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教育==完全读本 《教师之友网》辑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10:27:49 | 只看该作者
新教育小学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新教育小学全体教师于2008年2月19日表决通过



使命:

综述——在学校内实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教育理想。

细述——使所有教师成为高度专业化的优秀教师,具备高超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理解能力和批判反思能力,拥有持久的、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业绩。

在各个方面达到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在六年后拥有国内一流的人文素养,拥有健康、自信的精神面貌,高超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拥有一流的自然科学素养和数学素养。



愿景:

——在不采取应试与题海战术的前提下,学生素质及成绩均居江苏省一流水平(并可对此进行质性及量化评估)。

——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卓越的专业发展共同体。

——全方位领跑新教育实验,成为新教育实验的示范学校。

——成为新教育实验的培训基地、观摩基地。



价值观(集体承诺):

——不存在高于学生成就的教师荣誉和集体荣誉——我们把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业进步,当成是教师的最高荣誉(一个孩子的进步,胜过教师或学校获一个全国一等奖);

——对每个学生怀着高度的成功期待,并悉心跟进对其学习的指导;了解每个学生在本学科中的学习困难及潜能;

——不采取题海战术(事先检验每一道学生即将用时间去完成的练习);引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品质,但不将教育责任推诿于家庭;

——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呈现所教学科的丰富性与魅力;在各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理解力(在可理解的学科里,反对死记硬背);

——认同新教育实验理念,恪守新教育人的理想、公益、田野、合作精神。



分阶段目标:

——现在,至2008年7月: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发展共同体,拥有大家一致认同并作出承诺的使命、愿景、价值观。

——2008年7月至2009年1月:进一步调整团队,在共同体教师与实验班级等值的条件下,全面地、精细地实践新教育实验的三个核心课程,并在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创新上,作出新的探索。

——2009年2月至2009年7月:继续推进实验,并以此迎接第九届新教育实验研讨会,并承担策划、组织、主讲主演等重大任务。



教师标准:

1. 拥有持久的、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业绩;

2. 具备高超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3. 具备高度的理解能力和批判反思能力;

4. 有对话精神与沟通能力,为共同体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学生标准:

1. 热爱各门学科,并在高段时能够在各学科“学会学习”,具备在具体学科问题情境中的探究、反思、创造力;

2. 各学科成绩优良以上,不存在无法进一步学习的障碍学科;

3. 具备丰富、宽广的智力背景(课外阅读量),拥有高超的阅读、表达能力,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注:可依据某几部经典文学作品的细致阅读来考查此种素养)

4. 拥有良好的精神品质,注重身体锻炼,有较广泛的兴趣——尤其是艺术爱好。



优先顺序:

第一,每个学生的学业成就;

第二,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第三,共同体的面貌(氛围、研究品质、民主生活方式、归属感,等)。



附注:

1. 在新教育小学价值系统中所表述的学生,一般指智力正常的学龄儿童。学校不会放弃已经入学的任何类型的特殊问题儿童,但对其会有特殊的标准加以衡量。

2. 对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学困生及其他类型的问题学生,除非做到充分了解其成因、持久观察并不断采取疗治措施,记录整个教育过程,否则将视为教育教学的疏漏及失当。对采取此种措施而进步不显著,没有能在短期内达到优秀标准的,则依据具体情景,另作评估。

3. 除非前后存在逻辑前后关系,一般各项中,依据重要性的优先顺序排列各条。
52#
发表于 2011-9-3 15:40:38 | 只看该作者
让师生拥有智慧----朱永新和他的“新教育实验”


转贴自:陶继新文集   

     集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与苏州市副市长于一身的朱永新先生,因其《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创新教育论》《享受教育》等著作的相继问世和“新教育实验”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被人视作当今中国教育上的一匹黑马。走进他的心灵世界和实验视野,窥到的是一道异常绚丽的教育风景。


人性化的市长



  朱永新教授不是一般的大学教授,因为他还是苏州市的副市长。“两栖”于为官与学者之际,“得兼”于繁忙公务与潜心研究之间。所以每一刻时间,在他的人生履历上都具有着特殊的意义符号。在他看来,时间的价值等同于生命的价值,赢得“逝者如斯夫”的时间,就等于拉长了生命的长度。所以采访他也需“伺机”而行。听说他于2003年12月7日上午在青岛嘉裕关学校作报告,便立即与之电话联系。朱教授愉快地接受采访预约的同时,还希望采访就从机场到青岛市里的路上开始。他说,这段路上只是采访的一个序曲,宾馆才是采访的主阵地。这种安排虽属紧迫,但“时不我待”的心理状态和无人打扰的晚间,却往往能够触发我的采访激情。
  2003年12月6日晚9时35分,朱永新先生手拉提箱,大步流星地从机场走了出来。握手相见,几乎没有寒暄,一上接站的小车,便谈起了他的新教育实验。同行的青岛市市南区王局长和嘉裕关学校郭校长虽已为他安排了晚餐,但他说飞机上的盒饭已经饱腹,最好径去宾馆,继续采访工作。此言正中我的下怀,因为争取更多的时间,采访更多的内容,是我此行的第一要务。

  一到宾馆放下行李,没容朱教授有片刻的休息,我便打开笔记本电脑,做出立马采访的准备。他从容地坐在我的对面,笑着接受采访,全然没有一个市长的架子。其实,他在我的脑海里,更是一个颇具人性化的专家教授。记得2003年春天在苏州与他共进晚餐时,同桌还有一位年轻的校长。他同朱教授无话不谈,甚至有点儿放肆。但朱教授不但包容地笑着,还时不时地同他开个高雅的玩笑。没有尊卑之分、贵贱之别,只有平等的交流,美好的友谊。这次夜间采访,使我对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对新教育实验的惨淡经营与一往情深,对读书的坚持不懈与情有独钟,对人才的特殊呵护与精心培养,绝非常人能为与愿为者也。这让我对他又多了几分敬意,友情之水也在彼此的心间悄然流淌。
  第二天上午,朱教授在青岛嘉裕关学校作学术报告,令我进一步领略到了他的学者风范。精彩生动的取例与富有思辨色彩的理性分析,使我感受到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齐飞带来的美感与愉悦。他回答人们的提问,不是端坐于讲台之上,而是满面春风地走到听众之间。回答问题不仅切中肯綮,而且幽默机智,常令听众的笑声与掌声在礼堂里一并激荡回转。报告之后,他便被一群年轻教师围了起来,他笑着回答他们的提问,一种天籁般的笑容始终挂在他的脸上。我突然感到,他是天真的,幸福的,人性化的。

  当时一位年轻的教师问朱永新先生:“您既是苏州市副市长,又是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还进行着新教育实验。为官与为学之间难道不会形成冲突吗”
  朱永新先生笑着说:“当市长和做学问不能说一点儿冲突都没有,至少我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比过去少多了。但对我来说,这两者在本质上却有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教育’――作为教授,我是教育哲学博导;作为副市长,我分管教育。如果我不当市长而只当教授,也许我个人的学术成果会更丰硕一些;然而,在市长的位置上,我却可以做我以前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也就是说,我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实现我的教育理想。如果说我过去的一些教育理想只是一种美好憧憬的话,那么,现在我可以在我职权范围内把它变成现实。作为教育管理者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作为教育研究时所崇敬的东西变成现实;是合法地运用人民给予的权力,为我深爱的城市、深爱的教育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这种教育上的‘成就感’是其他角色难以比拟的。”

