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66|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感念洪丕谟先生1988年复函勉励并赠墨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2 14:2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洪丕谟,男,汉族,1940年11月生于上海,2005年5月22日因病在上海逝世。1958年就读于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大专班。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20年。1981年弃医从文,到上海华东政法学院语文教研室执教,1986年在该院古籍整理研究所从事古代法律文献研究、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学术委员。书法作品参加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国际书法展。兼擅书法理论,有《历代题画诗选注》、《书论选读》、《中国历代书法名作欣赏》、《中国书法史话》、《墨池散记》等二十多种书法论著行世。撰有《书法应有批评》、《从技巧、审美、个性三个方面来批评书法》等数篇书学论文。

祖籍浙江省宁波。父亲洪吉求为留法文学博士,收藏书画甚富。自幼受家庭影响酷爱书法与文学,高中肄业后学中医,获中医师街。后弃医从文专事法律古籍的教学和研究,并开办书法讲座,学书遍临魏、晋、唐、宋诸碑帖,尤倾心于汉魏的古朴和宋人意态。擅多种书体,以行草见长,所作朴茂多姿,挺秀俊逸,颇多新意。作品入选上海市历届书法展览、河南“国际书法展”、香港“集古斋成立六十周年扇面书画展”等,在多家专业报刊上发表或被多处博物馆、纪念馆收藏及刻碑。精于书学理论研究,先后选注、编纂出版《历代题画诗选注》、《历代论书诗选注》、《古代书论选读》、《法书要录》、《墨池散记》等。书法评论文笔犀利,深入浅出,且发人所未发,主要有《形象思维与书法》、《书法应有批评》、《书法的欣赏与评论》、《书法界弊端种种》等。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写作学会会员,上海市诗词学会会员,香港东方文化中心书画研究部委员,湖北《书法报》特约撰稿人,华东政法学院古籍整理研究副教授。


洪丕谟 - 写作特点
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于汉魏晋唐宋元无所不窥,尤倾折于汉魏的古朴和宋人的意态。创作以行、草书为主,书风清新俊逸,朴茂多姿。饶有独特的新理异态,向有"洪体"之称
洪丕谟 - 取得成绩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博得中外专家的一致推崇,并远销日本、欧美等国。绘画远撷宋元神韵,近采各家长处,并向大自然索取充分养料,然后融会贯通,别出心裁,自成一格,清新飘美,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洪丕谟 - 拍卖纪录

作品名称                                      成交价                             拍卖时间                      拍卖机构

洪丕谟 书法对联2 镜心                 ---                                 2008-06-09                   厦门伯雅
洪丕谟 书法对联1 镜心                 ---                                 2008-06-09                  厦门伯雅
洪丕谟 书法龙 立轴                      ---                                 2008-05-25                  中雅正
洪丕谟 行书 镜心                   RMB: 1568                          2008-01-22               上海崇源
洪丕谟 行书七言联 联轴水墨纸本 RMB: 1650                  2008-01-20                  上海中天
洪丕谟 书法 对联                      ---                                    2008-01-09                江苏汇金
洪丕谟 书法 对联                       ---                                  2008-01-09                  江苏汇金
洪丕谟 行书 立轴                  RMB: 1120                            2007-11-28               上海崇源
洪丕谟 行书七言联 立轴          RMB: 2200                       2007-09-23               上海中天
洪丕谟 行书 轴                      ---                                       2007-09-08                   上海工美
洪丕谟 行书李白诗将进酒 手卷 ---                                       2007-06-30                     上海嘉泰
洪丕谟 书法 对联                     RMB: 1100                       2007-06-24                    江苏汇金
洪丕谟 书法 立轴                     RMB: 1650                     2007-06-20                    上海中天
洪丕谟 书法 镜心                    ---                                         2007-05-27          河南大唐
洪丕谟 书法 镜心                     RMB: 880                     2007-01-21                河南天龙
洪丕谟 枕流·秋声 镜心          RMB: 5500                     2007-01-17                     上海崇源
洪丕谟 行书(无图) 片           RMB: 2420                     2006-4-16                     上海工美
洪丕谟 书法 对联                     ---                                         2006-2-18          浙江皓翰
洪丕谟 书法 对联                     RMB: 550                     2006-12-08                    江苏汇金
洪丕谟 书法 对联                     RMB: 8800                    2006-08-26                    浙江皓翰


