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刘少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沙古镇地域文化志》全文==本站独家发布,严禁转载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1-10-21 12: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32#
发表于 2011-10-23 23: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3#
发表于 2011-12-28 09: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退休老人的文化苦旅
——访孝感市知名学者朱幼勤老师

孝昌县白沙镇政府  刘少峰

2011年12月25日,我在省政协开完“荆楚文化与‘灵秀湖北’论坛”会后,就急勿勿地赶回孝感,去看望多年未见的恩师朱幼勤老师。
2010年,我在省政协开会时,荆州理工大学杜汉华教授告诉我,孝感“请七姐”民俗可能是陨西县牛郎织女传说的变体,他要我好好地研究一下。我在探讨过程中发现,孝感正月十五“请七姐”的民俗与牛郎织女传说没有关系,而与“卜紫姑”的民俗有关。给我启迪的是朱幼勤老师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孝感请七姐是由卜紫姑衍变而来的”,于是,我经过搜集整理,写成了《孝感“请七姐”民俗溯源》,该文已被收入2011年《荆楚文化与“灵秀湖北”》论文集中。
前几年,我在孝感学院参加孝文化国际研讨会时,曾与朱老师见过几次面,后来,就没有再看见他,但我一直牵挂着他。2008年,我在整理《白沙古镇的诱惑》一书时,就引用了朱老师文章中的好多资料。2011年4月,我在《槐荫论坛•槐荫风情》版发了《孝感方言“杨畔”之义探源》的贴子,想引起社会对孝感方言的重视,令人意外的是这个贴子引起了朱老师的关注,他多方打听我的消息。2011年12月20日,他通过市文联领导知道我的电话号码后,就打电话给我,我们在电话中相谈甚欢,我告诉他,从省政协开会回来后,一定前来登门请教。
我一踏进他的家门,他就感到格外高兴,一方面拿早点给我吃,另一方面给我讲他近几年来的治学情况和人生困惑。我边听边做记录,这次“心灵的对话”让我久久难忘。
1993年,他从原孝感市外贸局退休之后,就一直从事文化研究和传承工作,先后在《文汇报》、《黑龙江日报》等几十家报刊杂志发表了几千篇文章,《河岗日报》、《孝感日报》等报刊特为他开辟了专栏。看到朱老师桌上堆放的40辑文稿,我的心在震颤,因为这些文稿是朱老师一生心血和汗水的结晶。
朱老师说:“我对生活充满了热爱,感到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正是凭着这股激情,他拿起笔记录着生活的辙印,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他先后发表了《为了五角钱的诚信》、《款款书缘》、《物为我用  随缘自适》等随笔,我读着这些随笔,了解他的真性情,感悟到他淡定的人生智慧。他热爱绘画,我在他的房间里看到他为文章配的画《陪母亲纳凉》、《家有贤妻》等,这些画作无不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孝感知名学者朱洪斌先生去世后,他为朱洪斌先生撰写了《墓志铭》,并将文章发表在报上。其待人之诚,由此可见一斑。
朱老师热爱科普创作,善于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为一体。《孝感日报》科教版曾为他开辟了《孝感蔬菜志》专栏,每周刊登他的一篇科普文章。他撰写的《美菜有蒌蒿》对一些媒体将“蒌蒿”写成“藜蒿”进行了矫正,分析得有理有据,让人信服。他针对达尔文关于“鸡起源于印度”一说,提出了“鸡起源于中国”的观点,并将文章发表在《武汉科技报》和《河北科技报》上。
朱老师对地域文化有独特的研究,他为地方文脉的传承呕尽了心血。在他的家里,我看到了他辑成的《孝感的古街幽巷及其文化内涵》、《孝感乡集村名称的人文景观》等几本书,感到一种久远的文化气息扑鼻而来。《 孝感过年风俗志》、《孝感湖乡“封河”、“开河”习俗摭谈 》、《犹记儿时踢毽子》、《大端午 小端午》等文章让人读来耳目一新,难以释手。他研究孝感的字号文化,引起了人们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得到了《经济晚报》、《中国财贸报》等媒体编辑的好评。前几年,孝感市政府聘请新加坡专家前来从事孝感三河连通老澴河的景观设计工作,特别邀请了鲁鋆、朱幼勤两位老先生给新加坡专家提供相关历史人文资料。可以说,没有深厚学养的人,是难以担此大任的。他还告诉我,孝感的白布、蓝布曾得到英国贵族的青睐,这让我增加了许多自豪感。
朱老师说:“写作是一种灵魂的安慰,是与高人交谈,是一种独特的情绪体操。”他对写作的独特感悟让人肃然起敬。他最近5年来研究方言,并取得了卓有成效。2009年,他在《武汉群文》杂志上发表了《武汉方言趣谈》一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该文中,他探讨了俗语“来三”的来历。清代吴有光《吴下谚联》载:科举时代,考场用《千家诗》的字句来编号,“来字三号”即十八排的第三间。明代有个主考官,向考生索贿,凡愿出三百两银子的,就被安排在来三号,在这个考房可大做手脚。这件事传开了,当这个主考官再次监考时,众考生讥讽他为“来三”,此事惊动了朝廷,这个贪官后来被抄斩。他认为,孝感俗称苋(xiàn )菜为苋(hán)菜,这是古音之变。他为人们将方言“吊腰”误写成“调妖”而不安,将“蒌蒿”误写成“藜蒿”而心忧。几年来,他撰写的《方言解颐》已达50多万字,可是,这本书至今藏在深闺,而不为世人所熟识。他说,方言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民俗,而且传承着文化血脉。正是有了这种文化理想,他的“文化苦旅”也充满着无穷的乐趣。
面对堆在房间的300多万字的著作,我对朱老师的博学感到震惊。他告诉我一个治学诀窍,那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他的好多资料都是他平时积累起来的。更令人感动的是,他喜欢淘旧书。有一次,他在废品堆里捡到了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一书,如获至宝,回家之后就进行了认真的装祯,这本书至今仍保存完好。他退休之后,家境十分贫寒,月薪仅1500元,可他省吃俭用,每年拿出300多元钱订各种报刊杂志。这就是一个刚做了心脏搭桥手术的71岁老人的执著情怀。
朱老师辑的文稿或放在床下,或放在阁楼上,这不免引起了我的担心。倘若文稿被虫蛀,或被水渍,或被散佚,那么,后人又如何才能读到朱老师的作品呢?想到这些,我的心情一下子就沉重起来。2008年,孝南区一些领导拟将他的《孝感地名文化》书稿付梓出版,无奈当时他的心脏病复发,正在住院,这一动议也就搁置下来了。令人欣喜的是,他的女儿朱丹雅和朱丹辉在工作之余将父亲的部分作品制成电子版,这种抢救工作让我看到了希望,这或许能给身患重病的朱老师带来一些安慰。
朱老师的著作和人品是我们这个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整理出版他的著作是我们对他应有的尊重。曹丕在《典论•论文》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我们应有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意识,将朱老师的著作传承下去。离开朱老师的家时,我的心情依然格外沉重。“如何有效地保护和传播朱老师的著作”这一想法不停地撞击着我的心,让我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也想为朱老师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在朱老师的有生之年,让更多的人能读到他的著作,这也算是我们对一个“文化老人”的一种精神安慰方式吧。
34#
发表于 2012-4-2 06: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沙铺是孝感有名的古镇。明清以来,在鄂北享有盛誉。它位于孝昌县南部白沙镇,东与孝南区肖港镇隔河相望,南与孝南区陡岗镇相邻,北与本县花西乡接壤。肖张线穿境而过,东连107国道,南接316国道,西通云梦,北与大(悟)安(陆)线重合,交通便利。地形势北高南低,属低丘、平原地区。白沙铺之西是绵延起伏的丘陵,人们称为“岗”,与云梦县交界,河之东则是一马平川,人们称为“畈”。河西岸的白沙铺凭着它特有的地理位置,便成为岗、畈两地不同出产物的交易中心。

