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教育==完全读本 《教师之友网》辑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09:36:38 | 只看该作者
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
——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09:37:31 | 只看该作者
作为历次教育改革的积极参与者,新教育实验中的大多数实验者认为,一次次改革之所以最终走入形式主义的老路而成效甚微,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作为课程、知识的传递者,教师自身专业化程度不高往往成为了教育改革难以实现、难以为继的瓶颈,成了整个系统中最难突破、最难改造的部分,从而使整个系统的其他地方的改进劳而无功。教师的态度和专业素养在教育改革中举足轻重,只是拎着一桶数十年不变的死水,是不可能实现任何的教育理想的。

所以,新教育实验,将它行动的起点放在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上。新教育实验这几年最大的成果,是涌现了一大批在实验中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出版个人专著、以普通教师的身份参与学术研讨、到各地交流与讲学,在新教育实验教师中已经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但是,即便是在新教育实验内部,也一样存在着对“专业理论素养”的两种错误的极端理解——或者是“土法炼钢”,试图简单地从个体成功的经验中提取一套全面适用的模型与理论;或者是“术语专家”,试图通过书斋式阅读,以及简单地对外国教育理论的阅读,来构想出一套全新的改革方案。而真正理想的专业发展,应该是教师既能够用合适的理论来理解和解释自己的实践,并在阅读时能够时刻把每一个“词语”与教育的实际相关联。可以这样说,在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科教学研究上,新教育实验是努力尝试着走一条“专业主义”的道路的。

通过几年的探索,新教育实验逐渐摸索出一条“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新教育实验认为,不同学科与发展阶段的老师,需要阅读不同的专业书籍。它还认为,可能存在着一个教师专业知识的合理结构(这里的知识,主要是通过经验内化了的默会知识,而不是可以通过书面试卷测试的显性知识),而许多教师在某一方面存在着“短板”,因此阻碍了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为此,新教育实验开始着手研制一张“新教育教师专业阅读地图”,即用书目的形式,,在充分考虑到个体成长的特殊性和序列性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理想的教师知识结构模型。从而更有效地解决不同水平与学科的教师分别该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以及专业阅读如何为专业实践服务的问题。

新教育实验初期,教师们的随笔主要是抒情性质的,随意的,生活感悟式的。随着专业发展思考的深入,新教育实验正逐渐将教师的专业写作细化为五种形式:日常教育叙事,教育感悟,师生通过日记批阅、贺卡和书信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共写),教育案例及剖析,教学案例及剖析。这五种形式的教育写作各有不同的特点与作用,它们引导教师从各个层面对教育实验与自身进行反思,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改进日常的教育实践。新教育实验提倡师生共写随笔,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发表与出版,但这几年来实验老师发表与出版的数百册教育书籍以及更大数量的各种文章,却确实是新教育实验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在教育在线论坛与博客,有数千教师在坚持着写教育随笔,开辟个人成长专帖。用笔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涯,已经成为新教育实验的一道独特风景。

新教育实验倡导行动与反思,用笔反思是新教育实验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教育实验教育叙事研究所采取的研究方式是“教育现象解释学”(又称现象学教育学),实验提倡悬置概念术语,回到生活本身,尽可能真实、清晰地呈现教育现象本身,进而实事求是地理解现象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信息,通过现象-解释的过程,提升教育研究者的对教育的理解力,进而影响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在要求全体实验者进行日常教育叙事的同时,新教育实验正研究对典型教育案例进行多角度的理解和解释,并日渐积累成一个“中国典型教育案例库”。这个教育案例库将从日常教育案例中依据若干主题来编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譬如像早恋问题、作弊问题、亲子交流问题、教育惩罚问题、学生竞争问题等,先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案例,再邀请相关问题的专家来对这些案例作出学理的和操作改进的分析。也就是说,一方面,依据问题的性质,分别邀请法学的、心理学的、伦理学的、家庭问题的等专家来剖析案例背后的学理,另一方面,邀请富有教育经验的教育专家来对每个案例和每种问题提出既符合相关学理又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新教育实验相信,这个案例库的建立,将会让青年教师在处理各种教育问题时有案例可以参考,有学理可以查索,其价值与意义,都是十分巨大的。

在实验过程中,新教育实验认识到,个人的摸索往往由于自身的思维假定而无法看清问题的本质,教师的反思往往无法对自己导致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而要突破自身的“见障”,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对话,利用专业发展共同体。所以,新教育实验提倡建立各种同一教研组、教学组的,或者是本校的、校际的,以及利用网络的各种专业发展共同体,在共同体中利用对话来突破个体思维的局限。这几年发展起来的比较有名的新教育专业发展共同体是天津著名特级教师张万祥的班主任学习小组、温州苍南新教育俱乐部、贵州凤冈新教育共同体,以及散布于各个地区、学校的大大小小的毛虫群落(儿童阅读研究小组)。而充分利用专业共同体进行日常的共同阅读、相互评议教育作品、相互听课议课,也是新教育实验最日常的研究方式,许多参与专业共同体研讨的教师深有感触地说,正是通过这样的对话,才劈开了自己顽固的思维壁垒,突破了旧的思维框架。

不仅仅是普通教师,包括熟练教师、优秀教师、教育专家都在这样的共同体中获得了充分的成长,一位来自河南焦作教科所的教研员在参与新教育为期一个月的下教室共同研讨后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最想要的是什么?我出来的目的是什么?我一直在反反复复问自己,一个声音越来越清晰——成长,我需要成长。没有任何一个阶段,能让我像此时此刻一样,对成长如此渴望。今天,很高兴的是,我终于把自己的坚硬的外壳打碎了,终于有了一个起点,终于可以起程了,虽然离目标很远,毕竟有了第一步。”而另一位脱产在新教育研究中心进修的骨干教师则在另一次活动后写道:“回到苏州,坐在研究中心办公室才发现,研讨当日忽视了日志叙事,许多细节已疏漏,许多感受在淡忘,这是多么遗憾呀!近段,我厌恶自己的肤浅文字,加上旅途辛苦,日志写作便不再坚持了,现在想一想有些懊悔!田野研究,新教育研究中心自觉的行动范式。此次齐鲁之行,再次发现其中的奥秘。蹲点学校的骨干与新教育研究中心成员共熬一锅石头汤,陶醉于美好事物的中心。”

如新教育实验自己所宣布的那样,被称为“三专项目”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围绕的核心是专业实践: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但是,甚至不同于急于出版各种校本课程教材的学校,新教育实验一直没有拿出一个冠名为“新教育”的课程及系统教材,对此新教育实验是这样解释的:新课程改革在学科课程及学科教学已经作了非常有效的探索,新教育实验强调教师基于自身学科的专业发展,则是从另外一个维度促进学科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学科课程的改进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之间是相互补充的两个系统,它们是完整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双轨。因此,新教育并不是一个封闭的拒斥新课程改革的自足系统,实验教师同时应该是新课程的积极探索者,新教育实验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应该能够有效地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由李玉龙、夏春、魏智渊、林日正等人负责。

为了更清晰地看到一个教师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与专业成长,我们特意以干国祥为例,集中选取了他的专业阅读、教育写作以及专业成长案例供参考。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09:38:22 | 只看该作者
专业发展模式之专业阅读



知识就是力量,结构决定功能。

在这样一个新知如指数般攀升的信息时代,作为一个肩负知识传承角色的教师,想把自己的“一桶水”迅速“做大”的愿望当然值得尊重,但其有限性也不言而喻,而且这种“做大”如果是一种无方向的四面出击难免不够效率。散沙一盘与豆撒成兵是两种境界,其中一个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一个有效的结构存在。

一个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该是怎样的?我们认为,构成这个结构主体的是这样三个板块: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人类文化视野。

