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教育==完全读本 《教师之友网》辑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10:08:12 | 只看该作者
新教育精神

——在江苏省新教育研究会成立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朱永新



    今天我要讲“新教育精神”,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呢?我昨天收到一份杂志《焦作新教育简报》,很坦率地说,看了这份杂志我流泪了。焦作今年三月份才开始启动新教育实验,但是这几个月的时间,在焦作掀起了新教育的风暴。焦作的校长们和父母亲的投入让我感动。他们六十多位“毛虫”的主题贴、随笔写得非常精彩,其中有个老师是一位退下来的教科所长,他写了一篇文章,说:“我已经风烛残年,后半生就交给新教育。”他还说:“真正让我动心的不是新教育本身,而是新教育的精神。”他说他想到了《如果我能是一颗星,免于哀伤》这首诗中的句子:“‘如果我是一颗星,我就不虚此生;如果我能够解除一个人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伤心,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我就不虚此生。’而新教育的精神便是如此,我愿意做一个不虚此生的人。”我看到他的这一段话,我就在想什么是新教育的精神?所以我就想了四句话,这四句话还不是最终的定稿,我想我们来一起完善它。

    新教育的精神就是:第一、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理想主义”;第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田野意识”;第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合作精神”;第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公益情怀”。这四个方面是我们新教育实验目前所追求的质朴精神。我想对这四个精神做一些简要的解释。

   

一、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



    新教育精神在他的四种内涵中最重要的就是理想。我们曾经称新教育实验是理想的教育实验。新教育人是纯粹的人,是为了理想而活着的人,是为了帮助人类不断地走向崇高从而也让自己不断走向崇高的人。新教育人,是有责任感的人,他知道他的每一份付出,都会悄悄影响世界;他知道一个世界,需要有一群擦星星的人。新教育人是乐于奉献的人,他愿意把自己的青春,把自己的智慧奉献给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新教育人是执着的人,是坚韧的人,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挫折,碰到什么样的打击,我们仍然会坚定地往前走。我觉得这就是新教育的理想精神。

    最近我编了一本小书叫《改变,从阅读开始》,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重塑心的文化”。在这本书里面我选了章太炎先生的一篇文章《“我”有多大》,章太炎先生终老于苏州,他一生特立独行,有人称他为疯子。其实也有人称我为疯子,说我们新教育实验是一群傻子跟着一个疯子。但是人家称章太炎为疯子,他不但不生气,而且很开心。章太炎说,大凡非常的人,也就是有创造性的人,不是神经病的人,断不能想,就是能想也不能说,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候,没有精神病的人断不能百折不回。自古以来,有大学问成大事业的人,为了这个缘故,他自己承认自己有神经病,也愿意各位同志个个也有一两分神经病。他说,近来传说某某有神经病,某某也有神经病,他说,不怕有神经病,只怕富贵利禄当面出现的时候,那神经病立刻就好了,那是要不得的。事实上,我觉得,这种神经病是加引号的神经病,它实际上是一种执着的精神。没有这样一种执着的精神,没有这样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不要做新教育。所以新教育最后必然是大浪淘沙,几百所学校也许最后留下的只有几十所学校,几所学校。没有关系,我说,只要有一个人在坚守着新教育,新教育就能成功,一定能成功。所以新教育这种执着的精神,这样一种理想的情怀,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的团队,干国祥、马玲,包括杜涛,他们在甘肃起早带晚,中午不吃饭,就那么和一线的老师在一起辛勤地工作着,没有追求理想的精神是做不到的。他们比过去的收入少很多,但是他们就是冲着这份理想过来的。所以,我觉得,新教育人这样一种追求理想的精神是我们今后要极力去提倡的。

   

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



    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当下中国教育最缺少的就是一种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我有一个朋友发了一个邮件给我,他说:“当下有三种人:官人、学人、农人。”官人,就是做官的人。我也算是个官人。学人,学者,做研究的人。农人,在田间耕作的人。他说,新教育如果只有官人和学人,永远不能成功,新教育需要农人,需要把两条腿深深扎到泥巴里的人,需要每天深入课堂与孩子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的人。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是个有名的特级教师,前一段时间我和她联络,我和她说,我希望她能少出去讲学,甚至少写一点文章,能够沉下心来读书思考。我说,“只有真正润泽你的孩子,才能润泽你自己。”一个真正能成就的大教育家,他必定是深深地、认真地、努力地在每一天去润泽他的课堂,他的学生,最后才能成就他自己。

    事实上,我们知道,经过大浪淘沙,历史上留下的那些伟大的教育家几乎都是行动家。我读过梁漱溟先生的很多书,最近我读了他的一篇传记,叫《孤寂与落寞》。我专门写了一篇读后感。梁先生说,他根本不是学问家,而是行动家。其实,真正教育史上最后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行动家,或者说,他们都是学问家加行动家。所以,新教育必须要有强烈的田野意识,关起门来做研究,高谈阔论来做研究,最后是做不出名堂的。新教育最后一定要走进课堂,我们今后评论文也好,搞活动也好,一定要强调是真正来自‘田野’的东西。我们师生共写随笔,不是去培养作家,也不是写美文的妙手,而是培养真正记录自己每天教育生活、教育行动的人。你只有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这是新教育实验就师生共写随笔的一个最真实的想法。

    所以,我们新教育人,一定要沉下心来,用宁静的心认真地思考每天的教育生活。这种田野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最近我看了一些评论国内外知识分子的文章,其中写到关于印度的知识分子,那篇文章介绍了很多印度的知名教授,他们不是满足于出来做讲座,坐飞机,满天讲学,而是实实在在地走进“田野”。文章介绍了一个新德里著名大学的教授,去接中国的一个著名学者,拎了一个小箱子,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我们的教授一般不太会拎一个小箱子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去接一个外国的教授。这位记者说,我看他就是一个苦力的样子,长期奔走于“田间山野”,为了自己心中的一个目标。他还说,或许,当年的甘地也是如此,布衣赤脚地奔波。知识分子和田野接触的情怀是非常值得我们新教育人去学习的。

   

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



    我们新教育实验在运城会议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共读共写共生活。共同体的概念已经是我们新教育实验一个非常显著的标志。如果说理想代表我们的追求,田野代表着我们的行动,合作就代表着新教育的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的方式。新教育实验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所以我希望,今后新教育人不要有什么官衔的称呼,比如,许新海,我们也不要称他为理事长,就是称“老师”。“老师”成为我们新教育人在任何场合下共同的称呼。在许多场合下,直呼其名或者某某兄某某君也未尝不可。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包括我也是。我觉得新教育人永远没有高低贫贱之分,而是在各个岗位上,为新教育作自己的贡献。因为只有平等了,你才不会盛势凌人,才不会俯视这个群体,而是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才能敢于“吵架”,敢于辩论。

    我非常感动,我们在新教育沙龙——相约星期二的时候,新教育的很多人经常和我吵架,比如干国祥,铁皮鼓等,现在他们依然和我吵架,不过,我很开心。为什么?因为我觉得,他们没有把我当作是发起人,更没有把我当作是市长,他就是觉得,你朱老师和我们是一样的。新教育实验,没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是不能求真的,求真的前提就是平等,新教育就是求真的事业。求真,就是需要科学与民主的精神。有问题,可以放在桌面上讲,桌面上交流,可以推心置腹,也可以拍案而起。但是讨论完了,还是好朋友,还需要合作。

