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孝南区第六届小学语文教师现场写作比赛》全程实录===欢迎监督、指导、批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23: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1 16: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孝南教师文苑》电子杂志-2012年-元旦创刊号


《孝南教师文苑》电子快递版
         2012年-元旦号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93&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93&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93&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93&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93&extra=&page=1

电子杂志/快捷‘出版’/均为百分百原创/免费供您点阅。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14: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15: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中小学教师、校长的论文,看我们教育的思维缺陷


                                            许锡良


  
   我长期批阅与指导中小学教师、校长的论文,从他们论文中,可以学习到不少来自一线的教育实践的丰富的案例,也能够了解到他们的教育价值观与教育方式与方法。不过,我感觉最大的问题是,他们中许多人常常缺乏问题意识与批判意识,缺乏纵深的追问能力,而喜欢平铺直叙,堆积材料,特别是喜欢大量引用名人名言。其语句格式常常喜欢这样表达:“正如著名教育家xxx所言........”、“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这样教导我们........”。明显留有“党八股”的痕迹。说了半天,究竟要讨论什么问题,要证明什么,不清楚。语言风格有社论化、文件化倾向。这明显是一种意识态长期教化的结果。
    “党八股”语言还表现在喜欢玩弄数字游戏。比如校长工作要“四有”、“四家”、“五心”、“六个行动”,“五个一工程”,“一二三四点”。显然,这是来源于我们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语言。我们在这方面起了很坏的头。比如,我们以前有过“四项基本原则”、“五讲四美三热爱”、“四有新人”、“两条腿走路”、“六个并举”类似这样的语言,一直是几十年来源远流长的。对我们这个社会的思维格式化,语言官僚化,文体形式化,形成了很坏的榜样。

    在他们的论文里严重缺乏的基本要素是:第一是逻辑的严重缺乏,没有清晰的概念,对所使用的关键词,在严重缺乏理解与认真分析的情况下,就混合含糊地使用着。比如喜欢使用“德育为首,教学为重,体育为本,全面发展”。这种表述,真不知道,究竟是哪个重要,如果都重要,何必来一个“为首”、“为重”、“为本”的区别呢?逻辑缺乏的另一表现就是喜欢把完全不同的,互相矛盾的概念混合使用。比如“在学校,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突显个人的重要性,又要结合集体主义,把个人与集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表述,听起来似乎是很全面,其实,落到实际,就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法治”与“德治”这两个概念,在这里是完全不清楚的。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也是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既取一种,则另一种就得舍弃,是无法融合的。可是,我们长期受到辩证法教条的毒害,使我们在互相矛盾的概念上能够含糊其辞,不作追究,竟能在语言层次上相安无事。也难怪,我们长期以来能够把“从来没有救世主”与“他是人民的大救星”相安无事地放在一起唱了几十年,而没有感觉是一种矛盾。我们的教育,正在消解人们的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混乱的地方,永远不会有问题意识。

   第二是缺乏价值定位。一些论文动辄谈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但是,通篇却没有谈过“有效”的标准究竟是什么。然后就一大堆“要怎样怎样”的具体操作措施。“有效”还是“无效”的判断,一定是要在价值定位之后的事情。没有价值定位,谈“有效”还是“无效”就是一种徒劳,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比如,如果要达到愚民的教育效果,那么,千方百计地破坏学生的“怀疑精神”与“独立批判意识”,就是有效的,大量的背诵记忆,以消解学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也将会是有效的。如果是要培养接班人与建设者,那么,培养学生的听话与驯服的品质就是有效的教学。否则,学生将来很难接班。因此,如果要谈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你就必须先弄明白,你心中的培养目标究竟是什么,你想使你的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是有独立人格与理性思维的人,那么,你就得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敬畏学生的生命,引导学生学会怀疑与追问。在这样的前提下,谈教育教学的效性才是有意义的。