师范院校以学科分属专业,教师也大多以学科定位身份,因此学科专业知识是和每个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最为切近的一块。但和目前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的对学科专业知识就是几本教材和教参的比较促狭的理解有所不同,这里所指的学科专业知识是一个相对庞大的集合: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学科前沿知识、和本学科相关的一些知识、学科史和学科思想、学科教育史和学科教育理念等。

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是一个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标识性知识,其重要性无须多言。有一部分教师对这一块知识持有一种轻视心态,这或许是因为对真正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够的缘故,即以被视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的《学会生存》这本书为例,该书在中国出版已有20多年,但相当多教师甚或连这本书的书名也没有听说过。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当代中国教育学的贫困而使相当部分教师对教育学产生了一种漠视甚至鄙视的心态。不可否认,由于“赫尔巴特——凯洛夫”教育学体系长期以来被钦定一尊,客观上阻隔了世界优秀教育理念的传播,也封杀了本土教育学的探索空间。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教育理念开始流布,但在一个极度功利的心态驱使下,我们真正学到的却大多是皮相而已。近年来正在推广中的新课程理念不可谓不重要,但这种自上而下的行政主义的反新课程理念的推广方法实际上已经让新课程处在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问题固然如此之多,但因噎废食自然得不偿失。其实,世界教育学的河流一直都在奔腾,我们不妨尽量延伸自己的教育学、心理学视野,去寻觅那些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教育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没有人类文化大视野的支撑,没有对文、史、哲、法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了解,而仅仅将自己的目光局限在一个狭小的框架内,是很难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优秀教师的。从某种角度说,宽度决定高度,把人类文化视野纳入教师的知识结构,表面上看起来“远”了点,但却十分必要。

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人类文化视野,这三部分并非彼此孤立,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结构。我们不妨把这个结构视为一个“漏斗”,漏斗嘴的注入方向当然是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原点,以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人类文化视野这三个板块的知识为主体,构成一个均衡的动态开放的系统,这是我们建构的一个教师知识结构的模型。

这个模型固然有相当程度的理想成分,但却不失为一个检视我们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的参照。我们不难发现,就相当部分教师而言,其学科专业知识或者还仅仅停留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这一层,在学科前沿、学科史和学科思想等方面几乎就没有涉及;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方面,虽然也经常念叨一些时髦的教育流行词汇,但骨子里仍是以非常传统的陈旧理念为主;至于人类文化视野,这或者是当前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最为稀薄的一块了,一些教师甚至对最基本的一些常识性问题都比较模糊。因此,这些教师的知识结构只能说是一个“全面狭窄”的结构。当然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方面地指出问题,甚至指责教师是不负责任的。但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引起我们的重视,必将影响我们自身的专业发展。

还有一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属于“孤军深入”型的,因为个人兴趣或者其他一些原因,这些教师总是在某一个点或几个点“深挖洞”,而忽视了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对此我们的观点是,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博专结合、博重于专。就知识的传递而言,基础教育侧重于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底,更强调普及性。因此,与其把时间和精力过多地投入到某一方面,还不如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上,同时也正因为我们不必在某一方面投入过多,构筑完善的知识结构才成为可能。当然,我们强调“博”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专长,主要是想提醒这些教师要防止明显的知识盲区存在。

明了一个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将为我们的专业阅读提供一个方向性的提示。缺哪一部分补哪一部分,持之以恒,使自己的知识结构逐步从完善走向完美,将为我们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当然,要指出的是,对教师而言,知识的习得和教育实践的结合不仅必要而且必须。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那些化入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提纯的知识才能真正地融入血脉和骨髓。

(以上选自李玉龙《以结构谋功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09:39:03 | 只看该作者
在几年的思考中,新教育逐渐意识到,对于每一个教师而言,可能存在着一条最佳的阅读路径。而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他们的阅读路径可能存在着一个大致的理想模型。新教育首先要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试图编制出这个理想模型并不断更新。(见附录一)

在普遍的理想模型的基础上,新教育将致力于开发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教师的阅读地图,比如小学语文教师阅读地图,高中数学教师阅读地图等等。这些阅读地图将依据不同的学段不同学科的特点,各自列出具体的基本人文书目,基本教育学心理学书目以及基本的学科课程书目。

在书目研究的基础上,新教育将组织不同的专家以及一线教师,将所有的阅读地图进一步细化,对所有重要书目进行梳理、排列、点评,为一线教师以及部分研究者提供切切实实的帮助。

这将是一个长达数年的工程,而且,随着新书的不断涌现,地图也会不断地更新变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除此之外,新教育还将加强对教师读书会的研究,在个体阅读之外,探索利用共同体来研读重要书目的有效路径。新教育杜威读书会的成立,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继续探讨并推动各类基于网络的读书会以及学校教师读书会的成立与发展,并争取提供若干优秀的个案。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09:40:00 | 只看该作者
附录二:一个教师的阅读史

我的阅读史

——答刘钢兄

文/干国祥

在教育在线上写下这个标题是需要一些勇气的。正如我在几天前写下的一个帖子里所交代的那样,“两年前的干国祥是一个最平常不过的师范生,他从来不知道有个写诗的叫海子,不知道他卧轨自杀也不知道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至于里尔克,卡夫卡,乃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后现代,解构或者建构,他都没有听说过,他只认识一个‘司机(斯基)’,就是苏霍姆林斯基。他只读过席慕蓉和泰戈尔、叶赛宁等人的诗,近十年来几乎没读过什么小说……”而这个坛子上颇有一些每个细胞里都浸透了书臭(音“秀”)的朋友,譬如范美忠,恐怕要有上百个较勤奋的教师,才可能有他一个人的读书量——至于“质”就更不好比,一本黑格尔的《小逻辑》,恐怕是比全部中国当代小说散文加在一起还要重一些的。

所以一个读书无几的人要大言不惭在这里写下《我读过的书》的标题,不是无知,就是十足的狂妄。只是既然刘钢诸兄诚恳地要求我“务必将自己读过的并且认为有价值的书籍详细列列”,所以也就只好斗胆,冒论坛之大不韪,来整理一下这个头脑中虽然数量不多却芜杂零乱的书柜。

大概在九岁那年,我拥有了第一本自己的书:《激战崔家庄》,黑白连环画,人民币九分。从那时起,购书就一直是我生活乃至生命中的一件需要定期去满足它的本能。但显然这并不是一件什么特别高尚的事,至少它并不比另外的孩子玩弹子和另外的男人玩纸牌更高尚。这可能只是我偶然的一次选择,先是我选择了它,后来便是它选择(改塑)了我。

第一本真正进入生命的书是《水浒传》上集,是从文革抄四旧即将烧掉的书中偷出来的。我来来回回地大概看过数十遍,直到初一时借给一位同学而从此失去了它。反复地读,是因为对我而言在当时没有任何其他的一本书可以与它相比。在一大堆抓特务保卫羊群的连环画中,它显然突兀与厚实。刚开始读的时候是小学二三年级,手头也没有字典,自然只能是蒙着读。蒙着读,任书中带有许多我尚不能够理解与确定的信息,却坚持着读下去,这多半是我从这本书的阅读中开始养成的习惯。从那时候起我就知道,我的每一次阅读,都只是走近一本书,走近一个故事,但我不可能完全地把握这个故事,——哪怕我认识了其中所有的字。现在回想起来,这个习惯实在太重要了。相比于遇到拦路虎非得设法解决后才可以继续往下读的阅读神话,这种“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阅读不仅是自由的,是培养了想象力的,而且它更培养了一种探求书中的意义而不纠缠于表面字词的阅读态度。

然而,我进师范后开始知道,《水浒传》并非是真正的杰作。同时我已经明白,如果当时不是《激战崔家庄》而是《海的女儿》或《小王子》,不是《水浒传》而是《红楼梦》或者《约翰克利斯朵夫》,成为我的第一本书和童年最重要的书,那么我的一生将会彻底地改变。即使仍然会与现在同样清贫,但我的精神肯定会比现在要来得高贵一些。我身上颇带有几份说得好听一点是“侠”,说得难听一点是“流氓”和“强盗”的脾性,究其根源,除了当时整个社会处于文革的遗留症状中之外,那个一百零五个男强盗与三个女强盗的故事,还是对我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的。童年的阅读是一生精神的奠基,我用半册《水浒》打下了强盗的底。更可惜的是当时找不到下半册,所以终于来不及学会招安,学会把流氓与强盗身份转换成合法的官兵。这真是不幸之后的又一不幸!