洪丕谟 - 作品捐赠
2008年3月21日,慈溪市隆重举行洪丕谟书法作品捐赠仪式系列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慈溪市文联、慈溪市文广局主办。首先在该市博物馆隆重举行了洪丕谟书法作品捐赠仪式,中共慈溪市委副书记周健作重要讲话,慈溪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洪丕谟先生的夫人姜玉珍女士及他的部分学生和慈溪市社会各界200余人出席了活动,仪式由慈溪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卞银江主持。慈溪市委副书记周健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洪丕谟先生的夫人姜玉珍女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她说,洪丕谟先生是我国著名学者、书画家,生前是华东政法
学院教授,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在古籍整理、文学、史学、医学、法学等诸多领域都有独到的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在书法上博采众长,备精诸体,形成了自创独家风格的“洪体”,倍受书坛所注目。洪丕谟先生生前是慈溪市人民政府文化顾问,慈溪画院名誉院长,多年来为发展我市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2004年11月7日,洪丕谟书法馆挂牌暨捐赠仪式在这里举行,此次姜玉珍女士再次向我市捐赠了70余件先生的遗作。她要求,当前,慈溪已进入大桥经济时代,百万慈溪人民正践行和弘扬“慈惠三北、溪通四海”的新慈溪精神,我们要以新的姿态、新的步伐去迎接新的挑战、去创造新的业绩,加快建设效益和谐新慈溪。捐赠仪式后大家参观了洪丕谟书法作品展览。 同时在慈溪市国际大酒店召开了洪丕谟书法作品研讨会,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孙群豪主持,姜玉珍女士及“洪门弟子”和我市文艺界部分骨干参加了研讨会。大家纷纷表示,洪丕谟先生不但在学术上、艺术上有深厚的造诣,而且在思想修养、道德情操上有高尚的境界。他的文采清新高雅、超凡脱俗,他的人品真诚谦和、高尚圣洁,他所追求的真善美,在他的文品上、书品上、人品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我们在感受洪丕谟先生巨大艺术魅力的同时,也领略到洪丕谟先生巨大的人格魅力,他的为人为艺都是后人学习的榜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洪丕谟书法精品集》首发仪式同时举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4:33:05 | 只看该作者
洪丕谟创作年谱作者:洪丕谟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2年《历代题画诗选注》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4年《古代书法家轶事百则》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4年《承晋斋积闻录》(点校)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5年《墨林轶事》西泠印社
    1986年《法书要录》(点校)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7年《历代书论选注》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7年《古典书法理论》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7年《海岳名言评注》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7年《墨池散记》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7年《历代论书诗选注》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8年《历代笔记医事别录》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年《书论选读》河南美术出版社
    1989年《中国历代书法名作赏析》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年《中国文房四宝》香港南粤出版社
    1989年《中国古代算命术》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年《明清民国七大奇案》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1990年《中国古代养生术》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中国书法史话》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年《古代女性世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古今百家名联墨迹欣赏》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1年《佛道修性养生法》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1年《道教内丹养生术》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1年《中国佛门的大智慧》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1年《法苑谈往》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1年《道藏气功要集》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2年《中国历代帝王书法欣赏》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年《道教长生术》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年《中国传统医学漫话》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年《中国方术的大智慧》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2年《唐大诏令集》(点校)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2年《医经原旨》(点校)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1993年《洪丕谟对联书法》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3年《古今百家书法名作欣赏》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3年《手相测病大全》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禅诗百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3年《古今100高僧》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3年《佛教生活风情》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3年《佛国风光——中国佛教名寺概览》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3年《中国风水研究》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年《梦与生活》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3年《佛诗三百首》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4年《古今书法名作鉴赏大成》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4年《中国神仙养生大全》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4年《佛教十日谈》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年《新译白话佛经》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4年《中国古代十大预测奇书》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5年《楷书快速入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5年《新编白话禅宗妙语》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5年《中国名尼》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年《极乐莲邦——中国净土宗纪实》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5年《参礼心佛——中国禅宗纪实》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6年《禅者的态度——洪丕谟随笔》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年《生命的慧灯》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年《人生有味——洪丕谟随笔》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6年《禅与人生》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6年《古今名案大特写》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6年《淑女诗300首》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6年《南华真经——新编白话<庄子>》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年《东方圣经——新编白话<论语>》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7年《楷书教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8年《结婚十年》长春出版社
    1998年《读书是福》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8年《欧风澳雨录——洪丕谟海外游记》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年《洪丕谟书法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书画鉴藏与拍卖市场》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年《霜秋红叶——洪丕谟生活随笔》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9年《中国古代法律名著提要》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年《吃福》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年《题画诗一百首》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9年《拈花微笑——洪丕谟学佛随笔》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0年《走近女性世界》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0年《吃玩大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漫游美利坚》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1年《唐诗与人生》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天下美食》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1年《论语现代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谈佛说道解红楼》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1年《读律佩觿》(点校)法律出版社
    2002年《洪丕谟书画随笔》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2年《大学书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洪丕谟书评序跋选》澳大利亚爱话儿华文出版社
    2002年《丕谟的文》香港语丝出版社
    2003年《洪丕谟文选》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3年《忆旧酒吧》香港语丝出版社
    2004年《跟我吃》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4年《点击中国书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年《点击中国绘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年《历代笔记书事别录》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4年《洪丕谟吟稿》香港语丝出版社
    2004年《世纪末拾梦》香港语丝出版社
    2005年《福禄趣谈》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话说论语》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点击居室环境》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4:36: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4:37: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4:38:52 | 只看该作者
洪丕谟遗作美术馆展出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5月27日
解放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顾咪咪)5月22日,著名书法家、学者和作家洪丕谟先生走完了他绚丽多姿的65年人生。
  生前,他留下遗言“不举行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为了尊重他的遗愿,为了寄托心中的哀思,一个名为“翰墨学林一奇葩”的洪丕谟告别展今天在上海美术馆举行,展出洪丕谟65件书画作品和他120余种专著。展期三天。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4:4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4:40:51 | 只看该作者
洪丕谟:印人漫谈