   由于白沙铺水陆交通便利,使白沙铺成为河西一带(包括应山南端、德安东部)与汉口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河西方圆百余里的农产品,如稻谷、齐米(谷壳未砻尽的)、皮棉、纱线、蚕茧以及豆麦杂粮等,被源源不断地运至白沙铺,然后装船运到汉口等地,汉口的轻工产品和生活日用品则被商人们用船运到白沙铺,然后卖给西部丘陵的各村庄。夏秋两季,是白沙铺最热闹的季节。几条大路上,肩挑的,推车的、赶车的,络绎不绝。在河中撑篙的,扬帆的,来往穿梭。嘎吱嘎吱的车轮声、噼啪噼啪的行船声,嗨唷嗨唷的搬运工人的号子声、讨价还价的叫卖声混成一片,到处呈现出繁忙的景象。 由于白沙铺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生意兴隆,所以,在明清时代,此地就有“鱼米乡”、“小汉口”的美称。白沙铺后来发展为孝感县西部的一处大集店。
      一九三八年日寇侵占孝感后,对白沙铺一带,实行经济封锁,严禁食盐、食糖、煤油、花布等输入白沙。1940年,日机十余架次对肖港狂轰滥炸,1942年又出动坦克、骑兵,向白沙、沙子岗进行“扫荡”,把一座轰动一时的“小汉口”践踏得破烂不堪了,土布和棉花行庄相继关门停业,至使有“小汉口”之称的白沙铺衰败。
     解放后白沙镇又成为人民公社 乡镇政府的所在地,现在还完整保留着五六十年代独特风格,在这里我似乎又回到了那火红的年代!看着这些破旧不堪的老房子,墙上写了个斗大的拆字让我心里非常难受。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栋栋普通房子,它承载的内涵已经远远大于房子的价值本身。史迹、文物由于其不可再生性,且是联系后人的情感纽带,特别还是激发后人爱国主义热情的场所,因此,它在世人中方显得弥足珍贵。我不是建筑砖家,联想不到保护与拆除之间的联系,但作为普通人,只是知道,拆除之后历史遗迹就被破坏了,即使再重建,恢复原貌,那也只能是赝品,那也不能代表历史。孝感地区的文物古建筑并不多,拆了它并不会给孝感市带来多大且长久的经济效益;而保存它则是为孝感市、为中国保留一份历史、文化、艺术的无价之宝,并保存了孝感市城市旅游的一处很有特色的珍贵历史文化景点。
     历史文物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如果所有的历史文物都被破坏光了,那么我们还谈什么文化传承。现在很多人,只为眼前利益,肆无忌惮地破坏历史文物,他们都忘记了每代人都有保护历史文物的责任。










                                                                                                                                 仁  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10:29 , Processed in 0.11123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