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死亡诗社:教育电影叙事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0 09:5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死亡诗社:教育电影叙事研究[转]

电影名:《死亡诗社》/《春风化雨》
  Touchstone Pictures 1989年出品
  片长:124分钟
  编剧:汤姆•舒尔曼
  导演:彼得•威尔
  主演:罗宾•威廉姆斯(饰Keating老师)  罗伯特•肖恩•雷奥纳德(饰尼尔•佩里)  埃森•霍克 (饰托德•安德森)
  
  荣获第十六届凯撒电影节最佳外国片 (1991)
  第六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原著剧本 (1990)
  第四十三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电影配乐、最佳影片 、最佳原创歌曲 (1990)
  
  电影简介:
  1959年,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它凝重的风格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尊敬,在那里,教育的模式是固定的,不仅单调而且束缚了思想。
  电影一开始,威尔顿贵族学校正在隆重举行的开学典礼并纪念该校100周年的华诞。讲坛上,校长诺伦博士骄傲地追述着学校的辉煌成就。他强调威尔顿成为美国最好的大学预备学校就在于一百年来始终坚持四大信条:传统、荣誉、纪律和卓越。会上,他向众人介绍了从伦敦回来执教的新教师约翰。基廷也是威尔顿的荣誉毕业生,此番回校接替退休的英文教师。
  然而这一切在是因为基廷而发生了改变。基廷在第一节课就用反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学院带来了一丝生气:在他的课堂里,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向学生介绍了许多有思想的诗歌;他所提倡的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渐渐地,一些人接受了他,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把握他们自己的人生。不幸也在这时发生了……
  
  面向“死”而“生”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死亡诗社的誓词主导着这些年轻懵懂的孩子。在经历了失望甚至是绝望后,我们来到了意味深长的结尾中,虽然无法改变老师离去的决定,但所有观众都看到爱和真理的种子已在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他们终于学会了用自己的声音喊出内心深处野性的咆哮。
  这是一部经典的青春片,反映教育对年轻心灵的压迫和青少年在其间的成长与反抗,其间的生活是每个有过学生生涯的人都熟悉透的,虽然影片反映的是异国的学校生活,但传统封闭与青春活力的对抗在哪儿都是一样的。我们曾经渴望有一个Keating这样的老师或者我们有幸遇见Keating这样的老师,在龌龊的现实中,总有一些光引导我们,于是我们反抗。有时我们也会选择妥协,以继续生活,但冥冥中我们保持对生命最真的信念,坚信“只有在梦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从来如此,并将永远如此。
  ――该片导演:彼得•威尔
  