大概是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红小兵改称了少先队员;连环画中也开始颇有些西方的东西。当时少先队报上的小狮子爱尔莎的故事,是我每个星期期盼的盛餐。而印象更为深刻,给我无穷遐想的,是《鲁滨逊漂流记》。此生热爱动植物,并最终选择流浪,一定可以从遥远的童年找到合适的理由的。

大概就在那个时候到初中一二年级,开始阅读《三侠五义》、《隋唐演义》、《封神榜》、《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书。印象最深的一本是“三言两拍”的选本《元明清白话》,虽然对有关色情与封建糜烂生活作了大手术,但毕竟剩下了一些带色的段子,弥散着那些远去的朝代的特殊的气息。这些对身心渐渐发育的我颇有神秘的吸收力,况且它里面的人物没有一个是特殊的英雄,似乎都只是我的左邻右舍,我可以随时随地地回到那个奢靡繁华的年代,而远离这个我并不喜欢的“幸福的社会主义”。我大概是从初一开始就被这些腐朽的书启了蒙,所以一生没有入团,想来也不会再有招安入党的机会了。

中学旁边就是乡政府的图书馆,开始读到《福尔摩斯探案集》、《基度山伯爵》、《三个火枪手》、《茶花女》等作品。但总体上来说,我并不是一个有明确阅读目的和有外显的阅读状态的人。虽然我以几乎不学习的态度考上师范后,家乡也有一些关于我平时勤于自读的传说,但这只是一种后加的附会。那时候我特别会跟朋友们疯玩,同时也特别忧郁,喜欢一个人长时间地独处,但就是极少读书(现在想来,当时并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读书,因为那只不过是和现在的孩子喜欢看电视一样,是在寻求一种快乐罢了)。

现在流行一种读经或者读经典的说法,我除了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过一点点批评外,并没有对这个问题作过深究。因为童年到底读什么书好,仅从我个人的经验,是得不出任何可以安排他人一生的结论的。我自己想来,当初读的都是故事性的读物,情节与人物是让我在没有任何督促下快乐地阅读的最主要原因。当然,后来才知道,这世上还有许多读来更爽的小说与传记。只可惜我很早地就过了读小说的阶段,后来除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外,就再也没有一本小说,像当初那样扑上来把我攫住,让我无法罢休,只能废寝忘食地把它读完的。

小说(以及与小说相似的神话、童话、历史故事)中有着人类全部的思维结构、文化结构与文明结构,而且这个结构虽然不是明示的,却也没有像哲学一样高度抽象化与符号化,它是以暗示的形式告诉你,让你掌握,消化,但也许你一生都不会显性地明白它。譬如,蕴含于《西游记》中的反叛与服从,成长与磨难,信念与力量,自由与团队……可能你一直不自觉地用孙悟空或者猪八戒的方式来处理你的生活,但却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导师是他们中的某一个。

未读金庸之前,从同学那里接触到几本武侠,读得我索然无味,相信了当时社会上的一种谬论:读武侠是有害无益的。后来进师范,读到金庸,又后来读到古龙,这才恍然明白,世人论书,多半是瞎子发论,聋子附和,而少有用自己的心去读去议的。当时我认为,金庸是仅次于鲁迅与曹雪芹的大师。这样的论断自然引得周围一片嗤笑,因为这两个人的作品,在当时基本上列入庸俗文学和流行文学之列,学校里还专门开过讲座进行批判,一道受批的还有琼瑶,一个我认为价值不大但害处也没有他们说的那样严重的“青春小说”作家。

近二十年过去,金庸的地位自然已经是今非昔比,甚至有越出小说家的范围向文化界扩张的迹象,但似乎只有范美忠那里,我听到了相同的结论。而我之所以说金庸的作品可以列入杰作的行列,是因为我把金庸小说视为一个民族的童话与神话。童话人物与神话人物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原型,而我们除了可怜的没有半点血肉的精卫与夸父之外,便只有西天取经的四个和尚可以取用。神话与童话原型的匮乏也就是一个民族丰富性的匮乏,然而,东方不败,东邪西毒,萧峰,小龙女,老顽童,楚留香、小李飞刀……我们终于拥有了一个足够丰富的形象库,可以为后人提供源源不断的阐释(也就是填充使其丰富)的原型。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在孩提的时候,让他们阅读金庸。

然而阅读金庸毕竟只不过需要一两个星期,长长的三年中,我都读了什么?这几乎是一个我自己也解不开的谜。因为几次回忆,脑袋中竟然都空空如也。

师范岁月是我此生最黄金的季节,如果可以,我愿意人生就在那里长驻。那三年,我曾经化过相当长的时间阅读唐诗宋词,以至于当时唐诗宋词的修养,自以为已经在那些老师之上(偶尔他们也作报告讲座,抄袭一些全国任何一家新华书店里都可以找到的观点)。但三年中更多的时间化在音乐、美术和爱情的启蒙上。这时候,我已经离小说渐远,《杰克•伦敦》、《红与黑》、《巴黎圣母院》、《复活》等,都是语文老师怕我误入歧途而推荐给我的,但当时它们在我心中的重量,已经抵不上一首唐诗,一首钢琴曲了。

师范最后一年,因为恋爱的原因人生受挫,于是开始了陶渊明、嵇康和佛经等另类文化的阅读,其实这种另类文化的种已经在阅读唐诗与金庸的武侠时有所埋伏,譬如《射雕英雄传》,我最喜欢的便不是郭靖和黄蓉,而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式的世外高人,后来知道,这其实是魏晋人物的武侠版复活。

如果人生到此时告一段落,对我此生影响最大的阅读是这些书:

《基度山伯爵》、《水浒传》(上集)、《鲁滨逊漂流记》、《元明清白话》(三言两拍)、“金庸小说”、“唐诗宋词”。

而同样重要的许多事情没有在这里记下,姑且简略地补上几笔:我投入在种花、绘画上的时间精力,恐怕比阅读还要多一些;音乐与恋爱,是非常重要的经历;大概在小学四五年级到初一二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给身边的比我小的孩子讲故事,信口编造故事,是我童年最重要的精神生活。

离开师范那年,我18周岁。到一个山村中学教初二语文。身边有两位大学出来的姑娘,我们几乎生活在一起,很多时间形影不离。然而这并不影响我已经确定无疑的恋爱,就像姐妹不可能妨碍兄弟的恋爱一样。

从这时候起,我的灵魂已经开始需要完全的独立。即使去女友家,手中也不放下某本书,当时握得最多的是龙榆生编的《唐宋词选》,此书终于读得韦编三绝,连封面封二都给磨擦得所剩无几,不得不一再修补。同时经常读的还有《人间词话》、《赵鑫珊哲理散文选》、《七里香》(席慕蓉诗选)等书。径由赵鑫珊,我走入了尼采、雅斯贝尔斯、萨特等哲人;径由席慕蓉,我走入泰戈尔、叶赛宁、惠特曼、纪伯伦等诗人;径由诗与哲,我走入了诸子百家,《论语》、《大学》、《中庸》、《庄子》、《老子》是我比较喜爱的几本,其中郭象注的《庄子》几乎用去了我整整一年的时间。那一年,我下放到一所山村小学,晚上便一个人关上校门读书。在邻居猪舍的猪叫声中,开始了与庄子一道御风而行的逍遥游。

