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感念洪丕谟先生1988年复函勉励并赠墨宝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5:01: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5:02:14 | 只看该作者
洪洁求(1906—1967),名承祓。浙江慈溪人。早年留学欧洲,获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解放后任上海外国语学院教授。抗日战争起,潜心于金石书画之学,为赵叔孺入室弟子。工书画,精鉴定,收藏颇富。

洪丕谟(1940—2005),生于上海,洪洁求先生长子。早年行医,中年从文。著名书法家、学者和作家。生前为上海华东政法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首届学术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大学书法教育协会会长。一生著作百余种,涉及书画、诗词、佛道、法律、医学、养生、美食等众多领域,逾2000万字。人称“江南才子”、“上海滩上一枝笔”。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5:08:53 | 只看该作者
《一  潭  清  水  》序   
                           ·洪  丕  谟   

    闽西沃土,人杰地灵,山清水秀,到处弥漫书情画意。这块土地曾经孕育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书画巨匠。如被美术界称为清代后半期花鸟画巨匠的华喦  ,清宫廷名家上官周,“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隶书巨擘伊秉绶……当代艺坛,群芳争艳,人才辈出,涌现了宋赉臣、宋省予、丘 沺  、罗丹、胡一川、吴勋、罗炳芳、章彬辉、林坚、丘能鲁等闻名遐尔的书画名家,此外如当代青年书法界、书画评论界实力派的张继光,则亦堪称个中的佼佼者。
    知道小张的名字,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起因是由他倡导成立的“梅花山书社”,聘请我为艺术顾问,这个书社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尔后在我与弟子王南溟、林坚、于建华、蒋频等的闲聊中总会有意无意地谈到张继光,尤其是林坚老弟,每当谈及小张取得的成就时,都会显得相当的兴奋。林坚是我远在闽西的弟子,林坚同小张同居龙岩,且张继光又是林坚的弟子,亦师亦友,关系非常融洽,故我对小张的成长是也寄于了一定的厚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张又先后得到了著名书法篆刻家、厦门大学教授余纲,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海,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永正等先生的亲炙,作品不断地丰满起来,陆陆续续地在各种活动中暂露头角,并多次入选“第二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第五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第一届全国正书展”、“第一届全国楹联书法展”、“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纪念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书圣故里国际书画名家邀请展”等一系列国家级大展。年纪轻轻就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
    几乎是同时,在多种专业刊物中时常读到他的文字。从这本书中收入的文字可以看到,张继光的文章往往从临书体会和碑帖赏析下手,我们从《郑文公碑临习浅说》、《琼三艺语》、《张瑞图书法立轴》,都可以看到小张勤奋的身影和临赏的感悟。
    因工作更换,张继光抽不出空暇来进行写作,加之还需要静下心来进行思考,理清思路,看帖读书,充实自己,以便未来的厚积薄发,于是乎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下期,各种刊物中几乎看不到张继光的身影。
    时间转到新世纪的第一冬,张继光静心读书耕耘的树开始结果了。《中国书画报》发表了张继光撰写的《浅评书法大师伊秉绶及伊念曾、伊立勋三人书法艺术》一文,文中首次论及伊秉绶及其子孙三人的书法艺术,为研究家庭传统书法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史料,后来此文还被《书法导报》、《书画艺术》和菲律宾《商报》等转载。同样刊于上述多家报刊的《肃穆可喜》一文,全面叙述了一代宗师弘一在闽所收入室弟子张人希先生的书、画、印以及随弘一法师游,并同丰子恺、刘海粟、叶圣陶、沈从文、俞平伯等名人交往点点滴滴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推介“一颗埋藏已久的明珠”(丁仃《丘  沺 画集》序),这位丘 沺 先生生不逢时,大半生穷愁潦倒,屡遭坎坷,积劳成疾,过早地走完了他那“秀句出寒饿,诗人倒劣蹇”的人生,从而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但丘  沺 先生的艺术精神永存,诚如岭南派巨头高振之所评“丘 沺  作品淡雅而有新意,怡秀而显古朴的意趣,峰峦浑厚,草木华滋,时千峦万壑,时而水洋村空,一望饶有古人意”。张继光经过多年的收集与整理,形成一篇4700余字的《只留清气满乾坤》大文,全面阐述了丘  沺  先生“入闽杭邑一丘沺   ,三绝名品地外天,四海五湖驰夙誉,侨崇花草主人贤”(林定孚诗)的艺术人生,此后推向《书画艺术》、《中国书画报》等发表,从而对丘沺   的艺术作了新的宣传。
    纵观张继光的文章,以碑帖赏析、人物描述、书画评论等为三个大的块面,虽文章并不十分长,但能言之有物,突出重点,或从一个侧面为切入点,或全面论述一个人的艺术全貌,为此等等。当然,张继光的文章与那些专业理论家洋洋万言的论文相比,或许显得有点微不足道,但我们值得欣慰的是,作为一名业余创作为主的青年书法家,又仅是业余的业余作书画评论的青年学人,能有这样的成绩,也应当说是显得十分的不容易,而值得引起我们为之鼓掌叫声好了。
    因为高兴,我乐意作序。

