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编流水账 文/《教师月刊》主编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7:29:17 | 只看该作者
主编流水账(十二)



10月11日下午,到“京师园”拜访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教授,主要是请教一些公民教育的问题。

除了为第12期的相关专题作准备外,也为了明年想做的一些事沟通想法,梳理思路。

第12期其他专题的约稿,陆续到位,也有一些我们尊敬的老师,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按时给稿子。

“我的2010,我的日常生活”征稿,每天都有十几篇教师朋友的稿子。题材非常广泛,但说实话,真正“有意思”的不是很多。所谓“有意思”,并非那种充满惊喜或出现奇迹的生活,而更主要的是内心的感受,是感觉的丰富。

当然,版面的关系,最多只能发10篇。现在还没有最终定稿。待得出刊,再向没给用上稿子的教师朋友说声抱歉吧。

可以肯定的是,四川刀哥写自己的孩子考上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那篇,是肯定要上的。除了文字结实、有弹性外,还因为这个事确实如征稿要求所说的,“真实,日常,不复再来”。

9月中旬,乘着送孩子上学的机会,刀哥带了母亲、妻子一起来北京。行前刀哥就短信询问,我是否在京。我回:在,二锅头伺候。那些天我们一起吃了两次饭,先后喝了有七八个100克装的二锅头吧——这其中,第一次,刀哥的母亲喝了一小杯;第二次,恰好来京的通哥喝了一瓶。不是在朋友的家,却能够和朋友的母亲一起吃饭,这真是青春的福分啊!

席间总有“坏习惯”,没少电话骚扰木春、深蓝,哈哈……

应该再罗嗦一句的是,刀哥、木春、深蓝,都是《教师月刊》的好作者。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7:30:00 | 只看该作者
主编流水账(十四]


加订第七、八期合刊300份,订阅2011年全年71份。这是市场部赵赵出差江苏镇江某区回来后带来的信息。

信息是赵赵在MSN群上发布的,同事们都很振奋。

这段时间正是2011年的征订热季。市场部很是忙碌。每天都有大量的电话和邮件。订阅信息详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493fe50100mp2z.html)我们期待,明年的《教师月刊》有一个比较好的新起点。毕竟,它刚刚创办一年半。毕竟,它走的是一条艰难的“致力于内容”的路。

值得一提的是,第七、八期合刊虽然从时间上说是“过刊”,但一直在销售,包括淘宝网,也时常有单子: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5841144040

上次在北京十一学校参加“新学校年会”的时候,遇到李希贵校长,他特别提到这个合刊,他说,做得很好。激励总是很重要的。

很巧的是,还遇到摄影家官天一老先生。合刊“教师面孔”中有几幅教师照片就出自老先生之手。一交谈,才知道当年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取得奥运会金牌的那张照片就是他拍的。当时,没有人预见许海峰会拿到这块金牌。

第12期做“年度教育专号”。内容基本都好了,前天已经开始作内页设计。这个专号,得到很多教师及专家、学者的支持。

比如,喊出“不跪着教书”这一振聋发聩的教育宣言的吴非老师,收到约稿函的第二天就写来稿子。他在邮件中说,“我因节(即国庆节——笔者注)后就要外出,怕误了你的事,昨天下午就写起了。不知怎么搞的,现在特别怕忘事,大概是眼睛坏了之后,不能像以前那样一个晚上能做好多事”。想起吴非老师忍着眼疾的不便写稿,不由两眼发热。

还有,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刘良华老师,为了这个专号的约稿,利用出差间歇跑到网吧写作。只是,我收到稿子后感觉放在以后用更合适,就和刘老师进行了沟通。他二话没说,表示同意。

《小学语文教师》执行主编李振村老师的稿子也是在出差期间写的。因为感到“不合适”,就把意见跟李老师说了,他给予了充分理解。

心底里多少感动,这份深深的理解。唯有“感谢”二字。

可以在这里说的是,在这个“年度教育专号”中,我们准备了三个我们所理解的“年度话题”:公民教育,有效教学,教师发展规划。就这三个话题,我们专门作了比较深入的采访。相信会给教师朋友们一些有益的信息。

2011年的脚步越来越近。2011年的《教师月刊》怎么做,已经渐渐明晰。希望教师朋友们,能给我们一些适切的建议。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7:30:29 | 只看该作者
主编流水账(十五)



