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十年兮 不复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7 19:2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十年兮 不复还

——追忆编辑家章仲锷
张守仁
来源:中国文化报




    10月3日中午,我正在翻阅《文学界》2008年第9期上所载章仲锷专辑中的文章,电话铃响了,拿起话筒,一听竟然是他女儿章则哭着告诉我:“张伯伯,我爸爸今晨走了!”“什么!?国庆节前我还跟他通电话,好好的怎么突然走了!”章则说:“先是发烧,后转为肺炎、心衰,就没有挺过去。”我说:“新新(章则小名),你先陪着你妈妈,我立即就来。”
    放下电话,冲下楼,打的奔往潘家园。
     一路上思绪混乱,我和章仲锷30多年友好相处的点点滴滴,像电影似的在眼前翻腾过去。尤其不忘我和王世敏(已去世)、章仲锷3个人共商创办《十月》杂志的往事。
    章仲锷生在湖南,长在山东,故他对山东的情况比较熟悉。1977年夏天,我们三人在北京出版社文艺室工作,同到济南组稿,顺便参加山东文联在南郊宾馆召开的文艺大会,听山东省委负责人做报告。天气很热,我们不愿听枯燥的报告,就溜到报告大厅外树阴下聊天。我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说国家形势有了变化,文艺界也会松动,应该抓紧时机有所作为。“文革”之后人民翘盼着从各地回京的作家们创作上的喷发,打破文坛上荒芜冷清的局面。我们越说越起劲,便商量创办一个大型文学刊物,迎接创作高潮的到来。接着大家便想刊名,最终王世敏想起了“十月”的名字。仲锷和我一致赞同,觉得这个名字响亮、大气,表示金秋之后丰收的意思。从山东回京后,我们经过一年筹备,《十月》便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秋天创刊。半年之后,《收获》复刊,一年之后《当代》创刊,随即《花城》、《钟山》等大型文学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中篇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兴起和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园地。仲锷在《十月》工作的3年多时间里,埋头苦干,先后编发了邓友梅的《追赶队伍的女兵们》、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刘心武的《如意》、从维熙的《第十个弹孔》等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中有的荣获茅盾文学奖,有的荣获全国中篇小说奖。仲锷为《十月》创刊后获得的盛誉,付出了开拓者的辛劳,是《十月》的功臣之一。
    1979年第三期《十月》发表了白桦、彭宁合写的电影文学剧本《苦恋》,一年多之后,据此拍摄了电影《太阳和人》,遭到《解放军报》和《时代的报告·增刊》对它严厉的批评。《十月》编辑部也遭到指责。仲锷尽管不是这个剧本的责编,却坚持不同看法,并独自写信给当时北京市委负责人进行申辩。后来整个编辑部被调到党校去学习、检讨。此后仲锷被孟伟哉调到《当代》编辑部工作。
    从1982年到1988年,仲锷在《当代》主编秦兆阳领导下,编出了刘心武的《钟鼓楼》、李斌奎的《啊,昆仑山》、柯云路的《新星》、焦祖尧的《跋涉者》、郑义的《远村》、陈冲的《厂长今年二十六》、王朔的《空中小姐》、张曼菱的《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等名篇。秦兆阳赞许仲锷的编辑成绩,给他写过一个条幅,曰:“磨稿亿万言,常流欢喜泪;休云编者痴,我识其中味。”这条幅道出了编辑工作中的甘苦,仲锷就请书法家写了“磨稿斋”3个字,作为他书房的斋名。
    1988年,仲锷从《当代》调到作家出版社任副总编后,又创办了《文学四季》。它秋季问世,次年政治风波之后夭折,尽管只出了6期,也经手发表了张贤亮的《习惯死亡》、王朔的《玩的就是心跳》、朱春雨的《血菩提》、张聂尔的《名门淑女》等力作。
    风波之后仲锷于1990年冬天调入《中国作家》杂志。他和高洪波、杨匡满等一起,又编发了《马家军调查》、《落泪是金》等一批轰动全国的作品。新时期文学以来,仲锷是唯一一位曾在首都的《十月》、《当代》、《文学四季》、《中国作家》等大型文学刊物都工作过,且都编发出许多名作的编辑家。在当代文学史上,他理应占有一席位置。