  朱永新先生一方面利用副市长做好教育这篇大文章,一方面也并不淡化学者这一重要的角色。他说:“对我来说,市长是暂时的,学者是永远的。如果哪一天我不当市长了,我随时都可以回到大学当教授。”

  可以为官,亦可以为民的从容自若,就在其自然的笑谈中不经意间流溢出来。


“生于毫末”的新教育实验昭示出独特魅力



  由于学识渊博与勤奋好学,朱教授早已著作等身。为此他也曾一度陶醉在自己的书斋里,欣赏着用文字搭成的积木。但在2000年1月的一个子夜,他看到了下面一段文字:1950年元旦,约瑟夫 熊比特在弥留之际,曾对前去探望他的彼得 德鲁克及其父亲阿道夫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年龄,知道仅仅凭借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
  这对朱教授犹如投放了一颗心理原子弹。正值不惑之年的他,开始怀疑自己以前对教育关注实际价值的大小,它们究竟有多少改变过人们的生活,改变过我们的教育?于是,他试图努力改变原有的生活状态和既有的教育行为。一天在苏州开一次笔会,他突然想起一个题目:“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他洋洋洒洒地讲了四个半小时,听者竟然无一人离会。后来整理成一篇文章,许多报刊予以发表。反响如此之大,令朱教授始料不及。他顿悟式地说:“原来教育可以这样表达!”
朱教授开始思考如何从曲高和寡的理论构建走向与教育实践休戚相关的操作层面,走向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于是,“新教育实验”就成了他的最佳选择。
  朱教授说,他并非新教育实验的始作俑者,一百年以前,在英国、法国等,就有了新教育运动。一些有识之士,不满当时的教育,要为现在造人,培养富有个性和独立精神的人,并办起了一批体现这一价值取向的学校。这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几年之后,德国、法国的教育专家前来参观,归国之后也办起了类似的学校。于是,新教育运动在欧洲迅速发展,并有了它的国际组织。此后美国的杜威又对新教育实验进行了理论阐释。新教育不胫而走,后来也有了“中国版”,陶行知就是“中国版”的最早实验者。蔡元培先生对新教育也有着自己的理论研究与亲身实践。朱教授说,新的时代赋予新教育实验一种崭新的意义,他就要做这一新教育实验的发起者与实践者。但创新并不等于对传统的彻底否定,他重视“他山之石”的价值,珍视既有的遗产。他说,“新教育”与“旧教育”(传统式教育)并非颠倒和取代式的,而是立身其中的前瞻性的部分变革。
  2002年7月份,他便下定决心进行新教育实验。2002年9月份,新教育首家实验基地在江苏省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挂牌。朱教授说,新教育实验可谓两月怀胎,一朝分娩,是一个先天不足的早产儿。但时代在催生它,使它早产,并迅速发展。实验之风吹起于江苏,很快波及全国,山东、广东、浙江、福建、黑龙江、吉林、上海等省市的一大批老师主动加入实验的大军,千千万万的师生开始将“新教育”理想具体化、系列化。
  此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新教育实验正式得到认证的加盟学校已近20所,主动参与实验子课题的近百所。一年半时间,就有了一百多所实验学校,许多个人还开设了新教育实验班。同时,注册了“教育在线”网站,点击率已经超过150万人次,成为全国一个极富特色的大的教育网站。就连全国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清华附属小学窦桂梅老师对其也是一“网”情深。她在《构一道新的教育航海线》中写到走进“教育在线”的感受时说:对于网络,我曾充满鄙夷,没想到一来到这里就“一见钟情”。这里的教育智慧,这里的教育故事,这里的人文气息,这里的人物魅力,让你兴奋、痴情,甚至于让你发疯。你会像那初恋的少女,体验“激情燃烧的岁月”,甚至半夜里还在这里徜徉行走,流连忘返,以至爱得“死去活来”。就是怀着这样的激情,每一天必须上网几次,而且每一次只要踏上这只“教育在线”的船只,就可以尽情地阅读这本厚重的网络大书,欣赏着“新教育”海上日出一样的风景,陶醉着“朱永新小品”的表演,品尝着“李镇西之家”的风味特色,感受着“小学教育论坛”的习习海风。
  “生于毫末”的新教育实验虽然尚未成就“合抱之木”,却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一支奇葩。用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教授的话说,它已与国家新课程改革、叶澜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并且昭示出了独特魅力与昂然生机。

富有思辨性的核心理念



  朱教授说,新教育实验初始阶段的理念尚未形成,但他相信实践出真知,也出理论。事实上,他一刻也没有放松过新教育实验的理论构建。现在,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已经形成。这些理论不但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而且呈示出思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
  核心理念之一: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这里不是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突出“一切人”。朱教授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家长的发展也没有学生的发展。教育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要关注学生和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无论他是愚昧的,还是睿智的;无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都应该让他们快速地发展。
  新教育实验的目标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朱教授说,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态度,真正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他认为,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所有学校的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成功,相当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成才。所有参与实验的人都要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成长并快乐着。
  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是“行动”。朱教授认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不要坐而论道。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不要瞻前顾后,不要犹豫彷徨。从加入实验这一天开始,就要真正地动起来。
  核心理念之二: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朱教授说,目前以成败论英雄、以金牌论英雄、以升学多少论英雄的观点是错误的。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的关键是,教一些让学生一辈子真正有用的东西。朱教授说自己是苏州大学毕业的,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比北大、清华的学生差。他说,我甚至可以到北大、清华去做老师做教授。关键是怎么样让学生有一个真正辉煌的明天,而不仅仅是辉煌的今天。
  核心理念之三: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朱教授对精神的作用高度重视,甚至有点儿夸大。他说,好多人都问他:你的身体怎么这样好呢?他说不是身体好,是精神好。自己也有高血压、高血脂。但有了好的精神,就有了一切。他认为,死人与活人的最大区别就是死人的精神不再存在了。他说,有的人虽然活着,但精神不行,生不如死,与死人没有什么两样。这正应了诗人臧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活者,他已经死了。”诗人虽然另有寓意,但朱先生却借此说明精神的重要性。重视精神,就要让人们不断地感受成功,从而不断地相信自我,不断地挑战自我,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核心理念之四: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特色并不意味着圆满,但特色就是卓越。企业如此,学校如此,凡事莫不如此。去年美国的《时代周刊》评选了世界上九大新兴科技城市,苏州是惟一入选的亚洲城市。那么,能说苏州就是亚洲最好的城市吗?当然不能。但苏州有它的特色,它是一个把传统和现代结合得非常完美的城市,它有一体两翼的城市格局,又有两千五百多年的文化底蕴,是外商投资的聚集地。学校也是这样,没有自己的特色,是谈不上辉煌的。对个体生命来说也是如此。朱教授荣登2003年度《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人物榜,就是因为他是一位最具人文气质的市长。他透过历史的眼光,长久以来一直探问社会人心的发展,人类文明的演进,深切感到在万众一心发展经济,人文精神的教育严重缺失、人文关怀异常匮乏的当下,人心的异化、社会的失衡以及城市的病态繁荣已是愈演愈烈。正是源自于这种“社会良心”深处的忧虑,朱永新一直在大力倡导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倡导民族精神的变革。这就是个性,就是特色。
  核心理念之五: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朱教授认为,如果说当今的教育对人的问题已经开始注意的话,那么,真正对于人类的问题,对于人类的命运,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延续,对于文明的进程,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文明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或者说在我们这一代教育的手里走向衰落。我们经常说文化的发展是人类发展和延续的根基。要想让我们的孩子、老师能够真正地融入社会,真正地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就要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他认为,阅读中外名著是对话的最好途径之一。