    第三是缺乏对事实真相的探讨精神。一篇好的论文,一定要尊重事实,但是,现在,我们的论文中常常没有事实真相。所谈的东西,似乎是与我们现实的教育毫无无关的东西。或者干脆是经过自己修饰与美化的东西。这些论文总是按照自己的想当然在改造事实真相。很少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与教学工作有一个认真的反思。比如,我现在是怎样做的,我这样做究竟是否有道理,如果没有道理,则怎样更有道理?如果更有道理的做法无法实现,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一篇文章,只有这样层层追问下去,我们才可能会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探讨出有价值的改善方法。
   第四是缺乏方法论意识。你想探讨什么问题,首先要去发现一个问题。发现了一个问题之后,就是去找这个问题的原因,或者答案。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方法论上的追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问题的。有一些看似是问题,其实不是,而只是一个伪问题,也就是根本不存在的,比如我看到许多教师与校长都写过“怎样减轻学生负担”,其实这也是一个伪问题。因为,你得先把“学生负担”界定好,学生负担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其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学生负担是不是仅仅为学校与教师造成的?如果追问下去,你会发现学生负担,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一个问题。一个教师,甚至一个校长是无法在目前的状态下,将这个问题解决好的。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教师、一个学校的教学问题。这是一个缺乏对学生生命尊重,对学生个性与兴趣践踏后的必然结果,还是一种可怕的价值观导致的必然的结果。因此,一个教师或者一个校长来解决学生负担的问题,都将是徒劳的,是不可能会有真正答案的。同一个问题,视角产生变化,也会得出不完全一样的结论来。因此,你看一个问题,是学生的视角,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视角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的方法论缺乏,主要还是在中庸与辩证思维的泥浆下不能自拔的结果。在西方,思维是要讲工具的。思维工具的改变,常常意味着人对世界看法的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相应改变。亚里斯多德将其思维方法的论著命名为《工具论》,英国培根将其改进了的思维方法,叫《新工具》。一个人怎样思维,得出怎样的结论,应该反思:第一,事实真相,第二,所持的价值立场,第三,所遵循的逻辑法则。其中价值立场是一个核心。教育如果离开价值追问,则任何事实都是无意义的,也是不能够说明任何问题的。如果你觉得一个事实有意义,一定是后面有价值的预设的。纳粹制造焚尸炉,消灭犹太人对不对?如果你认为不对,则已经认定了“种族歧视”是不正确的。因此,作为教育论文不但要有价值意识,而且还要明确什么样的价值才是可取的。
   中小学教师与校长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而且是终身性的。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也常常缺乏问题意识与批判性思维,就是因为学校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没有鼓励过学生去质疑与追问的习惯。长期背诵记忆、考试分数、标准答案,结果,我们的学生毕业时,连一个真正的问题都没有,背诵记忆了一大堆的文字垃圾,消解了他们几乎全部的对世界探究的兴趣,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惊异感。因此,我们的学生很少能够在学校里体验到思维的乐趣、发现的乐趣,学习的乐趣。大量学生厌学,因此,学校教给他们的正是要消灭他们作为人的生命的那种活力,那种思维的能力与怀疑的精神,还有探究的欲望。当这些都成为一种枯燥乏味的东西的时候,剩下的当然就是逃避了。我们常常只是让学生学会“听话”,而不是学会“讲理”,其实学生在学校里学会“讲理”是很重要的。学生会“讲理”,这就意味着他会思考,他会服从逻辑理性,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理性社会,人们将学会用协商的办法来解决各种问题。
   我们的教育的思维缺陷,其带来的后果是多么严重。举一个例子,这是我前天去广东某市召开座谈会,在与中小学生的一次座谈时收集到的材料。这是一个重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写的发言稿的开场白。
  “各位领导:
      你们好!
  我叫xxx,如今就读于本市的xxx小学五(六)班。我在班里成绩优秀,是老师的小助手。我的学校以德育为灵魂,以教育为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培养21世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全力打造xxx市窗口性、示范性学校。”

