颠沛而益愤发,寓仄隅而怀天下。叹为观止,墨水和血水抛洒,校史与国史同辉!抚今燕园鸿猷,北大应时方新。大师云聚,新秀比肩。踔厉风发,闳放求真。尝叹人口新论,为国擘划献芹;未雨绸缪,建言铁骨铮铮。惜乎材不为世用,道不为世行。更伤文革内乱,燕园风物凋零。斯文扫地,英才扼腕沉沦。庆幸神州拨乱反正,四凶殄灭四化扬帆,草长莺飞今又是,燕园喜迎第二春。老树著花,宝刀执牛耳;新林吐蕊,东风第一枝。追星赶月,三更灯火五更鸡;面壁破壁,九曲回肠百遍思。蚓耕坚泥,著书立说;鹤舞白沙,创学建派。声光化电,道引五洲学理;文史经哲,辐辏四海衣冠。爰有方正科技,横空出世,华夏掀起信息革命。告别铅与火,不让英伦瓦特;迎来光和电,功著当代毕升。趁潮展翼,世界一流可追;戮力同心,振兴中华可期。     
    文气凌霄,学脉撼地,凭虚御风,沛乎燕园。大象无形,大辩不言,滋兰树蕙,润物无声。入斯地,肃然也;承斯教,陶然也。良骥奋蹄,洁质彩章造乎高明;大匠运斤,璞玉浑金济以精琢。格物致知,神与物游;缜思明察,志与行合。邃密群科,该古今于遐览;守正出新,励识鉴于敏求。绛帐横议,河悬风落;杏坛葳蕤,文隽道长。有薪火之盛,无人琴之戚;有学术之辩,无门户之见;有特立独行,无随波逐流;有厚积薄发,无虚骄浮躁。披荆斩棘,宁凿五丁间道;发阃揭奥,不假邯郸野马。奋讯智能,许身各擅胜场;张扬晔采,命世共趋冠绝。经师与人师并重,立德与立功兼融师门解惑,呕心沥血,只攀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道贯中西;书生报国,勋劳丕绩,尽在三尺讲台,一片赤诚,几许痴迷。      
    噫吁兮!时逢盛世,春满燕园,美景良辰,感慨万千。五千年文明根基,地负海涵;一世纪学术荣耀,丰绩可碑。文化摇篮,学术圣地,知识渊薮,精神谷。学子之所想,教师之所归,民族之所望,世界之所期。昔日殊勋,载誉史册;今朝鸿图,任重道远。后海先河,为山覆篑;张纲奋烈,弥新弥智。世纪开篇,行行重行行;千禧发轫,建树再建树。歌之未尽,辅之以联。联曰:有湖未名其容乃大,唯校有教斯学方长。又曰:北大常为新,苟日新,日日新,其命惟新;燕园早迎春,兹岁春,岁岁春,满目皆春。既歌且联,惟祝惟颂。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9:10:14 | 只看该作者
党的光辉照我心
白沙中学
龙金堂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
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的共同心声。如今,我
已七十二岁了,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发自内心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幸福的晚年。”
1939年,我生于一个佃农家庭。就我所知,我的祖上三代都是过着半佃农半乞丐的生活。1936年,父母成家后,带着唯一的家当——一口破木箱,一只旧箩筐,到白沙铺谋生。在亲戚的帮助下,全家人住在房东的磨屋里。父亲挑水卖,母亲给人家洗衣,以此维持生活。
后来,家里佃种了两亩田,兼做小贩。我七岁时,看到同龄孩子蹦蹦跳跳上学,羡慕极了!然而,像我这样的穷孩子,只有拾柴、拣粪和提篮叫卖的命。
我八岁那年秋的一天,我卖油条到了官学边。所谓“官学”,是当时国民党办的公立小学,与私塾不同。我听到铜铃响起之后,学生就蜂拥而出。一个戴金丝眼镜的老师站在旗(十二角旗)台上,把哨子一吹,学生迅速排好了队。男生一律穿白衬衣青裤子,女生一律穿绿上衣红裙子,个个肩上扛着半头红半头白的木棍。好壮美啊!听围观的人说,老师要带着童子军上街游行,庆祝“双十节”。