在潜能开发中获取“高峰体验”



  如今,人们已能用“无土栽培法”让一棵普通的西红柿苗结出13000个果实,能让肉眼看不见的原子核释放出威力无比的能量。然而,作为万灵之长,我们能否开发出自身的“心理原子能”,使普通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呢?
  人的大脑是一个动态的“创造物”,只要善于开发,就能够启动“心理原子弹”的按钮,使智慧迸射出绚丽的光彩;相反,人的大脑又呈示出天生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伤其神经,抑其中枢,潜能就会沉而不流,甚至成为一潭死水。朱教授说,长久的社会暗示,自然形成一种评价定势。你想激励一个学生,就不断地对他说“你行你行你真行”,这样,再差的学生也会逐渐变得越来越行;你想毁灭一个学生,就不断地说他“不行不行你真笨”,这样,再行的学生也会变得越来越笨。可见,只有自信,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开发,才华得到充分展示,从而获取“高峰体验”。所以,教师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启动学生的心理自信系统,让学生在自信中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撞击成功。一个停止撞击成功的学生,就意味着对自己失去了自信。
  教师一旦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迹。朱教授的及门弟子苏静教学不足一年,她的一群十几岁的学生就能背诵100-300首诗词,并能在两分钟内任你命题,写出诗意沛然的佳作来。但苏静却说这本是自然之举,孩子们背诗、赏诗、作诗,正像花丛中的蝴蝶自由自在地飞转,树林间的小鸟婉转地歌唱一样,是一种生命的快乐。是的,潜能在有效开发并结出硕果之时,孩子们所感受到的绝对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
  朱永新先生非常重视学生潜能的开发,认为这是学生生命价值的体认。但有的并不是都如苏静老师一样是在师生共同发展,而是以牺牲教师的生命价值为代价。所以他反对所谓的蜡烛精神,不是将教师的精神与身体透支殆尽,而是应当与学生一样得到呵护。甚至,教师的发展比学生的发展更为重要。因为没有教师的快乐,哪来的学生的快乐?没有教师潜力的开发,哪来的学生的潜力的开发?所以,要对老师说:“说你行你就行”,而且不是一次两次地说,而是千万遍地说;不是一天两天地说,而是天天讲。让这一信息根植于教师的心里。而教师一旦拥有了这份自信,就有了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为了激发教师内在的潜力,朱永新教授于2002年6月26日“教育在线”网站发表了《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明确投保条件:“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皆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360万字)来本公司。”理赔办法也写得一清二楚:“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即现投万元者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
  这是我所看到的最具特色的一个“保险公司”,它在相信人的巨大潜力的同时,又内含了一个“持之以恒,十年不止”这样一个必备的条件。两者的结合,才能到达真正成功的彼岸。

  江苏盐城数学老师张向阳是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的最早投保者。心存困惑的他,于2002年8月份向朱教授求教。朱教授送给他六个字:“读书,看网,写作。”张向阳老师心领神会,每天笔耕不辍。此前从未发表过作品的他,仅在6个月的时间内,就在“教育在线”上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作品,并在《人民教育》等报刊上发表了50多篇文章。在过去的十个月间,他用200多个夜晚写出了近30万字的教育日记。他在“教育在线”论坛上的签名是:“用我的生命,擦亮新教育之梦的火花。”他找到了自我成长的途径,具备了持续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江苏吴江市第一小学费建妹老师曾因打朴克而在当地小有名气。2003年参加新教育实验后,投保于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始尝试写点东西。渐渐地,对写作发生了兴趣,与朴克牌进行了永久式的告别。四个月的时间里,发表了十多篇文章。因其文富有激情,所以被人称之为“激情费小妹”。这激情是潜能开发之后的自然迸射,是获取自信之后的精神收获。
  读书与写作应该是人的一种根本性的精神享受,在这种精神享受中获得全面的发展。热爱学习应该是人的生命本性,个体通过学习掌握人类的本质力量,由此体验人生的自由境界。所以一切教育大家在强调读书的同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对写作给予了肯定性的评价。苏霍姆林斯基坚持写教育随笔,叶圣陶力倡教师写“下水文”,朱永新教授让教师写教育日记。这其间似乎有一种本质的联系。因为没有读书与实践,就不可能产生好的作品。教师自己写不出好的作品,要求学生写作就失却了说服力量。没有教师的潜能开发这一生动的“教材”,也很难激发起学生内蕴的潜能。师生同写日记,无疑创造了一个共同发展的文化环境。只有为个体发展创建一个完美的、高质量的发展环境,并确保这种环境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才能最终实现个体的全面理想发展。这种“环境商数”一旦成为个体发展的重要商数,就会产生一种始料不及的飞跃。
       启动“营造书香校园”读书工程
  新教育实验有一个“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日记、聆听窗外声音、熟练应用外语、建设数码社区、创建特色学校。每一个“行动”都有着独具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由于篇幅受限,记者只就“营造书香校园”略作铺陈,但愿读者能够从中窥一斑而见全豹,并进而领略这六大行动的无限风光。
  朱永新先生相信“名师出高徒”这一古已有之的名言,但屈指可数的名师,往往令你投师无门。但他说并非无路可走,人们可以借助一个中介,去聆听名师的教诲。这中介,便是富有文化品位的中外名著。通过这些作品,穿越时空,去索取其思想文化的智慧。从这个角度讲,名师就在你的身边,就教于名师的机会俯拾即是。他说,在读这些作品时,他往往为先贤哲人出奇制胜的警策之语惊叹不已,有一种“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敬仰感。也有这样一种情况,哲人之言,恰与自己所思所想不谋而合,这会令你激动不已,有一种与伟人心灵对话的美感体验,以及生命价值体认的特殊感受。
  所以,几乎是每天雷打不动的两个小时读书,成了令朱教授心迷神痴的精神之旅。他说这是父亲送给他的一笔最为宝贵的财富:在他年仅六岁的时候,父亲就开始让他每天书写两个小时的毛笔字。这种持之以恒的练习虽未成就一个书法大家,但每天5时起床的习惯却沿袭至今。这比他人早起的时间,就全给了读书。他说,捧读一本好书,很快便将自己带到一个宁静的港湾,不知时间流逝,不知烦琐纷争,惟有将自己融入宇宙自然的洒脱与飘逸,从容与愉悦。
  他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可谓一语中的,读书是一道教师必须跨越的坎。所以,朱教授在新教育实验区启动了“营造书香校园”读书工程。要求在小学六年中,师生共读100本课外书;小学生背诵一本中华经典,中学生背诵一本属于美文的英文书。他说,如果背诵了这些书,就会将其精华内化在学生的头脑里,后劲无穷,受益终生。他认为,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他提议设立“读书节”的提案虽然在2003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未能通过,但其志未泯。他说,在以后的政协会上还要继续提交这一提案。
  2003年11月于苏州举行的第三届世纪教育沙龙的主题就是“营造书香校园”,与会人员专门就“读书”这一民族发展大计进行了交流讨论。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发表了题为《阅读:让全民族精神起来》的“阅读宣言”,倡导在校园营造一个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并以此为突破口,建设书香社会,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沙龙组织还审订了《新世纪教育文库》,2004年版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以及教师阅读推荐书目,讨论了《“营造书香校园”行动计划》(草案)。《计划》祈望看到:“每一位中国公民都能捧起一套经典,拒绝粗制,拒绝盗版,与知识为友,与真理为友,用最精心的阅读,来填实比天空还广阔的心灵;”“每一个中国家庭都能坐拥一壁藏书,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草木虫雨,大至立身处世,小至人情物理,情的萌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尽在其中;”“每一所中国学校都能开设一门课程,阅读精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便是“营造书香校园”读书工程受惠的学校之一。他们于2003年夏季举办的为期一个多月的第二届读书节,让“书香”成了校园失传已久的一道最美的风景。学校要求每一个学生向图书馆推荐一本最受感动的书。在每一本书的扉页上,是一张统一格式的“捐书者赠言”与签名,以示对捐赠者的尊重,并希望以此来提示本书新的读者:这是一本某一个高尚者的一次高尚行动,请你尊重并保护这一份高尚。学校还刻制了一枚“万里国际学校中学开架图书专用章”,表明这是一场爱心与文明的传递,请您把它平安地传递给下一个万里人。读书节过后,读书的余香依然不绝如缕。高二“读书节”“书香系列”之“青春吟”诗集已经“出版”,学生的《读书随笔》编辑工作也已准备就绪,可望2004年开学之际问世于校园和展示于“教育在线”。
  读书需要良好的环境,也需要条件的便利,因为便利会使读书变得轻松愉快。朱教授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考察中就充分感受到了这种便利所带来的愉悦。比如在美国,你只要持当地人写给你的信,就可以到图书馆借书。还书也无需办理什么手续,尤其是社区图书馆,门口都有一个还书的箱子,顺手将书往里一扔即可。所以,他很希望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供学生随时阅读。这样,既省却了烦琐的借阅手续,又没有了开放时间的限制。有人担心如此状态有可能造成图书的丢失。但朱教授却说:“我们应该相信孩子。即使有的孩子真的把书拿回自己的家里,说明他非常喜欢这本书。孔乙己还说窃书不算偷呢,孩子爱书就更不是什么坏事情了。”
  朱教授的意见得到了回应,江苏一些学校开始对此发生兴趣。常州武进湖塘桥中心小学,在教学楼的每一层都设立了以年级为单位的“图书大角”。放学之后,孩子们可以不受限制地在这里阅读;有的孩子回家后写完作业想看书了,也会跑回学校阅读。结果,非但学校的书没有少,有的学生还将自己家里的书拿到了“图书大角”里。这种没有围墙的“图书大角”让学生在心灵放飞中享受读书的快乐,在心理自然状态中尽情地汲取与古今中外“名师”对话的精神营养。
  朱永新教授说,新教育实验的目的不单单让人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人拥有智慧。他说,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让师生拥有智慧是智者之言,也是新教育实验走向真正成功的内在归依。
53#
发表于 2011-9-11 13:43:47 | 只看该作者
《那些新教育的花儿》序:明天永新