我只听了一个开头,就把这个发言稿没收了,我不愿意听到一个十岁的孩子的口里竟然出现这样空洞无物,大而无当的语言。这显然也是一些教师与校长平时写作论文的惯用语言,还是我们层层向领导汇报的语言与方式。这种语言反映的是一种可怕的思维方式。这种的思维方式将会过早地掏空我们孩子幼小的心灵的生命活力。我一听孩子的发言,我就知道我们的教育平时究竟是在干什么。接下来,不用再多说些什么了。但是,我是这样思考,也许换一个人去参加座谈会,他们也许认为这些孩子被教育得非常成功呢。将来做接班人是一点问题也不会有的。
   如果不改变我们的教师、校长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则学生永远也不会有改变的希望。如果,我们学校不是被这些大而无档的意识形态话语所笼罩,则教师与校长要脱离出来的可能性也会很小。教育不是用钱与特殊政策打造出来的窗口性、示范性学校所能够代表的,现在我们的教育最缺乏的还不是钱,而是我们没有科学的思维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23: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3-22 13: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一下管教授;我们毛陈的获奖证书怎么还没给学区的蔡辅导带回呀!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19: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1,责任在我。不能怪学区教研员。
2。奖证已填好,守国先生来我室即交他带回。
                                                             管季超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16: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写作应成为一种精神自觉 


余志明



一、教师应有阅读的自觉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87条建议《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文中说道:教师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读罢此段文字,我就想到了我最近读的《中国语文人》这本书,《中国语文人》推出了于漪、魏书生、李镇西等21位名师,这些人也可谓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他们的工作地域不同,文化起点不同,人生际遇不同,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也很不相同,但有一些十分相同的东西,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和研究。
从《中国语文人》提供的信息中可以了解到:21位名师中起点较高,第一学历为本科的有8位(于漪、陈钟樑、洪宗礼、顾德希、李镇西、李海林、张玉新、程红兵),第一学历为专科的5位(吴心田、欧阳代娜、陈军、程翔、严华银),第一学历为中师或高中的有6位(宁鸿彬、蔡澄清、李震、蔡明、黄厚江、余映潮〈高中〉),初中学历的有两位(钱梦龙、魏书生)。21位名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起点学历高低与取得成就不成正比,他们之所以成为名师,是因为他们始终坚持学习,坚持实践,坚持思考。