昨天下班后,把采访稿的第二稿送到李泽厚先生家里,并约好今天上午去取。

这些天李先生正准备动身去美国——据我所知,这些年,他都是在这个时节出国的。

上午到他家,只见地上摆了几个行李箱,屋子里充满临别的气息。

李先生嘱我把他改过的地方再详细看看,一边问我国内教育报刊的出版情况,问我《教师月刊》的办刊情况,不时朗朗大笑。也许在他看来,有些事是不可思议的。

我跟李先生说,第11期《读书》有一篇《走进世界的李泽厚》,他说已经看过,文章先是发在香港的刊物上的。

这篇文章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信息是,被誉为当今世界理论与批评“黄金标准”的《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第二版首次选入包括李泽厚先生在内的四位非西方学者的著作;李先生的名字被分别列举于三种类别之下:美学、马克思主义及身体理论,其中美学一类仅收入十三位学者,如休谟、康德、莱辛、席勒、黑格尔等,李先生是唯一一位非西方现当代哲学家。

离开时,我跟李先生的爱人马老师道了别,并拥抱了李先生。李先生的神情突然变得严肃。我不知他想起了什么,心头竟产生了一种久违的情感:告别,祝福,祈念……

随后,赶到“老故事餐吧”,参加诗人李量父子的新书《童言无疆》发布会及诗歌朗诵活动。李量做的是金融证券业,难得有这份语言的痴迷,尽管,写诗从来和职业没有什么关系。

诗人苏历铭是这次活动的操持者,今天第一次见面。也遇到不少彼此相知而从未谋面的朋友,谷禾,蓝野,杨拓……又见阿西,他问我怎么好久都没到宋庄了。阿西是两年前在宋庄潘漠子那里见的面,当时一帮人出出进进,从中午一直喝到午夜。

朋友们知道我在做《教师月刊》后,都问,现在版面费多少啊。可见教育报刊的形象已经腐朽到什么地步。教师多不容易啊,评个职称还要受这一份搜刮。

不管怎么说,把手伸向教师,不仅不仁,而且不义。

《教师月刊》自然也需要维持,需要发展,需要“挣点钱”,但一定是通过努力提升品质来实现的,像那些值得我们尊敬的教育报刊一样。

过完这个年,《教师月刊》刚好创刊一年半。其中苦累,皆属应然。只有更深地扎根,才能让自己慢慢壮实。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7:31:21 | 只看该作者
主编流水账(十六)



昨天下午到语文出版社,采访王旭明社长。

《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斌写过一篇文章,《不能不说王旭明》,其中一句话很有意思:“在北京这座飘满灰尘的城市里,王旭明的头发永远一尘不染。”原来只在电视上见过。现在面对面,确实如此感觉:精神,练达,帅气。

王旭明社长的前身份是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说实在的,采访他,有一种“专业”的压力。所以落座后我就说,如果我问的话不对路,请海涵啊。

此前读过王旭明社长的书《为了公开》,对他的情况算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北京丰台七中教了七年的书,后到《中国教育报》,在总编室主任的任上调教育部,先后担任教育部办公厅新闻处处长、办公厅副主任等职。

王旭明社长以福建名茶“金骏眉”相待。他说是福建东南电视台的朋友送的。我说我虽为福建人,但只略懂铁观音茶,对此等新品种,还真所知甚少。不过几杯下口,我说,有福建的味道。

采访围绕教师的话题进行,我也向王旭明社长请教了学校宣传应该怎么做、学校出现突发事件应该怎么面对等问题。

很快一个小时就过去了,期间不时有人进来,我也就不敢再多打扰。

临别时,王旭明社长送了我一本新书,《再对教育发言》,并说,以后有机会再聊。

看看时间还不是太晚,就顺便到属于语文出版社的《语文建设》编辑部,拜访编辑李节和执行主编郑浩。

郑浩是近十年前在我们老家认识的。当时我还在老家的教育局做事。他随出版社一干人等去做语文教材推广。

随后到某处等朋友,在街边看报闲坐,遇一五年级小学生。小家伙不见外,和我聊起天来。我不禁职业病发作,问,“喜欢老师吗?”“不喜欢英语老师。”“为什么?”“太狠了。”“怎么个狠法?”“一个单词写错了就要罚抄二三十遍。”“喜欢学校的生活吗?”“还行吧。”“是什么让你觉得还行?”“有同学一起玩呗!”掂掂他的书包,足有十几斤。他说,“这可是我的杠铃。”

回到住处,已近八点,进入百姓生活。

今天睡到近中午。

想起永通要从厦门到沙县参加某活动的事,就短信、电话。收到明帅短信,说已回京,明天准备到办公室加班。通过邮件作了工作交流。

收到周国平先生的专栏稿,迫不及待地先读为快。

泡茶。电话若干。又想起诗人安琪为某诗歌刊物做的“外省诗人在北京”系列专访的问题还未回复,遂匆匆作答。如下。



安琪:茶居你好!2006年你还在为北上迟疑。现在你所在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分社“大夏书系”团队创办了崭新的《教师月刊》。作为一份你们出版社想做成品牌的杂志,你这个主编对该刊的总体设计怎样,办刊过程遇到的最大困难又是什么?