    从北三环路赶到潘家园,的士整整走了半个小时,我冲上仲锷在第17层的寓所,见他的亲人都在。新新迎过来对我说:“张伯伯,您跟妈妈说说话,劝劝她。”我走进卧室见高桦倚靠在床上,她一见我哭着诉说:“守仁,他怎么就突然走了呢?我有责任,我没有叫人及时安起搏器。”我赶紧过去轻拍她的背,安慰她:“你别这样说,仲锷能活到今天,全是你照顾得好。1975年我和他同一个办公室,就见他手掌心是红的,当时就已肝硬化。多年来,是你不断让他吃胎衣,叫他按时服药,服侍周到,才能活到今天。”新新站在床边说:“妈,几十年来张伯伯是见证人,您别自责,别太难过了。”我说:“高桦,仲锷这几十年能一心扑在工作上,编出这么多好稿,这军功章的功劳有你一半,不,一多半,这是有目共睹的事。仲锷身前还希望编一本自己的杂文集、一本评论集,你要节哀,保护好自己身体,才能完成他的遗愿啊。”
    仲锷“磨稿斋”书房里已经布置了简单的灵堂。在他遗像两侧已有铁凝、金炳华送来的花圈。我向仲锷遗像鞠了三躬,见高洪波、石湾等人来了,便离开他家,遵高桦嘱咐,打电话通知李存葆、崔道怡、赵大年等文友以及北京作家协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单位。
    是夜,我难于入眠。这半辈子,我和仲锷算得上挚友、诤友,情同手足。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们两家都住在东四,他住三条,我住六条,相隔仅一箭之遥,往来频繁。有年初冬,我在他家里,第一次见到了从银川来的张贤亮。当时他人很瘦,披着一件脏兮兮的黑皮袄,脸色疲惫,风尘仆仆。我们喝着啤酒,吃着高桦包的饺子,听贤亮讲他在劳改农场遭受的种种苦难。贤亮的第一个中篇《土牢情话》就是经仲锷之手编发在《十月》上的。后来我们还编发了他的代表作《绿化树》。那时冯骥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宿舍修改他的长篇小说,有时候从人文社拐到南小街和三条交界处的仲锷家里,我们三人围炉夜话,畅谈解冻后的文坛种种。有一次我俩南下到湖南、广东组稿,在长沙听了康濯的介绍,深夜赶火车到郴州,向古华组稿,带回来一篇《送你一支玉兰花》发表在《十月》上。后经我们介绍,古华进了当时的文学讲习所学习有了提高,才写出了获奖的《芙蓉镇》和《爬满青藤的木屋》。1978年春天,我和仲锷路过保定,参加河北作家张庆田主持的散文座谈会。在那次会上,我们结识了年仅21岁、刚开始写作的铁凝。后来,我和仲锷分别在《十月》和《文学四季》上编发了铁凝的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和她的长篇小说《玫瑰门》……
    仲锷生性木讷,少言寡语,不善交际,但冷不丁说出来的话颇为幽默,且像他的杂文那样带着刺。但只要我俩相遇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正如高桦所说,我们两人互相揭短,从彼此争论中获得无穷乐趣。他常批评我说话南腔北调,不会说普通话;我说他不懂礼貌,宴会上主人没有发话就自己拿起筷子夹菜吃;他说我下棋太差,是个臭棋篓子;我说他毫无生活能力,竟用去污粉当盐煮鱼吃。他还用生僻的繁体字、少见的成语考我,偶尔我说错了,他就抿嘴自乐。
    在我们这一茬老编辑中,他的案头功夫最硬,在看稿、看校样时,他像只啄木鸟似的,能飞快地啄出行文中的“害虫”(错别字、病句)。他看电视剧读银屏字幕,或翻阅新出的书籍,或听演员、主持人讲话,常能发现用错、念错的字。他说像吃饭时硌到了砂子那样膈应,便咬文嚼字地写出一批纠错文章,以正视听。他这种火眼金睛的本领,活字典式的博学,令我佩服。
    这30多年来的往事一一闪过我的心头:我怎能忘记我们共同编辑数百万字“碧蓝绿”环保丛书时相互切磋的情景,怎能忘记我们同去新加坡参加“人与自然——环境文学研讨会”的经历。我不会忘记我们西去河北太行山赞皇地区采风,携手到山东荣城饱览“天尽头”的风光。我回忆起我们同登岳阳楼,观赏浩浩洞庭水;回忆起共乘东京地铁车,去观赏临海修起的迪斯尼乐园……
    然而你突然走了。唉,今后还有谁能像诤友似地指出我的短处,如顽童般跟我斗嘴取乐呢?深夜想及你的离去,不禁唏嘘叹息。
2008-1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3:39 , Processed in 0.06968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