  
  宁静的秋野上,突然黑压压的鸟群惊飞,那么多的鸟儿在一瞬间飞起,其漫天之势宛如一股挣扎着奋起的力量,渴望一次不计代价不计后果的飞腾,它们扑翅的声响惊起秋野广袤的宁静,即使是短暂的,但也让这个世界听到了它们自己的声音;还有就是黑夜里穿行于迷雾间的那几个向往自由的身影,寂寞的灵魂,向诗歌取暖,在诗歌的激情里颤栗。看不清他们的样子,只是觉得,不经意间,心随着他们奔向某个山洞,在那里倾泄所有的愤懑,在亢奋的目光里寻觅生活的力量……
  这几组空镜头对影片可谓有着很重要的暗示作用。表面的一派太平之下,正是矛盾的弓箭在慢慢张开。老师与学生的对峙,新与旧的对峙,传统与革新的对峙。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教育电影,它达到了一般教育电影难以达到的颠峰。当然,你也可以把它当作一部校园叙事片,这里你同样有着属于校园与青春的欢快与诙谐。电影的中文名字有两个,一是《死亡诗社》(The dead poem society),另外一个是《春风化雨》,似乎暗示着两种不同风格的叙事、两个不同世界的斗争,也暗示对这场斗争的两种不同的理解。《死亡诗社》给人冷漠的表象,以雷霆万钧的声音告诉我们什么是“死”,以暴风骤雨的方式让我们思考我们的“生”,好象是黑暗将我们压得透不过气来。而《春风化雨》使没有阳光的地方看起来那么光明,春风一吹,化做江南的细雨,拂之即去,轻轻飘来,雨后是阳光明媚的春天。
  农民说,毛毛雨是空欢喜,只能打湿衣服,抗不了旱; 孩子说,毛毛雨讨厌,我打不成球啦;艺术家说,幸福是毛毛雨,毛毛雨增加浪漫温柔;教师说,幸福是毛毛雨,教育就要象春风化雨……
  于是,哲学家开口说,离开了条件,连下雨是好事还是还事都说不清!
  这电影是一部“好”的教育电影,抑或是“坏”的电影?在于个人的理解。
  电影一开始,Keating吹着口哨走进教室,教室静悄悄的,他转了一圈,叫学生到另外一间教室。Keating开始介绍自己,他对学生说:“如果大胆的话,你们可以叫我船长。我也上过地狱学校并且生存了下来。”一番话使气氛顿时活跃起来。Keating让学生们细看大厅中陈列着的已故校友的照片,虽然他们对这些照片早已司空见惯,但要说为此而思考什么,这还是头一回。是啊,照片上的那些男孩子们也曾经是那样地意气风发雄心勃勃,然而无情的自然法则使他们早已化作了尘土。“我们都是凡人。总有一天,这个房间里的人都会停止呼吸,僵冷、死亡,所以要‘CARPE DIEM’(拉丁语,意即‘及时行乐’)让生命超越凡俗。”Keating一番惊世骇俗的宣言在这些长期被窒息的心灵中无异于引发了一场地震。从此,“CARPE DIEM”便成为这里许多学生在需要做出人生选择时用以自勉的座右铭。
  及时行乐(Carpe Diem)的思想也可以表现在Keating对于 “把握今天(SEEZ THE DAY)”的提倡。Keating 对学生说:“抓紧时间,让你的生命不同寻常。”“抓住时间(SEEZ THE DAY)”,这是Keating老师给学生上的第一课。我们将时间比喻成河流,人就是在岸边的看客。我们只能看见它的匆匆,不停地前行,看着花开花败,看着人慢慢衰老,看着四周景物在变迁。等到来日回头,却发现身后没有留下任何自己的痕迹,于是长长地叹息:为什么生活如此单调,人生如此孤寂?对时间不同的理解会导致不同的生活态度。我们不能简单地充当看客,行动起来,追赶时间,我们完全可以抓住它、把握它,甚至享受它。《死亡诗社》,首先告诉学生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选择做最有意义的事情!
  学生开始在Keating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七个黑色的身影在黑夜里穿梭,Keating的学生们重组了死亡诗社,这是一个远离令人窒息现实,让一切轻快浪漫的梦想随青春飞扬的地方。他们夜里避开守门人偷偷溜出寝室,聚集到河对岸树林里的山洞,抽烟,讲鬼故事,朗诵别人和自己的诗。在这过程中,他们对生活,对自己都有了崭新的认识,他们不再压抑自己,他们找回自信。处处以父亲的想法为方向的尼尔发现他的理想是作戏剧演员而不是医生,诺克斯遵从内心的真实鼓起勇气冲破一切压力向所爱的姑娘克丽丝表白感情,连一向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托德也在Keating老师的“强制”引导下进入幻梦,进而迸发出浑然天成的诗句。“让你的生命像一首欢快的诗”,“两条路在森林里分叉,我选择走的人少的那条。”,“只有在梦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从来如此,并将永远如此”,“我们读诗写诗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份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学生们发现,他们正向Keating老师所指引的方向前进。
  诗是流动的,是充满灵性的,而现实是凝固,板滞的。年轻的生命享受着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真谛,但以学校和家长为代表的保守力量也一步步向他们压来。威尔顿中学教育学生要顺从,要遵守纪律。我们的校方,我们的家长,来自于我们成人世界的一切权威的力量,他们视一切体制外的意气用事为鲁莽。他们畏惧这种鲁莽,并且,竭力避免这种鲁莽。他们循循善诱,他们宁愿要一个循规蹈矩的校园,一个成人社会的缩影。
  然而不幸的(或许也是幸运的)是在“传统,荣誉,纪律,优秀”四大支柱下的威尔顿中学,却有个Keating老师――有个在上第一天课时就让学生撕掉课本的Keating老师。电影的矛盾冲突于是凸显出来,代表权威的学校、校董、家长和代表自由与激情的Keating老师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象征着束缚和压抑的现实世界,另一个是体现了自由和激情的梦想的世界,而Keating就是这两个世界的联系点。他是现实世界里的老师,是拥有现实世界里诸多光环的人,但他更是指引着学生发现并珍视内心梦想的舵手(船长?),帮助学生坦然面对自己,面对生命的敌人。其实,传统封闭与青春活力的对抗在哪儿都是一样的。于是有人感叹说:我们曾经渴望有一个Keating这样的老师或者我们有幸遇见Keating这样的老师,在龌龊的现实中,总有一些光明在引导我们。于是我们反抗,有时我们也会选择妥协,以继续生活,但冥冥中我们保持对生命最真的信念,坚信“只有在梦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从来如此,并将永远如此。”
  正如评论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电影是个太过纯净的故事:一群青春年少的男孩们,一个对生命有独特理解的老师,还有他们生活其中的一所刻板严格的名牌中学,交叉之间有对抗,有成长、有欢乐、也有泪水,有生的光明、也有死亡的黑暗。对峙一直都在电影中存在,传统与反传统的相遇注定不可避免地成为悲剧,正面交锋仅是时间的问题,只是缺少导火索。
  尼尔是导火索,一个在戏剧中追逐梦想的男孩,《仲夏夜之梦》中的精灵,即使是在最悲伤的时候还执着为自己的演出喃喃自语:“我演得真好……”在轻灵梦幻的音乐中淘气,在淘气玩耍中实现梦想,叛逃现实。然而梦毕竟是梦,雾散了,精灵终将遁隐。谢幕时的尼尔看到了父亲愠怒的脸庞,本可在演戏上成就一番事业的他无可避免的走向了凋谢。尼尔死了,扮演了那么多年的听话孩子,他演不下去了,选择用死亡来谢幕。“春风细雨”难道在死亡面前失去了所有意义?昨天还盛放的青春,难道今天就枯萎了?
  Keating被辞退,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同学们为了自己的前途,背叛了Keating,也早在意料之中。影片的最后,Keating走进教室。他是在离开威尔顿之前来取一些放在这里的私人物件的。Keating拿完物品缓缓地向教室门口走去,突然那个曾经最胆小、懦弱,只会发奋学习、沉默少语的托德在影片的最后一刻终于无法抑制的爆发了,他大声地向Keating喊道:“老师,是他们逼我在材料上签字的。请相信我!”诺伦警告如果班上有人再多说一句话,就将被学校开除。“我相信你,托德。安德森。”Keating说完便转身欲走。“O,Captain! My Captain!"”这熟悉的诗句使Keating一怔,他回过头,只见托德朗诵着诗句,已经高高地站在了自己的课桌上。诺伦恼羞成怒,向着托德叫嚷,如果再不下来,就要被开除。正当诺伦冲着托德叫喊之际,纳克斯出其不意地也站了上去。孩子们一个接着一个站到了课桌上庄重地注视着他们所热爱的教师。诺伦慌了,任凭他怎么阻止,除了卡麦隆等几个胆小鬼以外,几乎每一张桌上都站着一个挺直了的男子汉的身躯。“谢谢你们,孩子们!”Keating深情地留下了一个微笑。
  “船长,我的船长!”的呼喊、“换一种眼光看世界”,这是Keating教学生们做事的方式。现在,这种方式成为公然嘲笑现实世界可悲束缚的武器,虽然对于这个麻木了太久的世界没有太大的杀伤力,但导演还是让我们看到在托德的带动下,班里的同学几乎都陆续地站了起来,场面有点煽情,但确实使我们过了一把隐,给了我们每个人继续前行的希望。Keating最终走了,但没有人会怀疑,青春张扬的烙印永远留在了这些刚刚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的人心灵深处。作为一个教育者,Keating是成功的,作为一个反抗者,Keating失败了,他的结局是被校方因为“毒害”学生思想为名赶走了,盗火者给人们光明,而自己却永远只能背负着盗者的恶名,电影中人物的命运似乎和遥远的时空里那些挑战者、背叛者的悲剧式命运无奈地呼应着。Keating默默地走开,面对孩子坚毅的面容,他面带微笑,他或许是感到欣慰的,但也许微笑的后面还包含着辛酸。
  又是米兰•昆德拉的话:“假如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我们至少应该改变我们的生活,自由自在地活着。”Keating没有改变这个世界,却改变了一群孩子,教会他们用不一样的眼光看世界,做不一样的自己,挑战那些在别人眼里是金科玉律的教条,走真正自己想走的路。无论是让学生撕掉权威关于诗歌的评价用自己的心去品读,还是让他们看到自己是如何随着别人的脚步改变自己的步伐的,Keating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这一群在禁锢里压抑太久的年轻人,让他们恢复了飞翔的勇气和向往飞翔的激情,使他们有获得自由的勇气,他的努力没有白费,Keating为梦想,为自由所做的抗争,铭刻在学生的心中;爱和真理的种子已在所有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年轻的他们终于学会了用自己的声音喊出内心深处野性的咆哮。
  尼尔的死好像是可以避免的,但他还是死了。他的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的空间,或许有人会将罪名归结到Keating的头上。然而仔细思考,这正是传统和体制压迫的结果,他父亲无视孩子的兴趣和理想,把自己的意愿专横地强加在孩子身上,而学校也无视学生正当的要求,一味为维护自己的“优秀传统”而压制学生和教师。有人说,校园应该是这样的:“有人作画,有人吟诗,空气里隐约飘忽着叮咚作响的琴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青春、理想、骄傲、欢乐的表情,在这里有理想、有自由,还有爱……”然而这只是一个梦想,在电影中这些梦想中的一切都因为“传统,荣誉,纪律,优秀”而消失饴尽。在这样的环境中,青春期固有的一切自信、冲动和浪漫交织着、战斗着,当然也可能还有死亡。正如看到现代社会对个人生存状态的吞噬,海德格尔要面向“死”而后“生”,电影只不过借助尼尔的“死”而向这个吞噬人个性和自由的学校、社会控诉!只不过这样的代价有点大,大得让我们难以接受,但也只有这样的悲剧才能使我们反思这个世界,才能使生命才成其为生命,校园才成其为校园吧!
  尼尔的死或许可以用他课桌中发现那本诗集来解释:“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这是也死亡诗社的开幕词,是他们的誓词,“死亡诗社”也许并不意味着死亡,而是通过死亡来提醒人们生命的珍贵,时间的珍贵,在死亡中发现生命的意义,在诗歌中颤栗,体验死亡,体验生命。
  生命是什么?在电影里生命是诗,生命是音符,生命是戏剧,生命是一场演出里最为充满华彩的那个篇章。死亡诗社的宗旨就是要“品尝生活的精髓(sucking the marrow out of life) ”,无论幸福与痛苦,成功与失败,欢笑与泪水,生命和死亡,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缺少哪一半生命都是不完整的。影片名为死亡诗社,也许正是借用了“面向死而后生”的含义,只有让不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思想,那部分灵魂死去,才能真正把握住属于心灵的那部分生命,只有摆脱不属于自己的那只枷锁,才有充分的自由。开始真实的生,清醒的生,有意义的生!而割舍和死亡都是伴随着痛苦的,所以有了月光下走向生命终结的尼尔,有了被迫离开学校的Keating,但,痛苦的背后是新生的孕育,所以,影片让我们看到了托德,看到满教室的托德们,这就是延续和未来!
  最近流行一句话:“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不知为什么,我每次细细品位的时候,感觉很有“向死而生”的味道。
  
  
  附录:
  一、
  《死亡诗社》: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作者:范美忠 (《读书沙龙》)
  
