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寓现实于荒诞之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9 20:4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寓现实于荒诞之中
          ——读余行玉长篇小说《臆杀》
                                                                                                                                                                           作者: 叶继宗
        《孝感晚报》从11月2日开始,在《连载精选》专版连载孝感作家余行玉的长篇小说《臆杀》。一时人们争相传阅,让人联想到1837年伦敦人争读狄更斯在《晨报》连载的《匹克威克外传》的盛况,不少文友和学生要我谈谈对这部小说的看法。这部作品我在一年前曾拜读(原载《中国文学》2010年第十期),至今印象深刻,是一部耐读、发人深省,寓现实于荒诞之中,将现实与荒诞交融,艺术风格全新的小说。
        我与余行玉是忘年之交,因为我俩不同的年代在桂子山上有着同样的师承,读他的小说有一种亲切之感。《臆杀》这一书名解释就是“意念杀人”,意念是一种心理现象,即人的想法(包括幻想)。潜意识的杀人意念,发展成一种超乎寻常杀人的特异功能,是不合常理的,也是不科学的。从这一角度看,可说《臆杀》是一部荒诞小说。
        小说写发生在与XG城有关的一系列怪异的命案。XG城内公园群狗的群死;滋事恶少西门一剑当街暴毙;贪官陈一庭被从轻判决却未走出法庭;阴阳界旅游车上抢劫者倒地;风流富豪死而复生;T局里接二连三恶性命案;破案的刑侦队公安干警无声息倒下。既没听到枪声,又没看见流血,一下子人就没了,恐怖笼罩着XG城。一系列离奇恐怖事件威胁着人们,省城派来的神探未能破案却落荒而逃。公安局副局长朱召武临危请缨,几经周折,终于锁定了作案嫌疑人丁一凡。朱召武为人正直,在丁一凡的意念中被归属在不当死之列。他俩相会在茶楼包间,朱要丁认罪,丁一凡提出接受法律惩治前,要消除天下一切罪恶,杀死一切该杀的人。朱召武极力阻止,丁一凡扔下一句“恕难从命”的话,起身甩门而去。
        作家余学明读这部小说后,曾口占一绝聊作感叹:“疾恶如仇玉宇清,替天行道当己任。但囿世事堪繁扰,除恶务尽难由人。”笔者认为余学明先生的绝句道出了小说的主旨。《臆杀》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既富于现实感,又充满神奇性的艺术世界。小说的神奇性体现在荒诞上,运用意念杀人,没有动拳头,更没有用刀枪,没有任何杀人的具体行为和情节,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置人于死地,或死而复生的特异功能,只要头脑中闪出一个念头,不经意嘀咕出口头禅——“肏”,就能使人(或狗)倒地。杀人者甚至开始也没想到这是自己的潜意识特异功能。“意念杀人”之所以是荒诞,因为它是虚妄的,现实中绝不存在的,但仔细一想,“意念杀人”杀死的都是有罪的、该杀的。沿着这一思路,我明白了余行玉写《臆杀》的用心良苦。他是受马尔克斯启发,用荒诞、魔幻反映现实。现实生活中人们深恶痛绝的官场贪污腐败、社会黑势力、抢劫、敲诈、为富不仁,强者为所欲为,弱者受欺受气,疾恶如仇弱者对强者的抵触心理,又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幻想获得某种超乎寻常的特异功能,借助意念杀人,替天行道,惩恶扬善,正表现了弱势人群的善良愿望、道德规范,荒诞的背后是真实。《臆杀》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艺术构思,是从虚到实、以虚化实、虚以实为根据,实以虚为载体,用虚来观照生活,提炼情节,达到虚实和谐,相互激荡作用,寓现实于荒诞,呈现出现实与荒诞交融。
        《臆杀》正如作者所说,取材荒诞,但不离写人主旨。余行玉如此,不少荒诞大家亦如此。卡夫卡的《变形记》写格里高尔,由人变形成甲虫,因为人是荒诞的载体。《臆杀》的主人公丁一凡是一个有理性、可敬不可亲的怪人。他聪明但自卑,性格古怪,耽于幻想,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另类”。作者详尽交代了他这一性格形成的根源,他的祖上是一个弃婴,被人收养的“野种”,倍受歧视。他是一个出生在北方、生活在南方的外乡人,一个有才能周旋于职场而不被重用的不得志小人物。他同情怜悯弱者,疾恶如仇,要铲除人间邪恶,杀死一切该死的人。他的思想体现了人们的愿望,他的行为用意念杀人得不到人们认可,人们担心自己有一天也被“意念”杀死。他“意念杀人”的对象是那些有罪的人,看来是合乎道义规范,惩恶扬善,但这只是乌托邦的臆想,根本不能实现。丁一凡是个悲剧人物,这个人物在现实中人们也看过,他的意义在于给读者留下一系列思考。
        《臆杀》是一本吸引人、有趣的书。情节扑朔迷离,作者设置迷局,悬念一环套一环。《臆杀》在情节高潮之前,书中真正的主人公自始至终还没有正面出现过,直到情节达到高潮,作者才交代主人公的来龙去脉,意念杀人的经历。更有趣的是小说写到高潮,朱召武与丁一凡对阵没达成共识,情节嘎然而止,小说没有结局,成为一个开放性的结尾,为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小说有趣,还表现在作者余行玉也出现在作品中,他成了书中人物,与作品中的人物、与读者对话,有时自言自语,有时像一个史学家讲历史,又像一个哲学家发议论,更像一个相声演员调侃,把读者弄的团团转,哄人们把他的大作看完。以上一番话不知是否说到点,还是以读者和余行玉讲的为准。

(叶继宗:孝感学院教授、孝感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本文发表在11月16日的《孝感晚报》上。)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20:50: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9 12:20 , Processed in 0.73257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