但审视当下我们的老师,真正视读书为生命的又有几人?据《中国教育报》2011年对教师做的一项最新阅读调查显示,每年读书10本以上的教师只有4.6%,有43.1%的人每年只读1—3本书,大部分教师虽然认为读书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帮助很大,但是因为工作繁忙等原因,每天用于读书的时间却是寥寥。由于不读书,很多教师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偏低,思辨能力不足,想教好学生也就无从谈起了。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谁都懂得读书的理儿,可没有时间啊。这一点,我不敢苟同。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第二条关于时间的建议”中就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读书的时间问题。他从一个有着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为了上一节公开课,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去进行准备的例子谈起,告诫我们作为教师应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我想一个教师每天抽半小时的时间读书应该是没问题的,关键是内心想不想读,能不能坚持读,要知道名师都是修炼出来的,不是打造出来的!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就是最好的明证。
二、教师应有思考的自觉
台湾大学有一口钟叫“傅钟”,傅钟每天响21下,这源自台大老校长傅斯年的一句名言:“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的3小时是用来深思的。”傅先生的话道出了思考的重要性。
人之可贵在于有自己的思想,教师必须有自己的思想麦田,必须去追求成为一个敏锐的深情的思想者。如果整天的都是在机械地重复着一种劳动,那教师的工作就会单调乏味,教师与机器也就别无两样。
我们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为什么会产生无比亲切的感觉?因为透过那些文字,我们能够清晰地看见,其中的智慧之源,既不在缥缈的天际,也不在封闭的大脑,苏霍姆林斯基的智慧,无一例外地都是源于实践,源于对实践的思考。
但思考什么呢?我的想法是要学会记教育教学日记,并不时地进行反思、梳理、归类。苏霍姆林斯基在第46条建议《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和第90条建议《我怎样写教育日记》中非常明确的指出了教师写教育日记的重要性,他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日记记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说: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可以把它记入记事簿里。苏霍姆林斯基在记日记的过程中,每记几页就要留下一段空白,用途是记录自己的一些思考,久而久之,一本影响世界的教育经典《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就诞生了。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只要用心思考,用心记录,我们的教育教学一定会天天精彩。
三、教师应有写作的自觉
著名学者肖川先生说:“造就教师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他还坚信,能够写好文章的人,也一定能上好课。所以,作为教师一定将写作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
但写日记还不同于写作,日记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格式要求,而写作却需要素材,需要思考,需要技巧。我常常看到身边老师的苦恼:看到别人发表文章很羡慕,也想动笔写一写,可就是没有写作素材,结合自己的体会,想说几点看法,谨供艰难跋涉在文章发表路上的教师朋友们参考。
1. 从听课记录中找回忘却的“记忆”。
一学期下来,我们总会听上同行或名师十几节课。那些记录在听课记录本上的“意见或建议”栏目上的文字,往往会给我们留下写作的论题或素材。
2. 从他人的言谈中意外“拾荒”。课余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同事、领导、家长……与他们的谈话中往往涉及到关于教育孩子的话题,这些话题里面往往就蕴藏着写作的素材。如果你能做个思考者,就会从中获益。
3. 从教育教学的困惑中“探求”。每个教育者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不同的,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心理状态和认知水平,因此在对学生的“社会化”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会产生种种困惑,如果能抓住疑惑,努力寻找困惑的源头,深入思考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既解决了教学的难点问题,又能给自己的教学研究添上一笔重彩。
4.从各种公开课、教研课、班队活动中“寻觅”。自己的一次公开课、教研课、班队活动的打磨过程,或是聆听的别人的公开课、教研课、班队活动,一定会引起你许多感触,这些失败或成功的感触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5. 从业余阅读中“触发”。读是写的准备。阅读与写作是须臾不可分离的,没有了读书,写作也不会走得很远。阅读不仅滋润人生,还可以为你的写作论题寻根、找据,解决心中难解之谜。经验表明,当某个问题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时,当面对一个题目感到无话可说时,偶尔看到一份材料、一段话甚至片言只语,都可能“眼前一亮”,思路得以开通。
当然,素材的来源还有很多很多,不管哪种渠道获得,我们都可以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但我想要说的一点是一定要分门别类,用心梳理,细心收藏。现在条件好了,都是电脑办公,收藏就更为方便了,你可以在你的电脑中建起许多不同命名的文件夹,比如:班主任工作叙事、优秀教育案例、优秀教学课例、教研感悟、工作随想等,只要坚持,假以时日,你也一定会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那样,积累成一本你自己的教育教学宝典。
 楼主| 发表于 2012-4-7 07: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定心 写作提质