    我经常对新教育的朋友说,现在的这个世界,已经不是一个人做事业的时代,任何一个人,你再能干,也是走不远的。我和干国祥说:“你很能干,的确很能干,但是你一个人是走不远的,要有一个团队,需要一个群体。”团队的意识、群体的意识是我们新教育人牢牢记在心头的。这个团队是基于一个共同愿景的团队,拥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是一个只问真理的团队,不屈服任何一个庸俗的关系和行政的压力。我们新教育人应该追求这样一种团队精神,只在这样一个团队里面,你才能够成长。

    有人把我们研究中心的团队称之为魔鬼团队,的确是这样。我就观察过两个人,一个是马玲,一个巍巍中条,就是高溧霞。你看,这两个人,到新教育团队不到两年,他们的成长,可以说,大学里面,带一个博士生,硕士生,都不可能成长那么快,因为我带的博士生,硕士生有很多啊,我不断地把我的博士生、硕士生赶到这个团队里去。要考我的博士可以,必须到新教育研究院里去,到课堂去,和研究中心的人生活在一起。你看他们是怎么工作的,每个星期共同讨论,教育完全成为他们非常充实的幸福而完整的生活。我记得高溧霞,一开始的文章应该说没有多少才气,而现在成为新教育一个非常有思想的小专家。马玲这几年的进步,她对童书的理解,敬业的精神,一直让我非常感动。

    我认为,新教育非常需要有团队的精神,新教育实验的学校,要学会组织团队。今天来了很多校长,包括昆山玉峰的周建华校长,上次我去他的学校,我说,光有一个校长全心去推新教育是不够,不组建真正意义上的新教育团队是不行的。我们就是真正要有那么一群人,把新教育作为自己的生命,作为自己的理想,整天想着是新教育的事业,才能把事情做好。在一个团队中,他们能够相互鞭策,相互影响。张硕果老师,河南焦作市教科所的一个普通老师,在教育局领导和老所长的支持下,把整个焦作的新教育实验给撬动起来了。她说,新教育期待种子开花,但是决不会去温暖一块石头。我觉得,其实石头也是需要去温暖的。

    我希望,历史上今后不是记住朱永新一个人,而是记住新教育的一群人。无数的新教育人,共同在为这个事业做努力。江苏省教育学会的周德藩会长这几年一直在推动科学认读,主要是学前和小学初期的识字与阅读教育。他表示,愿意和新教育紧密地合作,把科学认读作为新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一起来努力,一起来开发,我们就可以进行一些新的合作。用张硕果老师的话来说,我们是在寻找“相同尺码的人”。我想,一定要有团队的意识,合作的精神。参与新教育实验有早有晚,有先有后,作出的贡献有大有小,这些我觉得都无所谓,只要我们曾经拥有过,曾经经历过,因为这个事业作出过我们的一份贡献,那就够了。不要去计较个人得失,而是在这个团队中成长起来。

   

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



    昨天,我给一个朋友发去我小孩的一篇文章,我这个朋友很喜欢朱墨的文章。他看了以后,今天早晨给我发了一个邮件,他这么说:“我相信有一天,他真实地感受到整个社会中存在着苦难、不公的时候,或许,他在漫长的岁月中孕育的这种敏感,会让他在一次又一次的内心的折磨之后,获得的一种新的理想,从而真正地意识到,一个人的生命只有融入更多人的生命,才能够真正地获得更多的意义。而一颗伟大的灵魂,只能够用这样一种方法来炼就。”这位朋友的话让我很感动,实际上说的就是,我们需要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

    新教育人经常讲自己是擦星族,我也经常说,我们也可以改变世界,事实上很多情况下,改变世界的都是那些极其普通的人。我给大家推荐过一本书《如何改变世界》,这里出现的人物都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都是普通的教师,普通的律师,普通的医生,有些是普通的母亲。在美国,有个叫斯兰姆的男人,他帮助了数以千计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中学生进入大学;在南非,有个叫波萨的女人,她发展了一种以家庭为基础的艾滋病病例的护理模式,改变了政府的卫生医疗政策;在巴西,有一个叫罗沙的人他帮助了数以万计的边远农村的居民用上了电,使巴西无数大草原的环境得到了保护;在印度,有个叫彼得莫莉亚的人创造了儿童热线,给流浪儿童提供了24小时的救援;在美国有个叫格兰特的人,他推出了一个全球儿童免疫的行动,挽救了五百多个儿童的生命。这些都是普通工作者。事实上,大家在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心灵的教育》这部片子的时候,里面的许多老师不也是普通的人吗?说老实话,采访我们的时候比那些老师时间用的长得多,采访我用了四个多小时,电视里就用了几句话;采访苏州市教育局长两个小时,就用了一句话,但是,他们最关注的就是那些最普通的人。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大爱让世界亮起来》。介绍的是台湾慈济人如何耕耘爱的田野的故事。种爱得爱,新教育实验从第一天就是用爱的情怀开始自己的公益行动的,就是用公益的精神开展教育实验的。最早,我跟李镇西等一批人去西部支教,后来我们在灵山基金会的支持下,已经非常有效的形成了特殊的支教模式。我们从今年要启动“新教育种子计划”“新教育移动图书馆计划”等,这都是新教育的公益行动。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现在有两个强大的后盾,一个是无锡的灵山基金会,在北京清华大学的会议上,灵山基金会正式与我们签订了协议,拨给新教育实验500万用于做新教育公益事业,吴国平先生前几天还碰到我,和我说,只要新教育事业需要,他们全力以赴支持。在他们的支持下,现在我们实验区的培训工作,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培训工作,几次西部行,所有的路费、吃饭的钱都是自己掏,没有用当地的一分钱。当地的几十万的图书,也都是我们赠送的。我们没把这些钱用来改善研究人员的待遇,没有用来做其它事情,而是去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还有一个是台湾的“慈济”,他们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组织,他们的宣言是这么说的:“我们的理想是以慈悲喜舍之心,起救苦救难之行,与乐拔苦,缔造清新洁净的慈济世界。我们的方法是以理事圆融之智慧,力邀天下善士,同耕一方福田;勤植万蕊心莲,同造爱的社会”。虽然它是一个宗教的组织,但是我觉得它的这种公益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慈济用200万基金购买了我们新教育的儿童图书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同时我们知道,还有一群帮助我们新教育的企业家,如台湾的营伟华女士,上海年轻企业家王海波先生,营伟华女士把她自己在公司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捐给了新教育,王海波先生一次性给新教育两百万成立鼎新教育基金会,而且他来负责运营这个基金会,帮助新教育以钱来生钱,帮助新教育发展。

    我觉得,当一群拥有公益情怀的人聚集在一起,新教育可以作出更大的事业出来。新教育的公益活动,已经产生了现实的深刻的影响力。在贵州凤冈,一批老师已经投入了新教育,一群孩子已经在悄悄地变化与成长,当地的教育品质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所以,中国教育的变革,应在农村边远地区,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地方发生变化,那才能说中国的教育在变革。

    最后,我把我的一位朋友写给我的一段话,作为今天发言的结尾。他说:“以您为首的新教育是‘上帝的选民’,是上帝选出来承担责任的。这样理解,一切的付出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所以,我想,我们新教育人,应该心中有理想,扎扎实实植根于田野之中,怀抱着一种合作的精神,努力作出一番公益的事业,去成就我们的人生,去成就我们的教育,去成就我们的民族。这就是我们的使命,这就是新教育精神的本质内涵。
42#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10:09:39 | 只看该作者
解读新教育精神



□朱寅年



11月24日,在江苏海门举行的江苏新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会议上,朱永新老师临时取消了关于阅读的报告,而改为讲前一天晚上思考的新教育精神的报告。应该说,对新教育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报告,概括和总结了新教育人与众不同的精神特质和追求。