林茶居:谢谢安琪!《教师月刊》创办于2009年7月,至今不过一年半时间。但因为有“华东师范大学”这个背景,有“大夏书系”这一教师用书第一品牌的优势,起步还算比较顺利。

在创刊号的封底上,我写了一句话:从今天起,大地多了一份教育杂志。从中你可以看到我心存“野心”。

我的全部想法、全部喜乐可以归结在我对这份杂志的精神阐叙上:建设健康、美好、有专业理性的教师文化。

之所以强调“健康”、“美好”这些可能不受人待见的语词,是因为这个时代怨言太多,牢骚太多,毒素太多,阴险太多,自我蒙蔽、自我骚扰的事情太多。比如前些天参加一个诗歌活动,一些朋友知道我在做《教师月刊》后,都问,现在版面费多少啊。可见教育报刊的形象已经腐朽到什么地步。而在不少教师那里,“版面”是可以买卖的。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却纠缠着这个时代的“大病”。在所谓文学圈、诗歌圈,不也是充斥着各种“买卖”吗?在很多场合,我经常看到一张张商人的脸,亟待变现的脸,恨不得马上贴到某个屁股上的脸。

你看我是不是也怨气十足了?这就是要命的地方——我们很难从中挣脱。

作为主编(原来是执行主编),说来惭愧,我无法清晰地说出想把《教师月刊》做成什么样的教育杂志,但我有明确的想法:聚集中国教师,捍卫教育常识,回归教育原点。我难以说清楚什么是教育,但我知道什么是非教育、反教育、有毒的教育。

而这些东西,需要在一个比较开放的空间来讨论,而不是就教育圈说教育。因此,我把大量的精力花在采访上,既采访了大批有独到想法、有教育理想的教师、校长和教育局长,也采访了像周国平、李泽厚这样一些成名成家的人文学者。在这个事情上,还要感谢你的牵线,让我得以顺利采访到谢冕、郑敏、梁小斌这些诗歌前辈。当然,还要感谢老巢兄,好多次采访都借用了他的“中视经典工作室”。

最有意思的一次是,约了张莉在“中视经典工作室”采访,遇到何三坡兄,因为张莉未到,就以“母校”为题和他先聊了起来,大概半个钟头的时间,最终形成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当时你也在场,想必你还有印象。

说到做杂志的困难,这是不言而喻的。不困难才是问题。也正因为有很多困难、挑战甚至莫名的“高墙”堵在那里,才让人充满战斗的欲望。

其实呢,我更喜欢你问我的话和诗歌有关,所以趁机发表一首写于2009年的短诗——这首诗也可以看作是我对《教师月刊》的分行描述:



《愿你的精神结构不是“豆腐渣”》



愿你的精神结构不是“豆腐渣”

愿你有更高的心灵参照系

愿你的每句话都带着源头性的惊喜

愿你除却深思熟虑的谈论

愿你有更多的美好直觉

愿你保持三月的湿度

愿你是自己的母校,每天敲响乡下的黎明

愿你书大地,诗天下

愿你做痴狂派,撒娇到底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7:31:55 | 只看该作者
主编流水账(十七)



今天集中处理本周邮箱投稿。虽然每天都会打开邮箱浏览,但因为这周赶第12期“教育年度专号”,所以没有太详细一一阅读。

读到了几篇好文章,有的通过邮件回复了修改建议。

26日有一封读者来信,提到了第11期“在不相干的文章中大量使用十一学校多张老师的照片”的问题。原信如下——



教师月刊的编辑:

你们好!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从今年开始订阅了贵刊。

刊物虽是新创办,但是很清新、也很适合教育工作者看。

但是,第11期的某些做法让我费解:在不相干的文章中大量使用十一学校多张老师的照片,感觉很可笑。进而想到,是不是收了人家的好处,或是听从了某位领导和专家的建议。

一本面向全国的刊物,要对所有花钱买刊的读者负责,而不是作为宣传某人和某校的工具,刻意或过多的登某校老师的文章,也会使文章水平下降,使读者失去信任。

希望教师月刊能深入更多的学校,提取精粹,以伺广大读者,希望贵刊越办越好!

一读者



《教师月刊》的投稿邮箱中,时常会收到读者来信,有的直陈问题,有的交流看法,有的提出建议。读这样的信,是编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获得营养的美好机会。也考虑,今后应该有一个专门的位置,来发表这些文字。

今天读到的这封信,让我感触特别深,一是因为这位读者朋友的细心;一是因为更加真切地意识到,做杂志,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细细斟酌。

下面是我的回复——



尊敬的读者:

您好!

非常感谢您的批评!

