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年开学第一课: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家国细节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22:16:53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课 《翻开心爱的课本》1987


  "每当我翻开心爱的课本,就像跨进知识的大门。"


  上世纪80年代末,文化思潮风起云涌,小学课本也在标新立异。语文新增了"说话"试用本,以图画和儿歌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看图叙述、发现细节的能力。第一课是《翻开心爱的课本》,关键词是知识、花园、蜜蜂、接班人,以及新词"四化建设"。全彩印的画面,多课为有韵的歌谣,能感觉到为贴近儿童的努力,但终究缺乏当年张元济、丰子恺等大家的气韵神髓。民国的编绘有一种率性的返璞归真,有着孩子与成人可相通的灵气与敦厚。


  遥相呼应着半世纪前民国的图书杂志热,80年代中后期的出版业轰轰烈烈,急巴巴为国人出版各类思想、文化、科学、潮流读物。各种老书一再翻印,西方新书不断引进,本国学者的新著蜂拥上架。人才出、作品出。以前的和眼前的文化高峰,主要是一种制度文明的产物。早在20世纪40年代,提倡创造教育的陶行知针对社会专制提醒大家注意,"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能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


  小学教育,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编课本的老师和授课解惑的老师,如何才能先有一份心热,再将热传递?好的教育自然清新,又含辛茹苦、殚精竭虑。


  "说话"说了几年不说了,不知是效果不彰还是要为学生减负。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22:17:2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课 《小蝌蚪找妈妈》1995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全国,邓小平"南巡"后"东方风来满眼春",半掩的国门卸下了政治的顶门杠,被经济推开。消失已久的民间、社会办学传统,也在艰难地恢复。公司多了,流通快了,下海跳槽,南飞北漂,到处是寻梦的人流、流动的机遇、遇着就要逮住的财富。股票、房地产、手机、VCD、随身听、卡拉OK潮涌而来,人心急切,社会浮躁。


  我这几年回西安,去了从小到大的几所母校,全变了。南关小学被一个巨大的农业银行一屁股坐掉了一半,小时候疯玩的操场估计已变作金库;初中时上的九中被重点学校六中兼并成了分校,西安的114查号台已查无此校;高中就读的十三中也不知搬到哪儿去了,原址先是变性成了培华女大,再职业高中,现正建智障学校;我的大学西安矿院也先是改名为西安科技学院,再扩张为西安科技大学,临潼分院弄得比本部大得多。这就是当今教育的缩影,也是社会的镜像。想想那些欧美百年学校真是老朽,再想想找不着原校门的我们这辈人岂不成了自学成才?


  此一时代升学率高的中小学俱增大了敲门砖的含金量,教育被分数线押着踉跄奔跑。分数是筹码,金钱可以加重筹码。花钱择校择区而居就能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就可能上重点大学,找到高薪工作,结识如意伴侣,过上富裕生活。在分数的威逼利诱之下,小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此外,子女留学已成为官家富户对未来的重要布局,拿下绿卡再杀回故国创业,已成"海龟"潮流。这一拨人中的才俊和百年前的詹天佑、胡适、周恩来们一样又不一样,一样的都是欲从科技、文化、政治层面西学东渐;不一样的是当下令世人眼花缭乱的发展让"海龟"也变得过剩,"土鳖"倒让"海龟"生羡。在资源掠采、生态剧变和是非模糊中,科学发展观确实比科学更重要、更高妙。小学课本看似心静如水地守在课堂里,其实它们的老师和家长都在闹哄哄的市井潮声里沉沉浮浮。


  《小蝌蚪找妈妈》,曾经以水墨动画片感染了几代人,复现于新一代的第四册第一课里。"蛙声十里出山泉",可小蝌蚪听不见,齐白石听不见,孩子们也大多听不见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22:18:1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课 《找春天》2002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让中国奠定了众多的世界第一。制造业第一的后面,是留守乡村的孩子和随父母漂泊城镇的孩子数量皆为世界第一。孩子们像羊一样地四散和迷途,城乡之间能摆多少课桌,课桌之上又能有多少课本?曾有民国小镇的小学校长不同意一统校服,以免增加穷孩子家庭负担;也有如今大都市的日本小学校长坚持学生统一着装,以免阔少比拼名牌华服。手法迥异,用心相同。


  几十年里,建筑工地一样的中国,从人到物,已有太多的翻新,征地、改建、拆迁,猝不及防,见怪不怪。每个人离家十年再回家就有迷路的可能。WTO后GDP升得快、车子和GPS地图换得快、SOHO建得快、CCTV广告涨得快、SB和SP帖子也顶得快。想想我这十四本第四册找得好苦,或因为百年间三大动荡都与老书过不去:战争毁,"破四旧"烧,搬家卖。