在报告中,朱老师说,新教育的精神就是:第一、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理想主义”;第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田野意识”;第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合作精神”;第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公益情怀”。这四个方面是我们新教育实验目前所追求的质朴精神。

朱老师强调,新教育人心中有理想,扎扎实实扎根于田野之中,抱着一种合作的精神,作出一番公益的事业,去成就我们的人生,去成就我们的教育,去成就我们的民族,这就是我们的使命,这就是新教育精神的本质内涵。

“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是新教育人在进行教育行动和实践的一个清晰而明确的风向标,也将是新教育人共同恪守的团队发展定位和基本行动指南。



解读新教育的理想主义



新教育实验,作为一个教育行动,我们的理想是使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应该说,这是基于中国教育的残酷现实,通过符合教育规律的研究和行动,使教育回归到本来面目的过程。力图实现“四个改变”,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

理想与现实差距之大,常常令人沮丧。

但理想主义者愿意为理想而去试试,对于因理想而汇聚的新教育人来说,正是起于对教育现实的直面和困惑而决心做出努力。

面对教育越来越功利化,越来越失去理想的现实,不甘堕落的教育人是可以行动的,理想主义者愿意在现实中寻找支点和可能。我们相信,“理想集团”一定能够战胜“利益集团”。

所谓理想主义,就是对现实不失去希望,怀着这一份希望坚定地改造现实。这里会有妥协、有迂回、有对最佳时机的等待,但用行动改变现实中不合理的成份,不堕落为功利主义,这些原则是永远不会动摇的。

新教育人的理想主义表现为以下特征:

▲赤子之心,胸中有梦

新教育追求一种理想的教育,很难想象,想做这件事的人会不是理想主义者。新教育人多真诚之士,多理想主义者,从朱永新、李镇西起,这个名单可以开得很长。他们喜欢具有“童心”的人,喜欢怀有赤子之心的教育人,于是,一群人聚拢来,一起去追梦。虽然,大浪淘沙,不断有人出去,有人进来,但新教育的整体心灵特质没有变化。

▲不甘现实,求美求善

教育功利化严重,应试教育密不透风,教育公平问题堪忧,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每况愈下,市场主义在校园里甚嚣尘上……畸形发展的教育越来越远离教育的本来面目,咒骂中国教育的人比比皆是,对中国教育无可奈何的人比比皆是,充斥着喧嚣、失望乃至绝望的教育现实,令有识之士痛心痛苦不忍不甘。新教育的发轫,即是这样的一批从草根出发的学者和教师们行动起来的结果,一点点做起,期望以此撬动中国教育的顽石,探索理想的教育美好的教育,以求真的善的美的教育。从忽视已久的心灵入手,从阅读开始,从写作开始,从改变课堂开始,从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始,让教师和学生苏醒,让学校成为有灵魂的地方。

▲敢于突破,负重前行

当教育成为这个国家最死板而变化最缓慢的领域时,这个国家是悲哀的。我们的教育在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中走过十年又十年。当经济、文化、体育等领域日以千里地变化着发展着,我们的教育却在不断地划着小圈圈,不断地“鬼打墙”。我们的教育观念变化小,我们的课堂变化小,我们的教育在片面追求物质条件的障眼下,失去了太多纯朴的东西。教育需要突破,教育发展观要突破,教育观念和理念要突破,课堂教学的思维要突破,教育研究的范式要突破……而这些,靠顽固不化的保守主义者是做不到的,靠既得利益者施恩也是做不到的,靠沽名钓誉蛮干者也是做不到的。新教育实验试图通过一个个实验项目,一个个研究成果,一个个敢想敢做的教育痴迷者,来一点点改变教育生态。新教育人深知压力重重深知武器不利深知教育泥沼行走艰难,但理想主义的灯笼在前面,照耀着,催促着大家结伴隐忍前行。

▲不惧失败,愈挫愈奋

教育实践是复杂的,教育研究是艰难的,教育变化是缓慢的,教育实验是充满未知和变数的。虽然,在实验初始阶段,确实行动往往就有收获,但作为一项教育整体性的实验,其科学的复杂性和严谨性,充满着挑战。每一个项目的探索,每一个教育问题的研究,也许会因为种种因素,往往在失败与成功之间徘徊。新教育人,在压力中走着,曾做过无用功,甚至种下龙种收获过跳蚤,曾在质疑的声浪中挣扎过,但仍然坚定地走了过来,更多的努力都获得了回报获得了验证,实验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新教育人的探索精神,靠的是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力量,靠的是不断反思不断修正的作风。精神不倒,人就不倒,新教育事业就不倒。

朱永新老师说,新教育人是一个纯粹的人,是一个为了理想而活着的人,是为了帮助人类不断地走向崇高从而也让自己不断走向崇高的人。新教育人,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他知道他的每一份付出,都会悄悄影响世界,他知道一个世界,需要有一群擦星星的人。新教育人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他愿意把自己的青春,把自己的智慧奉献给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新教育人是一个执着的人,新教育的坚韧精神,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挫折,碰到什么样的打击,我们仍然会坚定地往前走。这就是新教育的理想精神。

理想不是高飘的东西,是可以根植现实改变现实的。靠理想维系的团队,要充分意识到危机和困难。

理想需要可持续,理想需要互相鼓励,理想需要不断携手互助。但理想最终只成为一种标榜的标签时,表面上再庞大的组织和团队也会瞬间分崩离析。有多少辉煌一时的各种团队,各领风骚三两年后悄声匿迹。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中,作为新教育,维系好这样一支可贵的团队,是多么重要。

理想要靠内容的充实来站立,要靠制度的建设来保障,要靠物质保证来作为支柱,要靠尊重与真诚来支持,要靠学术认同和社会鼓励来延续,要靠领袖人物、核心人物和团队成员的人格魅力及正直人品来维系,要靠历史的关注与书写来激励……

我们相信,理想王国必将胜利。新教育理应用自己的生存之本保护团队的理想,保护有理想的成员,使之以新教育的主人和共同成就价值的伙伴而相扶相伴,而不是把其当作铺路石和棋子,或者单纯的过客。如果哪位伙伴疲倦了,失去理想了,失去共同价值观了,就请以团队理想的名义欢送其离开。如果整个团队失去了理想和目标,那就请公正的社会良心抛弃它,解散它。成就少数人换来的成功,不是它的目标,也不是它的存在价值和历史使命。新教育要以民族的未来和世界的未来为使命。





解读新教育的田野意识



当我们发现,我们的书斋化的教育研究,与现实的校园与课堂现场有着惊人的差距时,我们往往手足无措,于是,会不断地追问,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令人悲哀的是,许多教育问题早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甚至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为什么这些教育问题仍周而复始地纠缠着我们痛苦的教育现实?猛然发现,我们的教育理论界与教育实践者在各说各话,他们互相都不在场。

田野研究,一个考古界早就开始以之为工作方式的名词,在广阔的田野中,利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观察、揭露、记录和搜集……而教育,还在以书斋、书本、坐而论道为尊。

新教育要改变那种弊端累累的教育科研范式,走向田野、研究田野、认识田野、改造田野,从而在田野中吸取养分,在田野中寻找到解决中国教育大问题的答案。

新教育田野意识的特征:

▲放下架子,一线为友

浮躁的时代,造就了一批不愿意弯下身子踩着泥土行走的学者和研究者。他们更愿意以一个旁观者只管伸手要材料然后只去做分析了事。哪里知道,丰富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在基层在一线有最好的答案深藏不露。佩服梁漱溟、陶行知、晏阳初那一代学者,能够脱下西服挽起裤脚走向田野,走向广阔的现实,试图实现他们的改造之梦。新教育人有学者有名家有优秀教师,都见过大世面,但是,他们深知,只有挽起衣袖,走进满是教育生活气息的田野现场,与一线摸爬滚打,新教育才会在一线埋下种子,才会生长。我们必须相信,学在民间,学问在一线,行动研究,永远离不开一线,否则,新教育只是精英们手中把玩的道具而已。要知道,民间的智慧是巨大的,一位改革家曾说过,一切问题的解决办法,其实在基层都能够找到,只是我们不善于去发现和挖掘。因此,田野研究是研究者最不可绕过的现场,特别是作为行动研究的新教育,尤其如此。新教育团队无论是到西部农村地区开展教育公益活动,还是到实验区实验学校进行教育培训,还是在基地实验学校进行悄悄的实验,都少做报告讲座,多进入校园和课堂现场,与老师学生们在一起进行田野演练和实战。

▲尊重科学,真理为师

教育是一门科学,它有着自己的规律,它的分支和理论庞杂精深。作为行动研究的新教育,必须尊重科学规律。科学的严谨态度,科学的分析求证,科学的问题意识,科学的求是精神,都是我们在课题和项目研究上要极力追求的。我们不只相信权威,我们以真理为师。在教育行动研究上,新教育人探求真的东西,而不敷衍和应付。一切研讨、争论、辩论、分析乃至批评批判,都以事实和真理为标准。真理不掌握在哪个人手里,但真理往往最终掌握在有求真态度的人手里。在田野上,科学来不得虚假和应付。在田野上,最朴素的东西,往往最深入本质。在田野上,最朴素的人们只相信你研究的真东西,而不会浪费时间在你没有价值的货色上。最朴素的真理,最吸引人,最能让你吸引一批批同道者跟你一起前行。

▲注重案例,数据说话

故事最能打动人,案例最能说明道理,数据最能让人折服。作为教育实验,需要用案例证明,需要用数据考量。新教育注重记述实验过程,重视书写历史,倡导师生共读共写,倡导师生共同编织有意义的生活,积累大量的实验案例和数据,根据这些,不断调整实验的思路和步骤,形成了新教育的实验特色和有效的实验基础。只有具有田野意识的实验,才会有效推动教育的实际发展。仅“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项目,就积累了数不清的宝贵实验材料和数据,这些厚重的东西才使得我们对儿童阅读有了充足的信心和把握。

▲解决问题,小处着手

中国教育充满了宏大叙事,充满了慷慨激昂却往往大而无当。看看许多教育论文的题目吧,看看一些课题和项目的名称吧,都是那么吓人,但对教育问题的解决毫无帮助。中国教育问题需要从问题入手,需要从小切口进入,需要以一步步扎实的研究去解决和克服一个个小问题,最后才有可能解决更大的问题。在田野上,一个农人不一棵草一棵草地清除,不一棵苗一棵苗地维护培养,怎么能得到整片土地的收获。新教育实验力求在学生阅读、教师专业发展、构筑理想课堂、校园文化等方面做出努力,我们深知,这每一块都是不容易做好的,每一块都需要一个个项目的踏实研究和行动,才有可能推动。每一个小项目,都针对着一个个小的教育问题,要做好这每一个小项目,都要耗费我们每个项目组各个成员的大量精力,许多人都是在用拼命不计得失的精神在努力攻关。但我们觉得值得,因为这每一点滴的努力,最终都会有它的意义和价值。

田野研究,强调研究者实际进入研究情境,并进行科学研究的观察,从而探求到问题的本质。

早有人总结田野研究的优点,说它不会因科学理论的既有框架而限制观察的角度与诠释的幅度,研究者可以深入当事人的生活世界;自然情境不会因高度人为的控制而失去事物真实面貌,增加研究外在效度;多种来源的资料可以互相比对、查证,日后有迹可寻,并且逐字记录可以反覆思索,以重现在地人之主观意义;促进参与和分享,并且减少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距离,并能更增进尊重当地文化与主体性等等。

田野研究,让教育问题在场,让研究者的生命在场,让智慧在场……忽视田野意识,新教育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解读新教育的合作精神



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发展,每个领域都越来越多地互相依赖才能够发展,合作成为不可回避的选择。

单打独斗的佐罗式的孤胆英雄时代早已过去。作为具有科学研究性质的教育实验,离开互相合作,几乎就不可能进行。

在中国,一人龙众人虫的合作弊端及鄙陋的单位政治现象仍然彰显,文人相轻明友实敌的内斗内耗现象此起彼伏,知识分子之间有名气有影响的人之间互相贬低不服气的现象有增无减,教育界的固有利益格局下鹬蚌渔夫之争屡见不鲜,等等,这些都让人对是否存在真正的合作心怀疑虑。

新教育实验是有名气有能力有理想的知识分子汇聚的地方,能否力避以上俗弊,能否形成新教育自己的合作精神,这是新教育未来发展的关键。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新型的成员相处方式,将影响一个团队的品质。

有人说,合作的成败取决于各成员的态度,但是维系合作关系却是你责无旁贷的工作。是的,合作的前提是每个人的真心付出,是大家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砥砺的结果。

新教育合作精神的特征:

▲谋求共识,互相信任

只有谋求共识,取得互信,一个团队才可能有产生团队文化的基础。新教育团队在转型后,取得了相当程度上的共识,架构中的不同框架及不同部门的关键性人物之间有基本的理念共识,团队的核心愿景基本一致。这都给新教育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即使如此,实验团队核心成员间的互信仍需要加强,在理念上仍需要深入沟通和讨论,学术理解和交流仍很需要广泛进行,核心成员间在互相信任上仍需磨合。理想主义者的汇聚,是最为难得的,特别是在今天的社会现状下。珍惜有教育理想和教育学术能力的人才,互信互助互相理解相濡以沫共同一步步进行共同关心的教育实验,这将是未来最值得羡慕的团队。

▲倡导民主,务实高效

任何一个组织,其长远发展需要共识和共同的愿景,这是基础。但在发展过程中,要靠民主的方式加以滋养,这个团队才会维持的更久远。新教育作为民间教育公益组织,在架构中充分考虑到民主决策和民主生活方式的营建。参与式的集体决策的民主性的民间组织管理,是NGO组织独特的高效畅通民主清新的优势,新教育通过民主会议等避免决策失误以及目标偏移等。比如,作为实验的核心执行机构——新教育研究院,即是形成由研究院院长召集有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集体讨论集体决策,摆脱人治的决策方式,摆脱了NGO组织往往由发起人作为主要决策负责人的通病。在新教育研究院的联席会议上,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权利,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对一切关乎组织发展命运的问题发表意见并表决看法。在一些主要问题或问题的核心内容上决策,而各成员在具体执行各自任务时又有自己很大的自主权,这为处理事务的效率提供了保障。合作的目的,很大意义上是为了效率,民主的作用则在于使这些效率是正效率,而不是负效率。作为新教育团队,务实的作风,高效率的工作作风,追求NO1的意识,是深入人心的。团队倡导每个人在其岗位所做出的都必须是高水平的高品质的。民主作风,高效的工作能力,是衡量一个NGO组织的两大重要指标。新教育在这方面,还要继续为之而努力。

▲尊重人才,合作互助

实际上,人才问题是新教育能否走得更远的真正重要因素。新教育架构已经完善,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摆上了议事日程。真正适合新教育的人才,真正理解新教育的人才,新教育的高标准需求,新教育的工作强度等,都为专业人才的引入提高了门槛。如果人才缺乏,专业队伍忙于实验培训和推广,必然导致精力不济,实验研究和项目研发都将受到影响。对已经成熟的人才,要敢于信任,敢于加担子,提高待遇。虽然实验具有公益性,但对于专职的专业优秀人才,要打破那种只靠理想维系强迫追求牺牲精神的不正确的公益组织人才观。尊重人才,注重人才的成长,新教育在其所开展研究与实践的各项目领域,未来都要各有一流的代表国内研究前沿水平的专家站在那里。团队成员,要有团队合作精神,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共同享受成功体验,一起上路,一起迎接一个又一个的庆典。