  也许很少有人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那样有我那样惊愕和感慨。惊愕的是原来在一个作为自由象征的国家里,教育制度也曾经如此刻板、保守、功利和僵化,如此不允许教师和学生个性的存在。教育的某些问题确实是世界性的,跟民族和意识形态无关。感慨的是某种意义上我就是那个基丁老师,发生在他身上的许多事情几乎都可以跟我的遭遇一一对应。如我一样,他同样地充满着激情和梦想,同样毕业于名校(基丁毕业于同样有着浓厚的人文传统的剑桥大学),同样热爱教育,热爱自由,热爱诗歌,同样地特立独行,视学校教育的陈规陋习若无物,鄙视学院派教条技术化的文学研究,批评教材,跳过自己不喜欢的章节不讲,同样受到过一部分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戴,同样经历了在向体制和传统挑战中被赶走的命运。我不知道他的过去,也不知道他被学校赶走之后是不是还会寻找一个适合的学校教书?他是否经历了如我一样迷茫和挫折以及内心的痛苦呢?
  保守的功利主义的校园
  影片叙述的故事发生在1959年的美国威尔顿男子预备学校。这个学校保守、严谨、刻板、功利和封闭,但它是全美最有名的预备学校。原因正如他的校长诺兰先生在开幕式上所说:“最近十年来,学校75%以上的学生进了名牌大学,这是家长把孩子送大这儿来的原因,也是本校成为全美最优秀预备学校的原因。”我们的大多数所谓省重点、全国重点、传统名校不也是因为它的百分之多少的重点率以及有多少人升入北大和清华以及出了什么奥赛金牌选手和省状元而成为名校,并有家长千方百计花大钱,托关系上这些学校读书吗?我在杭外教书的时候,2003年的浙江省理科状元正好是该校的一名学生,该校在校门口挂了一条醒目的横幅来进行宣传和庆祝,看着兴奋不已的领导和同事,我说:“你们为什么不为你们的学生有深刻的思想和高度的文学艺术鉴赏力以及学生是一个诚实快乐而幸福的人而高兴呢?高考成绩能说明什么呢?她能成为爱因斯坦吗?她能有实际的研究工作能力和创造力吗?他二十年之后能成大器吗?他会是一个正直的人吗?他如果当官能不贪污吗?他如果搞学术能不腐败吗?” 这些问题都被忽略掉了。
  同样的上好大学就是一切,成绩就是一切,同样的保守的校长,同样地把个性丰富多彩、天赋气质各异的学生进行整齐划一的培养,同样的现实功利的家长和社会,同样地把真正富有个性才气创造力和离经叛道的老师赶走。同样的,一个学校成为名校不是因为它有真正优秀的,充满个性的老师,不是因为它尊重学生的生命个性,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和创造,不是因为它有浓郁的人文艺术教育的氛围,而是因为它教出来的学生能够上哈佛这样的名校,学生能够去学医学、工程、法律这样能够保证学生良好出路的专业,学生的生命、兴趣、个性、学生的感受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但就是这样的学校,就有家长想方设法地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尼尔的父亲就是如此。
  校长接着又宣布说英语系的波希尔斯先生退休了,接替他是该校毕业的,之前在伦敦切斯特中学任教的基丁先生。校长诺兰先生强调该校四大口号:传统,荣誉,纪律,优秀。可见该校是一个传统的,强调纪律的,刻板的学校。离经叛道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而学生在寝室里说:“嘲弄、恐怖、颓废、排泄”。并且开玩笑说:“欢迎到地狱来”。可见这个地方的严格、刻板和压抑。
  叛逆的勇士基丁老师
  基丁老师的到来仿佛是在一潭死水中投入了一块巨石,掀起了惊涛骇浪。他的亮相就与众不同,悠闲地吹着口哨走进教室,全无大多数教师的一本正经,师道尊严,人模狗样。学生惊愕,相顾失笑;基丁问“船长啊,船长出自哪儿?”让学生叫他“船长,我的船长!”然后说:“我也上过这所地狱学校并且活了下来,那时候自己很弱智。”他鼓励学生“及时采撷你的花蕾,让你的生命不同寻常!”在上英语文学史课时,基丁批判教材的前言,前言为普里查特博士所写,谈诗歌鉴赏,他写道:“要完全理解诗歌,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它的格调、韵律和修辞手法,然后提两个问题。第一,诗歌的主题是如何艺术地实现的?第二该主题的重要性如何?第一个问题回答的是诗歌的艺术性;第二个问题回答的是它的重要性。一旦弄清这两个问题,判断该诗的优劣也就不是太难的问题了。如果把诗歌艺术性的得分画在图片的横轴上,把它的重要性记在竖轴上,计算一下它所覆盖的面积,也就得出了它的优劣,拜伦的十四行诗可能在竖轴上得分很高,但横向得分一般。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可能在横向和竖项上得分都很高,覆盖的面积很大,也就表明了它是一首优秀的诗歌,阅读本书的诗歌时,请练习这种分析方法,随着你用这种方法评价诗歌的能力不断提高,对诗歌的吸收和理解能力也会日益提高,(学生在下面认真地做着笔记。)屁话!我们不是在安水管,我们是在谈论诗歌。现在,我要你们把那一页撕了。”
  教室里一片撕书之声,另一老师麦卡利斯特以为出了什么事,闻声赶来进来干涉。基丁说:“这是一场战争,战斗,受害的可能是你们的思想和灵魂!学院派在不断地向诗歌发起进攻。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是我们生活的意义。”
  这种对文学批评的概念化、技术化、理论化、学究化的批判深得我心,因为我对那种动辄什么女权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比如北大的戴锦华的电影和文学批评,他们理解生命吗?)等等已经厌烦透顶。我曾经宣称,当今中国的当代小说的批评,我只看两个人的,一个是胡河清,已经死了;一个是邓晓茫的。陈思和陈平原等都是垃圾。通常,我听到中文系教授和博士头衔就摇头。更有意思的是,我有过跟他一样的对教材的批判。我是让学生把教材扔进垃圾堆。不同的是,我教的是历史,我是批判教材中充斥着的谎言和谬论;相同的是学生惊愕和骇然的表情。一开始学生也是如基丁的学生一般在下面郑重其事地记笔记,被我呵斥了他们一番:“你对历史事件难道没有你的思考和看法,我的每句话你们都要把它当作真理和标准答案记下来?”
  在午餐的时候,麦卡利斯特对基丁说:“你今天的课上得很有意思,虽然有些误导!你鼓励他们成为艺术家是很冒险的。等他们意识到他们不是伦勃朗、莎士比亚、或者莫扎特时,他们会因此恨你的。”
  基丁:“不是让他们当艺术家,而是自由思想者!”
  “十七岁的自由思想者?”
  (中学阶段应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吗?还是主流价值观念的灌输。)
  基丁:“奇怪,没想到你这么悲观!”
  麦:“不是悲观,是现实!如果他们真能不满脑子胡思乱想,我也就不会悲观了!”
  基丁:“只有在梦想中人才能有真正的自由,从来如此,也将永远如此!”
  
