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编流水账 文/《教师月刊》主编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1-9-6 15:49:1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时代的教育困境



林茶居



题引:人总是处于变化当中,总是与世界、与其自身的生活、与这个时代,发生着复杂的交互关系。关注、把握这样的变化,实质上是对教育本质的体贴,是与教育本真的拥抱。当你注意到这种变化的时候,你不一定就会把事情做得更好,但至少可以防止你的工作变得更糟。(引自本刊2010年第9期“卷首”)



“7·23”甬温线动车追尾惨剧发生后,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主义”取向,彻底露出了狰狞的嘴脸,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迅速成为公众声讨和宣泄怨气的对象。

曾看过一个笑话,说某地交警部门在高速公路上立了一个警示标语:“谁开得快,谁死得快”。多么可怕,笑话中的公开诅咒变成了我们身边血淋淋的现实!

速度主义最大的问题是违背规律。与之相伴相生的,是一种叫作“锦标思维”的东西,即一切都必须“跑在别人前面”,最好是“世界第一”。在这个过程中,这种锦标思维会逐渐制度化为“锦标文化”,它通过各种手段,诱导人们以之为荣,并对之顶礼膜拜。纠缠其中的,还有对广场效应的热衷:必须上规模,必须产业链,必须区域化……

这一切的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利益驱动。在不同程度上,每一个人都被其所裹挟、绑架和修改——有的甚至被连根拔出,不仅失去了身体的重心,连灵魂的居所也不知所向。

在这个时代症候群的影响下,我们的教育也一派山头林立,旗帜纷飞;三两天就出现一个新的概念,五七日就产生一种新的模式——有人谓之百花齐放,百舸争流。于是,河岸聚满取水的人,他们现取现喝,而不管水的源头在哪里,也顾不上考虑此水是否适合自己。

在这股“潮流”中,有多少顶着“改革”名义的“大跃进”?有多少打着“学习先进”旗号的“跟风”?

这样的情况我们见得还少吗——开始时一哄而上,结局是一哄而散。

这种现象所产生的恶果之一,就是教师对教育改革逐渐失去信任和信心,自身的专业发展慢慢失去动力和后劲,从而堕入更为严重的“路径依赖”,即回到原地,并变得固执。

我一点也没有否定“实验”、“探索”、“尝试”的意思,改革也好,重建也好,提速也好,总需要一些先行者。只是,不管以怎样的方式、速度和规模“先行”,从大的方向说,都必须符合规律,关切人性;就教师而言,则应该是“与我有关,对我有用”;而其最本质的指向,是真正有益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他们不仅在学业上获得进步,更在心智方面得到爱与尊重的浸润。

一定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一列列“教育高铁”,带病上路,沿途又缺乏完善的预警系统和安全保障机制……
32#
发表于 2011-10-5 00:13:44 | 只看该作者
林茶居:语文教育:基于人,为了人

--------------------------------------------------------------------------------


如同文学语境中的诗歌,当代教育语境中的语文在其所在领域是最具精神活力、最容易出争端因而最经常被诟病的部分。这正意味着,语文、语文教育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不管以怎样的面目出现在大众的讨论中,语文和语文教育都是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最值得关注也最需要关注的话题之一。

我之所以提到语文、语文教育在社会文化层面上的“面目”问题,是因为我感觉到,在各种各样的讨论中,语文和语文教育常常成为“他者”,常常失去其本源上的意义。或者说,人们对于其本体性的认识常常是模糊的。说话的立足点、“话”所由以“说”的立场有问题,“说什么”和“怎么说”自然就会发生偏差或错位了。究其原由,主要问题就出在把“人文性”或者“工具性”作为讨论的基点和作出判断的根据上。从一定意义上说,基于“人文性”和“工具性”二元论的讨论最终只能导致实质上的“失语”。

启发我把这个在心头郁积多年的思虑比较清楚地阐叙出来的,是被著名学者孙绍振誉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轫以来的一部罕见的力著”——潘新和教授的《语文:表现与存在》。对于语文教育的价值内涵及其产生意义的途径和方式,我也终于有了新的体认:基于人,为了人——不管是从理论建构来说,还是就策略推演和具体实践来讲。

