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博十年会咋样
梁恕俭
如果人死了,他的QQ号怎么办?这当然不是个问题,却也能引发人们思索。QQ、博客都只有几年的历史,那么十几年、几十年以后,网络到底会发展成什么状况?我们现在一五一十地写博客,挺带劲——新鲜头过后,我们又能坚持多久?有网友说写博客就像养了个孩子,眼看着“孩子”渐渐长大,如果新浪突然倒闭,或服务器受黑客侵袭,我们该如何承受那种打击与失落?我知道这有点杞人忧天,但害怕失去已成为心理现实。
以上都是次要的,博客对网民影响的主要方面还在思想的改变。多少年来,我们在单一宣传的笼罩下,眼前是不变的风景,耳里是永恒的歌声,官方舆论屏蔽了许多画面、杂音,我们近乎被“格式化”,很少独立思考问题。即使思考,也仅在脑子里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现在不同了,写作必然会使思维条理化,交流也会将视野扩大,争辩更容易让人接近真理。总之,博客的推行,解放了人的思想,激发了明理的欲望,也将自我表达推向了前台。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开放的社会固然美好,但激进的思想如何适应相对保守的政治,这也是一个问题。尽管这类问题不需要我等草民关心,但个体的言行直接关乎个体的幸福。有些“愤青”只关注社会的黑暗面,看不到光明的前途;只会怨天尤人,不去改变现状;在消极懈怠中挥霍青春。尽管他们在物质享受上比祖父辈们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在精神满足上却是希望的弃儿。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悲哀。
记得六年前,我的生活十分单调,在那个狭小的圈子里,认识有限的几个人,看到的尽是些表面,交流的也仅是寒喧。那时的思想相当单纯,满眼是好人,看不到贪官污吏,不关注国计民生,自己的天空很晴朗,就认为普天下都晒着太阳。现在想想,单纯也是一笔财富,无知不一定无幸福。在简单的生活中,一切都按部就班,一切都自然而然;没有旁生的欲望,也没有失业的担忧;不用(也没有那个意识)找发财的门路,也不畏惧“三座大山”(住房、教育、医疗)。围着柴米油盐,甘愿坐井观天,单位分一间住房就能幸福得晕眩。那不就是陶渊明的田园吗?
接触了互联网,眼界顿时开阔。原本安分的心开始蠢蠢欲动,再也不愿做井底之蛙。看到权钱交易的内幕就气愤,看到富豪奢侈的生活就眼红,看到有那么多高薪的行业就不平……当然,看到社会底层的贫穷也抱怨社会的不公。总之,思想日渐复杂起来,想法也多了,抉择也来了,公职也辞了,老家也搬了。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如今都在成为现实。特别是博客开通以来,又在学写时评,污七八糟的新闻充斥其间,慢慢发酵,撑得我的脑袋在急剧膨胀,担心会有爆炸的那一天。
就这样写下去,会不会有一天,我会看破红尘出家做和尚,或者遁入山林去追寻曾经的娴静?
注:三年前的文章,2009-5-13发于《合肥晚报》,刚刚收到样报,感谢张小石编辑。
2007-10-5《互联网周刊》“读者来信”栏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