  我在中学的时候同样遇到过这样的同事,他们也认为你所说的可能是真实的,但太偏激,有的甚至干脆就认为历史政治教育就是为统治阶级意志服务的,所以他们因理解了政治的虚伪而自觉地充当了谎言的传播者和骗人的工具,但他们认为他们是聪明的,因为他们理解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而心照不宣地遵循它,懂得对什么事情都不必太认真。有人则说:“对中学生应以正面鼓励和教育为主,不要让他们对社会和人的认识太负面,否则他们会太偏激,太不适应社会!”当然也有少数傻瓜会觉得我太反动,不爱国,不可救药,迂腐。某种意义上,我赞同在学生缺乏自由思考所必备的知识和人生经验的基础时进行适当的灌输,但与中国不同的是,在美国不存在意识形态和党化教育的退出问题,因为在关于政治、历史和人本身的问题上(当然不是在生命意义和个性态度上),他们灌输的主流价值观即人类普适价值,灌输的东西正是我想灌输的,是经过质疑之后仍不得不认同的价值和思想。所以我可能会充满激情地去灌输这些东西,但在中国,对这些东西的宣讲以及启发学生的自由思考都必须以对教材以及现有社会的批判和怀疑为前提,必须从批判开始,这是不得已的事情,在美国必须保守和捍卫的价值在中国成了必须对主流价值进行批判之后才能进行宣讲的价值。
  从教育角度而言,这里还涉及另一问题,在基础教育阶段,一个教师在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传递自己的价值观上应有多大的自由度?对教材有多大的批评权?如果不允许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具有个性以及自由的思考,教育的创造和活力是不可能有的。但如果中学教师与大学教师一样自由,那么很可能传递出与社会和家长要求相悖的价值观,从而与保守势力以及家长和社会主流价值相冲突。不过教育决非应该复制社会本身,而应在造就面向未来的新人以及改良社会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尤其对于中国这样的极权政治的,价值观颠倒的社会,更不能顺从当前政权的利益以及社会的要求,因此,在这个时候,一个有创新和理想主义精神的老师就不能忽略对家长的教育和沟通以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并同时考虑环境和系统对异己分子的承受度,显然,基丁并没有考虑现实的操作策略,不懂得妥协的艺术,从而最终被赶走也就成为不可避免。基丁在跳过很多章节以及只喜欢讲自己喜欢的文学方面也与我很类似,但这也正是我需要思考的。因为我自身的偏好涉及到我的个人趣味,我认为不好未必就不好,我不喜欢学生未必就不喜欢。比如基丁只喜欢讲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品,而跳过现实主义作品,这点跟我也很类似。但学生未必就不喜欢现实主义的作品。因此,不能过于放纵自己的偏好。
  至于同事警告基丁说:中学的时候不能让学生自由思考,他们还缺乏稳定成熟的思想和辨别力这一点,是我绝对不能同意的。但他对学生梦想成为文学家和艺术家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因为的确如他所说,不是每个人都有成为莎士比亚的天赋,但一般来说大多数人都能在经过适当的教育和训练之后成为合格的医生和工程师。我在自贡教书的时候,我教的班上的一个女生跟我聊天,她说:“我从小就喜欢文学艺术,但是在分班的时候我选择了理科,因为我不想陷入一些虚无缥缈的不真实的东西里面去折磨自己!”不过后来这个女孩卧轨自杀了。下面再详细谈这个问题。我的做法是,鼓励和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对生命的领悟,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塑造一个诗意的灵魂。但在涉及专业道路选择的时候,我一般阻止他们选择哲学历史这样的系,因为我深知一个哲学历史系学生找工作的困难。所以家长的普遍的现实主义并非毫无道理,他们有自己的人生经验在里面,人首先还得生存,尽管极度的功利从功利角度来看也是不明智的。让一般学生不把文学艺术作为职业却保持对它的热爱,这是我的教育观。但如果一个学生选择中文系,他又有此兴趣和天赋,我一般表示支持,因为中文系学生的出路相对要好得多。不过基丁也并没有鼓励学生成为艺术家,所以这个问题对他来说不存在。不过他相对比较欣赏比较热爱文学艺术以及跟他气质类似的学生,这是很显然的。一定程度上我也是如此,这点无可厚非。正如一个物理老师可能更喜欢有物理天赋的学生。
  同时,这个同事对基丁的告诫我们也可以认为是这个保守封闭的系统对基丁这个异己分子发出的第一个警告的信号,遗憾的是基丁并没有加以重视并适当调整自己的策略,所以才有被赶走的事情发生,类似于改良与革命,激进与渐进的关系。我在教书的时候,这种信号也首先是通过同事的态度传达出来,比如他们会告诉我传言中家长领导对我的态度和评价啊,学生的反应啊,我一般是把同事和家长领导视为庸众,把自己视为先知和超人(当时是如此,现在则未必),如何与庸众相处,考虑现实的可行策略,是需要反思和总结的,无论是基丁还是我。
  基丁的教学始终着眼于学生的生命,并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让学生自己思考和选择,恐怕并不等于把自己的单一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
  基丁站在讲台上问:“我为什么站在这儿,谁知道?”
  他接着解释说:“是为了提醒自己时刻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从这上面看世界完全不同。同学们,我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你越迟开始寻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梭罗说:‘大多数人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基丁还跟学生一起踢足球。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充满梦想和生命激情。在这一点上跟我又是惊人地类似!
  他让学生踢球之前每人念一句:
  与逆境不屈抗争,以无畏的气势面对面对敌人;
  做一个世界的水手,游遍所有的港口;
  我要做生活的主宰,不是奴隶;
  走上绞刑台,迎向行刑的枪口;
  我自安之若泰;
  舞蹈、鼓掌、兴奋、欢叫、跳跃、飘飘荡荡,滚滚向前;
  让生活从此变成一首欢乐的诗;
  做一个真正的上帝。
  
  基丁让每个学生写一首诗并在课堂上朗诵。
  托德安德森性格内向,不能写诗,基丁鼓励他大叫。基丁指着讲台上晦特曼的照片,让托得写出了一首超现实主义色彩的诗篇:
  一个疯子,(基丁:说出第一个出现在你脑子里的词)。一个牙齿流汗的疯子,我闭上了眼睛,他的形象在我眼前晃悠,一个牙齿流汗的疯子,瞪得我心砰砰直跳,他伸出手掐住我的脖子,他一直在念叨,念叨真理,真理象一床让你双脚冰凉的毯子!它,你怎么扯,怎么拽,总也不够!踢也好,打也好,它总也盖不住我们,从我们哭着降生到我们奄奄一息,它只会盖住你的脸,不管你如何痛苦,如何叫喊!
  基丁带学生在院子里排队走路,学生不自觉地就迈出了同样的步伐,表现出整齐划一的渴望和从众心理(基丁类似于鲁迅所说的独异的个体)。学生甚至不自觉地随着队列的节奏鼓起了掌。学生一起唱基丁教的歌:“我不知道,但有人对我说,写诗已经过时了!”
  基丁:“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每人开始都有自己的步伐,自己的节奏。我说这些是为了说明顺从的问题,说明坚持与众不同的信仰的困难,我们都有一种被人接受的需要,但是你们必须坚持自己的信仰是独特的,是你自己的。哪怕别人认为他们很怪,或者很讨厌。哪怕一群人都说,那太差了!罗伯特•弗罗斯特说:‘两条路在树林中分岔,我选择走的人少的那条!’这就导致了所有的不同,现在,我希望你们也找到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步伐,步调。任何方面,任何东西都行!不管自负也好,愚蠢也好,什么都行!各位,这个院子是你们的。你们用不着表演。完全为你自己。要敢于逆流而上。”(这时楼上办公室诺兰校长正在注视着基丁的举动,侧目而视。)
  学生查理•多尔顿以死亡诗人的名义在校报上登了一篇文章,要求学校接收女生。学校就此事郑重其事地开会查处。
  查理开玩笑说“诺兰先生,上帝来电,他说威尔顿中学应该有女生!”遭到诺兰校长用木板打屁股的惩罚。
  基丁批评查理:“你今天的表演很拙劣,‘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不是让你胡来,有时要大胆,有时要小心。一个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怎么做。在我看来被学校开除不是勇敢,是愚蠢!因为你会失去很多大好的机会!”
  这里体现了基丁的矛盾,在现实面前,他告诫学生要注意策略,遗憾的是他自己却完全没认识到这一点,结果最后被赶走了。同时他也意识到学生上大学还是很重要的,因为体制的正途确实意味着很多机会。
  
  诺兰找基丁谈话。
  诺兰:“我听到传言说,你在你班上采用一些非正统的教学方法,但是,我不是说这跟那个叫多尔顿的学生的错误有关。我用不着提醒你,他这种年龄的学生很容易受人影响。”
  基丁:“你的惩罚对他很有影响,我肯定!”
  诺兰:“那天在院子里是怎么回事?”
  “院子?”
  “对,孩子们一起走,一起拍手!”
  “哦,那是为了证明一个观点,顺从的危险!”
  诺兰:“这儿的课程是固定的,经过检验,很有效!如果你有疑问,也不应该随随便便地乱改!”
  基丁:“我始终认为教育任务的根本在于让学生学会自由思考!”
  诺兰:“在他们这种年纪,开玩笑!传统和纪律,送他们上大学,其它的你就不用管了!”
  校长终于亲自出动了,我在自贡教书的时候,校长书记找我谈话也不止一次:你不能在课堂上发表自己对历史问题,对社会政治的看法,不能有自己的观点,不能批判教材,不能讲得太深,威胁要停我的课。不同的是基丁没被停课。
  死亡诗人俱乐部
  应该说,基丁有意无意地鼓励了学生的放纵和点燃了他们青春的生命激情。比如学生组织死亡诗社,喝酒抽烟,而诺克斯能够鼓足勇气追克里丝恐怕也与他有关系,托德从一个不敢写诗不敢在公开场合朗诵的腼腆胆小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敢于反抗的人,尼尔敢于坚持自己的理想都与他有关!
  学生去查基丁当年的记录:基丁当时是足球队队长,校史年鉴编辑;读的剑桥大学;死亡诗社成员;充满幻想,敢作敢为。
  学生好奇地问死亡诗社是怎么回事。基丁:“死亡诗人致力于吸取生命的精华。”每次开会前引用梭罗的这句话,在印地安山洞聚会,轮流朗诵梭罗、惠特曼、雪莱等人的作品。学生决定模仿基丁当年组织死亡诗人俱乐部。
  
