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何唐代诗词如此繁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22 19:5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何唐代诗词如此繁荣    

唐代诗歌繁荣基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多种条件,但唐诗达到繁荣无比的境地则与科举考试和爱诗风尚有着直接的关系。

高宗调露二年(680),朝廷规定进士考试第二场加试诗、赋各一篇(首),要求别出心裁者才算合格。开元年间,进一步规定这场考试专考诗歌,并提高要求水准。这些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诗歌的热潮。为了荣耀一生的进士及第,天下文人举子无不以极大热情学习白居易手迹和创作诗歌。许多史料透露,人们为了顺利考中进士,早在童蒙教育阶段就开始学习诗歌了。一些著名诗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大家的作品,曾被民间无数次搜求、辑录,作为教材在里学、私塾里使用。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唐朝皇帝对诗歌考试也特别重视,文宗、宣宗等皇帝每遇新科进士选拔出来,总是询问有无杰出的诗歌文学之才。他们对诗歌大家尊崇之至。例如,大诗人白居易去世后,宣宗皇帝深切悼念说:“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敎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字里行间,充满了真挚的推崇和缅怀之情。上行下效,统治者的倡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唐代留下强盗爱诗的一则奇事:诗人李涉路遇强盗,没想到强盗说,既然是李博士(时人对李涉的尊称)驾临,我们就不抢什么了,但是求您送给我们一首诗吧。李涉马上口占一绝:“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结果强盗们不但对李涉厚赠礼送,而且自己改邪归正,做起了良民。

在唐朝,吟诗作赋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风尚。士人、学子们见面总以诗歌较上下,这自不必说。上自皇帝、高官,下至樵夫、走卒,人人都能口占几句。据说,白居易每有新作,总得让邻居老妇评判一番,听得顺口才成定稿。同时名人们的诗作,往往被民间私自雕版印刷,随时可以在市面上买到,这样人们非常方便学习经典诗句,也比较容易提高水平。在当时,岭南荒蛮之地竟能出现七岁女送别兄长的杰作,而长安小李泌五岁咏诗就能得到玄宗皇帝的好评。据统计,乾隆朝初编《全唐诗》的时候,就收有三千余名杰出诗人的大约五万首诗歌佳作。后来从杂史古籍和考古文献两大途径不断寻拣,今天已经可以看到大约十万首唐诗以及因遍及各个阶层和区域角落而难以估算的庞大的诗人群体,这是前后所有朝代都无法见到的奇迹。

来源:《问吧9:有关唐朝的101个趣味问题》  作者:刘永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8 07:10 , Processed in 0.08440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