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静:一个诗意流彩的女孩(上)
陶继新
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先生真可谓“慧眼识才女”,2003年以特招的方式将苏静揽至自己的门下。金秋9月,原本是青岛市嘉裕关学校小学教师的25岁女孩苏静,就成了苏州大学的一个在读硕士研究生。人称苏静是一位特殊的幸运女孩,但我同时认为,朱永新先生也是一位幸运的导师。因为苏静是非凡的,卓越的。从两年前对她采访以来,又听了她许多次讲座。先进的教育理念,诗化的教学语境,颇富文学色彩的语言,都在其口若悬河而又不假雕凿中沛然而出,令众多教师乃至专家匪夷所思而又敬佩莫名。苏静加盟朱永新先生的麾下,无疑对其扉声全国的新教育实验又点燃了一种异样的亮色。
开掘学生内在的诗化潜质
教学不足一年,学生就能背诵诗文百余篇,论诗赏诗,侃侃而谈,甚至两分钟内便可轻松赋诗一首。学习不仅没了心理的负担,反而成了审美愉悦的体验与生命价值的体认。
这是一个教学“神话”,创造这一“神话”者就是时 年23岁的苏静。
既无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没有名师的指点;但她拓展了孟子所言“人皆可 以为尧舜”的内涵与外延,大胆地演绎出了“我的学生个个富有诗才”之说。在她看来,人的潜能是一个有待开发的丰富矿藏,只是人们平时将其投入沉睡状态而已。唤醒和激发这种潜能,便会还人类一个巨大的惊喜。
但“沉睡”并不是轻易可以“唤醒”的,寻找最佳契合点,当是直达目的的第一要义。
苏静老师是一个对古典文化尤其是诗词曲赋情有独钟的人,在她看来,中国人本身就具有一种天然的浪漫情怀与经典风尚,正所谓“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而优秀的古诗文恰恰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心性情趣和审美追求,彼此形成一种天然维系与内在联系。所以用古诗文激发学生内蕴的想象力,让他们感受凯蒂猫、流川枫之外的另一方神奇时空,即与孩子们心魄相系的古诗文的独特美质,学生的诗才就会如春日春风里的绿树红花一样绚丽灼人。
但遥远时代古诗文的深长意蕴与信息时代孩子的耳之所听、口之所说、心之所想已经相距十万八千里,而且压抑个性天性的不少师之所教、家之所育将孩子意欲飞扬的才思已经封死。所以,“思接千载”,即兴赋诗,对孩子们来说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孩子的诗才潜质沉之愈深,就愈需为师者的深度开掘。年轻的苏静,就肩着责任与自信,走进了开掘诗才潜质的宝矿之中。
正如创业者始艰一样 ,开初读诵古诗并未得到学生积极的回响,甚至在学生学诗中出现过“相对无语,惟有泪千行”的窘迫情状。但苏静信手拈来的古诗词妙句,给课堂教学送来的一缕诗意的春风。渐渐地,学生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苏静老师产生了须仰视才见的敬慕之心,并生发了向师学诗的心理趋动。可以说,老师的诗才成了开掘学生诗才潜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诱因。
课堂上,偶有学生用上一两句诗词,苏静老师便大加褒扬,从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向学生注入这样一种信息:老师喜欢和欣赏学诗诵诗的孩子,腹有诗书可以受到同学们的青睐与赞扬。同时,苏静老师又通过讲诗词故事、诵诗接龙、出游诵诗等形式激发学生背诗的积极性。她还把男女生组成两个棋逢对手的诗社,男的名曰“青云斋”,女的名曰“兰若轩”。每个诗社都想胜过对方,对阵赛诗场景呈示激烈而又精彩的特殊景观。此时,读诵古诗词,已经成为 学生的最爱,成为其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读诗背诗的层面,还只是在教学古诗的浅层次徘徊,学生内蕴的诗才潜质还会萌而不发。苏静的高明之处,就是在学生如火如荼的背诗热潮方兴未艾之时,不失时机地将赏诗融贯其中,使学诗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她与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赏论诗作,课下也聚在一起唇枪舌战地“激扬文字”。激赏名诗者有之,对名人佳句说不者也也有之;赏论古诗文者有之,评说学生作品者亦有之。孩子们既崇拜自己满腹经纶的老师,又与老师有着一种亲密无间的姐妹情谊,所以“当仁 不让于师”的情景也时有发生。这时候,苏静老师总会笑个开怀:“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生之谓也。”学生则在老师的赏识中,有了更高的论诗赏诗热情。论不完的诗,苏静老师就随身携带,于休息时间推敲琢磨,第二天再与孩子们海阔天空论诗作。于是,论诗赏诗又成了学生一个精神生活的栖息地,大家突然发现:诗词王国里竟然如许精彩纷呈。