——读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

武汉外校小学部



  寒假里,外小每个教师都要像学生一样做作业。阅读陶继新老师的《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就是作业之一。
  陶继新老师奉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座右铭,作为一名资深教育媒体人,他报道、推出了许多优秀教师。这些教师淡泊名利,心境平和,荣辱不惊,学养深厚,锐意改革,狂热地爱着读书,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非常富足的精神生活!
  他们都读些什么书呢?用陶老师的话说就是:“经典为伴,幸福一生!”“取法乎上地读书”。通过阅读经典,他们的文化品味才那么高雅,他们的精神世界那么丰富,而不只是一个教书匠,只在“器”的层面行走,随着退休就结束自己的精神生命!
  教师要达到心灵的快乐和精神的高贵,想发展起来,就必须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个阅读经典的空间,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进入“一览众山小”的境地!陶老师在40岁的时候,就为自己制定了“为60岁做准备”的计划!他49岁开始背《论语》,还在家里设置经典背诵奖学金。因为日不间断地诵记,他的大脑记忆功能越来越强,毫无年老脑力退化之感。而且他常年坚持写作,访名师,写报道,出专著……因此他退休后,还是那么充实快乐,生活还是那么富有意义。我在读书上,不也应该像陶老师那样吗?从经典入手,做出计划、安排,让每一天都因和大师接触而获得提升。
  至于写作,我是近两年才爱上写点东西的,尤其是写论文。每个学期,我都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编辑成文,累积下来,一年也有十几万字。因为坚持写,我也积累了一点心得:
  一、看经典,写感悟。绝不为上交作业,绝不从网上下载。而是用心去领悟作者的心,用情去领悟大师的情。每读一部经典,我都摘抄下能打动自己的经典语句,以自己的视角写出属于自己的感悟,绝不做“人云亦云”的鹦鹉!
  二、参与大型活动,留下文字记录。学校大活动很多,只要参与了大型活动,我都及时记下心路历程!当经历一件特殊事件时,当心中的思绪喷薄而出,不吐不快时,就赶紧写!哪怕身边无纸笔,也一定想法设法记下来,如编进手机中,或就近找一支铅笔暂时写在一片废纸上,回去就输入电脑!在自己最激动的时候写,就写得又快又好。等情绪平静下来回头一看,不禁感叹,这些文字真是我写的吗?简直难以置信!
  三、时常翻阅回味,激发新灵感。写下的文字,时常拿出来读读,总能找到可以修改的地方!边读边改,再补充一些新鲜元素进去,一篇篇文章被这样“精雕细琢”一段时间,就变得准确生动许多!
  四、分门别类,积累成书。将自己一学期写的文章,编辑一份目录,并进行分类(我给自己设定每个学期写40篇文章),最后起个书名,设计一个精美的封面,就可以找到作家写书的感觉了!我已经积累的三本文集,分别取名《醒》、《炼》、《悟》,学期末打印成册(一式两份),一份交到学校,一份留给自己!如能找个“重量级”的读者评点评点,提高能更快!
  当然,写作过程中也会有词不达意非常痛苦的时候。这是就要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我每写一篇文章,都把它看成科研课题。攻克它的过程中,就是挑战自己的过程。在不断地挑战自己中,一篇文章就诞生了!而面对挑战时我的心态也越来越好。
  每学期40篇文章,都是我从经典书籍中,从写作“实战”中,提炼出的思想精华!看着一篇篇文章从我手里诞生,我非常开心;看着我交给学校的千字文,篇篇都是A+,在学校100多个老师中脱颖而出,我提别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这种成就感幸福感,也带动了我的专业成长和思想境界的提升!
  现在,我写文章时,灵感来得特别快,洋洋洒洒,顷刻间能下笔千言,连打字也变得非常快。边读边写,边写边编,慢慢的,我就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渐渐有了话语权!我感觉坐在电脑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最幸福的时刻!它让我更有专业底气和职业信仰,让我从稚嫩一步步走向成熟!
多读、多背、多写,我以身作则,严谨的学习态度,忘我写作的精神,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孩子们。他们在我的影响下,也越来越爱读书,越来越爱动笔了。这样的一举多得,何乐不为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11: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出现更多作家型语文教师  2012年02月17日  作者:刘学柱  
  ■刘学柱
  许多人都说,要将教师打造成专家学者型教师。是的,专家学者型教师,有自己的教学理念,有成熟的教学艺术,有独特的教学风格,能够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确实是教师成长的方向。不过,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还应成为一名作家型教师。