我兴奋地跟在学生后面。“滚远些,真晦气!”戴金丝眼镜的老师的一声吼吓得我连退几步。等他跑到队前去时,我又情不自禁地跟上了。他一回头,见我还跟着,就气势汹汹地冲了过来,骂道:“小崽子,没长耳朵?你也配跟着吗?穷叫花子!”他边骂边把我的油条篮子扔到街上,还踢了我一脚。我被撞出了血,就坐在地上哭。一位大婶扶起我说:“孩子,油条砸坏了,拿回去自家吃。别跟了,那训育主任厉害着呢!”回到家,妈哭,我也哭。我伤心不光因为油条被扔,更因为受到屈辱。最后,妈对我说:“儿呀,无事不登三堂,记住啊!”她还告诉我,“三堂”,就是庙堂、祠堂、学堂。
到第二年正月,我忘了母亲的嘱咐,拾柴到一家私塾的后门口,见一群孩子扯起嗓子喊“人之初,性本善”。我又忘了自己是谁,便附和着唱“人不丢,细米饭”。先生见了拿起长戒尺撵出来,嚷道:“野小子,捣什么蛋?”我撒腿就跑,庆幸自己跑得快。
这些事让我姑姑的公公知道了。我姑姑是小媳妇(童养媳)出身,我父亲常去她家帮工。一天,她公公对我父亲说:“厚发,再穷也要让孩子读书!书比家当强。后人不成器的,会把家当卖光,知识么样也卖不完。”他慷慨解囊,让我在一家私塾上了学。那时,靠别人资助是不能长久读书的。到小麦黄时,我就辍学了。
1949年,一支解放军要从我们这儿过河,我父亲带着一群人在刺骨的河水中打桩,搭起了一座宽大的浮桥。第二天,解放军顺利地过了河。自此,郑天凤区长就让我父亲当了白沙乡乡长,他是解放后白沙铺的第一任乡长。然而,他是一个一字不识的“黑眼睛”。一年过后,他不得不自动离职。
1950年春,家乡有了人民政府办的小学,我带着两个弟弟报了名。当时,我连算术课本上阿拉伯数字都不会认。杨主任是我母亲小时给有钱人家小孩当陪读时的“同学”,我对他说,我的《三字经》是我母亲教我读完的,他就让我读四年级,专给我补算术课。
这年的6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儿童节”。学校选了30名少先队员,去县城参加庆祝会,我幸运地被选上了。出发时,10名女生在前,一律穿披领水红上衣和淡绿色短裙。20名男生在后,一律穿白衬衫、铁灰色制服裤。队旗迎风摆,红领巾胸前飘,我左膀上还挂着两道红杠的牌牌,感到特兴奋的。走近南门楼,我将腿抬得老高,踏得特响,有意向人们炫耀:看吧,我,龙金堂,今非昔比了!
入学七年来,我一直很专心。因为我母亲常对我说:“你爹爹(祖父)没上过学,人家说他又笨又傻,有一年过年,他把‘人口清吉’倒着贴,把‘六畜兴旺’贴在房门上,遭财主辱骂,儿呀,你是老大,要带头争口气唷!不求当官,但愿你能做个文化人。”这句话至今仍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
1957年,我初中毕业后参加了教育工作。60年代后期,我开始教初中,后来教高中。1983年秋,我学完了武汉师范学院五年制本科课程,如期毕业了。90年代初,我获得了高级中学高级教师职称。1999年,我退休了,但我的思想没有退休。
从2005年起,我先后游览过三峡、西安、北京等地,感受了祖国山川之美。在家里,我种菜、养花、舞剑、听音乐,有时给孙子们讲些陈年往事,我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近年,我最爱好“爬格子”,想写一部自传体小说,留给后人翻阅,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苦难,从而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在享受幸福晚年之时,我常忆起祖母坐在纺车前吃炒熟麸皮时的情景。可以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我的家庭的翻身。在党的90岁生日即将来临之际,我的心绪一直难平,情不自禁地唱起:“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能生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说真的,只有饱经了人生沧桑的人,才会领悟到这首歌的真谛。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9:11:10 | 只看该作者
地菜煮鸡蛋