陈巨来

小时候不懂事,但随家父见过或听说过的海上书画篆刻家如赵叔孺、吴湖帆、江寒汀、况又韩、陈运彰、陈巨来、叶露渊、赵敬予、赵卫玉、李秋君、周炼霞、吴青莲、陈小翠、陆小曼、唐云、应野平等加起来也有一大串。其中,陈巨来是见过好几次印象较深的一个。

那时候我才十岁刚过不久,作为父亲的师兄弟,有时父亲带我去陈巨来家,有时巨来也来我家看看。还有几次,家父午后去南京路仙乐书场听书,逢星期六下午或星期天,偶然也带我们去坐坐,在三弦、琵琶,吴侬乡语声中听张鉴庭、张建国、黄异庵、张振雄、朱雪琴、徐丽仙,往往也会碰上巨来瘦小、但却精灵的身影。后来听家母说,家父一个时期迷上听书,还是巨来给带出来的。印象中的巨来除了身材精小,常穿一袭黑色长袍,天热时也穿白纱中式衫裤,手里握一柄折扇,扇上有名家字画,讲起话来虽然声音有点女性化尖尖的,但却声音高亢,最有趣的是巨来的脸也清秀清秀的,架一副透亮眼镜,又有点像清雅的小老太婆,而眼镜脚边上的那对招风耳朵,显得特别的招人注目:即使你不注意,那对大大的招风耳朵也会硬映进你的眼帘,使你感到奇特、跳跃,由此深印脑际。

在赵叔孺诸弟子中,陈巨来的圆朱文印章刻得实在一流,其师赵叔孺曾经评价他的“元朱文为近代第一”。画家张大千、溥心畬、吴湖帆等都非常喜欢他的印章。在刻印上,他师事赵叔孺,兼学黄牧甫,一次高野侯让他再学点程邃、汪关、巴慰祖诸家,后遂形成雍容大度,滋润秀雅,并把宋元圆朱文推向极致的个人风格。建国以后,陈巨来在50年代进上海中国画院,领一份津贴。作品出版,主要有《安持精舍印最》,以及香港出版的《安持精舍印存》等。此外并著有《安持精舍印话》两卷,辑《古印举式》、《盍斋藏印》等。陈巨来生于1905年,浙江平湖人,至1984年谢世,活了虚龄80岁。据说平时巨来刻印极勤,一生治印不下3万方。当时不少社会名流,国家政要,大多请他刻过印章,各城市国家级的图书馆藏印,也有不少出于他的铁笔。