“应试”、“应世”、“应需”、“应生活”的历史欲求,使“人”在语文教育中被层层蒙蔽——语文教育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式外在于“人”的生命,作为“人”的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存在、主体精神被去除在外,“人”成为追求目标的工具和载体。所以,潘新和教授指出,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实现本体论转向,“从‘生活’转向‘人’”,呼唤“‘人’的回归”,完成“人的确证”。

那么,“人”在语文、语文教育中又意味着什么呢?这也正是这部煌煌逾百万言的语文巨著的一个令人振奋的地方。在潘新和教授看来,“言语活动是人的基本的生命活动和存在方式”,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言语生命,具有言语潜能和言语欲求,能够在发展言语能力和言语品质的过程中展现越来越强大的言语人生,彰显言语创造性,在言语上达成精神的塑造、灵魂的提升、人格的完善和生命的成全。秉持着“言语生命”的存在,人成为有尊严、有责任感、有自主人格的言说者,成为“存在”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潘新和教授提出:“‘言语性’才是语文学科的种差”、“言语生命意识教育,是语文教育贯穿全程的核心内容”。从而超越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二元论思想局限,同时完成了对语文和语文教育的“去蔽”,使之在生命的维度上,在“人”的精神意义上获得存在的尊严和独立性。因此,语文教育的意义,就体现在对人的言语禀赋的唤醒和召唤、对人的言语权利的尊重和保护、对人的言语个性的激荡和发展、对人的言语精神的激励和张扬、对人的言语创造的激发和引动、对人的言语生命的养护和培植、对人的言语人生的引领和提升上。“语文教育,……是使人更像人的教育,是‘语言人’和‘言语人’的教育,是‘元素质’的教育。”(潘新和)

在强大的同时正越来越板结、僵硬的语文教育传统下,探讨语文教育的本体论转向,自然是十分艰难的。多年来,潘新和教授以一个中国基础教育的观察者、批判者、建设者的身份,在一个宏阔的精神空间里,致力于语文教育思想、理念、方法的历史梳理和精神驳辩。而近些年的新课程改革实验,使他进一步看到了语文教育实践的错位、语文教育研究的机械和语文教育话语的贫乏,更激发其对语文教育进行病灶探源、价值追问、生命重建的热情和意志。在《语文:表现与存在》这本书中,潘新和教授以整个中国语文教育史为背景,有效吸纳西方文化哲学的多元化的精神元素,审视、探究和批判现当代语文教育的主流范式,“在新的认知背景和时代背景下,进行语文教育理论范式的重构,和理论话语的更新”,创生以“言语生命”为精神依据和价值内涵的概念系统,建构指向言语表现和存在的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学,为引动整个语文教育实践的深刻变革创造一条充满生命意味的新路。

对语文、语文教育的思考和追问,就是对人、人的生命、人的存在、人的意义……的思考和追问。基于人,为了人。把语文教育的立足点和归宿归结、落实到“言语表现和存在”意义上的“人”之上,使语文教育从工具论、知识论、能力论、语感论转向言语生命论,让“人”的生命因为言语的表现和存在而变得充实、丰盈、高贵。这可以看作是潘新和教授所要达到的语文教育的“化境”,而其自身的言语生命也在对这一“化境”的追寻中得以气势恢弘的表达和彰显——从对语文教育本体的重新确认,到对语文教育话语的重新塑造,再到对语文教育实践(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活动、教师的教育科研等)的重新构架……只有生命的深度参与,才可能有生命的自由绽放。这既是潘新和教授的语文教育理论的内在意趣,也是其在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和描述过程中的切实践履。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语文教育理论严重落伍,似乎与世界人文科学发展无关的情势下,潘新和教授却显示出对生命哲学、语言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人类学、现象学、阐释学等西方文化精髓的旺盛的消化力,《语文:表现与存在》因此而具备了中国文化语境下的语文哲学、语文美学、语文言语学、语文文化学的种种旨趣。

无疑的,这部语文教育新著的问世,不仅仅意味着潘新和教授完成了一部“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学”的奠基之作,更预示着中国语文教育界出现了一种新的思想、新的理论范式和新的话语方式。我们也从中看到了语文教育研究即将新新顿起的丰富可能性。

注:林茶居,《海峡儿童•教师》杂志副主编。
33#
发表于 2011-12-10 13:20:43 | 只看该作者
主编流水账(三十一)