  死亡诗人俱乐部开幕词:
    梭罗:“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活过。”
  尼尔的自杀极其影响
  在学校开幕式之后,尼尔父亲佩里告诫尼尔说:“我和诺兰先生谈过了,我觉得你这个学期课外活动太多。我看你不要参与校史年鉴的事了。等你读完了医科大学,自立了,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在那之前,你得听我的。需要什么,尽管说!”尼尔被迫放弃校史年鉴的工作。
  当尼尔父亲得知尼尔参加戏剧活动之后,怒斥尼尔:你浪费时间去演什么破戏!这已经够意思了!但你居然还敢故意欺骗我!你以为能逃脱得了?回答我,是不是那个新来的老师基丁唆使你干的?
  尼尔:不,没人唆使我,我只是想给你一个惊喜,我每门课都是A!
  父亲:我付出了很大牺牲才把你弄到这儿来!你不能让我失望!
  困惑和苦恼的尼尔找基丁诉说,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他:“我们家不富裕,他想替我安排我的将来,但他从来不问我想什么?他们会说他们就指望我了,说一切只是为了我!”
  尼尔演戏结束后,基丁鼓励他说:“你有这个天才,演得真好!我都看呆了,你一定要坚持!”
  尼尔父亲告诫基丁:“请你离我儿子远一点,别把事情越弄越糟!”
  尼尔演完戏后回到家里,父亲责骂他:“我一直在想,你为什么偏偏违背我们的意思!但不管什么原因,我不会让你毁了自己的一生!我们明天就让你从这个学校退学,上布莱登军校!你要上哈佛,你要成为一个医生!”
  尼尔:“我要告诉你我的感觉!”
  父亲:“什么感觉?”
  尼尔沉默,当晚自杀!
  学校就尼尔的死和死亡诗社一事展开调查:把尼尔自杀的责任推到了基丁身上,基丁被迫离开!
  学校和学生对尼尔自杀原因的有不同的说法。
  学生托德把尼尔的死归因于他父亲(“是他父亲逼的,他父亲杀了他!”),而学校则认为责任在基丁。其实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基丁,尼尔不会自杀,因为他恐怕就妥协了;如果他父亲不是如此专制和严厉,尼尔亦不会自杀;如果尼尔坚强一点,也不会自杀,而根本原因则在于他父亲无视孩子的兴趣和理想,把自己的意愿专横地强加在孩子身上。可是学校和他父亲都认为责任在基丁。
  诺兰(在学校就此事召开的大会上的发言):尼尔•佩里的死是场悲剧,他是最好的学生之一;学生家长对此事都很关注,尼尔的父母也要求学校调查尼尔的死因。
  学生卡梅伦:我们是受害者,我们和尼尔。是基丁老师把我们灌输成这个样子。对不对?如果不是他,尼尔还舒舒服服呆在屋里学化学,梦想成为一个医生。
  学生查理:他没有灌输我们什么,是尼尔自己喜欢演戏!
  学校的调查。诺兰问托德:“报告说基丁老师是怎么鼓励你们组织俱乐部,并把它作为一个煽动卤莽任性行为的中心!报告还谈到了基丁老师是如何在课内课外组织学生去演戏的,正是基丁老师滥用了他作为老师的影响力,才导致了尼尔的死亡;尽管他知道这是违背尼尔父亲意愿的!”(可是父亲却并没有责任,似乎父亲的意愿就是天经地义的!)
  诺兰强迫托德承认是基丁的责任,并要他签字!
  提到学生自杀问题,我不得不又联想到我的经历以及当下中国的教育!
  在我离开自贡蜀光中学以后不久,我教过的一个学生也自杀了。当然,她的自杀跟我没有任何关系,我是在两年之后才听说这个消息的。据说她自杀的原因是这样的,她期末考试没有考好,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即使是在经济落后的四川,自贡也是最穷的城市之一,她的父母都下岗了,每个月只领一百来块钱的津贴,对未来感到绝望,从而把改变家庭处境和命运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女儿身上,因为没考好,父母数落了她,她也觉得自己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而自己尽管努力了,成绩依然不好,她感到人生是如此沉重、绝望和灰暗。于是卧轨自杀了。当然,还有可能是她的班主任老师用了刺激性的语言来挫伤和辱骂她,我很清楚,跟我同一办公室的教数学的离婚了的她经常用刺激性的语言辱骂学生。而且在她的自杀以后,学校就做出规定:以后老师不准再用刺激性语言辱骂学生。一些学生还说:“如果我在,她也许不会自杀,因为我也许是唯一一个她可能倾诉内心的苦恼、可以理解并开解她的老师!”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是多么扼杀孩子的天性和个性,又在多大程度上把社会的要求和家长的期待放在了他们的身上而完全地忽略了他们自身的感受。听到朋友转述的这个不幸的消息之后,我心情很糟糕,泪水居然涌上了眼眶,一个年轻美好而青春的生命就这么消失了,被我们的教育制度和社会所扼杀。我不知道那些老师是否有过反思!我教了他们那个年级七个班的历史,对大多数学生我都没有记忆。因为她曾经向我借过一本《人间词话》,所以我对她有印象,一个很可爱很有灵气很感性的女孩子,她自己也说她喜欢文学艺术而短于理性和逻辑思辩,因为自尊(因为学生和老师一般都认为,只有笨的理科学不好的学生才会去学文科,所以她不愿意别人觉得她笨,其实,从多元智能的角度看,数理逻辑智能不过是七种智能之一而已,我们就用这种单一的智能评判标准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受挫感。)和家庭社会的压力,她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并缺乏天赋的理科,所以才产生了这样的悲剧,而当她内心充满痛苦和绝望情绪的时候,她居然不信任家长和老师不向他们倾述而选择了自杀。我们的教育制度是多么冷酷,而相当一部分老师根本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我的学生怕我难过,还特意告诉我那位朋友,别转告我这个消息,虽然我似乎并没有责任,但我的内心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和辛酸,我们这种非人性的教育还要持续多久。学校教育的功利和刻板,家长把改变家庭命运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在这一点上,五十年代的美国和当今的中国不是惊人的相似吗?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生命和家长的现实主义的要求、体制化固有的惰性、刻板僵化和对生命的扼杀,不也是惊人地相似吗?
  尾声:悲壮和感人的告别
  学校决定让基丁在学年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中途走人。校长诺兰先生代替基丁上课,重新让学生念普里查特博士的序言,从终点又回到起点!
  诺兰问卡梅伦上到哪儿了?
  卡梅伦:上了几章,很多地方都跳过去了。
    诺兰:现实主义作家呢?
  卡梅伦:没有上!
  基丁回教室拿自己的东西。一部分学生不顾可能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惩罚,站到课桌上向基丁致敬!托德深情地说:“船长,我的船长!”这个场景深深地感动着我,因为我也经历过大致类似的一幕,淳朴和天真的孩子有他们自己的判断力。这反应了学生人心的向背,但也有约一半左右的学生没有站起来
  此时我又联想到自己。在我离开杭外前一天,我教过的两个班的十几个学生因为联系不上我,一直在我的寝室旁等待与我告别,并给了我一分学生集体签名的让我感动不已的留言!我知道,虽然只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我靠自己的学识、激情、真诚和对学生的理解赢得了学生的心,尽管我的教学技巧还比较欠缺。但我也知道,毕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欢迎我喜欢我,毕竟,一直受传统教育的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接受我,还因为与成人社会一样,学生中总有一部分人是保守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我曾经问过学生,问是否很喜欢我和很不喜欢我上课的学生各占一半,学生说是的。联想到卡梅伦对基丁的态度,以及最后告别的时候约一半的学生没有站在桌上致敬,我就知道,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喜欢基丁。尽管他们可能也同时因为害怕诺兰老师的处置才选择了沉默,但也可能是他们态度的真实表露。如果说影片有明显的不足的话,那就是学生对基丁的不理解、意见和反感没有得到足够的表现,仅仅是卡梅伦一个人的态度还是不够的。
  传统与反叛;纪律与自由;浪漫、自由、生命与功利现实之间也许永远永远有着一定的矛盾!我们的教育该怎样在国家社会需求与个人生命的舒展,在浪漫与现实之间,在自由与纪律之间,在传统与反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呢?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这样的学校是普遍存在呢还是是一部分呢?现在的美国这种状况还存在吗? 我想起《学会生存》上面的话:教育活动如同司法活动,倾向于形式化和公式化,倾向于重复过去!教育,本应是面向未来的充满活力和开放性的事业,却成了全社会中僵化和守旧的行业!教育何为始终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而作为一个与基丁有过惊人相似的遭遇以及相同的理想的老师,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也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不管是从教育角度还是从操作的策略角度。与美国不同的是,不仅仅是缺乏对学生生命、个性的尊重,即使从功利的角度考虑,我们的教育也并没有使学生学到真正足以生存的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何况在正处于后极权主义时期的当下的中国,我们的教育还存在意识形态的党化教育的禁锢,改革是双倍地艰难!
  尼尔曾经问基丁:“你哪儿都可以去?但你怎么能忍受呆在这儿呢?”
  基丁:“因为我喜欢教书,我不想去其它地方!”
  我的学生和朋友也这样问过我,我的回答也跟基丁一样。可是,当我想再次选择到中学教书的时候,我依然心存畏惧,我害怕自己尽管更理性更成熟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学会妥协了,还是会被现在的学校赶出来。我们的教育出路何在呢?也许只有指望中国政治自由以后,教育的民间化、多元化得到发展,并且各大学获得自主招生的权力,高考压力减小,学校的自由度增加之后才有可能了,我梦想着那一天的到来!
  与《生于七月四日》中美国同样存在着盲目的爱国主主义情绪一样,美国的教育也有非常僵化和功利主义的一面,但美国的电影人就偏偏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问题并很好地表现出来,促使人们警觉、思考和寻找改革的办法!这是一个自由和开放的社会充满活力、思想、自我反思以及纠错能力的表现。我们的电影导演干什么去了呢?只会说“为了天下”吗?还是说教育形势一片大好,或者说为了稳定呢?
  阿啃的对教师或生命这一角色的视觉是独特的,这有助于我们在读沙中找到某种思想的存在基点。人是会思想的芦苇,是脆弱的,但如果没了思想,那就更为的脆弱,而且什么都不是了。因为他无法找到生命的感知。诚然,思想是痛苦的,而没有哪一种欢乐或幸福不是从痛苦的内在思想中得来。比如基督受难或释迦莫尼受苦,都是超越于一般人也就是动物性的对生命的承担。人要越过动物的自然性而成为理性的人,当然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与探索。成为理性的人是绝对价值,是永恒的存在。正如圣经所言,您可以怀疑天堂的有无,但决不能无视上帝的存在。也就是真理。寻找绝对的真理,也就是作为生命思想的终极价值。美国之所以能永葆一种时续性的修正和创新的能力,与其坚守生命的终极价值有关,也就是不断探索生命意义的自由力量。不论何种背叛或反背叛,反自由或保传统的个人独特体验,都是作为人的价值存在,有人的思想尊严,最终会回到人的绝对价值中来。比如现代人回归到自然性,超人要回到人间,天堂总是存在于地狱的反面。在这里,马加爵杀人或是基丁的学生自杀,都是一种人性的价值反馈,没有对与错的强势审判。最后的审判是一样的。基丁一方面反背了传统,一方面又成为传统价值的护祭品。生命得舍免,灵魂得以存在的永恒。但中国的文明就欠缺这种绝对价值的认同。张艺谋的一个也不能少之表现,不是人性的生与死的价值,而是一种被强势化后的政治宣传。这种东西不能给人提供人性的参照,只能是一种大众化的娱乐遗忘,虽然是一个也不能少,但最后却是全部的缺席。中国现在的教育是中国历代以来最为无人性、无智慧、无思想、无灵性的教育,富人对穷人的全面强势灌输,使都育更是充满了铜臭。金钱世欲政治化,将学生和老师异化为物品奴隶,甚至连奴隶都不如,奴隶还是有灵性的,他还可以承受苦难,但现代人是什么也没有承受了。在生命不能承受如此之轻中,这里的人是比动物都不如的一些垃圾而已。这就是为什么马加爵杀人不能得到中国物化认同。而孙志刚的被死却如同政治宣言的原因。
  