这时候,我仍然不为任何外在的目的而阅读(在许多读书无几的师范同学都拥有了大学本科文凭之后,我至今仍然只有专科的文凭),而仅仅只是因为我孤独,需要有能够对话的人,需要找到一件令我满意的能够度过时间的事。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游戏机,没有纸牌。而有了这些之后,我便丢下书,去看电视,玩牌,打游戏,不亦乐乎,且是个中高手。

我的一生在25岁上有了重大的转折。这一年我结了婚,而且生病住了院,这两件事是一道完成的(于是我此生也就永远地欠妻子一笔债,再也还不清)。更重要的是,从这一年开始,我决定做一个真正的教师了,即:我不再把教师当成换取工资的工作,而是当成足以寄托此生的事业。

如果在这里也清算一下我的阅读的话,这前面的阅读实在太贫乏而且散漫。诸如种花养鱼写情书作报告的书也不少,而影响最大的是与禅有关的一些书。我这个人属于不读名著的怪类,越是名著我越可能读不下去,倒是一些旁门左道的书,我倒可能会读得很上瘾。那些书现在是连书名也记不得了,且大多连尸骸也找不到。如果那段时间还有什么书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话,那就是《庄子》、《人间词话》、《瞧这个人》(尼采)、《禅与西方世界》(弗洛姆)、《禅与艺术》(铃木大拙)、《吉檀迦利》(泰戈尔)、《叶赛宁诗选》、《草叶集》(惠特曼)、《野草》(鲁迅)、《圣经》、《希腊神话故事》,等。

决心投身教育的第一件事是和妻子一道到绍兴背了一筐教育书籍回来。这些书后来大都没有阅读,因为大多写得很烂,只不过是西方落后教育理论的曲解与稀释。第一本走进灵魂的教育类书籍是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艺术》。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巨大就像是童年阅读《水浒传》上集一样,这是历史的错位,但错位之后业已成为不可修改的历史。此书让我进入了成功教师的行列,也许比这成功更重要的是通过此书,我找到了苏霍姆林斯基,这一影响微弱而深远,但对一生而言,它比魏书生式的巨大冲击还要重要。

迄今为止对我影响最大的教育著作仍然是苏氏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是中国人从他所有作品中集装起来的苏氏教育思想合集。后来《后现代课程观》、《课程与教师》等教育著作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但都是饱食人按时到豪华饭店进餐,虽然味美,却只是快乐而非狂欢;只有在饥饿的时刻吃到洁净美味的食品时的那种狂欢,才能形容阅读此书所带来的最大的快乐。

这样从95年起,我陆陆续续地读了许多教育著作,可惜真的没有多少是经典。这倒培养了我一种特殊的阅读方式:批判性阅读。以前在阅读泰戈尔和尼采等人的著作时,我喜欢作注释性阅读,将另外相关的东西记在旁边,或者将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而那些质地疏松的教育书籍经不起注经式的阅读,我就改用批判性阅读,或赞其偶然的精到,或批其逻辑的荒谬,或提供反例向自己提出疑问……这时候,我基本上已经从麻将纸牌中走出来,学生是我最大的快乐,妻女是我安定生活的保证,阅读是我精神的娱乐之地。对学生而言,我是一个优秀的教师,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导师式的教师;就作者而言,我是一个顽固但认真的读者。

我的阅读时间仍然是极少的,因为我将极大多数时间用在与学生共同生活上。我精心批阅每一本周记,许多批语的长度超过了原文,——我们有约定,一次周记至少在一页以上。当然,我的学生喜欢写周记,一次写三五页,没过半学期就将周记簿写完的人不在少数。这消耗了我大量的时间但也给了我最大的快乐,我喜欢倾听,对话,帮助信任我的人度过精神的危机。这让我感觉自己没有白白来此世一遭。

后来做了教导主任,便不再享受批阅周记的快乐,但依然更多时间地陪伴着他们成长,组建文学社,组织辩论赛,用每个学年创建一本精美文集的方法来吸引学生进行文学创作。从那时起,我开始阅读流行于学生中的电视和文学作品,那一年,我购买了《灌蓝高手》的影碟,阅读了韩寒的《零下一度》和《三重门》。前几天和李玉龙主编到成都新教育书店,我如数家珍地说出了郭敬明、张悦然、安妮宝贝和几米的作品,让他非常吃惊。这些书都相当不错,它们带着名著所没有的当下的、青春的气息,这种气息固然很难沉淀下来成为经典,但是你若想理解当下,理解生活于一定时代与潮流中的学生,你就应该怀着欣赏而非敌视的眼光来阅读它们。

即便到2003年我远离家乡进入万里国际中学,我也并没有正儿八经地阅读过任何一本语文教育著作。或者可以这样说,到今天为止,我仍然没有阅读过。李海林的《言语教学论》,王荣生的《语文课程论基础》,李维鼎的《语文课程初论》,王尚文的《语文教学对话论》和《语感论》,这些是老早就放在桌上的,但都只读过一章半节。从事语文教学而不愿意读语文学专著,这确实让我自己一直感到纳闷,从这里我可以看出我的阅读一直是服从趣味的。

从2003年1月7日上网以来,我经历了大半年的读网的岁月。网络没有名著,但所有的声音蜂拥而至,这是一个多声道的对话场,这是一个没有权威的自由王国。我开始接触一些陌生的名词:现代性,后现代,结构主义,解构,阐释学,新批评,现象学,分析哲学……

我不会再轻易地、盲目地进入阅读了,我必然用批判的方式向任何一个名词提问,在对话中确定自己的趣味与禀赋,确定可能的阅读。

但是私立学校的生活几乎榨干了所有课余时间,阅读成为一件太奢侈的事。直到遇到范美忠,遇到郭初阳和阿啃,我才知道,生活必须由自己来拯救,而阅读已经成为我再向前走的惟一动力。

2004年是疯狂购书的一年,如果我说这一年购书费用达四五千元的话,恐怕也不会是夸张。但购书并不是阅读,这一年有哪些书进入了我的灵魂中?

没有一本教育书。

因为长期的批判性阅读,已经让我养成了与任何作者展开血肉撕杀的习惯。《后现代课程观》批注满后丢失了,购买新的又给批注得密密麻麻。另外《课程与教师》,《教育的目的》,《民主主义教育》,都成为我汲取教育灵感的源泉。但是,他们更多的只是在知性的层面给予我启发,深刻地打动我的,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荣格,弗洛姆,马斯洛,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巴尔特……这些人的著作有些我读了很多,有些还只是浅尝一二,但他们的天才式的思维,总能让我从矛盾重重中发现灵魂的光芒,虽然只是一线,却撕裂了整个存在的黑暗。

我不会任自己这样沉醉于任何一个大师的声音中太久的,因为我不想成为谁的信徒,我只想把他们作为我的朋友。同时我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我不是哲学家,我只是一个热爱教育的人,以前是教师,现在是编辑。

所以,在阅读的同时,我开始用批评和阐释的方法来解读我面前的文本。或者说,我开始用他们理解世界与人性的方法,来理解语文与教育。

这就是《丑小鸭》、《斑羚飞渡》、《一场青春的宿命》、《假如兔子并未中途睡觉》等课堂与文章的来由。现在,没有孩子围在我的身边听我信口开河地编造故事了,我开始用全新的方式讲述老外婆讲过的故事。

那么,我读过什么书?有什么书我认为是非读不可的呢?