童喜喜



为新教育人写一本书,不是我想做的事。

愿时光在赐我皱纹时也尽力予我以智慧。一生关注、记录、谏言新教育,才是我将做的事。

教育,这个人类的难题,在中国这片人口众多的大地上,更是令人几近绝望的难题。新教育,是解题的一种。

我并不觉得自己的关注、记录与谏言,于新教育有什么价值。就如我至今不觉自己的存在,于这世界有何价值一样。

价值,对渺小个体而言是绝对的奢侈。大地无情无言,区区百年就已深埋太多璀璨。

只是我活着,总要做事。扎入大地深处若仍能不惧黑暗,生命或将成为一粒新的种子。

所以在这2011年的春天,我在内蒙古罕台,整理、撰写出这本书里的文字。我并不期待多少人愿懂,我只记录我的燃烧。

我只是可惜,燃烧永不可能彻底。

我已遇到的那些新教育人,甚至是在教室里完整开放新教育之花的山东常丽华,用一位母亲的情怀改变一个地区教育的河南张硕果……甚至是新教育基金会里那些深藏幕后的汇聚者,出谋划策外还不遗余力地落实着的新教育智囊章敬平,慷慨解囊两百万后仍为更多筹款奔波的新教育财神王海波……甚至是新教育研究中心里的那些引领者,沉静豁达的“毛虫与蝴蝶”项目负责人马玲、顽皮直率诲人不倦的网络师范学院教务长魏智渊、有远超年龄的沉稳和强大的后劲的年轻“80后”班主任杨超……甚至是新阅读研究所里,肩负新教育阅读推广重任、憨厚质朴柔韧的朱寅年,甚至是神龙般勇猛、搅动一潭教育死水的新教育杂志主编李玉龙,甚至是新教育初创时只身深入一线推广指导、立下汗马功劳的储昌楼……名单太长甚至无法列完,种种原因,这些新教育人的光芒,我都还没能以文字描摹。

更别说还有更多我尚未遇到的新教育人,更别说还有更多教室里新的故事,就在我书写过去的同时,正在新教育的百万师生中静默地发生。

这个春天的罕台,还借居于友校的罕台新教育小学,四间教室、百十个孩子,就正在涌现更多的故事。

而这个罕台的春天,还有更多人正在奔赴新教育。王琪、雷皓、付健、刘逍,四名年轻的义工,包括我这位空怀热情、名不副实的义工组长,从安徽、浙江、重庆……从祖国各地已到罕台。已来的“70后”、“80后”、“90后”,可预见的将来的“00后”、“10后”……

新,只能这样用生命书写,以行动开创。

来者,不见得永驻。去者,却注定了怀念。但凡生命中真正遭遇过新教育的人,起码会明白一件事:你可以选择离开,然而你再无法否认,身边就有美好。

如此以坚实的存在去摇撼虚无。如此将生命之杯一次次倒空、斟满,再度倒空。

罕台,蒙语里的最高山川。新教育,中国教育改革中的一面烈烈大旗。然而不必奢谈最高,正如不必将新教育视为最好。“最”字,永在明天。

走至今天,新教育已是十年,已是根基渐稳。然而,过去已经磕磕绊绊,明天仍然注定步履维艰。让理想之花在现实土地上绽放,从不是易事。

但伴随全新一天来临的,必然是新的行动,新的希望。

所以在今天,我只是,只是放声为大地上这蓬新教育的野草歌唱。明日或有烈火,我仍坚信,焚掉旧之后,新的野草以此滋养,将更蓬勃。

我信。我爱。

是以为序。
54#
发表于 2011-9-16 21:45:13 | 只看该作者
让师生拥有智慧

--朱永新和他的“新教育实验”

陶继新

集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与苏州市副市长于一身的朱永新先生,因其《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创新教育论》《享受教育》等著作的相继问世和“新教育实验”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被人视作当今中国教育上的一匹黑马。走进他的心灵世界和实验视野,窥到的是一道异常绚丽的教育风景。

人性化的市长

    朱永新教授不是一般的大学教授,因为他还是苏州市的副市长。“两栖”于为官与学者之际,“得兼”于繁忙公务与潜心研究之间。所以每一刻时间,在他的人生履历上都具有着特殊的意义符号。在他看来,时间的价值等同于生命的价值,赢得“逝者如斯夫”的时间,就等于拉长了生命的长度。所以采访他也需“伺机”而行。听说他于2003年12月7日上午在青岛嘉裕关学校作报告,便立即与之电话联系。朱教授愉快地接受采访预约的同时,还希望采访就从机场到青岛市里的路上开始。他说,这段路上只是采访的一个序曲,宾馆才是采访的主阵地。这种安排虽属紧迫,但“时不我待”的心理状态和无人打扰的晚间,却往往能够触发我的采访激情。