回望了一下,“流水账”竟然四个月断流!
此前最后一篇,是 730写的。
这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都干啥了呢?
实际上也都在忙杂志,只不过懒念一动,就纵容了自己一天天拉下来。
我记得写过一句诗:“水怎么流,都不累……”我虽非“水”,但也不至于多“累”。面对诗神,要深深检讨。
这段时间,尤为费心力的是今年第12期“年度教育专号”和2012年第12期的主打内容。
有关这个专号,比较可惜的是原本设计的“年度教育意见”最终取消了。2010年的专号,这个专题好些老师都喜欢,所以延续了下来,只是,约来的稿件总体上分量不足,且其他版块准备的内容太多,就腾了出来。
尽管如此,这个专号还是有诸多精彩文字和地道的教育思考的。
这几天市场部的同事集中时间,打包、装袋、封口,给订户、作者及受赠对象寄杂志,物流哥们来来往往,不亦乐乎。
市场部本在四楼办公,因为装修,连同其他部门都搬到编辑部所在的六楼上来了。
如此,一屋子的人,一屋子的人气,暖洋洋,喜盈盈,热闹闹……
有关2012年的杂志,折腾也比较多。比如第1期“关注”栏目,因为甘肃校车事故,原本准备的专题临时撤下,转而聚焦儿童安全问题。
近来各路媒体长篇累牍,铺天盖地,都是校车的话题。作为月刊,实为无奈——反映太慢了。但还是希望,我们做出来的校车专题,有一些自己的发现和判断。
毕竟,教育种种之中,都有其恒定不变的东西。或许,这就是我们应该持续关注的。
除了原有的专栏外,“记事”栏目,增加张青娟老师和瓜瓜老师的专栏;“课堂”栏目,首推李海林老师的专栏——值得一提的是,还将推出曾在日本做访问学者的陈静静老师写的“走进佐藤学”系列文章;“专栏”版块增加朱永新老师的专栏。另外,因为太忙,周国平老师的专栏明年不再双月一篇,改为不定期推出。
“阅读”、“人文”栏目,请了刘尔笑老师参与内容的创作,有不少有意思的呈现方式。
2012年的春节来得早,所以很多工作都尽量挪前,内容上的准备也更加紧迫。同事朱永通君、程晓云老师和特约主持人王小庆老师,都准备了好些专访。
在操持内容设计的同时,美编刘东方同学一边考虑封面及版式的调整。
还有非常关键的工作,就是2012年的征订工作。市场部、编辑部诸位同事,共同发力;各地的教师朋友,充分支持。就邮局数字看,处于稳步增长态势,虽然不“猛”。这是教育媒体的现状。只有一步一步,扎实地走。
34#
发表于 2011-12-10 13:21:17 | 只看该作者
主编流水账(三十二)

今天上午到慈铭体检中心例行体检。
比较担心的视力问题,并没有什么变化,左右眼都5.3。不过左眼看最下面一行“E”还是有些吃力。
其他各项都如去年。有意思的是,做“亚健康检查”时,慈祥的老医生问我是不是经常锻炼,显然,她的结论是我的肌体总体不错——实际上,我现在几乎就是一个不锻炼人士。而“中医”一项,同样也是老医生,给我把脉后却说我“阴气略显不足”。
因为去得迟,又走错了路,一应项目结束后已过十二点,赶忙打车到编辑部——一点半要参加“清华伟新教育基金”举办的“新公民园丁奖颁奖典礼”,准备带一些杂志过去。
来到活动地点清华科技园启迪国际会议中心,碰巧遇到“一公斤盒子”团队也在这里做宣传,就把杂志交给了他们,请他们代为发放。
今年第12期“年度教育专号”的“年度教师”版块,其中一个内容就是和“多背一公斤”网站合作,报道作为“一公斤盒子大使”的十位乡村教师。
他们倾力于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令人感慨。
一点半,活动准时开始。
很惭愧,要不是参加这样的活动,还真不知道有这么多的坚守在全国各地民工子弟学校的优秀教师,有这么多的教育公益组织志愿者,有这么多致力于教育公益事业的慈善界人士。
正是他们,在国家教育政策覆盖不到的地方,在政府不作为导致的教育不公问题频发的地方,给那里的孩子带去了快乐和希望。
正是他们,在为这个国家还着对七八千万贫困家庭孩子、打工者子弟、留守儿童欠下的债!
这两年,《教师月刊》也参与了崔永元基金会、上海华侨基金会等公益组织发起的服务教师的活动,但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做得更多。
趁着活动的间隙,结识了“北京工友之家”总干事、歌手孙恒先生和“多背一公斤”发起人安猪先生。
活动现场,不便太多交流,但我已有一个新的想法。
他们是这一片土地上的“教育好人”,他们值得我们尊敬,他们身上的普惠精神,是当下学校教育所欠缺的公民信仰!
35#
发表于 2011-12-10 13:21:47 | 只看该作者
主编流水账(三十三)

