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13 00:0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宁夏石嘴山市第十二中学  陶传美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运用,网络教研从自发的、松散的行为逐步过渡到自觉的、有组织的行为,越来越得到教育界的重视,认为这是一项可研发的、有效的教研载体和形式。2005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正式立项并全面启动“新课程网络教研”建设工程。2005年6月11-12日,全国首次“新课程网络教研工作会议”在海南召开。2005年9月28-29日,全国“新课程网络教研”第二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2005年12月27日,召开全国“新课程网络教研”第三次电话工作会议。2006年元月23日,陈小娅副部长视察海南网络教研。2006年8月,教育部黑龙江网络教研现场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朱慕菊副司长在会上讲到:“网络教研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在举措,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内在价值和长远意义。”
     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改对教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对教研要求也越来越高,新老教师之间的教研协作与成果共享也越来越迫切。然而,由于地域、经费的限制,实验教师的横向交流不够通畅,人数少、时间短的教研活动仅起到了在点上的交流作用,过去那种“走出去,请进来”的面对面交流研讨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教师对课程实施及发展的需要。因此,教研方式必须寻求新的突破,于是网络教研应运而生,成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亮丽的景点。
网络教研具有传统教研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不受时间和人员数量的限制。一般我们开展学科教研活动,不可能让学科中的教师全部参加,活动中所渗透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再通过个别老师的转达,其效果往往会打折扣。如时间久远可能遗忘。如果把活动的内容或活动中所需体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新理念通过网络能传递给每一位所需的教师,他们可以不受时间的制约,随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而进行学习。
       现在网络教研已是教育热点话题,利用教育博客这个平台,教师可记录和发布个人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精选和积累自己最为需要的信息资源,用博客备课、教学研究、记录个案、反思教学和讨论问题。国内教育博客有成长博客、苏州教育博客、张家港教育博客…… 我校初接触苏州教育博客是在桂毅主任的引导、带领下,桂主任是最选使用博客,许多老师都不知道Blog是什么意思,桂主任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于2006年11月给学校老师进行了校内培训,老师们逐步认识到利用教育博客搞网络教研将势在必行。桂主任申请、创建了石嘴山市第十二中学教科研、校务公开Blog公共平台,在学期中老师可把自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实录、教学点滴等上传到这个公共平台,大家共同讨论,集思广义,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今年6月份,我讲了一节八年级信息技术课——《在Excel中进行数据计算》,按要求作课者必须提前1~2周将教案及说课稿上传上去,可是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交流的人少之又少,有的老师看了说:“你这门学科真不知道该提些什么建议”。这时诗酒老师及时给了以下回复:1、感觉对概念还应更明确;2、课堂容量问题。数据计算不光是求和,要不要涉及其他函数啊?如求平均值等,虽然原理相同,也应有一次活动吧。而诗酒老师的建议与我不谋而合,在下面我也在想这节课的容量这样安排是否合理(是不是再涉及到平均值、条件统计函数),既然已涉及到sum函数,可举一反三求出平均值函数。条件统计函数相对有点难度,是不是放到课后思考这个环节更合适一点?黄利锋老师也给我提了一些建议:关于计算可否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针对他们所提的建议,我及时调整了教学设计,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内容。我深深体会到网络教研的快捷、方便,它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上传发布,就会引来同伴的碰撞,碰撞的越多思考的就会越多,思考的越多老师们收获就会越多。
      通过网络、博客等方式,加强了与发达地区学校的横向联系,使地处偏僻的学校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2006年6月苏州电教馆和学校(石嘴山市第十二中学,位于西北偏僻山区)牵手进行“东西部同行”课题实验。2007年3月我校申请的子课题《利用教育博客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开题实验。2007年6月学校成功举办了全市网络教研及以点带面教研工作观摩会。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苏州教育专家在假期不远千里亲赴石嘴山,为“东西部同行”牵线搭桥,局里非常重视,又恰逢骨干教师培训,全市骨干教师同仁们有幸聆听了苏州教育专家们的精彩讲座,大家受益匪浅。
      总之,网络教研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它能解决教师参与教研的时空和限额问题,促进新课程实验决策者、设计者与实施者的多元对话,形成民主、合作的教研氛围,实现有效的专业引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8 08:47 , Processed in 0.22670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