2003年12月6日晚9时35分,朱永新先生手拉提箱,大步流星地从机场走了出来。握手相见,几乎没有寒暄,一上接站的小车,便谈起了他的新教育实验。同行的青岛市市南区王局长和嘉裕关学校郭校长虽已为他安排了晚餐,但他说飞机上的盒饭已经饱腹,最好径去宾馆,继续采访工作。此言正中我的下怀,因为争取更多的时间,采访更多的内容,是我此行的第一要务。

一到宾馆放下行李,没容朱教授有片刻的休息,我便打开笔记本电脑,做出立马采访的准备。他从容地坐在我的对面,笑着接受采访,全然没有一个市长的架子。其实,他在我的脑海里,更是一个颇具人性化的专家教授。记得2003年春天在苏州与他共进晚餐时,同桌还有一位年轻的校长。他同朱教授无话不谈,甚至有点儿放肆。但朱教授不但包容地笑着,还时不时地同他开个高雅的玩笑。没有尊卑之分、贵贱之别,只有平等的交流,美好的友谊。这次夜间采访,使我对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对新教育实验的惨淡经营与一往情深,对读书的坚持不懈与情有独钟,对人才的特殊呵护与精心培养,绝非常人能为与愿为者也。这让我对他又多了几分敬意,友情之水也在彼此的心间悄然流淌。

第二天上午,朱教授在青岛嘉裕关学校作学术报告,令我进一步领略到了他的学者风范。精彩生动的取例与富有思辨色彩的理性分析,使我感受到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齐飞带来的美感与愉悦。他回答人们的提问,不是端坐于讲台之上,而是满面春风地走到听众之间。回答问题不仅切中肯綮,而且幽默机智,常令听众的笑声与掌声在礼堂里一并激荡回转。报告之后,他便被一群年轻教师围了起来,他笑着回答他们的提问,一种天籁般的笑容始终挂在他的脸上。我突然感到,他是天真的,幸福的,人性化的。

当时一位年轻的教师问朱永新先生:“您既是苏州市副市长,又是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还进行着新教育实验。为官与为学之间难道不会形成冲突吗”

朱永新先生笑着说:“当市长和做学问不能说一点儿冲突都没有,至少我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比过去少多了。但对我来说,这两者在本质上却有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教育’——作为教授,我是教育哲学博导;作为副市长,我分管教育。如果我不当市长而只当教授,也许我个人的学术成果会更丰硕一些;然而,在市长的位置上,我却可以做我以前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也就是说,我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实现我的教育理想。如果说我过去的一些教育理想只是一种美好憧憬的话,那么,现在我可以在我职权范围内把它变成现实。作为教育管理者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作为教育研究时所崇敬的东西变成现实;是合法地运用人民给予的权力,为我深爱的城市、深爱的教育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这种教育上的‘成就感’是其他角色难以比拟的。”

朱永新先生一方面利用副市长做好教育这篇大文章,一方面也并不淡化学者这一重要的角色。他说:“对我来说,市长是暂时的,学者是永远的。如果哪一天我不当市长了,我随时都可以回到大学当教授。”

可以为官,亦可以为民的从容自若,就在其自然的笑谈中不经意间流溢出来。

“生于毫末”的新教育实验昭示出独特魅力

由于学识渊博与勤奋好学,朱教授早已著作等身。为此他也曾一度陶醉在自己的书斋里,欣赏着用文字搭成的积木。但在2000年1月的一个子夜,他看到了下面一段文字:1950年元旦,约瑟夫 熊比特在弥留之际,曾对前去探望他的彼得 德鲁克及其父亲阿道夫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年龄,知道仅仅凭借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

这对朱教授犹如投放了一颗心理原子弹。正值不惑之年的他,开始怀疑自己以前对教育关注实际价值的大小,它们究竟有多少改变过人们的生活,改变过我们的教育?于是,他试图努力改变原有的生活状态和既有的教育行为。一天在苏州开一次笔会,他突然想起一个题目:“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他洋洋洒洒地讲了四个半小时,听者竟然无一人离会。后来整理成一篇文章,许多报刊予以发表。反响如此之大,令朱教授始料不及。他顿悟式地说:“原来教育可以这样表达!”
朱教授开始思考如何从曲高和寡的理论构建走向与教育实践休戚相关的操作层面,走向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于是,“新教育实验”就成了他的最佳选择。

朱教授说,他并非新教育实验的始作俑者,一百年以前,在英国、法国等,就有了新教育运动。一些有识之士,不满当时的教育,要为现在造人,培养富有个性和独立精神的人,并办起了一批体现这一价值取向的学校。这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几年之后,德国、法国的教育专家前来参观,归国之后也办起了类似的学校。于是,新教育运动在欧洲迅速发展,并有了它的国际组织。此后美国的杜威又对新教育实验进行了理论阐释。新教育不胫而走,后来也有了“中国版”,陶行知就是“中国版”的最早实验者。蔡元培先生对新教育也有着自己的理论研究与亲身实践。朱教授说,新的时代赋予新教育实验一种崭新的意义,他就要做这一新教育实验的发起者与实践者。但创新并不等于对传统的彻底否定,他重视“他山之石”的价值,珍视既有的遗产。他说,“新教育”与“旧教育”(传统式教育)并非颠倒和取代式的,而是立身其中的前瞻性的部分变革。

2002年7月份,他便下定决心进行新教育实验。2002年9月份,新教育首家实验基地在江苏省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挂牌。朱教授说,新教育实验可谓两月怀胎,一朝分娩,是一个先天不足的早产儿。但时代在催生它,使它早产,并迅速发展。实验之风吹起于江苏,很快波及全国,山东、广东、浙江、福建、黑龙江、吉林、上海等省市的一大批老师主动加入实验的大军,千千万万的师生开始将“新教育”理想具体化、系列化。

此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新教育实验正式得到认证的加盟学校已近20所,主动参与实验子课题的近百所。一年半时间,就有了一百多所实验学校,许多个人还开设了新教育实验班。同时,注册了“教育在线”网站,点击率已经超过150万人次,成为全国一个极富特色的大的教育网站。就连全国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清华附属小学窦桂梅老师对其也是一“网”情深。她在《构一道新的教育航海线》中写到走进“教育在线”的感受时说:对于网络,我曾充满鄙夷,没想到一来到这里就“一见钟情”。这里的教育智慧,这里的教育故事,这里的人文气息,这里的人物魅力,让你兴奋、痴情,甚至于让你发疯。你会像那初恋的少女,体验“激情燃烧的岁月”,甚至半夜里还在这里徜徉行走,流连忘返,以至爱得“死去活来”。就是怀着这样的激情,每一天必须上网几次,而且每一次只要踏上这只“教育在线”的船只,就可以尽情地阅读这本厚重的网络大书,欣赏着“新教育”海上日出一样的风景,陶醉着“朱永新小品”的表演,品尝着“李镇西之家”的风味特色,感受着“小学教育论坛”的习习海风。

“生于毫末”的新教育实验虽然尚未成就“合抱之木”,却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一支奇葩。用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教授的话说,它已与国家新课程改革、叶澜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并且昭示出了独特魅力与昂然生机。

