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永远走在行知路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4 17:2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永远走在行知路上

――杨瑞清的心灵境界与实践行动

陶继新

http://blog.cersp.com/759397/1441563.aspx

  杨瑞清,1981年毕业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开始从事乡村教育工作。1985年8月担任行知小学校长至今。先后被评为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劳动模范。兼任中国教育学会理事、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陶研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被聘为教育部班主任培训专家小组成员。曾参加教育部“师德报告团”赴全国巡回演讲。应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讲学,反响热烈。专著《走在行知路上》作为“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分别在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和马来西亚董总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到读者好评。

  杨瑞清在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原江浦县五里小学)这所农村小学已经干了27年,在一些人认为太过艰苦的时候,他却认为是这个地方使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因为他为自己确定的人生价值公式是:人生价值=奉献量÷获取量。他认为,用乡村教师的奉献量除以获取量,完全可以获得很大的商数,创造出崇高的人生价值,找到人生的平衡点。

行知小学是他的永远牵挂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孩子上学,有的就是为了走出困境,特别是希望过上心向往之的城里生活。可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杨瑞清似乎是一个“另类”,他不但主动要求到偏僻的农村小学去教学,即使有了进城升官的机会,也还是心系农村教育。

  一、到最偏僻最艰苦的地方去教学

  杨瑞清自幼家穷,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由于爷爷是地主出身,杨瑞清就成了“黑五类”的子女。在那个年代,受人歧视,遭人冷落,就成了一种必然。所以,他常常生活在被孤立被压抑的环境里,由此形成了自卑的性格。

  1978年考入陶行知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是杨瑞清命运的一个转折点。他从知识里获得了自信,从老师和同学那里获得了温暖,尤其是从陶行知那里寻到了人生的坐标。他感到,陶行知有近乎完美的人格,是他心中的偶像,永远的精神导师。从行动到言语,他都在有意无意模仿陶行知。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开始在他的心里扎根。毕业前夕,同学们大多在编织着城市就业梦想的时候,他却写出了一封“另类”的决心书――

  1981年的“五四”青年节,早饭后,杨瑞清与同学李亮一起,郑重地向校长递交了一份决心书:“学陶师陶,到最偏僻最艰苦的地方去办学教书,让农村的孩子也受到最好的教育!”他说,我来自农村,看到农村教育还很落后,很多农民的孩子不能上学,不能上好学。我要学习陶行知先生,为乡村教育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领导欣赏这两位小伙子的勇气与品格,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于是,他和李亮来到了偏僻的江浦县五里小学。当时,这所小学只有7名教师、150多个学生、几间透风漏雨的教室和一些破旧的课桌凳。但杨瑞清认为这里正是他挥洒生命的地方。

  杨瑞清要求从一年级教起,并将所教的班命名为“行知实验班”。开学前,他一一进行了家访,与小孩子手拉手地谈话,与孩子的父母扯东说西。这些农民家长感到这个新来的先生特别真诚、纯朴,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们认为,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他,心里特别踏实。

  二、辞去团县委副书记职务

  杨瑞清的乡村教育工作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誉,1983年5月,他被破格提拔为团县委副书记。在人们对他的高升表达祝贺的时候,不知为什么,他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他的眼前一直晃动着孩子们的身影,一直回响着乡亲们的话语。很多场景,就像电影一样,在他的眼前一幕幕拉开――告别班会上,孩子们一个个哭成了小泪人;他20岁生日那天,农民田大伯在说“我们舍不得你离开”的时候,好多村民已经泣不成声――

  今天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杨瑞清的眼里还洋溢着泪水。他说,那些天,他做梦都是想着五里小学的孩子、老师和村民们。于是,他作出了一人令人想象不到的选择:向县领导递交了一份“思想汇报”,请求辞去团县委副书记职务,重新当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他说:“做共青团工作,不缺我一个;扎根乡村教育,不能再少我一个了!”县委领导被感动了,仅仅在团县委工作了四个月的杨瑞清,9月,又回到了他日夜牵挂的五里小学。

