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改革开放中的散文三十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7 19:3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改革开放中的散文三十年
王必胜



    论及散文创作30年,大致可以说,她是一种长寿的文体。几经发展,几次变化,但是,其走势平稳。时下她的发展走势与时代同行,与生活同道,与文学同步。
  以时间为序,近30年散文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一
  第一, 散文的井喷期,即新时期之初的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
  这一时期,恰值改革开放之初,思想解放,文化开禁,人们对于历史和社会有着前所未有的关注,有着热情的参与意识、强烈的诉求和评析的欲望。这一时期,文艺家情绪高扬,论者蜂起,言者驳杂。精神的诉说,情感的表达,一吐为快,激昂而高亢。在小说,重新焕发生机,所谓“重放的鲜花”;在诗歌,有“小草”言志,悲时代人民之痛;而杂文,高擎思想之火炬,天马行空,我手写我心;散文,也与小说诗歌等一道,承担文化之责,担当时代人文精神重任。
  一时间,散文名篇目不睱接。这一时期,可以巴金先生的名作《随感录》和《真话集》名之。其特点是:深入的历史回忆、真切的说理论辩和浓郁的政治心结融合,有着强烈的精神、情感和心理的诉求。有如一首诗之题所示,这时期的散文之作,多为“归来者的歌”。其谓之歌,有悲慨,激愤,歌哭,也有庆幸。多为作者自十年“文革”禁锢、万马齐喑后的合唱,情感和精神空前地高昂。代表作如《一封未发出的信》《十月长安街》等等。“五四”以来的老作家们以强劲的声响复出,如冰心、巴金等人,黄钟大吕,掷地有声。
  到80年代中后期,思想解放大旗高扬,人们目光敏锐,思维开阔。西方现代主义文化的大量介绍,散文的思辨性加强,现代的视角、寻根意识、展望与回视并存。于是,在两个方面散文尤其突出:回顾中华文明传统,译介域外的大家之作。思想随笔、生活哲理性的作品多起来。市面上的翻译作品如蒙田、培根、卡尔维诺等人的作品,外国古典主义的、现代派的,都成为中国散文的营养基。
  随着生活急遽变化、改革的日益深入,敏感的文艺家们,以多种笔墨抒发感受。散文吸引了众多文化名人,成就了众多的散文高手,造就了散文的兴盛。诗人和小说家最为活跃,蔚为大观。小说家在散文中的影响,与其小说的声誉同步。数代同堂,竞相登场。可以举出许多,比如汪曾祺、李国文、王蒙、蒋子龙、张洁、从维熙等等。上世纪50年代出道的老作家,几乎在这时都有佳作问世。年轻一点的,有贾平凹、梁晓声、韩少功、史铁生、张承志、朱苏进、张抗抗、铁凝、池莉等等。名单仅是挂一漏万。他们散文创作势头旺盛,几乎在80年代完成了他们小说家的名分的同时,也都在散文创作中风光文坛。本来文学诸多门类是不分家的,现代文学家们大多都是多面手,小说戏剧散文以及诗歌无不在行。而当代,文学家们以这种样式完成了对现代文学大家们的承接。
  诗人也不甘示弱。其代表北有周涛,以对西部地域文化的深入开掘,特别是西部游牧民族历史生活的抒写,拓展了散文题材的领域,打造了西部散文的雄奇。南有舒婷对现代生活的细致书写,让诗人的散文别具韵致。能写一手好散文的诗人为数众多,像后来的于坚、叶延滨、雷抒雁、熊召政等人。还有书画家们,如吴冠中、黄永玉、范曾等,以及学人如金克木、张中行、季羡林等。
  这时期,港台的散文大家强力北上。计有余光中、柏杨、林清玄、龙应台以及多位港台女性作家的散文面世。文化背景相同,加之对现实极富生活化而又真切的描写,港台风一经吹来,便受到青睐。特别是林清玄在80年代与90年代之交的散文,成为一时之盛。他的多本清新而雅致的散文集,对禅宗佛性的描绘,从生活出发,让高头教化式的禅宗思想与教义文化,以全新视角展示,别开生面。