您的这个建议很好,是我们必须走的路子:“深入更多的学校,提取精粹,以伺广大读者。”这一点,我们现在做得很不够。

您的这个提醒,更是我们时时警惕的:“一本面向全国的刊物,要对所有花钱买刊的读者负责,而不是作为宣传某人和某校的工具,刻意或过多的登某校老师的文章,也会使文章水平下降,使读者失去信任。”可以负责任地说,在以质选稿的前提下,除了专栏,我们很注意用稿的地区分布。只是来稿实在不均衡,江浙、山东、北京、福建的教师来稿居多,所以我们也常常通过包括港台澳地区在内的各地教育界同行和朋友,帮我们征集稿件。

至于您提到的,第11期“在不相干的文章中大量使用十一学校多张老师的照片”,缘由是这样的:我们期待在杂志上出现更多的“教师面孔”(毕竟,这份杂志叫“教师月刊”),也向一些校长、教师朋友约了这方面的图片——如果您手头有第7、8期合刊,您应该注意到我们用了两个彩页做“教师面孔”——做这个合刊时,我们就找了十一学校,希望他们提供一些,后来是十一学校的田俊老师给我们的。到了做第11期“关注”栏目(主题:教师,如何成长得更扎实)时,我发现有些照片所反映出来的教师精神状态与这组文章的内在意味很契合,所以就用上去了。而没有您“进而想到”的,“收了人家的好处,或是听从了某位领导和专家的建议”。

很多事情,并非都有什么“复杂的背景”或“江湖隐秘”,也并非办事就是为了谋好处或是给了好处就办事。作为一份面向一线教师的杂志,我们倡导“建设健康、美好、有专业理性的教师文化”并以之为选稿的基本标准,如果连这点也做不到,如果也成为“好处文化”的一部分,那还有什么颜面和资格出现在教师朋友们面前!

事实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杂志的“教师意味”或“教师元素”更丰富一些。至于是否达到预期,那是另外的事情——不合适的话,再一步一步来改进,寻找更好的办法。

在同一组文章里面配发同一所学校教师的照片,这个思路,如果有合适的照片,我们还会尝试。

上段时间,我们收到安徽一位老师发来的一组同一所乡村学校的老教师照片,感觉很震撼。随后联系了这位老师,请他再补拍一些。我们准备在适当的时候,以几个彩页来做这组老教师照片。

《教师月刊》创办刚刚一年半,还有诸多幼稚之处,需要有更多像您这样的诤友。(如无不便,请告知尊姓大名及邮编、详址,以便我奉上几册“大夏书系”新书,以示谢忱。)

期待您继续关注并随时赐教。

以上回答,不妥的地方还请海涵并指正。

再次感谢。问候周末!



教师月刊主编  林茶居  顿首

2010.11.28



    回复完邮件,突然想,干脆发布出来吧。也许,还有其他老师与这位读者朋友有类似的疑问。那么,只好向这位朋友致歉了:未经您同意,就把您的意见公开了。

这样的交流,不管是基于建议,还是出于批评,都是对《教师月刊》的积极支持。所以,诚挚地感谢这位没有留名的读者朋友。

人需要生活在“积极的交往”当中。《教师月刊》亦然。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7:32:52 | 只看该作者
主编流水账(十八)



因为一位在世界宣明会(World Vision)做慈善工作的老乡的介绍,11月29日周一下午,到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北京兴华学校,参加世界宣明会在这里做的“励学金颁发仪式”。










家长在找自己孩子的名字



作为一个国际慈善团体和国际性救援及发展机构,世界宣明会的创立,起源于对一个孤苦女孩的爱心。1947年,世界宣明会创始人卜皮尔博士来到中国,在厦门遇见无助的小女孩白玉,深受感动,掏出身上仅有的5美元,作为资助白玉饮食之用,并承诺以后按月寄5美元,作为她成长的需要。

自1950年正式创立以来,世界宣明会的工作逐渐从单纯的儿童资助,扩展到以儿童的生存环境为着重点,关顾儿童的教育、营养、健康的基本需要,并关注整个贫困社区的发展,包括山区生态环保、农田水利、灾难回应,以及教育卫生、特殊儿童和特殊人士服务等。

世界宣明会认为教育是摆脱贫穷的关键和根本力量,也是缔造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因此,世界宣明会特别关心儿童的处境与福乐,关注女童教育、性别平等。

1962年,世界宣明会在香港成立办事处。1982年,进入中国内地,目前已在国内40个地区设立项目点,共有520多名全职人员分布在这些项目点工作。

因为这个活动,我认识了世界宣明会北京项目官员梁卓然先生。活动上,这位香港青年作了简短发言,向接受励学金的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介绍了世界宣明会的宗旨,以及这批善款的来源:香港普通市民从自己的生活节余中捐献出来的。其亲善、谦卑的姿态,令人感慨。我不禁想起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那种“恩赐”的嘴脸。