  杨瑞清回来了,五里小学的师生一下了把他围了个水泄不通,村民们放下手中的农活,也都奔向了小学。这个时候,杨瑞清似乎一下子找到的感觉,回到了那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园。

  紧接着,村民们自发为学校集资10多万元,他们用不多的积蓄,给杨瑞清的回校送去一份厚重的礼物。于是,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三、坚持走在行知路上

  杨瑞清被评为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后,成了名人,有人劝他应该趁机会换个岗位了,而且也有在一般人看来特别好的地方可去,但他的选择仍然是“办行知小学,教农民孩子”。多年来,人们对他有不少夸奖,也有不少非议,有人说“高尚”,有人说“勤奋”,有人说“聪明”,也有人说“虚荣、爱出风头”。但是,杨瑞清认为,这些说法都不够准确,在他看来,自己还说不上“高尚”,也并不“虚荣”,只是坚持而已。他在一所乡村小学一干就是20多年,一直坚持走在行知路上。一心坚持,使杨瑞清在行知路上找到了人生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就是生命的根基,有了这个根基,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获得源源不断的滋养,从而生出自信心来。有人非常同情地对他说,你真不容易啊,在那个落后的地方干了20多年,多么苦啊!可杨瑞清却说:“人的生命其实是很脆弱的,如果只有一个苦字,20年谁也支撑不下来。我觉得我感受更多的是做一个乡村教师的快乐。我是人苦心不苦,人累心不累。农民朋友总是心疼地说我‘忙死了’,我总是告诉他们我是‘忙活了’。”

  杨瑞清对记者说,他还有15年就退休了。他还会一如既往地在这所学校里工作,因为他的心已经拴在行知小学上。

20字成长准则

  杨瑞清有一句“名言”:成长是道理。成长是对自身的肯定,也是增强自信的动力源。杨瑞清认为,强调自身的成长,对农村教师有着特殊的意义。农村教师可以不进城,可以不提拔,也可以不发财,但是不可以不自信,不可以不快乐,不可以不成长。校长的重要使命,就是要确保教师在农村学校里不封闭、不僵化、不落伍。如果是因为在农村工作,学校偏僻,信息闭塞,就封闭了,落伍了,不成长了,那么,不管你经历过多少波折,曾有过多少辉煌,都会在未来的发展中被淘汰。他认为,在农村教学是有点苦,却可以激发自己的斗志;农村学校虽然封闭一点,但它受的干扰少,教学改革的环境比较宽松。从成长的角度来讲,农村学校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

  这样一思考,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灵做了定位,扎根农村,在这方沃土上,干出一番事业来。

  思想决定行动,于是,就有了杨瑞清的20字成长准则:躬于实践,勤于读书,善于交友,精于思考,乐于动笔。

  一、躬于实践

  走行知之路,首先就是一个“干”字。所以,必须扎扎实实地实践,而且这个实践应当是全部的农村教育的实践,包括扫地抹桌子,包括忍受贫困,承受痛苦。这种经历是人生成长的一笔精神财富,是走向成功的奠基之作。

  杨瑞清认为,他走过的道路,更多的是一条实践的道路。没有这20多年的实践,就没有今天的成就。他说,任何人坚持20年,都会有所作为。

  二、勤于读书

  人们大都知道,读书是成长的阶梯。杨瑞清正是伴随着读书成长的。不过,他的读书与众不同,他主要读三本书:一是读行知这本大书,百读不厌,凡读都有收获;二是读实践这本活书,将根深扎于乡村教育沃土之中,从实践中获取真知;三是读生命这本天书,即从与自己打交道的学生、家长、同事、专家学者那里汲取营养,这是一本蕴藏着生命的天书,用心去读,就会感受到生命的成长。