传说古代孝感一带属云梦泽之一部分,是一片水乡泽国,人们都以打鱼为生。因为人们天天在湖里吹湖风,得了头痛病。一天,尝百草的神农路过云梦泽,看到一些人因头痛在湖滩上打滚。神农很可怜他们,就到处找草药,为这些人治头痛病。可是什么药吃了也无效。三月初三这一天,神农从山上捡来几个野鸡蛋,又挖了一大把地菜,拿到船上煮给人们充饥。人们吃了用地米菜煮的鸡蛋后,忽然感到头不痛了。后来,三月初三吃地菜煮鸡蛋就成了习俗,一直沿续至今。白沙铺三月三吃用地菜煮的鸡蛋,至今民俗犹在。
(刘少峰搜集)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9:11:36 | 只看该作者
端午节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刘少峰搜集)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9:12:04 | 只看该作者
            女儿港的传说
  话说伍子胥为报楚王杀父之仇,从神仙那里讨得一只神犬。神仙交代,将神犬养于家中修炼100日,这100日里千万不要开门。带到百日一满,再打开大门,神犬便会从口中射出一支神箭,这只神箭会直穿楚王的心脏,叫楚王一命呜呼。然而伍子胥报仇心切,到了第99天的时候,伍子胥忍不住将大门打开。这时,只见神犬嘴里果然吐出一只神箭直奔王宫而去。楚王正在宫中和细腰的妃子一起饮酒作乐。然而不幸的是,由于神犬修炼的时间还差一天,所以这只神箭射到了楚王喝酒的杯子上。于是楚王赶紧派人调查,很快揪调查出此事系伍子胥所为。伍子胥连夜逃亡,然城门紧锁,伍子胥急得一夜白了头发。天亮城门一开,伍子胥立即打马狂奔。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伍子胥走到哪里,哪里就有追兵。一日,伍子胥逃至一条河边,河面宽广,拦住去路。眼看身后追兵降至,伍子胥急得蹦跳。正在这时,打水面上飘来一叶扁舟,舟上有一二八芳龄的打鱼女。在伍子胥的哀告下,渔女将伍子胥连人带马渡过了河。伍子胥才上河对岸,追兵就到了。伍子胥心想,这玉女既能渡我过河,也能渡官兵过河。于是便一刀结果了这渔女的性命,将船凿沉,又打马逃命去了。此后,人们为纪念这位渔女,遂将此河命名为“女儿港”。
      (摘录于冯致同志的《乡村童年》)
37#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9:12:25 | 只看该作者
《浮海诗词集》自序
余生长于鄂孝北鄙白沙叶砦耕读之家。时国家教育极欠发达,农村没有开办中小学,农家子弟念书唯有读私塾。1930年余八岁,入叶氏家祠私塾启蒙,半耕半读七个“麦黄雀”(一种冬春农闲读书学制),到每年四至九月农忙时节就回家助耕务农。时本人年少贪玩,农闲学点文化,忙后忘得一干二净。虽读书七个“麦黄雀”,所得效益甚微。家父见余学业成绩低落,决定将余送往邻村余义和私塾住读,望余学有长进。余在私塾所读书籍,均属四书、诗经、左传、幼学、古文观止、唐诗宋词一类古典文学。古文陈义过高,言简意赅,艰深难懂,加之塾师不善讲解,往往不加讲解,吾辈则囫囵吞枣,食而不化,书读得不知其旨,不知其味,兴致阙然。有诗记之:“浪掷光阴岁月除,十年耕读困寒庐。朝经暮史虽勤念,只识‘之无’不解书。”余读古文,只偏爱有韵律有节奏的近体诗。由于读诗产生兴趣,进而想学作诗,乃向当时的塾师张老先生请教如何作诗。谁知张老先生既不询问余作诗的程度,又未察看余有否诗作,便信笔写了“绿树村边合”的诗题,令余作五绝一首。余从来未作过诗,又不懂诗韵平仄,不知如何下笔。一时翻遍唐诗、千家诗,却未寻找到半星灵感,一句诗也写不出来,只好硬着头皮向张老先生交了白卷,竟惹来一番嘲笑,叫余无地自容。自此余暗地发誓:一定要学会作诗,以雪此羞!之后,即向朋友借得《诗学入门》学习平仄,又借得《诗学含英》练习句法,自购一本《诗韵集成》学习押韵,经历半年的勤学苦练,便学会了写五绝七绝,只是无缘在张老先生面前表露。即因家母病危,弃学回家务农。后一二年改进湛台、军张两村私塾住读,跟着同学们一起读诗写诗,且常与朋友赠答唱和,又学会了写五律七律。余十七时身高体魁,俨然是位小大人。朋友日多,交游日广。一次到杨家河朋友家玩,偶然读到鲁迅等人的新文艺作品,深感耳目一新,思想起了极大的变化。回头省视余十年所学古典文学与时事现实脱节,不知将来有何用处,遂决定辍学回家务农。二十三岁时,抗日战争胜利,孝感县政府为了储备农村小学师资,特创设了孝感简易师范,在全县公告招生。余即往报考,旋被录取。入校后与小同学们共聚一堂,从国语注音符号和数学基础知识学起,经勤学苦练,成绩斐然,顺利毕业。