印象中陈巨来性格偏激,喜欢以自己的主观之见谈别人得失事非,这样就有人认为巨来明于爱憎,敢于仗义执言,有人认为巨来“嘴臭”,得提防点,亦是各人立场视点不同,看出来的结果也就自然各异了。一次麦青告诉我《万象》杂志有篇陈巨来写的《赵叔孺祝寿风波》,不久复印寄来,我以为巨来在个中的表现,最体现了他的性格特征。当1943年癸未赵叔孺七十大寿,在这以前,张鲁庵招一群学生聚餐,吃了一半,张鲁庵就拿出三张白宣说:第一张写第一等学生,每份寿礼1000元;第二张写第二等学生,每份寿礼500元;第三张写第三等学生,每份寿礼200元。说完张鲁庵就把三张白宣放到巨来面前说:“先生七十生日大庆了,你看看,应该写在哪一等?”巨来拿过白宣一看,在第一等上签名的有张鲁庵、陈子受、叶露园、叶黎青、洪洁求、裘阴千等,由于事先陈巨来已经打算敬奉寿礼500元,现在一看张鲁庵要以寿礼的多少来定学生的等次,而并非出于水平,心里便老大不自在起来,于是陈就马上拉长脸面道:“第一等我没有资格,第二等中生,不做,就做末等人吧。”说完也等不到张鲁庵回答,就在第三张上签了名字。接下来各人签名,一、二张都有,徐邦达、陶寿伯想跟陈巨来签第三张,张鲁庵见陈巨来带了一个“坏头”,于是就指桑骂槐起来:“先生对你们不错呀,哪能不在这时表表恭敬呢?不行,不行,至少500元。”徐邦达、陶寿伯听张鲁庵这么一说,就签了第二张500元。当时陶寿伯为上海纱布交易所小职员,每月月薪收入不足40元,刻印生意又不好,这一签,就等于签掉了他一年的工薪收入。

由于出于同门,家父又特别喜欢陈巨来的印章,所以一生请巨来刻印不下五六十方。后经经济拮据,又遭“文革”动乱,家里东西有的东藏西藏;有的怕成罪状,心又不甘抄家被毁,于是便有的送文物商店称斤收购,有的送朵云轩,如丕森送去一张沈尹默为家父写的书法立轴,竟只得了一角钱……“文革”后检点劫余残存,尚留有18方,其中汉印满白和圆朱文都有。劫余印章中有方“洪幼都”的满白文,边款刻为:“洁求属,巨来仿汉。”还有一方“洁求之鉨”的白文小印,边款又刻为“布斋仁兄正之,巨来仿古鉨。”再看“洁求”、“洪氏洁求”、“洁求心赏”、“大布居士”、“忆巴楼”等,都是圆朱文中的极品。圆朱文中有方小小的“洪”字印,原先可能并有“洁求”小印与之成对,可惜现在只剩下“洪”字一方小印了。眼下不才偶尔应邀为朋友、弟子题写字画、册页签条,或书写扇面,借光先父遗泽,我也经常用此巨来所刻“洪”字小印,以为拙字添光增彩,则又可谓是先父、巨来,泽及来者的了。

叶露园

父亲抗战时期拜赵叔孺为师,在敌战的苦闷中寄情书画,也是对于现实世界的逃避。在民国时期,上海滩书画界中如吴湖帆、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贺天健、刘海粟、江寒汀、林风眠等名家林立,而鄞人赵叔孺则卓然大旗,门下弟子多才俊,譬如后来极为有名的,就有画家徐邦达、印人张鲁庵、陈巨来、叶露园等。由此之故,我便小时候经常有机会随父亲接触父亲的师兄弟如叶露园、陈巨来等前辈大师。

叶露园(1907-1994),名丰,字潞渊,露园是他的另外一个字,后来人们往往习惯称他为叶露园。他是江苏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早年师事赵叔孺,然而可贵的是,除了向叔孺师的书画篆刻吸取养料,还广泛取法近现代和古代大师的优秀传统,譬如他画花卉果蔬,远取沈周、陆治、白阳、恽寿平、华新罗,近师任伯年、吴昌硕诸大家,然后陶冶熔铸,自出个性,作品温醇清雅,着色明丽,尤其是他所画枇杷,果色鲜活,果儿大大的充盈着一种成熟之美,山乡之美,真是一眼看上去就把你给吸引得牢牢的,至少从我年轻时到现在,还依然一想到叶露园就想到他的枇杷,他的印章,要是各位不反对的话,我心里真是想把他称之为“叶枇杷”的。