真正的慈善事业,最主要的一定不在“钱”上,而是爱心的传达,平等、正义理念的传播。

通过百度,我读到了这样一段话——这是世界宣明会的核心信念:

“我们效法耶稣基督的榜样,本着他的爱和热诚,认同贫穷、受欺压、受歧视的人,呼吁人与人之间没有歧视和无条件的爱。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让我们服务的对象感受到尊重和温暖。

我们委身于穷人,希望和他们一起面对贫穷和灾难,感受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要,和社区的群众工作、生活在一起。

我们重视人的价值,坚信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成人还是孩童,疾病还是健康,残疾还是健全,也无论文化的高低、民族的类别、地区的差异、性别的不同,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我们是合作伙伴,结合政府、机构、组织特别是群众的力量,共同合作执行项目,将有限的资源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我们拥有共同的目标,彼此认识、了解和互助。

我们是管家,资源的有限,要求我们善于运用及管理资源,更好服务我们的对象,同时我们言行诚实。无论是捐献者,社区发展计划中的社群、政府和公众,我们均以开放及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人们努力向公众传递一个与事实相符的形象,我们务求言行一致。

我们迅速回应,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时间就是生命,以最快的速度有智慧的回应当地的需要,解决困难,挽救生命。不但针对灾难,面对困难、问题、事件,我们同样迅速回应。”

我甚至觉得,这是多好的教育理念啊!只要我们的教育做到了其中一点,不管学生还是我们教师自己,都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感受、更正面的生活。

活动结束后,我和北京兴华学校校长邢希兰又聊了一个多小时。

民办民工子弟学校的艰难办学处境,媒体的报道已经非常充分了,而我更愿意了解的,是教师的情况。说到教师待遇及工作强度,邢校长多次红了眼圈,几欲落泪:一、二年级的教师包班,每天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8点,每周30节课以上;一位本科毕业已有5年教龄的教师,现在月薪1300多元,没有其他任何福利;教师每年领10个月的工资……

最后我给邢校长拍照的时候,她整了整衣服说,你看我像不像北京大妈?







12月3日下午,到北京电影学院采访崔卫平教授。崔教授赠送了她的新书《思想与乡愁》。这个采访多亏诗人安琪的牵线。采访结束拍照的时候,安琪的肚子发出了咕咕的声音,搞得她自己都不好意思,只好自嘲说,肚子最诚实,怎么难受怎么叫。因为赶时间,她顾不上吃午饭就赶过来了。








告别崔教授后,赶紧带安琪就近找了一个地方用餐。随后到小西天见来京参加华德福教育活动的徐莉同志。

自2007年1月在福州的生命化教育研讨会上打了照面后,和徐莉这是第二次见面。在小西天附近的老故事餐吧,我们一夜瞎聊,还情不自禁电话骚扰了山东赵赵。徐莉跟赵赵说“我和你在同一个地方喝同样的酒见了同一个人”。今年入秋的时候,赵赵和她的同事来京参加教育培训,我们就在这个地方见面吃饭聊天空。

第二天下午相约继续聊,还是选择了老故事餐吧,喝了徐莉带来的一系列好茶。巧遇来京的山东寿光世纪学校郑立平老师、山东寿光西城小学吴文庆校长和河北饶阳中学王杰英老师,就一起吃了晚饭。席间老毛病发作,三句不离教育、教师和《教师月刊》。郑立平老师特别交代,下周他的班主任研究团队有个活动,可以给他寄一些杂志,他会作个宣传推荐。

说到《教师月刊》,徐莉的意见真是“毒辣”,有些看法把我吓出了冷汗。做教育媒体,在徐莉的观念体系面前,避免不了是一场冒险。

也难怪,这个“80前”教师,现在的阅读已经进入政治哲学、地缘政治的腹地。明年第2期的“新青年”专栏,主角就是她。



相关链接:安琪报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0nfxl.html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7:33:25 | 只看该作者
主编流水账(十九)



昨天,第2期杂志终于发给出片公司。稍稍松了一口气。

感谢美编朱静蔚的辛勤工作。

昨天下午,总社分管领导王焰老师趁来京出差,到北京分社与大家一起座谈。她转达了朱杰人社长、朱文秋书记对大家的问候,也谈了2010年整个出版社的大体情况。其中有两个喜事,一个是有3本书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一个是朱杰人社长获得“杰出出版人”称号。

座谈会上,分社李永梅社长要我先谈。我主要说了两点。一是,经过大家在2010年的共同努力,2011年的订数实现预期目标,但要达到收支平衡,还须再苦战一年。二是,2011年自己准备做好几件事:利用地域优势,充分盘活资源;深入教育现场,研究读者需求;加大推广力度,优化读者服务。