  教师素质包括多方面内涵,就专业素质而言,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素质,二是学科专业素质。教育教学素质在师范生培养时叫做“师范性”,在上岗后叫做“师功”,包括传统的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功夫,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功夫,更包括这些教育手段和技术背后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和教学理念。学科素养是教师所学和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
  语文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就是语文的素养,一方面包括语文学科的知识积累,另一方面包括语文学科的能力和素质。在前一个方面做得好,语文教师可以成长为专家学者型教师,而要在第二个方面做得好,写作就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也许,将写作列为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并不难得到认同,而问题在于,语文教师的写作如何理解。一般来说,语文教师的写作包括写论文和写下水文,还有人将语文教师写教案、教学计划、教学总结、作业批语,尤其是作文批语,都视为语文教师的写作。后者恐怕是一种辩解,而前者常常得到不少人的认同和赞赏,甚至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也确定这就是语文教师的写作。
  但写论文和写下水文就是语文教师写作的全部内涵吗?
  写论文是语文教师教研成果的一种书面呈现方式,重在教学研究,要求以准确可靠的语言将这种成果呈现出来,在语言的艺术性上并没有太多要求。写下水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一个主张。在叶老看来,语文教师要写下水文,以体验写作的甘苦,并给学生作文提供示范。所以,教师写的下水文通常是学生的同题作文。同写论文相比,下水文应该说是语文教师的一种纯粹的写作现象,但它以学生为标尺,为教学服务,还不是一种创作意义上的写作,对文字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师的心理、阅历、生活与学生存在差距,从学生角度下笔的下水文,也很难将教师的写作水平发挥出来,当然也难以达到练笔的目的。
  显然,将语文教师的写作仅仅定位于写论文和写下水文是远远不够的,文学写作是教师应该尝试的内容,可以列入语文教师的写作要求中。
  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写作是对语言艺术的亲密接触,可以帮助语文教师探寻语言艺术的奥秘,从而深切体察语言规律和为文之道。教学中,单纯的文学论只能让人纸上谈兵,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而有一定文学写作体验的语文教师教起语文来,能够高屋建瓴、轻车熟路,这是再多的文学知识都无法代替的。从层次上说,文学写作比写论文和下水文有更高层次的要求,是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更高目标。在新形势下,对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就应该这样高标准、高要求。
  叶圣陶先生是一位作家,他谈起作文教学来鞭辟入里、切中要害。刘国正先生擅长写作,他对作文教学有颇多真知灼见,给人以启发。假如一名语文教师爱好写作,养成了写作的习惯,甚至成为了一名作家,那么语文教学将在他面前呈现全新的面貌和更广阔的领域。不会游泳的人无法教别人游泳,不会开车的人也只能教教别人口诀。同样,一个不会写作也不热爱写作的教师,除去装模作样、煞有介事地指手画脚一通外,还能教给学生什么?而如果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一名作家,那么他的作文教学就会像打通了关节一样顺畅、到位。作家型教师一般也是阅读型教师,对于阅读教学自有心得,这样,阅读教学也会柳暗花明。而与读写互通的听说教学也会水到渠成,出现全新的局面。
  可是,令人奇怪的是,作家型语文教师似乎还是个很遥远的称谓,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甚至不太认同有写作爱好的教师,以至于抽出时间写作的语文教师被指为“不务正业”。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关心的还有教师论文能不能发表或获奖,教师在公开课、教学竞赛中能不能拿奖;更关心的是学生的分数,这比什么都重要,只有把学生分数搞上去的教师才是好教师。
  而许多语文教师自身也不关心写作的事,甚至对倡导语文教师写作有抵触心理。一则教师精力有限,难以抽出时间和精力搞写作,这情有可原。二则有畏难情绪,觉得文学写作难出成绩,更别说成为作家了。而且,这对语文教师的文学写作要求过高,不切实际。
  可见,大家对语文教师写作,尤其是文学写作,尚有个认同的过程,还有重重障碍和阻力。但这并不能否定语文教师写作,包括文学写作,是语文教师发展的一个方向,是语文教学进步的必然要求。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成长为作家型语文教师。(作者系安徽省舒城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2年2月17日第7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17 04:46 , Processed in 0.1084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