2012年第1期杂志,明天即可下印厂。
这一期的“卷首”,昨晚才匆匆写就,题为“教育之善”。
今天一边排版,一边反复地读,几位同事也帮着看是否有用词及表达的问题。
现在美编东方同学还在作最后的细节雕刻。
市场部的小朋友们,都在。
很难得,刚刚大家“统一思想”:忙完后吃“海底捞”。
赵赵随即打电话预订座位。店家客气,估计电话里说“您贵姓”,赵赵自然是“免贵姓赵”了。
曾经一姓赵的哥们,打类似的电话,一激动就“免赵姓贵”了。
郭郭高调,在微博上发布相关新闻,马上引起一干朋友轻度围观,安徽铜陵吴兄以“浮一大白”相赠。
据说,她们几位中,阿瑛酒量最好。晚上得试试——早就应该把“北京分社第一杯”的头衔,“让渡”出去了。
此时夜初,十八点,三十分。看看窗外,这巨大的村子,很难看到人影,只有闪闪烁烁的车灯,挨埃挤挤望不到头。
嗯嘿,准备出发了……
36#
发表于 2011-12-10 13:22: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7#
发表于 2011-12-11 21:03:32 | 只看该作者
中小学教育论坛精彩摘要
第一部分:四人式座谈
刘波:一个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学会自我突破。如果我是老师,我就教我的学生怎么突破。因为1989年学潮的缘故,我后来又分到中学当老师。我选择了教化学,没有选择教语文。当时我把化学课也教的比较有意思。到那个时间以后,在我10年的教师生涯里面,我基于我以前的经验和教训,我会觉得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教会我们的学生怎么来突破,突破各种各样的,在我们当下对我们造成困境的一些地方,给他们一些信念,给他们一些动力,把他们生命里面能够拥有的激情,然后用这样的一把火去面对那样的状态。不管叫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

林茶居:昨天在北京会议上我说:在中国的大地上有一列一列的高铁。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简单的速度主义。我们现在的学校发展,区域教育、各种教育集团,它就有一个速度主义的冲动。我们高铁出事主要还是这10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以速度主义为主要项。还有一个黑色幽默叫做“出成果了”。而且追求事情的解决,24小时以内必须解决掉,所以出现了很多问题。
我说这些可能好像跟教育没有关系,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问题跟这个时代是纠缠不清的,我们的教育里面有追求速度的阴影。这是一个。另外一个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有第二个关键词是值得我们留意的,叫做“锦标冲动”。这所谓锦标就是争第一,我们都有锦标冲动。

张文质:我一些朋友征求我意见:孩子可不可以送到国外?我说如果理科强可以送到国外,但是如果理科弱送到国外会经受非常强烈的考验。其实你到了高中以后你会发现,窄化之后的考试目标通过加班加点是能够实现的。可是如果是一个广阔的学习目标,那就非常难了。
   对生命的正确认识,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他才能带领孩子们飞翔。如果教师是一个偏执狂,这样的人是不能当老师的。但是健康的人从哪里来呢?健康的人从健康的家庭来,从健康的学习来。我觉得今天我们的应试教育,恕我直言,我们对它的反省、批判永不够,甚至还没开始。我听到很多人,尤其是学校,学校实际上是应试教育的受益者,又是受害者。在受益的时候你看不到应试教育对整个民族健康的毒害,对他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毒害。