▲心胸宽广,开放自由

    心地无私天地宽。新教育是开放的,这注定了新教育的大门面对所有教育人都是开放的。任何人,只要有你想做的,有你能做的,你能够与我们新教育团队融合共同关注我们关心的事情,那我们就可以合作。新教育人的心胸也必然应该是宽广的,没有个人成见的搅扰,没有利益权衡与不正常的关系考量,一切都为真正有思想有做事能力的人开放,在共识和共同愿景的前提下,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用每个人的智慧来推进实验的进展,这将是我们最为关心的。新教育人喜欢坦诚与直率,希望在平等的前提下(朱老师甚至提出成员之间不以职务称呼对方,都以老师相称呼),进行自由而真诚的讨论和批评。在这个团队里,大家都对事不对人,不更多关注人的态度,而看他是否以开放的心态,追求真理和唯事实的探究。

合作,是共赢的基础。没有共同的努力,不可能成就大事业。

新教育人为一大事来,就要有清新而让人感动耐人品味的合作精神,新教育团队在合作的基础上,要能够低调务实多坐冷板凳踏实做事。新教育认清长远历史使命后理应耐得住寂寞,通过深度合作,通过相融共辱地共同生活,既推进实验又锻炼队伍。低调务实善于合作的团队,不会拉远与有识之士之距离,反而利于被认同,被尊敬,被襄助。未来新教育人,应是走遍中国教育界广受尊敬推崇之辈,而非缺乏合作走向沦落的团队。





解读新教育的公益情怀



在一篇文章中我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无论多么完善合理的社会体系,都必然有着或多或少的公平危机和正义倾斜,更勿论缺乏公平的社会了。因此,从人道主义出发,公益的指向首先面对的应该是社会公平。因此,无论是带着善良的恻隐之心,还是寻求平衡的自我救赎之心,公益都是为了公平的目的。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我认为,公益在形式上是一种中介;在本质上应该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通过资源的良性有序流动,使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从而改造社会,实现基本的社会公平。

   “公益精神”,实际上就是怀着一个理想和善良的愿望,聚集资源,为公众利益而服务。“公益”,词语换位,其实就是“益公”,就是做对大家都有益的事情,通俗说,就是人们说的“好人好事”。

公益精神,我理解里面包含两层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一是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神,也就是朱永新老师所说的“悲天悯人”的精神,二是说把好事做好,是需要智慧的,因为益己已经很费力气了,而真正做到益公那是很难的事情。

随着NGO组织的兴起,社会企业家的概念得到认同,我们也可以改造世界的观念在民间力量中得到舒展,被称为第三部门的民间社会组织的努力越来越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公益性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这都为民间参与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教育的出现恰逢其时,新教育的研究实践通过公益的方式,积极介入到教育的核心场所——学校,这为实验的推进带来了很多益处。

《南风窗》杂志给予新教育以很高的评价:“新教育实验有望成为继希望工程之后的‘新希望工程’——希望工程是一项增添书桌的工程,侧重于物质;新希望工程是一项有了书桌后塑造一个什么样人的工程,注重于精神。”

作为“新希望工程”的新教育实验,它作为民间的研究行动和公益行动,它的公益性,新教育人的公益情怀是有目共睹的。

新教育公益情怀的特征:

▲有效扶助  无私奉献

我欣赏倡导公益事业的先驱也即美国开国元勋富兰克林的看法,公益在他的认识里已经从宗教的义务向世俗化的救助过渡了,他更强调从富人以财富做好事,发展到用知识服务于大众。他认为,单纯的施舍可能会加深贫困化,因而强调对穷人做好事之道不在于使他们在贫困中过得舒服一些,而是要引导他们走出贫困。最终目标是改造社会,为所有人创造自力更生的机会,从而达到社会没有需要救济的穷人的境界。新教育的公益性扶助避免了直接给东西了事的阶段,而以教育内容的优化为主,辅以适当的图书和资料提供。新教育不收实验学校的课题费用,一概免费提供服务。并积极寻求社会资金的资助,通过教育培训和购买书籍等形式以帮助实验地区学校和贫困地区学校。

    ▲严谨规范  节约透明

在2006年的中国教育蓝皮书上关于新教育的报告上,对新教育的公益特点有这样的表述:在开展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新教育公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公益制度与特色:恪守严谨制度:新教育公益希望通过不断的摸索,形成更为严谨规范的制度体系,使整个公益流程规范化,透明化,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使项目运行更为务实高效。凸显专业精神:新教育公益希望通过不断地引进最尖端的研究成果,强化公益活动的学术品质,弘扬专业精神,使公益活动不仅仅成为捐赠财物的过程,更成为造血工程,从而使灵山-新教育成为知名公益品牌,真正造福中国教育。塑造公益文化:新教育公益希望通过文化之间不断的对话(基金会文化、新教育文化、受助地区域文化),逐步形成特有的透明、公正、开放、高效的公益文化,使公益活动成为彼此丰富对方生命及文化的过程。

新教育一直慎防组织财务效率低,慎防资金使用有效性低,慎防经费管理随意性大,慎防浪费。在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等一批基金会和企业的支持下,新教育的公益特色和严谨透明的公益作风始终坚持得很彻底。如今,新教育也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会,仍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这样的公益形象。新教育依赖于怀有公益心与教育理想的人士的大力支持,并有了自己的造血机制,这是国内众多有雄心的民间组织所不具备的,应该珍惜,并把握时机发展。新教育要紧紧围绕自己要实现的目标而将经费用在刀刃上,实验和公益的效果和口碑,有利于基金会的实力增强。

▲寻同道者  授人以渔

新教育从不滥施公益资金,而是寻找与我们有共同心灵共振的“有缘人”,通过“平等”、“合作”、“互助”以“共同成长”的方式来一起推动教育实验的发展。

近些年,在中国,公益事业在慈善、救助、环保、教育、维权以及公共卫生、社区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必须承认,海外的公益组织为我们的公益事业做出了必要的示范性工作。有很多人从中受益,并一解燃眉之急。但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样的公益目的、手段、成果等还限于物质上的救助和救助形式上的操练。说白了,那就是我们还缺乏真正的“授人以渔”的能力。公益目的和公益手段尚显粗糙,面对“雨过地皮干”的救济现状,往往陷入“解其一日饥,不解千日穷”的状态。进而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这无论如何都对公益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因此,思考怎样才是有效的公益,这已经是一个问题。新教育的公益行动不是扶贫性质,要走出扶贫的误区。新教育公益行动是以教师培训为主,捐赠为辅的。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而不是物资扶贫。

▲专业深入  追求卓越

从某种意义来说,新教育实验本身就可以看做是一项大规模的教育公益行动。当然,这种公益行动是以行动研究和教育实践为特色的。

铁皮鼓曾在一篇《新教育与NGO》的短文中说,新教育的研究是侧重于服务一线,解决问题的研究,这并不意味着新教育不关心形而上的原理论问题,(甚至可能恰恰相反)而是说新教育无论哪个层面的思考研究,均是以解决问题,推进中国教育改革,努力使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旨归。因此,新教育的研究横跨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实践的二分法并不确切,姑且这样表达)更注重项目开发,强调可操作性,可复制性,有效性;同时也更强调整合性,情境性,完整性。