  附录二、
  《死亡诗社》:寻找自己的声音
  我有权承担的惟一义务,乃是不论何时,都做我认为正当的事情――大卫•梭罗《论公民的不服从》
  1959年,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它凝重的风格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尊敬。在那里,教育的模式是固定的,四大信条“传统、荣誉、纪律、优秀”不仅单调而且束缚了思想。然而这一切在一个新教师――基丁的手中发生了改变。基丁老师反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学院带来了生气,渐渐地,一些人接受了他,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把握他们自己的人生。不幸也在这时发生了,他的学生尼尔因执着于演员的梦想而与父亲发生冲突,于是自杀,校方为了寻找替罪羊,就罗织了基丁老师的思想与尼尔的死有关的罪名,开除了基丁老师。
  这是一部1989年的好莱坞电影,但在15年后的今天来看,丝毫没有时空的距离感,仍然强烈的感受到了这部电影进行价值追问的意义,简直让人觉得这部电影就是针对当前的中国教育而拍。
  基丁老师是英文教师,相当于我们中国的语文教师,他的课堂可以让我们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第一堂课,只见基丁哼着《扬基进行曲》的曲调信步走进教室,环顾一圈后又走了出去。“来吧,”基丁向正迷惑不解的学生们招呼道,学生们随即离开课桌随他来到大厅中。“船长,我的船长!”基丁以惠特曼的诗句开始了他的第一堂课,“如果大胆的话,你们可以叫我船长。我也上过地狱学校并且生存了下来。”一番话使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基丁让学生们细看大厅中陈列着的已故校友的照片,虽然他们对这些照片早已司空见惯,但要说为此而思考什么,这还是头一回。照片上的那些男孩子们也曾经是同样地意气风发雄心勃勃, 然而无情的自然法则使他们早已化作了尘土。“我们都是凡人。总有一天,这个房间里的人都会停止呼吸,僵冷、死亡,所以要‘CARPE DIEM’(拉丁语,意即‘抓紧时间’)让生命超越凡俗。第一堂课使基丁赢得了学生们的好感,但真正让学生们心灵地震的是基丁老师的“诗歌鉴赏课”。
  基丁首先要求优秀学生尼尔朗读教科书上一篇普利查关于“如何鉴赏诗”的导论。文章的作者普利查博士用构建数学模型的方式对诗歌进行了“科学地分析”, “这是狗屁”基丁老师一语惊四座,然后他让学生把这些“狗屁”的教科书言论统统撕掉。“撕吧!这是一场战争,它关系到你们的心智和灵魂,你们要学习独立思考。”在基丁的鼓励声中,内向、胆小的托德也将那篇“狗屁”扔进了废纸篓。接着,基丁满怀真情地告诉大家读诗并不是为了技巧,而是因为对人类充满了热情,所以每个人都要为生命贡献一首新歌。
  周一基丁的课来到了。尽管基丁告诉大家生活中任何普通的事物,诸如一只猫一朵花一滴雨都可能给人以灵感,但当他叫到托德朗诵自己的诗作时,托德却令人失望地回答自己没有写出好诗。“托德认为他内心的一切都是无价值和难堪的。”基丁激动了起来,他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Yawn”(咆哮)。基丁把托德叫上讲台,让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发出“Yawn”的声音。“Yawn,Yawn”托德腼腆地嘟弄着。“发出原始的咆哮!”基丁似乎发怒了,托德终于被逼急了,“Yawn”!一声怒吼使基丁兴奋不已,“你的内心有原始的成份。”基丁又让托德望着墙上挂着的诗人的画像。“你看见了什么?凭直觉!”“一个疯子,狂野的疯子!”托德有些胡言乱语了,然而这正是内心中最原始的真实。基丁突然捂住了托德的眼睛,任其延续自由的想象。托德继续说:“我看见一个牙齿流汗的疯子,他在告诉我关于真理,真理像使你脚发冷的毡子,只能盖住我们的脸……”同学们都怔住了,就在这一天包括托德在内的所有人都发现了另一个托德,一个会写诗歌的托德。这一堂课是一堂真正称得上艺术的语文课。
  显然,基丁老师对诗歌有深刻的理解,他懂得诗意来自机体的敏感性、巨大的愿望、强烈的情绪。在这种状态中,人出于自身的丰满,万物在他眼中膨胀,处于这种状态的人需要给予,直到这种膨胀不可遏止,诗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原始本能的直接宣泄,所以,尼采认为,诗歌起源于原始的符咒和巫术。基丁老师通过调动托德的情绪,成功地让托德展现了自己的诗歌才华,也让讲台下的同学理解了诗歌的本质――吸取人类生命的精华。
  基丁的课每次都能带来意外,一次他竟公然站到了课桌上。 “知道我为什么站到台子上吗?我是提醒自己,要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读诗的时候,不要只想到作者的见解,还要有自己的见解,要寻找自己的声音,要突破!” 随着基丁的话音,学生们一个接着一个爬上讲台。基丁老师用一个简单的身体动作阐述了理性的常识,对基丁老师而言,站上讲台只是向上跨出的一小步,而对学生而言,却是精神上迈出的一大步,他们懂得了接受对称信息,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必要性。对中国的教师来说,迈出这一步十分艰难,培养学生的客观素质是陌生的要求,也是不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自己本身就不具备客观素质,怎么谈得上培养二字。至于“寻找自己的声音”,那更显得荒唐,因为很久以来,我们就已经习惯不用自己的声音说话了,自己的声音早已遗忘在布满尘埃和蜘蛛网的历史记忆中。
  基丁老师的语文课甚至放在了操场上进行。他让学生们在他面前排队行走,从走路的姿势分析学生的个性和心态,指出“顺从是危险的”,很自然地表达了他自己的观念:两条路在树丛中分岔,我选择人走得少的那条,鼓励学生“坚守自己的信仰”“寻找自己的声音”。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学生开始出现学校难以容忍的“叛逆”行为,学生们恢复了校方反对的“死亡诗社”;尼尔不顾父亲的反对,参加了他酷爱的戏剧演出;诺克斯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勇敢地向他心仪已久的克里斯表达了爱情,当伙伴们问他是否赢得了克里斯时,他说“我不知道,重要的是我说出来了”。基丁老师的教育激发学生的生命意志,而中国的语文教师则往往以“道德长跑”扼杀生命意志,以“知识树”肢解活的知识,坚定不移的从事着非人的教育,有一股子不把学生弄傻誓不罢休的劲头。在基丁老师的带动下,因学校僵化管理而被扭曲了的学生个性逐渐开始舒展,学生们的精神出现勃勃生机。
  然而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尼尔因自己演戏的愿望和父亲的期望发生了严重冲突,于是,尼尔自杀。尼尔的死和基丁老师的教育思想有没有关系?基丁老师该不该负责?这是看过片子的人大约都会想到的问题。
  无论如何,尼尔的死令人痛心,它暴露出五六十年代的西方依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摧残学生状况,说明西方人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也有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在五十年代的威尔顿预备学院,诺伦校长声称,“我们的使命就是把孩子送上大学,其他的不归我们管”,因此,学校强调服从。这种理念和当下中国的中学教育一模一样,不鼓励个性,要求服从;不鼓励独立思考,要求学会接受,昆得拉说:“现代的白痴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对既有知识不加思考就继承的人” 所以,这种教育理念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白痴教育,当看到20世纪的西方也曾盛行白痴教育时,我感到震惊,然而半个多世纪后的中国依然还盛行白痴教育,却让我感到绝望。
  从基丁老师“坚持自己的信仰,寻找自己的声音”到对尼尔从事戏剧的鼓励,到他大量引用梭罗的言论来看,基丁价值观的核心就是自由,他所做的一切就是要把孩子们的心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自由。他的教育理念超越了民主教育,是一个自由主义者用自己本身的心灵之光照亮并点燃了孩子们。有的老师所理解的民主教育就是什么事情都和学生商量着办,尊重大多数学生的意见,这是对民主教育的阉割。陶行知认为:“民主的教师,必须具有:(一)虚心;(二)宽容;(三)与学生同甘共苦;(四)跟民众学习;(五)跟小孩学习”这样的特点,陶行知对民主教育的理解把教育者和受教者在地位上和知识上均摆到了平等的位置上,没有扮演“权威”的冲动,比前一种教师的形式平等进步了许多,但我以为这还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基丁老师式的自由主义教育,教育双边活动中的尊重、平等、宽容是最起码的前提,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自由主义的教育是要激发学生的生命意志,唤醒学生个人意识,用质疑代替盲从,进而保守个人价值,坚定独立思考。自由主义之所以一再被西方的人们所强调,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了自由的价值是其他一切价值的土壤,没有自由,平等,理性,正义等价值都不可能真正成长起来,密尔曾这样告诫我们:“迫害一个意见不能发表的特殊罪恶乃在于它是对整个人类的掠夺,对后代和现存的一代都是一样,对不同于那个意见的人比对抱持那个意见的人甚至更甚。假如那意见是对的,那么他们是被剥夺了以错误换真理的机会;假如那意见是错的,那末他们是失掉了一个差不多同样大的利益,那就是从真理与错误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对于真理的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更加生动的印象。” 自由主义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承认人类的无知,承认人类理性的限度。正因为无知,所以才需要探索,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各种各样、成功和失败的探索的结果,人类的生活乃是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其实是人类的幸运,因为唯此,才表明我们自己掌握着自己的命运。
  基丁老师选择“走人少走的那条路”,正是在铸造一种探索人类未知领域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存在是人类扩展已知领域的需要,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人们拥有旺盛的生命意志自由的探险,所以阿克顿斩钉截铁地说:“文明的进步取决于自由的进步”。禁止一切符合正统结论的探讨和思考,最大的受害者还不是异端者的心灵,最大的损害而在那些并非异端的人,由于害怕异端之称,他们的整个精神发展被限制了,他们的理性弄得痉挛了。对这种限制的摧毁正是基丁老师的价值。
  