富有思辨性的核心理念

朱教授说,新教育实验初始阶段的理念尚未形成,但他相信实践出真知,也出理论。事实上,他一刻也没有放松过新教育实验的理论构建。现在,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已经形成。这些理论不但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而且呈示出思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

核心理念之一: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这里不是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突出“一切人”。朱教授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家长的发展也没有学生的发展。教育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要关注学生和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无论他是愚昧的,还是睿智的;无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都应该让他们快速地发展。

新教育实验的目标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朱教授说,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态度,真正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他认为,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所有学校的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成功,相当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成才。所有参与实验的人都要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成长并快乐着。

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是“行动”。朱教授认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不要坐而论道。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不要瞻前顾后,不要犹豫彷徨。从加入实验这一天开始,就要真正地动起来。

核心理念之二: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朱教授说,目前以成败论英雄、以金牌论英雄、以升学多少论英雄的观点是错误的。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的关键是,教一些让学生一辈子真正有用的东西。朱教授说自己是苏州大学毕业的,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比北大、清华的学生差。他说,我甚至可以到北大、清华去做老师做教授。关键是怎么样让学生有一个真正辉煌的明天,而不仅仅是辉煌的今天。

核心理念之三: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朱教授对精神的作用高度重视,甚至有点儿夸大。他说,好多人都问他:你的身体怎么这样好呢?他说不是身体好,是精神好。自己也有高血压、高血脂。但有了好的精神,就有了一切。他认为,死人与活人的最大区别就是死人的精神不再存在了。他说,有的人虽然活着,但精神不行,生不如死,与死人没有什么两样。这正应了诗人臧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活者,他已经死了。”诗人虽然另有寓意,但朱先生却借此说明精神的重要性。重视精神,就要让人们不断地感受成功,从而不断地相信自我,不断地挑战自我,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核心理念之四: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特色并不意味着圆满,但特色就是卓越。企业如此,学校如此,凡事莫不如此。去年美国的《时代周刊》评选了世界上九大新兴科技城市,苏州是惟一入选的亚洲城市。那么,能说苏州就是亚洲最好的城市吗?当然不能。但苏州有它的特色,它是一个把传统和现代结合得非常完美的城市,它有一体两翼的城市格局,又有两千五百多年的文化底蕴,是外商投资的聚集地。学校也是这样,没有自己的特色,是谈不上辉煌的。对个体生命来说也是如此。朱教授荣登2003年度《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人物榜,就是因为他是一位最具人文气质的市长。他透过历史的眼光,长久以来一直探问社会人心的发展,人类文明的演进,深切感到在万众一心发展经济,人文精神的教育严重缺失、人文关怀异常匮乏的当下,人心的异化、社会的失衡以及城市的病态繁荣已是愈演愈烈。正是源自于这种“社会良心”深处的忧虑,朱永新一直在大力倡导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倡导民族精神的变革。这就是个性,就是特色。

核心理念之五: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朱教授认为,如果说当今的教育对人的问题已经开始注意的话,那么,真正对于人类的问题,对于人类的命运,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延续,对于文明的进程,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文明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或者说在我们这一代教育的手里走向衰落。我们经常说文化的发展是人类发展和延续的根基。要想让我们的孩子、老师能够真正地融入社会,真正地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就要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他认为,阅读中外名著是对话的最好途径之一。

在潜能开发中获取“高峰体验”

如今,人们已能用“无土栽培法”让一棵普通的西红柿苗结出13000个果实,能让肉眼看不见的原子核释放出威力无比的能量。然而,作为万灵之长,我们能否开发出自身的“心理原子能”,使普通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呢?

人的大脑是一个动态的“创造物”,只要善于开发,就能够启动“心理原子弹”的按钮,使智慧迸射出绚丽的光彩;相反,人的大脑又呈示出天生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伤其神经,抑其中枢,潜能就会沉而不流,甚至成为一潭死水。朱教授说,长久的社会暗示,自然形成一种评价定势。你想激励一个学生,就不断地对他说“你行你行你真行”,这样,再差的学生也会逐渐变得越来越行;你想毁灭一个学生,就不断地说他“不行不行你真笨”,这样,再行的学生也会变得越来越笨。可见,只有自信,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开发,才华得到充分展示,从而获取“高峰体验”。所以,教师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启动学生的心理自信系统,让学生在自信中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撞击成功。一个停止撞击成功的学生,就意味着对自己失去了自信。

教师一旦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迹。朱教授的及门弟子苏静教学不足一年,她的一群十几岁的学生就能背诵100-300首诗词,并能在两分钟内任你命题,写出诗意沛然的佳作来。但苏静却说这本是自然之举,孩子们背诗、赏诗、作诗,正像花丛中的蝴蝶自由自在地飞转,树林间的小鸟婉转地歌唱一样,是一种生命的快乐。是的,潜能在有效开发并结出硕果之时,孩子们所感受到的绝对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

朱永新先生非常重视学生潜能的开发,认为这是学生生命价值的体认。但有的并不是都如苏静老师一样是在师生共同发展,而是以牺牲教师的生命价值为代价。所以他反对所谓的蜡烛精神,不是将教师的精神与身体透支殆尽,而是应当与学生一样得到呵护。甚至,教师的发展比学生的发展更为重要。因为没有教师的快乐,哪来的学生的快乐?没有教师潜力的开发,哪来的学生的潜力的开发?所以,要对老师说:“说你行你就行”,而且不是一次两次地说,而是千万遍地说;不是一天两天地说,而是天天讲。让这一信息根植于教师的心里。而教师一旦拥有了这份自信,就有了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为了激发教师内在的潜力,朱永新教授于2002年6月26日“教育在线”网站发表了《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明确投保条件:“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皆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360万字)来本公司。”理赔办法也写得一清二楚:“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即现投万元者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

这是我所看到的最具特色的一个“保险公司”,它在相信人的巨大潜力的同时,又内含了一个“持之以恒,十年不止”这样一个必备的条件。两者的结合,才能到达真正成功的彼岸。

江苏盐城数学老师张向阳是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的最早投保者。心存困惑的他,于2002年8月份向朱教授求教。朱教授送给他六个字:“读书,看网,写作。”张向阳老师心领神会,每天笔耕不辍。此前从未发表过作品的他,仅在6个月的时间内,就在“教育在线”上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作品,并在《人民教育》等报刊上发表了50多篇文章。在过去的十个月间,他用200多个夜晚写出了近30万字的教育日记。他在“教育在线”论坛上的签名是:“用我的生命,擦亮新教育之梦的火花。”他找到了自我成长的途径,具备了持续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江苏吴江市第一小学费建妹老师曾因打朴克而在当地小有名气。2003年参加新教育实验后,投保于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始尝试写点东西。渐渐地,对写作发生了兴趣,与朴克牌进行了永久式的告别。四个月的时间里,发表了十多篇文章。因其文富有激情,所以被人称之为“激情费小妹”。这激情是潜能开发之后的自然迸射,是获取自信之后的精神收获。

读书与写作应该是人的一种根本性的精神享受,在这种精神享受中获得全面的发展。热爱学习应该是人的生命本性,个体通过学习掌握人类的本质力量,由此体验人生的自由境界。所以一切教育大家在强调读书的同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对写作给予了肯定性的评价。苏霍姆林斯基坚持写教育随笔,叶圣陶力倡教师写“下水文”,朱永新教授让教师写教育日记。这其间似乎有一种本质的联系。因为没有读书与实践,就不可能产生好的作品。教师自己写不出好的作品,要求学生写作就失却了说服力量。没有教师的潜能开发这一生动的“教材”,也很难激发起学生内蕴的潜能。师生同写日记,无疑创造了一个共同发展的文化环境。只有为个体发展创建一个完美的、高质量的发展环境,并确保这种环境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才能最终实现个体的全面理想发展。这种“环境商数”一旦成为个体发展的重要商数,就会产生一种始料不及的飞跃。