我在《关于教育公益的断想》一文中也说过,我们的项目发展要坚持“实用、有效、可持续、易复制”的原则,与基金会达成更深入的默契,依托我们的实验研究成果和教师志愿者及专家资源,通过公益模式的创新,使我们的公益品质具有独特性,公益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新教育实验的公益,能通过合作的手段,参与到教师的成长中,从而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生存模式,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最终实现我们的目的:使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43#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10:11:09 | 只看该作者
新教育精神

——在江苏省新教育研究会成立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朱永新



    今天我要讲“新教育精神”,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呢?我昨天收到一份杂志《焦作新教育简报》,很坦率地说,看了这份杂志我流泪(!)了。焦作今年三月份才开始启动新教育实验,但是这几个月的时间,在焦作掀起了新教育的风暴。焦作的校长们和父母亲的投入让我感动。他们六十多位“毛虫”的主题贴、随笔写得非常精彩,其中有个老师是一位退下来的教科所长,他写了一篇文章,说:“我已经风烛残年,后半生就交给新教育。”他还说:“真正让我动心的不是新教育本身,而是新教育的精神。”他说他想到了《如果我能是(?)一颗星,免于哀伤》这首诗中的句子:“‘如果我是一颗星,我就不虚此生;如果我能够解除一个人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伤心,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我就不虚此生。’而新教育的精神便是如此,我愿意做一个不虚此生的人。”我看到他的这一段话,我就在想什么是新教育的精神?所以我就想了四句话,这四句话还不是最终的定稿,我想我们来一起完善它。

    新教育的精神就是:第一、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理想主义”;第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田野意识”;第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合作精神”;第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公益情怀”。这四个方面是我们新教育实验目前所追求的质朴精神。我想对这四个精神做一些简要的解释。

   

一、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



    新教育精神在他的四种内涵中最重要的就是理想。我们曾经称新教育实验是理想的教育实验。新教育人是纯粹的人,是为了理想而活着的人,是为了帮助人类不断地走向崇高从而也让自己不断走向崇高的人。新教育人,是有责任感的人,他知道他的每一份付出,都会悄悄影响世界;他知道一个世界,需要有一群擦星星的人。新教育人是乐于奉献的人,他愿意把自己的青春,把自己的智慧奉献给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新教育人是执着的人,是坚韧的人,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挫折,碰到什么样的打击,我们仍然会坚定地往前走。我觉得这就是新教育的理想精神。

    最近我编了一本小书叫《改变,从阅读开始》,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重塑心的文化”。在这本书里面我选了章太炎先生的一篇文章《“我”有多大》,章太炎先生终老于苏州,他一生特立独行,有人称他为疯子。其实也有人称我为疯子,说我们新教育实验是一群傻子跟着一个疯子。但是人家称章太炎为疯子,他不但不生气,而且很开心。章太炎说,大凡非常的人,也就是有创造性的人,不是神经病的人,断不能想,就是能想也不能说,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候,没有精神病的人断不能百折不回。自古以来,有大学问成大事业的人,为了这个缘故,他自己承认自己有神经病,也愿意各位同志个个也有一两分神经病。他说,近来传说某某有神经病,某某也有神经病,他说,不怕有神经病,只怕富贵利禄当面出现的时候,那神经病立刻就好了,那是要不得的。事实上,我觉得,这种神经病是加引号的神经病,它实际上是一种执着的精神。没有这样一种执着的精神,没有这样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不要做新教育。所以新教育最后必然是大浪淘沙,几百所学校也许最后留下的只有几十所学校,几所学校。没有关系,我说,只要有一个人在坚守着新教育,新教育就能成功,一定能成功。所以新教育这种执着的精神,这样一种理想的情怀,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的团队,干国祥、马玲,包括杜涛,他们在甘肃起早带晚,中午不吃饭,就那么和一线的老师在一起辛勤地工作着,没有追求理想的精神是做不到的。他们比过去的收入少很多,但是他们就是冲着这份理想过来的。所以,我觉得,新教育人这样一种追求理想的精神是我们今后要极力去提倡的。

   

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意识?)



    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当下中国教育最缺少的就是一种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我有一个朋友发了一个邮件给我,他说:“当下有三种人:官人、学人、农人。”官人,就是做官的人。我也算是个官人。学人,学者,做研究的人。农人,在田间耕作的人。他说,新教育如果只有官人和学人,永远不能成功,新教育需要农人,需要把两条腿深深扎到泥巴里的人,需要每天深入课堂与孩子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的人。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是个有名的特级教师,前一段时间我和她联络,我和她说,我希望她能少出去讲学,甚至少写一点文章,能够沉下心来读书思考。我说,“只有真正润泽你的孩子,才能润泽你自己。”一个真正能成就的大教育家,他必定是深深地、认真地、努力地在每一天去润泽他的课堂,他的学生,最后才能成就他自己。

    事实上,我们知道,经过大浪淘沙,历史上留下的那些伟大的教育家几乎都是行动家。我读过梁漱溟先生的很多书,最近我读了他的一篇传记,叫《孤寂与落寞》。我专门写了一篇读后感。梁先生说,他根本不是学问家,而是行动家。其实,真正教育史上最后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行动家,或者说,他们都是学问家加行动家。所以,新教育必须要有强烈的田野意识,关起门来做研究,高谈阔论来做研究,最后是做不出名堂的。新教育最后一定要走进课堂,我们今后评论文也好,搞活动也好,一定要强调是真正来自‘田野’的东西。我们师生共写随笔,不是去培养作家,也不是写美文的妙手,而是培养真正记录自己每天教育生活、教育行动的人。你只有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这是新教育实验就师生共写随笔的一个最真实的想法。

所以,我们新教育人,一定要沉下心来,用宁静的心认真地思考每天的教育生活。这种田野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最近我看了一些评论国内外知识分子的文章,其中写到关于印度的知识分子,那篇文章介绍了很多印度的知名教授,他们不是满足于出来做讲座,坐飞机,满天讲学,而是实实在在地走进“田野”。文章介绍了一个新德里著名大学的教授,去接中国的一个著名学者,拎了一个小箱子,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我们的教授一般不太会拎一个小箱子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去接一个外国的教授。这位记者说,我看他就是一个苦力的样子,长期奔走于“田间山野”,为了自己心中的一个目标。他还说,或许,当年的甘地也是如此,布衣赤脚地奔波。知识分子和田野接触的情怀是非常值得我们新教育人去学习的。

   

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



    我们新教育实验在运城会议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共读共写共生活。共同体的概念已经是我们新教育实验一个非常显著的标志。如果说理想代表我们的追求,田野代表着我们的行动,合作就代表着新教育的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的方式。新教育实验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所以我希望,今后新教育人不要有什么官衔的称呼,比如,许新海,我们也不要称他为理事长,就是称“老师”。“老师”成为我们新教育人在任何场合下共同的称呼。在许多场合下,直呼其名或者某某兄某某君也未尝不可。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包括我也是。我觉得新教育人永远没有高低贫贱之分,而是在各个岗位上,为新教育作自己的贡献。因为只有平等了,你才不会盛势凌人,才不会俯视这个群体,而是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才能敢于“吵架”,敢于辩论。

    我非常感动,我们在新教育沙龙——相约星期二的时候,新教育的很多人经常和我吵架,比如干国祥,铁皮鼓等,现在他们依然和我吵架,不过,我很开心。为什么?因为我觉得,他们没有把我当作是发起人,更没有把我当作是市长,他就是觉得,你朱老师和我们是一样的。新教育实验,没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是不能求真的,求真的前提就是平等,新教育就是求真的事业。求真,就是需要科学与民主的精神。有问题,可以放在桌面上讲,桌面上交流,可以推心置腹,也可以拍案而起。但是讨论完了,还是好朋友,还需要合作。