所谈几点,实际上都是常规工作,但2010年做得很不够。这样的考虑,只能说是为了“补课”。

最后我说,2012年对我们而言,不是“电影”,而是希望。

或多或少,大家都发了言。我从中得到了不少启发。

第1期杂志出来有些时日了,但还是偏迟。原因之一就是装订的问题。随着成本的增加,书刊装订行业愈来愈吃紧,从业人员日渐减少,据负责印制的殷艳红老师说,一直在跟我们合作的这家装订厂,去年有140多位员工,现在鋭减到40多人。还有一个担心就是物流的问题。时近年关,物流体系负重急剧加大,必然影响速度。第二期杂志,势必将更受这些影响。

所以,尊敬的读者朋友,这两期杂志如果迟到了您的手中,恭请海涵。在此先谢过了!

这段时间,不时收到一些教师朋友的电话或短信,对2010年第12期的“年度教育专号”表示肯定。其中的一些评价,实际上也隐含着期待。对于现在的杂志,王开东老师说,达到“诗性、智性、理性的融合”。我知道这是王老师的鼓励。而我也从中悟到了杂志怎么做得更好的一些道理。

接下来这段,主要工作自然是第3期的内容。

已经准备了大部分,下周美编即可以灌版、设计。还有个别栏目需要重新约稿,分别给胡东芳老师、吴丽君老师、杨斌老师发了邮件。

这一期的系列专栏“寻找好教师”,是永通兄对北师大厦门附属小学校长助理戴曙光的专访,有不少精彩的讨论。永通兄在邮件中说,“这个专访来得偶然,是跟他喝酒喝出来的,觉得他谈得特别好,就陆陆续续喝了三次,边喝边记录,感觉这样更带劲”。

“新青年”做的是干国祥老师的专题。中午在外办事的时候,栏目特约主持王小庆兄打来电话,谈了稿件的情况,说这两天搞定;同时交流了第4、5期“新青年”的一些想法。

“名家”准备上崔卫平专访。初稿已由安琪整理好,这两天准备作进一步加工。

还有一个是“卷首”。还在找感觉。今年的思路是结合去年同期“卷首”的某一句话来谈,有具体的人与事,再杂糅一些教育思考。

值得再说一句的是,这第3期,刚好是“总第21期”。21,是个不错的数字。我们在2011年春节前后来完成她。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7:34:56 | 只看该作者
主编流水账(二十)



今天收到2011年第1期《福建文学》和总第10期《陌生诗刊》。前者发了我的组诗《仿山水》(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 ... amp;PostID=30605128),后者发了我接受诗人安琪有关《教师月刊》的一个访谈(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 ... amp;PostID=28123915)和两首短诗。

自做《教师月刊》以来,诗歌少写许多,基本也没有投什么稿,一般都是朋友做专号或年选所约,才发点东西。

回头想想,从1980年末至今,诗歌写作竟延续了二十多年,而且一直满怀诗歌的虚幻与赤诚,这不是美德是什么?

而今天才收到这一期《福建文学》,也正是农历年末物流系统问题严重的反应。下午驻守厦门的同事永通君电话说,还没有收到第1期《教师月刊》,于是交代市场部同事查询,竟然:杂志19号就到厦门了,但因为物流公司人手不足,还无法送抵收件人手中。

实际上这些天,就一直有读者反应,这今年的第1期杂志还没有收到。除了民营物流存在问题外,国有邮政体系也是问题多多。作为办刊人,已出很久的杂志无法及时到达读者手中,实在是一件极为难过的事情。

还应该跟各位读者朋友说的是,这第2期杂志,十几天前就下印刷厂了,但今天我还拿不到样刊。为什么?就大环境说,拉闸限电制约了印刷厂、装订厂的生产速度,交通滞缓导致相关企业无奈让员工提前回乡。很快就是春节,这一阵子过去,第2期杂志估计也得到二月底才能送抵大家的手中了。

这也给我敲了一个警钟:必须预测到这种种意外,必须在特殊时段尽力把刊期提前。所以,必须向大家道个歉:请原谅杂志的迟到。

第3期杂志,除了几篇未到的约稿,美编朱静蔚已经做得差不多了,相信这一期会如期出刊、发行,送到读者手中。

而内容上,第4、5、6期一并在考虑中。今天发了一些约稿邮件,并请湖南唐泽霞老师帮忙以某个主题整理一组稿子——这组稿子,是去年4月在杭州做的活动“运河之声”上刘铁芳、张文质、王荣生、孙绍振诸学者的讲座稿。原稿是凌宗伟校长录音并由他所任职学校的几位教师朋友先期整理的。在此一并感谢了。