  三、善于交友

  杨瑞清的交友,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交友,而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他是通过交友,让自己和他的老师、学生学习更多的东西。行知小学名声远播之后,不少专家学者包括国外的朋友纷纷来校考察,杨瑞清就抓住这些机会向他们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

  2005年5月,新加坡南洋小学50名师生来行知基地开展中国文化浸濡活动17天。此前,杨瑞清向行知小学学生播放了南洋小学宣传片,并让学生谈谈感受。有一个学生说:“他们在天上,我们在地上。”很显然,行知小学的学生缺乏和国外学生交往的信心。在老师的热情鼓励和精心引导下,学生逐步能够和新加坡小朋友大方、自如地相处了,他们能虚心向英语强、见识广的新加坡同学学习,又能以自己的华语和熟悉中国文化、农村生活的优势,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为新加坡同学提供帮助。两个不同国度的孩子们很快成了好朋友。现在,行知小学的学生正在起劲地学习“伊妹儿”,他们要通过网络和新加坡朋友倾诉友情呢。

  现在,新加坡已经有几十所中小学和行知小学取得了联系,纷纷组织学生来行知小学开展“中华文化浸濡活动”。行知小学每年也组织部分教师和学生到新加坡访问交流。

  有人请杨瑞清到上海介绍实践经验,他就向他们提出带老师去学习的条件,而且还要让他们在上海帮忙联络几所要去学习的学校。他们满足了杨瑞清的要求,他和老师们到了上海最好的几个学校学习,拜访了一些很有声望的专家学者,学到了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四、精于思考

  思考的关键不仅是将理论内化到心中,还在于形成自己的人生感悟,提升自己的境界,构建自己的人生体系。记者在与杨瑞清交流的时候,就特别欣赏他的这种超越常人的生命感悟。比如对于教育效果的看法,他就很有自己的见解。他说,有三个名词都可以用来表现教育的效果,一个是“成绩”,一个是“成功”,一个是“成长”。这三个词实际上表达的是三种不同的教育境界。不必太看重“成绩”,成绩并不一定导致成功;也不必太看重“成功”,成功并不一定导致幸福;真正应该看重的是“成长”,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人们经常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他更喜欢这样一句话:“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让孩子输在终点线上。”教育的目标要指向孩子一生的快乐幸福;在教育过程中,要从现在就快乐、就幸福,要让孩子拥有快乐幸福的童年。

  五、乐于动笔

  杨瑞清到行知小学之后,就没有停止过写作。现在,他已经写了150多本笔记,多达六七百万字。在他看来,写作是对自己生命经历的一种精神收藏,是一种超越世俗存款的“文化储蓄”。现在,杨瑞清已经从笔写走向了电脑打字,形成另一种形式的文化教育之旅。

  他送给记者的个人专著《走在行知路上》迄今还摆放在我的案头,一向主张诵读经典的我,却对这个农村校长的书一读再读,就是感到里面有着太多精神与心灵的东西。我想,他是用生命写书的,而由于生命的快乐,他的苦难经历都有了美的韵律。

  全心成长,使杨瑞清在行知之路上找到了人生的制高点。这个制高点不是一定跟别人相比,主要对自己的生命而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拓展生命的空间,就找到了自己生命的制高点。而且,这个制高点是没有限高的,成长是没有止境的。

  2000年,在人民大会堂神圣的讲坛上,面对4000多位听众,他在从容地讲述行知小学的昨天与今天,动情地讲述他和师生们的成长历史,引起听众一次又一次的热烈掌声。他说,他感到那是一种超越寻常的幸福,那是行知小学和他自己生命的一次巨大飞跃。

让城里孩子走进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

  据杨瑞清介绍,前来行知小学活动的外地学生在开展阅读、演讲、陶艺、娱乐等活动时,基本上是“就地取材”,用行知小学现有的教室、活动室和场地;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则利用大自然和农村生产、生活的丰富资源。这些资源无须投资,但由于是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却引起了来自大城市孩子们的特殊兴趣。