曹轶明:我的观念是会考试的人、掌握考试方法的人,他学习就会很轻松。我到高三的时候,我也没说像现在的高中生要熬夜苦读。我到高三的时候,我看《笑傲江湖》,明天高考了我还抱着《笑傲江湖》看令狐冲呢。语文我用了40分钟答完卷,趴在桌子上睡觉。
   我们之所以还坚持在教师的岗位上,之所以还在做教育工作,本身就说明我们对教育、对中国的教育没有失望、没有绝望。为什么呢?引用刚才茶居的话,中国现在追求的是速度。咱们张先生的作品是“要慢下来了”。为什么要慢下来?我不能教一年级的孩子上高一的课程,有特例、很聪明的人少、天才,他上小学我们上5年他可以上2年,这样的孩子少而又少。当年我们国家最早的那一批科大少年班的那些孩子,也没有一个拿到诺贝尔的吧?但是他们肯定要比当年他们同辈人付出更多在课业上、学业上。所以我们就经常说,我们按照教育的发展规律来办教育,这才是符合教育的实际需求。


第二部分:城市老师与乡村老师的互动
瞿平:其实有的时候教育有这样一种规律,我们说:说你行,你就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要多看待、多鼓励,也许最终那个梦想没实现,就像我小时候想当乡村教师,我现在没有实现,但并不意味着我做其它的就不行,我做城里教师也可以做的很好。梦想本身的作用可能不在于结果,而在于那个过程。
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我们的教育方向。
   也许我们有很多无奈,很多问题我们无法解决,我们在夹缝中生存,但是当我们知道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宽容的态度去面对独特的学生个体。
所以我们那个圆圈可能不一定是四周的,应该是发散式的,应该是有集中点的,学生的要求是最核心的,其它才是我们需要应付的,可能有一些是主要的,有一些是次要的。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把自我实现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做的很愉快。

童莹莹:我自己的体会是你真正活动搞的多、搞的好的话,其实是不会影响学习成绩的。因为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最主要是激发他学习的热情、积极性。其实在单单的学科学习上,不一定每个同学都会展现自己最棒的一面,所以会有的同学失去自信、沮丧。其实你给他很多活动,让他尽情的展示,让他各方面的特长能够得到展示,其实是能够提升他的自信心。把他的优点、潜能发挥出来了以后,让他觉得“其实我也能的。”尤其是小学、初中,这些东西其实是很浅的,不是很深奥的东西。如果他有一个自信心,有一个学习的热情,激发他这种兴趣,我想成绩还是不成问题的。

【分组讨论环节】
内蒙老师:我是六组的队员。我们组蒙古族老师比较多。大家把自己选的题都写在笔记本上,还有自己的想法。值得高兴的是我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第三个问题。然后大家又把自己的想法都写在了笔记本上,我把大家写的想法归纳为两点。我们为什么就选择当老师?
   热爱和理想。
因为喜欢孩子,因为有理想,从小就有梦想想当老师,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为什么这些年我们一直坚持在乡村岗位上?这个最重要的原因,大家不约而同的写了一个观点。乡村孩子的质朴和对家乡的热爱,因为我们生在农村,家乡的山水养育了我们,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学成归来的时候都想把自己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乡村孩子的质朴和乡村家长对我们的期盼,他们更需要我们,所以我们选择了在农村。这些年我们有的已经工作20多年,有的10多年,最少的都10多年了,陆陆续续身边的人都调走了,但是我们依然坚持在农村,就是因为对家乡的这份热爱,因为家乡人的质朴,因为我们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总想把自己的家乡建设的更美丽,让它变得更美。

石皇冠:我在乡下我要从零开始教。乡下你放开了让他辅导,他都辅导不了。这样有什么好处呢?我可以跟踪看看这个小孩在这个方面的学习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多长时间多了什么程度?我在进行五六年的教师研究当中发现了什么?你说我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了儿童学习阅读的规律。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在乡村当老师的原因。

李莉:我担任了21年的班主任,接触了300多个都是不同个性的孩子。我给自己的一个定位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哪怕他再困难。有时候我们的耐心可以让铁树开花。很欣赏这样一句格言:要静下心来倾听花开的声音,有时需要等待、有时需要期待。所以每个老师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听到花开的声音,你就能成功。
38#
发表于 2012-6-10 12:44:02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8 06:22 , Processed in 0.0965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