  附录三
  《死亡诗社》:当我们意识到自由与理想
  “Tradition! Honor! Discipline! Excellent!”(传统,荣誉,纪律,优秀)威尔顿学院的四大信条,也是威尔顿学院成为百年名校的理所当然的支柱。
  镜头来到了学生们的宿舍,在Neil的房间里, “Travesty! Horror! Decadence! Excrement!”(模仿,恐怖,堕落,粪便) 是那群富有想象力的学生口中的威尔顿学院的信条,这间被美国人认为是将来美国中坚分子的预备学校,在男孩们的口中只是间地狱学府。对他们来说就读于威尔顿学院唯一的任务就是将来
  进哈佛,他们的人生已经被过早的设定:将来的律师、银行家、医生……诗人、演员、艺术家是不被允许的理想。
  “Oh, Captain! My Captain!” Mr. John 基丁 就是用这样一首Walt Whitman写的关于Abraham Lincoln中的诗句向那些有着美好灵魂的孩子们介绍自己的。
  基丁传授给学生们的第一样东西就是: “Carpe Diem!” 这是拉丁语,大概的意思应该是要把握住时间,刺激生活!从那时起,基丁已经渐渐走进了学生们的心中;当基丁要所有的学生撕毁书中关于诗的定义时,学生们的思想也得到了解放。他让孩子们敢于面对内心真正的向往,他让学生们清楚认识到诗句中所包含的美好事物,它不仅仅是学生们通往大学的工具,他要让学生们能够亲身体会思想的自由!
  学生们改变了,他们不再是为了完成父母期望的读书工具,他们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图,最重要的是,他们了解到了理想和自由的含义。基丁学生时代的Dead Poets Society又再次被Neil发起,Knox终于鼓起勇气追寻自己的爱;
  Charlie奋起反抗了学校;Todd逐渐走出自卑,写出了自己的诗歌;Neil发现了心中执著热爱的理想,终于出演了舞台剧。
  但是现实终究是残酷的,Knox被揍;Charlie被退了学,Todd也不得不被学校和双亲逼迫着在基丁的指控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Neil在自己人生最初也是最后并且是最成功的舞台剧表演结束的当天晚上,在父亲的责备和失望下,在母亲恐惧和担忧的目光注视后,也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Mr. John 基丁当然也被指控为教唆学生,导致学生死亡的罪魁祸首,被学校开除。
  难道教会学生要热爱生活难道就是错嘛?难道告诉学生思想自由的重要性就是违背常理嘛?17岁,是青少年成长的黄金时段,是塑造性格和理想的重要时期。电影的本身就好像一部长篇的描绘与歌颂青春的诗歌,基丁引导着学生们身临其境地体验了这份热血青春,让那些思想被禁锢的青年们叙述着属于自己的篇章,描绘了充满自己感情与整个灵魂的迤逦画卷。学生的灵魂得到了解放,思想得到了宣泄,生活在青春躁动气息中包围着他们,他们也全力地热爱着生活,享受着这份躁动。到此,我们不能再简单地认为死亡诗社只是又一部描写一位老师反传统,与学校抗争的电影了,毕竟于他来说,他只是个单纯的热爱教书的教书匠。
  影片的最后,Todd第一个站在了课桌上对着Mr. 基丁说着: “Oh, Captain, my Captain!”,接着学生们不断的踏上自己的课桌,重复着相同的话语。基丁微笑着看着他们,他应该是满足的,即使他即将离开他们,但他也可以安心地走开了,他们终究还是不负所望地成长了!基丁和学生们在威尔顿学院的诗已经写完了,可是学生们自己的诗篇还在继续着……
  直到今天我才看了Dead Poets Society,美国人是善于拍摄此类励志青春片的,无论你怎么说它煽情,怎么对于这种典型美国化影片嗤之以鼻。可我确实在Robin Williams的成熟睿智,Robert Sean Leonard的执著热情和Ethan Hawke的青涩腼腆中真正想到了什么(那样的Ethan Hawke真的让我咋舍),确确实实的
  感动了。最后我用Neil在第一次死亡诗社聚会中,捧着从基丁那里得来的诗集,在昏暗的山洞里,就着手电筒微弱的灯光念的一首诗作为这篇东西的结尾:
  It’s not too late to seek a newer world
  For my purpose holds to sail beyond the sunset
  And though we are not now that strength
  Which in old days moved earth and heaven
  That which we are, we are
  One equal temper of heroic hearts
  Made weak by time and fate
  But strong in will
  To strive, to seek, to find
  And not to yield
  附录4、
  启蒙者的悖论
  张洪彬
  