  一、“三农”资源变成学生课程

  杨瑞清在“三农”即农村、农业、农民上大做文章,组织外地学生收获庄稼,喂养牲口,夜半行军,野外生存,开营火晚会,放烟花爆竹,到农民家去走访,跟行知小学学生交朋友。外地学生对采茶叶、刨花生、挖山芋、摘棉花、掰玉米、捡稻穗等农事劳动都非常感兴趣。学校还准备了一块荒地,每一批学生来,都要教他们尝一尝使用大铁锹翻地的滋味。更为可贵的是,他并没有将这些活动随意安排,而是将它们课程化。

  第一类课程叫“学习农村科技”。乡村里那些种植的、养殖的、天文的、地理的、气象的,还有能源的、环保的,再细一点有昆虫的、岩石的,这些都是伸手都能摸得到的科技。看的时候,好多孩子都会惊叹不已:“真没想到,原来农村处处有科技啊!”学校附近还有一个高科技含量的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农场,仅大豆品种就达一万多种。在南农大教授指导下,孩子们分品种种植或采收大豆。孩子们特别高兴,感觉这是一个很迷人的劳动过程。

  第二类课程叫“了解农村建设”。组织学生走村串户,了解农民种什么养什么,农民怎么办工厂,农民怎么出去打工,让学生对土地资源、环境保护、农村教育、农业税收、农民负担、风土人情等问题开展调查,进行研究性学习。农民的淳朴和善良、疾苦和希望,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

  第三类课程叫“体验农村生活”。粗茶淡饭、简单洗浴、夜半行军、野外生存等等,都属于地道的农村生活。杨瑞清为从城里来的孩子们安排了登山野炊。现在,学校已经能够组织几百个孩子在山脚下的水库边吃上一顿饭,而且操作不复杂。同时,一定会举办篝火晚会。操场中间燃起一堆熊熊大火,孩子们围绕篝火载歌载舞。还会在空旷的田野里,燃放大量烟花爆竹,过一过大城市里想过又过不上的狂欢生活。

  “三农”资源几乎没有成本,却又独具特色,深受城里孩子们的欢迎,他们真实地、生动地、深刻地感受到新农村的新生活,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热爱农村的思想教育。

  二、“艺莲苑”和“浦禾苑”让城里孩子大开眼界

  2007年8月9日上午,记者与杨瑞清共打一把雨伞,到学校东邻200亩莲花的“艺莲苑”和南邻200亩枣园的“浦禾苑”观看奇异的自然美色,感受那种城里没有的乡村气息。据杨瑞清介绍,这两个农场的主人和他一样,都荣获过南京好市民的称号,是他专门邀请来的著名的农民企业家。

  “艺莲苑”的主人丁跃生是江苏省十大杰出农民。2002年,他租下了行知小学东面的200亩地,收集种植了700多种莲花,先后培育出70多个荷花新品种,出版了三本专著。他还被选为中国荷花新品种鉴定委员会的5位专家之一,系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的指导老师。他已经投入了几百万,把品种资源圃、温房、亭台楼阁,包括配套的沟渠、道路,全部造起来了。为能够让学生长见识,丁跃生还专门建了2000米荷文化长廊,将荷花与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食物药物等相关的研究成果做成展览。

  每来一批学生,杨瑞清都会带他们到园子里面去走走,一边劳动一边欣赏一边讨论,大家常常把看到的、学到的归纳为5个字:第一个字是“美”,每年从5月份到11月份,无数个品种、无数朵花在那里竞相开放。孩子们惊叹道:“真没想到,种田也能种得这么美!”第二个字是“富”,种田也能种得那么有钱,那么富有,生活过得非常潇洒。第三个字是“高”,科技含量高,丁跃升甚至用“伽马射线”对种子进行辐射,促使它变异从而创造出新品种来。第四个字就是“苦”,是艰苦创业,丁跃升晒得黝黑黝黑的,20年的艰苦创业可不是突然就富起来的,真是苦过来的。第五个字是“乐”,苦中有乐,丁跃升天天嘿嘿地笑着,总是那么幸福。孩子们说,如果能做成丁老师这样的人,这一辈子也就很成功了,很幸福了。