不久时局日非,社会动荡,加之岁歉年荒,家中生活维艰,乃与友人结伴南下谋食。不料到了羊城之后,人地生疏,语言不通,川资告罄,生活陷入绝境。为解决生计问题,便决定投笔从军,在部队里当上了一名文书。此时衣食问题初获解决。有诗记之:“烽火连天赋远行,为谋生计下羊城。茫茫前路风兼雨,翘首云天百感生。”“人地生疏话不通,孤愁恰似九秋鸿。时南时北行无定,镇日飘流苦海中。”不久随军转进珠江流域一带,时当梅雨季节,温热攻心,苦不堪言。有诗记之:“南下衡阳又惠阳,西江随水到东江。珠江气压低而湿,闷热攻心苦倍尝。”随即风云日紧,奉命撤往海南岛。有诗记之:“路过中山至澳门,澳门赌博最驰名,苦中作乐曾尝试,回想当年小有赢。”航行南海途中,曾遇上台风,其情惊险万状。有诗记之:“由澳乘轮南海行,中途曾被暴台惊。浪如山大船前扑,风若天翻十面横。”旋又奉命由海南转往广西北海。当战争失利,又由北海乘渔船转进海南岛。亦有诗云:“濒临北海战云愁,横渡惊涛一叶舟。身系船樯防浪卷,出生入死搏狂流。”翌日平安抵达海南岛,军次儋县。斯时,余已升任书记官,月薪12银元,过了安定而富裕的四个月生活。1950年5月,又奉命撤退台湾。薛岳任海南岛防卫司令官,其二弟薛仲述任第四军军长并担任八所海港撤退总指挥,其三弟薛叔达任师长。薛仲述撤退时私心自用,首先将其三弟全师的官兵装备撤退到外海安全地带,将其他师团弃置岸上待命,引起军心不稳,不战自溃。有诗记之:“指挥不当误军情,五万雄师剩八千。不战已经先自溃。薛家兄弟拥虚名。”是时军队秩序混乱。余抛弃所有衣物行囊,飞步冲向船前,踩着人头抢登上台中轮。有诗记之:“熊熊战火卷南荒,冲破重围万里航。路尽途穷何处去?怆惶横渡太平洋。”赴台后,余百病丛生,罹患风湿性关节炎,瘫痪达数月之久,欲治无钱,痛苦难当。有诗记之:“一袭衣衫不御寒,那知两腿罹风瘫。客中身外无他物,贫病交加寸步难。”三十八岁时,罹患青光。诗云:“戎马关山万里长,那期两眼患青光。虽经妙手沟通术,刀后伤残几近盲。”四十五岁时,又患背脊骨僵化症,影响行动和生活。六十岁时患糖尿病、中耳炎,影响健康甚巨。余一生生于忧患,长于忧患,历经无数劫难,无数病痛,仍能克服万难,坚忍不拔,为社会尽一分心力。
余年已七十有五,行将就木,特将余一生的苦难经历付之于诗词,结集刊印,留一点雪泥鸿爪的回忆。前期诗作,于战时全部抛入八所海港,已不复记忆。赴台后前二十年,因忙于工作,忙于生活,未曾写诗,直到1968年侨委会同事陈星南先生以《癸丑岁终感怀》诗见赠索和,余和陈君十首,承蒙赞赏鼓励,才又重新写诗。集近二十年来诗稿,计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千余首,词歌一百五十余首,总计一千二百余首,命名为《浮海诗词集》。诗言志,本乎中而发于外。余之诗作多属遣怀寄慨,离愁别苦的一类涂鸦,不值识者一笑。本人仍不计工拙,决定刊印数百本小册子分给亲友,作为余半世纪沦落天涯所留的一点文字纪念而已。

叶蓁(中国台湾侨务委员会委员长)
写于台北中和   丁丑仲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9:12:51 | 只看该作者
革命烈士刘大华事迹介绍