花果之外,叶露园在艺事上的最大成就,要数篆刻了。他的刻印,近学叔孺老师,远师秦汉玺印,旁及西泠诸子各家,尤其对于陈曼生的印章,花了很大的力气学习。此外如邓石如、赵次闲、赵之谦、吴昌硕各家也时有取法。总之是到了后来,熔诸家于铁笔,显个性于印面,得蕴藉高古,典雅文静之趣,犹如他的为人,笑脸常开,沉静中不乏热情,入世而又具与世无争之意。

我见到叶露园,还是早岁的事,听父亲说他曾经做过银行职员,后来在“文革”中和“文革”后,又经常在画院及其他各种书画活动中见到他,交谈中他也经常提起家父洁求先生。想当年赵叔孺70岁大庆,弟子们纷纷呈上寿金。当时张鲁庵张罗,学生中孝敬老师寿金,第一等的1000元,第二等的500元,第三等的200元。当时在第一等签名的有陈子受、叶露园、叶黎青、洪洁求、裘阴千等。按照当时收入,一个纱布交易所的小职员,月薪才不足40元,要是交1000元,就等于低薪者两年的工薪收入,由此可见叶露园出手大方,对于老师之敬之诚,以及要面子的秉性。印象中他短鬓萧疏,脸儿长长,笑起来露出一口偏长的整齐门牙,下巴在整个脸型中更是显得占有相当的比重,显示了他晚年的人生福份。在刻印出版物上,我曾经见到过他的《静乐簃印稿》、《静乐簃印存》、《叶露园印存》等,听说还有《潞翁自刻百印集》,不及见。此外,他还与钱君匋合著了《中国鉨印源远》,倒是学习篆刻者不得不看的佳著。

在交往中,我曾经求得他为我刻的一方“洪丕谟”白文印,印面“丕”字上横两边垂下,犹如帐幔,大有奇趣;整个印面刻得肉鼓鼓的形成满白,是我所有一百多方常用印中相当喜欢的一方。印的边款刻为“潞渊为丕谟医师。丙辰。”丙辰为1976年,正是“文革”结束时光。再上溯到叶露园和家父的交往中,曾经为家父刻有印章多方。劫余沧桑,检点箧笥残存,还见有露园先生为家父所刻印章三方,其中两方一白一朱,合成一对,白文“洁求临古”,边款:“潞渊为洁求制”、朱文“洁庐写生”,边款:“取法曼生、闲次两家意,潞渊。”另一方为朱文“忆巴楼”,边款:“潞渊仿冷君意。”印面刻得温文尔雅,脱尽火气,以视今人刻印之矫揉作秀,充满浮躁火气,完全是两个世界,两重天地。

沈觉初

过去,家父所藏赵叔孺书画折扇,那折扇的扇骨,也往往画画写字,并由金西厓进行刻制。金为与赵叔孺同辈时的刻竹高手,刻工精到,细入毫芒,社会上有目共睹,无人可及。以至我辈成人,懂事后经常跑唐云家里,时间一长,便认识了徐孝穆、沈觉初一辈刻竹能人,也是我生虽晚,但也我生有幸的了。比如有机会接触如丰子恺、郑逸梅、贺天健、唐云、周炼霞,乃至徐孝穆、薛佛影等,并且时蒙熏受教益,不幸而何?