    我经常对新教育的朋友说,现在的这个世界,已经不是一个人做事业的时代,任何一个人,你再能干,也是走不远的。我和干国祥说:“你很能干,的确很能干,但是你一个人是走不远的,要有一个团队,需要一个群体。”团队的意识、群体的意识是我们新教育人牢牢记在心头的。这个团队是基于一个共同愿景的团队,拥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是一个只问真理的团队,不屈服任何一个庸俗的关系和行政的压力。我们新教育人应该追求这样一种团队精神,只在这样一个团队里面,你才能够成长。

    有人把我们研究中心的团队称之为魔鬼团队,的确是这样。我就观察过两个人,一个是马玲,一个巍巍中条,就是高溧霞。你看,这两个人,到新教育团队不到两年,他们的成长,可以说,大学里面,带一个博士生,硕士生,都不可能成长那么快,因为我带的博士生,硕士生有很多啊,我不断地把我的博士生、硕士生赶到这个团队里去。要考我的博士可以,必须到新教育研究院里去,到课堂去,和研究中心的人生活在一起。你看他们是怎么工作的,每个星期共同讨论,教育完全成为他们非常充实的幸福而完整的生活。我记得高溧霞,一开始的文章应该说没有多少才气,而现在成为新教育一个非常有思想的小专家。马玲这几年的进步,她对童书的理解,敬业的精神,一直让我非常感动。

    我认为,新教育非常需要有团队的精神,新教育实验的学校,要学会组织团队。今天来了很多校长,包括昆山玉峰的周建华校长,上次我去他的学校,我说,光有一个校长全心去推新教育是不够(的),不组建真正意义上的新教育团队是不行的。我们就是真正要有那么一群人,把新教育作为自己的生命,作为自己的理想,整天想着是新教育的事业,才能把事情做好。在一个团队中,他们能够相互鞭策,相互影响。张硕果老师,河南焦作市教科所的一个普通老师,在教育局领导和老所长的支持下,把整个焦作的新教育实验给撬动起来了。她说,新教育期待种子开花,但是决不会去温暖一块石头。我觉得,其实石头也是需要去温暖的。

    我希望,历史上今后不是记住朱永新一个人,而是记住新教育的一群人。无数的新教育人,共同在为这个事业做努力。江苏省教育学会的周德藩会长这几年一直在推动科学认读,主要是学前和小学初期的识字与阅读教育。他表示,愿意和新教育紧密地合作,把科学认读作为新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一起来努力,一起来开发,我们就可以进行一些新的合作。用张硕果老师的话来说,我们是在寻找“相同尺码的人”。我想,一定要有团队的意识,合作的精神。参与新教育实验有早有晚,有先有后,作出的贡献有大有小,这些我觉得都无所谓,只要我们曾经拥有过,曾经经历过,因为这个事业作出过我们的一份贡献,那就够了。不要去计较个人得失,而是在这个团队中成长起来。

   

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



    昨天,我给一个朋友发去我小孩的一篇文章,我这个朋友很喜欢朱墨的文章。他看了以后,今天早晨给我发了一个邮件,他这么说:“我相信有一天,他真实地感受到整个社会中存在着苦难、不公的时候,或许,他在漫长的岁月中孕育的这种敏感,会让他在一次又一次的内心的折磨之后,获得的一种新的理想,从而真正地意识到,一个人的生命只有融入更多人的生命,才能够真正地获得更多的意义。而一颗伟大的灵魂,只能够用这样一种方法来炼就。”这位朋友的话让我很感动,实际上说的就是,我们需要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

    新教育人经常讲自己是擦星族,我也经常说,我们也可以改变世界,事实上很多情况下,改变世界的都是那些极其普通的人。我给大家推荐过一本书《如何改变世界》,这里出现的人物都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都是普通的教师,普通的律师,普通的医生,有些是普通的母亲。在美国,有个叫斯兰姆的男人,他帮助了数以千计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中学生进入大学;在南非,有个叫波萨的女人,她发展了一种以家庭为基础的艾滋病病例的护理模式,改变了政府的卫生医疗政策;在巴西,有一个叫罗沙的人他帮助了数以万计的边远农村的居民用上了电,使巴西无数大草原的环境得到了保护;在印度,有个叫彼得莫莉亚的人创造了儿童热线,给流浪儿童提供了24小时的救援;在美国有个叫格兰特的人,他推出了一个全球儿童免疫的行动,挽救了五百多个儿童的生命。这些都是普通工作者。事实上,大家在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心灵的教育》这部片子的时候,里面的许多老师不也是普通的人吗?说老实话,采访我们的时候比那些老师时间用的长得多,采访我用了四个多小时,电视里就用了几句话;采访苏州市教育局长两个小时,就用了一句话,但是,他们最关注的就是那些最普通的人。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大爱让世界亮起来》。介绍的是台湾慈济人如何耕耘爱的田野的故事。种爱得爱,新教育实验从第一天就是用爱的情怀开始自己的公益行动的,就是用公益的精神开展教育实验的。最早,我跟李镇西等一批人去西部支教,后来我们在灵山基金会的支持下,已经非常有效的形成了特殊的支教模式。我们从今年要启动“新教育种子计划”“新教育移动图书馆计划”等,这都是新教育的公益行动。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现在有两个强大的后盾,一个是无锡的灵山基金会,在北京清华大学的会议上,灵山基金会正式与我们签订了协议,拨给新教育实验500万用于做新教育公益事业,吴国平先生前几天还碰到我,和我说,只要新教育事业需要,他们全力以赴支持。在他们的支持下,现在我们实验区的培训工作,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培训工作,几次西部行,所有的路费、吃饭的钱都是自己掏,没有用当地的一分钱。当地的几十万的图书,也都是我们赠送的。我们没把这些钱用来改善研究人员的待遇,没有用来做其它事情,而是去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还有一个是台湾的“慈济”,他们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组织,他们的宣言是这么说的:“我们的理想是以慈悲喜舍之心,起救苦救难之行,与乐拔苦,缔造清新洁净的慈济世界。我们的方法是以理事圆融之智慧,力邀天下善士,同耕一方福田;勤植万蕊心莲,同造爱的社会”。虽然它是一个宗教的组织,但是我觉得它的这种公益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慈济用200万基金购买了我们新教育的儿童图书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同时我们知道,还有一群帮助我们新教育的企业家,如台湾的营伟华女士,上海年轻企业家王海波先生,营伟华女士把她自己在公司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捐给了新教育,王海波先生一次性给新教育两百万成立鼎新教育基金会,而且他来负责运营这个基金会,帮助新教育以钱来生钱,帮助新教育发展。

    我觉得,当一群拥有公益情怀的人聚集在一起,新教育可以作出更大的事业出来。新教育的公益活动,已经产生了现实的深刻的影响力。在贵州凤冈,一批老师已经投入了新教育,一群孩子已经在悄悄地变化与成长,当地的教育品质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所以,中国教育的变革,应在农村边远地区,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地方发生变化,那才能说中国的教育在变革。

    最后,我把我的一位朋友写给我的一段话,作为今天发言的结尾。他说:“以您为首的新教育是‘上帝的选民’,是上帝选出来承担责任的。这样理解,一切的付出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所以,我想,我们新教育人,应该心中有理想,扎扎实实植根于田野之中,怀抱着一种合作的精神,努力作出一番公益的事业,去成就我们的人生,去成就我们的教育,去成就我们的民族。这就是我们的使命,这就是新教育精神的本质内涵。
44#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10:13:11 | 只看该作者
新教育实验教师最需要什么

2007年12月12日

    新教育实验教师最需要什么?这是在进行新教育实验时应考虑的一个问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向明在《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10日第三版发表了一篇题为《谁决定教师的需求》,我个人认为,完全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全文如下:

   “专家”最应该做的是帮助教师提高自主改变的能力教师更需要的是对自己和学生的了解以及对教师职业的自我认同



  近年来,我经常到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为一些国际组织资助的教育发展项目做咨询工作,也时常作为“专家”到学校指导一线教师的工作。在做这些工作时,经常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是:“专家”到底是干什么的?他们到底能够如何帮助教师成长?