没有!正如我曾经在一个帖里所说的:

任何一本书,都可以被另外至少十本书替代。即使伟大如《圣经》,孔子、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们也并没有阅读过。

最好的阅读是基于个体的传统结构的阅读。一本恰好有百分之三十难懂的书,也许是最好的书;超过百分之五十,恐怕就读不下去了;没有一处障碍的阅读,只能算是消耗时间的消遣罢了。

兄想要获得的,其实不是一个书目,而是一个知识结构的问题。知识结构来自阅读,但又不是简单的阅读所能完成的。一个语文教师的认知结构问题,我个人的看法已经在《成为课程开发者》一文中有了简单的表述,也可以再用另外的表述法表述之:

他应该具备一定的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也就是说,他应该掌握一些阐释学和结构主义、文学新批评的方法。有关的理论书不少,不必全读,不必一定要读哪一本,网上一搜就是。但是要紧的是他自己切实地试着去解读经典的文本(包括小说、诗歌、童话、神话、重大历史事件等),在实践中习得默会知识。

他应该是一个人本主义、人道主义者。这方面的文章更多,比文章好的是追随历史上伟大的人本学者与人道主义者,从他们的故事中体会其精要(如哈维尔,马丁路德•金,耶稣,史怀泽等)。最重要的是他应该在生活中也是一个人本与人道主义者,或者说他是一个人本与人道的实践者。

他应该是一个博学者,能够对更多的领域进行思考。同时更重要的是思考要成为他的生存方式。试图读几本书而拥有智慧是不可能的,我只是努力用整个生命去体验所面对的世界,但醒悟既晚,所得也就有限。

比书更重要的,是人,是心,是灵魂。

还是列一个书单吧,只是这个基于我个体经验的书单,它绝无普遍性与仿效性:

所有著名的童话;

《希腊神话》,《罗马神话》,《中国神话》;

《圣经》及相关阐释作品;

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

鲁迅小说与《野草》;

四大名著;

西方和日本的读得下去(自己觉得有味道的)小说名著,建议先读古典经典,再读现代经典;

泰戈尔、海子、穆旦、里尔克、纪伯伦、惠特曼、波德莱尔等人的诗歌(先读自己喜欢的,不喜欢就放下);

沈从文散文(小说);

《庄子》、《论语》、《大学》、《中庸》、《孙子》等读得下去的诸子作品;

所有喜欢的唐诗宋诗,《人间词话》;

西方哲学名家中选择与自己趣味相近的一至三个,深读之(西方哲学味道全不相同,如叔本华本质是诗人,黑格尔是解剖学家);

《给教师的建议》、《后现代课程观》、《理解课程》、《课程与教师》、《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的目的》等教育名著;

了解结构主义、新批评、后现代,可以读一些西方人编著的综述性著作;

《甘地传》,《苏东坡传》,《史怀泽传》,《李白传》,《马丁路德传》,等。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09:41:17 | 只看该作者
专业发展模式之专业写作



师生共写随笔是新教育实验的传统优秀项目,指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的日常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该项目是新教育实验发轫之初的两大支柱行动之一,已经极大地促进了一大批教师的成长。许多新教育实验学校的教师因为此项行动而开始大量发表文章甚至出版书籍。

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即使在十五期间项目推进比较好的学校,也逐渐遭遇瓶颈,出现困惑。越来越多的教师感觉到写作对于自身的教学帮助不大,对一部分教师而言,写作甚至成了一种负担,许多写作都在低水平重复。类似的现象在学生中也出现了。对于在网上开设主题帖的教师而言,大量上传的随笔无人关注,写得非常寂寞,也逐渐产生了写作倦怠。

因此,十一五期间,我们有必要追问:我们(包括教师与学生)为什么写作?答案或许是显而易见的:通过随笔促进教育教学,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但是,随笔如何促进教育教学与专业化成长?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吗?随笔与教育教学和专业化发展是什么样的关系?发表文章甚至出版书籍能够表明自身的教育教学得到改善吗?怎么样的自觉的写作才能够最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与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写作正是基于师生共写随笔项目的问题,来从教师写作的角度重新思考这些问题。

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共识:

1、随笔并不自动地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和专业化发展,随笔并不是写得越多越好,量的积累并不必然产生质的飞跃,必须通过有效的反思,而有效的反思的前提是真正的理解。

2、发表文章和出版书籍并不代表专业化发展和教育教学生活的有效改进。

3、专业写作主要与教育学、现象学、解释学以及叙事学有关,距离写作学较远。也就是说,专业写作的发展,需要这些学科的知识做支撑。

4、随笔项目不能够脱离其他项目而单独存在。

5、随笔写作的提升,有赖于外力的不断介入,包括阅读以及学习共同体。

我们认为,教师的教育写作可分为如下类型:






教育感悟是教师教育写作的一大类型。十五期间(包括现在),师生共写随笔的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属于教育感悟。这种类型内容广泛,与教育有关的一切随感随想都可能列入其中。

教育叙事是近几年中比较热闹的一个话题。所谓教育叙事,是指教师真实地,尽可能客观地记录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者自己亲身参与的富有价值与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包括个人的教育自传等等。这是另一种意义的“讲故事”,这种故事应该包含一定的情境,问题,意义,并且一定是亲历的。许多的教育感悟之所有不能称为教育叙事,是应该其中有着想像,虚构,以及想当然的评述。更重要的是,许多教育感悟缺乏叙事自觉,往往在叙述过程中遗漏了许多重要的信息,凸显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从而导致了真相被遮蔽或改写。

教育案例也可称为德育案例,是指对包含着教育问题或者教育困境的德育事件进行恰当的描述和深入的分析,从而获得对此类教育事件更深入的理解,由此提升专业化水平。现有的随笔中教育案例极少,绝大部分是不包含问题或者一望而知。教育案例写作和研讨有助于教师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案例是指通过案例形式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许多教师写了大量的教学随笔,但是不能称之为教学案例的原因,在于要么不包含真问题,要么讨论的是假问题,要么缺乏自觉的反省。许多教师缺乏自觉的反省意识,只是通过教学随笔来展示自己的成功的教学技巧,因此这其中大部分可归到教育感悟中去。

师生共写案例主要是指通过师生通过随笔、书信等方式来进行互动交流。师生通过文字进行不断的对话,从而彼此更深入地理解地对方,不断地达成共识,共同走向幸福完整。师生共写随笔是发生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最常见的行为之一,通过此案例的研究,旨在使教师更为自觉,更为专业化,更为持久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我们所讨论的教师专业写作,主要是指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学案例以及师生共写随笔案例的写作。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将教学案例的写作研究与理想课堂项目结合起来进行。

围绕教育案例研究,我们将启动中国典型教育案例库研究。因为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几乎所有在教育当中出现的德育问题和心理问题都曾经在不同的教室,不同的家庭里发生过,这些问题看似纷繁复杂,其实仔细清理,绝大多数问题均可分属于几十个最多不超过一百个主题。集合多个领域的专家,以丰富多样的案例分析做支撑,对这数十个主题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参考的实例以及建议,将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这项研究区别于一般所谓“兵法”或者操作技巧之类的地方在于,它真正是基于学理,基于复杂性情况,从多学科多维度对同一主题进行深入剖析,从而不但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也能够通过案例的阅读运用,极大地促进一线教师的教育学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在未来的几年内,新教育专业写作研究将与即将运行的新教育杂志结合起来进行。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09:42:15 | 只看该作者
附录一:

放弃一次公正

主持人语:

  这是一个让教师陷入两难的教育案例,爱心与公正,谅解与规则,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越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地方,越需要高度的教育智慧。

教育案例:

在我的面前摊着几张纸。一张打草稿用的毛边纸上,是女孩特有的清秀笔迹,却有着多次的涂划与修改;另一张女孩喜欢用的漂亮的彩色信笺上,是我的又黑又粗的钢笔字迹;还有两张是一封信,刚才清秀的笔迹现在移到了彩色的信笺上。这就是今天的故事,也是今天的难题,与作弊有关。

那张毛边纸上,写着这样的字样:

“监考老师您好:

“我知道我刚才的行为很无耻,作为一名女生,真不该这样,我现在感到无地自容。我也不是不会做,而是(涂改)……请你给我留个面子好吗?我现在是连题也做不下去了,您只要在那张纸上记下我的名字,我的这一学科就成了零分。我无法想象,我的心无法平静,我会永远记住这次作弊的经历,对不起,给我一次机会好吗?谢谢!”