沈觉初,1916年生,至今也已经是八九十岁的高龄了。我与觉初先生相识,初始于1968年,那时“文革”初起,抄家造反,社会上一片红色恐怖,而孩子出生,夫妻俩工资又低,无法生活,遂发一下狠,心里对先父默说一声“对不起”,便在劫存残印中挑一块朱其石刻的“洪洁求”白文田黄章,出售到朵云轩,结果是正好撞上沈觉初值班,收购价10元。回想丕森当时因为害怕而售出沈尹默为家父所写立轴,才1毛钱,算是不错的了。若以今日眼光来看待那时,则是一个几千年再一逢的历史大劫难,较之秦始皇之焚书坑儒,更加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时还不认识沈觉初,后来听朋友们说起沈觉初名觉,浙江德清人,早年拜吴待秋为师学艺,能书善画,还能刻印刻竹刻砚台刻紫砂壶。据说,沈觉初画画出名较早,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小有名气了,曾记上世纪90年代我在拍卖场上拣便宜拍到一张沈觉老的山水,那渴笔蓊郁的水墨,倒真的颇有点其师待秋先生的神韵,后来因为买画需要周转,便让我又在拍卖行给转手了。后来时间一长,又有机会在拍卖行的书画预展及图录上,零零星星地看到一些他的水墨和着色山水,梅竹等,感到是虽然少了一点韵味和灵气,但前辈用功,功力却是摆在那里,值得后辈学习的。

我与觉初先生真正相识,还是上世纪60年代末期的事,一次我孵在唐云家里坐谈,与大师品茗谈话,既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学习,无意中就撞着了沈觉初。他看上去胖胖的中等身材,戴一副眼镜,五十来岁年纪,讲话慢条斯理的,纵使在那个举世疯狂的年代,看上去却依旧不脱文士风流的模样。平时,沈觉初与老唐先生是好朋友,彼此间有着很深的交谊。惯常唐云师在竹骨上、砚台,或者紫砂壶上画画写字,碰到徐孝穆来就交徐孝穆,碰到沈觉初来就让沈觉初刻。据说当时唐画沈刻,被社会上认为是珠联璧合的无上艺术佳品。后来具有历史意义的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当时汪道涵赠送给辜振甫的一把紫砂茶壶,就是由唐云先画好,后由沈老刻就烧制的佳品。
在交往中,老唐讲沈觉初的图章刻得不错,一次唐云还特地在沈觉初面前对我讲:“侬要刻?有图章要刻就让沈先生去刻。”好在有着唐先生的这句话,我就因势利导,老实不客气,过不了几天,就骑着那辆浑身吱吱嘎嘎到处发出声响,就是车铃不响的老爷自行车,上虹口沈觉初家里就教。印象中沈老的家住在楼上,也小小的,不比唐云家住江苏路中一村整幢三层楼房。就这样,我手里便先后有了“慈溪洪氏”,以及“转益多师”两方寸把见方的印章。后来,随着手中印章如来楚生、叶露园、钱君匋、高式熊、吴颐人、童银舫、刘一闻、吴全良、陈辉、徐子麾等所刻的逐年增多,终上百方,可是当初沈觉初给我刻的这两方,却是我非常喜欢,至今依旧属于使用频率最高的十方印章中的两方。

来楚生

在前辈金石书画家中,印象中来楚生好像比较寡言少语,无论在画院里碰到他或者是在其他朋友叙会的场合,与来先生打招呼后,要是你不与他聊,他也就那末几句关心问候语。论客观,这并非是他对于你的冷落,而是性格使然。在外表上,来先生经常穿一袭比较陈旧的藏青人民装,戴一副圆边老式眼镜,一头朝后梳的短短头发,一米七十左右不瘦不胖身材,看上去有点像农村出身的革命老干部模样,而与实际年龄偏老而略显憔悴,但出言吐语,音色却比较沉厚。平生与前辈书画家打交道,来先生是交往较少的一个,但印象却深。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以印章擅名的来楚生就不肯多刻了,因为患有老年性白内障,目力有问题。一次,唐云先生托人送去代北京魏仰之先生求来老刻的两方印,就被婉转打了回票,后来便改请沈觉初去刻。在下有幸,大概在70年代比较早的几年,找了一方上好鸡血石,由孙祖白先生自告奋勇说找来先生去刻,结果过不了一两个星期,图章刻成,但藕粉冻鸡血石却变成了一方长长的昌化冻石,也不知是被什么人搞错或者错刻给别人了。不过,来先生能够为你小小洪医生精刻姓名章已经不错了,至于什么鸡血鸭血的,也就一切随他去吧。刻好后的白文“洪丕谟印”,1.2厘米左右见方,印面文字结构舒展而又紧饬,沉稳中透出一种古朴荡漾的韵致,后来人们研究来楚生的印章艺术,惯常也爱取为我所刻的这方印作为例子,可见我的这方印章,来先生是动了脑筋,花了心血的。做事认真,写字认真,画画认真,一句话,就是做人认真,这是来先生向来的作风,也是先辈人品,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