因为版面及选题的原因,这组稿子拖了许久,实在有愧于他们几位学者。现准备第4期用,也算是“周年回顾”罢。

明天中午,单位准备聚餐。已计划在“糖果”,自助餐,自助K歌,自助快乐。不过我订的是明晚回乡的机票,自然无法与同事们尽欢到底了。

明天上午照常上班,主要还是第3期的扫尾工作以及第4期编辑计划的确定;再处理邮箱里面的自发来稿,看有没有可以备用的稿子;还有就是就后面考虑做的几个专题发一些邮件,打一些电话;最后,免不了的,整理卫生,关闭电源,给电脑和桌子的物件盖上罩子——北京的灰尘,可是无孔不入哈……

那么,各位亲爱的教师朋友、读者朋友,在此祝贺新年了,在此先祝新年酒了。

年后再见!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7:35:28 | 只看该作者
主编流水账(二十一)



昨天上午起来,窗外一片炫白,又下雪了,而且还比较大,实在不错哈。

午饭后,打车到南锣鼓巷帽儿胡同“朴道草堂书店”。这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教育沙龙的根据地,今天是第五次活动,由上海教科院的占盛丽老师谈“上海 PISA 测试告诉我们什么”。

在主办方发来的活动邀请函中有这样一段话,大致介绍了此次沙龙活动的背景和主题:“2010年12月,OECD组织公布了2009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评估结果。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举办的对15岁学生的测试,是国际最权威的学生学习能力评估,全球共有65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正式参加PISA的地区。上海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三方面的成绩均排名均全球第一,平均成绩为556分,其次为韩国(539分)、芬兰(536分)和中国香港(533分),美国学生排名第26位。这一结果震惊世界,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中援引美国教育部官员的话说,使他感到当年苏联抢先将人造卫星送入太空时美国人的震撼感。上海PISA测试成绩究竟告诉我们什么?如何看待中国教育的成就?它对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究竟有何影响?”

据占盛丽老师介绍,“PISA测试意在测试世界各地公立学校中15岁学生解决阅读、数学、物理和化学问题的能力。该测试重点是看学生全面参与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的考察并不限于书本知识,还包括成年人生活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参与测试评估的国家包括经合组织的34个成员国,以及该组织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与平时的学科考试不同,PISA不是基于课程内容的学业成绩评价,是评估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测试时间两小时,要正确回答PISA试题,学生只需理解基本概念,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无需特别准备。完成测试,学生还需完成一份问卷,内容涉及自己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学校的态度、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策略。

有别于国内的学科考试,PISA评估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需特别准备,更拒绝死记硬背,题目有趣像玩游戏。不少学生都是轻松应考,测评既严密也人性化,提前完成者经许可,可阅读杂志打发时间。

PISA测试的母卷是英语和法语,然后通过严格的程序翻译成各个国家的母语,保证难度一致。据参加过测试的某位学生反映,此次PISA,一个考场十五套考卷,周围的人都用不同的考卷。

PISA的组织工作非常严密,对试题有严格的保密规定,所有接触PISA试题的人员都必须签署保密协议。”

就我有限的了解,PISA测试的一些参数或指标是中国教育所相对忽略的,如“阅读素养”方面的“家庭文化资本”,诸如家庭藏书量、藏书结构(包括经典所占比例,像英国的莎士比亚著作,中国的《红楼梦》等);再如,非连续性文本如图标、表格、清单等的阅读能力——在这点上,中国(上海)学生相对薄弱。

2009年的这次PISA测试还有一个有趣的结果:从世界范围看,在“阅读素养”上男生的成绩比女生平均低39分;上海是40分;被视为教育最发达国家的芬兰,这个分差比上海还大。

尽管从测试结果看,上海学生的PISA成绩“全球第一”,但参与沙龙活动的诸多学者如郑也夫、康健、杨东平等都持保留态度,甚至予以质疑。

确实如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的优秀学生是“考”出来的,他们的考试能力、应试能力或接受测试的能力,在学校、家庭、社会(各种特长班、培训班)的共同作用下,得到了极为充分的训练,可谓出类拔萃。此其一。其二,刨除课外作业时间,中国(上海)学生的学习时间超出其他国家学生每周10个小时以上,学习成本巨大。其三,就阅读素养说,中国(上海)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多地与考试相关,而非对阅读本身的热爱。其四,中国(上海)学生在学习上的变化主要是通过有组织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带来的,而非主要经过个体的主动努力。其五,知识教育之外的如个性教育、审美教育、健康教育等的被忽略,可能会给学生的大学学习和未来就业埋下隐患……总的感觉是,中国教育,存在着“过度教育儿童”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无疑将给未来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风险。

沙龙讨论环节,一位不知其名字的老师拿出2月10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指着头版头条《从“上海经验”看“世界财富”》,不无忧虑,“瞧,都‘上海经验’了”。杨东平老师半开玩笑地说,上海的这些“第一”,或许会让政府以为中国教育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从而减少对教育的投入……