  “浦禾苑”的主人马飞是杨瑞清2003年请来的。他能种出80多种枣树,当家品种是像鸡蛋这么大的枣子,其品质在全国名列前茅,被评为江苏省十大名果之一。他还出版了大枣种植的科普专著,甚至时不时地写上几句诗,并把他的“枣园诗篇”拿过来与师生们分享,请求大家给予“指正”。后来,杨瑞清把行知基地租用的土地,也交给马飞帮着种上了桃、李、杏、梅、石榴、枇杷、无花果等,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百果园”。从城里来的孩子们一边看一边情不自禁地说:“啊!真是大开眼界!”

  杨瑞清说,我们都非常珍惜我们三家的合作,大家相互尊重,相互勉励,相互支持,内心充满了友谊感,充满了美感,确实是一种很高级的享受。在我们的心目中,果园也是校园,花园也是校园,实际上是做大了的校园,做美了的校园。

  杨瑞清对记者说,行知小学利用学校、农村既有资源,以及这两个农场建起了一个社会实践基地。投入数百万元,盖起了可以容纳七百多人的楼房。基地每期可以接待700名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每逢假期,特别是暑假期间,全国各地的不少学生慕名而来。他们已先后接待了10多万学生。2005年之后,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孩子,每年也有1000多人到这里举办夏令营活动。

学校成为农民的精神家园

  杨瑞清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可以是工人、是农民、是知识分子,在家里是爸爸、妈妈或者是儿子、是女儿,每个人一生当中都要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但有两种角色不会改变,就是他既是受教育者,又是办教育者。农民也具有这两种角色。杨瑞清在深入乡村研究之后发现,农民也许不需要读书,也许不需要知识,但是,他们需要文化,需要精神生活,需要成长。他们不是光顾种田,也希望了解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新风尚,甚至希望了解国家大事、世界大事。在这方面,学校是一个重要的源泉。在杨瑞清看来,农村学校不仅仅是适龄儿童学习的场所,还是农民的精神家园,是先进文化的辐射源。他和学校教师共同努力,为农民开办扫盲班、实用技术培训班、夜高中、家长学校,先后参加学习的有几千人次。

  同时,孩子也是文化的传递者,在很大程度上,孩子可以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小孩子对家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比把农民拉到学校里面上课,给他们讲道理来得更为有效。行知小学的学生也成为农村教育的“小先生”,几百名小先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向家长传递着法律常识、实用技术,与家长一起谈论环境保护、港澳回归、海湾战争、奥运会等话题,精神文明的新风就这样吹向五里村的家家户户。小学生成了传播文明的小天使,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行知小学校园里有8棵柿子树,每到秋天,果实挂满枝头,把树枝压弯了腰。学生几乎天天在树下活动,对于这些伸手可及的果实,却没有一个人摘食。因为他们盼望着一个隆重的节日的到来,那就是金秋十月学校举办的“柿子节”。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师生们才开始收获这诱人的柿子,2000多个啊!馋得一些小同学直流口水。

  这个时候,杨瑞清开始对全校师生讲话了。他说,这可不是一般的果实,它有五种美好的含义:一是全校师生浇水施肥的“劳动之果”,二是师生自我约束的“道德之果”,三是写观察日记和做数学题的“智慧之果”,四是美化校园的“艺术之果”,还是城乡孩子手拉手交朋友的“友谊之果”呢。这么好的果实怎样享用呢?要先分给女同学,大的分给小同学。

  柿子分到手,可并不能立即吃。杨瑞清请学生把这些柿子带回家,于是,红灿灿的柿子跟随孩子们走进了400多个农家院子里,“五大美好含义”的佳话也传遍了全村。村民们说,我们村被评为南京市农业现代化示范村,也有小先生们的一份功劳啊!