刘大华,男,是孝昌县白沙镇新桥村六屋刘人,生于1919年,牺牲于1946年。他因投身于革命工作,妻子离他而去,远走他乡,留下了一个患有严重眼病的儿子刘炳光。家庭的困难并没有影响他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热情,他将儿子留在老家,长期在外奔波。有一次,他和刘大芬(革命干部,白沙镇人,解放后曾任原孝感市水利局局长)在陡岗北边的四里庙里吃饭,突然发现了几名日本人,他们掏出手枪就击毙了几名日本人,在当地传为佳话。1946年,他担任陡岗乡税务所所长,为新四军筹款筹物,由于他工作细致认真,得罪了当地土豪地主,土豪地主就密报国民党军队,致使他被逮捕。据90岁的黄咏兰老人回忆说,他被敌人杀死在陡岗镇的澴河边上,当时,敌人打了两枪,一枪打在他的胸部,一枪打在他的头部,他死时年仅27岁。解放后,他的儿子刘炳光享受了革命烈士遗属待遇。1980年,刘炳光给父亲刘大华立了碑,上书“革命烈士刘大华之墓”,这个墓碑至今仍竖在新桥村六屋刘湾北边。
(刘少峰整理)
39#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9:13:14 | 只看该作者
工匠习俗

  学徒学艺,要准备礼物,择吉日拜师。逢年过节要宴请师傅,大年初一,要给师傅拜年,俗有“师徒如父子”之说。尢重师道尊严:师傅做活,学徒不能乱插咀、随便动手动脚,须“按墨线打眼”,潜心学艺;学徒吃饭、应接要讲礼貌;一般不吸烟喝酒;席上菜肴再多,动箸要有分寸,适可而止,师傅没有动的菜,叫“座子菜”,主人、陪客、学徒都不能乱下箸;学徒期间,工钱属师傅所有;平时,还得给师傅种地、打杂;三年“满师”后,徒弟方可单独开业,如无“门头”,则继续跟师傅上工,工钱由师傅提成。
  匠人做活,顺由东家延请到家,指定活路。除管待酒饭外,按工作日付酬。东家亦不得随意更换匠人,否则视之失礼。这种方式叫“做乡活”,称东家为“门头”。工匠为争“门头”,十分注意品性修养,讲手艺,上下工要准时,从不怠工。
  匠人最讲禁忌,年初开工活,一般得做预兆发财、兴旺之事。如木匠年初开工,必先做“棺材”。平时,木匠的砍凳不能随便坐,斧头不能放在砍凳上;石匠的“五尺”不能拖着走;铁匠的铁砧、风箱只能置于门外或厢房间;理发匠的工具,他人不得随意动用,年初年底理发,忌用“掏耳扒”等等。
  工匠串乡走户,招引顾客的方式各不相同。铜匠甩“铜响子”,货郎摇“拔浪鼓”;卖豆腐的敲“苏锣”;镪刀磨剪的背着小板凳;卖窑货、阉禽畜等匠人者是闷声不响,每以大声叫卖为不光彩。
(刘少峰搜集)
40#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9:13:42 | 只看该作者
鼓书
早在明末时期,孝昌的白沙、花园和周巷等地就出现一些善书艺人,他们大多是落榜秀才和乡儒老者,所讲演的是以因果报应,劝恶从善为内容的半文言故事。后受中原文化的影响,逐步演变为一人自唱自击鼓板的鼓书艺术。最初演唱一些善书、故事小段,后来发展到讲演《说唐》、《说岳》和《水浒》等历史文艺书目。由于鼓书深受欢迎,从艺者越来越多。民国初期,仅在汉口考试合格的就有60多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孝昌的鼓书艺术不断发展,80年代,鼓书艺人达到210余位,先后出现李耀南(白沙人)、周敦环(陡山人)等一批优秀艺术骨干。孝昌的鼓书艺术成形早,从艺人多,技艺全面,自成风格。大多数艺人唱、做、念、打样样精通,表演绘声绘色,有的艺人还能歌善舞,会吹会拉、自编自演。鼓书唱腔高亢,讲究调式、韵律和节奏,既不同于北方的京韵大鼓,又有别于孝感南部“湖北大鼓”的唱法,形成独特的北路子鼓书风格。
皮影
皮影是运用剪纸人物、灯光屏幕表演故事的一种曲艺。清末流行于白沙、花园、刘店和周巷等地。解放初期,全县皮影艺人已达80多个,最有名气的有刘店的徐汉泽等艺人,他们不仅能用一只手操作几个皮影表演,而且可以用楚剧、汉剧腔调配以弦乐演唱,他们每到一个村湾,就连续演出半月以上,有时长达数月,颇受群众欢迎。
(刘少峰搜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04:02 , Processed in 0.1424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