不过,作为PISA上海项目组负责人,张民选教授一直保持清醒,他说,这只是研究,而不是测试。上海作为一个城市参加测试,而其他绝大多数参加主体都是国家,一个城市和一个国家不具有可比性。我们用不着沾沾自喜,更不应得意忘形。

就《教师月刊》而言,我觉得可以就PISA测试做些文章。活动结束后,和占盛丽老师交换了名片。期待在合适的时候,可以向她约一些稿子。也和郑也夫、康健两位我所尊敬的先生作了简单的交流。康健先生说,“听说过你们的《教师月刊》,以后我会给你们‘贡献’一些稿子的”。

说起《教师月刊》,近段比较郁闷的是,常常有读者、作者反映说第1期都还没有收到。除去春节物流“爆棚”的影响,我们自己也应检讨。在读者、作者服务的工作上,需要进一步改进。这是我们的读者服务邮箱:jiaoshiyuekan@sina.com。遇到类似的问题,请各位朋友将相关情况发到这个邮箱,以便我的同事及时处理。实在抱歉了。

回头看看上一篇“流水账”,时间竟整整过去了一个月,而年后上班也整整两周了。这段时间主要忙第3期的扫尾工作,下周下印厂——还是有些迟;同时准备第4期的内容;第5、6期的一些重点版块,也都开始着手设计。希望每一期的《教师月刊》,都能够给教师朋友们一点小小的惊喜。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7:35:58 | 只看该作者
主编流水账(二十二)



第四期的内容,除了个别彩页,差不多都结束了,下周即可送印厂。

想想春节后上班这一个多月,几乎都忙于案头,几个原先计划好的采访都没有去做,实在纠结。

这一周同时准备第五期的内容。“人物·名家”栏目将发表对北京电影学院崔卫平教授的专访。这个采访是去年12月18日做的。一同去采访的诗友兼老乡安琪做了第一遍的整理,这两天我作了进一步梳理。

当时采访的时候,更多的是聊天的感觉,现在把它做成文章,一句一句读下来,更感到精彩。先贴一段与大家分享:

“小时候在城里就觉得太阳在头顶上,哎呀太阳一出来就在头顶上。后来插队了,我插队的那个地方就在江苏的东部,那个地方有盐碱地,要改造盐碱地,人们就把一种叫苕子的植物翻进去,它完全烂掉了就变成腐殖物,可以改良土壤。春天的时候,你会觉得土地非常有力量,麦子也特别有力量,玉米什么的都特别有力量。那个感受对一个人的成长真的很重要。以前的感官都是封闭的,到了乡下以后全部打开。所以,土地比书籍更能够改变一个人。”

我尤其感喟于这个意思:“土地比书籍更能够改变一个人。”这一定是深深卷入了阅读并在阅读深处充分打开心灵之后的肺腑之言和生命之得。

曾有朋友说,《教师月刊》的“名家”专栏,过于“高端”了。或许吧。我总是忍不住固执。我总是忍不住坚持自己的判断。我无法从办刊逻辑上说清楚一份面向一线教师的杂志为什么这样做的理由,我只是觉得,我们应该多听听教育圈外的人是怎么看教育,是怎么理解人的成长的。

回头看看,今年第一期“名家”是哲学家李泽厚,第二期是分析化学家汪尔康,第三期是书画家严克勤。

希望我的固执,不会影响教师朋友们对《教师月刊》的期待。我们只是为了吸纳更多的思想和声音。

还得说说今年新推出的“记事”栏目。因为来稿出乎意料地多,而且好稿子不少,和栏目主持人永通君商量后,从第五期开始,这个栏目将从4个页码增加至6个。“记事”栏目关注“教师的油盐酱醋茶、喜怒哀乐忧”,其定位是“教师笔下的社会众生相,教师视角下的人情世故、人间冷暖、人生百态、人世沧桑”。来稿的踊跃,说明了栏目定位的准确,说明了教师朋友们在这方面有很多的话想说、可说。这也给其他栏目的设计带来了启发。

今年的第七、八期,仍然准备做成合刊。去年是“教育人文读本”专号。这个以西方文史哲经典文本为主体的专号,订阅情况出乎我们的预料——不少教育局、中小学校,结合暑期读书活动,加订了很多(具体数字保密哈)——我们当时是以“美好礼物”的意念做这个专号的。

今年这个合刊,将直接贴近教育教学实践,卷入教育教学现场,与广大教师一同研究、分析和解决各种教育教学问题。

从2009年7月创刊,至今已近两周年。无数甘苦,诸多感慨。一本本《教师月刊》叠在一起,就是一段曲曲折折的办刊路。最为欣慰的是,因为《教师月刊》,看清了一些教育真相,结识了很多教师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8 05:02 , Processed in 0.0990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