提供精神食粮是杨瑞清为农民、为社区服务的最重要的内容。学校一旦成为农民的精神家园,农民的精神得到滋养之后,又会为小学教育创造非常好的环境,提供非常好的资源。

生命感悟之后的心灵状态

  一个人的心灵状态,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在采访杨瑞清的过程中,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他的那种健康的心灵状态。

  一、永远是“太好了”

  “太好了”,是杨瑞清生命感悟之后的一种心灵状态。

  有的人遇到一些不如意就会陷入苦恼甚至气愤之中,进而对他人形成一种伤害。循环往复,愈演愈烈。所谓的健康,人生的快乐,美好的友情,自身的发展,也就不复存在。而杨瑞清呢?却一直健康着,快乐着,成长着。因为在他看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太好了”。

  不管遇到什么情况,甚至在一般人看来非常糟糕的事情,他的感觉也是“太好了”。因为他可以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然就没有“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名言了。不过,他总是在太好了后面跟上一句“还能更好”。“太好了”,只是1%,“还能更好”,要占99%。

  大凡副校长可以做的事情,杨瑞清都会放手让他们去做。即使他们犯错误,也是“太好了”。因为他们可能错上一件两件,但却可以从这里面接受教训,更好地走向正确。任何人都会犯错误,杨瑞清说自己就犯过不少错误。如果把所犯错误作为走向正确的一种警示,也是“太好了”。

  杨瑞清对记者说,新加坡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有一年来行知小学六次。为什么这么钟情于这所学校呢?因为她的心灵状态“太好了”。她充满童心,快乐无比,每到一处,那里很快就形成一个快乐的中心。她的快乐不是一时的,有一种持久的动力。因为她懂得爱,一直将爱播撒到行知小学师生的心里;而师生又将爱回赠给她,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一个学生摔伤了,家长来到学校说不一些不好听的话。杨瑞清说,这也是“太好了”!因为这是一个可以让自己接受的代价,让学校接受教训,不再重蹈覆辙,特别是预防更加严重的事件的发生。

  农村条件毕竟艰苦,无论是生活所迫还是事业发展需要,教师流动都在所能免。以前,杨瑞清也曾为骨干教师的流失苦恼过。但是,后来他想通了,换一个角度来看,其实是“太好了”。一个教师离开了,表明行知小学又为社会培养了一个人才,作了一份新贡献;同时,也为行知小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资源。所以,要为有教师调出去而自豪,说一声“太好了”。

  二、凡事都要感激

  有的人有了成就,往往认为这是属于自己的功劳。但是,杨瑞清认为,没有与自己相关的人的支持,没有这个好的时代,根本就做不好任何事情,甚至有可能一事无成。杨瑞清说学校走到今天,他充其量只能给自己打1分,他用这1%的心自豪,用那99%的心感激。

  陶行知先生说过,爱祖国,就不能不爱占绝大多数国土的农村;爱人民,就不能不爱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杨瑞清认为,国家把自己从一个农村苦孩子培养成教师,一个有文化的人,自己就应该感激,感激的最佳方式,就是干好他所钟情的乡村教育。

  有了这种感激之心,杨瑞清就不会自负,而是有了自知之明。他虽然成了名人,但人们感到,今天的杨瑞清还是那个昨天的杨瑞清,谦和,自然,平淡。记者要求在学校食堂吃饭,他说他也喜欢在那里就餐。午餐的时候,坐在一个小桌上,我们俩和老师们一块儿打饭,与一个打扫卫生的工人同桌就餐。他谈笑风生,显得特别快乐。

  三、教育的本质是爱

  杨瑞清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爱,被爱、施爱和自爱应当是营造和谐校园和追求人生幸福的核心内容。