  当基丁坐在尼尔的课桌前,抚摸着《诗歌五百年》,看着扉页自己的人生信条时,他哭了,但是除了失掉学生之外,有没有其他的原因,我不知道。但我想到了鲁迅的一段话:在铁屋子里,“我”一个人醒着,其他人都在呼呼大睡,有人梦呓着,有人在梦中欢笑着。唤醒他们起来冲破铁屋子,或许他们可以得到幸福,更有可能得不到他们要的幸福,他们会痛苦;不唤醒他们,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自由,自己的痛苦,或许反而感到幸福。所以是否唤醒他们是个难题。在我看来,坐在尼尔桌前的基丁可能会面临着这样的难题。
  片子开头时,举起的旗子上写着“Tradition”(传统)。这是一个象征,象征的不仅仅是韦尔顿学院的清规戒律,更象征着人类社会的成规、传统。在这样的“Tradition”中生活的人们,发出的是别人要我们发出的声音,做的是别人要我们做的事情。由于由来已久,我们都习以为常了。启蒙者来了,他叫醒了沉睡中的人们,他点燃了人们心中对自由、对个性的渴望。他们学会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学会了走与别人一样的步子,他们学会抛弃自己不要的东西,他们获得了激情,他们获得了暂时的幸福。
  正如所有的理想主义注定要遭遇现实主义的阻击一样,基丁遭遇了校长、同事和家长的阻击(这让我想起了法国的《放牛班的春天》)。可是《死亡诗社》远远比后者要高明得多。基丁遭遇的最大的阻击不是来自外部,是来自于自己理想主义的启蒙行为。我们不能把家长、校方驱逐基丁的行为仅仅定位为传统难以接受新事物、规则难以容忍个性,进而把尼尔的死作为驱逐基丁的借口――这是《放牛班的春天》的思维模式。基丁的启蒙行为照亮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他们成为了热烈的理想主义者。可是这群理想主义者显然缺乏韧性和战斗的艺术。尼尔的自杀来源于他意识到自己得不到自由,难以伸展个性是痛苦的,是超过自身生命的。我们暂时不作价值判断,只作事实判断:基丁,这个帮助学生追求人生价值的启蒙者,的确应该为尼尔的死负责。他的前提是善的,他的结果也一度是好的,可是最后导致了这样的一个后果,本是帮助学生追求人生幸福的启蒙行为却从根本上切断了这个个体追求人生幸福的可能。这是一个悖论。从某个意义上说,启蒙者是有罪的。
  能够理解鲁迅作为启蒙者的难题,是在任教之后。在很多时候,我教他们“真理”――至少我自己认为是真理,在很多大师看来也上真理,我告诉他们事实的“真相”――至少更像是真相;在很多时候我又教他们能忍则忍,要适应社会,适应社会的价值取向,迎合俗人的原则。陷入这种自相矛盾时,我感觉自己被分裂,学生也跟着被分裂,一方面,我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们该做什么,我们不该做什么,可是另一方面,我们不做我们该做的,做我们不该做的。教育于是失去了真义,因为我们没有教会学生去做正确的事,我们只教会了学生判断正误,他们成了自己人生的旁观者,他们成了社会的旁观者,或者使他们成了言行不一的痛苦的人格分裂者。对于被教育者来说,坚持还是适应,这是一个问题,一个让人痛苦的两难选择。这样的教育谁也不敢说他是成功的。
  回过头来看,若我对“真理”“真相”避而不谈,我们的教育仍然失去了真义,因为我们没有教给他们求真。放弃了真的教育毫无疑问是荒谬的。正如现今我们很多的教育者所做的那样。
  那么告诉他们“真理”“真相”就是对的吗?我看未必,因为我们告诉学生这样一些东西,不会带给他们幸福,连快乐也不会带去,我们只带给他们痛苦、仇恨与绝望,这样的教育同样是罪孽深重的,因为我们违背了教育的另一个目的:帮助被教育者求得人生的幸福!古今中外,学识渊博者,有良知,有勇气的人过得很幸福的好象不多,我们随手可以举出一把反例来,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哥白尼、布鲁诺……有句诗最能代表这样一种遭遇:“人生忧患读书始”。似乎不乏苏轼的自嘲,其间的人生况味值得人们去体味与探究,可是你也不能不说这话颇有一些道理。反过来王朔所谓的“无知者无畏”,何尝不是一种因为无知而感到的快乐与幸福呢?知识少的人很少去思考诸如人生价值这样的找不到答案的终极性问题,他们对命运和现实有更多的耐心和承受力,从而要少很多很多的痛苦。你能说他们不更幸福吗?虽然在你看来那是蒙昧的、愚蠢的,你鄙视他们猪狗一般的生活,可是蒙昧就一定不好吗?至少他们是幸福的。你充满智慧,你又能做什么呢?你除了比他们多一些鄙视和嘲笑别人的权力以外,就只有痛苦了。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倒宁愿鲁迅不唤醒熟睡的人们,让他们在梦中笑吧,虽然在我们看来,那是虚幻的,可是至少他是幸福的,因为幸福是一种主观的心绪,它可以不依靠真实而独立存在。
  虽然从情感上说,我百分之百地认为应该教会人们求真,并为之付出代价。可是怎么推导,我都得不出这样做是对的结论来。不告诉他们真,反而是对的。为了证明这个命题,我首先要证明的是:无知者是幸福的。虽然前边我已经举过例子,但是我想从哲学上来作一个论证。这个论证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世界是绝对不可知的。柏克说过:世界是不可知的。我们的已知每扩大一倍,我们的未知都扩大十倍、百倍甚至更多。如此下去,我们的未知只会越来越多,而不会越来越少,那么世界将是绝对不可知的。更何况,更多的已知可能只会证明我们的曾经的已知是错误的,求知本身还在消解掉我们为数不多的已知,而我们的求知并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无知,而是为了消灭无知。动机与结果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再次让人类陷入一种自相矛盾的悖论中。毫无疑问这是痛苦的。所以,求知会带来更多的痛苦。那么启蒙就是给人们带去更多的痛苦。所以,启蒙者是有罪的。
  所以无论是告诉他们真,还是告诉他们假,还是都告诉他们,还是都不告诉他们,都是有罪的。
  步步推导,终于的出了一个与自己初衷完全背道而驰的结论。这也是人生一种悖论吧?再推下去,我估计我会推出人类是一种荒谬的存在这样一个命题来。
  
  2004年12月9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0 18:35 , Processed in 0.13901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