印章之外,金元章在1972年端午节为我求来楚生书法草鲁迅诗一首:“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馀微波。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这幅书法,100×20厘米,尺幅虽然不大,却笔触饱满灵动,纸上墨迹既龙飞凤舞又厚实沉着,通篇感觉看上去显得相当的圆浑劲爽,在来先生并不多见的书作中,可谓出类拔萃。前人论书往往爱说“沉着痛快”,这自然是因为沉着了,就难顾及痛快;痛快了,又往往失去沉着,而来先生的草书,却正有如此的妙绪,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不才如我平时致力于书法半个多世纪,所见古今妙迹不下好几万件,至今打开来先生的这件立轴,依旧为他的精彩书艺激动不已,其书艺书品当在林散之、沙孟海上,奈何世人不识,抑或是其作品流传太少,致使人们较难见到而忽略耶?

书印之外,来先生的画也画得相当的浑厚,讨人喜欢。2003年非典前,蔡梓源兄曾经让给我一件来楚生的芭蕉青蛙图轴。芭蕉水墨,青蛙着色;芭蕉淋漓,青蛙生动,我非常喜欢这张画,可惜的是原画是来先生在戏剧学院讲课时的示范之作,当时并未落款。后来不幸来先生因胃癌西逝,此画遂由戏院前辈陈拾风请张大壮先生用一手漂亮古拙的隶书,进行补题。然而从古以来,由别人补题的名家名作又不知多多少少,一想到这里,反倒认为张大壮补题来先生的遗作,又成为人间的一段佳话了。

难能的是,来先生诗书画印,样样来得,样样出彩,真是好生了得。比如闲来,来先生也惯常吟得几首出人意料的好诗,这种做诗的习惯一直持续到晚年胃癌手术以后,依旧不改。如在当年六院术后,来先生就咏诗自庆新生之喜道:“六院和光胜暖房,因风柳絮到高堂。枝头好鸟频传喜,只是良辰已夕阳。”在庆幸之中,却也勾起了诗人、画家深深的夕阳黄昏之叹。此后,来先生又有五言律诗一首自述病情和当时心态,依旧不失其风趣:“存止安所计,七十岁蹉跎。剖腹香心见,披肠芒角多。人疑中有歹,自信终无他。否则还成泰,残阳向晚何。”手术以后,别人怀疑可能“有歹”(坏毛病),可是诗人却自信终无他事,剖腹所见,唯有香心、芒角而已。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4:41: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4:41:58 | 只看该作者
洪丕谟书法馆挂牌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1月8日
    慈溪日报讯(记者叶旭蓉)昨天上午,市博物馆鼓乐阵阵,人头攒动,洪丕谟书法馆挂牌暨捐赠书法作品展览仪式在这里举行。著名学者洪丕谟教授和夫人姜玉珍女士,市领导徐明夫、孙国平、周波、戴南璋、徐尔元等出席。副市长龚建长主持仪式。
    市委副书记孙国平代表市委、市政府在仪式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我们十分荣幸地邀请到了著名学者、书画家洪丕谟教授,来到家乡参加洪丕谟书法馆挂牌暨捐赠书法展览仪式。我们为慈溪有这样一位大学者、大书法家感到骄傲。洪先生在家乡设立书法馆并捐赠书法作品,是我市文化艺术界的一件盛事,既使慈溪人民获得了一笔高尚的精神财富,又为广大书画爱好者提供了难得的观摩学习机会,充分体现了洪先生热爱家乡的拳拳赤子之心。
    洪丕谟教授是我国著名学者、书画家,是原华东政法学院文学与法研究所所长、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慈溪市政府文化顾问,慈溪画院名誉院长,在古籍整理、文学、史学、医学、法学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此次捐赠的是洪教授25年来创作的部分书法精品,共计31件,基本反映了其各个时期的创作风格。洪教授表示,个人书法馆能在家乡博物馆挂牌,是其艺术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今后他会陆续地把创作的书法作品捐赠到这里,使自己能够不断地向家乡父老汇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4:42: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18:16 , Processed in 0.13795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