启动“营造书香校园”读书工程

新教育实验有一个“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日记、聆听窗外声音、熟练应用外语、建设数码社区、创建特色学校。每一个“行动”都有着独具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由于篇幅受限,记者只就“营造书香校园”略作铺陈,但愿读者能够从中窥一斑而见全豹,并进而领略这六大行动的无限风光。

朱永新先生相信“名师出高徒”这一古已有之的名言,但屈指可数的名师,往往令你投师无门。但他说并非无路可走,人们可以借助一个中介,去聆听名师的教诲。这中介,便是富有文化品位的中外名著。通过这些作品,穿越时空,去索取其思想文化的智慧。从这个角度讲,名师就在你的身边,就教于名师的机会俯拾即是。他说,在读这些作品时,他往往为先贤哲人出奇制胜的警策之语惊叹不已,有一种“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敬仰感。也有这样一种情况,哲人之言,恰与自己所思所想不谋而合,这会令你激动不已,有一种与伟人心灵对话的美感体验,以及生命价值体认的特殊感受。

所以,几乎是每天雷打不动的两个小时读书,成了令朱教授心迷神痴的精神之旅。他说这是父亲送给他的一笔最为宝贵的财富:在他年仅六岁的时候,父亲就开始让他每天书写两个小时的毛笔字。这种持之以恒的练习虽未成就一个书法大家,但每天5时起床的习惯却沿袭至今。这比他人早起的时间,就全给了读书。他说,捧读一本好书,很快便将自己带到一个宁静的港湾,不知时间流逝,不知烦琐纷争,惟有将自己融入宇宙自然的洒脱与飘逸,从容与愉悦。

他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可谓一语中的,读书是一道教师必须跨越的坎。所以,朱教授在新教育实验区启动了“营造书香校园”读书工程。要求在小学六年中,师生共读100本课外书;小学生背诵一本中华经典,中学生背诵一本属于美文的英文书。他说,如果背诵了这些书,就会将其精华内化在学生的头脑里,后劲无穷,受益终生。他认为,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他提议设立“读书节”的提案虽然在2003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未能通过,但其志未泯。他说,在以后的政协会上还要继续提交这一提案。

2003年11月于苏州举行的第三届世纪教育沙龙的主题就是“营造书香校园”,与会人员专门就“读书”这一民族发展大计进行了交流讨论。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发表了题为《阅读:让全民族精神起来》的“阅读宣言”,倡导在校园营造一个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并以此为突破口,建设书香社会,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沙龙组织还审订了《新世纪教育文库》,2004年版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以及教师阅读推荐书目,讨论了《“营造书香校园”行动计划》(草案)。《计划》祈望看到:“每一位中国公民都能捧起一套经典,拒绝粗制,拒绝盗版,与知识为友,与真理为友,用最精心的阅读,来填实比天空还广阔的心灵;”“每一个中国家庭都能坐拥一壁藏书,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草木虫雨,大至立身处世,小至人情物理,情的萌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尽在其中;”“每一所中国学校都能开设一门课程,阅读精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便是“营造书香校园”读书工程受惠的学校之一。他们于2003年夏季举办的为期一个多月的第二届读书节,让“书香”成了校园失传已久的一道最美的风景。学校要求每一个学生向图书馆推荐一本最受感动的书。在每一本书的扉页上,是一张统一格式的“捐书者赠言”与签名,以示对捐赠者的尊重,并希望以此来提示本书新的读者:这是一本某一个高尚者的一次高尚行动,请你尊重并保护这一份高尚。学校还刻制了一枚“万里国际学校中学开架图书专用章”,表明这是一场爱心与文明的传递,请您把它平安地传递给下一个万里人。读书节过后,读书的余香依然不绝如缕。高二“读书节”“书香系列”之“青春吟”诗集已经“出版”,学生的《读书随笔》编辑工作也已准备就绪,可望2004年开学之际问世于校园和展示于“教育在线”。

读书需要良好的环境,也需要条件的便利,因为便利会使读书变得轻松愉快。朱教授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考察中就充分感受到了这种便利所带来的愉悦。比如在美国,你只要持当地人写给你的信,就可以到图书馆借书。还书也无需办理什么手续,尤其是社区图书馆,门口都有一个还书的箱子,顺手将书往里一扔即可。所以,他很希望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供学生随时阅读。这样,既省却了烦琐的借阅手续,又没有了开放时间的限制。有人担心如此状态有可能造成图书的丢失。但朱教授却说:“我们应该相信孩子。即使有的孩子真的把书拿回自己的家里,说明他非常喜欢这本书。孔乙己还说窃书不算偷呢,孩子爱书就更不是什么坏事情了。”

朱教授的意见得到了回应,江苏一些学校开始对此发生兴趣。常州武进湖塘桥中心小学,在教学楼的每一层都设立了以年级为单位的“图书大角”。放学之后,孩子们可以不受限制地在这里阅读;有的孩子回家后写完作业想看书了,也会跑回学校阅读。结果,非但学校的书没有少,有的学生还将自己家里的书拿到了“图书大角”里。这种没有围墙的“图书大角”让学生在心灵放飞中享受读书的快乐,在心理自然状态中尽情地汲取与古今中外“名师”对话的精神营养。

朱永新教授说,新教育实验的目的不单单让人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人拥有智慧。他说,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让师生拥有智慧是智者之言,也是新教育实验走向真正成功的内在归依。
55#
发表于 2011-10-5 00:19:39 | 只看该作者
郭元祥:大规模教育实验研究的局限性

--------------------------------------------------------------------------------

作者:郭元祥   


今天在网上读到黄甫全同志(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写给正在推行“新教育”实验研究的朱永新同志(苏州市副市长、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一封公开信,并浏览了网友们或支持或反对或暧昧的评论,读罢感慨良多。

感慨之一,是尊敬黄甫全教授大无畏的批判精神。尽管朱永新同志是一位公众人物,并在教育理论界还把持着某些评审的权力,且还有一批几乎狂热的中小学追随者,但黄教授基于一位学者的学术良知和求真的精神,也能够几乎言辞激烈地对“新教育实验”的研究方式、宣传方式及其过高的自我评价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仅就这一点,黄教授值得理解和尊敬。感慨之二,是尊敬朱市长在履行百忙的行政要务的同时,不忘拯救基础教育的责任和情怀,我理解他对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难以割舍的学者情节。感慨之后,的确也引起我的思考:为什么黄教授对“新教育实验”会有如此大的反感甚至否定?为什么会对“新教育实验”的“自我评价”进行毫不留情的批判?我想,这可能不能指责黄教授的批判不对,因为他的批评有根有据;也不能指责朱市长的努力不对。因为好大喜功、贪多求全、追求轰动效应和大场面,几乎成了20多年来国内基础教育实验研究的顽疾,这不是朱市长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教育理论界需要反思的问题。我觉得从“对事不对人”的角度来看,黄教授的批评很有意义,能够引起我们检讨大规模教育实验研究中的弊病。