看到这字迹,我就想起那个和字迹一样清秀的女孩,但是她却是因为“作弊”,走入我的视野的。

当时我在那个班监考,除了偶尔有男生转笔掉地的声音,一切平静。但在我走过一个女孩的身边时,她陡然吃了一惊,同时我也发现了她试卷下的一张小纸片,圆珠笔写着题序,钢笔写着答案……

后来,在我再度走过她身边的时候,就接到了这张纸,――其实,没有这张纸,我已经在感到为难。她竟然不知道,这次考试作弊一经查实,就不仅仅是该学科作零分处理,而且还将在公告处贴作“警告”处分,上午我班的一名学生,就因为作弊,已经被高高地记在那儿示众了。

我决定在她的字后面加几句话:

“我一直在观察你,试图了解一名看上去挺出色的同学这样做的原因。

“我知道我的‘公正’或者‘隐瞒’已经注定都将是一种‘错误’,我也不知道哪一种选择才是我的正确选择,也许我可以想想,犯一个小小的错误,只要这错误能够换来你一生的教训、诚信与成功。”

我把草稿纸还给她,她在将交试卷的时候,又把它递给我,写着:

“我会时刻记住您的话,现在我的心一直平静不下来。我很惭愧,我真的再也不敢了。”

我终于没有将这件事张扬出去,是我仍然担心自己的好心的错误会不会只是犯下一更大的错误。所以傍晚坐在教室里陪学生一道看书休息的时候,我像旁边的同学要了一张信笺,想写个便条给那个学生:

“我不想知道这究竟是你的第几次作弊,但我真心希望这是你的最后一次作弊--也许不可能,但请你记住,有一个陌生的人曾经这样为你希望过。

“作弊,也许会带来一些眼前的好处,但它只不过是饮鸩止渴,或者像卖掉祖传老宅中的财宝去换取眼前的一点小钱一样愚不可及。如果你还是一个有诚心的想要上进的人,它就不可能为你带来真正的快乐,因为即使是高分和成功,也只会带给你羞愧和自我谴责,而且,它不可能帮你度过中考和高考,进入你理想的大学,找到你理想的朋友和爱人……

“多说这些有何益呢?其实我想说的很简单:这次,我班的一个同学已经因为同样的原因,将自己的名字耻辱地写在了公告栏,并且将带一张O分的试卷,去面对父母的目光。

“不要责怪这个世界的残酷,地雷手一生只能犯一次错误。有许多时候,我们也是。

“事情发生后,我一直观察着你,你的侧影很清秀,你的笔迹很端正清楚,尤其是你写在白纸上的勉励自己的那几行字,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告诉我,这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女孩,你值得为此犯一次错误,你暂时地放弃公正,也许换来的,是她一生的诚实与成功。

“我错了吗?--不要回答我,因为它需要长长的一生。”

但是就是我还未能够送出便笺的时候,她的老班找到我,说是想了解一下这件事的经过,同时他给我浏览了一下这个女生刚刚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说,她是接到同学的标着题序的纸条,就写下了答案,她不想供出她的同学,但她更不想为此招到全班同学――尤其是男生的唾骂。

是吗?真的如此吗?我的心突然地光明起来,因为,我已经知道,我的一个小小错误,确实已经换来了更为贵重的代价。因为她已经在友谊和作弊之间,进行了慎重的选择,她既没有用友谊掩盖了客观的公正,也没有为公正牺牲自己的友谊,她能够用自己的忏悔来试图挽回友人和自己的过错,能够自己一人来承担自己也犯错于其间的罪过,这至少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因为这里依然有着善,有着真,也有着感情。

但是,这仍然是远远不够的啊。

如果这个故事中,仍然有着某种虚构,只为了减轻身上的罪过和自我的谴责。

如果因为逃脱了公告栏上的羞辱,然后就为此而暗自庆幸起来。

如果在某一个下次,这样的故事被重新上演……

我知道,我仍然只是在赌一把,赌人性中的阳光,会不会随着岁月而渐渐淡去。

(有删节,供稿:新教育研究中心 干国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09:43:18 | 只看该作者
网友声音:

东方欲晓:

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也许会罚掉自己100元人民币,然后用这100元做一个牌子挂在教室里,告诉学生们“我”这个老师因为“包庇”一个作弊的学生受罚了,但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受罚洗刷学生的污点,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走好今后的路。

樟树

那么那位被0分的学生,他会不会很委屈?既然是规定就要执行,作弊是要被警告的,否则对其他孩子就不公平。她该为她的行为负责任,但这些得在做出公正的决定之后好好处理。

Fax:

我赞成干老师的做法。惩戒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关键是能撼动那个学生的灵魂,让她真的觉得作弊是错的,从心里真正愿意改正。惩戒只能威慑那个学生,让她不敢再作弊,或者另找一个机会继续作弊。当然有时候老师会用对某个学生的惩戒威慑其他学生。但我觉得这种惩戒也必须是在学生的心理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的。如果干老师按学校规定做出处罚,肯定会给那个女孩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也许她就会一蹶不振。就像如果老师发现班上有某个同学偷东西一样,一般只是采取私下教育的方式,而不是把这件事公布于众,让大家都来唾弃他,因为这样可能会把这个学生推向另一个极端,对他心理的伤害是极大的。当然如果干老师能说服这个女孩有勇气承担自己的错误所带来的种种后果,那更完美。但世事往往难以两全。教育也必须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只要能从心理上真正帮助那个女孩走出了误区就足够了。

徐莉:

我经常被类似的事情折磨,因为我既不愿太过严苛,更不愿被恶意的愚弄。当然我更倾向于前者,宽恕,然后自己承担突破规则的不安和自我谴责。但我发现,一旦学生发现我会无原则的“原谅”,就会动摇他们对我的信赖。于是我偶尔也会公事公办。问题在于,我什么时候会放他们一马,什么时候会公事公办。这个问题让我觉得害怕,我认为自己如果缺乏理性的自省,就难免陷入另一种不公正。我不喜欢过于严格,严格会铸造优秀,但是严格本身的局限就是有人要成为残忍的牺牲。回转身,我嘲笑自己无原则的温情。

龚向明:



和几乎所有的学校一样,你的学校要对考试作弊的学生“警告”处分。

也和几乎所有的法庭一样,“警告”既是对有罪者的一种惩戒,也是对暂时无罪者的一次警示。

对于人,学校解决不了的问题才会留给法庭去解决。

当学校需要启动处分学生的程序时,学校也就不再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了,因为学校退化成了法庭。



法官是应该公正的。

但是,你是教师,一个真正的教师,你有比公正更高的价值追求——对每个孩子的责任。

一个孩子,无论她或他是不是很清秀或很俊朗,都不应是为了“骇猴”而被杀戮的“木鸡”。

他们都是需要人文关怀的人!

人文关怀需要对话,平等地对话,真诚地对话。有错的孩子没有罪,我们和他们对话与和没错的孩子对话是一样的。

我们不一定能如干老师你那样说得机智,说得漂亮,但我们还是应该选择和他们对话,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作为法官,你的隐瞒是一种错误;作为教师,你的隐瞒是一种责任。

你的确是一个真正的教师。



如果你的真诚面对的是虚构的故事,如果你的真诚面对的是暗自的庆幸,如果你的真诚无法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你会为自己的真诚后悔吗?