  这一时期,散文英姿勃发,文体风格多种多样。有几点不可忽视:一,散文的思想力量,如火喷涌;散文的情感张力,如秋天的果实饱满。这一时期的散文作家,多是兼具多种创作路数的业余散文家,如学者、小说家、诗人类。二,少有专题性的散文。三,题材多集中在记叙事件、思考和回忆,以及读书感受,而行走类的游记散文的兴盛,是这之后的事。四,在散文理论上,对过去几大模式进行梳理。既有对所谓歌颂式的好人好事类的模式的摒弃,也有对虚构情感类的辨析、小说笔法类的假情式的纠偏。 
  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的散文,主要的成就表现在:传统的散文得以发展,逐渐为文学家族中的重要一支;散文家的身份并不恒定,除一些在“文革”前就颇有成就的作家如秦牧、刘白羽、碧野等人外,好像没有太多的专事散文的作家;另,作家群体更趋多元,最重要的是,小说家在散文中的地位和影响,与其小说的成就几是同步,共为光彩,形成了新的散文家群;对于散文模式化的反思,影响了散文今后的创作之路。
    二
  第二,散文的多样化发展期。
  进入90年代,散文虽有过行进中的踟踌、寻觅中的期待;但总体上,散文多元发展,渐成大势。90年代社会发展中,城市化的进程、都市文化的日益强势,以及人们在年代之交的思想追寻、精神求索,在散文创作也都有冷静的表现。市场化、商品化的经济大势中,文化的多样选择和多样的文化气氛,成就了多种的散文态势,形成了曾风靡一时的小女人散文、哲理小散文以及大文化散文。
  商品经济大手无远弗届,对文学的影响,首先来自读者口味的变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都市文化发展,都市报纸兴起,散文成为都市文化的先行者。由于报纸专栏化的推动,一些女性专栏集体亮相在都市报、晚报上。这类作者敏锐地书写日益重要的城市生活,尤其是都市人的情感变化。以小见大,亲身经历。身边琐细,女性视角,就有了“小女人散文”。何时开始这一称呼?有说是广东作家的一本名为《夕阳下的小女人》之后被叫响的。所谓的“小女人散文”,是从细微的角度描摹都市人的情感,见出现代化物质进程的端倪。关注心灵情感,阐发生活哲理,有小品文式的精粹;情感缱绻,叙述绵密,语言软细,给人以清新之气、烟火之味。生活场景多是细密片断的,也多是报刊专栏的形式。
  再有,一些思想杂谈、生活札记类的文字,丰富了散文的创作,有如警句式语录体式的感悟文字,多是文化人的轻吟浅唱,清新自然,不无哲理之思,主要集中在一些文摘类的刊物上。这些适应了城市人的情感需求,构成了90年代中后期散文的半壁河山。
  因了商品文化的浸染,文学在90年代曾苦苦支撑,有所谓的边缘化的说法。这个时期,人文精神的讨论打开了作家们的思路,提升了文学的气韵。人文精神烛照,就有了散文的文化内涵和文明因子。在90年代中后期,散文成为读者热心的文体。散文作家们从传统文明中,认知现实的精神脉象,或者,游历于山川形胜中,反思现代人生的生存状态。一些文化大家们涉足其间,行走类的田野考察式散文,翩然问世。这时,也有了文化散文的旗号,有了大散文概念的提出。
      文化散文的说法,不尽统一,也不尽确实。但,无论如何,文化散文何以界定,它是那一时期重要的文学事件。其代表是余秋雨,他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均为此类。一时间,文化散文大旗下,聚集了多位散文家。如王充闾、李存葆等人。这类作品也有明晰的专题性、主题性的。比如,王中才的《黑色旅程——人和自然的谜语》写骑车考察黑龙江大地的文化风情,也有周涛、李延国、陶泰忠等几位军旅作家考察抒写长城历史的,以及马丽华写西藏生活的,都是专题性的考察文字。从形式上看,这类作品多是追问式、思辨性的,有文献的引证,也有理性的阐发。篇幅也长,洋洋数千言甚至逾万,有人说这类散文体现出散文学术化的趋向。