  一切都大起来:大坝大水电弄出大移民;大学大合并让大学及其毕业生扩大几倍;报刊图书出版、电影电视广播能并就并。企业改革抓大放小,国有资产巨无霸,银行、石油、电信、航空逐步大入世界一百强、五十强;连灾害也变得几百年几千年不遇的大。而最大生长的是互联网和手机短信,新闻绯闻丑闻诽闻大爆炸,博客微博段子视频游戏拍砖人肉杯具洗具,层出不穷。小小课本已难洁身自好,又更需洁身自好。学校谋金,学术窃誉,教育被病。不怕下游筑坝多,但恐源头活水少。正如杨东平先生所言:"当前我们亟待补上的,恐怕正是由'五四'知识分子启动而至今尚未完成的启蒙,使诸如教育民主、儿童中心、崇尚个性、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治这样的现代教育ABC重新成为普遍的常识。"


  每一辈人都有自身的命运。轮回一圈,新一辈又开始《找春天》。这一册2002年第一版,2008年第六次印刷,现在2010年还在用。


  国文百年第四册个人解读就此打住。


  长空雁过天有字,是谁伫立读出秋。






  专访邓康延


  重温母语的自然、质朴和张力


  《新周刊》:重读"百年开学第一课"的意义何在?


  邓康延:范用生前曾说过他要不断回到他的小学时代,因为那里有他全部的精神装备。当代中国知名知识分子傅国涌也十分肯定小学教育对人一生的作用:"其实很多老先生在他们的回忆文章或交谈中告诉我,对他影响最大的其实不是大学教育,而是中学教育甚至是小学教育。"


  《新周刊》:寻找这些老课本,难度大吗?


  邓康延:教科书是当年发行量最大的书,但存世量并不大。百年间抗战内战烟火、"文革"大破"四旧"、近年拆迁搬家移民,哪一项不是旧书的宿敌?在两年多时间内,我共收集了300多本老课本,最早有106年前的"老古董",最贵的两三百元,一般都在10元到20元之间。


  最难找的是1904年和1970年的。在北京的那段日子,我几乎每个周六周日都去潘家园,国内的其他古董市场和旧书市场,我也几乎找遍了。我曾去台湾和香港与当地朋友走街串巷寻找,几乎一无所获,甚至出国的时候,也不放弃机会,去唐人街碰碰运气。后来我突然明白了,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大量的老课本应该还是积淀在大陆。这两本书最终在潘家园找到了。但1970年的第四册却因为第一课是《林副主席指示》,两页纸被约八岁的北京书主人扯掉了,未被扯掉的目录上标题也打了叉,这是那个时代的经典印痕和童心塑造。


  《新周刊》:所有的"第一课"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年的?


  邓康延:1904年第一课《太阳》,说的是科学里的自然太阳;而到了70年后,课本封面的太阳已成了伟大领袖。还有1941年的陕西"马粪纸"三四册合订本,里边饱含着艰辛和悲愤,为扫描清晰,我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把第一课"卢沟桥"用铅笔描了一遍,描绘时,许多今昔影像如在眼前,不能自已。


  《新周刊》:重读这14本老课本,带给你的感触是怎样?


  邓康延:老课本让很多人产生了共鸣,从中你能够读到母语的自然、质朴和张力。在我们东方有这样一个系统,唐朝的诗、宋朝的词、元代的曲,可以没有障碍地千百年无缝传递过来,这在其他国家并不常见。我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读"最高指示"、"毛主席是红太阳"、"阶级斗争为纲",而民国时期的读物,已经很接近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却又饱含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所以,当我读到民国老课本的时候,真是恍如隔世。那是我们丢失很久的传统中国文化。


  《新周刊》:纵观百年来小学课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邓康延:1904年,小学语文课本第四册的第一课是《太阳》,清朝垂垂老矣,象征着知识的阳光开始歌唱;1940年,国难当头,孩子们低头翻看的第一课却是《春风》;1970年老课本的封面是红太阳,却与1904年的"太阳"不是同一个了;1981年的第一课是《春天来了》,政治斗争和革命思想慢慢远去,又一个新时代来临了;2002年,"春"第三次出现在百年语文课本的第一课,轮回一圈,新一辈又开始《找春天》,这一课至今还在小学课堂中回响。


  《新周刊》:通过小学语文课本摸索近现代中国教育的血脉,你得出怎样的结论?


  邓康延:在百年教育史上,民国老课本就是一个巅峰。我甚至觉得,在中国几千年教育史上,它都是一个巅峰。民国年间,纵是兵荒马乱,却有人心淡定。上有信念,下有常识,小学课本集二者于一身。我始终认为,老课本里面有一种亲和、自然、多元的精气神,这就是民国的气息。而现在教育成了中国社会的"瘤子",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为什么在网上、在读书界、在民众中对老课本新阅读有这么大的热情,不是说我写得多好,首先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这些老课本产生了共鸣。我希望更多的教育决策者和教育家能看到这本书,从中有所感悟:我们如何认真地给我们的后代编写课本? (采访/丁晓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8 07:08 , Processed in 0.08906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