甘地不以暴力抗恶,这在政治上可能是幼稚的,但他即使失败,也不后悔,他是彻底的。

教育是真诚的事业!

真诚无价,彻底的真诚不存在“值”与“不值”的问题。

所以教育需要圣徒,像甘地一样的圣徒,而不是需要赌徒。

在这个世道上,你是幸运的,你的真诚收获了一份真诚,你的佛心启发了一片慧心。

我们的确无法保证所有的善因都得善果,但是,既然我们已经决定真诚地面对,我们应该做一个无悔的圣徒。

专家视点:

这是个在教育场景中经常发生的事件,也是许多老师都曾遇到过的教育场景:面对学生的作弊现象,每个老师都曾有过类似的矛盾冲突:既为学生的作弊行为感到气愤,因为它触犯了监考教师的权威,无视学校的纪律,被认为是可耻的行为,是不可饶恕的。同时,作为教师,也会有宽恕之心,恻隐之心,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善良的或向善的一面,尤其是面对学生诚恳的认错态度时,“放弃一次公正”,给孩子一个允许犯错或改正错误的机会,也许会改变孩子的一生。说它是一个教育场景,在于教师不同的处理态度和做法,可能会影响或改变孩子的一生。处分学生,可能是最简单的处理方法,而且在学校制度的层面,无疑是有充分的理由的,但是,在于老师的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的与其说是犯错学生的内疚、矛盾和痛苦,不如说是于老师作出艰难选择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对学生的不忍之心:“这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女孩,你值得为此犯一次错误,你暂时地放弃公正,也许换来的,是她一生的诚实与成功。”其实,在这里,我们更多的是看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危机:对于今天的教师,还有多少人相信学生内心深处的善良,相信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渴望理解、尊重和信任。在这个故事中,与其说,我们发现了学生身上可贵的品质,如主动承担责任,“自己有错,就不要指责别人的错。”不如说,是我们发现了教师内心善良的品质。与其说,教师需要发现学生内心善良的种子,不如说,作为教师,如何发现自己内心的善的力量,去唤醒学生内心沉睡的美德,并使之发扬光大,影响到学生未来的一生。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齐学红)

注:此文曾刊发于《河南教育》“新教育例话”专栏,主持人魏智渊。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09:44:19 | 只看该作者
附录二:

这个命题不成立



主持人语:

随笔,记录着学生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理解学生的周记,就是理解学生的心灵与精神世界。为师者解读与回复学生的随笔,蕴含着自我的理解力与教育思考力。专业教师需要有敏锐的教育洞察力。“好爸爸的命题”是否成立呢?期待你的阅读与思考。



教育案例:

     一日改作,发现一篇颇有新意的周记《这个命题不成立》,全文如下:

     紧张的初三生活,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连米饭都散发出一股火药味。周末的饭桌,爸爸还是不放过我。
    “能满足的都满足你了,我已经尽到做爸爸的责任了,你要……”,爸爸一边往我的碗里夹菜,一边开始了他的狂轰滥炸。
    这一切,我都习惯了。
    最后,妈妈高瞻远瞩,作了总结:爸爸为你操碎了心,有这么好的爸爸,你该努力学习啊!
    兰帆的爸爸真是好爸爸?枕着沙发的扶手,我展开了艰难的求证。
    已知:兰江泉是兰帆的爸爸
    求证:兰江泉是好爸爸
    证明:好爸爸必须拥有以下四条:有钱、有权、有品位、有相貌,方可称作“四有新人”(兰氏定律)。
    1、他没有钱。除了仅仅能够送兰帆上学,他无法再为我添置许多新衣、昂贵的参考书或者课外书籍。
    2、他没有权。因此,他既不能作为兰帆向同学炫耀的资本,更不能为我赢得在班级里的特殊照顾。
    3、他虽有文化,但没品位。他只会哼几首老歌,每天准时收看新闻,而对于女儿的疑问总是很少作出合理的解答,兰帆觉得很难与其沟通。
    4、他相貌平平,长得不够handsome,还腆着一个“将军肚”。虽然有一双大眼睛和一个挺直的鼻子,外加一米八的身高,但他舍不得遗传给兰帆。
    结论:兰江泉同志四条件无一具备,当属“四无旧人”,“好爸爸”命题不成立。
    读罢全文,良久沉思。
    想起兰帆的爸爸。兰江泉同志在灵溪城西办事处上班,一米八的个头,在二班的家长会上接触过几次,豪爽干练,知书达礼,口才相当不错。初一时,作为家长代表之一,力陈矮房子之弊,最终促成学校改变计划,使初一四个班的新生搬入新综合楼就读;初二时,就班级现状提出自己的独到分析,为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出谋划策,引起广大家长的共鸣。这样的家长,当会教子有方。
    想起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出生于三十年代,四十得子,喜不自胜。当过主任,当过经理,当过书记,是苍南县首届人大代表,五十八岁以主任科员待遇退休。一生清廉,无所建树。套用今天的“兰氏定律”,我爸必属“四无”人员无疑。

    想起兰帆。女孩的十五六岁,正是幻想与叛逆交织的季节,我自然无法也不能要求她以我的人生历练来领略体味父爱。我欣赏她的文笔和这种创意的表达,尽管“兰氏定律”漏洞百出,满带世俗与功利,但它至少是一个孩子对父爱的真实解读,是一个时代在孩子身上打下的无奈烙印。更可怕的是,这很可能不是个别人的想法,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假如不加引导,任其泛滥,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将会产生负面影响。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兰帆剔除“兰氏定律”的消极因素,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另立评判标准,重新认识他的爸爸。根据教育经验我知道,此时一本正经的道德说教是不起作用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最好的办法是让兰帆爸爸就此文与女儿交流,达成共识。那么,作为老师,我能为兰帆做些什么呢?
    两个班级的周记已经批阅完毕,就兰帆这本的评语栏一直空着。
    几天后的冬至,金老师向我约稿,不好推辞,搜肠刮肚之后,没有新作,才猛然想起兰帆的这篇周记。匆促执笔,成就此文,权当是教育随笔吧。
    行文至此,突然有了给兰帆写评语的冲动:
这个命题不成立
    已知:兰帆说兰江泉不是好爸爸
    求证:这个命题不成立
   证明:
   1、爸爸没钱给你添置许多新衣和昂贵的书籍。请注意,是“许多”和“昂贵”,这是爸爸为你节省穿衣和做题的时间,是“减负”。
    2、爸爸没有“权利”供你炫耀、赢得照顾。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是爸爸在砥砺你的斗志,是“磨练”。
    3、爸爸有文化没品位很少解答你的疑惑。这是爸爸相信女儿的能力,他不想你的脑袋长在他的脖子上,让你学会思考,是“信任”。
    4、爸爸舍不得把俊逸的基因遗传给你,那是因为自古红颜多祸水,爸爸不想你为外界所纷扰,让你静心学习,是“呵护”。
    综上所述,兰江泉是个好爸爸。而兰帆却说兰江泉不是好爸爸。
    结论:这个命题不成立。

(有删节,案例提供: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一中 赖联群)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09:45: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圆桌]

摩西:

如果说案例中的这个孩子有“病”的话,我以为,老师作为“医生”,至少是没有对症下药的。

首先,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是:是否是好爸爸,到底是谁说了算?即使不是孩子完全说了算,至少也不是一个没有站在孩子角度,并不明白孩子感受的老师说了算。赖老师提出的几个好爸爸的理由,其实是站在一个教师的角度上,以成人的标准来判定的。

其次,赖老师提起了自己的父亲,以及自己对父亲的感恩。这种真情是令人钦佩的,但是,必须明白的是,爱,需要时间,领会爱,更需要时间,而报答爱,几乎都是没有时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几乎是不变的规律。因此,没有必要一定要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在爱上,拔苗助长其实也是有害的。