  同时,90年代有“大散文”概念提出,相对于小情调的散文,是一个反动。传统久了,成为负担,也是新变的动力。在西安创办的《美文》杂志问世,提出了散文“美文”的“大散文”的概念。大散文也好,文化散文或者美文也罢,其实,仅是一种形式表述,或许是对一些篇幅长、论述宏博的散文的概括,或者有感于对地域文化、历史描述的散文文字的一种表述。无论准确与否,无论业内认识是否一致,但它无疑是对热闹的都市散文、“小女人散文”的补充。也可以看出,在90年代的市场经济发展迅猛之时,在经过都市文化的热闹之后,散文家们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开掘人文内涵,着意于历史精神的思考,就有了这既流行也诟病的散文风景。
      这期间,游记文字渐为兴盛。日益提高的大众生活质量,让人们走出家门走出国门,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生活方式成为现代人的现实,于是,也成全了这类文字。当然,这些纪游式的散文,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游记,作者的主体意识、思辨精神,以及文化调查与考据的学理性,都使其有了新生面。
    三
  第三阶段,散文的求新求变期。
  进入新世纪,返观内心和思索社会发展的人文环境,渐次成为作家们的自觉求索。
  到了上世纪晚期,散文新变渐次发生。大散文一路走来,有人响应,有人不买帐。不论如何,大散文也好,文化散文也罢,此时,如果不是式微也稍嫌冷清。但散文也有新变。这就是世纪末的知性散文兴盛,和一些直面现实的散文问世。散文总体质量没有下滑,其中,一是往外走的亲历亲见派,一是向内看的内心体验派。
  这时期的散文新变表现在:一、原生态的散文兴盛。所谓百姓生活,直面严峻,即便琐细,也不刻意修饰或夸饰,展示生活的密度和情感的零度,描绘的多是乡村、土地、小人物、琐事。其中多为西部风,写边疆大漠、民族习俗。再就是出现打工者文学,虽生活艰难困扰,对理想情感矢志追寻。这类作品,感念土地人生、不屈的抗争,成为一抹亮色。二、正视内心的思想性散文,即所谓的新感觉派。这类作品,不同于小资情绪,尽管也是城市生活,但着眼于现代人或者现代化的焦虑感、城市文明病相的揭示,或者把孤独的精神求索与现代化的文明症状在更广大层面上展示。一些精神性的感觉型的篇章,兴起于各类刊物。变化在于,打破或是改变了这类散文惯有的精英化,不作旁征博引,没有倚老卖老,更不是夕阳西下的无奈人生小感觉。在世纪之交的时光里,这类散文的出现,曾得到了关注。三、回望历史人事。这类作品多是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反思过往的历史。描写亲历者的回顾,也有作为研究者客观的发现和阐述。史学意义和文献价值上,散文功莫大焉。四、理性的光彩突显。社会进步,越发有诸多矛盾呈现。敏感的作家们勤于思考和寻觅,从人本生存环境中,反思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人与动物的相处等等。探讨当代人生面临的和谐生存问题,人文与自然,人本精神与自然法则等等。于是,动物情怀、悲悯意识、新自然观,以至旅游文化,都成为一时散文家们的人文行为和精神感受。一个显明的事实是,时下旅游文字空前活跃。人们享受着科技时代、信息时代、电子时代的诸多便利,人们的交往在今天变得更为时尚与便捷,理论家们言必说多样性、全球化、地球村、世界公民,感叹世界之大又世界之小,这些为丰富散文内涵提供了可能。
    四