                                                                                                                    2003年12月31日

       (洪丕谟系著名书画家、理论家、评论家,出版专著100余种。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华东政法学院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此文刊于《洪丕谟研究》2004年)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5:19:10 | 只看该作者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5:19:52 | 只看该作者
先 生

作者:高宝平  发布时间:2004/2/23
  时间真快,回望与先生认识已经都快二十年了。
  记得那是1986年的冬天,洪丕谟先生偕夫人来湖州在铁佛寺举办个人书法展。就在展览结束前,洪先生收下了我这个弟子,并在当时西门红旗路上的川味馆,举行了一个简朴的拜师仪式,记得有同仁潘荣昌、王似锋君等参加。在1986年之前,在各类书法报刊杂志上我早就已经熟知了出身于慈溪名门的洪教授在全国书法界的地位与影响力,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的委员,现已任上海华东政法学院古籍研究所所长。自列先生门墙之后,庆幸得先生之教诲,悠悠已将廿年矣!
  在近廿年的光阴之中,我对先生的书法艺术、学术思想、道德人格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可以说与先生的相识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并充实了我的人生。先生学识渊博,他的一百五十多部著作涉及到了佛、道、儒、书法、文学、古代刑法、中医、风水、相术等社会与自然学科的许多方面。且见解和观点皆发前人之未发,真知灼见令人钦信!他的著作国内外许多图书馆与及个人都有收藏,在美国著名斯坦福大学图书馆里还设有先生的著作专柜呢!
  先生的生活平淡俭朴,作为居士他没有时尚的嗜好,粗茶淡饭,显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前几年第一届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他应邀来湖,同时还有江、浙的一些书法家,那天晚上在长安宾馆有个0K演唱会,然而先生出于礼貌只是稍坐了一会儿,听了几首歌,便问我能否去附近的莲花庄走走?他对湖州很熟悉,之前曾两次来湖讲课。于是我便与陪他同来的丁建顺兄去了莲花庄趁着月光观看了莲花峰、印水山房,还去看了由澄园老人题字的小蓬壶等景观。他那与众不同的心境,让我很是敬慕。去年第二届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先生又次应邀来湖在浙北大厦作有关烹饪的学术讲座,那天有市领导设宴作陪,但先生喜好清静,在经主办者同意后,只是在大厅一角简单地用了餐。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总是让我忘不了。
  先生处事为人平实真诚,对天南海北的众弟子皆一视平等,不分彼此,自有古人风范。河南于建华、上海丁建顺、杭州的蒋  为办《洪丕谟研究》杂志均投入了不少精力,对此我心里多少有些愧疚。但先生待我一如往常。有两件事让我难忘:一是前几年先生有寄给我一本他早年与他的先生潘君模前辈合写的大开本书画册页,一字一画、十余幅佳作皆为上乘,精妙绝伦!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这份情让我怎能心安?二是今年正月十五刚过,我又收到先生从上海寄来的一本杂志,打开一看竟然还夹了一幅令人心动的八尺横式行书《古柏行》。忽然我明白了,去年夏天,先生曾送我一幅《古柏行》,可是因单位办公室装修来回搬家不见了,为此,我难过了半年多。后在电话里我无意与先生说起过此事,记得当时他也很惋惜地说:那真是有些可惜,那么大的作品我不常写。可万万没想到时隔半年先生竟会在百忙之中又为我写了这么一幅珍贵的作品。我觉得没有必要说什么,因为说什么都会是多余的!
  “高山仰之,景行行之。”有这样的先生那不就是我的福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20:06 , Processed in 0.06752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