第三,赖老师评语里面的几个理由,更多是出自自己的揣测,我担心孩子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涌上心头的不是感激,而是嘲笑。



江南秋:

这篇文章可以有两个层次地看法,一是班主任,一是语文老师。赖老师是二者兼而有之,本来是优势,似乎到了这里就成了劣势。如果从语文的角度——作文的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论证,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些光明的地方。而班主任,时时刻刻都想到的是做思想和教育工作,我也如此。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不给学生以缓冲的时间?我们为什么不允许学生暂时拥有这种想法?背后是什么?是我们的功利,是我们的私心,是我们遇事缺少最基本的个人判断,或是不会判断,而是下意识地要判断?还是其他?要考虑班主任的反思精神问题。



郭初阳:

要是能扣住“四有新人”概念,进行分析研讨,进行原来“四有新人”概念的比照,文章就更有意思了。

假如兰兰是我班级的学生,我会面谈!交流彼此对父亲的看法.也许孩子只是谐谑。让她读纪伯伦《先知论孩子》,刘亮程《寒风响彻》。对于本案例的评论文章,不妨名为《当幽默精神遇到道德关怀》。



大潮河:

也许有人会说,关于家长的观念问题,赖老师说到了,就是“解铃还须系铃人,最好的办法是让兰帆爸爸就此文与女儿交流,达成共识”。不管赖老师这样的想法是否促其转化为行动,但是,在学生的评语中应该涉及这个问题。也许有人又会说,赖老师的评语带有幽默性,但是,我看到的不是幽默,而是其教育思考力的欠缺,是把脉不准,随意下药。



陈晓东:

案例中反映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有一定的代表性,应该说,问题的捕捉还是可以的。但是,案例中除了空泛的议论却没有实质的内容,只是到了最后,才写到有了“给兰帆写评语的冲动”,以和兰帆同样的方式来证明“这个命题不成立”。问题是,“证明”之后孩子有什么反映?这种方式起到的效果如何?师生之间在思维方式和观念上又产生了哪些冲突?如何沟通?从这则案例中是看不出来的,这样也就无从进行深入的剖析。

干国祥:

聆听年轻心灵的委婉倾诉(节选)

第一遍读这个案例,心里微微一颤,感觉什么地方有些不对劲。再读,发现这个案例里,老师“固执”地用自己的经历和思想误读了学生的文章,单方面地曲解孩子的心灵,却并没有注意细细地倾听,一颗年轻心灵在字里行间隐藏着的委婉倾诉、细细挣扎。再说简单些,就是教师误读了学生,误判了学生,进而用惯性的道德说教,抹去了一次真诚倾诉中的细腻情感。

让我们不带任何偏见地细读这篇周记,我们难道不能感觉到,作者在写这篇周记的过程中,嘴角始终含着一丝狡黠的笑意?她又怎么可能一边带着这种创造时的笑意,一边对自己的父亲进行残酷的批判?

如果我们再细读周记,我们将注意到以后这些词语背后有着更细微的东西:“爸爸一边往我的碗里夹菜,一边开始了他的狂轰滥炸”,“这一切,我都习惯了”(这一切,既指教育,也指夹菜),“最后,妈妈高瞻远瞩,作了总结:爸爸为你操碎了心” (非常巧妙,是第三者——妈妈作了旁观者式的总结),“兰帆的爸爸真是好爸爸?枕着沙发的扶手,我展开了艰难的求证” (“艰难”二字背后有着丰富的情感),“虽然有一双大眼睛和一个挺直的鼻子,外加一米八的身高,但他舍不得遗传给兰帆” (幽默与爱意全在此), “兰江泉同志四条件无一具备,当属‘四无旧人’,‘好爸爸’命题不成立” (艰难求证的目的,不是批判,而是一场家庭嘴角中的“抵抗”)……

原来如此!我们怎么能够读不出这竟然是一篇用曲笔歌赞父亲的深情脉脉的好文章!

这篇文章内在的逻辑本是这样的:父亲只是个如此平凡的人呐,他没有财富,没有权力,没有太高的文化,也没有今日少年追慕的明星般的容姿,他只是个过时的“旧人”而已。可是,他用尽自己的一切力量支撑着家庭,供养着女儿求学,教育着女儿上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虽然父亲什么都没有,可是如果上帝决定要替“我”换一个全新的父亲,“我”却不会答应他。

是的,只差最后一段,最后一句:“只是有一天若上帝决定给我换一个父亲,我想我彻夜难眠之后,会痛苦地告诉上帝——我不答应。”

只要加上一直流淌于字里行间,萦绕于眉间心上的这几句话,这篇文章的立意就显得如此明白。只是,这样的“歌颂”,虽然让老师读来轻松了,事实上却反而削弱了作者内心的细腻,使文章显得落俗,而且,也过于简单地抹去了确实存在于作者内心的些微痛楚与挣扎。

这本来就不是一篇交上来完成教师布置的,来对父亲进行歌颂的作文,而是一篇作者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内心一刹那间丰富、复杂、矛盾的感受的性情文字。作者既想表达出真切的爱,又想表达出同样真切的失望与忧伤——所有的道理她并非不知道,只是她想让自己作一次独特的诉说。

如果周记(日记)不能成为心灵的独白,而只能成为道德的长跑——进行思想道德上严格的自我教育;不能流露出一点点私心杂念,而只能大公无私、阳光灿烂,这样的写作将是一件多么虚伪与可怕的事情!

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这篇教育随笔中至少暴露出两大问题:

一是没有认真倾听孩子的倾诉,因自己的草率而误读了孩子,将本该肯定的事,当作一件要批评、修正的坏事来处理了;

二是没有真正认识到周记(日记)的作用,或者说没有深入理解新教育实验师生共写随笔的意义——用笔相互编织有意义的教育生活,而只将它作为一个道德训化的工具来使用了。

相比之下,第一个问题看似严重,却只是一次偶发事件,毕竟任何误解与错误都是难免的,都是可以改正的;后一个问题倒可能是日常性的,因而也是根本性的。也就是说,即便是这篇周记真的是反映出一个女儿对平凡父亲的失望,教师也不能轻易地将之作为批判一个学生的“罪证”,并据此作出严厉的道德判罚。

我曾经在《日记:是“道德长跑”,还是“心灵独白”?》一文中分析过:自从魏书生将“写日记”称为“道德长跑” ,并将他的成功经验公布于世之后,“道德长跑”便风行大陆教育数十年而至今不衰。关于“道德长跑”的目的与方法,魏老师的一句话可以概括之:“我们以高尚、昂扬、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那我们就会生活在高尚、昂扬、乐观的生活之中。” 或者:“我常想,人这一辈子如果不背叛自己童年、少年时心灵深处真善美的一面,坚持自己那时勤奋上进的好习惯,那么每个人都会成为杰出的人。”

就这样,我们——富有责任心的父亲、母亲和教师——开始为孩子的成长设计一个安全的塑胶跑道,孩子在家长与老师的陪练与助跑 (师生共写随笔)下,开始了虽然安全,却全无诗意的“步行”(而不是探索)。

我提倡:日记,让孩子的心灵按照它真实的样子而不是按照成人希望的样子呈现自己。

我希望:日记,它应该可以替灵魂中被道德排斥的事物说话,或者至少让它们拥有一个言说自己的机会。它首先应该是真正的心灵独白,喁喁独语。 其次,它是对阅读者的一次真诚邀请,它不是为了坦白私念请你批判,而是请求你来认真地倾听:一颗年轻的心,曾经在那个时刻,有过怎么的矛盾与挣扎。

注:此文即将刊发于《河南教育》“新教育例话”专栏,主持人林日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5 03:13 , Processed in 0.0820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