  到了90年代后期,面临新世纪、新年代、新的历史期待、现代化的进程、文化的全球性,思想探索渐进自由而深入,人们的思考和社会的期待,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促进了思考性散文的兴旺。散文于今,可以说,在文体意识上,诸多笔墨竞技,不分短长;也可以说,抒情寄怀的轻巧也好,文化散文的沉重也好,思辨性篇什的宏大也好,作为一个复合型文体,各样手法,齐头共进。
  今天,有人说是一个无以名之的时代,任何的概括都有其难度,这是一个进步、深沉、驳杂多元、众声喧闹、无序而有章的时代。人类反观自己,在文学上寻找一种精神力量支撑,寻找文学的人文担当,以及对社会道义的阐发。散文,最可能成为这样的文体。
  我始终认为,散文是轻快文体,是抒写性灵的文字,是可亲近的文字;同时,也是担道义、有坚守的文字,是既能跳动时代脉息,又见作者心性的文字。我还以为,散文能及时地描绘生活变化,记录社会变革的脉向,调动公众情结,连结文化精神,也可以认知一个时期的人文精神等。因其文体的轻快、叙述的自由、精神层面的人文关怀,受到读者厚爱。所以,在都市文化的大潮中、媒体发达的时代,散文还如此风生水起,经年不衰,甚至赳赳雄壮,其重要的人文内涵,是不可忽视的。
  也有观点认为,时下的散文是单篇好而专集不足,从个案看,有好的作家好的作品,但从整体看,还不尽如人意。所谓个体灿烂,而整体平淡。我并不太赞同。当其它文学迷失于喧哗,迷离于低俗,咀嚼于细碎,甚至沉湎于虚幻时,散文的筋骨是较为强劲而实在的。而支撑这些的,恰是当今许多文字所缺少的人文情怀、社会良心。
  如今散文之病相,也多有人谈及,常有人开药方。我以为,主要在于散文要纯粹化,要纯洁散文,让其在与杂文、随笔、特写之类相同与不同中,葆有自己纯粹的面貌。换言之,当前散文要防伪,打假,减负。
  所谓防伪,是指现在散文似乎是各路诸侯一试身手的平台,五行八作、工农商学兵等等动辄都有散文问世,特别是所谓的公务官场的散文,时有出现。这类作品往往有职务之便,写来也如报告公文,了无意趣和情感,也缺少思想张力。众多的此类不讲究艺术和意蕴的文字,只能作伪散文看。再是减负,即瘦身。放下包袱,在思想题旨上,期图写出大情感、大主题,追求史诗意识,背负宏大的思想重负,这类作品令人望而生畏。过分的大题旨,过度的长篇引证,高头讲章式的不加节制的叙述,在一些作者中还比较多见。还有,此类作品爱吊书袋,抱故纸青卷,矜持不够。再者是打假。作为抒写情感文字,最忌讳的是虚情假意。时下,泛滥的虚假情感,往前走就成了虚伪思想,甚至虚构的情节。比如,众多写故乡的散文,总以一种现代人的成就感去写怀乡之情,写童年往事。游子还乡,历数故乡之名人名胜,“天下故乡数敝乡”,然而,真正抛却实利斩断名缰,而回归到故土家园,又有几人能再做这轻快之吟唱?所以故作优越之状,故作炫耀状,故乡的母题,在有些文字中多是一个现代城市人优越感的反衬。有人说,时下散文回忆往事多是倚老卖老,写回忆录,谈奋斗史的文字充斥于市,这里多有一些死无对证、孤证的东西,一些伪史实与不真实的情感夹杂其间,影响了读者的信任度。
  如果从大处说,时下,文学包括散文,最重要的是人文情怀的缺失。一些纪实性的文字,最大的问题是,只见现场,或者只见史料堆砌,缺失思想灵魂的展示,缺少让人震撼的思想力量,造成了文学的软骨病。文字描述生活的过程固然重要,但过程背后的文化关系、人文联系、思想源头,不可缺失,精神的张力是文化也是散文走向大众、走向社会、走向更远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我们期待着。
2009-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4 11:09 , Processed in 0.14845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