  给教师一点“催化剂”


  在与教师接触时,他们习惯于把我这样的人当“专家”,希望“专家”告诉他们问题的答案。而我发现,我越是扮演“专家”的角色,就越不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成长。教师最需要的并不是具体的技术性指导,而是自我成长的动力和发展空间。这个动力本来就存在于教师自己身上,如果“专家”具有精神魅力和感召力,可能在与教师的生命接触中协助激发其发展动力;这个空间可能由“专家”从外部进入学校而创设,或通过项目干预,或通过资源的提供。“专家”不可能直接告诉教师问题的答案,而且,对很多问题,他们也不知道答案,有时甚至连问题是什么都不清楚。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答案,教师自己最清楚。他们可能因为长期的压抑一时说不出来,但他们心里是明白的。他们需要的只是一点“催化剂”、一点鼓励、一个更加宽松和安全的环境;或者说,只需要我们这些外来“专家”的关注和介入,就能让他们已有的智慧涌现出来。


  根据“认知不协调理论”,人们总是回避同自己原有认知要素对立的不协调信息,而积极接受与之协调的信息。如果“专家”采用讲授的方式,告诉教师问题的答案,他们听了未必理解,也未必会接受;即使接受了,也未必会在实践中使用。因此,“专家”应该如孔子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对方还没有准备好时,不要提供直接帮助。正如我伸出一掌,对方也要伸出手掌迎合才能拍得响一样,如果对方希望改变,也得付出,这样才能真正改变。“专家”应该尊重教师改变的步伐,而不能操之过急。生命是一种选择,“专家”最能够做的(也是最应该做的)是帮助教师觉察到选择的可能性,提高他们自主改变的能力。


  教师更需要了解自己和学生



  数年来做“专家”的经历给我的最大启示是,学是不能被教的,而只能被辅助。这就像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孩子在你肚子里,你必须自己把孩子生出来,而我只是帮你更顺利地生产而已。教师必须自己主动参与,带着自己的问题和已有经验来学习;通过问题解决、“做中学”,才能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然而,我发现,做“专家”也经常面临两难困境:当我们要教师表达他们自己的需要时,他们通常似乎不知道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在哪里。他们往往会说:“我们需要新的教学方法。”但是为什么需要这些?出于自己什么具体的困难和问题?什么是“新”的教学方法?什么是“旧”的教学方法?它们有什么弊端?——他们似乎总是说不清楚。而且,有时候他们“想”要的,似乎并不一定是他们“需”要的。例如,他们想要的是“新的教学方法”,但在我看来,他们更需要的是对自己和学生的了解以及对教师职业的自我认同。而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个主体性的问题:谁最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是他们自己,还是我这个外来的“专家”?我是谁,怎能拥有如此大的权威来决定他们的需要?我作为“专家”,权威的合法性来自哪里?他们又是谁,为什么就不能决定自己的需要?


  教育是一种“回头”的艺术



  自由主义取向的民主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社会团体参与政治决策的程度往往比较低,他们的政治效能感也比较低,他们身上的权威主义人格也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管理社会需要代议制民主,社会团体需要推选出精英分子作为自己的代表,通过法治来进行政治决策。根据这样的观点,中小学教师大都来自社会底层家庭,他们在民主决策中通常不能强有力地表达自己的声音,因此,需要“专家”来代表他们表达自己的诉求。而共和主义取向的民主理论则认为,参与本身就能够给人带来自由。很多对工作环境中的权威结构和领导风格的研究表明,民主的领导往往比权威的领导和放任的领导更有效能,更能调动成员参与的积极性。鉴于共和主义取向的民主过于注重个人参与,而自由主义取向的民主过于注重制度建设,近代兴起的参与民主理论则十分强调个人参与和参与制度之间的结构二重性。这种理论认为,个人与制度之间能够相互强化:个人参与越是深入、充分,就越具有参与能力,而参与制度则会更加稳固。参与具有教育功能,参与过程本身就能够发展和培育参与者和参与制度所需要的品质。因此,参与民主理论重视社群的集体建构,不同社群通过协商民主的途径形成共识。


  当教师不了解自己的真正需求、或者“专家”与教师对教师的需求理解不一致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所有相关的人都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解彼此的想法及其背后的理由,然后再通过协商来达成共识。作为“专家”,我深知自己的“辅助”作用是有限的。我不可能消除前进道路上的困惑和矛盾(它们是促使事物发展的动因)。我所能做的,只是陪伴教师一起前行;在帮助他们成长的同时,也让自己成长。教育是一种“回头”(即顿悟)的艺术,其目的就是要从自我内部“引出”智慧的内核。只有通过参与各方真诚、平等、开放的对话,使自我敞亮、真理显现,才能让我们真正认识自己;而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并认同了自己,才能发现自己的发展潜能,也才会充满自尊和自信地不断学习和成长。


  我相信,“解铃还需系铃人”;同时也相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每个人的意识都受到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种族、性别等因素的遮蔽。只有通过公开、平等的对话、沟通和协商,各方才可能达成此时此刻的共识。而这一共同参与的过程本身有利于教师与“专家”平等地位的建立和保持,也有利于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语境中建设一种公正的、参与性的制度文化。
45#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10:14:17 | 只看该作者
新教育的“四种精神”是纽带——

以理想汇聚人才;
®以行动落实理念;
®以服务践履使命;
®以创造提升价值;
®以实绩赢得支持。
新教育精神
46#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10:19:12 | 只看该作者
47#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10:20:21 | 只看该作者
48#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10:21:18 | 只看该作者
49#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10:24:24 | 只看该作者
◆“每日研课”(有效课堂田野研究、观课议课写课)——

     可参考阅读此帖:http://bbs.eduol.cn/2008-2/18/22495322772.html

◆相约星期二(新教育小学教师聚会)——

     可参考阅读此帖:http://bbs.eduol.cn/post_72_323598_1.html

◆晨诵观摩与实践——

     可参考阅读此帖:http://bbs.eduol.cn/post_72_323845_1.html

◆读写绘课程观摩——

     可参考阅读此帖:http://bbs.eduol.cn/post_72_324168_1.html

◆整本书阅读等内容——

     可参考阅读此帖:http://bbs.eduol.cn/2008-2/24/14000914965.html
50#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10:26:26 | 只看该作者
■新教育实验执行机构——新教育研究院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相关信息:

新教育研究院(宝应分部)地址:

江苏省宝应新教育小学(翔宇宝应实验小学)邮编225800

办公电话:0514-88262823  电子邮箱:xjyyjy@163.com

联系人:杜涛

新教育研究院(苏州分部)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东振路29号新教育办公室  邮编215006

办公电话:0512—69170057-601/602  69170059(传真)电子邮箱:xjyyjy@163.com

联系人:袁春霞


    新教育研究院研究中心负责人:干国祥

    新教育研究院培训部负责人、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项目主持人:马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4 15:29 , Processed in 0.12473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