古代先生教学生读诗诵诗,也教学生作诗,如果哪个学生不会作诗,那真的是有辱师门。现在老师教学生学诗,却对作诗望而却步,就连有的考试也明文规定“诗歌除外”,所以 学生对于作诗已经不存幻想了。苏静老师认为,作诗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挥洒才思 的生命体验。在学生背诗达到相当数量与赏诗达到一定水平时,作诗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她从不经意间发现学生的一首课文诗起,颇富鼓动性地向学生发起了作诗动员令。真可谓“ 一石激起千层浪”,作诗号令得到了群体的响应。有课堂上作诗赏诗的争相诵唱,也有休息 时作诗对诗的各抒其怀;有“青云斋”与“兰若轩”“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擂台比试,也有 三四人自称一派推杯换盏的独特景观。作诗,成了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和生命追索,成了乐 在其中的一种精神享受与审美体验。
这时候,苏静老师发现一个令她惊喜不已的现象:当步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的境界时,学习主体内蕴的潜能将会呈示出美丽无比的色彩,将会施放出取之不尽的巨大能量。古有“李白斗洒诗百篇”的描述,以及曹植“七步成诗”的记载,有了半年多诗文熏陶与有着作诗激情的学生们,岂是平庸之辈?苏静老师认为自己的学生照样可以立马赋诗。她决定对学生进行限时作诗的训练,从起初的一节课到最后的两分钟。奇迹产生了:两分钟作诗不仅成了现实,而且诗作还有流光异彩的美。诗界神童,并没有因为时光流向当代而潜踪隐形,只是不少的人在善意与无意中泯灭了孩子的诗的灵性而已。给学生提供一个诗兴大发的最佳氛围,让优秀的诗文素养驶进孩子的心境世界,就会有一批情调高雅、即兴赋诗的新新诗人脱颖而出,再现诗词大国的辉煌。
当人们谅诧于苏静老 师特殊的诗教时,她却认为自己只不过是在将学生还归生命本位的自然之举。她说,孩子们背诗、赏诗、作诗,正像花丛中的蝴蝶自由自在地飞转,树林间的小鸟婉转地歌唱一样,是一种生命的快乐;但如果将蝴蝶与小鸟放置于无色透明的玻璃罩里,它们就会四面碰壁,品尝失去自由的悲哀。热爱学习应该是人的生命本性,个体通过学习掌握人类的本质力量,由此体验人生的自由境界,正像蝴蝶的自由飞转和小鸟的快乐鸣唱一样。但如果背离和扭曲孩子的自然天性,通过片面和强制性的要求和行为,迫其学习许多味同嚼蜡的东西,势必给学生心灵深处埋下畸形发展的胚芽。因为这样他们是在像玻璃罩中的蝴喋小鸟一样演绎着心理受创的悲剧。所以苏静老师说,她只是将自然天性还给了孩子,将其处于沉眠状态的巨大潜能唤醒了而已。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诗词歌赋在其间闪烁着耀眼的辉光。引导他们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并走进仿写和创作诗歌的王国里,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是顺其天性的一条自由之路。
乐学与开发潜能是一双同胞姐妹 ,读诗背诗与写诗也是一脉相承。学习主体乐学,潜能才能真正开发,才思方可尽情挥洒;腹有诗书经伦,才能够妙笔生花。而乐学的环境与氛围又必须由教育者提供与创设,而能够提供与创设这种环境与氛围者,又必须拥有“学生个个都是诗才”的教育理念。而苏静老师崭新的教育理念和大胆创设培养诗才的氛围,便是我们如何科学地诠释“教学”与“学习”的一个生动而又客观的注脚,也是“苏静现象”的一个“源头活水”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