  所谓被爱,就是要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教师之爱、父母之爱、同学之爱、社会之爱,让每个生命都成为“爱的聚焦”。在理解“爱”的时候,人们大多只注意了“要爱”,但为什么有的“爱”变成“害”呢了?因为仅仅“要爱”还不够,还要“会爱”,也就是按照教育的规律去教孩子,让孩子切切实实感到被爱,感到生命得到了呵护,产生前进的动力。在一般学校里,成绩差的孩子往往感受不到被爱;留守的孩子也感受不到父母的天天呵护。学校就要营造一种让所有人都能被爱的氛围,让每一个生命都感受到被爱的幸福。

  爱是相互的,在被爱的过程中,人们还要学会施爱,即把爱给予别人。就是要引导学生爱同学、爱父母、爱老师、爱社会,让每个生命都成为“爱的源泉”。爱是一种心灵之美,也需要行动、语言等予以辅佐。

  所谓自爱,就是要启发学生充分肯定自己,爱护自己,让每个生命都成为“爱的堡垒”。

  人不可能一直被爱着,有的时候会被忽视,有的时候会感到孤独。这个时候,要会自己爱自己。杨瑞清认为,有的人稍不顺心,就怨天尤人,甚至嫉妒别人,这是不会自爱的一种表现形态。杨瑞清提倡大家多一点宽容精神,多一点友善之心。不是“积善成德”吗?这个“德”就有自爱之意。过去,我们常常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但提倡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并不是要否认关爱自己、呵护自己。要想更好地为农村孩子成长服务,教师就要好好爱自己,好好关注自己的成长。

  孔子的弟子冉伯牛问什么是君子,孔子回答说:“君子不忧不惧。”就是说,君子不忧愁也不恐惧。冉伯牛提出疑问:“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矣乎?”孔子回答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孔子告诉他,内在反省自己,一点也没有愧疚的地方,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的呢?是的,记者在采访杨瑞清的时候,就感到他是一个不忧不惧的君子。即使有的人对他的高尚情怀不理解,他也毫不在意。他对记者说,你做得特别好的时候,也许有人会骂你。你可千万不要生气,他骂了自己能舒服一点,我也会舒服的。有些事不必要解释,时间与事实可以证明一切。他称这种感受为自我消化,既不发泄,也不耿耿于怀。因为“内省不疚”,就不必放在心上。他甚至感到,消化可以生成一种智慧,进而化作生命的营养和转化为爱。他的爱的理由只有一个字――缘。有血缘成了一家人,有因缘成了好朋友。在这个世界上,有缘在一起,就不能成为敌人,而应交成朋友,就要有爱。人的方向是一个“愿”字,至少希望自己活得好一点吧。带着这个“愿”,就要不断地表达自己的爱,收获自己的成长。大家都发出真诚的宏愿,珍惜天然的缘分,就都会收获快乐的成长。有的人认为杨瑞清特别奇怪,怎么就是对有的人恨不起来呢?大凡这个时候,他都会嘿嘿地一笑,算作回答。他常这样想,面对乡村教育师生这个弱势群体,即使他们不讲理,自己也永远恨不起来。

  杨瑞清认为,建设学校不是盖房子,而是文化教育。学校,实际上是一个文化的堡垒。在乡村办学校,就是要用文化改变乡村人的命运。而文化中的一个最为本质的东西,就是爱。

  目前,行知小学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荣获了南京市政府颁发的“十五”素质教育创新奖,通过了“江苏省实验小学”验收,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小学”“江苏省文明单位”和“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示范基地”,2007年开始又被确定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实习基地”。

  2007年,浦口区政府投资1.3亿元,开始建设江苏省南京未成年人社会实践行知基地,并新建行知中学、行知幼儿园。杨瑞清非常高兴地对记者说,到2008年底,一个集“科普活动中心”“文体活动中心”“乡村生活中心”“研究性学习中心”为一体的4.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建筑群将拔地而起,一所中国新型乡村学校将迎来它一个新的跨越与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7:19 , Processed in 0.07798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