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如果从1903年梅伊曼和赖伊的《实验教育学》算起,其实也仅仅只有百年时间。在这短短的一百年中,真正能够影响基础教育走向的教育实验研究,并能够以此为基础形成称得上“学派”的理论,其实并不是大规模的实验,相反是以一校为基地的小规模教育实验研究。从国外来看,杜威的教育实验的教育实验最为典型。杜威的教育实验就是在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史称“杜威学校”)进行的,他亲任校长,而且长达八年之久(1896-1903年),后来由其女儿任校长并继续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杜威父女亲自培训教师、制定实验研究方案、构架理论框架、设计课程体系、布置疑难教室、进行学生发展评价。应该说,这著名的“八年研究”对奠定杜威的教育信念、课程理论、教学理论、教师理论甚至其整个教育理论体系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至后来人们要研究杜威的教育理论就必须研究“杜威学校”,并使得这一实验研究成为影响美国20世纪基础教育的两个重要的“八年研究”之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及其实验研究也是如此,他在巴甫雷什中学进行了长达十五年的研究与实践。国外近20年来的教育实验研究项目基地尽管有扩大的趋势,但也是有局限的,目前在世界上非常流行的“多元智力学说”是加德纳于1983年在哈佛大学启动的,即所谓“零点工程”,其实验研究阶段也不过数所学校。

从国内来看也是如此。在国内20世纪的一百年里,我们熟知并得到广泛认可的教育实验,也许只有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实验”。他的实验研究基本上是在“晓庄学校”进行的。陶行知仿效其师,在晓庄学校亲自培训教师、制定实验研究方案、构架理论框架、设计课程体系、直面儿童进行上课。到今天为止,任何人要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可能同样必须研究他在“晓庄学校”的实践和思想。

以一所学校为实验研究基地的教育实验,保证教育实验过程中的变量控制、实验处理的有效性;有利于研究者对教育实验研究过程的沉思、深入细致的因素分析和严密的理论论证。应该说,真正有影响力的教育实验,从来都不是大规模实验研究,也没有什么大规模教育实验能够产生什么宏大理论和学派。当然,带有政府行为的教育改革例外,它不能归入教育实验的范畴,如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结构主义运动”、70年代的“回归基础运动”;再如,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是一种政府的教育责任推动下的教育改革。即使是大规模的政府教育改革行为,也同样存在着有悖于教育实验研究的某些根本局限,国内外概莫能外。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教育实验研究真是风起之,云涌之,从研究规模上看,几乎都可以称得上是“大规模教育实验研究”。“某某教育”实验、“某某模式”实验、“某某改革”实验,真是实验研究多如牛毛。而好大喜功、追求大场面、动辄要建立学派,则成了这些大规模实验的通病。

有的实验研究或改革研究还没有开场,就鼓噪和网罗几十所几百所病笃乱投医的中小学参加,先成立个“某某专业委员会”,每年开一次研究会,请几个得力干将作几场报告宣讲研究思路,上几节公开课或研讨课,写几篇研究报告,结集实验学校教师们的研究小论文。实际的实验研究效果怎样呢?名为整体实验、整体改革,实际上却是整体没变;理论是用来鼓劲的,因为实验学校总是听来激动,干时难动;研究课是用来展示的,常态课还是老路子;学校还是老样子,实验学校根本就没有那种“每天都是新的”的感觉。最近两年来,我对学校的50个细节问题进行了系列的观察、访谈研究,发现这些细节在那些被网罗进许多实验研究的学校,在这些细节上根本没有变化。比如,有哪一所实验学校建立起了学生学业成就的监控与指导的分析系统和相关数据库?我敢说,没有一所实验学校的校长敢作出肯定的回答,也没有哪一个实验研究项目的首席专家敢斗胆说自己的研究项目基地校建立起来了。据我所知,顾泠元教授在上海青浦县作数学教学实验的时候,建立了学生数学学业成就的监控数据库,但对学生的整体学业成就的监控也是缺乏的。因为这个监控系统和相关数据库在国内目前还几乎为零。

我国近20年来来的大规模教育实验的致命伤就是:研究目标过于宏观、研究方式的“宏大叙事”取向和“宏大哲学语镜”;首席专家缺乏对教育活动结构的细节关照、研究过程不深入、研究周期短;研究结果的理论建构有余而实践取向不足、综合有余而创新不足。

在研究目标上,有些教育实验研究的理论目标是清晰的,但有的教育实验就未必了。我非常关注国内目前的一些教育实验,我发现有的教育实验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成果已经涉及到了对教育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知识观、教学过程观、教育活动观、学校管理观、教师观及其专业成长的促进等方面系统、清晰的表达。但有的教育实验所发布的研究成果,尽管一套又一套地出书,其实它根本就没有核心的教育观念体系,甚至连思维方式都没有转变,还动辄把自己的研究誉为“新某某”实验,的确有人大言不惭地说过这样的话:“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与改革中只有‘三新’”。

在研究过程上,几乎所有的大规模教育实验研究的首席专家,没有也不可能深入其所有的实验学校去做研究,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充足的时间分配给每一所实验校。学校发生了什么?一线的老师们需要哪些指导?实验操作的过程怎样?首席专家一无所知。有良心的人,还能够想法子把青年教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差遣到部分实验校去应对一下。如此一来,研究者对实验学校的指导只能依靠年会了,现在有人又想出了办法——用网站,像李宏志一样搞思想的遥控。远离实验过程,远离学校“田野”,你能够搞什么教育实验?简直有些荒唐可笑。我国正在进行的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表明,大规模教育实验需要庞大的专业支持队伍,目前课程改革的问题之一,就是专业支持力量的严重不足。我奉劝那些搞大规模教育实验或试图搞大规模教育实验的学者们,不要盲目追求大场面、大规模,深入一两所中小学搞实验研究,足矣!你跑不过来,就老老实实在一两所学校扎扎实实地做,别让人家看扁罗!你自己要好好想一想,如果后人要研究你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你的哪一所学校能够充当“杜威学校”或“晓庄学校”的作用呢?

在研究周期上,适当长点,要有点“八年研究”的精神,不要动不动就出版哪些没有根据的研究报告、丛书什么的。拉尔夫·泰勒领导的“八年研究(1933年秋-1941年夏)”可以说是一项规模较大的教育实验研究,这一实验研究的过程表明,大规模教育实验一定是长周期的。其“八年研究”所取得的实验研究成果应该说是辉煌的,要知道他的研究成果是在实验基础上又经过了八年的总结才于1949年发布并出版的。前后十六年啦,令人感动!



任何人都有做教育实验研究的权力。不论你是中小学教师,还是校长,也不论你是教育理论研究者,还是政府官员,只要你真心想探求真理,关注教育,关心孩子,愿意承担教育责任,都可以来做教育实验。但如果你既是政府官员又是学者,身兼数职,我奉劝你最好缩小教育实验的规模,发挥你的行政权力,把身边的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搞好。所以,我建议朱永新副市长:不要提什么“新教育”,搞什么遍及全国、感召世界、创立学派的教育实验研究,你要是能够把个苏州市中小学的应试教育问题解决了,把素质教育切实实施好了,那也许是“新教育”真正有说服力的时候了。最后,我希望朱永新教授不要生气,也要理解和包容黄甫全教授的批判。

如果谁觉得我的评论得罪了谁,事先说声“对不起”。正如马克思在《献给父亲的诗作》中所说的那样:“我揭示一切,因为我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4 21:48 , Processed in 0.09659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